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臺灣美術中的「寫實」(1910—1954):語境形成與歷史
作者:吳宇棠
作者(外文):Wu, Yu-tang
校院名稱:輔仁大學
系所名稱:比較文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羅基敏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9
主題關鍵詞:臺灣繪畫中國繪畫寫實主義現實主義寫實語境形成跨文化語境語義變遷李石樵吳天賞何鐵華李仲生黃榮燦徐悲鴻蔡元培陳師曾魯迅倪貽德劉獅Taiwanese PaintingChinese PaintingRealismXie-Shi(寫實)Contextual FormationCross-Cultural ContextSemantic ProgressionLee Shih-chiaoWu Tian-shungHO Tieh-huaLi Chun-shanHuang Rong-canLiu ShiCai YuanpeiChen ShizengLu XunXu BeihongNi Yid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3) 博士論文(0)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3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54
本論文主要處理臺灣美術中的「寫實主義」與「寫實」概念,在語境形成過程中的各種語義建構。
「寫實主義」出現在法、中兩國,一開始都是有意識地要與傳統文藝修辭斷裂,建立與「真實」或「現實」(正如所謂「傳統」一度也是歷史中的「真實」或「現實」)的連結。本論文的研究,便集中於探討這種具反抗屬性的「寫實」美術觀,在臺灣基本上欠缺自身傳統文藝箝制的條件下,如何開展的歷程。
章節安排方面,分緒論一章,述論六章,結語一章:
緒論,主要處理本論文研究背景的相關問題意識。包括:研究發想;西洋美術模仿論與寫實主義問題;臺灣美術寫實語境形成的區域氣候;術語迻譯問題與語境轉換,以及研究方法、斷代與論文架構。
第一章主要是從1855年庫爾培「寫實主義」宣言,探討其對於法國學院美術傳統的反撥意向;旁及十九世紀中葉以前,西歐美術模仿論與「現實觀」演變等相關概述;包括廿世紀後Réalisme術語的衍生詮釋與錯時運用的相關問題性;亦討論早期中文世界對於庫爾培的詮釋,旁及今日對於寫實主義畫家歸類上的若干疑義。
第二章則是處理清末民初美術改革與「寫實」術語的語境奠基階段。包括:清末的「西畫形似」認知與「實體vs.空摹」的傳統批判,對於「寫實主義」中國語意的語境奠基作用;晚清到五四運動前後,在救亡圖存焦慮下的美術改革主張,與「寫實主義」美術革命論的提出。
第三章則是淺析兩次大戰間,中國的四種「寫實」語用面貌;並以蔡元培、陳師曾、魯迅與徐悲鴻為代表,探討兩次世界大戰之間中國對於「寫實主義」的各種詮釋判斷。
第四章至第六章,主訴臺灣美術中「寫實主義」觀念的多重移入現象。其中,第四章處理日治時期臺灣美術圈寫實觀的語義問題,旁及近代日本藝壇的「寫生」與「寫實」探討及其對臺影響,並剖析了臺灣人美術家如何以「寫實主義」作為對抗總督府美展中日益強大的日本前衛美術勢力的語用交涉過程。
第五章則主要探討國府接收臺灣初期的文藝政策,與左翼新現實主義木刻版畫來臺展佈的過程;臺灣人美術家如何回應「民眾的美術」風潮;臺灣人美術家的「寫實作風」如何在省政府美展中,被木刻版畫家批評為粉飾現實;以及左翼新現實主義文藝在臺的擴張與迅速消退。
第六章國府遷臺初期部份,則處理了政治氛圍如何左右了「現實」與「寫實」兩個美術話語見報率的消長;國府為拉攏美國而支持島內現代主義美術運動,以及此一運動中的「新寫實主義」術語如何反映了1930年代上海現代美術運動的影響;最後則是韓戰促成國府地位重新穩固,國府遂推展「三民主義的寫實主義」文藝運動來銷卸中共的「社會主義的寫實主義」,但此舉卻進一步消解了臺灣「寫實主義」美術往社會現實面向發展的可能,而僅餘留「形象像真」的語義面向。
結語,則總結評估臺灣美術「寫實」語境形成歷史與意義的複雜性與特殊性。
This dissertation mainly investigates “Realism” and concepts of “Xie-Shi (realisms)” in art of Taiwan and its semantic constructions during the procedure of contextual formations.
For the structure, the dissertation is divided into eight parts: the introduction, six chapters, and the conclusion.
The Introduction deals with research backgrounds and relevant problem awareness, including the generation of researching ideas, mimesis and realism in Western Art, the regional climates under which the realistic context of art in Taiwan is formed, the translations of lexicon and the transitions of contexts. Research methodology, the periodization and structure of this dissertation are introduced as well.
Chapter One starts from Gustave Courbet’s statement of “Realism” in 1855, exploring its reactionary intent against the artistic tradition in French Academia. The discussion is also extended to such relevant issues as mimesis in the art of Western Europe and the evolutionary “concepts of the reality” by the mid-nineteenth century, and the derivative interpretations and anachronous applications of the lexicon of Realism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In addition, early interpretations of Courbet in Chinese-speaking world and some doubts on the categorization of realists today are probed as well.
The focal points in Chapter Two are the artistic reformation in the late Ching and early Republic years, and the foundation phase of the context of the lexicon of “Xie-Shi (realisms).” Issues to be examined include the awareness of “formal resemblance in Western painting” in the late Ching, the traditional criticisms on “reflecting the real (實體) vs. imitating the imaginary (空摹),” the foundational effects of the contextual meaning of “Realism” in China, the reformtional claims of art generated under the anxiety of national survival, and the revolutionary art theory of “Realism.”
Chapter Three analyzes four pragmatic appearances of “Xie-Shi (realisms)” in China during the years between two World Wars; Cai Yuanpei, Chen Shizeng, Lu Xun, and Xu Beihong, as representative figures, are discussed to elaborate interpretations and evaluations of “Realism” during the above-mentioned period.
Chapters Four to Six mainly deal with the phenomena of multiple implantations of concepts of “Realism” in the art of Taiwan. In Chapter Four, semantic problems concerning concepts of realisms during th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are investigated. The discussion also explores relationships between “sketch from nature” and “Xie-Shi (realisms)” in the art circle of modern Japan and their influences on Taiwan. Another analysis lies on how the procedure of pragmatic negotiations of “Realism” is used by the contemporary Taiwanese artists to resist the growing force of Japanese avant-garde art demonstrated in the art exhibition of Taiwan Governor-General Office.
Chapter Five chiefly examines Nationalist Government’s art policies during the early years of its takeover of Taiwan, left-wing neo-realists’ coming to Taiwan to expand their impact, Taiwanese artists’ responses to the trend of “the fine art of populace,” Taiwanese artists’ “realistic styles” in Taiwan Provincial Fine Art Exhibition being criticized as sugar-coating the reality by woodcut artists, and the expansion and quick fadeaway of left-wing neo-realist art in Taiwan.
Chapter Six focuses on the early years of Nationalist Government’s move to Taiwan, dealing with the problem of how the contemporary political atmosphere influenced the appearing frequency of the phrases of “Xian-Shi (現實; social realities)” and “Xie-Shi (realisms)” in the newspaper: appealing to the support from the U.S., Nationalist Government supported the modernist art movement on the island. Furthermore, the problem of how the lexicon of “Neo-realism” in this movement reflected influences of the modern art movement in Shanghai in the 1930s is also explicated. Finally, when the Korean War helped re-stabilize the status of Nationalist Government, the art movement of “realism of Three Principle of the People” was advocated by the Government to dismantle “socialist realism” of Chinese Communism. The action, nevertheless, further dissipated the possibility that “realistic” arts in Taiwan could have developed toward various social realities. Instead, the semantic aspect of “simulation of images” was the only thing that was left.
The Conclusion generally evaluates the complexity and particularity in the history of the contextual formation of “Xie-Shi (realisms)” and its significance in art of Taiwan.
