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何文杞之藝術風格發展及其特質
書刊名:視覺藝術論壇
作者:林哲勝
作者(外文):Lin, Che-sheng
出版日期:2014
卷期:9
頁次:頁198-222
主題關鍵詞:何文杞鄉土意識藝術風格藝術題材社會關懷水彩Boonky HoArtistic productionSocial concernsWatercolor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5
  • 點閱點閱:26
本文旨在探討屏東地區藝術家暨藝術教育家何文杞之藝術創作與其社會關懷。在何文杞藝術創作方面,何文杞由早期的現代藝術手法創作,中期的鄉土藝術創作,到近期的台灣原住民藝術創作、自然環保與生態、家庭生活與文化關懷等多元題材。在社會關懷方面,何文杞長期到台灣鄉村寫生,他以繪畫記錄台灣的景物,並以實際行動發起古蹟的保存運動。何文杞擁有強烈的本土意識,於是他開始在創作中加入政治隱喻,並參與政黨的籌組與運作。後來他又擴大其關懷層面,如台灣原住民與自然生態等議題。本研究結果發現何文杞的創作非常的豐碩,多樣化繪畫題材結合社會關懷的主題。另一方面,他所從事的社會關懷的工作,對台灣文化的保存、爭取台灣政治的民主化貢獻卓著。
This study is to deal with the artistic production and social concerns of Boonky Ho from Ping-Tong county, Taiwan. In the aspect of artistic production, there are six stages: Modern Style, Local Realism, Local Subject Matter, Aboriginal Subject Matter,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Ecology, as well as Family Life and Cultural Concerns. So far as social concerns, Ho's works reflect on issues of preservation of historical buildings, political parties and operations, aboriginals of Taiwan, as well as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on. The results shows that Boonky Ho's creation is excellent in both quality and quantity of works, with various themes combining social concerns. In addition, He has made a lot of efforts and contributions to cultural preservation and democratization of Taiwan.
圖書
1.倪再沁(1995)。藝術家--台灣美術。臺北市:藝術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欽賢(1992)。台灣美術歷程。臺北:自立晚報文化出版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婉如(2005)。何文杞--台灣畫展。台中市:國立台灣美術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德麟(1999)。台灣畫家何文杞。屏東市:屏東縣立文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何文杞(2005)。花蓮百景--何文杞教授水彩油畫寫生專輯。花蓮縣:花蓮縣文化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何文杞(2007)。何文杞--台灣風情畫。屏東市:翠光畫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何文杞(2009)。第五十二屆翠光展覽會紀念畫輯。屏東市:翠光畫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何政廣(1996)。魏斯。台北市:藝術家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Layton, Robert、吳信鴻(1995)。藝術人類學。台北市:亞太圖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施令紅(2001)。玉山--台灣地標關懷生態展。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馮強(1998)。讀者文摘。香港新界:讀者文摘遠東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黃香伶(1997)。台灣藝評檔案1990-1996。台北市:中華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Kellert, Stephen R.、薛洵(1999)。生命的價值。台北市: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魏尚河(2005)。我的美術史。台北市:高談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何政廣(1994)。歐美現代美術。臺北:藝術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李欽賢(19960000)。臺灣美術閱覽。臺北:玉山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何文杞(1994)。何文杞作品集:1954-1994。屏東市:屏東縣立文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