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跨文化長河─新移民女性參與學校教育經驗之敘事探究
作者:利百芳
作者(外文):Pai-Fang Li
校院名稱: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
指導教授:楊朝祥
莊明貞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2
主題關鍵詞:跨文化新移民女性家長參與自我認同敘事探究cross-culturenew female immigrantparental involvementself-identitynarrative inquir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43
本研究以文化長河為隱喻,採敘事探究探討新移民女性置於跨越文化交叉點的生命經驗,並由新移民女性參與學校教育經驗的跨文化反思,尋其自我認同的意義。
本研究的兩位研究參與者是來自越南及印尼的華裔女性移民,同時具有跨國遷移、母職教養、參與學校教育及在學校擔任教學志工的經驗,差異處在於越南移民因跨國婚姻來台十年,子女仍就學中;印尼移民則為了尋求更好的生活環境而舉家遷移,來台已近三十年。兩位移民女性在全球化的脈絡中,面臨國族疆域的跨界與文化的跨界,在跨國遷移的文化衝擊與生活適應下,從私領域的母職實踐跨界至公領域的教育參與,在家庭與學校的文化實作場域進行文化傳遞與文化再生產。
在研究方法上,本研究以訪談文本呈現來自印尼與越南的兩位新移民女性參與學校教育的敘事,舖展出研究內容,期能透過參與學校教育經驗的抽絲剝繭,剖析新移民女性跨文化參與學校教育的歷程,彰顯其獨特的生命價值與體驗。研究的軸線有四:首先,採溯源之姿,探究兩位來自不同國家的新移民女性在母國的成長背景、求學歷程與文化經驗,可知個人的生命故事鑲嵌在大時代的歷史潮流中,個人的生活意義依附於大環境的背景脈絡中。其次,以循跡之態,瞭解兩位新移民女性在全球化脈絡下的跨國遷移,其個人生活經驗的跨文化反思,包含個人生活適應、家庭成員互動的角色與溝通,以及社會網絡的發展與空間移動。第三,以生態系統理論為分析橫軸,依次呈現新移民女性在家中指導子女學習的微觀文化脈絡、進行親師溝通的中介文化脈絡、參與學校活動及參與學校志願服務的外在文化脈絡。再以跨文化溝通理論為縱軸,探討流轉在各參與教育層級間的跨文化反思。最後,如新流域開拓後之豐實地貌,本研究從跨越/多元文化的視角呈現新移民女性經由參與學校教育經驗的跨文化反思所形塑的自我認同。
基於上述研究脈絡,本研究獲得研究結論如下:
一、新移民女性個人歷史鑲嵌於文化脈絡中,早期的生命經驗影響成年後的抉擇:
(一)同中求異的越南新移民女性在母國的經驗與其他女性移民劃界;
(二)異中求同的印尼新移民女性的母國經驗跨越生命的離散、對立與交鋒。
二、新移民女性跨越文化邊界,開展新生活領域:
(一)跨國移民的選擇原因複雜,含括個人、地域與全球化因素;
(二)新移民女性自我調適跨文化環境,家人與朋友是重要的支持力量;
(三)新移民女性家庭成員互動間流露的跨文化符碼標記出家庭權力位階;
(四)新移民女性以家庭為軸心,藉由參與學校教育行動開展社會網絡。
三、新移民女性參與學校教育的跨文化反思呈現多元文化脈絡:
(一)新移民女性參與學校教育是個體與各文化生態脈絡交互作用的影響;
(二)新移民女性參與學校教育是從私領域母職實踐跨界至公領域教育參與;
(三)新移民女性跨文化親師溝通型塑人際網絡,創造社會資本;
(四)新移民女性參與學校活動提升學校對多元文化教育的重視;
(五)新移民女性參與學校志願服務獲得培力與增能;
(六)新移民女性參與學校教育的跨文化反思:新移民女性家長參與學校教育
的位置在外區與邊緣;新移民女性志工教學的服務精神值得借鏡;新移
民女性跨文化參與教育的能力呈現在知識、情感、心理動力與情境層面。
四、新移民女性的自我認同經歷起、承、轉、合的階段:
(一)新移民女性參與學校教育的經驗促進了女性意識的發展與自我認同;
(二)移動經驗使女性的自我意識產生變化,建構其自我認同。
A culture long river is a metaphor in this study, implementing narrative inquiry to
explore new female immigrants’ cross-culture school participating experiences to find their sense of self-identity.
The conclusions in this narrative inquiry are as follows:
1.The new female immigrant personal history is embedded in the cultural context of
early life experiences and affect adult choices:
(a)The Vietnamese new female immigrant distinguish the same experience in the
home country between the other female migrants ;
(b) The Indonesian new female immigrant have across experience in the home
country about discrete, antagonism and confrontation.
2.The new female immigrant across cultural boundaries, and to carry out new life:
(a) The reason of transnational migration is complex, encompasses personal,
geographical and globalization factors;
(b) Family and friends are important supporters when the new female immigrant in
self-adaptation to cross-culture environment,;
(c)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new female immigrant family reveal cross-culture
symbols and mark the rank of family power;
(d) The new female immigrant in the axis of the family, to conduct social networks
through school participating.
3. The new female immigrants’ cross-culture reflection of school participating
presents a multicultural context:
(a) The new female immigrants’ school participating is the impact of individual and
cultural ecological context interaction;
(b) The new female immigrants’ school participating is cross-domain from the
private of motherhood to the participate of public domain ;
(c) The new female immigrants’ parents -teacher communication in cross-culture
shaping the interpersonal networks and creating social capital;
(d) The new female immigrants’ school participating enhance the schools' emphasis
on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e) The new female immigrants’ participation in the school voluntary services
empowerment and energizing;
(f) The new female immigrants’ school participating in cross-culture reflection:
the new female immigrants’ position in outside and the edge; the new female
immigrants’ volunteer can learn from the spirit of service; the new female
immigrants’ school participating cross-culture ability rendered in knowledge,
emotional, psychological motivation and situational .
4. The new female immigrants’ self-identity experienced since, bearing, turn,
aggregate stage:
(a) The new female immigrants’ school participating experience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female consciousness and self-identity;
(b) The mobile experience change the females’ self-consciousness and construct
self-identity.
參考文獻
一、中文書目
丁金松(2001)。學校課程發展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家長參與探究。台灣教育,603,51-56。
內政部(2010a)。各縣市外籍配偶人數與大陸(含港澳)配偶人數分析。2010年12月20日擷取自http://www.immigration.gov.tw/public/Attachment/
112413442941.xls
內政部(2010b)。九十九年第二十九週內政統計通報(99年上半年嬰兒出生狀況統計)。2010年12月29日擷取自http://www.moi.gov.tw/stat/news_content.