參考書目


【中文】
1. 中文專書
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2卷。北京:人民,1991。
方孝謙。《殖民地臺灣的認同摸索:從善書到小說的敘事分析,1895-1945》。臺new window
北:巨流,2001。
中央硏究院近代史硏究所口述歷史編輯委員會編輯。【二二八事件專號】。《口述
歷史》3期。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2。
---。【二二八事件專號】。《口述歷史》4期。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1993。
中島利郎編。《臺灣新文學與魯迅》。臺北:前衛,1999。
中國文藝協會編輯。《自由中國文藝創作集》。臺北:正中,1954。
中國蔡元培研究會編。《蔡元培紀念集》。杭州:浙江教育,1998。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編。《中華民國史檔案資料匯編》第二輯。南京:江蘇人民,
1981。
丸山真男。《現代政治的思想與行動──兼論日本軍國主義》。林明德譯。臺北:
聯經,1984。
王伯敏主編。《中國美術通史》第七卷。濟南:山東教育,1996。
王秀雄。《臺灣美術發展史論》。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1995。
---。《日本美術史》(下)。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2000。
王國維。《人間詞話》。1910。《新譯人間詞話》。馬自毅注譯。臺北:三民書局,
1994。
王景弘。《慣看秋月春風──一個臺灣記者的回顧》。臺北:前衛,2004。
王詩琅。《日本殖民地體制下的臺灣》。臺北:臺灣風物,1978。new window
王德育。《李石樵‧臺灣美術全集8》。臺北:藝術家,1993。
王德威。《歷史與怪獸:歷史,暴力,敘事》。臺北:麥田,2004。
---。《茅盾,老舍,沈從文:寫實主義與現代中國小說》。臺北:麥田,2009。
王震編。《廿世紀上海美術年表》。上海:上海書畫,2005。
王曉秋。《近代中日文化交流史》。北京:中華,2000。
王麗麗。《在文藝與意識形態之間:胡風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2003。
白雪蘭。《李石樵繪畫研究》。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1989。
田濤。《百年家族──李叔同》。臺北:立緒,2001。
矢內原忠雄。《日本帝國主義下之臺灣》(1929)。林明德譯。臺北:吳三連臺灣
史料基金會,2004。
司馬長風。《中國新文學史》(下卷)。香港:昭明,1978。
老舍。《駱駝祥子》。1937。臺北:谷風,1987。
江瀅河。《清代洋畫與廣州口岸》。北京:中華書局,2007。
朱珮儀、謝東山。《臺灣寫實主義美術1895-2005》。臺北:典藏,2006。
朱琦。《香港美術史》。香港:三聯,2005。
艾中信。《徐悲鴻研究》。上海:上海人民美術,1984。
艾曉明。《中國左翼文學思潮探源》。北京:北京大學,2007。
李永熾。《日本式心靈──文化與社會散論》。臺北:三民,2006。
李仲生。《李仲生文集》。蕭瓊瑞編。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1994。
李汝和主修、張炳楠監修。《臺灣省通志(六)‧學藝志》第二冊。臺北:臺灣
省文獻委員會,1971。
李牧(李超宗)。《三十年代文藝論》。臺北:黎明文化,1973。
李南衡編。《臺灣人物群像》。臺北:帕米爾,1985。
李南衡主編。《日據下臺灣新文學(明集5):文獻資料選集》。臺北:明潭。1979。
李歐梵。《中國現代作家的浪漫一代》。北京:新星,2005。
李華興。《民國教育史》。上海:上海教育,1997。
李欽賢。《臺灣美術歷程》。臺北:自立晚報,1992。
---。《日本美術的近代光譜》。臺北:雄獅,1993。
---。《臺灣美術閱覽》。臺北:玉山社,1996。
---。《高彩‧智性‧李石樵》。臺北:雄獅圖書, 1998。
---。《臺灣的風景繪葉書》。臺北:遠足文化,2003。
李超。《中國現代油畫史》。上海:上海書畫,2007。
李超主編、徐明松副主編。《狂飆激情:決瀾社及現代主義藝術先聲》。上海:上
海錦繡文章,2008。
---。《宏約深美:上海美專的西畫活動》。上海:上海錦繡文章,2008。
---。《勇猛精遊:中央大學藝術系的西畫實踐》。上海:上海錦繡文章,2008。
---。《為藝術戰:國立藝專及其西畫實踐》。上海:上海錦繡文章,2008。
李瑞騰編。《抗戰文學概說》。臺北:聯經,1987。
李運亨、張聖潔,閆立君編注。《陳師曾畫論》。北京:中國書店,2008。
李鳳鳴。《狄德羅》。臺北:東大,1990。
呂理州。《改造日本的啟蒙大師──福澤諭吉傳》。臺北:遠流,1993。
呂澎。《20世紀中國藝術史》。北京:北京大學,2007。
呂澂。《西洋美術史》。上海:商務印書,1922。
何志明、潘運告編著。《唐五代畫論》。長沙:湖南美術,1997。
何鐵華。《自由中國的新興藝術運動》。臺北:廿世紀社,1951。
車爾尼雪夫斯基(Чернышевский, Николай Гаврилович.)。《藝術與現實的審美
關係》。周揚譯。北京:人民文學,1979。
沈括(宋)。《夢溪筆談》。臺北:臺灣商務,1966。
阮榮春、胡光華。《1911-1949中國近代美術史》。臺北:臺灣商務,1997。
吳昊編。《現代繪畫先驅李仲生》。臺北:時報文化,1984。
吳濁流。《黎明前的臺灣》。1947。收於《吳濁流作品集5:黎明前的臺灣》。
臺北:遠行,1977。67-123。
吳曉東。《象徵主義與中國現代文學》。合肥:安徽教育,2000。
余昭玟。《從語言跨越到文學建構:跨語一代小說家研究論文集》。臺南:臺南市new window
立圖書館,2003。
板垣鷹穂著。《近代美術史潮論》。魯迅譯。上海:北新,1929。
林惺嶽。《臺灣美術風雲四十年》。臺北:自立晚報,1987。
---。《中國油畫百年史:二十世紀最悲壯的藝術史詩》。臺北:藝術家,2002。
金蘭生(清)編述。《格言聯璧》。臺北:廣文,1992。
邱函妮。《灣生‧風土‧立石鐵臣》。臺北:雄獅,2004。
周正章。《笑談俱往──魯迅、胡風、周揚及其他》。臺北:秀威資訊科技,2009。
周作人。《周作人散文》第一集。張明高、范橋編。北京:中國廣播電視,1992。周揚。《周揚文集(一)》。北京:人民文學,1984。
周積寅。《曾鯨的肖像畫》。北京:人民美術,1981。
邵大箴、奚靜之。《歐洲繪畫史》。上海:上海人民美術,2009。
松本三之介。《國權與民權的變奏──日本明治精神結構》。李冬君譯。北京:東
方,2005。
胡風。《胡風全集》第2卷。武漢:湖北人民,1999。
郎紹君、水天中編。《二十世紀中國美術文選》(上)。上海:上海書畫,1999。
姜紹書(清)。《無聲詩史》。臺北:新文豐,1989。
施翠峰。《現代美術思潮導論》。臺北:文星書店,1961。
俞玉滋主編。《中國近現代美育論文選》。上海:上海教育,1999。
倪貽德。《倪貽德美術論集》。林文霞編。杭州:浙江美術學院,1993。
---。《倪貽德藝術隨筆》。丁言昭編。上海:上海文藝,1999。
高木森。《明山淨水──明畫思想探微》。臺北:三民,2005。new window
高春明主編。《上海美術史》。上海:上海人民,2002。
秦英君。《科學乎 人文乎:中國近代以來文化取向之兩難》。開封:河南大學,
2005。
徐志摩。《徐志摩全集》。趙遐秋、曾慶瑞、潘百生編。南寧:廣西民族,1991。徐訏。《徐訏全集》。臺北:正中,1967。
徐悲鴻。《徐悲鴻文集》。王震編。上海:上海畫報,2005。
孫郁。《魯迅藏畫錄》。廣州:花城,2008。
梅丁衍。《臺灣美術評論全集──何鐵華卷》。臺北:藝術家,1999。
馮天瑜。《新語探源──中西日文化互動與近代漢字術語生成》。北京:中華書局,
2004。
馮崇義。《羅素與中國──西方思想在中國的一次經歷》。北京:三聯, 1994。
郭華榕。《法蘭西文化的魅力:十九世紀中葉法國社會尋蹤》。北京:三聯,1992。
郭繼生主編。《當代臺灣繪畫文選1945-1990》。臺北:雄獅圖書,1991。
康有為。《萬木草堂藏中國畫目》。臺北:文史哲,1977。
---。《康南海先生遊記彙編》。臺北:文史哲,1979。
---。《歐洲十一國游記二種》。收入《走向世界叢書:X》。鍾叔河主編。長沙:
嶽麓書社,1985。
梁明雄。《日據時期臺灣新文學運動研究》。臺北:文史哲,1996。new window
梁啟超著。《飲冰室合集》第5冊。北京:中華書局,1989。
---。《梁啟超選集》(1958)。王蘧常選注。北京:人民文學,2004。
張之洞。《勸學篇》。1898。臺北:藝文,1970。
張小鷺。《日本美術教育:從傳統到現代》。長沙:湖南美術,1994。
