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原住民族知識的傳承與轉化--阿里山新美國小科學教育初探
書刊名: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學報
作者:方紅櫻
作者(外文):Fang, Hung-ying
出版日期:2014
卷期:4:3
頁次:頁145-168
主題關鍵詞:鄒族新美國小民族知識科學教育傳承轉化Tsou PeopleShinmei Elementary SchoolIndigenous knowledgeScience educationInheritanceTransforma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65
  • 點閱點閱:19
這一篇論文探討原住民傳統知識的傳承與轉化。本研究係質化 取向行動研究方式,以阿里山新美國小2003-14 年深具特色的科學教育活動為研究對象,從中觀察鄒族傳統知識如何在現代教育場域中傳承與轉化,又如何被賦予新的知識內容。本研究發現,由於民族科學與現代自然科學屬性有其差異特質,所以傳統生活科學知識要與現代科學知識接軌,必然要經過諸多轉換的過程,而以現代自然科學知識去理解與解釋民族科學途徑,本論文初步歸納為幾種類型,即巔覆傳統型、驗證傳統型、逸出傳統型、驗證傳統及蔓延型等四種,每種類型即代表民族知識與現代科學之間的對話與辨證。另外,本研究發現民族知識接軌到現代科學的過程中,民族知識藉傳承與轉化引發許多新的知識內涵和文化意義,當然,也發現傳承與轉化的限制。
Based on the science education project from the Shinmei Elementary School in 2003-2004, we undertake to illustrate how indigenous knowledge have been inherited and transformed by the Tso People. It is discovered that in order to bridge indigenous knowledge in everyday life and modern scientific one, some processes of transformations are needed. We have arrived at four ways of dialogues and dialects: subversive, empirically verified, minimally related, and extending ones. It is significant that traditional knowledge have been enlightening and enlightened. We also discover some limitations to be addressed.
會議論文
1.浦忠勇(20131026)。命名、利用與分類:阿里山鄒族植物初探。第九屆嘉義研究論文研討會,嘉義大學人文藝術學院台灣文化研究中心主辦 。民雄:嘉義大學民雄校區圖書館國際會議廳。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張培倫(20101222)。原住民族知識體系。國家考試與原住民族知識學術研討會,考試院、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韋德‧戴維斯、高偉豪(2012)。生命的尋路人:古老智慧對現代生命困境的回應。新店:大家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浦忠勇(1996)。台灣鄒族生活智慧。台北:常民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Malinowski, Bronislaw K.、朱岑樓(1989)。巫術、科學與宗教。台北:協志工業叢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嵩山(19950000)。阿里山鄒族的社會與宗教生活。臺北:稻鄉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Cajete, Gregory(2000)。Native science: Natural laws of interdependence。Clear Light Publishers。  new window
其他
1.台東訊(20030830)。中小學科展,原民學童首度奪冠,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67078, 2014/10/0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嚴新富(2001)。阿里山鄉植物誌。阿里山鄉誌。阿里山:阿里山鄉公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