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祖靈、上帝與傳統--基督長老教會與Truku人的宗教變遷
作者:邱韻芳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人類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謝世忠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4
主題關鍵詞:改宗Truku人祖靈utuxgaya太魯閣族正名基督長老教會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2) 博士論文(2) 專書(3) 專書論文(4)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86
這篇論文探討的是花蓮Truku人改宗基督長老教會的歷史過程,內容大致可以分為四個部分:
1.Truku人的‘傳統’信仰
這裡所謂的傳統,指的是還沒有受到基督宗教影響之前的一個狀態。在Truku的傳統信仰中,最關鍵的兩個概念就是utux和gaya。Utux這個字,涵括了神、鬼、祖靈,以及靈魂等不同的意象,不過在這些指涉當中,佔有最重要地位,也是他們主要祭拜對象的就是‘祖靈’。
在老人們的記憶中,過去Truku人並沒有定期祭祀祖靈的儀式,而是在家庭成員觸犯禁忌,擔心受到祖靈的懲戒,或者是已經有災害發生時,才進行殺豬贖罪、祭拜祖靈的儀式。雖然沒有繁複的儀式,但這並不代表祖靈信仰在傳統Truku社會中的地位不重要。對於Truku人來說,與祖靈維繫良好關係的關鍵不在於儀式,而是日常生活中的一舉一動皆須謹慎,不要去觸犯祖先的規範,也就是所謂的gaya。因為,在他們的認知中,祖靈的力量主要是透過‘懲戒’而非庇蔭的形式,加諸在子孫的身上。
2.花蓮Truku人改宗的歷史過程
從歷史的過程來看,基督教在Truku社會最初的拓展完全是透過族人自身的宣揚和傳播,而非傳教士努力的成果。為什麼在沒有救濟品,也沒有傳教士宣教的情境下,Truku人會對於基督教表現出如此主動積極的態度?我認為那是因為接受基督信仰對於當時的Truku人來說,是在重新修補、建構他們傳統宗教觀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那就是--人與utux 之間的關係。
1914年太魯閣戰役的失敗,以及隨後出草習俗的全面禁止,對於Truku人原有utux與人的關係造成巨大的衝擊,因為在他們的認知中,出草的目的不僅僅是殲滅敵人,更有著深刻的宗教意涵。出草勝利一方面表示utux是站在你這一邊,你的所作所為是utux所支持的;另一方面則是將敵人的utux轉化為部落的保護靈。太魯閣戰役的全面挫敗,意味著Truku人和utux間的關係發生了問題,utux不再支持他們;而日本人的禁止出草又使得Truku人沒有辦法再像過去一樣,藉由出草來擴增部落的靈力。在如此的困境中,Truku人只能以其他方式向‘外’尋找utux,以求再次重整自己與utux間的關係,而基督教福音正好提供了一個可能的選擇。
另外還有一個因素強化了基督信仰對於Truku人的吸引力,那就是日本政府對於Truku基督徒的迫害。日本人不斷強調基督教是美國人的宗教,並且以此為由,迫害Truku基督徒,甚至有族人因此失去性命。可是這些迫害不但沒有使Truku人退縮,反倒讓他們覺得日本人好像很害怕美國人及基督教,進而強化了基督教在Truku人心目中的靈力。最後美國人打敗日本人的結局,更是驗證了他們所選擇的上帝是值得倚靠和仰賴的。
不僅如此,日本人的迫害更將Truku人接受基督教信仰的行動,轉化為一種對日本殖民統治的“反抗”。和聖經裡所記載的使徒一樣,因信仰遭迫害,成了一種榮耀與勇氣的表徵,同時也顯示了自己和上帝之間存在著緊密的關聯。雖然以堅持基督信仰來反抗日本統治,乍看之下與傳統對抗敵人的方法--出草--毫無相似之處,但對Truku人來說,這兩種行為所凸顯的同樣是Truku人的‘勇敢’(mrmun),以及背後utux力量的支撐。
3.新、舊信仰之間的勾聯
在信仰基督教之後,Truku人將原有的utux概念沿用到新宗教之上,以utux baraw來稱呼上帝,不過上帝並沒有取代祖靈的地位使其消失。至於gaya的概念,並沒有和utux一樣延伸,而是與傳統utux概念中最核心的部分--亦即祖靈--緊緊地扣連在一起。
在我認為,基督教之所以未能取代Truku祖靈信仰的一個最重要關鍵,在於‘上帝’與‘祖靈’這兩者在Truku人認知中的意象有著明顯的差異。當初Ciwang向族人所傳揚的上帝,是一個充滿愛,能隨時垂聽禱告的神。這樣一個滿載著愛的上帝意象,與Truku人傳統認知中會懲罰子孫,令子孫畏懼的祖靈形成強烈的對比,以致於上帝不僅沒有辦法延續過去祖靈所擁有的威嚇力量使人遵守gaya,祂的愛與救贖反而成為許多Truku傳統戒律得以鬆綁的理由。也就是因為如此,gaya的概念不但沒有像utux一樣延續到基督宗教之上,還因為許多舊有禁忌的解除,使得gaya所指涉的內涵大幅地縮小。
就因為上帝和祖靈對於Truku人來說代表了不同的意義,因此對於生活中所發生的種種不幸,他們主要是用傳統的gaya概念來解釋,也就說認為災禍的發生是因為家庭成員違反了gaya,受到祖靈懲戒的結果,因此必須要殺豬才能平息祖靈的憤怒,但另一方面他們又相信,上帝的愛與救贖有助於化解或是減輕這些祖靈所帶來的災禍,因此在殺豬之前,他們通常會請牧師來禱告,求上帝保佑一家人渡過災厄,從此平安順遂。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基督教和傳統信仰在多數族人的認知中非但不衝突,還形成了並存且互補的狀態。
4.最後一部份談的是花蓮Truku人近年來兩個重要的族群復振運動,太魯閣族的正名以及祖靈祭的重建
在這兩個運動推展的過程中,長老教會的Truku牧者都扮演了相當關鍵的角色,但也因此凸顯出基督信仰與Truku認同,以及傳統這三個要素之間潛在的矛盾。雖然絕大多數的Truku人都是基督徒,但是基督信仰不僅難以成為凝聚族群認同的力量,不同教派之間意識型態的隔閡,還常常造成部落傳統人際網絡的割裂。因此,當正名運動由長老教會牧者所主導的期間,始終難以獲得非長老教會系統的Truku人大力支持,一直到2002年年底,正名運動的推動改由無任何宗教色彩的促進會和鄉公所接手後,才突破這樣的困境。