張少俠、李小山。《中國現代繪畫史》。南京:江蘇美術,1986。
張玉能、陸揚、張德興等。《西方美學通史第五卷:十九世紀美學》。上海:上海
文藝,1999。
張道藩。《張道藩先生文集》。臺北:九歌,1999。
張德祥。《現實主義當代流變史》。北京:社會科學文獻,2002。
張漢良。《比較文學理論與實踐》。臺北:東大,1986。
張曉唯。《蔡元培與胡適(1917-1937):中國文化人與自由主義》。北京:中國人
民大學,2003。
莊世和。《畫人漫談》。高雄:三信,1972。
莊因。《漂流的歲月(上)》。臺北:三民,2006。
陳才崑編著。《王白淵‧荊棘的道路》(上)。彰化:彰化縣立文化中心,1995。
---。《王白淵‧荊棘的道路》(下)。彰化:彰化縣立文化中心,1995。
陳中梅。《柏拉圖詩學和藝術思想研究》。北京:商務,1999。
陳平原。《中國現代學術之建立:以章太炎、胡適之為中心》。北京:北京大學,
1998。
陳平原、夏曉虹編。《二十世紀中國小說理論資料:第一卷》。北京:北京大學,
1997。
陳光興。《去帝國:亞洲作為方法》。臺北:行人,2006。new window
陳池瑜。《中國現代美術學史》。哈爾濱:黑龍江美術,2003。
陳芳明。《殖民地臺灣:左翼政治運動史論》。臺北:麥田,1998。
---。《後殖民臺灣:文學史論及其周邊》。臺北:麥田,2002。
陳建忠。《被詛咒的文學:戰後初期(1945-1949)臺灣文學論集》。臺北:五南,
2007。
陳培豐。《「同化」の同床異夢:日治時期臺灣的語言政策、近代化與認同》。臺
北:麥田,2006。
陳星。《芳草碧連天:弘一大師傳》。臺北:業強,1994。
陳思和。《中國新文學整體觀》。臺北:業強,1990。
陳映真、曾建民編。《臺灣文學問題論議集:1947-1949》。臺北:人間,1999。
陳階晉、賴毓芝主編。《追索浙派》。臺北:故宮,2008。
陳順馨。《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理論在中國的接受與轉化》。合肥:安徽教育,2000。陳傳席。《中國繪畫理論史》。臺北:三民。2005。
陳瑞林。《20世紀中國美術教育歷史研究》。北京:清華大學,2006。
陳慧坤等著。《執著與豐收:陳慧坤教授九十回顧展祝賀文集》。臺北:藝術家,
1995。
陳衡恪(陳師曾)。《中國文人畫之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22。
曹順慶等。《比較文學論》。臺北:揚智,2003。new window
彭小妍。《超越寫實》。臺北:聯經,1993。
---。《「歷史很多漏洞」:從張我軍到李昂》。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
所籌備處,2000。
彭萊編著。《古代畫論》。上海:上海書店,2009。
彭修銀、皮俊珺等著。《近代中日文藝學話語的轉型及其關係之研究》。北京:人
民,2009。
彭瑞金。《臺灣新文學運動40年》。高雄:春暉,1997。
黃冬富。《臺灣全省美展國畫部門之研究》。高雄:復文,1988。
---。《中國美術教育史》。臺北:師大書苑,2003。
黃英哲。《「去日本化」「再中國化」:戰後臺灣文化重建(1945-1947)》。臺北:
麥田,2007。
黃華。《上海開埠初期對外貿易研究》。上海:上海人民,1979。
黃琪惠。《臺灣美術評論全集──吳天賞‧陳春德卷》。臺北:藝術家,1999。
黃繼持。《現代化‧現代性‧現代文學》。香港:牛津大學,2003。
賀照田。《當代中國的知識感覺與觀念感覺》。桂林:廣西師範大學,2006。new window
戚印平。《圖式與趣味:日本繪畫史》。杭州:中國美術學院,2002。
程巍。《中產階級的孩子們──60年代與文化領導權》。北京:三聯,2006。
舒新城編。《中國近代教育史資料》。上海:上海書店,1990。
曾健民主編。《噤啞的論爭》。臺北:人間,1999。
惲壽平(清)。《甌香館集》。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
---。《南田畫跋》。臺北:藝文印書館,1967。
鄒一桂(清)。《小山畫譜》。濟南:山東畫報,1999。
萬青力。《並非衰弱的百年:十九世紀中國繪畫史》。臺北:雄獅,2005。
溫儒敏。《新文學現實主義的流變》。北京:北京大學,1988。
廖瑾瑗。《背離的視線──臺灣美術史的展望》。臺北:雄獅圖書,2005。
葉石濤。《臺灣文學史綱》。高雄:文學界雜誌社,1987。
---。《走向臺灣文學》。臺北:自立晚報,1990。
葉玉靜編。《臺灣美術中的臺灣意識:前九○年代「臺灣美術」論戰選集》。臺
北:雄獅圖書,1994。
楊大年編著。《中國歷代畫論採英》。南京:江蘇教育,2005。
楊伯達。《清代院畫》。北京:紫禁城,1993。
楊宗坤。《臺灣光復後四十年間國畫寫生之研究》。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1995。楊孟哲。《日治時代臺灣美術教育(1895-1927)》。臺北:前衛,1999。
趙力、余丁編著。《中國油畫文獻:1542-2000》。長沙:湖南美術,2002。
趙友培。《文壇先進張道藩》。臺北:重光文藝,1975。
趙爾巽等纂修。《清史稿》。臺北:博愛,1983。
潘運告編著。《漢魏六朝書畫論》。長沙:湖南書畫,1997。
潘耀昌。《中國近現代美術教育史》。杭州:中國美術學院,2002。
---。《中國近現代美術史》。北京:北京大學,2009。
潘耀昌編。《20世紀中國美術教育》。上海:上海書畫,1999。
德拉克洛瓦。《德拉克洛瓦論美術與美術家》。石家庄:河北教育,2002。
劉心皇編。《當代中國新文學大系:史料與索引》。臺北:天視,1981。
劉正埮等編。《漢語外來詞詞典》。上海:上海辭書,1984。
劉其偉。《現代繪畫基本理論》。臺北:歐亞,1961。
劉秀蘭。《盧卡奇新論》。西安:西北大學,2000。
劉師培編著。《劉申叔先生遺書》(寧武南氏刊本)1-4卷。臺北:大新,1965。
劉海粟。《畫學真詮》。上海:商務,1919。
---。《劉海粟藝術文選》。上海:上海人民美術,1987。
劉道醇(宋)。《聖朝名畫評》(《宋朝名畫評》)。收入雲告譯注。《宋人畫評》。長
沙:湖南美術,1999。
劉獅。《西洋畫概論》(軍中藝術函授學校講義)。臺北:康樂月刊社,1954。
劉勰(南梁)撰。《文心雕龍注》卷3。範文瀾注。臺北:臺灣開明,1969。
魯迅。《魯迅演講資料勾沉》。朱金順輯錄。長沙:湖南人民,1980。
---。《魯迅全集》1-13卷。臺北:唐山,1989。
---。《集外集拾遺補編》(1981)。輯入大陸版《魯迅全集》卷8。北京:人民文
學,2005。
---。《魯迅演講全集》。武昌:長江文藝,2007。
---。《魯迅譯文全集》1-8卷。福州:福建教育,2008。
鄭工。《演進與運動──中國美術的現代化》。南寧:廣西美術,2002。
鄭惠美。《臺灣現代美術大系‧西方媒材類:鄉土寫實繪畫》。臺北:文建會,2004。
鄭學稼。《陳獨秀傳》。臺北:時報文化,1989。
廚川白村。《苦悶的象徵‧出了象牙之塔》。魯迅譯。臺北:昭明,2000。
實藤惠秀。《中國人留學日本史》。譚汝謙、林啓彥譯。北京:三聯,1983。
蔣中正。《民生主義育樂兩篇補述》。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53。
---。《中國之命運》(1943)。臺北:黎明,1976。
蔡元培。《蔡元培文集──卷四‧美育》。臺北:錦繡,1995。
---。《蔡元培全集》。杭州:浙江教育,1997。
---。《蔡孑民先生言行錄》。1920。桂林:廣西師範大學,2005。
橫地剛。《南天之虹──把二二八事件刻在版畫上的人》。陸平舟譯。臺北:人間,
2002。
龍應臺。《請用文明來說服我》。臺北:時報,2006。
謝里法。《藝術的冒險──西洋美術評論集》。臺北:雄獅,1982。
---。《臺灣出土人物誌:被埋沒的臺灣文藝作家》。臺北:前衛,1988。
---。《重塑臺灣的心靈》。臺北:自由時代,1988。
---。《探索臺灣美術的歷史視野》。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1997。
---。《日據時代臺灣美術運動史》。1978。臺北:藝術家,1998。
---。《我所看到的上一代》。臺北:望春風文化,1999。
謝里法、蔣勳著。《徐悲鴻──中國近代寫實繪畫的奠基者》。臺北:雄獅圖書,
1977。
謝肇淛(明)。《五雜組》。臺北:偉文,1977。
蕭永盛。《影心‧直情‧張才》。臺北:雄獅,2001。
蕭瓊瑞。《臺灣美術史研究論集》。臺中:伯亞,1991。
---。《五月與東方:中國美術現代化運動在戰後臺灣之發展1945-1970》。臺北:
東大,1991。
薛永年、杜娟。《清代繪畫史》。北京:人民美術,2000。
豐子愷。《豐子愷文集》1-7卷。杭州:浙江文藝,1990-1992。
---。《豐子愷集》。北京:東方,2008。
聶崇正。《宮廷藝術的光輝──清代宮廷繪畫論叢》。臺北:東大,1996。
藍博洲。《消失在歷史迷霧中的作家身影》。臺北:聯合文學,2001。