aspx?sn=4424&page=3
內政部(2010c)。九十九年第六週內政統計通報。2010年12月20日擷取自
http://www.moi.gov.tw/stat/news_list.aspx?page=3
內政部(2011)。九十二年外籍與大陸配偶生活狀況調查。2011年3月20日擷取自
http://www.ris.gov.tw/version96/stpeqr_02_01.html
王光宗(2003)。台南縣東南亞外籍母親在子女入學後母職經驗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未出版,嘉義縣。
王全興(2006)。體驗學習的理念及其在教育情境的應用。臺灣教育,640,32-36。
王宏仁(2001)。社會階層下的婚姻移民與國內勞動市場:以越南新娘為例,台灣new window
社會研究季刊,41,99-127。
王宏仁(2002)。十字路口的越南新娘:性別、階級與移民。亞太研究通訊,18,3-23new window
王宏仁(2007)。越南歷史文獻上的性別關係。台北:越南社會文化學習網。2010年7月2日擷取自http://blog.yam.com/hongzen63/article/12616957
王柏鴻(譯)(2002)。S.P.Huntington,&P.L.Berger主編。杭廷頓&伯格看全球化大趨勢(Many globalizations:cultural diversity in the contemporary world)。臺北市:時報文化。
王威傑(1997)。國民小學家長會及其運作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郁雅(2007)。跨文化差異下新移民女性子女教養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振興、張善楠(1996)。學校自主與家長參與─台東縣小學教師對「家長參與學校教育工作」的態度調查。「教育改革:理論與實際」國際學術研討會。
王連生(1988)。親職教育──理論與應用。台北:五南。
王朝明(1998)。父母參與學校教育--有助於孩子的學習與成長。師友,371,28-32。
王雅玄(1999)。多元文化師資培育之社會學分析。國民教育研究學報,5,49-269。new window
王雅各(1999)編。性屬關係(上)─性別與社會建構。台北:心理。
王美文(2008)。大陸女性配偶課程學習的認識方式及其定位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new window
王美麗(2009)。澎湖縣越南新移民女性文化調適之個案研究。國立台南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方祥明(1995)。不同機構性質志願服務人員影響離職意願因素之研究。靜宜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方德隆(1998)。國民中小學多元文化教育之課程設計模式。高雄師大學報,9,187-205。new window
尤柔淳(2011)。台灣新移民女性之家庭權力關係與媒介使用:以埔里某成人義務教育班為例。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台北市家長協會(1999)。關於台北市家長協會。家長聯報,6,1。
白曉紅譯(1994)。Chris Weedon 原著。女性主義實踐與後結構主義理論。台北:桂冠。
甘玉霜(2005)。屏東地區外籍母親親職角色知覺與親職教育需求之相關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丘正歐(1978)。華僑問題論集。台北:中國文化大學民族語華僑研究所。
卯靜儒(2004)。重構女性教師的主體性研究─女性主義研究觀點的探索。載於潘慧玲(主編),教育研究方法論:觀點與方法(頁405-423)。台北:心理。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台北:教育審議委
員會。
成虹飛(2005)。乘著歌聲的翅膀:「飛」越敍說與課程實踐。教育研究月刊,130,5-13。
成露茜(2005)。移民與多元文化教育。學生輔導季刊,97,74-83。
朱侃如譯(1995)。S. A. Watkins著。女性主義。台北:立緒文化。
朱嬿蓉(2007)。新移民新契機─台北市國民中學教師多元文化教育信念與實踐之研究。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朱嘉琦(1997)。台灣婦女女性意識發展歷程之研究─以三位女性主義者的生命故new window
事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江亮演、黃燕禎、黃稚純(2004)。外籍與大陸配偶生活調適之探討。社區發展季刊,105,66-89。new window
江民瑜(2005)。國小學生家長參與學校教育行為之影響機制探討。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new window
江民瑜、黃蕙君、林俊瑩(2005)。國小學生家長參與學校教育隻性別差異:以高雄縣市為例。教育與社會研究,8,81-114。new window
江芳盛譯(2004)。三角力量:美國社會與教育的轉變。載於王如哲(主編),教育行政研究手冊,頁291-322。台北:心理。
伍育英(2010)。基督宗教信念對女性喪偶者生命意義重構歷程之敘說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new window
伍鴻麟(2002)。桃園縣國小家長參與及親師互動情形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沈倖如(2003)。天堂之梯?----台越跨國商品化婚姻中的權力與抵抗。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何佩珊(2008)。新移民子女在國小階段的教育問題探討。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碩士論文,宜蘭縣。
何秀煌(1982)。從方法論的觀點看社會科學研究的中國化問題,載於楊國樞、文崇一(主編),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的中國化(頁1-29)。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new window
何美瑤(2006)。外籍配偶子女學業成就之研究─文化資本的觀點探析。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new window
何青蓉(2005)。解構跨國婚姻移民問題化思維:性別、族群與階級觀點。成人及終身教育學刊,5,54-81。new window
杜淑芬(2010)。涉入霸凌行為兒童家長親職經驗之敘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new window
宋鎮照(1993)中華民國與東協四國之經濟位賴發展關係。臺灣經濟,203。
李亦園(1996)。文化與修養。台北:幼獅。
李亦園(1977)。人類與現代社會。台北:牧童。
李志成(1997)。從教育與法律之觀點論家長參與學校教育及其影響。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坤隆(2003)。外籍配偶下一代教育堪憂。2002年12月24日,擷取自http://ec.chinatimes.co…/
李玫臻(2003)。外籍新娘的社會網絡與生活適應─民雄鄉的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映青(2012)。新移民女性與越南文化傳承。國立暨南大學東南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李美玲(2004)。家長新角色─英格蘭與威爾斯的新想法。2004年4月30日,擷取自http://parents.yam.org.tw/purpose/p10.html
李美賢(2003)。離鄉•跨海•遠嫁•做「他」婦:由越南性別文化看「越南新娘」。台北:中央研究院亞太區域研究中心,頁215-248。
李美賢(2005)。印尼史:異中求同的海上神鷹。台北:三民。
李美賢(2010)。「遲到的現代性」的追逐:台越跨國婚姻中的「羞辱」與「尊嚴」。亞洲文化,34,83-106。
李美賢(2006)。越南「好女性」的文化邊界與「越南新娘」:「尊嚴」vs.「靈魂之債」。台灣東南亞學刊,3(1),37-62。new window
李美賢、楊昊譯(2009)。東南亞多元與發展。臺北市:財團法人亞太文化學術交流基金會發行。
李瑛(2006)。邁向「他者」與「賦權」:新移民女性的學習與教學之探討。教育研究月刊,141,25-36。new window
李國基(2007)。東南亞外籍配偶子女雙族裔認同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new window
李逢堅(2000)。國民教育階段家長會參與學校教育之研究。中等教育,51(6),74-88。new window
李曉蓉(2001)。五四前後女性知識份子的女性意識。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new window
李麗雯(2009)。本地及新移民母親教養行為特性與幼兒回應母親要求之追蹤研究new window
。國立中正大學心理學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李嘉莉(2008)。新移民女性母職覺知與實踐之研究:以一位越南籍母親為例。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new window
李聰明(1989)。教育生態學導論。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李嘉齡(2002)。教育研究中的女性發聲:以博碩士論文為例。人文與社會科學教學通訊,12(5),91-110。
利百芳(2004)。家長參與學校事務之個案研究─以桃園縣一所學校為例。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佘豐賜(2002)。台南縣市國民小學家長參與學校事務及其相關問題之研究。國立
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余育欣(2005)。泰勒承認政治論對台灣多元文化教育之啟示。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余德慧、呂俐安(1992)。敍說資料的意義:生命視框的完成與進行。載於楊國樞、余安邦主編,中國人的心理與行為(頁441-475)。
余滿華(2003)。多元文化的自我認同:一個生於越南的加籍華人之自敘附加與文
化心理學家揚中芳的對話。台北:遠流。
余淑媛(2007)。基隆市志願服務人力資源運用及志工工作滿意度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呂宗麟(2001)。淺釋布爾迪厄的資本觀。東海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呂念慈(2007)。六位東南亞籍新移民母親子女教養經驗之研究。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芮逸夫(1971)。人類學。台北:商務印書局館。
阮秋香(2011)。基於越南文化特徵分析之商務管理實務研究。清華大學工業工程與工程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曲輝譯(1992)。社會學理論的結構。台北:桂冠。
吳芝儀、李奉儒 (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桂冠。
吳芝儀、廖梅花譯(2001)。A.Srauss & J.Corbin原著(2001)。質性研究入門:紮根理論研究方法。台北:濤石文化出版。
吳芝儀、劉秀燕(2004)。跨文化衝擊下外籍新娘家庭環境及其子女行為表現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外籍與大陸配偶子女教育輔導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17-148。
吳芝儀 (2005):敍事研究的方法論探討。載於齊力、林本炫 (主編),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頁145-188。嘉義:南華大學教社所。
吳巧琳(2007)。新移民子女之班級輔導。載於國立台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計課程與教學研究所(主編),新移民子女教育。台北:冠學文化。
吳秀照(2004)。東南亞外籍女性配偶對於發展遲緩子女的教養環境與主體經驗初探─從生態系統觀點及相關研究分析。社區發展季刊,105,159-175。new window
吳慎(2004)。大陸女性配偶在台灣生活適應之探討-以台北縣市為例。國立中山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清山(1994)。有興趣,大家一起來─談美國家長會組織。國立教育資料館館訊,27,14-19。
吳清山(1996)。共創學校與家長會雙贏局面。北縣教育,13,14-19。
吳清山(1999)。教育革新與發展。台北:師大書苑。new window
吳清山(2004)。外籍新娘子女教育問題及其因應策略。師友,441,6-12。
吳清山、劉春榮、陳明終(1995)。都會原住民兒童生活適應與學習適應及其關聯研究。初等教育學刊,4,147-180。new window
吳雅玲(2004)。新台灣之子的學前教育契機。師友,441,13-16。
吳學燕(2004)。台灣新移民問題:兩岸通婚。社區發展季刊,105,269-285。new window
吳璧如(1998)。教育歷程中家長參與學校教育之研究。國教學報,10,1-36。
吳璧如(1999)。家長參與學校教育之原理探究。中學教育學報,6,69-105。
吳璧如(2003a)。母親參與子女學校教育之研究。教育研究資訊,11(5),85-112。
吳璧如(2003b)。家庭─社區─學校之夥伴關係:理論、涵義及研究展望。教育資料研究,52,84-91。new window
吳嘉苓(2002)。受污名的性別、性別化的污名—從台灣「不孕」男女處境分析污名的性別政治。台灣社會學刊,29,127-179。new window
吳美雲(2000)。識字教育作為一個「賦權」運動:以「外籍新娘生活適應輔導班」為例探討。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美賢(2002)。國小資優學生生態環境系統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在職進修專班特殊教育行政碩士班論文,未出版。
吳學燕(2004)。國內外移民政策與輔導之探討。國境警察學報,3,1-34。new window
沈佳儀 (2001)。社區大學教師英語與跨文化教學個案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天祐(1997)。學校家長關係。載於吳清山等(著),有效能的學校。台北:國立教育資料館。