對於Truku人來說,所謂的Truku認同仍然是建構在傳統的祖靈信仰之上,而最常被用來表徵Truku特性的文化要素,就是殺豬分肉的習俗,以及gaya的概念。Truku人認為,殺豬是和過去的祖先溝通,以及在Truku這個“小宇宙”中建立、維繫社會網絡最重要的媒介。此外,只要是Truku人,不管是不是基督徒,或是所屬的宗教派別為何,都無法擺脫gaya的力量。因為gaya乃是建築在血緣關係之上,一種‘根本賦予’(primordial)的本質性建構,它就像一張巨大的網一般,把所有的Truku人,包括生者與死者,都牽連在一起。至於基督信仰,它所提供給Truku人的,則是一套全世界基督徒共通的語言,以及一個超越Truku世界之外的“大宇宙觀”(macrocosm),因此基督信仰雖然不能作為凝聚Truku族群認同的力量,它卻帶給族人一份超越族群的身份認同,並且成為族人與外在世界交流的重要管道。
之前提到,在日常的宗教生活中,多數Truku人並不覺得基督信仰和所謂的傳統信仰之間有著明顯的衝突。不過,當1999年,太魯閣建設協會舉辦了第一次的祖靈祭活動之後,情況有了一些微妙的轉變。因為這樣一個重新建構傳統祭儀內涵,並且把它搬上公共領域展演的舉動,不可避免地挑戰了基督教的權威,進而促使長老教會的一些牧者重新去思索新、舊信仰之間應有的關係與定位。雖然這些由菁英所重新建構的祖靈祭到目前為止,並沒有引起族人們太大的共鳴。不過,我相信,隨著太魯閣族正名的成功,今後Truku人有更多的機會和場域,需要去定義和展示所謂Truku文化或是Truku傳統的內涵,到時Truku人會怎麼樣去重新詮釋基督信仰和傳統之間的關係,長老教會的牧者又會在其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這些都是日後值得去持續關注的課題。
引用書目
山路勝彥
1986 [1965] <台灣泰雅賽德克族姻兄弟與己身孩子關係認定>,張炎憲譯,收錄
於《台灣土著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黃應貴主編,頁599-624。
台北:聯經
1987 《泰雅族的慣習法與贖罪,祭祀以及共同體》。林瑞壁譯。台北:中央
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未出版)
小泉鐵
1933 《台灣土俗誌》。黃文新譯。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未出版)
小島由道
1996[1915] 《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第一卷]泰雅族》。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
究所編譯。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久部良和子
1991 《賽德克人霧社群的祖靈觀》。 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玫瑰
2003 <太魯閣族群民族自覺正名運動>,《秀林鄉政》 36:1-2
王嵩山
1995 《阿里山鄒族的社會與宗教生活》。台北:稻鄉
王崧興
1986[1965] <非單系社會之研究:以台灣泰雅族和雅美族為例>,收錄於《台灣
土著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黃應貴主編,頁565-597,台北:聯經
王梅霞
1990 《規範、信仰與實踐:一個泰雅族聚落的研究》。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
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3 <從gaga的多義性看泰雅族的社會性質>,《臺灣人類學刊》1(1):77-104
王學新
1998 <論日據初期花蓮地區太魯閣蕃綏撫策略>,收錄於《日據時期東台灣地
區原住民史料彙編與研究》,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編,頁 463-495,南投: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司明山
1994 《探討布農族傳說[野芭蕉]故事的意義》。玉山神學院神學士論文
台灣原住民德魯固族學生青年會
2002 ,《德魯固之聲》6:1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太魯閣中會
1993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太魯閣中會設教七十週年紀念特刊》。
花蓮: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太魯閣中會
石磊
1976 <馬蘭阿美族宗教信仰的變遷>,《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
41:97-128
瓦歷斯‧尤幹
1992 <對立與瓦解:歷史顯影下的台灣原住民「正名」呼聲>,《島嶼邊緣》
5: 20-29
田信德
1990 <太魯閣中會宣教史─設立區會至中會(1952-1960)>,收錄於《台灣基督
長老教會太魯閣中會成立三十週年紀念特刊》,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太魯
閣中會編,頁21-26,花蓮: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太魯閣中會
江天順
1965 <太魯閣族傳道簡史>,收錄於《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百年史》,臺灣基督
長老教會總會歷史委員會編,頁372-385,台南:人光
旮日羿‧吉宏
2001 <泰雅族東賽德克群傳統醫療概念>,收錄於《原住民傳統醫療v.s.現代醫
療》,財團法人臺灣原住民文教基金會主編,頁57-106,台北:財團法
人臺灣原住民文教基金會