---。《民族純血的脈動:日據時期臺灣學生運動(一九一三─一九四五)》,
臺北:海峽學術,2006。
簡繁。《見證(〈滄海〉第三部)》。北京:人民文學,2000。
瞿秋白。《瞿秋白文集‧文學編》1-6卷。北京:人民文學,1987。
顏娟英。《水彩‧紫瀾‧石川欽一郎》。臺北:雄獅,2005。
顏娟英譯著。《風景心境──臺灣近代美術文獻導讀》(上)。臺北:雄獅,2001。new window
顏娟英譯著、鶴田武良譯。《風景心境──臺灣近代美術文獻導讀》(下)。臺北:new window
雄獅,2001。
藤井省三。《臺灣文學這一百年》。張季琳譯。臺北:麥田,2004。
羅芃、馮棠與孟華。《法國文化史》。北京:北京大學,1997。
羅志田。《變裂中的傳承──20世紀前期的中國文化與學術》。北京:中華,2003。
---。《變動時代的文化履跡》。香港:三聯,2009。
羅秀芝。《臺灣美術評論全集‧王白淵卷》。臺北:藝術家,1999。
蘇雪林等著。《抗戰時期文學回憶錄》。臺北:文訊,1987。
蘇新。《未歸的臺共鬥魂──蘇新自傳與文集》。臺北:時報,1993。
顧炎武(明)撰。黃汝成集釋。《日知錄集釋》。上海:上海古籍,2006。
顧森、李樹聲編。《百年中國美術經典文庫:美術思潮與外來美術‪(1896-1949)‪》。深圳:海天,1998。
《宣和畫譜》(宋)。岳仁譯注。長沙:湖南美術,1999。
《臺灣警備總司令部軍事接收總報告》。臺北:臺灣警備總司令部接收委員會,
1946。

2. 中文論文
丸川哲史。〈「去殖民地化」與「祖國化」:從《新生報》【橋】副刊的論爭談其意
涵〉。收於黃俊傑編。《光復初期的臺灣:思想與文化的轉型》。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5。277-301。
毛澤東。〈新民主主義論〉。《毛澤東選集》第2卷。北京:人民,1991。662-709。
中村義一。〈帝展、鮮展、臺展〉。收於《臺灣早期西洋美術回顧展》專刊。臺北:
臺北市立美術館,1990。14-23。
王白淵。〈臺灣美術運動史〉。《臺北文物》3卷4期(1955.3):16-64。
王思睿、何家棟。〈社會民主主義在中國〉。《博覽群書》月刊(2004.4)。
王洋。〈寫實主義在中國──寫實主義的進入與寫實繪畫的問題〉。收入:《藝術
的歷史與事實:20世紀中國藝術史的若干課題研究(1900-1949)》。20世紀中國藝術史文集編委會編。成都:四川美術,2006。198-207。
王哲雄。〈純粹風景畫的先拓與印象主義的前導──巴比容(舊譯巴比松)畫派〉。
《農情楓丹白露:米勒、柯洛與巴比松畫派》。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委員編輯。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2004。14-21。
王國維。〈論教育之宗旨〉。1903。《王國維先生全集初編》第5冊。臺北:大通,
1976。1855-1858。
王集叢。〈中國文藝發展的方向問題〉。《文藝創作》25期(1953.5.1):66-69。
---。〈論創作方法〉。《文藝創作》37期(1954.5.1):96-102。
---。〈與徐訏論寫實主義〉。收於《文藝論評集》。包遵彭等箸。中國青年寫作協
會主編。臺北:正中,1955。51-63。
王嘉驥。〈《臺灣寫實美術》序〉。序於:《臺灣寫實美術》。朱珮儀、謝東山合著。
臺北:典藏,2006。7-9。
王耀庭。〈新視界──郎世寧與清宮西洋風〉。《新視界:郎世寧與清宮西洋風》。new window
臺北:故宮,2007。12-18。
白雪蘭。〈由倪蔣懷與葉火城學生時代作品淺談國語學校與臺北師範之圖畫教
育〉。《藝術家》252期(1996.5):294-299。
---。〈過海?渡洋?──探索留學生為主體的民初美術〉。《藝術家》253期
(1996.6):335-340。
立花義彰。〈臺灣早期美術運動的啟蒙者──石川欽一郎〉。柳悅孝中譯。《藝術
家》197期(1991.10):232-245。
---。〈慢慢地流〉。廖瑾瑗譯。《雄獅美術》307期(1996.9):103-105。
---。〈從一八六○年代到一九三○年代,來臺畫家筆下的臺灣〉。顏娟英譯。《何
謂臺灣?近代臺灣美術與文化認同論文集》。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7。6-14。
可人。〈臺灣畫壇先驅倪蔣懷──兼介本省初期美術運動及其團體〉。《雄獅美術》
29期(1973.7):95-99。
石家駒(陳映真)。〈一場被遮斷的文學論爭:關於臺灣新文學諸問題的論爭(一
九四七─一九四九)〉。《臺灣文學問題論議集:1947-1949》。臺北:人間,1999。1-25。
李宇平。〈1930年代初期東亞區域經濟重心的變化──日本擴張輸出與中國經濟new window
蕭條〉。《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43期(2004.3):57-116。
李偉銘。〈康有為與陳獨秀──20世紀中國美術史的一段「公案」及其相關問
題〉。《美術研究》(北京中央美術學院學報)1997年3期:47-51。
---。〈引進西方寫實繪畫的初衷──以國粹學派為中心〉。《二十一世紀》59期
(2000.6):74-80。
李筱峰。〈二二八事件前的文化衝突〉。《思與言》29卷4期(1991.12):185-215。new window
李瑞騰。〈張道藩先生《我們所需要的文藝政策》試論〉。《臺北市立圖書館館訊》
6卷1期(1988.9):96-103。
李歐梵。〈魯迅與現代藝術意識〉。《當代》18期(1987.10):12-28。
李樹聲。〈徐悲鴻先生的「寫實主義」〉。《美術研究》1995年3期(北京,1995.8):
18-20。
呂正惠。〈導言〉。盧卡奇著。《現實主義論》。陳文昌譯。臺北:雅典,1988。
1-14。
---。〈近期臺灣文學的「後學」論述〉。《八.一五﹕記憶和歷史》。陳映真主編。
臺北:人間,2005.9。197-211。
何錫章、魯紅霞。〈「寫真實」:一個口號的歷史考察〉。《文藝理論》(2007.4):
117-121。
何義麟。〈《政經報》與《臺灣評論》解題──從兩份刊物看戰後臺灣左翼勢力之
言論活動〉。收於《政經報》覆刻本。臺北:傳文文化,1998。5-18。
---。〈光復初期臺灣知識份子的日本觀(1945-1949)〉(2003)。收於黃俊傑編。《光
復初期的臺灣:思想與文化的轉型》。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5。167-207。
沈國仁。〈論近代西洋美術的寫實主義〉,收於國立臺灣藝術專科學校出版委員會new window
編。《藝術論文類編》第四集(美術、雕塑)。臺北:國立臺灣藝術專科學校,1978。171-212。
吳方正。〈裸的理由──二十世紀初期中國人體寫生的問題〉。《新史學》15卷new window
2期(2004.6):55-113。
汪刃鋒。〈中國木刻之過去與未來〉(1946)。收入郎紹君、水天中編。《二十世紀
中國美術文選(上)》。上海:上海書畫,1999。636-645。
汪亞塵。〈為治現代藝術者進一解〉。1923。《二十世紀中國美術文選(上)》。郎
紹君、水天中編。上海:上海書畫,1999。
林巾力。〈西川滿「糞現實主義」論述中的西方、日本與臺灣〉。《中外文學》34
卷7期(2005.12):145-174。
林怡瑩。〈由《人民導報》看二二八事件對臺灣報業的影響〉。《新聞學研究》63new window
期(2000.4):1-8。
林柏亭。〈「寫生」在畫史上之轉變〉。《探討我國近代美術演變及發展藝術研討會
專輯》。澎湖:澎湖縣立文化中心,1991。54-81。
林惺嶽。〈熔舊鑄新──論李石樵的生平及其藝術〉。收於《李石樵的繪畫世界》
展覽專刊。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1988。15-22。
周芳美、吳方正。〈1920、30年代中國畫家赴巴黎習畫後對上海藝壇的影響〉。《區
域與網絡──近千年來中國美術史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2001。629-660。
周起應(周揚)。〈關於「社會主義的現實主義與革命的浪漫主義」──「唯物辯
證法的創作方法」之否定〉。《現代》4卷1期(1933.11.1)。
周婉窈。〈實學教育、鄉土愛與國家認同──日治時期臺灣公學校第三期「國語」new window
教科書的分析〉。《臺灣史研究》4卷2期(1999.6):7-55。
卓聖格。〈吳友如──徐悲鴻中國畫改革理念形成的關鍵影響人〉。《現代美術學new window
報》2期(1999.6):79-83。
馬森。〈中國現代小說與戲劇中的擬寫實主義〉。《馬森戲劇論集》。臺北:爾雅,
1985。347-372。
---。〈擬寫實主義美學的程式化〉。《表演藝術》93期(2000.9):102-103。
