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一九七O年代以降臺灣散文的性別、族群、階級議題之研究
作者:陳鴻逸 引用關係
校院名稱: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林明德
林淇瀁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5
主題關鍵詞:戰後臺灣散文性別族群階級他者敘事報導文學口述歷史生命史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27
從文學社會學角度來看,為數不少的散文、讀者群,反應了散文繁榮景象。然而相較於其他文類,散文研究確有其開發的必要性。另者,現代散文在理論的操作對應上,一直少有適宜的理論作為審視的方法論。故本文盼達到幾個目標:一、擴延現代散文較少觸及的社會課題,揭示散文家、文本與社會文化的互動,實踐其關懷;二、勾勒戰後現代散文中的歷史向度,回應於臺灣社會結構隱埋議題;三、深化散文理論基礎,探析生命敘寫之景象。
章次安排先以性別、族群而後階級陳述。關於性別課題,是從女性如何發聲、被看見的生命書寫作為起始點,轉向女性如何敘述「她的故事」,以及如何運用書寫、口述的形式建構屬於「女性的歷史」,探析口述歷史的表述意義、公/私領域轉換間困境、身體的特殊經驗,進而延伸至女同志的情感想像。接續的族群章節,針對戰後臺灣的歷史事件與創傷:二二八事件、白色恐怖的書寫、原住民與客家族群、眷村、外籍移民/工等書寫,先作社會、政治的描述再進而分析文本,突顯出臺灣的族群認同雖然紛雜,但內部所蘊含的元素亦相對豐富。至於階級在戰後臺灣社會是難以被彰顯的課題,加上威權統治壓制了日本殖民時期延續至戰後部分喘延的左翼思想。加上戰後臺灣在冷戰結構下特殊位置,使得國家蘊化出新的分工機制、產業形態,使得不同的職業、政治傾向、權力的掌握都推引出不同的階級,使得許多作家挺身為不同的階級、被壓迫的人民敘述苦難經驗與痛苦生命。
總的來看,戰後臺灣社會的多重衝突、矛盾,是亟待對話與協商的。透過散文中的性別、族群、階級課題,輔以「他者哲學」的思維,勾勒出戰後現代散文中的精神向度,並以此作為考察,不僅在於擴延現代散文的理論基礎,更重要的是期望將散文研究帶往更有批判性、實踐性與能動性的方向上,使讀者對抒情化、個人化的散文外有更多的認識。
一、專書
丁曉原,《文化生態視鏡中的中國報告文學》(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
大D+小D,《搖頭花:一對同志愛侶的E-Trip》(臺北,商周,2005)。
巴蘇亞.博伊哲努(浦忠成),《思考原住民》(臺北市:前衛,2002)。new window
王甫昌,《當代臺灣社會的族群想像》(臺北:群學,2004)。new window
王甫昌等著,《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臺北市:業強,1993)。
王盛弘,《關鍵字:臺北》(臺北市:馬可孛羅文化出版,2008)。
王德威,《眾聲喧嘩以後》(臺北:麥田,2001)。
瓦歷斯.尤幹,《想念族人》(臺中市:晨星,1994)。
生安鋒,《霍米巴巴》(臺北生:生智,2005)。
申丹,《敘事學理論探賾》(臺北:秀威資訊科技,2014)
申丹、王麗亞,《西方敘事學︰經典與後經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向陽,《二十世紀台灣文學金典:散文卷(第一部)》(臺北:聯合文學,2006年)。
向陽、須文蔚編,《台灣現代文學教程:報導文學讀本》(臺北:二魚文化,2002)。
江民安編,《文化研究關鍵詞》(臺北:麥田,2013)。
何寄澎編,《當代臺灣文學評論大系5-散文批評》(臺北:正中,1992)。
余陳月瑛,《余陳月瑛回憶錄》〈臺北;時報,1996〉。
吳永毅,《左工二流誌:組織生活的出櫃書寫》(臺北市:臺灣社會研究雜誌,2014)。new window
吳晟,《不如相忘》(臺北,華成圖書,2002)。
吳晟,《守護母親之河:筆記濁水溪》(臺北:聯合文學,2014)。
吳晟,《店仔頭》(臺北:洪範,1985)。
