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鄒族之民族發展----一個台灣原住民族主體性建構的社會、空間與歷史
作者:汪明輝 引用關係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地理研究所
指導教授:陳憲明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2
主題關鍵詞:鄒族原住民族原住民族主義民族發展民族發展後殖民主義自治社會空間TsouCouindigenous peoplesnative nationaboriginalismnative nationalismethnodevelopmentethnodevelopmentpostcolonialismself-governancesocial spac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2) 博士論文(5) 專書(2) 專書論文(4)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518
本論文以民族發展之社會、空間、歷史三元辯證架構,分別從巨觀歷史觀點與微觀之主體行動研究,以歷史文獻法、深入訪談、參與觀察以及行動研究法,以社會空間(領域)為主軸,多角度考察以試圖廓清鄒族過去長時期之發展形貌以及近數十年來生成之各個領域層次之民族主體性建構運動。本文分為九章,除緒論、結論外,本論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份分析當代全球及台灣原住民運動之發展(第二章)。第二部份檢視分析歷代台灣統治政權下之鄒族社會空間之變遷,又分為(一)原始自治時期,亦即荷據以前鄒族口傳歷史演進以及傳統社會空間結構(第三章)。(二)相對自治時期,即荷據以降至清末(第四章)。(三)外部殖民統治時期,即日據實期(第五章)。(四)內部殖民統治時期,即1980以前之國府統治時期(第六章)。(五)回歸自治時期,即 1980年以來鄒族主體性建構運動,先論經濟建構時期(第七章),再論文化、建築空間到總體建構運動(第八章)。
第二章探討台灣原住民族運動之發展背景、過程及其對各原住民族群之影響,從全球原住民問題發展脈絡到台灣長期歷史發展脈絡中,呈顯鄒族作為全球以及台灣原住民成員,其民族發展的可能關聯。全球原住民之問題發展完全受到殖民主義擴張之衝擊而產生,在殖民主義第一階段鄒族便已與荷人簽署條約,荷人之世界地圖出現鄒族大社名稱,證實荷人以前鄒族之聚落已經發展完成。台灣原住民之困境歷經原始自治、相對自治、殖民統治階段,土地空間以及文化逐漸流失,到殖民統治時面臨文化滅絕,埋下80年代以後隨著本土化之牽動激發而興起之原住民族運動。泛原住民族運動由台大學生與民歌手在黨外之支持下催生原權會,帶領全台原住民進入風起雲湧之權利抗爭運動,並結合基督教以及反對黨形成原運團體,約自1987-1997為運動高峰期,達成驚人之成就,十年之間完全扭轉原住民族之文化滅絕之命運。但成功之後原運團體加入黨政體制或離開返鄉而逐漸分裂瓦解。但原運精神隨著部落主義之提出,已深入各族社區。原運之形式與性質由街頭之泛原社會經濟運動轉為原鄉之重建主義,乃至90年代以後之各族之民族主義運動,比如泰雅、布農以及鄒族之民族議會運動。
第三章呈顯鄒族存在之空間領域在語言、考古學之證據以及對照鄒族之口傳遷移所形成之原始自治之社會空間組織。在此社會空間中,鄒族建構起宇宙世界,以大社會所為中心循著氏族組織與社地系統,以小米收穫祭儀整合分散各社之氏族成員,強化氏族結構;以大社會所祭儀mayasvi部落領袖統合各氏族與各社人乃至周圍獵場、耕地、漁區等土地,藉著儀式會通超自然。
第四章,荷人時期鄒族簽署條約,出席北部集會區,狩獵物售予荷人,交換現代文明,自此設立的瞨社制度成為明清兩代仲介於鄒族與漢人之間的通事、社棍、社商等制度起源。明代沿襲荷制,但任令部將侵占番田,部將林圯入侵今竹山,並驅逐大埔一帶之南鄒族。
清代以降,移民遽增,漢番土地之爭衝突,康熙年間開始於近番處劃界立石,並視同國境,禁止擅越,但無力禁止。仍承舊制,立頭目、通事,雍正年間社番大租制,承認番人之業主權,但引來更多漢人入侵。清代亂世不斷,每每原住民乘機反叛,但鄒族則於林爽文事件與清官兵合作,協防有功,受邀赴京謁見皇帝,觀光逾年。乾隆年間番界不斷內移,鄒族人透過通事簽下許多地契,將領地租與漢人,吳鳳事件發生於漢鄒激烈之土地之爭時代,此後,天花疫癘使鄒族放棄阿里山西部之社地,惟清末尚能維持蕃租制度。清末台灣建省,清丈土地,開始開山撫番事業,從番童教育、馴番、授產、交通開闢等打開長期以來封閉之鄒族社會空間,末期,承辦番租人員散落逃逸,象徵土地權之番租無以為繼。
第五章,日據時期可稱為外部殖民時期,初期,鄒族特富野頭目’uongu率頭目及長老群向日人歸順,目的在期使日人逼迫漢人續繳蕃租,鄒族與日人官憲進行多次阿里山蕃地調查,從蕃租之收取紀錄,得知鄒族傳統領域範圍。然而日人殖民政策採蕃地無蕃人政策,以無主地官有手段積極收奪蕃地,終而否認鄒族之地權,再藉林野調查、蕃人所要地、集團移住、水稻定耕等一系列計劃,將原住民集中於狹小的土地。清末以來,因布農族不斷入侵鄒族東方高屏溪上游獵場而衝突不斷,日人干預迫令鄒族讓渡獵場,於是高屏溪、陳有蘭溪之鄒族領地於此時移入布農族人,鄒族成為少數,造成日後族群文化受到布農族之同化。日人令鄒族參與開闢阿里山鐵路、重修清代中路古道以及鄒族各社間之「日本人之路」,鐵路與伐木事業,形成沿線之漢人聚落。道路強化警察監視控制,實施農業講習、水田開闢、引進經濟林木作物,並嚴禁焚獵等,末期實施皇民化,引入神社、國語運動、設立各名目之組織,積極改造鄒族社會,令鄒族將會所敵首掩埋。二戰期間,鄒族參加高砂族義勇軍投入南洋戰場,許多鄒族青年戰死異域。末期鄒族已經走向文化同化之路。綜觀鄒族歷史,日本殖民高壓統治,掠奪鄒族土地資源,為鄒族土地領域及所有權喪失最劇之關鍵時代。
第六章國民政府時期為內部殖民時期,台灣回歸「中國」,鄒族尚處在戰敗之低迷情境。日據時期之巡查暨教員高一生擔任首任鄉長,憑著一股對三民主義之民族主義憧憬,召集台灣原住民頭目擬共商未來高砂族自治區方案,此為台灣最早的自治主張,卻引來叛亂罪名及殺身之禍,牽連鄒族第一代政治精英,其最大影響莫過於鄒族深陷於長期白色恐怖,政治態度幾全面轉為黨國化之保守意識型態,在此恐怖下之封閉社會尚能穩定發展。但國民政府歸咎日人之餘,卻未加檢討地繼承日人未及實施之山地保留地政策。同時將鄒族領域劃分成不同行政區,鄉村里制度遂破壞鄒族社地體系。長期以來,周邊漢人租用鄒族土地以每年設宴請族人飲食作為代償,鄒族逐漸遺忘。80年代交通改善,經濟土地利用改變,高經濟作物取代傳統作物,現金收入增加,但同時人口外流,土地流失嚴重,產銷受到中間商壟斷,資金技術欠缺,經濟有進步,卻相對地拉大與主流社會差距。長期以來,實施山地平地化之同化政策,生活愈來愈像平地,文化流失愈快,國家忽略民族特性,在政治、經濟、教育等建設均犧牲民族之特色,於是文化消失迅速,民族生存與社會問題叢生,80年代以後民族自覺意識開始興起。