林天祐(2000)。教育行政革新。台北:心理。new window
林式州(2009)。外籍配偶對子女教養方式之研究。國立台東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宜芳(2009)。彰化地區越南籍新移民女性親職效能感與婆媳關係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林怡萱(2007)。台灣新移民女性之子女相關議題研究之分析:以90~94學年度碩
博士論文為例。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明地(1998)。家長參與學校活動與校務:台灣省公立國民中小學校長的看法分
析。教育政策論壇,1(2),155-186。
林明地(1999)。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的研究與實際:對教育改革的啟示。教育研究new window
資訊,7(2),61-79。
林明地(2000)。質的研究實力舉隅:校長領導的參與觀察。載於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高雄:麗文。
林利俐(2003)。家長參與學校志工組織個案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林芳玫(1996)。女性與媒體再現:女性主義與社會建構論的觀點。台北:巨流。new window
林松齡(1999)。母親對子女學業成就的影響:文化資本、經濟資源、與監督腳色的比較。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刊,27,71-105。new window
林昱貞(2000)。性別平等教育的實踐:兩位國中女教師的性別意識與實踐經驗。國
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佳慧(2004)。女性性別意識發展與母職實踐歷程之敘說分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俊瑩(2001)。國小學生家長的子女教育期望、民主參與態度與參與學校教育行為關連性之研究。國立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new window
林珮筠(2003,10月16日)。1286萬人新貧族,台灣百姓生活水準倒退七年。中
央日報,1版。
林美惠(2001)。高雄市國民小學家長參與校務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屏東師
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美惠、王奕貞、莊財福(2010)。新移民女性參與子女學校教育─以台灣雲林縣
個案為例。台北:秀威。
林照真(2004)。我不笨,我只要公平對待。天下雜誌,308 (8),174。
林珺婷(2009)。新移民女性家長參與國小子女教育之研究-以嘉義縣一所學校為例。國立嘉義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彩岫(1998)。 磁性學校。教育資料與研究,23,71。
林彩岫(2007)。新移民子女的教育:多元文化教育的討論。載於國立台中教育大
學教育學系計課程與教學研究所主編:新移民子女教育。台北:冠學文化。
林義男(1988)。國小學生家庭社經背景、父母參與及學業成就的關係。國立台灣教育學院輔導學報,11,95-140。new window
林義男(1992)。國中學生家庭社經背景、父母參與及其學業成就的關係。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計畫編號new window
NSC81-0301-H-018-10-J1。
林璣萍(2003)。台灣新興的弱勢學生--外籍新娘子女學校適應現況之研究。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林開忠(2006)。跨界越南女性族群邊界的維持:食物角色的探究。台灣東南亞學刊,3(1),63-82。
林開忠(2009)。人流動了,食物呢?一些來自富麗村跨國婚姻家庭的例子。載於王宏仁、郭佩宜(編),流轉跨界:跨國的台灣,台灣的跨國,231-254。台北: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金樹人(1997)。生涯諮商與輔導。台北:東華書局。new window
周承淑(2004)。台中市國民中學家長參與學校事務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周德禎(2001)。排灣族教育:民族誌之研究。台北:五南。new window
周新富(1999)。國中生家庭背景、家庭文化資源、學校經驗與學習結果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孟樊(2001)。後現代的認同政治。臺北:揚智。new window
邱琡雯(2005)。性別與移動─日本與台灣的亞洲新娘。台北:巨流。
邱奕仁(2005)。越南籍配偶對於學前子女之教養信念及其教養方式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邱碧珍(2009)。台灣新移民女性認同歷程之研究─以原生國為越南籍婚姻移民女性為例。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社會與區域發展學系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
邱美瑛(2009)。婆家?娘家?--東南亞新移民女性婆媳互動關係之探討。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
邱豐盛(2008)。臺北市國民小學推動新移民子女關懷輔導方案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胡邦欣(2000)。學校與家長的互動關係:一位原住民女校長的理念與策略。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胡幼慧主編(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胡幼慧、周雅容(1996)。婆婆媽媽經—她們的語言,她們的權益。台北:鼎言傳播。
胡榮、王小章(譯)(1995)。心靈、自我與社會。George Herbert Mead原著。台北市:桂冠出版。
洪于婷(2006)。從多元文化教育觀點研究教師教導新移民子女之經驗。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洪珮惠(2010)。東南亞媳婦與台灣婆婆同住的互動經驗探究。國立嘉義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洪福財(1996)。如何強化學校家長會的功能。教育資料文摘,37(1),148-174。
洪麗玲(1999)。台北市國小學生家長參與學校事務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台
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洪德青(2009)。你一定要認識的越南。台北市:貓頭鷹出版。
洪藝真(2006)。東南亞外籍新娘來台適應歷程、教養方式及子女氣質之個案研究。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侯世昌(2002)。國民小學家長教育期望、參與學校教育與學校效能之研究。國立new window
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侯靖男(2009)。中彰投地區國民小學家長參與子女教育行為意向模式之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new window
祝若穎(2008)。女性主義方法論及對教育研究的啟示。國民教育研究學報,20,55-72。new window
柯素月(2001)。國民小學學校教師會之個案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進修暨推廣
部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柯淑慧(2004)。外籍母親與本籍母親之子女學業成就之比較研究﹘以基隆市國小一年級學生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幼兒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柯瓊芳、張翰璧(2007)。越南、印尼與台灣社會價值觀的比較研究。台灣東南亞學刊,4(1),91-112。new window
夏傳位(譯)(1998)。P. Clough著。女性主義思想 : 慾望、權力及學術論述。台北:巨流。
夏曉鵑 (1997)。女性身體的貿易:台灣/印尼新娘貿易的階級、族群關係與性別分析。騷動季刊,4,10-21。new window
夏曉鵑(2000)。資本國際化的國際婚姻-以臺灣的「外籍配偶」現象為例。臺new window
灣社會研究季刊,39,45-90。
夏曉鵑(2001)。外籍新娘現象之媒體建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43,153-196。new window
夏曉鵑(2003)。實踐式研究的在地實踐:以「外籍新娘識字班」為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49,1-47。new window
夏曉鵑(2005)。不要叫我外籍新娘。台北:左岸文化。new window
徐毓莉(2004)。學者:外籍配偶下一代發展遲緩迷思應打破。中央社。2004年11月4日擷取自http://news.msn.com.tw/cna/cna_full_text.asp?yy
=03&mm=11&dd=04&name=405
桃園縣政府公報(2005)。新移民學習中心揭牌典禮縣長談話。九十四年度,第七期,4-5。
唐文慧、蔡雅玉(1999)。全球化下的臺灣越南新娘現象初探。全球化下的社會學想像:國家、經濟與社會論文集,臺大社會學系。
唐文慧、游美惠(2002)。社會母職:女性主義媽媽的願景。婦女與性別研究通訊,63,13-15。
唐潤洲(1999)。印尼華人之困境。嘉義:紅豆出版社。
高敬文(2002)。質化研究方法論。台北:師大書苑。
高淑清(2005)。同心協力共創佳績─外籍配偶及其子女的教育問題與資源介入。教師天地,135,27-34。
高歆怡(2003)。女性成長社團學元的女性意識知覺及轉化歷程之研究─以台北縣永和社區大學為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孫得雄、張明正(1987)。人口學與家庭計畫。國立空中大學。
畢恆達(1996)。詮釋學與質性研究。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畢恆達(2003)。女性性別意識形成歷程。2003女性主義學術研討會,清華大學。
畢恆達(2004)。從方法論的要求到女性主義方法論的追求。載於潘慧玲(主編),教育研究方法論:觀點與方法。台北:心理。
梁淑芬(2012)。東南亞華人移民的離散認同─以四位新移民女性的生命史為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
陳艾妮(1988)。 婦女的社區參與。 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主編,社區婦女教育。 台北:師大書苑。
陳玉娟(2006)。台灣地區外籍配偶子女教育政策及其執行之研究─以國民教育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new window
陳平和、周新富(1999)。低社經地位學生與補救教學。高市文教,65,4-7。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new window
陳志福(1990)。國小實施家長義工制度推展途徑。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陳金蓮(2005)。四位外籍配偶子女學校適應之個案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輔導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陳采緹(2009)。發展遲緩兒童家長參與家庭中心取向教育方案。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new window
陳佳婷(2006)。新移民子女教育政策形成之分析。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湘琪(2004)。國小一年級外籍配偶子女在智力、語文能力及學業成就表現之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英傑(2009)。澎湖縣國小教師知覺家長參與校務權利及其新移民家長適合參與內容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良益(1996)。我國國小家長參與學校教育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伯璋(1989)。教育研究方法的新取向。台北:南宏圖書。
陳伯璋(1993)。意識形態與教育。台北市:師大書苑。
陳來紅(1999)。台北縣婦女教育與福利的思考與建構。北縣成教:輔導季刊,14,35-38。
陳怡(2000)。東南亞的智慧:七彩陽光下的多元文化。臺北:林鬱文化。
陳秀美2010)。桃園縣東南亞籍新移民文化傳承之研究。元智大學社會暨政策科學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陳美如(2000)。多元文化課程的理念與實踐。臺北市:師大書苑。
陳美惠(2002)。彰化縣東南亞外籍新娘教養子女經驗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陳美蓁(2007)。跨文化中教養之經驗與調適歷程--一位印尼籍配偶的敘說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冠蓉(2006)。越籍新移民女性自我認同形塑歷程之質性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鴻瑜(2009)。越南近現代史。國立編譯館主編出版:台北市。
陳佩琪(1995)。父母在學校教育之權利。台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佩瑜(2003)。台灣想像與落差:十九個埔里越南新娘的故事。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陳碧雲(2003)。從多元文化的觀點探討外籍新娘子女的教育問題。中央科學研究院計畫,未出版,台北市。