南帆。〈個案與歷史氛圍──真、現實主義、所指〉。收入《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
論》第一卷。王曉明主編。上海:東方出版中心,1997。90-114。
柳素平。〈「藝術」一詞淵源流變考〉。收入《語義的文化變遷》。馮天瑜、(日)
劉建輝、聶長順主編。武漢:武漢大學,2007。571-583。
侯壽峰。〈全省美展一甲子發展成果與影響〉。省展一甲子文獻史料蒐集整理暨學
術研討會工作小組編著。《全省美展一甲子紀念專輯》。南投:臺灣省政府,2006。125-181。
胡風。〈一個要點備忘錄〉(1941.1)。收於《胡風全集》第2卷。武漢:湖北人
民,1999。632-635。
姜啟。〈梁啟超的「小說界革命」與日本的明治文學〉。《聊城師範學院學報》
(1982:4):48-52。
姚夢谷。〈民初國畫的革新運動〉。《中央研究院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藝術
史組)。臺北:中央研究院,1981。591-598。
倪再沁。〈藝評不可為──期待臺灣美術的導師〉。《雄獅美術》245期(1991.7):
127-129。
凌紹夔。〈繪畫的形似問題〉。《文藝月報》第3期(1954.3):7-8。
秦賢次。〈「臺灣文化」覆刻說明〉序。收於《臺灣文化》覆刻本。臺北:傳文文
化,1994。無頁碼。
徐友漁。〈自由主義還是社會民主主義?──淺議未來中國憲政原理〉。《當代中
國研究》總81期(2003.6)。
徐秀慧。〈光復初期的左翼言論、民主思潮與二二八事件〉。收於黃俊傑編。《光
復初期的臺灣:思想與文化的轉型》。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5。105-166。
夏亞拿。〈戰後初期(1945-1949)──李石樵的寫實群像畫與臺灣社會〉。《議藝new window
份子》10期(2008.3):57-68。
梅丁衍。〈黃榮燦疑雲──臺灣美術運動的禁區(上)〉。《現代美術》67期
(1996.8):40-63。
---。〈黃榮燦疑雲──臺灣美術運動的禁區〉(中)。《現代美術》68期(1996.10):
38-53。
---。〈黃榮燦疑雲──臺灣美術運動的禁區〉(下)。《現代美術》69期(1996.12):
62-76。
---。〈黃榮燦身世之謎‧餘波蕩漾〉:《藝術家》286期(1999.3),372-376。
---。〈戰後初期臺灣「新現實主義」美術之孕育及流產──以李石樵畫風為例〉。
《現代美術》88期(2000.2):42-56。
---。〈淺談臺灣現代版畫史──「光復初期」的版畫與美術發展(1945-1948)〉。
《中華民國第十一屆國際版畫及素描雙年展專題研討專輯》。臺中:國立臺
灣美術館,2004。56-61。
---。〈光復初期的臺灣美術發展(1945-1949)〉。收於黃俊傑編。《光復初期的臺
灣:思想與文化的轉型》。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5。303-338。
梁宗之(王夢鷗)。〈文藝寫實傾向之進展〉。《文藝月報》2卷11期(1955.11):
1-3。
梁啟超。〈歐游中之一般觀察及一般感想〉。1920。《梁啟超哲學思想論文選》。葛
懋春、蔣俊編選。北京:北京大學,1984。
---。〈中國韻文裡頭所表現的情感〉。1922。《中國現代學術經典‧梁啟超卷》。夏
曉虹編校。石家庄:河北教育,1996。615-686。
---。〈美術與科學〉。1922.4.22。《二十世紀中國美術文選(上)》。郎紹君、水天
中編。上海:上海書畫,1999。93-97。
---。〈美術與生活〉。1922。《二十世紀中國美術文選(上)》。郎紹君、水天
中編。上海:上海書畫,1999。88-91。
郭浩帆。〈《新小說》創辦刊行情況略述〉。《明清小說研究》2002年第4期:219-228。
許紀霖。〈社會民主主義的歷史遺產:現代中國自由主義的回顧〉。
《知識份子立場:自由主義之爭與中國思想界的分化》。李士濤編。長春:時代文藝,2000。474-486。
許雪姬。〈臺灣光復初期的語文問題〉。《思與言》29卷4期(1991.12)。155-184。new window
張文薰。〈1930年代臺灣文藝界發言權的爭奪──《福爾摩沙》再定位〉。《臺灣new window
文學研究集刊》創刊號(2006.2):133-152。
張道藩。〈我們所需要的文藝政策〉。《文藝先鋒》(重慶)1卷1期(1942.9.1)。
---。〈論當前文藝創作三個問題〉(上)。《聯合版》(1952.5.5):二版。
---。〈論當前文藝創作三個問題〉(下)。《聯合版》(1952.5.6):二版。
---。〈論當前自由中國文藝發展方向〉,《文藝創作》21期(1953.1.1):1-7。
---。〈論文藝作戰與反攻〉。《文藝創作》25期(1953.5.1):1-10。
---。〈四十二年度文藝運動簡述〉。《文藝創作》33期(1954.1.1):17。
---。〈三民主義文藝論〉(上)。《文藝創作》34期(1954.2.1):1-10。
---。〈三民主義文藝論〉(中)。《文藝創作》35期(1954.3.1):1-14。
---。〈三民主義文藝論〉(下)。《文藝創作》36期(1954.4.1):1-18。
張衡(漢)。《駁圖讖疏》。收入《張河間集》。鄭州:中州古籍,1997。
莊世和。〈何鐵華與臺灣現代畫運動〉。《現代美術》65期(1996.4):54-61。
陳抱一。〈洋畫運動過程略記〉。《上海藝術月刊》5、6、7、8、10、11、12期
(1942.3-1942.12)。
陳英德。〈從大陸出版的「徐悲鴻研究」,談徐悲鴻留學法國時的師輩畫家〉。《藝
術家》89期(1982.10):130-142。
陳韋臻。〈從視淫到奇觀──論庫爾培畫裸女畫中的色情成分〉。《議藝份子》11new window
期(2008.9):145-159。
陳培豐。〈殖民地臺灣國語「同化」教育的誕生──伊澤修二關於教化、文明與
國體的思考〉,《新史學》12卷1期(2001.3):115-155。
---。〈重新解析殖民地臺灣的國語「同化」教育政策──以日本近代思想史為座
標〉。《臺灣史研究》7卷2期(2001.6):1-49。
---。〈日治時期臺灣漢文脈的漂游與想像:帝國漢文、殖民地漢文、中國白話文、
臺灣話文〉。《臺灣史研究》15卷4期(2008.12):31-86。
陳貺怡。〈談米勒在同時代畫家中的特殊性〉。《歷史月刊》
245期(2008.6):18-23。
陳振濂。〈從畫塾到畫學校──日本近代美術教育史一瞥〉。收於同作者《維新:
近代日本藝術觀念的變遷》。杭州:浙江古籍,2006。246-249。
陳師曾。〈對於普通教授繪畫科意見〉。《繪學雜誌》1期(1920.6)。【講演欄】9-12。
---。〈繪畫源於實用說〉。《繪學雜誌》1期(1920.6)。【專論欄】17-19。
陳逸雄譯解。〈福澤諭吉的臺灣論說〉(一)。《臺灣風物》41卷1期(1991.3):new window
87-104。
---。〈福澤諭吉的臺灣論說〉(二)。41卷2期(1991.6):71-94。
---。〈福澤諭吉的臺灣論說〉(三)。42卷1期(1992.3):125-148。
---。〈福澤諭吉的臺灣論說〉(四)。42卷2期(1992.6):111-138。
陳樹升。〈從寫實到隱喻──二二八年代臺灣版畫初探〉。《時代的他者──二二
八年代的美術見證》。臺中:臺灣省立美術館,1999。11-24。
---。〈黃榮燦與光復初期的臺灣美術──從《恐怖的檢查-臺灣二二八事件》談
起〉。《臺灣美術》59期(2005.1):64-81。
陳翠蓮。〈去殖民與再殖民的對抗:以一九四六年「臺人奴化」論戰為焦點〉。《臺
灣史研究》9卷2期(2002.12):145-201。
常書鴻。〈戰時的美術教育〉(1938)。《戰時藝術論文集》。國立藝術專科學校1938
年刊行。10。
盛鎧。〈建設巴別塔──試論李石樵的《建設》及其人物群像畫〉。《現代美術學new window
報》7期(2004.5):79-94。
---。〈「莎樂美」在中國:廿世紀初中國新文學中的唯美主義〉。收於羅基敏、梅
樂亙主編。《「多美啊!今晚的公主!」:理查‧史特勞斯的〈莎樂美〉》。臺北:高談文化,2002。165-181。
彭明輝。〈五四史學的方法與方法論意識〉。收於同作者《臺灣史學的中國纏結》。new window
臺北:麥田,2002。1-65。
彭昌明著。徐慶平譯。〈達仰──布弗萊的生平與藝術〉。《美術研究》1996年
3期(1996.8):48-54。
傅申。〈略論日本對國畫家的影響〉。《中國‧現代‧美術──兼論日韓現代美術
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1990。29-56。
黃克武。〈新名詞之戰:清末嚴復譯語與和製漢語的競賽〉。《中央研究院近代史new window
研究所集刊》62期(2008.12):1-42。
黃呈聰。〈應該著創設台灣特種的文化〉。原刊《臺灣民報》三卷1號(1925.1.1)。
收於李南衡主編。《日據下臺灣新文學(明集5)──文獻資料選集》。臺北:
明潭,1979。6-19。