第七章,先概述原住民之公民權利與民族權利及其相應之民族運動,綜論鄒族80年代以降之主體性建構歷程。次論三個鄒族經濟建構之經驗,即儲蓄互助社、合作農場、山美社區達娜伊谷生態觀光經濟,以呈現在生活貧困、產銷中間商圍堵、政府農業政策失效,農會輔導經濟不彰,在缺乏資金、技術、設備之結構限制下,鄒族行動者如何嘗試不同的做法、想法克服困境,有成功,也有失敗。
儲蓄互助社為鄒族唯一之金融互助共同體,靠著教會及外籍神職人員與專家學者之協助,經過鄒族積極能動者配合協助,逐步發展,有短暫挫折,最後每村皆成功設立,在銀行貸款、借款不易之條件下,儲蓄互助社提供一方便的社區支持,未來在考量民族經濟體之建立,其重要性不言可喻,但過去甚少為論者注意。
合作農場為企圖直接衝破中間商及村里商店之剝削與壟斷,以先前邊緣小社─樂野村之農事小組之經驗為基礎,以及各教會間神職人員之協調合作及堅持,曾經創造非常成功之農產運銷事業,然而不久卻為中間商各個擊破而瓦解,說明其成功在於集體合作機制,其失敗亦在於集體合作機制之瓦解,今仍有鄒族幹部依然堅持,仍企圖延續其生存發展。
第三例已被認為是最成功的社區經濟案例,為達娜伊谷溪之生態保育結合生態觀光,領導階層之理念與堅持下,不斷向政府提案,以具體務實之方法,說服社區民眾,以身作則親身實踐、執行,不畏權勢,知人善任,終於引其社區之共同投入,恢復河川生態。其背後動機為經濟的,與合作農場一樣,要突破經濟之封鎖,不同的是,合作農場越過了周邊之中間商之後,跳到更上一層之中間商,其成功全繫於中間商為善心、正派之假設,然事實卻非如想像,往往市場中盤根本還是聯合壟斷。產地直接運銷或可提高銷售價格,仍然有下層中間商之伺機瓦解,以及風災、雨災之威脅。另外合作農場可能只是取代原來中間商之位置。
但達娜伊谷則是以獨一無二之魚類生態觀光吸引遊客,將產地逆轉為市場,而成為民族/社區獨占性企業,不需要離開社區遷就市場,其成功直接可以分享社區,或作為社區各項建設基金。此種獨占性企業並非現代企業,卻是根植於鄒族傳統的漁撈文化,即永續性、生態性地利用漁區,還有集體性共享原則,從他們共同的努力過程,正是這個集體性的作用。從山美的例子,也可以看到社區為利益而起之紛爭。值得注意的是生態公園之劃定涉及園區土地之主權問題,未來將是經濟問題,更是政治、民族問題,也考驗著傳統大社、小社體制。
第八章分為文化、社區建築與總體建構運動。文化之建構以傳統祭儀與基督教會之間的對立、衝突與和解過程為主題,初期鄒族會所之祭典、宗家祭屋受到教會衝擊,特富野社曾中斷祭典或燒毀宗家祭屋。然而卻得另一教會積極入世之協助,中斷十年之後,恢復祭典。而受到本土化之影響,鄒族積極振興傳統文化運動,卻給基督教帶來本色化之壓力,在不違宗教原則下,教士參與鄒語工作、社區文化事務。鄒語工作室為鄒語保存與傳承而成立,曾經在合作農場的神職人員,再度於文化空間中攜手合作。此團體之工作意義無人懷疑,但因為非正式組織,因此,不易得到政府資源,學校成為鄒語工作室競爭資源之對手,而教師傾向於將鄒語教學等同於教材之編輯或字典之修訂,母語教學成為不具強制性、可有可無之課程。鄒語工作室受到衝擊,目前將重點轉移到聖經翻譯。
鄒族生活空間充斥著殖民語彙,從地名、領域權、生態均屬之,本文全篇即是在追求鄒族社會空間之解殖,首先呈顯鄒族多元社區規劃之情況,次則探討社區規劃時之社區理念,鄒族之社區不同於主流社會,須先認清方能進行,否則是破壞社區。其次,社區美化之前,先進行鄒族美學之探討認識和學習,鄒族之美學表現於自然、生態、社會倫理結構、語言、音樂、工藝、建築等。本文以社區建築運動之過程觀看鄒族文化中心規劃與達邦社區美化之規劃過程,並比較樂野、來吉社區更新與災後重建規劃問題。兩個不同政府部門進行規劃時行事不同,社區更新仍是達邦都市計劃之翻版,以土木工程為主,大肆破壞原有的社區建築特色。做法仍近黑箱作業,造成民怨不斷,然而卻在經費已發包下,可以強行動工。直到像來吉村社區更新包商標價過低不符預期利益,而任意停工,包商與公所之法院訴訟,期間禁止災民重建,最後展望會之木屋,只能蓋到深山、河床、山頂上。而鄒族文化中心與達邦美化案則延請鄒族人擔任規劃工作重任,以示尊重,按照社區營造之原則推動,得到鄒族人之肯定,參與之鄒族人仍是同樣的宗教神職人員,然而,鄒族文化中心之最大障礙為鄉公所,鄉公所須先遷移,鄒族文化中心才能在原地建立。而達邦社區美化則是包商不依約使用規定材質,未按設計圖施工,偷工減料,剋扣經費,迫使工人離職,儘管社區積極配合,卻無法參與實際工作,設立監督委員會卻無法約束包商,而研擬成立之勞動合作社卻受制於法令規定之繁複而作罷。鄉公所也一籌莫展,日式官舍、文化中心、災後重建、社區更新象徵著包商勢強、鄉公所效能低落以及鄒族主體性之微弱。
最後是鄒族之鄒族主義與總體政治運動的登場,起先以非正式鄒是會議論壇形式進行探索鄒族之意義,繼而逐漸形成共識,推動宣佈成立鄒族文教基金會以為對內外形式之組織代表,介入文化事務。經過五屆鄒族公共事務之論壇,逐漸匯聚心力。第六屆提案組成鄒族議會,在引起法源主義論者或同化/現代化論者之攻擊、抵制下,成立推動小組,草擬議會組織章程。第七屆予以審議,再推舉多位籌備委員會繼續強化推動,期間召集人代表鄒族在蘭嶼簽訂條約,並與泰雅、布農議會籌備會結盟。新政府之自治政策公佈,鄉公所又率先提出鄒族自治方案,實為原民會在承認現有體制下,與鄉公所共同推行鄒族自治,聯手將堪稱代表鄒族主體性之鄒族議會排除,而其中自治提倡最力者卻是當初反對議會最力之族人,鄉公所舉辦了三次自治說明會,參與者為村長、代表、校長、教師等黨政體制階層,皆為鄒是會議所主張拋開之身段,還有所謂原居民漢人,鄒族自治竟是從漢鄒共治開始。鄉公所仍是落入體制下之自治,其實與原先之地方自治無異。
儘管如此受到排擠,代表鄒族議會的鄒族peongsi(頭目)仍於2001年2月15日藉著傳統儀式舉行之前,在「千百年來之神聖會所空間,站在kuba門前,面對著日出之地patungkuonu─玉山─鄒族的發源地,以及神樹yono前,這千百年來祖先舉行mayasvi儀式的場所,在天神垂顧與陽光照耀下」的鄒族空間宣讀了鄒族二十一世紀宣言,疾呼:
『我們決不忘記歷史給我們的教訓,我們將拋開過去族群對立恩怨,我們決心建立起鄒族與國家以及其他民族的對等夥伴、友善關係!