陳娟娟(2006)。台北市國民小學一般智能資優班家長參與學校教育、教育期望與
親子關係的研究。文化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市。
陳雅玲(2007)。未來的一軍。商業週刊,1006,2007年11月12日擷取自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webarticle.php?id=25017&p=2
陳烘玉、周遠祁、黃秉勝、黃雅芳(2004)。台北縣新移民女性子女教育發展關注之研究。外籍與大陸配偶子女教育輔導學術研討會議手冊。頁66-91。
陳湖源(2003)。外籍新娘識字教育探討。載於教育部社會司(編),92年全國外籍新娘成人教育研討會手冊(頁75-78)。
陳建甫(2003)。邁向多元族裔社會的教育願景與情節分析:外籍新娘與夏一代所
面臨的同化迷失。教育研究月刊,110,135-143。
陳烈甫(1977)。東南亞洲的華僑、華人與華裔。台北:正中書局。
陳慕華(2001)。國民中學家長參與校務和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郭明科(1997)。國民小學家長參與學校教育之理論與實際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許瑛珍(2002)。台北市國民小學家長參與學校事務及其滿意度之研究。國立台北
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許倪瑋(2006)。國小教師與外籍配偶親師合作之行動研究。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new window
許詩屏(2009)。外籍配偶子女學校適應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new window
許芳瑜(2009)。家長參與智能障礙者轉銜歷程之研究--應用生態系統觀點。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復健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許瑞其(2007)。學校如何提昇家長參與校務工作。研習資訊,24(2),37-42。
莊明貞(1997)。道德教學與評量─多元文化教育觀點。台北:師大書苑。
莊明貞(1998)。後現代主義、女性主義與教育實踐。婦女與兩性研究通訊,48。
莊明貞(2005a)。敍事探究及其在課程研究領域之發展。教育研究月刊,130,14-29。new window
莊明貞譯(2005b)。與質性研究相遇。載於莊明貞、陳怡如(譯),質性研究導論。台北:高等教育。
莊明貞(2010)。從知識論岀發─課程領域教師敘事探究的發展及其效度評析。載於莊明貞主編,敘事探究─課程與教學的應用,1-19。
教育部(2010a)。外籍配偶子女就讀國中小學生人數分布概況統計。2010年12月20日,擷取自http://www.edu.tw/files/site_content/B0013/son_of_
foreign_98.pdf
教育部(2010b)。教育部中程施政計畫草案(九十四至九十七年度)。2010年12月20日,擷取自http://www.edu.tw/files/site_content/B0039/94-97
中程960626.doc
教育部統計處(2011)。我國教育類婦女權益指標分析。2011年6月13日,擷取自
http://www.edu.tw/files/site_content/B0013/femalerights.doc
教育部(2006)。東南亞文化教學參考手冊。暨南大學編印。
曾亞雯(2009)。媽媽的味道?食物口味、飲食實踐與家庭關係。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曾淑敏(2002)。女性參與教育事務歷程之研究─以舊社國小社區造校運動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曾淑賢、劉凱、陳淑芳(譯)(2010)。人類發展生態學(the Ecology of Human Development: Experiments by Nature and Design),Urie Bronfenbrenner原著。台北:心理出版社。
曾榆涵(2005)。新移民女性之子女人際關係及其相關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曹宜穎(2011)。台南市新移民女性飲食知識及飲食文化之研究----以大陸及越南籍為例。台南應用科技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曹雲華(2010)。變異與保持:東南亞華人的文化適應。五南:台北。
張如慧(1995)。民間團體國民中小學教育改革主要訴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
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玨(1991)。女性意識與婦女教育。成人教育雙月刊,4,18-19。
張明侃(1998)。桃園縣國民小學家長會參與校務運作之分析研究。國立台北市立
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明泉(2006)。高雄市國民小學家長參與教育事務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中華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縣。
張耐、王文瑛(1994)。家長參與教育的過去與現在─西方親職教育的發展。社會福利,113,21-25。
張如慧(1995)。民間團體國民中小學教育改革主要訴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
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彥婷(1999)。女性家長參與學校事務經驗之研究:─以台北市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亭婷、張翰璧(2008)。東南亞女性婚姻移民與客家文化傳承:越南與印尼籍女性的飲食烹調策略。台灣東南亞學刊,5(1), 93-146。new window
張媛婷(2007)。三位新移民母親參與身心障礙子女教育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芳全(2004)。誰來關心外籍配偶與新台灣之子?。中央日報,93年11月7日
第9版。
張智雅(2008)。臺灣地方政府新移民女性配偶社會政策執行之分析:以高屏地區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new window
張春興(1994)。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淑芳(2004)。一所台灣華德福學校的誕生~豐樂實驗學校的辦學經驗(2000-2005new window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
張淑媚(2003)。對話之誤解與澄清─以中文為使用語言之跨文化傳播研究。國立交通大學傳播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樹閔(2007)。新移民子女的生活適應與同儕關係之調查研究—以彰化縣國民小學高年級生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德銳(1995)。淺說建立親師合作關係的幾個作法。學生輔導,45,84-89。
張壽松(2010)。國民中小學新移民子女教育家庭功能、學校支持與學習成就之研究-以北北桃三縣市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new window
張倩儀(1997)。另一種童年的告別。臺北:商務。
張瀞文(1997)。女性的母職:社會學觀點的批判分析。社教雙月刊,77,20-25。
張翰璧〈2007〉。東南亞女性移民與台灣客家社會。台北: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new window
越南駐華大使館(2012)。越南概覽。2012年3月15日擷取自http://www.vnemba.org.cn/vnemb.china
馮文彬(2010)。臺北縣國民小學志工參與動機及工作滿意度之調查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學院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馮朝霖(1995)。家長參與學校的各項權利之探討會議記錄。教師人權,67,25-26。
馮涵棣、梁綺涵(2004)。私領域中之跨國實踐:由越南媽媽的「台灣嬰仔」談起。載於王宏仁、郭佩宜(編),流轉跨界:跨國的台灣,台灣的跨國,193-230。台北: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陽琪、陽琬譯(1995),Norman Goodman著:婚姻與家庭。台北:桂冠出版社。
黃月純(2006)。1995-2004年臺灣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的政策與學位論文研究分析。教育政策論壇,9(3),27-45。new window
黃志偉、熊同鑫(2003)。原住民母語教育的論述─多元文化思潮的反思。原住民教育季刊,30,55-76。
黃志雄(2007)。重度及多重障礙學生個別化課程擬定與執行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彰化。new window
黃美香(2004)。高雄縣市公私立幼稚園家長參與班級活動之調查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黃明珠(2004)。台北市國民小學家長參與學校事務對親子關係影響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政傑(1995)。多元社會課程取向。台北:師大書苑。new window
黃琬君(1998)。國小新版國語教科書性別意識形態之內容分析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琬玲(2005)。東南亞外籍配偶子女的家庭環境與學習適應情形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淑玲(2008)。撥雲見日-家有青少年新移民女性之母職經驗。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黃富順(2003)。「新移民女性之教育輔導:外籍與大陸配偶面臨的問題」座談會。社教館月刊,118,5-21。
黃富順(2004)。台灣地區社區學習體系的發展、特色與問題。成人及終身教育,4,27~37頁。
黃森泉、張雯雁(2003)。外籍新娘婚姻適應與子女教養問題之探討。社會科教育研究,8,135-169。
黃斯儀(2011)。新移民女性的文化適應:以親職教育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瑞琴(1991)。質的研究方法。台北:心理。
黃凱霖(1995)。父母效能感、父母參與、以及子女學業成就的關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毅志 (2002)。社會階層、社會網絡與主觀意識:臺灣地區不公平的社會階層體系之延續。臺北:巨流。new window
黃雅芳(2005)。新移民女性親師互動與子女學校生活感受之探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儀娟(1999)。跨文化母職倫理與教養態度之質性研究-以移居美國之台裔女性知識份子為例。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馨慧(2005)。外籍新移民家庭及其子女教育。教師天地,135,19-25。
游美惠(2004)。從方法論的要求道女性主義方法論的追求─檢視教育研究期刊中的性別論述。載於潘慧玲主編,教育研究方法論:觀點與方法(頁371-400)。台北:心理。
游美惠、黃馨慧、潘慧玲、謝小岑(2004)。從性別盲到性別敏感的教育研究:以婦女成人教育與性教育研究的文獻回顧為例。通識教育季刊,11(1,2),頁1-38。
溫明麗(2007)。我國外籍配偶子女現況分析與問題解決。吳清基(主持人),新移民及其子女的教育措施。新移民及其子女教育與輔導政策學術研討會,國立台北教育大學。
葉光輝(2000)。家庭共親職互動文化類型之探討。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3(4),new window
33-76。
葉柳眉(2009)。新移民子女學習態度與策略對學習成就影響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學校行政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葉季宜(2005)。失落的天堂:婚暴國際配偶之母職實踐經驗。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性別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葉肅科(2004)。外籍配偶家庭:社會資本與社會凝聚力初探。社會發展季刊,105,133~149。new window
葉肅科(2006)。外籍與大陸配偶家庭問題與策略:社會資本/融合觀點。台北:
學富文化。
鄒嘉彥、游汝傑(2007)。社會語言學教程。台北:五南。
楊艾俐(2003)。台灣變貌-新移民潮。遠見雜誌,114,94-102。
楊艾俐(2005)。新台灣之子。2005年4月19日,擷取自http:
//www.1center.com.tw/newsites/trend2004/trend51-3-1.asp
楊瑪利、楊艾俐(2004)。新臺灣之子:未來百年臺灣競爭力。台北:天下雜誌。
楊景森(2004)。國中學生家庭氣氛、家長參與及學業成就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學校行政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楊惠琴(2000)。國小資優學生家長參與學校教育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
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楊惠芳(2008)。韓語學習語跨文化理解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習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楊巧玲(2001)。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的社會學分析:英、美與台灣的教育改革策略