2002 <儀式、再造與變遷:泰雅族東賽德克群兩個村落儀式探析>,「宗教、族群與現代性」--第三屆人類學相關系所研究生論文發表會宣讀論文,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主辦,2002年5月24-25日,國立清華大學月涵堂
何廷瑞
1956 <泰雅族獵頭習俗之研究>,《台大文史哲學報》 7:151-208
佐山融吉
1985a[1917] 《蕃族慣習調查報告書:紗績族前篇》,余萬居譯。
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1985b[1917] 《蕃族慣習調查報告書:紗績族後篇》,余萬居譯。
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余光弘
1979 <東賽德克泰雅人的兩性關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
48:31-53
1980 <泰雅族東賽德克群的部落組織>,《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
50:91-110
夷將‧拔路兒
1994 <台灣原住民運動發展路線之初步探討>,收錄於《原住民文化會議論文
集》,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編,頁275-296,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
員會
李末子
1994 《空谷足音》。自刊搞
李亦園
1962 <祖靈的庇蔭:南澳泰雅人超自然信仰研究>,《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
所集刊》14:1-46
1982[1955] <台灣平埔族的祖靈籃>,收錄於《台灣土著民族的社會與文化》,
李亦園著,頁29-47,台北:聯經
李亦園、徐人仁、宋龍山、吳燕和等
1963 《南澳的泰雅人》(上),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專刊甲種第五號
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李亦園、石磊、阮昌銳、楊福發等
1964 《南澳的泰雅人》(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專刊甲種第六號
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李宜憲
2000 <從蕃政到民政:太魯閣事件下的花蓮變遷>,收錄於《第二屆鄉土教育
學術論文研討會論文集》,黃榮墩、李宜憲、翁純敏合編,頁1-38。花
蓮:花蓮縣青少年公益組織
李季生
1995 <前引--部長的話>,收錄於《正名「太魯閣族」研討會手冊》,台灣基督
長老教會太魯閣中會編,頁1-2,花蓮: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太魯閣中會
李季順
2001 <風雲太魯閣>,收錄於《太魯閣抗日戰役105週年紀念回顧史研討會成
果論文集》,花蓮縣青少年公益組織編,頁36-50,花蓮:花蓮縣青少年
公益組織
2002 <來自於Truwan的民族:族群的認定問題與建構>,收錄於《泰雅族族群
意識之建構、認同與分裂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灣原住民部落振興文
教基金會編,頁140-153,南投:台灣原住民部落振興文教基金會
李孝誠
2001 《姬望於太魯閣宣教事蹟的研究》。衛理神學研究院博士論文
折井博子
1980 《泰雅族噶噶的研究》。台國立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阮昌銳
1969 《大港口的阿美族》(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專刊甲種第十九號
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阮嶸
2000 <日本官方記錄中佐久間總督領軍太魯閣「討蕃」之役>,收錄於《第二
屆鄉土教育學術論文研討會論文集》,黃榮墩、李宜憲、翁純敏合編,
頁95-108,花蓮:花蓮縣青少年公益組織
金清山
2002 <台灣原住民德魯固族(Truku)「正名」的歷史意義>,收錄於《台灣原
住民德魯固(Truku)」族「正名」與自治政策研討會會議手冊》,台灣
基督長老教會太魯閣中會教會與社會服務部編,頁29-31
吳秋玉
1999 <前輩的信仰見證>,收錄於《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太魯閣中會傳教師師
母會成立十週年紀念特刊》,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傳教師師母會編,頁7-11,花蓮: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太魯閣中會
林本炫
1990 《臺灣的政教衝突》。台北:稻鄉
林光榮
1999 《論聖經在太魯閣教會的功用》。台灣神學院神學研究院牧範學博士論

林安國
1989 《攀上高峰:差傳13課》。台北:中國信徒佈道會
林昌華
1995 <殖民背景下的宣教:十七世紀荷蘭改革宗教會的宣教師與西拉雅族
>,收錄於《平埔研究論文集》,潘英海、詹素娟編,頁333-364,
台北: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林素珍
1992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對台灣原住民宣教之研究》。
東海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韻芳
1997 《部落、長老教會與本土化:東光布農人的信仰與認同》。國立台灣大學
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花蓮縣奇萊區德路固語編輯委員會
1999 《花蓮縣奇萊區德路固語補充教材》。花蓮:花蓮縣秀林鄉公所
2000 《花蓮縣奇萊區德路固語中級讀本》。花蓮:花蓮縣秀林鄉公所
胡台麗