在這夥伴關係的基礎上,我們決心擺脫依賴與奴役心態,承擔起自我社會文化重建之責任,捍衛並重建美麗山川,在這方向上自我組織,自我建設,為鄒族生存發展而努力不懈,為台灣以及這個星球多元文化做出貢獻!』
總之,鄒族主體運動是回應鄒族發展之歷史長河中,社會與空間之結構消失瓦解危機。鄒族之問題與全球原住民問題同步,與台灣原住民族之問題相似,卻有自己的經驗與做法,表現在各個領域層面。其次,鄒族主體運動者,不論是神職人員、或農民、長老或頭目,都具有多重身分角色,經歷過許多事務,均受過各種知識訓練的世俗或有機知識分子,清楚目標是為鄒族而做,在過程中或有知識精英之間的對立,對立多存在於體制與非體制間,或如鄉公所、包商與鄒族之間。目前體制與中間商結構仍將是鄒族發展急欲破解之處。最後,鄒族總體性運動,並非是所述各個領域之鄒族建構的總和,而是站在鄒族整體的立場上,進行思考、行動,彼此間透過多重管道聯繫彼此。這個鄒族主體存在的一天,就會有鄒族建構運動衝撞著既有體制結構,奪取生產空間的權力。
(一)、專論
1.中文部分
文化建設基金管理委員會
1998 《Tsou 伊底帕斯》,台北:行政院文建會。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1972 《中華民族的構成》,台北:中央研究院
中央研究院近史所編
1993 《二二八事件資料選輯(三)》,頁281-288,台北:南港。
中國土地經濟學會編
1997 《原住民土地與文化學術研討會》,台北:編者。
1998 《原住民保留地利用與環境保育》,台北:編者。
中華民國儲蓄互助協會(編)
1984 <儲蓄互助社的歷史與經營原則>,《七十三年度儲蓄互助社幹部研習會講義》,頁1-16,台中:編者。
1985 《儲蓄互助社社員研習教材第一單元教學指引》,台中:編者。
1997 《儲蓄互助社幹部手冊》,台中:編者。
中村 勝
1996a <台灣高地先住民生活 歷史人類學>,《市場史研究》,第一六號別刷。
1996b <廢除保留地政策 歸還原住民土地>,中國時報,11版,11月2日。
王志弘
1994 <空間與社會:邁向社會優位的空間理論>,《空間雜誌》期六十,頁
92-97。重刊於氏著(1998)《流動、空間與社會》,頁1-16,台北:田園城市。
1994 (譯)<再次擄獲街道?>,《空間社會文化身體性別》,頁13-31。台北:譯者自印。
1995 <後現代地理學和歷史主義批判>,《台灣社會研究季刊》,期十九,
頁1-29。
1998 <後現代的空間思考>,《流動、空間與社會》,頁17-33,台北:田園城市。
1998《流動、空間與社會》,台北:田園城市。
王志弘譯
 1994 《空間社會文化身體性別》(翻譯文選),台北:譯者自印。
王志宏、張淑玫、魏慶嘉譯 (Leslie Kanes Weisman著)
1997 《設計的歧視:「男造」環境的女性主義批判》,台北:巨流。
王雅萍
1994 《姓名與認同:以台灣原住民族姓名議題為中心》,政大民族所碩論,(未發表)。
王明珂
1994 (過去、集體記憶與族群認同:台灣的族群經驗),《認同與國家:近代中西歷史的比較論文集》,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
1995 <「華夏邊緣研究」的理論與實踐構想>,《民族研究會訊》,16期,頁2-6。
1996 <誰的歷史:自傳、傳記與口述歷史的社會記憶本質>,《思與言》,第34卷第3期,頁147-184。
1997 《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台北:允晨。
王嵩山
1985a 《鄒族政治制度研究:一個高山族聚落適應變遷的例子》,臺
大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1985b 〈社會結構與文化保存:一個高山族聚落的例子〉,民俗曲藝
34:45-63,施合鄭民俗基金會,臺北。
1987 〈鄒族的傳統社會文化與人權概況〉,<臺灣土著的傳統社會文化與人
權現況>,pp.51-91 中國人權協會編,大佳出版社,臺北。
1989 <阿里山鄒族會所初探>,《台大考古人類學刊》,第46期,頁101-118。
〈宗教儀式的傳統意義與本土抗爭:阿里山鄒族戰祭Mayasvi的持續及其振復〉,《中研院民族所集刊》67:1-27 。
1990a <宗教、醫療與社會文化本質:以阿里山鄉鄒族為例>,台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1990b 《阿里山鄒族的歷史與政治》,台北:稻鄉。
1995 《阿里山鄒族的社會與宗教生活》,台北:稻鄉。
1997 <集體知識與文化重構:阿里山鄉鄒人當代社會實踐之意義>,《台大考古人類學刊》,第54期,頁141-184。
王嵩山、汪明輝、浦忠成等
1995 編《鄒族的生活世界》,台北,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
王嵩山、黃應貴等
1998 《台灣原住民文化與教育之發展》,台北:台灣師大人文中心。
王振寰
1989 <台灣的政治轉型與反對運動>,《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1)。
王應棠
1995 <棲居、聚落保存與歷史重建:魯凱族好茶的個案>,「文化政治與歷史重建」研討會論文,台北:中研院民族所。
王泰升
1997 《台灣原住民的法律地位》,台大法律系。
方紅櫻等 編著
1996 《嘉義縣阿里山相達邦國民小學「鄒族文化教育中心簡介」》,嘉義:達邦國小。
石之瑜
1999 《中國的民族問題》,台北:五南。
尼克‧華茲(Nick Wates)、查理斯‧肯尼維堤(Charles Knevitt)著 謝慶達、林賢卿譯
1993 《社區建築─人民如何創造自我的環境》,台北:創興。
安東尼‧紀登斯(Anthony Giddens)著 李惠斌 楊雪冬譯
2000 《超越左派右派:激進政治的未來》,台北:聯經。
台大城鄉所編
1993 《愛德華‧索雅─地理學與後現代主義讀本》,台大:編者。
1998 《愛德華‧索雅─全球城市及新都市政治讀本》,台大:編者。
毛冠貴
1997 <台灣地區原住民保留地化社、清理與利用之探討>,《原住民土地與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四--1-19,台北:中國土地經濟學會。
瓦歷斯.尤幹
1992 《番刀出鞘》,台北:稻鄉。
1992 <原住民之母語教育推廣方向>,《宜蘭地區原住民族母語教育研討會
實錄》,頁53-70。宜蘭:宜蘭縣政府。
1993 <語言、族群與未來:台灣原住民母語教育的幾點思考>,中華民國台灣原住民族文化發展協會編《原住民政策與社會發展》,頁140-181,台北:編者。
1994 <體檢台灣「山胞教育」--台灣原住民教育體制的一些觀念問題>,《原住民文化會議論文集》,行政院文建會編,頁191-200,台北:編者。
民進黨中央黨部
1993 《世界原住民權利研討會》,台北:編者。
白嗣宏、李福清、浦忠成等譯,聶甫斯基原著
 1993 《台灣鄒族語典》。台北:台原。
伊凡.諾幹
1997 <近代化地權制度與’tayal(msbtunux)出探--殖民主義、近代化與民族動態>,『民族問題學術研討會』論文,台北:台灣歷史學會。
行政院文建會編印
1997 《「社區營造」系列-社區建築與社區總體營造》,台北:編者。
夷將‧拔路兒
1987 <讓台灣原住民擁有文化地位>,《原住民》,4(4)。
1993 <我們為什麼選擇「台灣原住民族」這個稱呼?>,收於張茂桂編《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頁187-190。台北:業強。
1994 <台灣原住民族運動發展路線之初步探討>,《原住民文化會議淪文集》頁275-298。台北:行政院文建會。
1995 <「從山胞」到「原住民」的正名歷史>,《台灣史料研究》5。
江慶林 等譯 伊能嘉矩著
1991《臺灣文化志下卷》,南投:台灣省文獻會。
安振昌 等 編著
1996 《鄒語簡易字典》,241頁,嘉義:達邦國小。
李壬癸
 1975  <台灣土著語言的研究資料與問題>,《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集
     刊》,No.40:51-84。
 1980  <鄒語方言的差異>,《中研院史語所期刊,第51分》,頁273∼300。台北:南港(原文:Variations in the TSOU Dialects)。
 1991  《台灣南島語言的語音符號系統》。台北:教育部教育研究委員會。
李亦園 等
1984 《山地行政政策之研究與評估》,南投:台灣省政府民政廳。
李明峻