之比較。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刊,17,199-217。
楊巧玲(2002)。教師與家長參與學校決策之研究。教育研究月刊,100,108-116。new window
楊祖珺(1997)。台灣報紙媒體所呈現之女性角色變遷。文化大學新聞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楊朝祥(2000)。滴水心,穿石情。台北:遠流。
楊群熙(2012)。越南潮人的中華和鄉邦文化情緣。2012年3月10日擷取自http://tw.myblog.yahoo.com/vn-cloud/article?mid=1087
詹郁萱(2009)。新移民子女教育政策文本分析─IrisM.Young差異政治觀點。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未出版,高雄市。
萬佩萱(2004a)。從家長會功能的強化看看學校教育重建。2004年4月30日,擷取自http://parents.yam.org.tw/purpose/p3.html
萬佩萱(2004b)。終結傳統的虛位家長會 。2004年4月30日,擷取自http://parents.yam.org.tw/purpose/p7.html

齊偉先(2006)。書寫方法的探討:歷史的書寫與文化的書寫。收錄至周平、齊偉先編《質性研究的越界:文化現象的分析》,1-18。高雄:復文。
維基百科(2012)。移民。2012年7月22日擷取自http://zh.wikipedia.org/zh-tw/%E7%A7%BB%E6%B0%91
趙旭東、方文(譯)(2002)。現代與自我認同。台北縣:左岸文化。
廖正宏(1985)。人口遷移。台北:三民。
廖炳惠(2004)。吃的後現代。台北:二魚文化。
廖惠珠(2011)。1986年革新後越南小學教育發展之分析。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廣梅芳(譯)(2001)。自我認同的建構者─艾瑞克森。台北:張老師文化。
劉慶仁(2000)。美國教育改革研究。台北:國立教育資料館。
劉芳玲(2005)。新移民女性子女的學業成就與家長參與之關聯分析。元智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劉秀燕(2003)。跨文化衝擊下外籍新娘家庭環境及其子女行為表現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防治犯罪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劉美芳(2001)。跨國婚姻中菲籍女性的生命述說。高雄醫學大學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劉美慧(2009)。多元文化教育名著導讀。台北:學富文化。
劉慈惠(2002)。個人社會網絡和專家學者知識對大學教育程度幼兒母親教養信念的影響。新竹師院學報,15,383-428。new window
劉慧玲(1999)。國小家長參與程度、品質管理與班級經營績效關係之研究。長榮管理學院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鄭一亭(2010)。探討家長參與科學學習成長團體對科學學習及參與子女科學學習之影響。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new window
鄭佳玲(2000)。台南市幼稚園教育家長參與之研究。國立台南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鄭淑文(2000)。國小一年級導師因應親師衝突方式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鄭淑芬(2010)。教師的多元文化想像--以教師對新移民子女的教育經驗為例。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鄭雅雯(2000)。南洋到台灣:東南亞外籍新娘在台婚姻與生活探究─以台南市為例。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鄭棨元、陳慧慈(譯)(2003)。J.Tomlinson著。文化全球化(Globalization and culture)。臺北市:韋伯文化。
鄭詩穎(2011)。順從?抵抗?─東南亞新移民女性的家庭照顧經驗。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黎巧萍(2005)。八月革命後越南中小學教育的改革與發展。東南亞研究,第五期,頁91-92。
鄧運林編(1995)。開放教育新策略。高雄:復文。
蔡文輝(2006)。 社會學理論。台北:三民。
蔡宏進、廖正宏(1987)。人口學。台北:巨流。
蔡百銓譯(1997)。印尼當代史。台北:國立編譯館。Robert Crib, Colin Brown 原著《Modern Indonesia : a history since 1945》。
蔡明璋(1996)。台灣的貧窮:下層階級的結構分析。台北:巨流。
蔡美玲譯(1995)。M. Belenky(1995)等著。對抗生命衝擊的女人。台北:遠流。
蔡榮貴、黃月純(2004)。台灣外籍配偶子女教育問題與因應策略。台灣教育,626,
32-37。
蔡榮貴、楊淑朱、賴翠媛、黃月純、余坤煌、周立勳〈2004〉。外籍配偶女子就讀國民中小學之學習表現與學校輔導措施現況調查。國立嘉義大學師範大學舉辦之外籍與大陸配偶子女教育輔導學術研討會手冊,208-239。
蔡淑鈴(1994)。台灣之婚姻配對模式。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6(2),335-371。
蔡麗玲(1998)。母職作為女性主義實踐。清華大學社會人類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雅玉(2000)。台越跨國婚姻現象之初探。國立成功大學政治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蔣金菊(2005)。新移民女性家長參與及其子女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以屏東縣曙光國小為例。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
潘慧玲、梁文蓁、陳宜萱(2000)。台灣近十年教育領導碩博士論文的分析:女性主義的觀點。婦女與兩性學刊,11,151-190。new window
潘慧玲(2003)。性別議題導論。台北:高等教育
潘慧玲(2004)。教育研究方法論:觀點與方法。台北:心理。
賴建達(2004)。國民小學實施外籍新娘識字教育之研究─以一所山區小學為例。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盧秀芳(2003)。在台外籍新娘子女家庭環境與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學校行政碩士班庶事輪,未出版。
蕭玉盞(2007)。新移民與本國籍家長對家長會功能認知及參與校務意願之調查研究-以基隆市國民小學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蕭如芬(2007)。東南亞裔新移民女性家長參與及其子女學校生活適應之關聯。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new window
蕭昭娟(2000)。國際遷移之調適研究:以彰化縣社頭鄉外籍新娘為例。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蕭翠惠(2008)。台中縣國民小學志工參與學校組織之現況。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謝小芩(1998)。性別與管教方式。婦女與兩性學刊,9,205-231。
謝進昌(2008)。臺灣學生學習成就評量資料庫之新移民子女分析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new window
謝孟穎(2003)。家長社經背景與學生學業成就關聯性之研究。教育研究集刊,49(2),255-287。new window
謝高橋(1981)。都市人口遷移與社會適應─高雄市個案研究。台北:巨流。new window
謝高橋(2001)。社會學。台北,巨流。
謝高橋(2004)。教育社會學。台北:五南。
謝慶皇(2004)。外籍配偶子女學業成就及其相關因素探討。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鍾怡純(2009)。新移民女性參與休閒性身體活動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new window
鍾鎮城、黃湘玲 (2008,十二月)。客籍新移民女性之語言與認同形塑。發表於new window
第二屆台灣客家研究國際研討會。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暨國際客家
研究中心,新竹。
鐘重發(2004)。台灣男性擇娶外籍配偶之生活經驗。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韓嘉玲(2004)。全球化下的亞洲婦女遷徙-「大陸新娘」在台灣的研究。跨界流離:全球化時代移民/工與社會文化變遷研討會論文。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舉辦。
薛化元(1994)。教育權的理論與爭議。收錄於薛化元、周志宏編著,國民教育的理論與實際。台北:稻香。new window
薛化元、周夢如(1997)。父母教育參與的權力與限制─以國民教育階段為中心。國民教育,37(6),20-28。
薛水福(2000)。教育基本法對家長參與的影響及其因應之道。教育資料與研究,32,29-30。new window
薛承泰(2003)。台灣地區婚姻的變遷與社會衝擊。國家政策論壇季刊 秋季號,245-259。
薛承泰、林慧芬(2005)。台灣家庭變遷─外籍新娘現象。2005年5月3日,
擷取自http://www.npf.org.tw/monthly/0304/theme-236.htm
顏錦珠(2002)。東南亞外籍新娘在台生活經驗與適應歷程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瞿海源(2006,3月28日)。關鍵在於優勢族群。中國時報,A15版。
簡成熙(2000)。多元文化教育的論證、爭論與實踐:從自由主義與社群主義論起。載於但昭偉、蘇永明(主編),文化・多元文化與教育,頁81-132。台北:五南。new window
簡成熙(2002)。本土教育理論之建構:教育哲學工作者的反省。教育科學,2(2),36-61。new window
簡成熙(2004)。女性主義與台灣的教育研究場域。載於潘慧玲(主編),教育研究方法論:觀點與方法,頁425-430。台北:心理。
簡成熙(2005)。教育哲學專論:當分析哲學遇上女性主義。台北:高等教育。new window
簡加妮(2001)。高雄市國民小學家長參與學校事務角色層級及影響策略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簡茂發(1986)。大學生適應問題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師大教育研究所集刊,28,1-90。
戴如玎(2005)。東南亞籍外籍女性配偶母職角色及其教養子女經驗。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蕭鴻光(2009)。我國家長教育權在國民中小學行政運作合理性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new window
羅瑞玉(2005)。多元文化觀點談外籍配偶的親職教育。屏東教育季刊,22,4-7。
譚光鼎(1998)。原住民教育研究。台北:五南。new window
譚光鼎、劉美慧、游美惠(2008)。多元文化教育。台北:高等教育。
蘇玉慧(2006)。新移民女性子女生活適應調查研究-以基隆市國民小學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蘇癸玲(1998)。鄉村學校義工參與動機參與程度與學習成效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蘇美蓉(2007)。勞工國家文化價值觀、職業價值觀與職業態度的跨文化比較。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蘇麗瓊(2005)。社會福利類志工領導訓練教材。臺北:內政部。
嚴文華、宋繼文、石文典(2002)。跨文化企業管理心理學。台北:楊智。
嚴智宏(2005)。東南亞文化與社會。東南亞文化教學參考手冊,79-116,南投埔里:暨南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
龐憶華(1999)。邁向共同責任的家校合作。基礎教育學報,8(2),83-89。new window
歐陽誾(1989)。我國國民小學學生家長參與子女學習活動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new window
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顧燕翎(1996)。從移植到生根:婦女運動在台灣(1985-1995)。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241-268。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龔宜君(2006) 。近代台灣與東南亞之關係。東南亞文化教學參考手冊,149-172,南投埔里:暨南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

二、英文書目
Aber, J. L., Jones, S., & Cohen, J. (2000). The impact of poverty on the mental health and development of very young children. In C. C. H. Zeanah(Ed.), Handbook of Infant Mental Health (2nd ed.,pp.113-128).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Acker, S. (1994). Feminist theory and the study of gender and education. In S.Acker, Gendered education(pp.43-54). 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
Adler, P. S. (1975). The transitional experience: An alternative view of culture shock. Journal of Humanistic Psychology, 15(4), 13-23.