1999 <排灣古樓五年祭的『文本』與詮釋>,收錄於《人類學在台灣的發展:
經驗研究篇》,徐正光、林美容主編,頁183-222,臺北:中央研究院民
族學研究所。
唐美君
1957 <日月潭邵族的宗教>,《考古人類學刊》 9&10:100-124
涂孝洪
1988 《由秀林鄉賣春問題探討基督教性倫理在太魯閣社會(民族)的適用》。
玉山神學院學士論文
馬淵東一
1986 <台灣中部土著族的社會組織>,收錄於《台灣土著社會文化研究論文
集》,黃應貴編,頁421-443,台北:聯經
馬騰嶽
2000 <執筆為劍的民族鬥士─馬紹‧莫那(廖守臣)>,收錄於《廖守臣老師紀
念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花蓮原住民健康暨文化研究會編,頁220-224,
花蓮:花蓮原住民健康暨文化研究會
2002 <分類與分裂:「泰雅族」分裂運動之特殊性與困境>,收錄於《泰雅族
族群意識之建構、認同與分裂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灣原住民部落振
興文教基金會編印,頁32-50
2003 《分裂的民族與破碎的臉:「泰雅族」民族認同的建構與分裂》。國立清華
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國臣
1994 《布農中會高雄區會宣教歷史的研究》。玉山神學院神學士論文
徐謙信
1965 <台灣島史和基督教>,收錄於《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百年史》,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歷史委員會編,頁1-5,台南:人光
孫理蓮
1972 《這是我的同胞》。台北:基督教芥菜種會
孫雅各
1951 《比傳奇更奇》。香港:商務
1965 <山地教會史>,收錄於《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百年史》,臺灣基督長老教
會總會歷史委員會編,頁365-371,台南:人光
高俊明
1965 <玉山神學書院簡史>,收錄於《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百年史》,臺灣基督
長老教會總會歷史委員會編,頁463-468,台南:人光
高琇瑩
1999 <歷史脈絡下的族群接觸:太魯閣人的對外關係>,收錄於《第二屆鄉土
教育學術論文研討會論文集》,黃榮墩、李宜憲、翁純敏合編,頁81-94,
花蓮:花蓮縣青少年公益組織
2000 <太魯閣事件對太魯閣人的影響>,收錄於《太魯閣事件一0四年紀念論
文集》,花蓮縣青少年公益組織編,頁65-78,花蓮:花蓮縣青少年公益
組織
高順益
1990 ,收錄於《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太魯閣中
會成立三十週年紀念特刊》,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太魯閣中會編,頁11-12,
花蓮: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太魯閣中會
莊阿隆
1989 《阿美族Haraway部落傳統豐年祭福音化之可能性研究》。
玉山神學院神學士論文
許通益
2001 ,收錄於《太魯閣抗日戰役105週年紀念回顧史研
討會成果論文集》,花蓮縣青少年公益組織編,頁31-35,花蓮:花蓮縣
青少年公益組織
康培德
1999 《殖民接觸與帝國邊陲:花蓮地區原住民十七至十九世紀的歷史變遷》。
台北:稻鄉
郭文般
1985 《台灣光復後基督宗教在山地社會的發展》,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
曹秋琴
1998 《gaya:祭祀分食與太魯閣人的親屬關係》。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
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春欽
1968 <賽夏族的宗教及其功能>,《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 26:83-120
黃宣衛
1980 <傳統社會與西洋宗教:三個台灣高山族的例子>,《思與言》
18(1):101-115
1986 <奇美村阿美族的宗教變遷>,收入瞿海源、章英華編,《台灣社會與文
化變遷》(下),頁401- 441。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專刊乙種第十六
號,南港: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黃長興
2000 <東賽德克群的狩獵文化>,《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資料彙編》15:1-104
黃國超
2001 《「神聖」的瓦解與重建:鎮西堡泰雅人的宗教變遷》。國立清華大學
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維憲
1978 <宗教組織和活動的變遷研究:台東縱谷土著族的例子>,《民族社會
學報》16:283-306
黃應貴
1983 <東埔社的宗教變遷:一個布農族聚落的個案研究>,《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53:105-132
1986 <台灣土著族的兩種社會類型及其意義>,收錄於《台灣土著社會文化研
究論文集》,黃應貴編,頁3-43,台北:聯經
1990 ,《考古人類
學刊》47:105-126
森丑之助
1917 《台灣番族誌第一卷》。黃文新譯。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2000 《生蕃行腳:森丑之助的台灣探險》,楊南郡譯註。台北:遠流
張永晃
2002 《教會實際工作論文》。花蓮: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太魯閣中會水源
教會
張承宗
