:::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莊子「氣」概念之研究
作者:陳靜美
作者(外文):Chen Ching-mei
校院名稱:中國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哲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王邦雄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8
主題關鍵詞:莊子陰陽工夫修養論宇宙生成論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00
《莊子之「氣」概念研究》的書寫策略,定位在小題而大作,試圖探索莊子生命哲學的核心課題,以求凸顯「氣」概念之哲學思維的價值與洞見。本論文依《莊子》內外雜篇的篇目排列,循序漸進地探討文本中每一「氣」概念之意涵,釐清並歸結出莊學氣化宇宙觀之理論架構與歷史定位,思想傳承與價值歸趨。論文之理論分五章架構而成:
第一章前言;包含問題意識的提出,既有研究成果的綜述與檢討,以及研究方法與進路。
第二章莊子之前「氣」概念析論;說明「氣」概念的淵源特質,老子「氣」概念的意涵,以及由老子到莊子「氣」概念的承傳。
第三章莊子〈內篇〉「氣」概念的解析;闡述莊學之基本義理,莊子〈內篇〉「氣」概念的意涵,以及莊子修養工夫論的境界。
第四章莊學〈外雜篇〉「氣」概念的解析;探討莊學〈外雜篇〉「氣」概念的意涵,以及莊學宇宙生成論的義理架構。
第五章結論;解析由〈內篇〉到〈外雜篇〉「氣」概念之開展與比較,莊子「氣」概念在先秦諸子的分位,以及莊子「氣」概念之現代詮釋。
莊子「氣」概念,有其思想傳承,亦有其時代之開創性;依思想史上的發展來看,莊學「氣」概念的優越在其先導性,與體系之完整性。解析莊學「氣」概念之意涵,彰顯了「氣」概念架構而成之生成原理,並由修養工夫論開顯了生命人格的修養境界,在「道」「氣」不即不離之下,宇宙萬物是由「道」之化生,此道生氣成之宇宙生成論,是為修養工夫論之形上根基。莊學以氣化觀點詮釋萬物的起源與轉化,給出了萬物存在的合理解釋,其建構宇宙生化無窮的哲學理論,超脫人間是非之齊物觀與尋求生命自在之逍遙論,以及浪漫取向之文學表達形式,在在反映出莊學獨特的地位與不朽的價值。
一、《莊子》原典及其注疏校詁之部:

王先謙:《莊子集解》(台北市:文津出版社,1983)
王叔岷:《莊子校詮》(台北縣:藝文書局出版,1978)
王夫之:《莊子通‧莊子解》(台北市:里仁書局出版,1984)
林西仲:《標注補義莊子因》(台北市:弘道出版社,1970)
馬敘倫:《莊子義證》(台北市:弘道出版社,1970)
陳壽昌:《南華真經正義》(台北市:廣文書局出版,1978)
陳鼓應:《莊子今註今釋》(台北市:商務書局出版,1985)
陳冠學:《莊子新注》(台北市:東大圖書出版,1989)
郭慶藩輯:《莊子集釋》(台北市:漢京出版社,1983)
郭象:《南華真經注》(台北市:中華書局出版,1987)
黃錦鋐:《新譯莊子讀本》(台北市:三民書局出版,1987)
焦竑:《莊子翼》(台北市:廣文書局出版,1979)
張默生:《莊子新釋》(台北市:漢京文化出版,1983)
劉武:《莊子集解內篇補正》(台北市:文津出版社,1988)
釋德清:《莊子內篇憨山註》(台北市:琉璃經房出版,1985)
成玄英:《南華真經注疏》,嚴靈峰編《無求備齋莊子集成初編》,第三、四冊(台北縣:藝文印書館,1969)
林希逸:《南華真經口義》,嚴靈峰編《無求備齋莊子集成初編》,第七、八冊(台北縣:藝文印書館,1972)
方以智:《藥地砲莊》,嚴靈峰編《無求備齋莊子集成初編》,第十七冊(台北縣:藝文印書館,1972)
劉辰翁:《莊子南華真經點校》,嚴靈峰編《無求備齋莊子集成續編》,第一冊(台北縣:藝文印書館,1974)
陸長庚:《南華真經副墨》,嚴靈峰編《無求備齋莊子集成續編》,第七冊(台北縣:藝文印書館,1974)
焦竑:《莊子翼》,嚴靈峰編《無求備齋莊子集成續編》,第十一、十二冊(台北縣:藝文印書館,1969)
林雲銘:《莊子因》,嚴靈峰編《無求備齋莊子集成續編》,第十八冊(台北縣:藝文印書館,1974)
宣穎:《南華經解》,嚴靈峰編《無求備齋莊子集成續編》,第三十二冊(台北縣:藝文印書館,1969)
陳壽昌:《莊子正義》,嚴靈峰編《無求備齋莊子集成續編》,第三十七冊(台北縣:藝文印書館,1969)
高亨:《莊子新箋》,嚴靈峰編《無求備齋莊子集成續編》,第四十二冊(台北縣:藝文印書館,1974)