1998 《原住民與自決權》,《台灣原住民民族權、人權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28,台北:台北市政府原民會。
宋增璋
1980 《台灣撫墾志》,南投:台灣省文獻會。
汪立華編
1986 《北曹》,1~3期,台北,旅北鄒族聯誼會。
汪立華、汪明輝、浦忠成編
1987 《鄒季刊》,1~4期,台北,旅北鄒族聯誼會。
汪明輝
1990 《阿里山鄒族傳統社會的空間組織》,國立台灣師大地理所碩論。
1992 <Hupa:阿里山鄒族傳統的領域>,《師大地理研究報告》十八期,頁1-52。
1993 〈認識鄒族----現實與未來〉,收於《台灣原住民樂舞系列1993鄒族篇》,台北:國立中正文化中心。
1993 <馬武督:一個邊際地區之歷史、空間與社會>(未刊稿)。
1993 <鄒族久美方言之遷移--一個社區語言之社會、空間與歷史>,《第一屆台灣本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頁737-764,台北:台灣師大人文教育中心。
1995a <鄒語使用現況之初步調查分析>,《台灣南島民族母語研究論文集》,
頁131-177,台北:教育部教育研究委員會。
1996a 〈董事長的話----我們正在寫歷史〉,收於《鄒訊》第一期。
1996b 〈第四屆鄒是會議:自我提昇〉,收於《鄒訊》第二期,頁1。
1996c <第三屆鄒是會議:主體性的建構>,收於《鄒訊》第二期,頁4。
1996d <評84年度嘉義縣阿里山鄉樂野農村社區更新先期規範報告>,收於
《鄒訊》第二期,頁5-6。
1996e <讀德人史脫貝氏攀登八頓孤峨弩>,師大《地理研究報告》,25:141-176。
1996f <關於鄒族委員的一些想法>,收於《鄒訊》第六期,頁1。
1997a <回顧與展望>,收於《鄒訊》第七期,頁2-4。
1997b <鄒:一個建構中的族群>,『台灣原住民歷史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南投:台灣省文獻會。
1997c <重振鄒族:「人才培育篇」之一∼並賀鄒族大專生聯誼會成立>,收於《鄒訊》第九期,頁1-4。
1997d <再現鄒族之美的理念與意義>,收於《鄒訊》第十期,頁4-5。
1998a <鄒族議會會議>,第六屆鄒是會議資料。
1998b <台灣原住民地名的意義>,《第三屆台灣本土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
集》,頁279-298,台北:台灣師大人文教育中心。
1998c <原住民之空間策略─分享與共有台灣>,《台灣原住民文化與教育之
發展》,台北:台灣師大人文教育中心,頁205-245。
1999 <台灣原住民民族主義的空間性:由社會運動到民族發展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地理研究報告」》第三十一期,頁83-110。
2000 <原住民與國家的關係---以鄒族為例>,新世紀夥伴關係週年研討會論文。
2001 <鄒族領域史>,《鄒族史》,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編印中)
汪健昌 等口述
1996 <神手中的繡線--阿里山福音工作史(上) >,《聖靈》,頁9-15,台 中:真耶穌教會台灣總館。
汪靜怡
1997 <原住民保留地問題對話--土地利用、經濟發展及其他>,《人與地》,期157,頁13-16。
余明德
1998 <建構中的原住民「民族議會」>,《台灣原住民民族權、人權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29-52,台北:台北市政府原民會。
1998b <談台灣原住民「民族議會」的建構─以布農「民族議會」之推動為例
>,未刊稿。
余瑞明 編著
1997 《台灣原住民曹族----卡那卡那富專輯》,150頁,高雄:三民鄉公所。
何大安
 1976a 〈鄒語音韻〉,《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7(2):245-264。
何鳳嬌編
1993 《光復初期土地之接收與處理》,台北:國史館
林文龍
1994 <清代嘉義縣轄鯉魚頭保德開發>,《台灣文獻》,第45卷第1期,頁41-67。
林其本
1998《阿里山鄉鄒族達邦村家屋空間之變遷》,東海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
文 (未發表)。
林朝棨
1966 <概說台灣第四紀的地史共討論其自然始和文化史的關係>,《台大考古人類學刊》,20期,頁7-41。
林淑雅
1998 <原住民族與憲法>,《台灣原住民民族權、人權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95-215,台北:台北市政府原民會。
2000 《第一民族─台灣原住民族運動的憲法意義》,台北:前衛。
林佳陵
1996 《論關於台灣原住民土地之統治政策與法令》,台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論(未發表)。
林淑媛
1998 《台灣原住民學術菁英的教育歷程與族群適應》,台灣師大教研所論文。
林衡立
1952 <阿里山曹族獵首風俗之革除>,收於《台灣文化》,頁19-29。
林瓊華
1997 《台灣原住民土地產權之演變1624-1945》,東吳大學經濟學研究所博論(未發表)。
林品桐、洪淵木、陳文添、周塗金 譯
1995a 《台灣總督府檔案中譯本》,(第六輯)。
1995b 《台灣總督府檔案中譯本》,(第五輯)。
1997 《台灣總督府檔案中譯本》,(第十輯)。
官鴻志
1987 <一座神像的崩解>,收於《人間》,台北:人間。
1991 <叢林裡的白色傳說>,聯合報人間副刊,1991年5月21日。
吳乃德
1993 <省籍意識、政治支持與國家認同----台灣族群政治理論的初探>,收於張茂桂編著《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頁27-51,台北:業強。
1996<自由主義與族群認同:搜尋台灣民族主義的意識形態基礎>,收於台
灣政治學會編《台灣政治學刊》,創刊號,頁5-39,台北:月旦。
吳介民
1990 《政體轉形期的社會抗議─台灣一九八0年代》,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研究所碩論(未出版)
吳密察
1993 <蕃地開發與“蕃人調查表“、”蕃人所要地調查書”>,《台灣史料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台灣大學。
吳密察、翁佳音 編譯(中村孝志著)
1997 《荷蘭時代台灣史研究上卷 概說.產業》,台北:稻香。
吳密察、許賢瑤 譯(中村孝志 著 )
1994 (荷蘭時代的台灣番社戶口表),《台灣風物》,44期1卷:196-234。
吳明賢
1994 《八十四年度嘉義縣阿里山鄉樂野農村社區更新先期歸劃報告》,112頁,嘉義:嘉義縣政府。
吳清雄
1996 <桃源鄉恭迎省政府民政廳陳廳長蒞鄉督導簡報>,高雄:桃源鄉公所。
邱國民
1994 〈鄒族族群標幟的形成與演變-----政治的運作過程與集體歷史記憶的交作〉,收於陳茂泰 等編著《台灣原住民族族群與分佈之研究》,台北:內政部。
1995 《鄒族傳統的地權結構與轉化過程----以阿里山達邦社的發展為中心》,政大民族研究所碩士論文(未發表)。
邱奕松
1982 <尋根探源談嘉義開發史>,《嘉義文獻》第13期。
周憲文 譯 (矢內原忠雄 著)
1987 《日本帝國主義下之台灣》,台北:帕米爾書店。
周鍾宣
1717 《諸羅縣志》,台灣文獻叢刊 141種。
若林正丈
1994 《台灣:分裂國家與民主化》,台北:月旦出版社。
施政鋒
1995(編)《台灣民族與台灣獨立》,台北:前衛。
1998 《族群與民族主義-集體認同的政治分析》,台北:前衛。
1999a <社會團體與政黨>,《當代政治分析》,頁249-254,台北:前衛。
1999b <國際潮流與原住民的權利>,《台灣的政治建構》,頁100-126,台北:前衛。
2000a 《台灣人的民族認同》,台北:前衛。
2000b <原住民族運動與族群關係>,行政院原民會「國際人權與台灣原住民權益─原住民族運動回顧」研討會論文。
2000c <原住民族的主權、自決權以及自治權>,新世紀夥伴關係週年研討會。
施添福
1989 <試釋土牛紅線>,《台灣風物》,卷39,期2,頁-。
1990 <清代台灣竹塹地區的土牛溝和區域發展--一個歷史地理學的研究>《台灣風物》卷四十,期四,頁1-68。
1994 <清代台灣岸裡地域的族群變遷>,中研院台灣史研究所『平埔族群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台北:南港。