1972 <中文版序>,收錄於《這是我的同胞》,孫理蓮著,頁1-4。台北:基督
教芥菜種會
張明佑
1996 <射日的百姓:簡述原住民神學的面貌>,《福音與文化》4:59-70
張國賓
《從紡織與獵首探討兩性意象與性別邏輯》
國立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慧端
1995 <由儀式到節慶:阿美族豐年祭的變遷>,《考古人類學刊》 50: 54-64
張藝鴻
2001 《utux、gaya與真耶穌教會:可樂部落太魯閣人的「宗教生活」》。
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喬健
1972 <卑南呂家社祖家制度之研究>,《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34:1-22
詹素娟
1995 <宜蘭平原噶瑪蘭族之來源、分佈與遷徙:以哆囉美遠社、猴猴社為中心
之研究>,收錄於《平埔研究論文集》,潘英海、詹素娟編,頁41-76,
南港: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1998 《族群、歷史與地域:噶瑪蘭人的歷史變遷(從史前到1900年)》。國立
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
「認識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編輯小組
1986 《認識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台南:人光
鄭連明
1965 <自設教五十週年至設教六十週年>,收錄於《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百年
史》,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歷史委員會編,頁193-212。台南:人光
鄭賢女
1996 《太魯閣國家公園情境中的太魯閣人:政權、觀光與原住民的網絡關係》。
國立政治大學民族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盛涂
2000 <我所知道的太魯閣事件>,收錄於《太魯閣事件一0四年紀念論文集》,
花蓮縣青少年公益組編,頁79-84,花蓮:花蓮縣青少年公益組織
楊鈴慧
1996 《部落、族群與行動:太魯閣人和地區原住民的階序性認同》。
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守臣
1977 <泰雅族東賽德克群的部落遷徙與分佈(上)>,《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集刊》44:61-206
1978 <泰雅族東賽德克群的部落遷徙與分佈(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集刊》45:81-212
1984 《泰雅族的文化:部落遷徙與拓展》。台北:世界新聞專科學校觀光宣導

1988 《台灣原住民(泰雅族)祖靈信仰與傳統醫療:報導人口述編(上冊)》。
花蓮:慈濟醫學暨人文社會學院
1996 ,《南島時報》民國85年7月
18日
1998 《泰雅族的社會組織》。花蓮:慈濟大學
潘繼道
<被遺忘的「奇萊」民族與其故事>,收入《第二屆鄉土教育學術論文研
討會論文集》,黃榮墩、李宜憲、翁純敏合編,頁95-104,花蓮:花蓮
縣青少年公益組織
<淺談1914年「太魯閣之役」的影響>,收入《太魯閣事件一0四年紀念
論文集》,花蓮青少年公益組織編,頁43-64,花蓮:花蓮縣青少年公益
組織
劉孟怡
2001 《互動過程中的「泰雅」:大安部落的例子》。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研
究所碩士論文
劉韶偉
2002 <紋面族群中的太魯閣族正名運動>,收錄於《泰雅族族群意識之建構、
認同與分裂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灣原住民部落振興文教基金會編
,頁178-193,南投:台灣原住民部落振興文教基金會
賴朝財
1987 《排灣族平和村原始豐年祭福音化之可能性》。玉山神學院神學士論文
衛惠林
1963 <泰雅族的父系世系與雙系共作組織>,《台灣文獻》 14(3):20-27
1965 《台灣省通誌稿卷八同冑志》。南投:台灣省文獻會
簡鴻模
2002 《祖靈與天主:眉溪天主堂傳教史初探》。台北:輔仁大學
謝世忠
1987a 《認同的污名:台灣原住民的族群變遷》。台北:自立。
1987b <原住民運動生成與發展理論的建立:以北美與台灣為例的初步
探討>,《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 64:139-177
1989 <中國族群政治現象研究策略試析:以傣泐為例的探討>,《考古人類學
刊》46:42-66
1992 <觀光活動,文化傳統的塑模,與族群意識:烏來泰雅族Daiyan
認同的研究>,《考古人類學刊》48:113-129
1994 《山胞觀光:當代山地文化展現的人類學詮釋》。台北:自立。
<「傳統文化」的操控與管理: 國家文化體系下的台灣原住民文化>。
《山海文化》 13: 85-101。
2000 <傳統與新傳統的現身--當代原住民的工藝展現>,《宜蘭文獻》 44:7-40
2001 <少年婚、文化、與傳統力量:一個花蓮太魯閣部落的例子>,《考古人
類學刊》 57: 35-54
謝世忠、蘇裕玲
1998 <傳統、出演、與外資:日月潭德化社邵族豐年節慶的社會文化複象
>,《考古人類學刊》55:145-172
謝欣育
1998 《「原住民神學」、傳道人與異文化─以泰雅族長老教會為例》。國立清華
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關曉榮
1989 <「原住民大學」在基督的搖籃中成長>,《自立晚報》 民國78年3月27日
藤井志津枝
1987 《日據前期台灣總督府的理蕃政策》。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
士論文
Abasiattai, Monday B.