二、其它原典及其注疏校詁之部:

王弼:《老子註》(台北縣:藝文印書館,1975)
王弼原注‧袁保新導讀《老子》(台北市:金楓出版,1987)
王充:《論衡》(台北市:中華書局出版,1966)
司馬遷:《史記》(台北市:鼎文書局出版,1984)
左丘明撰‧韋昭注《國語》(台北市:漢京文化出版,1983)
朱熹集註:《詩經讀本》(台南市:綜合出版社,1986)
朱熹:《四書集注》(台北縣:藝文印書館,1980)
朱熹撰;黎靖德編:《朱子語類》(台北市:文津出版社,1986)
列禦寇撰;張湛注:《列子注釋》(台北市:革聯出版社,1969)
余培林:《新譯老子讀本》(台北市:三民書局出版,1987)
李勉註譯:《管子今註今譯》上、下冊(台北市:商務印書館,1988)
李滌生:《荀子》(台北市:學生書局出版,1981)
呂不韋:《呂氏春秋》(台北市:中華書局出版,1981)
河上公注:《老子道德經》(台北市:廣文書局出版,1990)
河洛圖書編輯群:《帛書老子》(台北市:河洛圖書出版,1975)
林品石註譯:《呂氏春秋今註今譯》上、下冊(台北市:商務印書館,1986)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台北市:藝文書局出版,1964)
高亨:《老子正詁》(台北市:開明書店出版,1968)
高懷民:《大易哲學論》(台北市:成文出版社,1978)
陳鼓應:《老子今註今釋》(台北市:商務書局出版,1986)
陳久如:《皇帝內經今譯》(台北市:國立編譯館,1986)
陳啟天:《增訂韓非子校釋》(台北市:商務印書館,1985)
許慎:《說文解字注》(台北市:學海出版社,1977)
梁寬、莊適選註《左傳》(台北市:商務印書館出版,1973)
梁啟超:《墨子學案》(台北市:中華書局出版,1966)
焦竑:《老子翼》(台北市:廣文書局出版,1977)
程頤:《易傳》(台北市:學生書局出版,1967)
張載:《張載集》(台北市:漢京文化出版,1983)
張載撰;西進一郎、小糸夏次郎譯註:《正蒙》(東京市,岩波書店出版,昭和13年,1938)
張載撰;王夫之注:《正蒙注》(成都市,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程俊英等譯注《詩經》(台北市:錦繡出版,1993)
鄭玄注:《禮記》(台北市:中華書局出版,1970)
墨子校注;吳毓江校注:《墨子》(台北市:廣文書局出版,1978)
繆天綬選註:《宋元學案》(台北市:商務印書館,1982)
謝大荒:《易經語解》(台北市:大中國圖書公司出版,1976)
釋德清:《老子道德經憨山解》(台北市:琉璃經房出版,1985)
《易經集註》(台北市:新陸圖書公司出版,1963)
王弼、韓康伯注《周易正義》,台灣中華書局四部備要經部(台北市:中華書局出版,1965)
許慎:《說文解字真本》,台灣中華書局四部備要經部(台北市:中華書局出版,1981)
洪亮吉:《春秋左傳詁》,台灣中華書局四部備要經部(台北市:中華書局出版,1981)
鄭玄注:《禮記》,台灣中華書局四部備要經部(台北市:中華書局出版,1981)
董仲舒:《春秋繁露》,台灣中華書局四部備要經部(台北市:中華書局出版,1981)
呂不韋:《呂氏春秋》,台灣中華書局四部備要子部(台北市:中華書局出版,1981)
韓非:《韓非子》,台灣中華書局四部備要子部(台北市:中華書局出版,1981)
管仲著;房玄齡注:《管子》,台灣中華書局四部備要子部(台北市:中華書局出版,1981)
劉安撰;高誘注:《淮南子》,台灣中華書局四部備要子部(台北市:中華書局出版,1981)
朱熹:《朱子大全》,台灣中華書局四部備要子部(台北市:中華書局出版,1981)
黃宗羲撰;全祖望續修;王梓材校補:《宋元學案一百卷》,台灣中華書局四部備要子部(台北市:中華書局出版,1981)