1995 <區域地理的歷史研究途徑─以清代按理地域為例>,收於黃應貴編《空間、力與社會》,頁:39-71,台北:中研院民族所。
洪泉湖
1996 《兩岸少數民族問題》,424頁,台北:文史哲。
洪敏麟
1980 《台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一冊,台中:台灣省文獻會。
1983 《台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上),台中:台灣省文獻會。
1984 《台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下),台中:台灣省文獻會。
洪輝祥
1993 <原住民運動新頁>,《台灣史料研究》2: 192-195。
香港嶺南學院翻譯系文化/社會研究譯叢編委會 編譯
1998 《解殖與民族主義》,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倪贊元
1894 《雲林縣采訪冊》,台灣文獻叢刊地37種(第二冊),頁179-180
紀駿傑
1998 <原住民環境權:全球思考與在地關懷>,未刊稿
1997 <環境殖民--資本主義生產擴張下的台灣原住民土地與資源權>,《原住民土地與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八--1-23,台北:中國土地經濟學會。
夏鑄九
1994a <(重)建構公共空間─理論的反省>,《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6: 21-54。
1994b 《公共空間》,台北:行政院文建會。
夏鑄九、陳志梧
1993 <台灣的經濟發展,蘭嶼的社會構造與國家公園的空間角色>,《空間、歷史與社會論文選1987-1992》,台灣社會研究叢刊第三號。
班納迪克.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著 吳叡人譯
1999 《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佈》,台北:時報文化。
孫大川
1991 《久久酒一次》,台北:張老師文化。
1992a 《台灣原住民傳統名譜:台灣原住民族族群意識與分佈之研究》,台北:
行政院內政部。
1992b <有關原住民母語問題之若干思考:為什麼要重視原住民之母語教育>,《宜蘭地區原住民族母語教育研討會實錄》,頁103-110。宜蘭:縣政府。
1996 <夾縫中的族群建構─泛原住民意識與台灣族群問題的互動>,收余張炎憲等編《台灣近百年史論文集》頁353-375,台北:財團法人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浦忠成
1994 《台灣原住民的口傳文學》,台北:常民文化。
1999 《原住民的神話與文學》,台北:台原。
2000 《敘述性口傳文學的表述》,台北:里仁。
浦忠勇
 1991 《鄒語教學輔助教材》。嘉義達邦國小。
高正勝
1997 <達娜伊谷傳奇-原住民山美社區推動終身學習的經驗>,《社區終身學習國際研討會會議實錄》,頁151-160,嘉義:嘉義縣政府。
高雄市台灣山地文化研究會編
1996 《鄒族傳統童謠》,高雄:編者。
高德義
1991 <與黃昏搏鬥:原住民運動初探>,《山地文化雙月刊》,NO. 21。
1993 <邁向「多元一體」的族群關係>,中華民國台灣原住民族文化發展協會編《原住民政策與社會發展》,頁140-181,台北:編者。
1994 <台灣原住民實行自治的政策可行性分析>,《原住民文化會議論文集》,行政院文建會編,頁251-274,台北:編者。
2000 <從「名治不主」到「自治自主」:原住民族自治體制>,行政院原民會「國際人權與台灣原住民權益─原住民族運動回顧」研討會論文。
陳文尚
1992 《台灣傳統三合院式家屋空間命名現象─地理知識學(Geosophy)例證研究》,台北:文大地理。
1993 《台灣傳統三合院式家屋的身體意象─地理知識學(Geosophy)的例證研究之二》,台北:文大地理。
陳文達
1986 <嘉義梅山乾隆民番界碑>,台灣文獻,卷37,第三期,頁:197-204。
陳世國
1997《 阿里山鄒族新住屋參與式設計架構之研擬與詮釋hnou構形意念之
變》,東海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未發表)。
陳永龍
1998 <反思台灣原住民土地、文化與保育─關於原住民土地倫理與生態智慧
之重構>,「原住民保留地利用與環境保育」研討會論文。
陳其南
1999 <台灣地理空間想像的變貌與後現代人文地理學-一個初步的探索->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報告,頁175-220,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系。
陳金田譯 台灣總督府警察本署編
1997 《日據時期原住民行政志稿 第一卷(原名:理蕃誌稿)》,南投:台灣省文獻會。
陳宗韓
1994 《戰後台灣原住民政策分析:國家與社會的觀點》,台大三研所碩論(未發表)。
陳茂泰
1993 <台灣原住民的族群標幟與政治參與>,《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頁161-186。台北:業強。
陳昭如
1994 <原住民新聞與漢人新聞媒體--以三次「還我土地運動」新聞為力的初步探討>,《原住民文化會議論文集》,行政院文建會編,頁129-146,台北:編者。
陳秋坤
1988 《從漢番立碑到理番同知的建制:清代前期制訂對台政策的社會生態背景》,中研院近史所專刊,台北:南港。
1989 <清代前期對台少數銀族政策與台灣土著的傳統土地權利1690--1766> ,中研院近史所編《近代初期歷史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南港。
1994 《清代台灣土著地權--官僚、漢佃與岸裡社人的土地變遷 1700-1895》,中研院近史所專刊(74),台北:南港。
1996 <十九世紀初期土著地權外流問題>,收於張炎憲等編《台灣史論文精選(上)》,頁221-261,台北:玉山。
陳素貞
1994 <力搏宿命的高一生>,《台灣文藝》新生版第二期,頁33-37。
國立編譯館主編
1997 《認識台灣社會篇(全一冊)》,台北:國立編譯館。
陶東風
2000 《後殖民主義》,台北:揚智文化。
許木柱
1990 <台灣原住民的族群認同運動:心理文化研究途徑的初步探討>,收於
徐正光、宋文理 (編)《台灣新興社會運動》,頁127-156。
莫那能
1987《美麗的稻穗》,台北:晨星。
國立編譯館 主編
1994 《認識台灣社會篇》,台北:編者。
蕭全政主編
1990 《國土規劃的挑戰》,台北:國家政策研究資料中心。
郭輝 譯(村上值次郎 原譯)
1970 《巴達維亞城日記》(第一冊), 南投:台灣省文獻會。
張松
1953 《台灣山地行政要論》,台北:正中書局。
張茂桂
1993 <省籍問題與民族主義>,《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頁233-278。台北:業強。
1995 <漢人民族主義與原住民運動>,《山海文化雙月刊》8: 68-70。
張茂桂等著
1993 《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台北:業強。
張毓芬、顧玉珍
1998b <原住民土地得危機:山地鄉「平權會」之政治經濟分析>,《台灣原住民民族權、人權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266-327,台北:台北市政府原民會。
張奮前
1962 <台灣山地之保留地>,《台灣文獻》,13卷1期,頁19-28。
張雙利、陳祥勤
2000 《解放神學》,台北:揚智文化。
莊英章
1977 《林圯埔》,台北:中研院民族所。
馬淵東一原著(黃文新中譯稿)
1952 <台灣高砂族系統所屬的研究>,中研院民族所藏。
黃應貴
1973  <經濟適應與發展--一個臺灣中部高山族聚落的研究>,《中研院民族所集刊》,36期,頁35-55。
1993 <尊重原住民的自稱>,張茂桂等編著《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頁191-197。台北:業強。new window
1995 (編)《空間、力與社會》,台北:中研院民族所。
1998 <台灣原住民的經濟變遷─人類學的觀點>,《台灣原住民文化與教育之發展》,頁:135-144,台北:台灣師大人文教育中心。
