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段玉裁與高郵王氏父子《詩經》訓詁之比較研究--兼論其訓詁原理之差異性
書刊名:興大中文學報
作者:陳志峰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Chen, Chih-feng
出版日期:2014
卷期:35
頁次:頁209-245
主題關鍵詞:段玉裁王念孫王引之詩經訓詁原理Duan Yu-caiWang NiansunWang YinzhiThe Book of SongsSemantic principle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5
  • 點閱點閱:43
期刊論文
1.蔡根祥(20101200)。段玉裁《詩經小學》蠡探。興大中文學報,28,77-10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王兆娟(2012)。段玉裁《詩經小學》研究(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志峰(2013)。清代中葉之形音義關係論及其發展(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鐘明彥(2005)。清代訓詁理論之發展及其在現代之轉型(博士論文)。東海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林慶勳(1979)。段玉裁之生平及其學術成就(博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曾昭聰(2002)。形聲字聲符示源功能述論。合肥:黃山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虞萬里(2001)。榆枋齋學術論集。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馮春田、梁苑、楊淑敏(1995)。王力語言學詞典。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筠(2002)。荼友蛾術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郭瓏(2006)。《文選.賦》聯綿詞研究。四川成都:巴蜀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許嘉璐(2010)。傳統語言學辭典。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劉盼遂(1986)。段玉裁先生年譜。大化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何九盈(2006)。中國古代語言學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李建國(2002)。漢語訓詁學史。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戴震、楊應芹(2010)。戴震全書。合肥:黃山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黃永武(1965)。形聲多兼會意考。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黄侃(2006)。黄侃國學講義錄。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馬瑞辰(2002)。毛詩傳箋通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段玉裁(1986)。段玉裁遺書。臺北:大化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許慎、段玉裁、王進祥(1985)。說文解字注。台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王力(1987)。中國語言學史。谷風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王引之(2000)。經義述聞。江蘇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王念孫(2000)。廣雅疏證。江蘇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洪湛侯(2002)。詩經學史。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戴維(2001)。詩經研究史。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楊伯峻、何樂士(2001)。古漢語語法及其發展。語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邵敬敏(200209)。現代漢語通論。上海:上海教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胡奇光(2005)。中國小學史。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王念孫(2000)。讀書雜志。江蘇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馬景侖(1997)。段注訓詁研究。南京市:江蘇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董蓮池(2006)。段玉裁評傳。南京市: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王引之(2000)。壬文簡公文集。高郵王氏遺書。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