1989 "The Oberi Okaime Christian Mission : Towards a History of an Ibibio
Independent Church." Africa 59(4):496-516
Axtell, James
1979 "Ethnohistory : An Historian’s Viewpoint.", Ethnohistory 26(1):1-13
Barker, John
1992 "Christianity in Western Melanesian Ethnography." In History and Tradition
in Melanesian Anthropology, James G. Carrier ed.,pp: 144-173.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arker, John ed.
1990 Christianity in Oceania: Ethnographic Perspectives. Lanham: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Barth, Fredrik
1969 "Introduction." In Ethnic Groups and Boundaries: The Social Organiztion of
Culture Difference. Fredrik Barth ed., pp:9-18. London: Allen&Unwin
1987 Cosmologies in the Making: A Generative approach to Cultural Variation in
Inner New Guinea.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lack, Peter Weston
1988 "The Apotheosis of Father Marino : Foundations of Tobian Catholicism."
In Culture and Christianity : The Dialectics of Transformation, George
R.Saunders ed.,pp:47-72, New York : Greenwood Press.
Bourdieu, Pierre
1977 Outline of A Theory of Practic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6 "The Forms of Capital." In 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John G. Richardson ed., pp:241-258. New York:
Greenwood Press
Burt, Ben
1983 "The Remnant Church : A Christian Sect of the Solomon Islands."
Oceania 53(4):334-346
1984 Tradition and Christianity: The Cosmological Transformation of a Solomon
Islands Society. Harwood Academic Publishers.
Carsten, J.
1995 "Houses in Langkawi:Stable Structures or Mobile Homes?". In About the
House: Levi-Strauss and Beyond, J. Carsten&S. Hugh-Jones ed. pp:105-128,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rsten, J. & S. Hugh-Jones eds.
1995 About the House: Levi-Strauss and Beyond,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heung, Siu-woo
1994 "Millenarianism, Christian Movements, and Ethnic Change among the Miao in
Southwest China". In Cultural Encounters on China''s Ethnic Frontiers, pp:217
-247, Stevan Harrell ed. Seattle :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Clifford, James & George E. Marcus
1986 Writing Culture: The Poetics and Politics of Ethnography.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Comaroff, Jean
1985 Body of Power, Spirit of Resistance.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ovell, Ralph
1998 Pentecost of the Hills in Taiwan : The Christian Faith among the Original
Inhabitants. California: Hope Publishing House
Crapanzano, Vincent
1980 Tuhami: Portrait of a Morocca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DeVos, George
1982[1975]
"Ethnic Pluralism: Conflict and Accommodation". In Ethnic Identity: Cultural
Continuities and Change, George DeVos & Lola Romanucci-Ross eds.,
pp:5-41. Chicago :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Douglas, M.
1966 Purity and Danger. Harmondsworth : Penguin Books.
1970 Natural Symbols. Harmondsworth : Penguin Books.
Evans-Pritchard, E.E.
1937 Witchcraft, Oracles, and Magic among the Azande.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56 Nuer Religion. Oxford: Clarendon Press.
Frazer, J. G.
1922 The Golden Bough. London : Macmillan
Eriksen, T. H.
1993 Ethnicity and Nationalism: 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e.
London: Pluto Press
Fernandez, J. W.
1978 "African Religious Movement.", Annual Review of Anthropology 7:195-234
Geertz, Clifford
1973 a "Religion as a Cultural System." In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 Clifford
Geertz, pp.87-125, New York : Basic Books
1973b "The Integrative revolution: Primordial Sentiments and Civil Polotics in the
New States." In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 Clifford Geertz, pp.255-310,
New York : Basic Books
Green, Edwin C.