黃應貴、蔣斌、陳茂泰、石磊、瞿海源
1992<尊重原住民的自稱>,張茂桂等編著《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頁new window
191-197。台北:業強。
湯宏忠
2001 <台灣原住民福利社區化模式─以阿里山鄒族山美社區經驗為例 ,
《第二屆鄒族論壇學術研討會手冊》,嘉義:嘉義縣都市原住民協會。
湯保富
2000 <鄒族自治區設立之展望>,行政院原民會「國際人權與台灣原住民權益─原住民族運動回顧」研討會論文。
傅君
1998  《活化部落經濟生機-振新原住民民族經濟及產業發展之研究》,台
北: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
雅福‧夏德
2000 <Tayal 族民族議會>,行政院原民會「國際人權與台灣原住民權益─原住民族運動回顧」研討會論文。
董同龢等
1958 <鄒語調查報告敘說>,《考古人類學季刊》,13;14:21-28。
溫英傑   
1997 <達娜伊谷生態保育與山美社區營造>,《社區終身學習國際研討會會議實錄》,頁161-166,嘉義:嘉義縣政府。
溫振華
1990 <天花在台灣土著社會傳播初探>,《台灣史研所暨史蹟維護研究討論會論文集》,台南:台南市政府。
溫吉
1957(編譯)《台灣番政志》,南投:台灣省文獻會
葉世文
1992 《玉山回首》,南投:玉山國家公園。
葉家寧
1995《高雄境內布農族遷移史:兼論遷移動因與「聚落」概念的變遷》,台
大人類研究所碩論(未發表)
楊宗惠 譯註(Stopel 原著)
1996 < 史脫貝之『福爾摩沙倒內地旅行暨新高山(摩里斯山)首次攀登(1898年聖誕節)記行』〉,師大《地理研究報告》,25:141-176。
楊南郡 譯注(鳥居龍藏 原著)
1996 《探險台灣:鳥居龍藏的台灣人類學之旅》,442頁,台北:遠流。
楊孝榮
1997 <台灣原住民社會運動與原住民教育權之維護>,《原住民教育季刊》7: 1-8。
楊智偉
1998 <台灣原住民自治區設置初探>,「心靈改造、社會重建、台灣原住民、
民族權、人權學術研討會」論文。
1999 <台灣原住民族自治初探─以鄒族為例>,未刊稿。
2000<原住民自治的準備─原運的觀點>,「新世紀夥伴關係週年研討會」
論文。
楊國柱
1997 <經濟文明邊陲的戰爭幾時休--原住民的「權利」VS.平地住民的「權益」>,《人與地》,期157,頁13-16。
路索拉們.阿勒
1999 《大武山的吶喊》,台北:國際特赦雜誌。
鄒族文教基金會
1996~2000 <鄒訊>,1~16期,嘉義,鄒族文教基金會。
鄒族鄉土文化教材編輯小組
1995 《國民小學原住民鄉土文化教材--鄒族(一)》,教育部:原住民鄉土教材 文化編輯委員會。
1995 《國民小學原住民鄉土文化教材--鄒族(二)》,教育部:原住民鄉土教材文化編輯委員會。
1995 《國民小學原住民鄉土文化教材--鄒族教師手冊(一)》,教育部:原住民鄉土教材 文化編輯委員會。
1995 《國民小學原住民鄉土文化教材--鄒族教師手冊(二)》,教育部:原住民鄉土教材 文化編輯委員會。
鄒語工作室
1997 《鄒族母語教材-1》,嘉義:編者。
1998 《鄒族母語─認識母語、拼音練習》,嘉義:編者。
1998 《鄒語初級教材》,台北:文鶴。
趙中麒
2000 <從「部落民」到「原住民」:台灣原住民自我認同意識的生成與意義>,「國立暨南大學第七屆新生代論文發表會」論文。
趙貴忠 (台邦‧沙撒勒)
1987 <由自覺到抗爭─政治革新後民族運動的實踐意義>,《原住民》,6(2)。
1990 <原住民地方自治的理論與實際>,《中國論壇》,卷30,期10,頁30-34。
1993 <廢墟故鄉的重生:從《高山青》到部落主義--一個原住民運動者的觀察與反省>,《台灣史料研究》N0.2:
1994 <人民對土地的苦戀─1993年原住民土地問題德的初步考察>,《原報》。
2000 <土地侵佔、資源掠奪與環境種族主義:台灣原住民的文化滅絕>,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特設工作組第一次會議論文。
2000 <尋找部落主權─文化商品化、智慧財產權與原住民傳統資源權力之探討>,未刊稿。
鄭正宗、張玲、王志忠
1999 <再現鄒之場所精神─以阿里山「特富野社區」為例>,「鄉土台灣」
第三屆台灣地理學術研討會論文。
嘉義縣都市原住民協會編
2000 《第二屆鄒族論壇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嘉義,嘉義縣都市原住民協
會。
鄭信德
2000 <基督教對鄒族新部落運動的回應─以新美長老教會為例>,中研院民族所「原住民短期進修成果發表會」論文。
蔡豐年
1994 <談台灣原住民運動抗爭的起源>,《博愛雜誌》17(6): 28-32。
劉枝萬
1958 《南投文獻叢輯》(六),南投:南投文獻會。
1959 《南投文獻叢輯》(七),南投:南投文獻會。
歐蜜 偉浪
1998 <認識「泰雅爾族民族議會」>,未刊稿
歐陽宇、曾漢洲、施鴻志
1997 <原住民之土地使用發展探討--以嘉義縣阿里山相原住民保留地使用為例>,《原住民土地與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三--1-20,台北:中國土地經濟學會。
衛惠林 林衡立 余錦泉
1952 《台灣省通志稿.同冑志.曹族篇》,南投:台灣省文獻會。
衛惠林、丘其謙
1968 <南投縣土著族>,南投縣文獻會。
蕭新煌
1984 <台灣山地經濟政策與經濟發展問題>,《臺灣銀行季刊》,35(1): 126-161。
1990<台灣新興社會運動的分析架構>,收於徐正光、宋文里編《台灣新興
社會運動》,頁21-46,台北:巨流。
謝世忠
1987a 《認同的污名─台灣原住民的族群變遷》,台北:自立晚報。
1987b <原住民運動生成與發展理論的建立:以北美與台灣為例之初步探討>,《中央研究院民族所期刊》第六十四期,頁139-177。
1992a <偏離群眾得菁英:試論「原住民」象徵與原住民菁英現象的關係>,《島嶼邊緣》5(52): 52-60。
1992b <形式資源之操控與競爭:非漢族群政治運動的生成與操控>,《國立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第四十八期,頁99-129。
鍾淑敏 譯(松田吉郎原著)
1999 <清末暨日治初期「阿里山蕃租之研究」>,中研院台史所『契約文書與社會生活:台灣與華南社會(1000-1900)研討會』論文,頁23-41。
薩伊德著 單德興譯
1997 《知識分子論》,台北:麥田。
薩伊德著 王志弘等譯
1999 《東方主義》,台北:立緒。
薩伊德著 彭淮棟譯
2000 《鄉關何處》,台北:立緒。
薩伊德著 蔡源林譯
2000 《文化與帝國主義》,台北:立緒。
顏愛靜
1994 <台灣地區原住民保留地管理問題與對策之檢討>,《原住民土地與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一--1-35,台北:中國土地經濟學會。
魏貽君
1996 《另一個世界的來臨─原住民運動的理論實踐》,國立清華大學社人所碩論(未發表)
簡白 譯
1987 <橫段中央山脈─長野義虎中尉的地理探險>,劉克襄策劃《探險家在台灣》:99-106
簡瑛瑛主編
1997 《認同、差異、主體性:從女性主義到後殖民文化想像》,台北:立緒。
藤井志津枝
1989 《日據時期台灣總督府的理蕃政策》,國立台灣師大:歷史研究所專刊(21)。
羅永清
1999《天神與基督之間的抉擇─阿里山來吉村鄒人皈依基督宗教因素之探
討》,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論(未發表)。
顧玉珍、張毓芬
1998 《「平權會」之政治經濟分析》,台北:行政院原民會。
2.日文文獻
小島麗逸
1981 (日本帝國主義 台灣山地支配--霧社蜂起事件 ),《台灣霧社蜂
起事件》,東京:社會思想社
伊能嘉矩
1906 <Dayak Head-House 臺灣土蕃の公廨> 東人 p.21-246 p.455-459 1906:9
1909 <臺灣のッォゥ( Tso''o)族の思想に顯はれたる神靈と惡魔>, 東人,24-277,p.237-243心 1909:4。
1910 <臺灣のッォゥ蕃族に行はるゝ疾病の祈禱及ひ死者の埋葬>,東人 25-290,p.291-295 1910:5。
1910 <臺灣のッォゥ蕃族に行はるゝ祭祖の儀式一斑>,東人 25-293 p.406-409 1910:8
佐山融吉
1915:3 《蕃族調查報告書曹族》,臺北,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225PP.