Alcoff, L.(1994). Cultural feminism versus post-structuralism: The Identity crisis in feminisy theory. In N. B. Dirks, G. Eley, & S. B. Ortner(Eds.) Culture/Power/History: A reader in contemporary social theory(pp. 96-122).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Anderson(1999).Child in-between: constructing identities in the bicultural family. Journal of the Royal Anthropological Institute, 5(1),13-26.
Anne, W. D. (1995). Redefining parent involvement to understanding and support for change.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econdary. SchoolPrincipals,79,96-101. Retrieved May 5,2001 form ProQuest database on the World Wide Web: http//proquest.umi.com
Appadurai, Arjun. 1991. Ethnoscapes: Notes and Queries for a Transnational Anthropology. Pp. 191-210 in Recapturing Anthropology: Working in the Present, ed. Richard G. Fox. Santa Fe. New Mexico: School of American Research Press.
Arasaratnam, L. A.& Doerfel, M. L. (2005).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identity key components from multicultural perspectiv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 29 ,137-163.
Arkoff.(1968). Adjustment and mental health. New York:McGraw Hill.
Ascher, C. (1986). Improving the school-home connection for poor and minority urban students. The Urban Review, 20,109-123.
Bagnall, R. G. (1989). Reachering participation in adult education: A case of quantified distor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ifelong Education, 8(3), 251-260.
Bracht, N.(ed)(1990). Health promotion at the community level. Newbury Park, CA: Sage.
Bakhtin, M. M. (1981). The dialogic imagination. Austin: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Barnard, W. M. (2001). Early intervention involvement, parent involvement in early schooling and long-term school success.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62(4), 1319A. (UMI No. 3012373)
Beardsworth and Keil(1997)Sociology on the Menu:An Invitation to the Study of Food
and Society. London: Routledge
Berger’ E. H.(1987). Parent as Partners in Education – The School and Home Working Together. Second edition. Ohio : Merrill Publicing Company.
Berger’ E. H.(1991). Parent involvement: Yesterday and today. The Elemtary School Journal, 91(3),209-218.
Blau(1964). Exchange and power in social life. New York: Wiley.
Boesch, E. E. (1991). Symbolic Action Theory and Cultural Psychology. New York: Springer-Verlag.
Bourdieu,P. ( 1973). Cultural Reproduction and Social Reproduction. Pp. 71-112 in Knowledge, Education, and Social Change: Papers in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Edited by Richard Brown. London, Tavistock.
Bourdieu,P.(1977).Cultural Reproduction and Social Reproduction. Power and Ideology in Education. Edited by Karabel, J. and Halsey,A.H.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Bourdieu,P.(1986). The forms of capital ,In J. G. Richardson (Ed.), 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pp.241-260).
Bourdieu, P. (1993).The Field of Cultural Production.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Brick, J. (1991). China:A handbook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Macquarie University, Sydney.
Britzman, P.D.(1991). Practice makes practice: A critical study of learning to teach. Albany,NY: SUNY Press.
Bronfenbrenner, U.(1979). The ecology of human development: Experiments by nature and design.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ronfenbrenner, U.(1986). Ecology of the family as a context for human development: research perspectives. Development Psychology, 22(6), 723-742.
Bronfenbrenner, U.(1989). Ecological Systems Theory. In R. Vasts(Ed). Analysis of child development.(Vol. 6, pp.187-251). Greenwich, CT: Jai Press.
Brooks-Gunn, J., & Duncan, G. J. (1997). The effects of poverty on children. The Future of Children, 7, 55-71.
Bruckman, M., & Blanton, P. (2003). Welfare-to-work single mothers' perspectives on parent involvement in Head Start: Implications for parent-teacher collaboratio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Journal, 30(3), 145–150.
Bullough,R. V.,Knowles,J.G.,& Crow,,N. A,(1911). Emerging as a teacher.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Burke, k. (1945). Introduction: The Five Key Terms of Dramatism. In Burke, k. (ed.). A Grammar Motives. New York: Prentice-Hall. pp:xv-xxiii.
Cho, J., & Trent, A.(2006). Validity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revisited. Qualitative Research, 6(3). 319-340.
Clandinin, D. J., & Connelly, F. M. (2000). Narrative inquiry: Experience and story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蔡敏玲、余曉雯譯,2003,敘說探究:質性研究中的經驗與故事。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Cohen, L., Manion, L.,& Morrison, K.(2004)。教育研究法(Research methods in
education)(徐振邦、梁文蓁、吳曉青、陳儒晰譯)。台北縣:韋伯。(原作
2000出版)
Comer, J. P. & Haynes, N. M. (1991). Parent involvement in school: An Ecological Approach. The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 91(3), 271-277.
Comuntzis, G. (1996). Critical issue: Creating the school climate and structures to support parent and family involvement. Retrieved November 18, 2001, from the World Wide Web:http://www.ncrel.org/ sdrs/areas/issues/envrnmnt/famncomm/pa300.htm
Constable(2005). Introduction: Cross-Border Marriage, Gendered Mobility, and Global Hypergamy. Pp. 1-16 in Cross-Border Marriage: Gender and Mobility in Transnational Asia, ed., Nicole Constable. Univers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Cook, Judith A., & Fonow, Mary M.(1986). Knowledge and Women’s Interests: Issues of Epistemology and Methodolojgy in Feminist Sociological Research. Sociological Inquiry, 56(2).
Creswell, J. W. (2008). Educational research: Planning, conducting, and evaluating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research. (3rd ed.).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Crim,J.(1992) Parent involvement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A meta analysis. Doctoral dissertation,University of Georgia, Athens.
Cross, W.E. (1971). The Negro-to-Black conversion experience: Toward a psychology of Black liberation. Black World, 20(9), 13-27.
Crossley, M. L. (2000). Introducing narrative psychology: Self, trauma,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meaning. 朱儀羚、康萃婷、柯禧慧、蔡欣志、吳芝儀譯 (民93):敘事心理與研究-自我、創傷與意義的建構。嘉義:濤石文化。
Culp III, K., & Nolan, M. (2000). Trends impacting volunteer administrators in the next 10 years. The Journal of Volunteer Administration,19(1), 10-19.
David,B.C.(1989).A successful parent involvement program. Educational Leadership,47(2),21-23.
Davies, D.(1987). Parent involvement in the public schools: Opportunities for administrators. Education and Urban Society, 19(2), 147-163.
Davies, M. E.(1993). Parents, gender, and education reform. Cambridge: Polity pres.
Davies, M. E.(1998). Involvements and investments in education. Journal for a Just and Caring Education, 4(1), 30-46.
Davis, B.(2001). Gender,networks and Mexico-US migration. The 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38(2),1-26.
Delaet, D. L.(1999).The invisibility of woman in scholarship on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In G. A. Klson, and D. L. Delaet(eds),Gender and immigration. New York: NYU.
De Graff, N. D., De Graff, P. M., & Kraaykamp, G. (2000). Parental cultural capital and educational attainment in the Netherlands: A refinement of the cultural capital perspectiv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73, 92-111.
