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消失和重生的香港客家
書刊名:中華行政學報
作者:曾建元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Tseng, Chien Yuan
出版日期:2017
卷期:20
頁次:頁7-23
主題關鍵詞:香港客家賴際熙羅香林巴色會香港崇正總會世界客屬懇親大會Hong Kong HakkaLai Tsi-hisLo Hsiang-linChristian Basel missionHong Kong Tsong Tsin AssociationWorld Hakka Conferenc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47
  • 點閱點閱:8
南宋時期,香港出現了第一批躲避金、元戰禍的移民,其中來自江西者,包括文天祥家族後裔,實為早期的客家人。清朝原對中國大陸沿海居民進行遷界以隔絕臺灣,香港人口為之一空。清朝平定臺灣後,乃廣招移民實邊,遂有粵東客家人此後陸續大量入墾香港,成為 香港原居民的重要組成。清朝割讓香港後,基督教巴色會傳教士前來發展客家教會,由香港而上溯大陸客家地區,加以太平天國起義後的社會變動造成廣東地區土客族群關係緊張,客家人的客家認同意識於是在客家仕紳的提倡下萌發而成形。賴際熙、羅香林先後以香港為據點,在香港客家崇正總會的支持下展開客家研究,使香港成為客家研究的發源地。1970年代,香港崇正總會為團結全球客家鄉親,開展中華民國之國民外交,發起世界客屬懇親大會, 自此捲動全球客家運動。香港的客家研究,則要分兩類來評述,一為香港有關客家的研究;另一為關於香港客家人的研究。前者早期有香港崇正總會的資助和鼓勵,以羅香林總其成,近年則由勞格文(John Lagerwey)領導進行中國各地客家的田野調查;香港客家人的研究,冷戰時期只是作為中國研究的替代品,雖缺乏客家意識,卻也留下豐富的香港當地客家的人類學研究成果。今日香港客家人則在臺灣客家研究和香港本土運動的激盪下,以其真實面貌與身分成為當代客家研究的新興主題。
During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the first immigrants appeared in Hong Kong to avoid the Jin and the Yuan dynasties' aggressions. The immigrants from Jiangxi, including Wen Tian -xiang's descendants, in fact, were original Hakka. The Qing dynasty relocated the coastal residents of mainland China to isolate Taiwan and empty Hong Kong's population. After settling down Taiwan, the Qing dynasty recruited a wide range of immigrants to mainland China's coastal region, and then the Hakka people in eastern Guangdong gradually moved to Hong Kong and became a part of important indigenous settlers of Hong Kong. After the Qing dynasty ceded Hong Kong, the Christian Basel Mission came to Hong Kong to develop the Hakka Church, which can be traced back to the mainland Hakka region. The social changes caused by the Taiping Rebellion resulted in tensions between Hakka ethnic groups and the local in the Guangdong area. Then the Hakka self-identity was advocated and formed by Hakka gentry. Lai Tsi-hsi and Lo Hsiang-lin successfully built Hong Kong to be a base to carry out Hakka studies with the support of the Hong Kong Tsong Tsin Association, making Hong Kong the birthplace of Hakka studies. Since the 1970s, the Hong Kong Tsong Tsin Association launched the World Hakka Conference to unite Hakka people in the world to support the people-to-people diplomacy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which gave rise to the global Hakka movement. Hakka studies in Hong Kong can be reviewed in two categories, one for Hakka studies in Hong Kong and the other for Hakka people in Hong Kong. The former, which can be represented by Lo Hsiang-lin's achievement, was financed and encouraged by the Hong Kong Tsong Tsin Association in the early years, and a lot of Hakka field surveys in various regions of China were led by John Lagerwey in recent years. The study of the Hakka people in Hong Kong was only conducted as a substitutive object of China studies during the cold-war period. Despite lacking Hakka consciousness, the latter still left rich anthropological research results of Hong Kong local Hakka. Today, with the inspiration by Taiwan Hakka studies and the Hong Kong localization movement, Hong Kong Hakka people with their appearance and identity have been the emerging theme of contemporary Hakka studies.