佐山融吉、大喜吉壽
1923 《生蕃傳說集》,頁23-24,104-124。
馬淵東一 
1934:4 <プヌンヽッォゥ兩族の氏族組織と婚姻規定>,《南土》3-1, p.1-45
1934:11 <プヌンヽッォゥ兩族の親族名稱一>,《南土》3-2, p.11-45 。
1937:1 <中部高砂族の祭團>,《民研》,3-1, p.1-29。
<中部高砂族の父系制に於ける母族の地位>,《民族學年報》38:12, p.1-68
1953 <中部高砂族のFolk-Sociology> 連合大會 第6回 p.[ ] [回顧]
移川子之藏、馬淵東一、宮本延一
1937 《台灣高砂族系統所屬 研究》,第二冊。
3.英文文獻
Anzaldua, Gloria
1987 Borderlands/La Frontera. San Francisco:Spinster/Aunt Lute Press.
Ballard, P. L.
1984 Toward Indigenous Liberation: The Sandinistas and the Miskito of Northeastern Nicaragua, Antipode 16(2): 54-64.
Bhabha, H.
1990 “The Third Space.” In identity, Community, Culture, Difference, J. Rutherford, ed., 207-21
1994 The Location of Culture. New York and London:Routledge
Fanon, Frantz
1967 Black Skins/White Masks. New York:Grove Weidenfeld.
Foucault, M.
1980 Questions of Geography, in C. Gordan(ed.), Power/Knowledge: Selected
Interviews and Other Writings 1972-1977. New York: Pantheon Books.
pp. 63-77.
1986Text/contexts of other spaces, Dialectics, 16(1): 22-7.
Franke, R. W.
1984Tuareg of West Africa: Five Experiments in Fourth World Development,
Antipode 16(2): 45-53.
Friedmann, J.
1979a Basic Needs, Agropolitan Development, and Planning from Below, World Development, 7:607-613.
Giddens, A
1984The Constitution of Society: Outlines of a Theory of Structuration,
Cambrigde: Polity Press, and Berkerl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Gregory, D. & J. Urry(eds.)
1985 Social Relations and Spatial Structure, London: Macmillan.
Gregory, D.
1980 Ideology, Science, and Human Geography. London:Hutchinson.
Harvey, David
1973Social Justice and the City, Baltimore: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hooks, b
. 1990 Yearning: Race, Gender and Cultural Politics, Boston: South End Press.
Hillier B. & Hanson J.
1984 The social logic of spac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ooson, D.
1994 Geography and National Identity. Oxford & Cambridge: Blackwell.
Jojola, T.
1984 The Conflicting Role of National Governments in the Tribal
Development Process: Two Case Studies, Antipode 16(2): 19-26.
Lavie, S & Young, W. C.
1984 Bedouin in Limbo: Egyptian and Israeli Development Policies in the Southern Sinai, Antipode 16(2): 33-44.
Lefebvre, H.
1991 Production of Space. Trans. By Donold Nicholson-Smith. Oxford :Basil Blackwell.
Lugones, M.
1994 “Purity, Impurity, and Separation”. Signs19
Rose, G.
1992Feminism and Geography. Cambridge:Polity Press.
Sahlins, M.
1971 Tribal Economic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Change, Dolton, G. (ed.)New York: The Natural Press.
Said, E.
1979 Orientalism, New York: Vintage Books.
1993 Culture and Imperialism, London: Chatto & Windus.
Shepherd, J. R.
1995 Statecraft and Political Economy on the Taiwan Frontier 1600-1800, Taipei: SMC Publishing Inc.
Soja, E. W.
1985 The spatiality of social life: towards a transformative retheorisation, in Derek Gregory & John Urry(eds.), Social Relations and Spatial Structures.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pp. 90-127.
1989 Postmodern Geographies. London: Verso.
1993 Postmodern Geographies and the Critique of Historicism, in J.P. Jones, W. Natter & T. Schatzki(eds.), Postmodern Contentions: Epochs, Politics, Space. New York: The Guildford Press. Pp.113-136
1996 Thirdspace:journeys to Los Angeles and other real-and-imagined places,
Cambridge: Blackwell.
2000 Post-metropolis:Critical Studies of Cities and Regions,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Shields, R.
1986 Henri Lefebvre, the Postmodern Hypothesis and the Question of Space, M. A. thesis, Department of Sociology and Anthropology, Carleton University, Ottawa.
1994 Body, Spirit and Production: The Geographical Legacies of Henri Lefebvre, unpublished paper,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Conference, San Francisco.
1999 Lefebvre, Love & Struggle: Spatial Dialectics. London: Routledge.
Spivak, G.
1990 The Postcolonial Critics: Interview, Strategies, Dialogues. .ed. by Sarah Harasym. New York: Routledge.
Stea, M. & B. Wisner
1984 Introduction, The Fourth World: A Geography of Indi- genous Peoples. Antipode 16(2): 3-12.
Stillwaggon, E. M.
1984Anti-Indian Agitation and Economic Interests, Antipode 16(2): 13-18
Talalla, R.
1984 Ethnodevelopment and the Orang Asli of Malaysia: A Case Study of the Betau Settlement for Semai-Senoi, Antipode 16(2): 27-32..
Tobin J.
1994 Culture Construction and Native Nationalism: boundary 2 21(1):pp111-133.
Tung Tung-ho(董同龢)
1964 A Descriptive Study of the TSOU Language, Formosa,《鄒語研究》,中研院史語所專刊48號。台北:南港。
Urry, J.
1985 Social Relations, Space and Time, in Gregory, D. & Urry, J.(eds), social Relation and Spatial Structure, pp.20~48, London:Macmillan.
Werlen, B.
1993 Society, Action and Space: An Alternative Human Geography.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White. R.
1983 The Roots of Dependency: Subsistence, Environment, and Social Change Among the Choctaws, Pawnees, and Navajos. Lincoln and London: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Yoon, H. K.
1994 Maori Identity and Maori Geomentality. In D. Hooson (ed.), Geography and National Identity. pp. 293-310. Oxford & Cambridge: Blackwell.