Devault, Marjoie L. (1999). Liberating Method: Feminism and Social Research. Philadelphia: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Downing, N., & Roush, K. (1985). From passive acceptance to active commitment: A model of feminist identity development for women. The Counseling Psychologist, 13(4), 695-709.
Edgar H. Schein(1992). Organizational Culture and Leadership(2nd ed).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Edward, V. & Redfern, A. (1988). At home in school: parent participation in primary education. London: Routledge.
Elman, R. (2000).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school-home communication, parent and teacher attitudes, and teachers' practices with parent involvement.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60(7), 2367A. (UMI No. 9938903)
Epstein, J.L.& Becker, H.J.(1982).Teachers’reported practices of parent
involvement:Problems and possibilities.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83,103-113.
Epstein, J. L. (1987). Parent Involvement:What research says to administrators. Education and Urban Society,19(2),119-136.
Epstein, J. L. (1992). School and family partnerships. Baltimore, MD: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43 715)
Erikson, E. H. (1968). Identity: Youth and Crisis. New York: Norton.
Evans,W.A., Han, K.C. and Sculli, D.(1989).A Cross-culture Comparison of Managerial Style, Journal of Management Development,8(3),5-13.
Everett S. Lee (1966). A Theory of Migration. Demography, Vol.3, No.1, 50.
Eyles J. The geography of everyday life. Gregory D, Walford R. Horizons in Human Geography. London: Macmillan,1989:102-117.
Fennes, H. & Hapgood, K. (1997). Intercultural learning in the classroom: Crossing borders. London: Cassell.
Foucault, M. (1979). Discipline and punish: The birth of prison. New York:Vintage.
Francies, G. R. (1983). The volunteer needs profile: A tool for reducing turnover. Journal of Volunteer Administration, 1(4), 17-33.
Furnham, A., & Bochner, S. (1986).Culture shock:Psychological reactions to unfamiliar environments. New York, NY: Routledge.
Geertz, Clifford. (1973). Deep Play: Notes on the Balinese Cockfight. in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 New York: Basic Books, 412-453.
Giddens, A.(1991). Modernity and self-identity::self and society in the late modern age .Cambridge, U.K.:Polity Press in association with Basil Blackwell.
Gidorn, B. (1976). Rewards from sustained volunteer work: A study of volunteers in four health and mental health institution. Unpublishe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Maryland Baltimore Professional Schools.
Giroux, H. A.(1992). Border crossings: Cultural workers and the polities of education. New York: Routledge.
Greenwood, G. E., & Hickman, C. W. (1991). Research and Practice in Parent Involvement: Implications for Teacher Education.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29 060)
Gurin, P.(1985).Women’s gender consciousness.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49,143-163.
Gurin, P., & Townsend, A. (1986). Properties of gender identity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gender consciousness.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25, 139-148.
Habermas, J. (1968). Knowledge and Human Interests. Boston: Beacon.
Harding, S.(1987).Introduction: Is there a feminist method?, In S. Harding(ed.), Feminism and methodology(pp. 1-14). Bloomington, I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Harding, S.(1991). Whose science? Whose knowledge? Thinking from women’s lives.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Heisler, Barbara Schmitter. (2000) .The Sociology of Immigration: From Assimilation to Segmented Integration, from the American Experience to the Global Arena. In Caroline B. Brettell and James F. Hollifield (eds), Migration Theory: Talking across Disciplines. New York, Routledge.
Henderson-King, D & Stewart, A. J.(1997). Feminist consciousness perspectives on women’s experience.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3(4), 415-427.
Hickman, C. W. (1993). Parent involvement: Relationships between socioeconomic status, gender, grade-level,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at the secondary school level.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Florida. 93-14241.
Holliday, M. A. K. (1973). Explorations in the Functions of Language. London: Edward Arnold.
Hollingsworth,P.M. & Hoover,K.H. (1991). Elementary teaching methods. Boston : Allan and Bacon.
Hoover-Dempsey, K. V., & Sandler, H. M. (1997). Why do parents become involved in their children’s education?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67(1), 3-42.
Hoover-Dempsey, K.V., & Sandler, H.M. (2005). Final Performance Report for OERI Grant # R305T010673: The Social Context of Parental Involvement: A Path to Enhanced Achievement. Presented to Project Monitor, Institute of Education Sciences, 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March 22, 2005.
Hunter, M. (1989). Join the “Par-aide” in education. Educational Leadership, 47(2), 36-41.
Hyde, J. S. (2002). Feminist identity development: The current state of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The Counseling Psychologist, 30(1), 105-110.
Iles, P. (1995). Learning to work with difference. Personnel Review,24 (6),44-60.
Jackson, Beth(2004), Curatorial Rationale: Habitus-Habitat,2011年12月2日擷取自:http://ea.pomona.edu/Goldsworthy/art.html
Jackson, J. A. (1986). Migration. Singapore, Longman Singapore Publishers (Pte) Ltd.
Kellagham, T., Sloane, K., Alvarez, B., & Bloom, B. S. (1993). The home environment & school learning.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Inc.
Kennet, D. A.(1980). Altruism and Economic Behavior, I:Developments in the Theory of Public and Private Redistribution.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Sociology, 39, 2, 183-198
Kitano, H. L., Yeung, W. T, Chai, L. & Hatanala,H.(1984). Asian-American Interracial Marriage.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46(2), 179-190.
Klein, E.(1984).Gender Politics: From Consciousness to Mass Politics.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Kolb.D. A.(1984).Experience Learning:Experience As the Source of Learningand Development.Englewood Cliffs:Prentice-Hall.
Kraft, R. J., & Sakofs, M. (1985). The theory of experiential education. Boulder, CO:Association for Experiential Education.
Kuo, Ming-Mu, & Lai, Cheng-Chieh. (2006). Linguistics across Cultures: The Impact of Culture o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Online Submission; Journal of Foreign Language Instruction v1 n1 Nov 2006, 1(1), 10.
Kymlicka, W.(1995).Multicultural Citizenship .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abov, W. (1982). Speech Action and Reactions in Personal Narrative.in Tannen, D. (ed.), Analyzing Discourse: Text and Talk. Washington, DC: 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 pp.219-247.
Lamb, M. E. (2000). The History of Research on Father Involvement: An Overview. Marriage & Family Review, 29(2/3): 23-42.
Lareau, A. (1987)。Social Class Differences in Family-School Relationship : The Importance of Cultural Capital.(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J353123)
Lareau, A. (2000). Home advantage: Social class and parent intervention in elementary education(2nd ed.). Lanham, MD: Rowman & Littlefield.
Lather, P. (1991). Getting smart: Feminist research and pedagogy with/in the postmodern. New York: Routledge.
Lather, P. (1994). Fertile Obsession: Validity After Poststructuralism, in Andrew Gitlin (Ed.),Power and Method: Political Activism and Educational Research,36-60.New York and London: Routledge.
Lee, C. (1993). Cross- cultural traning : don't leave home without it. Traning, 20(7), 20-25.
Lieblich, A., Tuval-Mashiach, R., & Zilber, T. (1998). Narrative research: reading,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吳芝儀譯 (民97):敘事研究:閱讀、分析與詮釋。嘉義:濤石文化。
Lightfoot,S.L.(1978).Worlds apart:Relationships between families and schools.New
York:Basic Book.
Lincoln, Y. S., & Guba, E.(1985).Naturalistic Inquiry. Beverly Hills, CA: Sage.
Lupi, Marsha H.; Tong, Virginia M (2001). Reflecting on Personal Interaction Style To Promote Successful Cross-Cultural School-Home Partnerships. Preventing School Failure, v45 n 4 , 162-66
Ma, S. A.(2000)Rethinking Migration Decision Making in Contemporary Migration Theories, 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報30: 145-184。
Marcia, J. E. (1980). Identity in adolescence.In J. Adelson (Ed.), Handbook o[ Adolescent
Psycho.lo.gy (pp. 159-187). New York: John Wiley.
Marshall, C., & Rossman, G. B. (1999). Design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CA : Sage.
McBride B. A., Rane, T. R., & Bae, J.(2001).Intervening with teachers to encourage father/male involvement in early childhood programs. Early Childhood Rsearch Quarterly, 16, 77-93.
McIntosh, H. (2003). A descriptive profile of parental involvement in selected Kentucky middle schools.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63(12), 4173A. (UMI No. 3074497)
Mead, G. H.(1934). Mind, Self, and Society: from the Standpoint of A Social Behaviorist. Chicago :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Murray, M. (2003). Narrative psychology. In J. A. Smith (Ed.), Qualitative psychology: A practical guide to research method. 丁興祥等譯 (民95):質性心理學。台北:遠流。
Myerhoff, B. (1979). Number our days: Culture and community among elderly Jews in an American ghetto. New York: Meridian.
Narayan, U. (1988). Working together across differene: Some considerations on emotions and political practice, Hypatia, 3(Summer): 31-47.
National Congress of Mothers and Parent-Teacher Associations (2001). National standards for parent/family involvement programs. [On-line]. Available: http://www.pta.org/programs/pfistand.htm
Neuliep, J. W. (2006).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London: Sage.
Nguyen, D. H. (1956). Verbal and non-verbal patterns of respect behavior in Vietnamese society. Some metalinguistic data, Unpublished Ph.D thesis, New York University.