三、道家哲學相關研究專書之部:

王邦雄:《莊子道》(台北市:漢藝色研出版,1993)new window
王邦雄:《生死道》(台北市:漢藝色研出版,1994)
王邦雄:《老子的哲學》(台北市:東大圖書出版,1993)new window
王邦雄:《中國哲學論集》(台北市:學生書局出版,1990)new window
王邦雄:《21世紀的儒道:儒道兩家思想的現代出路》(台北市:立緒文化出版,1999)
王邦雄:《儒道之間》(台北市:漢光文化出版,1994)new window
王邦雄:《人人身上一部經典》(台北市:漢光文化出版,1993)
王邦雄等編著:《中國哲學史》(台北縣:國立空中大學印行,1998)new window
王邦雄、陳德和:《老莊與人生》(台北縣:國立空中大學印行,2008)
王叔岷:《莊學管闚》(台北市:藝文書局出版,1978)
王博:《莊子哲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2004)
方東美著‧孫智燊譯《中國哲學之精神及其發展》(台北市:成均new window
出版社,1984)
方東美:《中國人生哲學》(台北市:黎明出版社,1980)
方東美:《原始儒家道家哲學》(台北市:黎明出版社,1993)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台北市:學生書局出版,1993)
牟宗三:《圓善論》(台北市:學生書局出版,1985)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三冊(台北市:學生書局出版,1981)new window
牟宗三:《才性與玄理》(台北市:學生書局出版,1985)
牟宗三:《歷史哲學》(台北市:學生書局出版,2001)new window
牟宗三:《牟宗三先生全集》(台北市:聯經出版社,2003)
李存山:《中國氣論探源與發微》(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
朱曉鵬:《道家哲學精神及其價值境域》(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2007)
池田知久著‧黃華珍譯:《「莊子」-「道」的思想及其演變》(台北市:國立編譯館,2001)
李志林:《氣論與傳統思維方式》(上海:學林出版社,1990)
吳康:《老莊哲學》(台北市:商務印書館,1987)
吳怡:《逍遙的莊子》(台北市:東大圖書出版,1991)
吳怡:《禪與老莊》(台北市:東大圖書出版,1991)
吳怡:《中國哲學的生命與方法》(台北市:東大圖書出版,1984)
吳汝均:《老莊哲學的現代析論》(台北市:文津出版社,1998)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原道篇〉〈原性篇〉(台北市:學生書局出版,1992)
唐君毅:《哲學概論》(台北市:學生書局出版,1989)
唐君毅:《人生之體驗續篇》(台北市:學生書局出版,1993)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台北市:商務書局出版,1987)
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台北市:學生書局出版,1984)new window
徐復觀:《中國思想史論集》(台北市:學生書局出版,1993)
袁保新:《老子哲學之詮釋與重建》(台北市:文津出版社,1991)
袁保新:《老子》(台北市:金楓出版社,1987)
高柏園:《莊子內七篇思想研究》(台北市:文津出版社,1992)new window
陳鼓應:《老莊新論》(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1995)new window
陳鼓應:《莊子哲學》(台北市:商務印書館,1989)new window
陳鼓應註譯;王雲五主編:《莊子今註今譯》(台北市:商務印書館,1992)
陳鼓應註譯;王雲五主編:《老子今註今譯及評介》(台北市:商務印書館,1997)
陳鼓應:《管子四篇詮釋 : 稷下道家代表作》(台北市:三民書局出版,2003)
陳鼓應:《易傳與道家思想》(台北市:商務印書館,1994)
陳鼓應:《道家易學建構》(台北市:商務印書館,2003)new window
陳德和:《道家思想的哲學詮釋》(台北市:里仁出版社,2005)new window
陳德和:《從老莊思想詮詁莊書外雜篇的生命哲學》(台北市:文史哲出版,1993)new window
陳品卿:《莊學研究》(台北市:中華書局出版,1982)
崔大華:《莊學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1992)