(二)、會議記錄、文宣資料
立法院
2000 <立法院議案關係文書>,院總第1722號,委員提案第3094號
阿里山鄉公所
2000a <中華民國台灣原住民地區鄒族自治區草案>,阿里山鄉自治區說明會資料。
2000b <阿里山鄉自治區構思>,阿里山鄉自治區說明會資料。
行政院文建會 編
1997 《eovia!「再現 鄒之美」社區討論會大會手冊》
行政院原民會
2000 行政院原委會推動原住民族自治區會議記錄。
浦忠勇
1993編《鄒是座談會「番仔:土地、語言與生活的對話」》,嘉義,鄒是會
議。
2001 《鄒族特富野社Mayasvi流程》,嘉義:阿里山鄒族特富野社祭典委員
會。
泰雅爾民族議會
2000 <泰雅爾族民族議會暫行章程草案>,泰雅族民族議會會議資料。
鄒族議會籌備會
1998 <鄒族議會芻議>,鄒是會議資料。
1999 <台灣原住民鄒族民族議會組織章程(草案)>,鄒是會議資料。
2000 <鄒族自治區相關事項規劃芻議>,鄒是會議資料。
2001 <鄒族二十一世紀宣言>,鄒族2001年mayasvi祭典資料。
(三)、網路資料
李文吉
<從阿里山鄉鄒族,探討台灣原住民族區域自治的可能性>,【原住民
族】第八號,
http://www.watahope.idv.tw/abomagazine/volume8/discuss1.html。
<剖開鄒族的當代現實>,【原住民族】第八號,
http://www.watahope.idv.tw/abomagazine/volume8/discuss2.html。
<在險惡的情勢中,向民族區域自治前進>,【原住民族】第八號,
http://www.watahope.idv.tw/abomagazine/volume8/discuss3.html。
林深靖
<失竊的世代>,【原住民族】第五號,
http://www.watahope.idv.tw/abomagazine/volume5/global1.html。
林美秀
<我們的憤怒>,【原住民族】第七號,
http://www.watahope.idv.tw/abomagazine/volume7/fire2.html
官鴻志
<不孝兒英伸(上)>,【原住民族】第七號,
http://www.watahope.idv.tw/abomagazine/volume7/nowadays3.html。
<不孝兒英伸(下)>,【原住民族】第八號,
http://www.watahope.idv.tw/abomagazine/volume8/nowadays1.html。
<我要把痛苦獻給你們─湯英伸救援行動始末>,【原住民族】第八號,
http://www.watahope.idv.tw/abomagazine/volume8/nowadays2.html。
夏曼 · 藍波安
<達悟民族宣示「自治」後的省思>,【原住民族】第五號,
http://www.watahope.idv.tw/abomagazine/volume5/discuss1.html。
<關於達悟自治的對話>,【原住民族】第五號,
http://www.watahope.idv.tw/abomagazine/volume5/footing1.html。
陳春山
<看「湯英伸案」思「社會問題」>,【原住民族】第七號,
http://www.watahope.idv.tw/abomagazine/volume7/nowadays2.html。
陳映真
<一個「新史觀」的破綻>,【原住民族】第五號,http://www.watahope.idv.tw/abomagazine/volume5/education3.html。
陳永龍整理 莫那能口述
<解構認識台灣社會篇─以土地與原住民觀點重新認識台灣>,【原
住民族】第五號,
http://www.watahope.idv.tw/abomagazine/volume5/education5.html。
陳玉峰
<原住民與國家公園─馬告檜木國家公園之前瞻>,
http://news.ngo.org.tw/reviewer/yufeng/re-yufeng0102001.html。
<文化保育 V.S. 自然保育>,
http://news.ngo.org.tw/reviewer/yufeng/re-yufeng01020601.html。
莫那能
<親愛的,告訴我─給湯英伸>,【原住民族】第七號,
http://www.watahope.idv.tw/abomagazine/volume7/nowadays1.html。
湯宏忠
<台灣阿里山鄒族社會發展之趨勢 (一)>
http://news.ngo.org.tw/sunday/culture/culture01021801.htm
<台灣阿里山鄒族社會發展之趨勢 (二)>
http://news.ngo.org.tw/sunday/culture/culture01022501.htm
<台灣阿里山鄒族社會發展之趨勢 (三)>
http://news.ngo.org.tw/sunday/culture/culture01030401.htm
<台灣阿里山鄒族社會發展之趨勢 (四)>
http://news.ngo.org.tw/sunday/culture/culture01031101.htm
楊智偉
<淺談達娜伊谷自覺的經驗>,【原住民族】第七號,
http://www.watahope.idv.tw/abomagazine/volume7/fire.html。
(四)、政令、規劃報告、方志
不著輯人
1983 《台灣理蕃古文書》,頁285-287,1983,台北:成文
中國農村發展規劃學會
 1998 《八十七年度農村實質環境細部規劃檢討計劃-嘉義縣阿里山鄉茶山村》,南投:台灣省政府原民會。
內政部
1985 (譯)《加拿大原住民政策概況及法案輯要》 ,131頁,台北:內政部。
1996a 《政府執行原住民保留地土地政策及工作實錄》,台北:編者。
1996b 《政府執行原住民保留地土地政策及工作實錄附錄》,台北:編者。
1996c <台灣地區原住民保留地開發管理條例草案>,《政府執行原住民保留地土地政策及工作實錄》,頁164-193,台北:編者。
友立工程顧問有限公司
1995  《八十四年度嘉義縣阿里山鄉樂野農村社區更新先期規劃報告》>,嘉義:嘉義縣政府。
1997 《八十六年度農漁村社區更新先期計劃嘉義縣阿里山鄉來吉農村社區規劃報告》,南投:台灣省政府地政處。
台大建築與城鄉研究發展基金會
 1999 《嘉義縣阿里山鄉來吉村社區規劃研究案》期末報告,南投:台灣
省政府文化處。
台灣總督府警務局 編著
1921 《理蕃誌稿 第一卷》,(1995南天書局重刊)。
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
 2000 <原住民族發展草案總說明>
  2001 <原住民族自治法草案>
  2001 <原住民身分法>
2001 <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原住民族語言振興發展四年計畫草案>
茶山村辦公處
  2000a <嘉義縣阿里山鄉茶山村休閒農業區規劃報告書>,嘉義:茶山村。
2000b <茶山(珈雅瑪)村發展重點計劃書-珈雅瑪原住民部落公園>,嘉義:茶山村。
許木柱等
  1998 <原住民政治發展與民族法制之規劃>,台北: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
東海大學景觀學系
  1999 <嘉義縣阿里山襄里佳村里佳觀光農業區規劃-期末報告>,嘉義:
      阿里山鄉公所。
東海大學建築系
1994《輔導美化地方傳統文化建築空間計劃「嘉義縣阿里山鄉達邦村」規
劃報告》,嘉義:阿里山鄉公所。
東海大學建築研究所
1997 《嘉義縣阿里山鄉「鄒族文化及展演設施」研究規劃案》,嘉義:阿里山鄉公所。
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系暨研究所
1997 《嘉義縣綜合發展計劃-鄉鎮市發展綱要計劃(六)番路鄉、大埔鄉、阿里山鄉》,嘉義:嘉義縣政府。
嘉義縣阿里山鄉公所編印
  1997 《嘉義縣阿里山鄉綜合發展計劃報告書》,嘉義:編者。
  2001 《阿里山鄉志》,台北:稻鄉。
臨時台灣土地調查局
1905 《台灣土地慣行一斑》,台北:臨時台灣土地調查局。
臺灣省政府
1995 《台灣省原住民社會發展方案》,南投:台灣省民政廳。
臺灣省政府民政廳編印
1986 《山地農村土地利用及社區發展》,南投:台灣省民政廳。
臺灣省政府民政廳編印
1987 《山地農村土地利用及社區發展綜合規劃報告》,南投:台灣省政府民政廳。
1996 《新山村計劃再創新研習會》(手冊),南投:台灣省政府民政廳。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編印
1957 《台海使槎錄》,台灣文獻叢刊第4種,台北:中華,(1996台灣省文獻會重刊)。
1958 《從征實錄》,台灣文獻叢刊第32種,台北:中華,(1996台灣省文獻會重刊)。
1963 《清職貢圖選》,台灣文獻叢刊第180種,台北:中華,(1996台灣省文獻會重刊)。
1963 《清世宗實錄選輯》,台灣文獻叢刊第167種,台北:中華,(1997台灣省文獻會重刊)。
1964《清高宗實錄選輯》,台灣文獻叢刊第186種,台北:中華,(1997台灣省文獻會重刊)。
總統府
1994 <修正野生動物保育法>,總統華總(一)義第6525號。
(五)、訪談資料
毛啟忠先生訪問稿 1997.8
石朝家先生訪問稿 1997.8
安登財先生訪問資料 1997
汪光輝先生訪問資料1996.8
汪蓮花女士訪問稿 1997.8
汪有義先生訪問稿 1997.8
汪成淵先生訪問稿 1996.9
汪健昌先生訪問稿 1996.8
汪清枝女士訪問稿 1996.8
汪傳發先生訪問稿 1997.8
武野仁先生訪問稿 1996.9
武義德先生訪問稿 1996.8
武義德先生訪問稿 1999.9
高正勝先生訪問稿 1999.9
莊秀生先生訪問稿 1997.8
莊新生先生訪問稿 1997.8
陽財丁先生訪問稿 1996.8
鄭政宗先生訪問稿 1999.8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