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論團體訴訟與公益訴訟未來法制發展
書刊名:國會月刊
作者:方華香
出版日期:2015
卷期:43:8=508
頁次:頁67-88
主題關鍵詞:團體訴訟公益訴訟行政訴訟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70
  • 點閱點閱:2
近年來,重大食品安全及環境污染事件層出不窮,影響民生健康甚鉅,輿論譁然。在上開事件中,個別人民因面臨居於弱勢、缺乏組織力、損害輕微或難以於訴訟中負擔舉證責任等相關困難,受限於傳統法律制度,無法或無意願以個別力量向造成食安或環境污染之大型企業進行法律責任之追究,致有失公義。當前公民力量崛起,公民團體為公共利益代社會大眾主張權利,或出而要求主管機關遂行法定權限,已蔚為風潮,也備受社會期待。本文爰綜整相關立法例及析述我國法制面臨問題,就團體訴訟及公益訴訟未來可行之法制發展,提出下列立法政策面之建議: 一、 是否採行團體訴訟、公益訴訟,乃政策取向問題;如欲採取,應先充實個別實體法(行政、民事)中有關團體訴訟、公益訴訟之規定。 二、 採行團體訴訟之個別法律內容應明文規範團體訴訟所欲解決或處理之個案類型、團體之資格要件、是否賦予事前之行政參與權、程序參與權與團體訴訟權兩者之消長關係。 三、 公益團體參與機制,並不以團體訴訟為限,可考慮包含前置行政程序之參與。 四、 團體訴訟得不以「主管機關認可」為起訴之前提要件;如能在個別法律中事先具體明定公益團體之資格要件,更為妥適。 五、 團體訴訟,原則上不以無其他訴權人存在為限,但個別實體法領域,仍可委由立法政策自行界定是否居於補充地位。 六、 立法政策上可透過下列方式強化公益訴訟、團體訴訟之特色與功能: (一) 明定公益團體得提起之訴訟不以不作為訴訟為限,亦包含損害賠償訴訟;而損害賠償金額之請求與分配亦須超脫個人損害,以公益損害為考量。 (二) 可視案件情形放寬原告當事人適格,必要時納入檢察機關或各相關行政機關。 (三) 採取舉證責任倒置,因果關係擬制與明定損害計算方法等立法模式。 七、 消費者保護法有關團體訴訟規定及空氣污染防制法有關公民訴訟條款,均應參採較新立法體例精神,與時俱進;行政訴訟法第35條應釐清性質定位,並採取相對應之修法。
期刊論文
1.劉如慧(20110600)。從環境影響評估及團體訴訟制度看德國環境法的歐洲化衝擊。歐美研究,41(2),605-64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建良(20100515)。環境公民訴訟新典範--簡析臺北高等行政法院九八年度訴字第五○四號判決。臺灣法學雜誌,152,57-6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楊淑文、王甲乙、徐偉家、黃凱紳(20100700)。消費爭議與消費訴訟--民事訴訟法研究會第一百零七次研討紀錄。法學叢刊,55(3)=219,177-23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沈冠伶(20040600)。團體訴訟問題的探討。法官協會雜誌,6(1),67-8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姜世明(20030500)。選定當事人制度之變革--兼論團體訴訟。月旦法學,96,8-2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劉如慧(20090600)。歐洲法對德國行政法的影響--以個人權利保護之訴訟權能為例。成大法學,17,1-4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沈冠伶(20031000)。多數紛爭當事人之權利救濟程序--從選定當事人制度到團體訴訟。臺灣本土法學雜誌,51,169-18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邱惠美(20040800)。我國行政訴訟法中有關團體訴訟制度之研究。政大法學評論,80,1-5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盛子龍(20011200)。撤銷訴訟之訴訟權能。中原財經法學,7,1-4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林明德(19990200)。維護公益訴訟(日本民眾訴訟)之分析。全國律師,3(2),17-2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劉連煜、林俊宏(20040800)。投資人團體訴訟新時代的來臨。月旦法學,111,80-9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林惠瑜(20131100)。環境公民訴訟與訴訟類型之適用。中華法學,15,121-15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吳光明(20110900)。證券市場投資人保護立法評價體系之探討--以團體訴訟文化為中心。存款保險資訊季刊,24(3),1-3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徐美貞(20140700)。淺論團體訴訟--以消費者保護法團體訴訟為中心。法學叢刊,59(3)=235,83-11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張萬洪、丁鵬(2008)。公益訴訟與人權發展。中國法律,2008(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齊樹潔。環境公益訴訟原告資格的擴張。中律會訊,9(5/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李建良(20000100)。論環境法上之公民訴訟。法令月刊,51(1),14-2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王甲乙、洪以心、陳信旗(19941000)。消保團體為消費者提起損害賠償訴訟在訴訟實務上運作之研究--民訴法研究會第五十二次研討紀錄。法學叢刊,39(4)=156,108-17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邱惠美(20040100)。我國民事訴訟法中有關團體訴訟制度之研究。法學叢刊,49(1)=193,89-11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張文郁(20040800)。行政訴訟中團體訴訟之研究--以環境保護相關法律為中心。月旦法學,111,99-11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劉彥廷(2003)。論證券投資人及期貨交易人保護法之團體訴訟(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葉詠翔(2007)。DES案之責任證立--以矯正正義與因果關係為核心(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詹凱傑(2007)。論行政訴訟法上之團體訴訟(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吳庚(1999)。行政爭訟法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吳庚(2010)。行政法之理論與實務。台北市: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葉俊榮(2006)。環境法上的公民訴訟:論制度引進的原意與實現的落差。跨世紀法學新思維。法學叢刊雜誌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