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社會工作者協助中老年喪偶婦女適應途徑之探討
書刊名:社區發展季刊
作者:周玉婷
作者(外文):Chou, Yu Ting
出版日期:2016
卷期:153
頁次:頁343-355
主題關鍵詞:中老年喪偶婦女社會工作者社會支持團體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0
  • 點閱點閱:13
期刊論文
1.林耀盛、侯懿真、許敏桃(20110100)。悲悼的歧義:癌症新近喪偶者的心理反應經驗探究。生死學研究,11,1-4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娟芬(20020100)。婦女晚年喪偶適應歷程與策略。神學與教會,27(1),150-17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黃怡綾(20021200)。協助一位喪偶老人渡過悲傷期之護理經驗。長庚護理,13(4)=40,369-37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林佩儀、楊其璇、陳筱瑀(20110700)。探討喪偶老年婦女之孤寂感因應歷程。澄清醫護管理雜誌,7(3),22-2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詹帛勳、喬芷(20120200)。喪偶、休閒活動與中老年婦女身體功能之長期分析。臺灣公共衛生雜誌,31(1),71-8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陳上迪、姜義村、王聖杰(20111200)。以休閒緩衝壓力模式探討高齡喪偶婦女規律運動之歷程。嘉大體育健康休閒,10(3),72-8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王紅、梁淵、左俊英、周鈮、梅喬生、陳世蓉(2007)。喪偶人群負性情緒及影響因素分析。中國公共衛生,23(11),1373-137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王華(2010)。喪偶老人的心理分析與護理。山西職工醫學院學報,20(2),64-6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姜義村、王聖杰(20100900)。規律運動對臺灣高齡喪偶婦女適應歷程效益之初探。彰化師大體育學報,9,1-1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孫敏華(2004)。不孕症者、喪偶者、被性侵害者的壓力源及因應方法。空大學訊,329,120-12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陳宗仁(19991200)。悲傷輔導的原則。神學與教會,25(1),54-6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楊榮森(2013)。喪偶寡居者的死亡率會增高。健康世界,456,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人口結構分析。臺北市:內政部統計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中華民國2012年至2060年人口推計。臺北市: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內政部戶政統計年報--婚姻狀況。臺北市:內政部統計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國人零歲平均餘命初步統計結果。臺北市:內政部統計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婦女生活狀況調查。臺北市:內政部統計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林佩儀(2009)。探討喪偶老年婦女之孤寂感及其因應歷程(碩士論文)。中臺科技大學,臺中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盈心(2010)。獨居年長者喪偶與家庭關係變化之經驗研究(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上銘(2011)。意外喪偶婦女復原力展現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袁麗芳(2010)。非預期性喪偶婦女調適失落與哀傷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伍育英(2010)。基督宗教信念對女性喪偶者生命意義重構歷程之敘說研究(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王芷湄(2011)。探討臺灣中老年人喪偶對憂鬱風險的影響(碩士論文)。亞洲大學,臺中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施孟儀(2012)。社會支持團體介入方案之研究--以喪偶老年婦女為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張尉萱(2011)。臺灣中老年人社會參與對存活情形之影響:喪偶與有偶之比較(碩士論文)。亞洲大學,臺中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鄧美玲(2010)。遠離悲傷。臺北市: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蘇龍麒(20131019)。平均壽命增,臺灣將成高齡社會,http://tw.news.yahoo.com/%E5%B9%B3%E5%9D%87%E5%A3%BD%E5%91%BD%E5%A2%9E-%E5%8F%B0%E7%81%A3%E5%B0%87%E6%88%90%E9%AB%98%E9%BD%Al%E7%A4%BE%E6%9C%83-043504845.html, 2014/01/02。  new window
2.馨和單親家庭服務中心(20110117)。佩帶悲傷的徽章--寫給喪偶的朋友,李開敏,http://www.singleparents.org.tw/f2/index.php?load=read&id=159, 2014/01/0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0120806)。真的會心碎!婦喪偶太悲痛罹「章魚壺心肌病變」,http://www.ettoday.net/news/20120806/84035.litm, 2014/01/0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采熏。陪喪偶的親友走一段路,http://www.veryhelp.org/front/bin/ptdetail.phtml?Part=:info133&Category=100631, 2014/01/02。  new window
5.(20120726)。喪偶最痛!死亡風險男性為女性1.5倍,http://www.ettoday.net/news/20120726/79328.htm, 2014/01/0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20110624)。潘基文呼籲國際社會保障喪偶婦女權益,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1-06/24/c_121580527.htni, 2014/01/0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書籍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