吳晟,《無悔》(臺北:開拓,1992)。
呂正惠,《殖民地的傷痕:臺灣文學問題》(臺北:人間,2002)。
呂正惠,《戰後臺灣文學經驗》(臺北:新地,1992)。
呂秀蓮,《重審美麗島》(臺北市:聯合文學,2008)。
李筱峰,《臺灣史100件大事(下)戰後篇》(臺北市:玉山社,1999)。
李筱峰,《臺灣全志.卷首,戰後臺灣變遷史略》(南投市:臺灣文獻館,2004)。
阮美姝,《孤寂煎熬六十年》(臺北:前衛,1994)。
初安民總編輯,《混搭:我們(Women)的故事──跨族群、跨地域、跨世代的女性生命書寫》(臺北:INK印刻文學,2010)。
周芬伶,《散文課》(臺北市:九歌,2013)。
邱妙津,《邱妙津日記冊》(臺北:INK印刻,2007)。
邱妙津,《鱷魚手記》(台北:時報文化,2003)。
邱貴芬,《仲介臺灣•女人:後殖民女性觀點的臺灣閱讀》(臺北:元尊,1997)。
邱貴芬,《後殖民及其外》(臺北:麥田,2003)。new window
邱貴芬等著,《臺灣小說史論》(臺北:麥田 ,2007)。
施正鋒,張學謙合著:《語言政策及制定『語言公平法』之研究》(臺北市:前衛,2003)。
范銘如,《眾裡尋她:臺灣女性小說縱論》(臺北:麥田,2002)。
范麗卿,《天送埤之春──一位臺灣婦的生活史》(臺北市:自立晚報,1993)。
唐香燕,《長歌行過美麗島》(新北市:無限,2013)。
夏曉鵑編,《騷動流移:台社移民/工讀本》(臺北市:臺灣社會研究雜誌出版,2009)。
孫大川編,《臺灣原住民文學漢語文學選集-評論卷》(臺北:印刻,2003)。
徐璐,《暗夜倖存者》(臺北市::平安文化,1998)。
張小虹編,《性╱別研究讀本》(臺北:麥田,1998)。
張正等譯,《離/我們的買賣,她們的一生》,(臺北市:時報文化,2013)。
張君玫,《後殖民的陰性情境:語文、翻譯和慾望》(臺北:群學,2012)。
張娟芬,《姊妹戲牆》(臺北市:時報文化,2011)。new window
張娟芬,《愛的自由式》(臺北市:時報文化,2011)。
張勝彥編,《臺灣全志.卷一,大事志》(南投市:臺灣文獻館,2004)。
張瑞芬,《五十年來臺灣女性散文》(評論篇),臺北:麥田,2006)。
張瑞芬,《狩獵月光:當代文學及散文論評》(臺北:聯合文學,2007)。new window
張瑞芬,《臺灣當代女性散文史論》(臺北:麥田,2007)。new window
張誦聖,《文學場域的變遷》(臺北:聯合文學,2001)。
張誦聖,《現代主義.當代臺灣:文學典範的軌跡》(臺北市:聯經,2015)。new window
張廣智、陳恆著,《口述史學》(臺北市:揚智文化,2003)。
曹莉,《史碧娃克》(臺北市:生智,1999)。
梅家玲,《性別,還是家國?:五○與八、九○年代小說論(臺北:麥田,2004)。
梅家玲,《性別論述與臺灣小說》(臺北:麥田,2000)。new window
莊漢新編著,《中國20世紀散文思潮史》(北京:學苑出版社,2005)。
莊慧秋主編,《中國人的同性戀》(台北市:張老師出版社,1994)。
莊慧秋主編,《揚起彩虹旗》(台北市:心靈工坊,2002)。
許佑生,《摯愛20年》(臺北:心靈工坊,2014)。
陳伯軒,《文本多維:台灣當代散文的空間意識及其書寫型態》(臺北:秀威資訊,2010年)。
陳芳明,《後殖民臺灣:文學史論及其週邊(臺北:麥田,2002)。
陳芳明,《殖民地摩登:現代性與與臺灣史觀》(臺北:麥田,2004)。
陳芳明,《臺灣新文學史》(臺北:聯經,2011)。new window
陳芳明編,《楊逵的文學生涯》(臺北:前衛,1988)。
陳俊志,《臺北爸爸.紐約媽媽》(臺北:時報文化,2011)。
陳紀瀅等著,《文藝論叢》(臺北市:幼獅文化,1976)。
陳書良、鄭憲春,《中國小品文史》(臺北市:桂冠,2001)。
陳新主編,《當代西方歷史哲學讀本(1967-2002》(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
彭瑞金,《臺灣新文學運動40年》(臺北:自立,1991)。
游美惠,《性別教育小詞典》(高雄:巨流,2014)。
游鑑明等著,《傾聽她們的聲音:女性口述歷史的方法與口述史料的運用》(臺北:左岸文化,2002)。new window