崔大華:《莊子歧解》(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1988)
連清吉:《日本江戶後期以來的莊子研究》(台北市:學生書局出版,1998)
黃山文化書院編:《莊子與中國文化》(安徽:人民出版社,1991)
陸欽:《莊周思想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1983)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編》(台北市:藍燈文化出版,1991)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台北市:商務印書館,1993)
馮友蘭:《新原道》(香港:九龍古文圖書公司出版,1972)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論文初集》(上海市:人民出版社,1962)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論文二集》(上海市:人民出版社,1962)
勞思光:《中國哲學史》(台北市:三民出版社,1991)
張立文等:《氣》(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1996)
張榮明:《中國古代氣功與先秦哲學》(台北市:桂冠出版社,1994)
張立文主編:《道》(台北市:漢興書局出版,1994)
傅佩榮:《儒道天論發微》(台北市:學生書局出版,1985)
張恆壽:《莊子新探》(湖北:人民出版,1983)
曹礎基:《莊子淺注》(北京:中華書局出版,1990)
楊儒賓主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台北市:巨流圖書出版,1993)
楊儒賓:《莊周風貌》(台北市:黎明文化出版,1991)
葉海煙:《老莊哲學新論》(台北市:文津出版社,1997)
葉海煙:《莊子的生命哲學》(台北市:東大圖書出版,1999)new window
福永光司著‧陳冠學譯:《莊子》(台北市:三民書局出版,1985)
鄭世根:《莊子氣化論》(台北市:學生書局出版,1993)new window
鄭開:《道家形上學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2003)
劉笑敢:《莊子哲學及其演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7)
劉光義:《莊學蠡測》(台北市:學生書局出版,1987)
錢穆:《莊老通辨》(台北市:東大圖書出版,1991)
錢穆:《莊子纂箋》(台北市:東大圖書出版,1989)
錢穆:《中國思想史》(台北市:學生書局出版,1985)
鍾泰:《莊子發微》(江蘇: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鍾泰:《中國哲學史》(台北市:商務印書出版,1987)
羅光:《中國哲學思想史》〈先秦篇〉(台北市:學生書局出版,1987)new window
譚宇權:《莊子哲學評論》(台北市:文津出版社,1998)
蘇新鋈:《郭象莊學平議》(台北市:學生書局出版,1980)
嚴靈峰:《老子莊子》(台北市:正中書局出版,1991)
嚴靈峰:《莊子選注》(台北市:正中書局出版,1982)
嚴靈峰:《經子叢書》〈莊子的修養論〉(台北市:國立編譯館,1983)
嚴靈峰:《列子莊子知見書目》(香港:無求備齋,1961)
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一、二輯(台北市:文史哲出版,2000)
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四、五輯(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六、七、八輯(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九、十輯(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二、十四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1998)
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五、十七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1999)
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九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2002)