黃英哲。〈戰後初期臺灣的文化重編(1945-1947)──臺灣人「奴化」了嗎?〉。
收於《何謂臺灣?──近代臺灣美術百年與文化認同論文集》。臺北:文化
建設委員會,1997。330-342。
黃惠禎。〈一九四八年臺灣文學論戰的再檢討──楊逵與《臺灣新生報》【橋】上
的論爭〉。《第六屆中國近代文化的解構與重建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文學院)2005:149-182。
曾四遊。〈日本現代美術概論〉。《藝術家》236期(1995.1):241-249。
葉惠美。〈「意、韻、情」──惲壽平花鳥畫探討〉。《書畫藝術學刊》1期(2006.11):307-328。new window
楊安東(Gavrilov, Anton)。〈藝文政策與1930年代蘇聯社會寫實主義〉。《藝術論new window
文集刊》13期(2009.10):21-47。
楊永源。〈石川欽一郎臺灣風景畫中「地方色彩」概念的建構〉,《藝術學研究》3new window
期(2008.5):73-129。
萬青力。〈蔡元培與畢加索〉。《美術研究》1997年3期:29-32。
虞君質。〈論寫實〉。《文藝創作》30期(1953.10.1):111-116。
---。〈從文藝復興到印象主義──簡述西洋文藝復興以後五百年間諸畫派〉,《文
藝月報》2卷8期(1955.8):1-5。
廖風德。〈臺灣光復與媒體接收〉。收於同作者。《臺灣史探索》。臺北:學生書局,new window
1996。313-368。
廖朝陽。〈失能、控御與全球風險:《功夫》的後人類表述〉。《中外文學》36卷1new window
期(2007.3):19-66。
廖瑾瑗。〈畫家鄉原古統──栴檀社〉。《藝術家》299期(2000.4):388-400。
趙綺娜。〈美國政府在臺灣的教育與文化交流活動(一九五一至一九七○)〉。《歐new window
美研究》31卷1期(2001.3):79-127。
鄧福星。〈20世紀中國畫的寫實派〉。《美術研究》(北京中央美術學院學報)1997
年4期:4-7。
劉紀蕙。〈三十年代中國文化論述中的法西斯妄想以及壓抑:從幾個文本徵狀談new window
起〉。《中國文哲研究集刊》16期。臺北:中研院文哲所,2000。95-149。
劉森堯。〈譯序──寫實主義過時了嗎?〉。Peter Gay原著。《歷史學家的三堂小
說課》。劉森堯譯。臺北:立緒,2004。9-20。
鄭世璠。〈滄桑話《新新》──談光復後第一本雜誌的誕生與消失〉序。收於《新
新》覆刻本。臺北:傳文文化,1995。無頁碼。
鄭治桂。〈米勒、柯洛與巴比松畫派──關於風格與畫派的問題〉。《農情楓丹白
露:米勒、柯洛與巴比松畫派》。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委員編輯。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2004。32-39。
霍學剛。〈中國前衛繪畫先驅李仲生〉。《文星》8卷3期(總45期,1961.7.1):
28-29。
賴明珠。〈日治時期的「地方色彩」理念──以鹽月桃甫及石川欽一郎對「地方
色彩」理念的詮釋與影響為例〉。《視覺藝術》3期(2000.5):43-74。
---。〈呂鐵州與臺灣美術發展的關係〉。收於《臺灣東洋畫探源》。臺北:台
北市立美術館,2000。42-49。
---。〈近代日本關西畫壇與臺灣美術家──一九一○至四○年代(一)〉。《藝術家》
312期(2001.5):272-285。
---。〈近代日本關西畫壇與臺灣美術家──一九一○至四○年代(二)〉。《藝術家》
313期(2001.6):358-369。
橫地剛。〈一九四七年的『五四』文藝節:「緘默」如何被打破?〉。金培懿譯。收
於黃俊傑編。《光復初期的臺灣:思想與文化的轉型》。臺北:臺大出版中心,
2005。243-275。
謝里法。〈視覺騙局──談西洋美術中的假像〉。《雄獅美術》125期
(1981.7):129-139。
---。〈中國左翼美術在臺灣(1945-1949)〉。《臺灣文藝》101期(1986.8):
129-156。
---。〈從第一屆全省美展創立過程探討終戰後臺灣新文化之困境〉。收於《全省美展一甲子紀念專輯》。省展一甲子文獻史料蒐集整理暨學術研討會工作小組編著。南投:臺灣省政府,2006。12-24。
嬰行(豐子愷)。〈中國美術在現代藝術上的勝利〉。1930。《二十世紀中國美術文
選(上)》。郎紹君、水天中編。上海:上海書畫,1999。240-269。
藍博洲。〈放逐詩人雷石榆(1946-1949)〉。收於《噤啞的論爭》。曾健民主編。
臺北:人間,1999。74-108。
蕭瓊瑞。〈中國美術現代化運動與臺灣地方性風格的形成──一個史的初步觀
察〉。《探討我國近代美術演變及發展藝術研討會專輯》。馬公:澎湖縣立文化中心,1991。26-28。
---。〈撞擊與生發──戰後臺灣現代藝術的發展(1945-1987)〉。《臺灣美術》56
期(2004.4):30-49。
顏娟英。〈臺灣早期西洋畫壇的長者──倪蔣懷〉。《藝術行腳─倪蔣懷作品展》
專刊。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1996。6-11。
---。〈日治時代美術後期的分裂與結束〉。收於。《何謂臺灣?近代臺灣美術與文
化認同論文集》。臺北:雄獅,1997。16-37。
---。〈戰後初期臺灣美術的反省與幻滅〉。收於:張炎憲、陳美蓉、楊雅慧編。
《二二八事件研究論文集》。臺北: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1998。79-92。
---。〈近代臺灣風景觀的建構〉。《國立臺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9卷(2000.9):
179-206。
---。〈境由心造──《臺灣的山水》兩篇〉。《古今論衡》5期(2000.12):112-122。
---。〈官方美術文化空間的比較──1927年臺灣美術展覽會與1929年上海
全國美術展覽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73本第4分
(2002.12):625-669。
---。〈日治時期地方色彩與臺灣意識問題──林玉山從「水牛」到「家園」系列
作品〉。《新史學》15卷2期(2004.6):115-143。
顧丞峰。〈現實主義美術再認識〉。《文藝研究》2007年第6期(2007.6):101-108。
Harry Levin作。牧田夫譯。〈什麼是寫實主義〉。《文藝月報》7期(1954.7.1):
34-36。

3. 中文報刊雜誌報導、特稿、專文
一鄉下美術工作者。〈會後話美展〉。《公論報》【日月潭】副刊(1949.12.9)。
巴特。〈臺灣新文學的建設〉。「藝文」副刊第5號。《人民導報》(1946.12.1)。
方羽山。〈師院藝術系美展觀後〉。《公論報》【藝術】副刊38期(1950.1.15):六
版。
---。〈「西洋名畫展」觀後感〉。《公論報》【藝術】副刊76期(1950.11.22):四版。
---。〈現代繪畫展觀後感〉。《公論報》【日月潭】副刊730期(1951.3.19):六版。
太清。〈美術於人生之價值〉。《美術》2期(1919.6):4。
公偉。〈我們怎樣從事理論與批評的工作──致讀者與作者〉。《公論報》【文藝評
論週刊】20期(1952.6.18):六版。
王白淵。〈我的回憶錄〉(一)。《政經報》1卷2期(1945. 11.10):17-18。
---。〈我的回憶錄〉(二)。《政經報》1卷3期(1945. 11.25):21-22。
---。〈我的回憶錄〉(三)。《政經報》1卷4期(1945. 12.10):18-19。
---。〈所謂「奴化」問題〉。《臺灣新生報》(1946.1.8)。
---。〈我的回憶錄〉(四)。《政經報》2卷1期(1946.1.10):12-13。
---。〈在臺灣歷史之相剋〉。《政經報》2卷3期(1946.2.10):7。
---。〈獻給日本人諸君──於此臨別之際〉。《人民導報》(1946.3.2;3.3)。
---。〈民主大路〉。《新新》3期(1946.3.20):9。
---。〈青年諸君に与ふ〉。《新新》7期(1946.10.17):22。
王紹清。〈木刻家刀下的:「家」 介紹朱鳴岡的版畫藝術〉。《臺灣新生報》【藝術
生活】副刊第2期(1949.9.10):九版。
王詩琅。〈哀悼魯迅〉。《臺灣新文學》1卷9號(1936.11)。
---。〈臺灣的新文藝問題──寫在五四文藝節前〉。《和平日報》【社論】(1948.5.3):二版。
王鼎鈞。〈難追難摹的張道藩(下)〉。《自由時報》【自由副刊】(2007.8.28):E7
版。
允泮。〈春節觀畫展──記中山堂聯合畫展〉。《中央日報》(1950.2.19):三版。
白砂。〈中華獨立美術協會小品展座談會〉。《藝風》3卷8期(1935.8)。
平實。〈展開文藝批評運動〉。《公論報》【文藝評論週刊】16期(1952.5.21):六
版。
史村子。〈論文學的時代使命──藝術的控訴力〉。《臺灣新生報》【橋】副刊
(1948.4.2)。