程光煒等合著,《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編(1917-1937年)》(臺北市:秀威資訊科技,2010)。
楊千鶴著;張良澤、林智美合譯,《人生三稜鏡》(臺北市:南天,1999)。
楊牧,《文學的源流》(臺北:洪範,1984)。
楊素芬,《臺灣報導文學概論》(臺北:稻田,2001)。
楊逵,《楊逵全集.第十卷.詩文卷(下)》(臺南市: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薵備處,2001)。
楊逵,《綠島家書》(臺中:晨星,1987)。
楊照,《文學、社會與歷史想像》(臺北:聯合文學出版,1995)。
楊照,《夢與灰燼──戰後文學史散論(臺北:聯合文學,1998)。
楊翠,《日據時期臺灣婦女解放運動──以《臺灣民報》為分析場域(1920-1932)(臺北:時報,1993)。
楊翠,《壓不扁的玫瑰:一位母親的三一八運動事件簿》(臺北市:公共冊所,2014)。
楊儒門,《白米不是炸彈》(臺北:INK印刻,2007)。
楊澤主編,《送行:第十七屆時報文學獎得獎作品集》(臺北:時報文化,1994)。
葉石濤,《臺灣文學史綱》(高雄:春暉,1987)。
廖雲章主編,《人生,從那岸到這岸》(臺北:INK印刻,2006)。
綢仔絲.萊渥,《山深情遙--泰雅族女性綢仔絲.萊渥的一生》(臺北市:時報文化,1997)。
臺北市婦女救援基金會採訪記錄,《鐵盒裡的青春──台籍慰安婦的故事》(臺北市:天下遠見,2005)。
臺灣民間真相與和解促進會遺書工作小組,《無法送達的遺書:記那些在恐怖年代失落的人》(新北市::衛城,2015)。
劉紀蕙,《心之拓樸:1895事件後的倫理重構》(臺北:行人出版社,2010)。new window
劉紀蕙編,《書寫臺灣:文學史、後殖民與後現代(臺北:麥田:2000)。
劉懷玉,《現代性的平庸與傳奇──列斐伏爾日常生活批判哲學的文本學解讀》(北京:中央編譯,2006年)
鄧元尉,《通往他者之路:列維納斯對猶太法典的詮釋》(臺北:臺灣基督教文藝,2008)。new window
鄭明娳,《現代散文現象論》(臺北:大安,2001)。
鄭明娳,《現代散文縱橫論》(臺北:大安,2001)。
鄭明娳:《現代散文構成論》(臺北:大安,2007)。
鄭明娳:《現代散文類型論》(臺北:大安,2010)。new window
鄭美里編,《遇合 外省/女性書寫誌》(臺北:INK印刻文學,2008)。
賴俊雄,《回應他者──列維納斯再探》(臺北市:書林,2014)。
應鳳凰,《文學史敘事與文學生態:戒嚴時期臺灣作家的文學史位置》(臺北:前衛,2012)。new window
鍾怡雯、陳大為主編,《天下散文選1970-2000:臺灣》(臺北市:天下遠見,2001)。
鍾喬,《回到人間的現場》(臺北:時報文化,1990)。
鍾喬,《身體的鄉愁》(臺中市:晨星,1999)。
鍾喬,《城市邊緣》(臺北:張老師出版社,1992)。
鍾喬,《邊緣檔案》(臺北市:揚智文化,1995)。
藍博洲,《紅色客家人》(臺中,晨星,2003)。
藍博洲,《紅色客家庄》(臺北:INK印刻出版,2004)。
藍博洲,《臺灣好女人》(臺北市:聯合文學,2001)。new window
魏貽君,《戰後臺灣原住民族文學形成的探察》(新北市,INK印刻文學,2013)。new window
羅漪文等著譯,《逃/我們的寶島,他們的牢》(臺北市:時報文化,2012)。

二、譯本
Alain Brossat,羅惠珍譯,《傅柯:一個危險的哲學家》(臺北市:麥田,2012)
Andrew Sayer,陳妙芬、萬毓澤合譯,《階級的道德意義》(臺北市:巨流,2008)。
Brat Moore-Gilbert、彭淮棟譯,《後殖民理論》(臺北市:聯經,2004)。
Eric J. Hobsbawm.黃煜文譯,《論歷史》(臺北市:麥田,2002)。
G. Barraclough,楊豫譯,《當代史學趨勢》(臺北市:雲龍出版社,1999)。
Hayden White,劉世安譯:《史元:十九世紀歐洲的歷史意象》(臺北:麥田,1999年)。
Henri F. Ellenverger,廖定烈、楊逸鴻譯,《發現無意識:動力精神醫學的歷史與演進-第三冊,浪漫主義動力精神醫學:佛洛伊德與榮格》(臺北市:遠流,2002)。