1978 "Winti and Christianity : A Study in Religious Change".
Ethnohistory 25(3):225-251
Gluckman, M.
1963 "Rituals of rebellion in South East Africa." In Order and Rebellion in Tribal
Africa, M. Gluckman, pp.110-137, London: Cohen & West
Handler, Richard
1984 "On Sociocultural Discontinuity : Nationalism and Cultural Objectification
in Quebec". Current Anthropology 25(1):55-71
Hanson, Allan
1990 "The Making of the Maori: Cultural Invention and Its Logic".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91:890-902
Hefner, Robert W.
1993a "Introduction : World Building and the Rationality of Conversion".
In Conversion to Christianity : Historical and 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es on a Great Transformation, Robert W.Hefner ed.,
pp:3-44. Berkeley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3b "Of Faith and Commitment : Christian Conversion in Muslim Java".
In Conversion to Christianity : Historical and 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es on a Great Transformation, Robert W.Hefner ed.,
pp:99-125. Berkeley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Hefner, Robert W. ed.
1993 Conversion to Christianity : Historical and 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es
on a Great Transformation, Berkeley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Hobsbawm, Eric
1983 "Introduction: Inventing Traditions". In The Invention of Tradition,
Eric Hobsbawm&Terence Ranger, eds., pp:1-14,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obsbawm, Eric & Terence Ranger, eds.
1983 The Invention of Tradi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orton, R
1970 "African Traditional Thought and Western science." In Rationality, B.R.
Wilson ed., pp:131-171.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1 "African Conversion." Africa 41(2):85-108
Kammerer, Cornelia Ann
1990 "Customs and Christian Conversion among Akha Highlanders of Burma and
Thailand". American Ethnologist 17(2):277-291
Kehoe, Alice Beck
1989 The Ghost Dance: Ethnohistory and Revitalization.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Kempf, Wolfgang
1992 "The Second Coming of the Lord : Early Christianization, E[isodic Time,
and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Continuity in Sibog". Oceania 63:72-86
Keyes, Charles F.
1981 "The Dialectics of Ethnic Change". In Ethnic Change, Charles F. Keyes ed.,
pp:4-30, Seattle :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Kim, Kwang-Ok.
1980 The Taruko and Their Belief System. Ph. D Thesis, Oxford University.
Kulp, Robert
1985 "Missionization and Social Change in Africa: The Case of the Church
of the Brethren Mission / Ekkesiyar Yan''Uwa Nigeria in Northeastern
Nigeria". In Missionaries and Anthropologists: Part II,
Frank A.Salamone ed., pp:19-92. Williamsburg, Virginia: College of
William and Mary.
Kumu-Tapas
2002 <賽德克部落合一的標記>,收錄於《泰雅族族群意識之建構、認同與分
裂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灣原住民部落振興文教基金會編,頁154-163,
南投:台灣原住民部落振興文教基金會
Leach, E. R.
1958 " Magical Hair..", Journal of the Royal Anthropological Institute 88:147-164
1964 "Animal Categories and Verbal Abuse.", In New Directions in the Study of
Language, E. H. Lenneberg ed., pp:28-63.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Levi-Strauss, Claude
1966 The Savage Mind. London: Weidenfeld & Nicolson
Linnekin, Jocelyn
1983 "Defining Tradition: Variations on the Hawaiian Identity.",
American Ethnologist 10:241-252
Marcus, George E. & Michael M. J. Fischer
1986 Anthropology as Cultural Critique: An Experimental Moment in the Human
Science.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Mckay, James & Frank Lewins
1978 "Ethnicity and the Ethnic Group: a Conceptual Analysis and Reformulation.",
Erhnic and Racial Studies 1(4):412-427
Merrill, William L.
1993 "Conversion and Colonialism in Northern Mexico : The Tarahumara
Response to the Jesuit Mission Program, 160-1767". In Conversion to
Christianity : Historical and 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es on a Great
Transformation, Robert W. Hefner ed., pp:129-164. Berkeley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Moerman, Michael
1965 "Ethnic Identity in a Complex Civilization: Who are the Lue?."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67:1215-1230
Morris, Brian
1985 Anthropological Studies of Religion : An Introductory Text. Cambridge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agata, Judith A.
1981 "In Defense of Ethnic Boundaries: The Changing Myths and Charters
of Malay Identity.", In Ethnic Change, Charles F.Keyes ed., pp:87-116,
Seattle :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Obeyesekere, G.
1980 Medusa''s Hair. 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Pollock, Donald K.
1993 "Conversion and‘Community’: in Amazonia".
In Conversion to Christianity : Historical and 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es on a Great Transformation, Robert W.Hefner ed.,
pp:165-197. Berkeley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oyer, Lin
1993 The Ngatik Massacre :History and Identity on a Micronesian Atoll.
Washington :Smithsonian Institute.
Radcliffe-Brown, A.R.