瓦爾特‧派契作。江森譯。〈現代藝術的任務〉(一)。《公論報》【藝術】副刊
(1949.9.18):六版。
---。〈現代藝術的任務〉(二)。《公論報》【藝術】副刊(1949.9.25):六版。
---。〈現代藝術的任務〉(三)。《公論報》【藝術】副刊(1949.10.2):六版。
百新。〈藝術之路(為「藝術」一週年作)〉。《公論報》【藝術】副刊49期週年專
號(1950.4.16):六版。
多瑙。〈漫談臺灣藝文壇〉。「藝文」副刊第5號。《人民導報》(1946.12.1)。
老童生(張我軍)。〈從第四屆全省美展說起〉。《臺灣新生報》【文教與體育】版
(1949.11.22):六版。
---。〈四屆全省美展觀後感〉。《公論報》【藝術】副刊33期(1949.11.27)。
江楓。〈論現代藝術〉,《公論報》【藝術】副刊5期(1949.5.8):六版。
艾中信。〈忠誠於美術事業的教育家──徐悲鴻〉。《藝術家》89期(1982.10):
167-175。
耳氏。〈一年間〉。《公論報》【藝術】副刊49期週年專號(1950.4.16):六版。
李仲生。〈關於「畫因」問題〉。《臺灣新生報》【藝術生活】26期(1950.3.19):
九版。
---。〈亨利‧馬蒂斯的繪畫〉。《公論報》【藝術】副刊62期(1950.7.16):六版。
---。〈藝術與時代〉。《公論報》【藝術】副刊63期(1950.7.23):六版。
---。〈西洋繪畫的新時代〉。《聯合報》【藝文天地】副刊(1954.3.18):六版。
---。〈論抽象派繪畫〉。《文藝春秋》(1954.10)。
---(摘譯)。〈日本美術何處去〉。富永惣一著。《文藝月報》10期(1954.10.10):
10-12。
李足新。〈構築劇場式的現實象度:今日寫實繪畫展〉。《今藝術》170期(2006.11):
272-273。
---。〈關於序〉。《謎樣的真實》畫展專刊。臺中:臻品藝術文化,2008。5。
李新宇。〈1955:胡風案中的魯迅〉。《文史哲》總310期(2009.1):101-108。
李萬居。《本報創刊的經過和今後的工作》。《臺灣新生報》(1946.10.25):第二版。
李毅士。〈我不「惑」〉。《美展》8期(1929.5.1):1-2。
李樺。〈肅清木刻上的照相主義〉。《和平日報》【每週畫刊】(1946.11.3)。
呂澂。〈美術革命‧呂澂〉。《新青年》6卷1號(1919.1): 84-85。
狂影。〈對國畫的管見──參觀臺灣第一屆美展〉。《和平日報》【新世紀】副刊
(1946.11.18):五版。
何鐵華。〈《抗戰建國》大壁畫的繪製〉。《臺灣新生報》【藝術生活】副刊(1950.3.26):
九版。
---。〈藝術周年紀念感言〉。《公論報》【藝術】副刊49期週年專號(1950.4.16):
六版。
---。〈藝術運動與宣傳任務〉。《臺灣新生報》【藝術生活】32期(1950.4.30):九
版。
---(魯鐵)。〈黃君璧的畫〉。《中央日報》【中央副刊】(1950.5.12):六版。
---。〈現代繪畫的新認識〉。《公論報》【藝術】副刊60期(1950.7.2):六版。
---。〈新興藝術運動概說〉。《公論報》【藝術】副刊61期(1950.7.9):六版。
---(魯鐵)。〈現代雕刻的新動向〉。《公論報》【藝術】副刊61期(1950.7.9):六
版。
---。〈攝影與繪畫〉。《公論報》【藝術】副刊62期(1950.7.16):六版。
---(魯鐵)。〈攝影藝術的新姿態〉。《公論報》【藝術】副刊62期(1950.7.16):
六版。
---。〈現代繪畫的流派〉(一)。《公論報》【藝術】副刊66期(1950.8.13):四版。
---。〈現代繪畫的流派〉(二)。《公論報》【藝術】副刊67期(1950.8.20):四版。
---。〈現代繪畫的流派〉(三)。《公論報》【藝術】副刊68期(1950.9.6):四版。
---。〈現代繪畫的流派〉(四)。《公論報》【藝術】副刊69期(1950.9.13):四版。
---(魯鐵)。〈掀起自由中國的新興藝術運動〉。《新藝術》創刊號(1950.12):3。
---。〈現代藝術的認識〉。《新藝術》創刊號(1950.12):20-21。
---(士白)。〈五屆省展洋畫評〉。《新藝術》1卷3期(1951.3):56。
---(士白)。〈「新藝術」新作風〉。《臺灣新生報》【文教與體育】版(1951.4.25):
四版。
---主編。【紀念中國新興藝術運動先驅陳抱一專刊】。《新藝術》1卷6期
(1951.12):113-115。
---。〈自由中國全國美術家協會組織的中國藝術學會將成立〉。《新藝術》雜誌2
卷5、6期合刊(1954.2):100。
---。〈中國的新藝術運動沿革〉。《藝術家》231期(1994.8):304-309。
沈雁冰。〈小說新潮欄宣言〉。《小說月報》11卷1號(1920.1)。
---。〈我們可以提倡表象主義的文學麼?〉。《小說月報》11卷2號(1920.2)。
吳埗(吳步乃)。〈難忘四十年前舊游地──木刻家朱鳴岡憶臺灣之行〉。《雄獅美
術》210期(1988.8):150-154。
---。〈夢魂所繫的土地──訪光復初曾到臺灣的幾位大陸畫家〉。《雄獅美術》221
期(1989.7):60-76。
---。〈思想起黃榮燦──一位被歷史遺忘的木刻版畫家〉。《雄獅美術》233期
(1990.7):70-72。
---。〈思想起黃榮燦(續三)〉。《雄獅美術》273期(1993.11):87-92。
---。〈黃榮燦的木刻〉,《雄獅美術》290期(1995.4):86-88。
余明。〈我對胡風事件的看法〉。《文藝創作》53期(1955.9.1):38-41。
孟羅。〈繪畫欣賞〉。《公論報》【藝術】副刊4期(1949.5.1):六版。
東木。〈介紹現代繪畫展〉。《臺灣新生報》【文教與體育】(1951.3.13):四版。
林文錚。〈蔡元培對我國藝術教育的貢獻〉。原載《光明日報》(1980.3.6)。收入
中國蔡元培研究會編。《蔡元培紀念集》。杭州(浙江教育)1998:471-473。
林克。〈評第三屆美展〉。《中華日報》【劇藝】(臺北版,1948.10.30):四版。
---。〈「山地行」觀後〉。《中華日報》【劇藝】(臺北版,1948.11.15):第四版。
林惺嶽。〈欣慰與建議──「臺灣早期西洋美術的發展」讀後〉。《藝術家》172
期(1989.9):100-107。
林紫貴。〈為臺灣藝苑放射新的光芒──蔡敬翔先生國畫先覩記〉。《中華週報》
(《中華日報》臺北版附刊)第八號(1947.9.15):四版。
林聖揚。〈獻給畫友〉。《臺灣新生報》【新生副刊】「慶祝文藝節特刊‧美術專刊」
(1950.5.6):九版。
林曙光。〈感念奇緣弔歌雷〉。《文學臺灣》11期(1994.7):20-33。
周作人。〈日本近三十年小說之發達〉。《新青年》5卷1號(1918.7)。
---。〈人的文學〉。《新青年》5卷6號(1918.12)。
---。〈平民文學〉。《每周評論》5號(1919.1.19)。
邵大箴。〈魯迅和三十年代新興木刻運動〉。《藝術家》173期(1989.10):170-180。
尚文。〈看現代畫家具象畫展──略論「寫實繪畫」與「現代繪畫」之爭〉。《聯
合報》【新藝】(1962.1.1):九版。
阿瑞。〈臺灣文學需要一個「狂飆運動」〉。《臺灣新生報》【橋】副刊(1948.5.14)。
美新社。〈一九零零年以來的美國畫壇〉。《臺灣新生報》(1949.5.14;5.15;5.16):
三版。
胡先驌。〈國民黨欲革新須向左走〉。《中華日報》【星期論文】專欄(臺南版,
1948.9.19):二版。
胡適。〈易卜生主義〉。《新青年》4卷6號(1918.6.15)。
洪傑人記錄。〈一九五○年臺灣藝壇的回顧與展望〉。《新藝術》1卷3期(1951.3):
54。
施翠峰。〈臺灣美術的路向──評第四屆省展〉。《公論報》【藝術】副刊32期
(1949.11.20):六版。
---。〈藝術派別試論〉。《公論報》【藝術】副刊46期(1950.3.19):六版。
---。〈臺陽美展巡禮〉。《公論報》【藝術】副刊50期(1950.4.23):六版。
---。〈評第五屆全省美展〉。《公論報》(1950.12.2):三版。
俞寄凡。〈法國近代的繪畫〉。《東方雜誌》18卷6期(1921.3):51-64。
倪貽德。〈決瀾社宣言〉。《藝術旬刊》1卷5期(1932.10.11):8。
---(尼特)。〈從戰時繪畫說到新寫實主義〉。《美術界》1卷2期(1939.12)。
---。〈談關良近作〉。《公論報》【遊藝】副刊(1948.9.5)。
疾風。〈文藝的「下鄉與入伍」〉。《臺灣新生報》【新生副刊‧文藝理論專號】
(1950.5.1):九版。
秦嗣人(發言紀錄)。〈橋的路──第一次作者茶會總報告(及百期擴大茶會論提
徵文)〉。《臺灣新生報》【橋】副刊(1948.4.7)。
徐志摩。〈我也「惑」‧致徐悲鴻先生書〉。《美展》5期(1929.4.22):2-5。
---。〈我也「惑」〉(續)。《美展》6期(1929.4.25):1-4。
徐悲鴻。〈惑〉。《美展》5期(1929.4.22):1-2。
---。〈「惑」之不解〉。《美展》9期(1929.5.4):1-2。
---。〈「惑」之不解〉(續)。《美展》增刊號(1929.5.10):1。