期刊論文
1.陳麗華(20101200)。客家人的宗族建構與歷史記憶塑造:以臺灣六堆地區為例。臺灣史研究,17(4),1-3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為理(2003)。香港客家人的歷史和現狀--香港客家人研究述評。南方論叢,2003(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友蘭(19661200)。羅香林教授的治學及其著作。書目季刊,1(2),89-9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麗華(2011)。「客家」身份的建構--殖民體系下的香港新界與臺灣六堆。贛南師範學院學報,32(1),1-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程美寶(2008)。羅香林早年人種學與民族學的理念與實踐。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譚樹林(2007)。近代來華基督教傳教士與客家源流研究--以歐德禮、畢安、肯比爾為中心。學術研究,2007(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鍾山(1999)。走向海洋的優秀民系--漫話港澳臺的客家人和客屬組織。上杭客家,1999(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羅碧詩(20100600)。Women as Worshippers, Women Worshipped: A Hakka Community in Hong Kong。民俗曲藝,168,79-109。new window  new window
9.陳麗華(20111200)。談泛臺灣客家認同--1860~1980年代臺灣「客家」族群的塑造。臺大歷史學報,48,1-4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林文映(2016)。香港客家文化研究的現狀及前瞻。2015桃園市乙未、客家紀念活動暨國際學術研討會。桃園:桃園市政府客家事務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永海(2011)。從20世紀初香港的都市發展個案看客家跨境族群網絡。2011年族群、歷史與文化亞洲聯合論壇:《當代客家之全球發展》學術研討會,(會議日期: 2011年10月28日至11月1日)。中壢:國立中央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永海(2012)。誰的客家文化與認同。2012亞洲客家研究學術研討會:《新生代的視野》,(會議日期: 2012年6月29-30日)。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永海(2014)。清末民初香港殖民地客家人的族群化。《中華族群與基督教--客家、潮汕、閩南與台灣》研討會,(會議日期: 2014年6月7日)。香港:香港教育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張翰璧(2015)。臺港兩地客家研究發展的比較。2015當代客家學論壇《客家文化的族群認同》主題場次,(會議日期: 2015年12月27日)。臺北:臺北市政府客家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張翰璧(2016)。臺港兩地客家研究發展的比較。2015當代客家學論壇《客家文化的族群認同》主題場次,(會議日期: 2016年1月1日)。竹北:國立交通大學客家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鄭赤琰(1994)。香港崇正總會的緣起與發展--一個族群會館的政治適應力的個案研究。國際客家學研討會。香港: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海外華人研究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楊聰榮(2002)。為什麼香港缺乏客家認同?--從語言政策的歷史分析到身份認同的政治社會學。客家文化學術文化研討會。臺北:客家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楊聰榮(2002)。香港的語言問題與語言政策--兼談香港語言政策對客語族群的影響。各國語言政策學術研討會。臺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劉義章(2000)。元朗客家村落田野調查初步報告。客家淵遠流長--第5屆國際客家學研討會。吉隆坡:馬來西亞客家公會聯合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劉義章(2001)。香港客家村落的歷史與文化考察--崇正新村的個案研究取向。客家‧聚落、宗族與族群關係:第四屆國際客家學研討會,(會議日期: 2001年7月1日)。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劉義章、老冠群(2005)。香港崇正總會與世界客家運動。「移民與客家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丁新豹(1988)。香港早期之華人社會(1841-1870)(博士論文)。香港大學,香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曾韻潔(2013)。客家企業家社會價值實踐之析探--以田家炳基金會為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湯錦台(2010)。千年客家。臺北:如果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謝劍(1981)。香港的惠州社團--從人類學看客家文化的持續。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劉鎮發(2001)。客家:誤會的歷史、歷史的誤會。學術研究雜誌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Lutz, Jessie Gregory、Lutz, Rolland Ray(1998)。Hakka Chinese Confront Protestant Christianity, 1850-1900。M. E. Sharpe。  new window