Nord, C.W. (1998). Father involvement in school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19632)
Oakley, P. and D. Marsden (1984) Approaches to Participation in Rural Development. Geneva: 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
Ogbu, J. U.(1991). Immigrant and involuntary minorities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In M. A. Gibson & J. U. Ogbu (Eds.), Minority status and schooling: A comparative study of immigrant and involuntary minorities (pp.3-33). New York: Garland.
Oberg, K. (1960). Culture shock: Adjustment to new cultural environments. Practical Anthropology, 7, 177-182.
Parke, R. D. (2000). Father Involvement: A Developmental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 Marriage & Family Review. 29(2/3), p. 43-58.
Patton, M. Q. (1990). 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 (2nd.). 吳芝儀、李奉儒譯 (民84):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桂冠。
Pham, Van Bich. (1999). The Vienamese Family in Change: The Case of the Red River Delta. Richmond, British, Curzon Press.
Philpott, S. B. (1970). The Implication of Migration for Sending Societies : Some Theoretical Considerations, Migration and Anthropology, Proceeding of the 1970 Annual Spring Meeting.
Pinneger, S., & Daynes, J. G. (2006). Locating narrative inquiry historically: Thematics in the turn to narrative. In D. J. Clandinin ( Ed.), Handbook of narrative inquiry. Thousand Oaks, CA: Sage.
Polkinghorne, D. E. (1988). Narrative knowing and the human sciences. 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Rasinski, T. V., & Fredericks, A. D. (1989). Dimensions of Parent Involvement (Working with Parents). Reading teacher,43(2), 180-182. Retrieved December 23, 2001 form EBSCO database (Masterfile) on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ebsco.com
Reay, D. (1998/2003). Class work- mothers’ involvement in their children’s primary schooling. London: Routledge Falmer.
Reinharz, S. (1992). Feminist Methods in Social Research.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Rhine,W. R. (1981). Making school more offective. NY: Academic Press.
Rich, A. (1976). Of woman born: Motherhood as experience and institution. New York: W.W. Norton.
Ricoeur, P. (1984). Time and narrative (K. McLaughlin & D. Pellauer, Trans.; Vol. 1). Chicago, IL: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Ricoeur, P. (1988). Time and narrative (K. McLaughlin & D. Pellauer, Trans.; Vol. 3). Chicago, IL: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Riessman, C. K. (1993). Narrative analysis. Newsburry Park, CA: Sage.王勇智、鄧明宇譯 (民92):敘說分析。台北:五南。
Rodgers, J.S. & McGovern T. (2002). Attitudes toward the culturally different: the role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barriers, affective responses, consensual stereotypes, and perceived threa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 26, 609-631.
Romanoff, B. D. (2001). Research as therapy. In R. A. Neimeyer (Ed.), Meaning resconstruction & the experience of loss (pp. 245-257).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Rothman, B. (1989). Women as fathers: Motherhood and child care under a modified patriarchy. Gender and Society, 3(1), 89-104.
Ruddick, S. (1980).Maternal thinking.Feminist studies,6:342-367.
Runyan, W. M. C. (1984). Life histories and psychobiography: Explorations in theory and metho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alili,Farideh & Hoosain,R(Eds.).(2001).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 issues, policies, and practices. Greenwich, Conn. : Information Age.
Sauvy, A.(1966). General Theory of Population. New York:Basic Books,Inc.
Scheerens, J. (1990). School effectivenss research and the development of process indicators of school functioning. School Effectiveness and School Improvent, 1 (1), 73.
Scheier, I. H. (1980). Exploring volunteer space: The recruiting of a Nation. Washington, DC: The National Center for Citizen Involvement.
Scott, W.J. (1992).Experience, In J. Butler & J. W. Scott. (Eds), Feminists theorize the political (pp. 22-40). New York: Routledge.
Seeley, D. S. (1989)。A new paradigm for parent involvement. Educational Leadership, 47(2), 24-27.
Seifert, K. L.(1992). Parents and Teachers : Can They Learn from Each Other?(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52 202)
Skeggs, B. (2001). Feminist ethnography, In P. Atkinson, A. Coffey, S. Delamont, J. Lofland, & L. Lofland (Eds.), Handbook of ethnography (pp. 426-466). London: Sage.
Sleeter ,C.E.&Grant ,C.A.(1994).Making choices for Multicultural education:Five approaches to race, class, and gender(2nd ed.)(pp.41-79). NY: Merrill
Stanley,L. & Wise, S.(1983). Breaking out : Feminist Consciousness and Feminist Research.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Stanley,L. & Wise, S.(1993). Breaking out again: Feminist ontology and epistemology(2 ed). New York.: Routledge.
Stanley, L. (1997). Methodology Matters!In V. Robinson & D. Richadson(Eds.), Introducing women’s studies(pp. 199-219).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Swap, S. M. (1993). Developing home-school partnerships : Form concepts to practice. New York, NK: Teachers’College Press, Columbia University, 1234 Amsterdam Avenue.(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58 220)
Swick, K. J. (1992). Teacher-parent partnerships (Report No. EDO-PS-92-12). Urbana, IL: Clearinghouse on Elementary and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51 149)
Swick, Kevin J (2003). Communication Concepts for Strengthening Family-School-Community Partnerships,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Journal, v30 n4, 275-28.
Sy, S. R., Rowley, S. J., & Schulenberg, J. E. (2007). Predictors of Parent Involvement across Contexts in Asian American and European American Families. Journal of Comparative Family Studies, 38, 1-29.
Tang, S.Y. F.(2002). From behind the pupil’s desk to the teacher’s desk: A qualitative study of student teachers’ professional learning in Hong Kong. Asia-Pacific Journal of Teachrr Education, 30(1),51-66.
Tay ,Verena (2007), You Are What You Eat. Iowa City Public Library and the International Writing Program Panel Series
Thorne,G. B.(1993). Parent Involvement in the school: A New Paradigm for preservice and inservice education of Teachers and Adminstrators.DAO 93-33212.
Tiedeman, D. V., & Q'Hara, R. P. (1963). Career development: Choice and adjustment. New York: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Board.
Tilman. Robert O.( 1969).The Quest for Economic Progress. In Robert O. Tilman, ed., Man, state, and society in contemporary Southeast Asia. New York: Praeger. 523-525.
Torbion, I. (1982). Living abroad. New York: Wiley.
Truman, C. (1994). Feminist challenges to traditional research: Have they gone far enough? In B. Humphries, & C. Truman(Eds.), Re-thinking social research(pp. 21-36). England: Avebury.
Truong, Thanh-Dam. (1997) Uncertain Horizon: The Women’s Question in Vietnam Revisited. In Bjőrn Beckman, Eva Hansson and Lisa Román (eds), Vietnam: Reform and Transformation. Sweden, Stockholm University.
Tylor. E. B.(1977). Primitive culture:Researches into development of mythology, philosophy, religion, language, arts and customs.London.
Umberson,D., Chen,M.D., House,J.S., Hopkins, K., & Slaten, E.(1996).The effect of social relationships on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are men and women really so different? American Ssociological Review 61, 837-857.
Useem E. L.(1992). Middle schools and math groups: parents’ involvement in children’s placement. Sociology of Education 65(4), 263-279.
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1994).Strong families, strong schools: Building community partnerships for learning. Washington, D.C.: 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1998).Family involvement in children’s education: successful local approaches.[on-line]. Available: http://www.ed.gov/pubs/FamInvolve/
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2001).Partnership for family involvement in education.[on-line]. Available: http://pfie.ed.gov/
Waggoner, K., & Griffith, A.(1998).Parent involvement in education: Ideology and experience. Journal for a Just and Caring Education, 4(1), 65-77.
Walker, K. N., Macbride, A., & Vachon, M. L. S. (1977). Social Support Networks and the Crisis of Bereavement. Social Science and Medicine, 11(1), 35-41.
Warnke, G. (1987). Gadamer’s Hermeneutics: A Reading of Truth and Method. New Haven, NY: Yale University Press.
Watkins, T. J. (1997). Teacher communications, child achievement, and parent traits in parent involvement models. Th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91, 3-14.
Webster, L., & Mertova, P. (2007). Using narrative inquiry as a research method: An introduction to using critical event narrative analysis in research on learning and teaching. New York: Routledge. ﹝On-line﹞. Available at
http://www.myilibrary.com/browse/open.asp?ID=91822
Weibly, G.W. (1979). Parent involvement programs:Research and practic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s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 Research Association, New York.
Wilcox, K.(1982). Ethnography as a method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 to the study of schooling: A review. In G. Spindler(Ed.), Doing the ethnography of schooling: Educational anthropology in action(pp. 456-488). IL: Waveland Press.
Williams, D. L., & Chavkin, N. F. (1989). Essential elements of strong parent involvement programs. Educational Leadership, 47, 18-20.
Wilson,John (2000) ,Volunteering , Annual Reviews of Sociology , 26,.215-240.
Wolcott, H. F. (1994). Transforming qualitative data: Description ,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CA: Sage.
Yob, M. I. (2000). Feminism in the school in a postfeminist age. Educational Theory. 50(3), 383-403.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