---。〈全國木刻展〉。重慶《新民報》(1942.10.18);收於王震編2005:116。
徐照。〈臺灣省立師範學院美術展覽會記〉。《臺灣新生報》【文教與體育】
(1950.1.9):六版。
---。〈臺灣省立師範學院美術展覽會記〉(續)。《臺灣新生報》【文教與體育】
(1950.1.10):六版。
孫多慈。〈由形式與內容說到新現實主義〉。《臺灣新生報》【藝術生活】29期
(1950.4.9):九版。
孫陵。〈展開戰鬥,反擊敵人〉。《民族晚報》副刊創刊號(1949.11.16)。
孫旗。〈文藝的任務與戰略〉。《臺灣新生報》【新生副刊】(1949.11.13):八版。
梁啟超。〈《新世界小說社報》發刊詞〉。《新世界小說社報》第一期(1906)。
梁又銘。〈一年來自由中國的美術〉。《文藝創作》21期(1953.1.1):29-32。
梁中銘。〈一年來自由中國的美術〉。《文藝創作》9期(1952.1.1):36-39。
張南雷。〈臺省美展先覩記〉。《和平日報》(1946.10.23):六版。
張婉真。〈永恆價值的追尋:談李足新繪畫中的古典特質〉。《今藝術》159期(2005.12):220-222。
莊世和。〈何鐵華與臺灣現代畫運動〉。《現代美術》65期(1996.4):54-61。
陳士文。〈法國繪畫概評〉。《文藝春秋》1卷5期(1954.8.1):7-14。
陳文泉。〈選擇寫實主義的應用──「正義在人間」的演出〉,《新生報》【新生副
刊】(1950.10.17):六版。
陳百感。〈臺灣文學嗎?容抒我見〉。《中華日報》【海風】副刊(1948.8.15)。
陳知青。〈美展先睹記〉。《臺灣新生報》(1946.10.22):二版。
陳泓。〈詩與畫〉。《中華週報》(《中華日報》臺北版附刊)第八號(1947.9.15):
四版。
陳師曾。〈徐悲鴻赴法記〉。《繪學雜誌》1期(1920.6):9。
陳貺怡。〈「十人寫實繪畫展」標榜的是「寫實」。「寫實」不等於「寫實主義」
(realism)〉。《第一屆臺藝‧竹師十人寫實繪畫展》展覽專刊。臺北:無出版單位,2005。無頁碼。
---。〈臺灣繪畫外一章:記「自以為是臺灣人」〉。《藝術家》388期(2007.9):517-520
陳慧坤。〈介紹袁教授個展〉。《臺灣新生報》【袁樞真女士畫展特刊】(1950.4.15):九版。
---。〈由五四運動談美術動向〉。《臺灣新生報》【新生副刊】「慶祝文藝節特刊‧
美術專刊」(1950.5.6):九版。
---。〈中國畫與印象派運動〉。《臺灣新生報》【藝術生活】副刊(1950.7.9):九版。
---。〈論肖像藝術〉。《臺灣新生報》【藝術生活】副刊(1950.7.30):九版。
---。〈中國畫怎樣影響西歐?〉。《新藝術》1卷2期(1950.12):32。
---。〈對自由中國美術界的期望〉。《新藝術》2卷1期(1952.1):10。
陳獨秀。〈現代歐洲文藝史譚〉。《青年雜誌》1卷3號(1915.11.15)。
---。〈答張永言〉。《青年雜誌》1卷4號(1915.12.15)。
---。〈文學革命論〉。《新青年》2卷6號(1917.2.1)。
---。〈答曾毅〉。《新青年》3卷2號(1917.4.1)。
---。〈美術革命‧獨秀〉。《新青年》6卷1號(1919.1):85-86。
彭歌。〈當前文藝發展方向的探討〉:《文藝創作》22期(1953.2.1):115-125。
傅燥北。〈畫與畫家〉。重慶《新民報》【副刊】(1945.4.10)。
黃君璧。〈讀孫多慈女士畫展〉。《中央日報》【中央副刊】(1950.12.11):五版。
黃海鳴。〈心象寫實之繪畫潛流〉。《藝術家》329期(2002.10):420-425。
黃朝湖。〈中國前衛藝術的回顧與展望〉。《文星》61期(1962.11.1):56-59。
黃榮燦(榮燦)。〈怎樣利用假期〉。《人民導報》【南虹】副刊34期(1946.2.8)。
---。〈新興木刻藝術在中國〉。《臺灣文化》1卷1期(1946.9.15):14-16。
---。〈木刻家A.克拉甫兼珂1889-1940〉(上)。《臺灣新生報》【星期畫刊】
(1946.10.6)。
---。〈創作木刻論〉。《和平日報》「每週畫刊」(1946.11.17)。
---。〈版畫家:凱綏‧柯勒惠支〉。《臺灣文化》2卷1期(1947.1.1):10-13。
---。〈新現實的美術在中國〉。《臺灣文化》2卷3期(1947.3.1):15。
---。〈漫談美術創作的認識──并論臺陽畫展作品〉。《中華日報》【劇藝】副刊(臺
北版,1948.8.3):六版。
---。〈關良的畫〉。《公論報》【日月潭】副刊(1948.9.10)。
---。〈正統美展的厄運──並評三屆《省美展》出品〉。《臺灣新生報》【橋】副刊
(1948.11.29)。
---。〈濕裝現實的美術──評《臺陽美術展》〉。《公論報》【藝術】副刊9期
(1949.6.5)。
---(力軍)。〈藝術批評的指針〉。《公論報》【藝術】副刊12期(1949.6.26):六
版。
---(黃原)。〈美展之窓〉。《臺灣新生報》【藝術生活】副刊(1949.12.10)。
---。〈西畫苑〉。《中央日報》【星期雜誌】1-8; 10期(1950.10.1-1950.11.30)。
---。〈社教運動西洋名畫展──西洋畫派別簡說(上)〉。《臺灣新生報》【文教與
體育】版(1950.11.16):七版。
---。〈社教運動西洋名畫展──西洋畫派別簡說(下)〉。《臺灣新生報》【文教與
體育】版(1950.11.17):七版。
黃警頑。〈回憶徐悲鴻在上海的一段經歷〉。《藝術家》97期(1983.6):201-211。
黃鐵瑚。〈再談黃榮燦〉。《雄獅美術》238期(1990.12):68-69。
甦甡(蘇新)。〈也漫談臺灣藝文壇〉。《臺灣文化》2卷1期(1947.1.1):14-17。
---。〈紙荒──文化破壞的前兆〉。《臺灣文化》2卷3期(1947.3):11。
揚風。〈請走出「象牙塔」來〉。《臺灣新生報》【橋】副刊(1947.11.7)。
---。〈春天的祝福〉。《臺灣新生報》【橋】副刊(1948.3.12)。
---。〈新時代,新課題──臺灣新文藝運動應走的路向〉。《臺灣新生報》【橋】副
刊(1948.3.26)。
---。〈「文章下鄉」談展開臺灣的新文學運動〉。《臺灣新生報》【橋】副刊(1948.5.24)。
---。〈五四‧文藝寫作──不必向「五‧四」看齊〉。《臺灣新生報》【橋】副刊(1948.6.7)。
---。〈新寫實主義的真義〉。《臺灣新生報》【橋】副刊(1948.6.28)。
---。〈從接受文學遺產說起〉。《臺灣新生報》【橋】副刊(1948.7.7)
游彌堅。〈文協的使命〉。《臺灣文化》1卷1期(1946.9.15):1。
雷石榆。〈逢美術節期望美術界〉。《臺灣新生報》美術節特刊(1948.3.25)。
---。〈臺灣新文學創作方法問題〉。《臺灣新生報》【橋】副刊(1948.5.31)。
---。〈形式主義的文學觀──評揚風的《五四文藝寫作》〉(上)。《臺灣新生報》
【橋】副刊(1948.6.14)。
---。〈形式主義的文學觀──評揚風的《五四文藝寫作》〉(下)。《臺灣新生報》
【橋】副刊(1948.6.16)。
---。〈再論新寫實主義〉。《臺灣新生報》【橋】副刊(1948.6.30)。
---。〈再論新寫實主義(續完)〉。《臺灣新生報》【橋】副刊(1948.7.2)。
稚真。〈論純文藝〉。《臺灣新生報》【橋】副刊(1947.11.3)。
聖時。〈珂勒惠支的藝術〉。《公論報》【藝術】副刊30期(1949.11.6):六版。
楊逵。〈如何建立臺灣新文學〉。《臺灣新生報》【橋】副刊(1948.3.29)。
---。〈現實教我們需要一次嚷〉。《中華日報》【海風】副刊(臺南版,1948.6.27)。
楊清磬。《「惑」後小言》。《美展》增刊號(1929.5.10):1。
楊先讓。〈紀念四○年代優秀的版畫家──黃榮燦〉。《雄獅美術》304期(1996.6):
106-107。
楊佐三郎、林錦鴻。〈新興西畫展作品尚未成熟〉(〈新興洋畫展は未成品だ〉)。
林保堯譯。《藝術家》207期(1992.8):328-329。
編委會。〈編後〉。《文藝創作》30期(1953.10.1):133。
樓憲、張禹。〈一個開始、一個結束〉。《和平日報》「新文學」副刊(1946.5.10)。
踏影。〈賣煙記〉。《新新》2卷1期(1947.1.5):15。
劉其偉。〈何鐵華與廿世紀社〉。《雄獅美術》50期(1975.4):18-20。
劉海粟。〈畫學上必要之點〉。《美術》2期(1919.6):8-9。
劉獅。〈我們對抽象畫的看法〉。《革命文藝》65期(1961.8)。
駱駝英。〈論「臺灣文學」諸論爭〉(一)。《臺灣新生報》【橋】副刊(1948. 7.30)。
---。〈論「臺灣文學」諸論爭〉(二)。《臺灣新生報》【橋】副刊(1948. 8.2)。
---。〈論「臺灣文學」諸論爭〉(三)。《臺灣新生報》【橋】副刊(1948.8.4)。
---。〈論「臺灣文學」諸論爭〉(四)。《臺灣新生報》【橋】副刊(1948.8.6)。
---。〈關於理論與實踐──駁陳百感先生「臺灣文學嗎?容抒我見」一文〉。《臺
灣新生報》【橋】副刊(1948.8.23)。
潤。〈第七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