四、相關哲學研究專書之部:

小野澤精一、福永光司、山井涌等編著,李慶譯:《氣的思想》(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王叔岷:《諸子斠證》(台北市:世界書局出版,1964)
王煜:《明清思想家論集》(台北市:聯經出版社,1981)
布魯格編著,項退結編譯:《西洋哲學辭典》(台北市:國立編譯館印,1976)
北京大學哲學系外國哲學史教研室編譯:《古希臘羅馬哲學》(北京,商務印書館,1961)
任繼愈主編:《中國哲學史》四冊(北京:人民出版,1990)
任繼愈主編:《中國哲學發展史》〈先秦〉(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朱熹:《近思錄》(台北市:商務印書館,1980)
宇同:《中國哲學問題史》(台北市:彙文堂出版,1987)
艾柯等著:《詮釋與過度詮釋》(北京:生活‧讀者‧新知三聯書店出版,1997)
李震:《中外形上學比較研究》(台北市:中央文物供應社,1982)
李約瑟著;中國科學技術史翻譯小組譯:《中國科學技術史》(香港:中華書局出版,1975)
李澤厚:《中國古代思想史論》(台北市:華京出版社,1989)
余英時:《士與中國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沈清松:《現代哲學論衡》(台北市:黎明出版社,1986)new window
沈清松:《物理之後-形上學的發展》(台北市:牛頓出版社,1987)new window
吳永猛、林俊寬:《易經與風水》(台北縣:國立空中大學出版,2007)
武內義雄:《中國哲學思想史》(新竹:仰哲出版社,1982)
俞樾:《諸子平議》(台北市:商務印書館,1978)
胡適:《中國古代哲學史》(台北市:商務印書館,1982)
亞里斯多德:《形而上學》(新竹市,仰哲出版社,1982)
亞里斯多德著;徐開來譯:《物理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梁啟超:《古書真偽及其年代》(台北市:中華書局出版,1973)
梁啟超:《老孔墨以後學派概觀》(台北市:中華書局出版,1977)
傅偉勳:《西洋哲學史》(台北市:三民書局出版,1981)
傅偉勳:《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台北市:正中書局出版,1993)曾昭旭:《王船山哲學》(台北市:遠景出版社,1983)new window
黑格爾(G. W. F. Hegel);王太慶、賀麟合譯:《哲學史講演錄》(中和市:谷風出社版,1987)
黑格爾著;王一之譯:《邏輯學》(台北市:結構群出版,1991)
項退結:《邁向未來的哲學思考》(台北:現代學苑月刊社,1972)
項退結:《海德格》(台北市:東大圖書出版,1989)
張岱年:《中國哲學大綱》(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1982)
張岱年:《中國哲學發微》(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
強昱著;湯一介、陳鼓應主編 《從魏晉玄學到初唐重玄學》(上海:上海文化出版,2002)
湯用彤著‧湯一介等導讀:《魏晉玄學論稿》(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楊祖漢:《當代儒學思辨錄》(台北縣:鵝湖出版社,1998)new window
聞一多:《聞一多全集》(北京:三聯書店出版,1982)
熊十力:《讀經示要》(台北市:明文書局印行,1984)
熊十力:《原儒》(台北市:明文書局印行,1988)
蔡仁厚:《孔孟荀哲學》(台北市:學生書局出版,1987)new window
蔡仁厚:《宋明理學》〈北宋篇〉〈南宋篇〉(台北市:學生書局出版,1983)
羅素(B. Russell)著;劉福增譯註解:《哲學問題及精采附集》(台北市:心理出版社,1997)
羅素著;秦悦譯《中國問題》:(上海市:學林出版社,1996)
羅素作;胡品清譯《羅素論中西文化》:(台北市:水牛出版社,1988)
羅素著;正中書局編審委員會譯《哲學大綱》(台北市:正中書局出版,1963)
嚴靈峰:《無求備學術論集》(台北市:中華書局出版,1969)
嚴靈峰:《無求備齋學術新著》(台北市:商務印書出版,1987)

五、期刊之部:

王邦雄:〈莊子思想及其修養工夫〉,《鵝湖月刊》(台北縣,第一七卷,第1期,總號第一九三)new window
王邦雄:〈從修養工夫論莊子「道」的性格〉,《鵝湖月刊》(台北縣,第二一卷,第6期,總號第二四六)new window
王邦雄:〈蝴蝶之夢「莊子寓言與人生哲學」〉,《藝壇》(台北,第一九六期,1984.7)new window
王邦雄:〈《莊子》心齋「氣」觀念的詮釋問題〉,《淡江大學中文學報》(台北縣,第14期,2006.6)new window
沈清松:〈莊子的語言哲學初考〉,《國際中國哲學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台灣大學哲學系,1985)
沈清松:〈莊子的人觀〉,《哲學與文化》(台北市,14卷6期,1987.6)new window
杜正勝:〈形體、精氣與靈魂──中國傳統對「人」認識的形成〉《新史學》(2卷3期,1991)new window
胡孚琛:〈道家形、氣、神三重結構的人體觀〉(新竹市,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與研究所,氣與身體哲學研討會,1991.5)
袁保新:〈老子形上思想之詮釋與重建〉,《鵝湖月刊》(台北縣,第110-115期,1984.8-1985.1)new window
唐端正:〈郭注「齊物論」糾謬-論天籟、真宰、道樞、環中、天鈞、兩行〉,《鵝湖月刊》(台北縣,第326期,2002.8)
高瑋謙:〈莊子外雜篇之人論〉,《鵝湖月刊》(台北縣,第193期,1991.11)new window
莊萬壽:〈太一與水之思想探究—《太一生水》楚簡之初探〉,《哲學與文化》(台北市,26卷5期,1999.5)new window
傅佩榮:〈莊子人觀的基本結構〉,《哲學與文化》(台北市,15卷1期,1988.1)new window
傅佩榮:〈道家的邏輯要點與認識方法〉,《哲學論評》(台北市,台灣大學哲學系,第14期,1991.1)new window
張亨:〈莊子哲學與神話思想-道家思想溯源〉,《東方文化》(香港:亞洲研究中心,21卷,1983.2)new window
楊儒賓:〈論孟子的踐行觀-以持志養氣為中心展開的工夫論面〉,《清華學報》(新竹市,國立清華大學,新21期,第1期,1990.6)new window
楊儒賓:〈向郭莊子注的適性說與向郭支道林對於逍遙遊義的爭辯〉,《史學評論》(台北市,第九期,1985.1)
楊儒賓:〈先秦道家『道』的觀念的發展〉,《台大文史叢刊》(台北市,第七十七期,1987)
楊儒賓:〈昇天變形與不懼水火--論莊子思想中與原始宗教相關的三個主題〉,《漢學研究》(台北市,1989.6)new window
楊儒賓:〈從「以體合心」到「遊乎一氣」──論莊子真人境界的形體基礎〉(台中市,第一屆中國古代思想史研討會,1989)
鄔昆如:〈否定詞在道德經中所扮演的角色〉,《哲學與文化》(台北市,8卷10期,1981.10)new window
劉長林:〈說氣〉(新竹市,清華大學「氣」國際性研討會,1990.6)
顏崑陽:〈從莊子「魚樂」論道家〉,《中國美學論集》(台北市,南天,1987)
饒宗頤:〈帛書〈繫辭傳〉“大恒”說〉,《道家文化研究》,第三輯(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六、其他參考之部

李零:《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第三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蘇軾:《集註分類東坡先生詩》(台北市:商務印書出版,1975)

七、論文參考之部

毛忠民撰〈莊子氣論思想研究〉,李振英指導,輔仁大學哲學博士論文,1996
鄭世根撰〈莊子氣化論〉,嚴靈峰、張永儁指導,台灣大學哲學博士論文,1991

八、日文之部:

大濱皓:《莊子哲學》(東京:勁草出版社,1982)
木村英一:《老子の新研究》(東京:株式會社創文社,1986)
阿部吉雄:《莊子》(東京:株式會社明德出版社,1972)
武內義雄:《老子と莊子》(東京:岩坡書店,1935)
森三樹三郎:《老子‧莊子》(東京:株式會社講談社,1998)

九、西文之部:

A.C.Graham,《Chuang Tzu:The Inner Chapters》(London:George Allen & Unwin,1981)
Ernst Cassier,《Myth of State》(New Haven:Yale Univ. Press,1945)
F.C.Northrop,《The Meeting of East and West》(N.Y.:Macmillan,1946)
Giancarlo Finzzo,《The Notion of Tao in Lao Tzu and Chuang Tzu》(Taipei:Mei Ya Publications,Inc.,1968)
Joseph Needham ,《Science and Civilization in China》(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2)
Kuang-ming Wu,《Chuang-tzu:World Philosopher at Play》(New York:The Crossroad Publishing Company,1982)
K.Popper, 《Objective Knowledge》(Oxford:Clarendon Press,1972)
Richard Wilhelm,《The I Ching or Book of Changes》(Princeton:Princeton Univ. Press.,1967)
Victor H.Maired,《Experimental Essays on Chuang-tzu》(Hawaii:The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1983)
Wing-tsit Chan,《A Soure Book in Chinese Philosophy》(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4th printing.,1973)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