1952 Structure and Function in Primitive Society. London: Cohen & West
Robin, Robert W.
1982 "Revival Movements in the Southern Highlands Province of Papua New
Guinea." Oceania 52(4):320-343
Ryan, Dawn
1978 "Christianity, Cargo Cults, and Politics Among the Toaripi of Papua."
Oceania 40:99-118
Salamone, Frank A.
1985 "Differential Development and Missionary in Nigeria."
In Missionaries and Anthropologists: Part Ⅱ,Frank A.Salamone ed.,
pp:287-302. Williamsburg, Virginia: College of William and Mary.
Saunders, George R.
1988 "Transformations of Christianity : Some General Observations."
In Culture and Christianity : The Dialectics of Transformation,
George R. Saunders ed., pp:179-194, New York : Greenwood Press.
Saunders, George R. ed.
1988 Culture and Christianity : The Dialectics of Transformation,
New York : Greenwood Press.
Shepherd, John R.
1988 "Plains Aborigines and Missionaries In Ch''ing Taiwan, 1859-1895".
(unpublished draft)
Smith, Michael French
1988 "From Heathen to Atheist on Kairiru Island". In Culture and Christianity :
The Dialectics of Transformation, George R. Saunders ed., pp:33-46,
New York : Greenwood Press.
Spicer, Edward H.
1971 "Persistent Cultural System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Identity Systems that
can Adapt to Contrasting Environments". Science 174:795-800
Stewart, C. & Shaw, R.
1994 "Introduction:Problematizing Syncretism". In Syncretism/Anti-Syncretism:
The Politics of Religious Synthesis. C. Stewart&R. Shaw eds., pp:1-26,
London: Routledge
Stewart, C. & Shaw, R. eds.
1994 Syncretism/Anti-Syncretism:The Politics of Religious Synthesis. London:
Routledge
Sturtevant, William C.
1968 "Anthropology, History, and Ethnohistory." In Introduction to Cultural
Anthropology : Essays in the Scope and Methods of the Science of
Man , James A. Clifton ed., pp:451-475. Boston :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Tambiah, Stanley Jeyaraja
1990 Magic, Science, Religion, and the Scope of Rationality. Cambridge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Tan, Chang-Kwo
2003 Mediated Devotion: Tradition and Christianity among the Paiwan of Taiwan.
PhD Thesis, University of London
Taussig, Michael
1987 Shamanism, Colonialism, and the Wild Man: A Study in Terror and Healing.
Chicago :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Thomas, Nicholas
1992 "The Inversion of Tradition". American Ethnologist 19:213-232
Trigger, Bruce G.
1982 "Ethnohistory : Problems and Prospects." Ethnohistory 29(1): 1-19
Turner, V. W.
1957 Schism and Continuity in an Africa Society. Manchester:Manchester
University
1967 The Forest of Symbols : Aspects of Ndembu Ritual. Ithaca :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74 The Ritual Process. Harmondsworth : Penguin Books.
Tylor, E. B.
1913 Primitive Culture. London : Murray
Vicedom, George
1967 Faith that Moves Mountain. Taipei :China Post
Wagner, Roy
1972 Habu: The Innovation of Meaning in Daribi Religion.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Walis-Ukan
<泰雅爾族?賽德克族太魯閣族?或德魯固族?--迷失的族群認同與宣教策略之實務反省>,《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公報》 2375期
2002a <迷失於族群認同的民族─賽德克族(Sediq)>,收錄於《泰雅族族群意識
之建構、認同與分裂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灣原住民部落振興文教基
金會編,頁126-139,南投:台灣原住民部落振興文教基金會
2002b <從賽德克族的傳統宗教看「霧社事件」--一個Sediq的角度>,收錄於
《台灣原住民歷史重建研討會─從和解到自治》,現代文化基金會編
,頁131-148,台北:現代文化基金會
Wallace, Anthony F.C.
1956 "Revitalization Movements."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58:264-
281
Wang, Mei-Hisa
2000 Community and Identity in a Dayan Village, Taiwan.
PhD Thesis,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White, Geoffrey M.
1988 "Symbols of Solidarity in the Christianization of Santa Isabel,
Solomon Islands." In Culture and Christianity : The Dialectics of
Transformation, George R.Saunders ed., pp:11-32,
New York : Greenwood Press.
Yengoyan, Aram A.
1993 "Religion, Morality, and Prophetic Traditions : Conversion among the
Pitjantjatjara of Central Australia". In Conversion to Christianity :
Historical and 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es on a Great
Transformation, Robert W.Hefner ed., pp:233-257.
Berkeley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Young, Michael W.
1997 "Commemorating Missionary Heroes: Local Christianity and Narratives of
Nationalism." In Narratives of Nation in the South Pacific, Ton Otto &
Nicholas Thomas eds., pp:91-132. Netherlands : Harwood Academic
Publishers.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