5.湯泳詩(2012)。一個華南客家教會的研究--從巴色會到香港崇真會。香港:基督教中國宗教文化研究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阮志(2012)。中港邊界的百年變遷:從沙頭角蓮蔴坑村說起。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李志剛(2012)。基督教與香港早期社會。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徐承恩(2017)。香港:鬱躁的家邦--本土觀點的香港源流史。新北:左岸文化事業有限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湯錦台(2010)。千年客家。臺北:大宴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陳錫超、彭亞文(2016)。客家大世界。臺北:臺北市彭氏宗親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陳麗華(2015)。族群與國家:六堆客家認同的形成(1683-1973)。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客家研究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張少強(2016)。管治新界:地權,父權與主權。香港: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張發奎、夏連蔭、胡志偉(2017)。張發奎口述自傳--中華民國第四任陸軍總司令回憶錄。臺北:亞太政治哲學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鄭赤琰(1999)。香港崇正總會與客家學開展。香港:嶺南大學族群與海外華人經濟研究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鄭赤琰(2000)。「敏銳危機感」與客家人的政治成就。香港:嶺南大學族群與海外華人經濟研究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葉德平、邱逸(2016)。古樹發奇香--消失中的香港客家文化。香港: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劉蜀永(2016)。簡明香港史。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劉義章(2007)。香港客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Hayes, James、嘉熙語文翻譯中心(1999)。滄海桑田話荃灣。香港:滄海桑田話荃灣出版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馬楚堅(2011)。羅香林教授之客家學的形成,梅州:哈客風客家文化交流工作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文映(2016)。客家人南遷香港的五個時期,香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曾建元(20141111)。族群和國族,香港:東方報業集團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曾士軒(20130401)。現代香港客家的樣貌,中壢: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王東(2003)。客家研究的回顧與展望,中壢: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Johnson, Elizabeth Lominska(1996)。Hakka Villagers in a Hong Kong City: The Original People of Tsuen Wan。Guest People: Hakka Identity in China and Abroad。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new window
2.金禧紀念特刊編輯委員會(1971)。香港崇正總會會史。香港崇正總會金禧紀念特刊。香港:香港崇正總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黃石華(1995)。崇正同人系譜重印序言。崇正同人系譜。香港:香港崇正總會出版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黃麟書(1971)。客家祖先中原南遷之始問題。香港崇正總會金禧紀念特刊。香港:香港崇正總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永海(2007)。作為中國國族事業的客家言說--從香港看近代客家文化認同性質的變遷。香港客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郭良文(2015)。記憶與再現:消失中的香港客家村與認同。客家文化、認同與信仰:東南亞與臺港澳。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麗華(2007)。香港客家研究綜述。香港客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劉育(2007)。以21世紀精神探討香港客家文化資源的可持續發展。香港客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劉智鵬(2016)。[古樹發奇香--消失中的香港客家文化]序。古樹發奇香--消失中的香港客家文化。香港: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劉鎮發(2001)。香港的客家人和客家話。香港客粵方言比較研究。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劉鎮發(2007)。香港客家人的源流。香港客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劉鎮發、周柏勝(2001)。嘉應方言使用者與客家認同--過去、現在與將來。香港客粵方言比較研究。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謝劍(2004)。試論香港客家社團的本土化及其意義。民族學論文集。礁溪:佛光人文社會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謝劍(2004)。香港地區的客家研究及其影響。民族學論文集。礁溪:佛光人文社會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Constable, Nicole(1996)。Poverty, Piety, and the Past: Hakka Christian Expressions in Hakka Identity。Guest People: Hakka Identity in China and Abroad。Seattle: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