Jennifer Harding,林秀麗譯,《性與身體的解構-Sex Acts:Practices of Femininity and Masculinity》,(臺北市:韋伯文化,2000)。
Judith Butler,宋素風譯,《性別麻煩:女性主義與身分的顛覆》(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9)。
Kathy Davis等著,楊雅婷等譯,《性別與女性研究手冊》(臺北:韋伯文化國際,2009)。
Michel Foucault,劉北成、楊遠嬰譯,《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臺北:桂冠,1999)。
Nicolai Hartmann,根瑟.馬庫斯、劉貴傑譯,《哲學概論》(臺北市:巨流,2011)。
Raymond Williams,劉建基譯,《關鍵詞:文化與社會的詞彙》(臺北市:巨流,2003)。
Ruth Benedict,黃道琳譯,《文化模式》(Patterns of culture)(臺北市:巨流,1976)。
Toril Moi、陳潔詩譯,《性別與文本政治:女性主義理論》(臺北:駱駝,1995)。
竹內好著、李冬木、趙京華、孫歌譯,《近代的超克》(北京:新知三聯書店,2005年)。
米蘭.巴爾著、譚君強譯,《敘述學:敘述理論導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
瑾‧克蘭迪寧等著,《敘事探究──原理、技術與實例》(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

三、期刊論文
于善祿,〈來自聶魯達與波瓦的明信片──打通鍾喬創作觀的任督二脈〉,《美育》134期(2003.07),頁64-74。
王幼華、莫渝,〈人與土地悲苦的側顏〉,《重修苗栗縣志 卷二八 文學志》(苗栗:苗栗縣政府,2005),頁371-374。
王甫昌,〈邁向臺灣族群關係的在地研究與理論:「族群與社會」專論導論〉,《臺灣社會學》4期(2002.12),頁1-10。new window
王晴佳,〈當代臺灣歷史論述的雙重挑戰〉,《思想》2期(2006..06),頁93-123。new window
江宜樺,〈臺灣戰後政治思想與民主運動〉,《臺灣社會研究季刊》65期(2007.03),頁191-199。new window
吳乃德,〈省籍意識、政治支持和國家認同——臺灣族群政治理論的初探〉,《國家政策雙周刊》32期(1992.04),頁1-3。new window
吳乃德,〈認同衝突和政治信任:現階段臺灣族群政治的核心難題〉,《臺灣社會學》4期(2002.12),頁75-118。new window
吳叡人,〈臺灣後殖民論綱:一個黨派性的觀點〉,《思想》3期(2006.10),頁93-103。new window
李丁讚,〈社運與民主〉,《思想》7期(2007.11),頁85-118。new window
李元貞,〈播種與茁壯:回顧1980年代臺灣婦運〉,《思想》22期(2012.11),頁111-131。new window
李元貞,〈談現存的性別體系、臺灣的婦女運動、「婦女新知」的推行〉,《中國論壇》347期(1990.03),頁49-57。
李潼,〈老紅色青年和她的同志們──讀藍博洲的《臺灣好女人》〉,《文訊》192期(2001.10),頁20-21
周行,〈詩,是我血液裡的聲音──專訪鍾喬〉,《文訊》272期(2008.06),頁38-43。
林實芳,〈婦運與同運的有志「異」「同」:以婦女新知基金會的倡議歷史為例〉,《婦妍縱橫》99期(2013.10),頁32-41。
邱子修,〈臺灣女性主義批評三波論〉,《女學學誌》27期(2010.12),頁251-273。new window
邱貴芬,〈「發現臺灣」:建構臺灣後殖民論述〉,李瑞騰編,《中華現代文學大系【貳】評論卷(二)》,(臺北:九歌,2003),頁973-991。new window
邱貴芬,〈在地性論述的發展與全球空間:鄉土文學論戰三十年〉,《思想》6期(2007.08),頁87-103。new window
邱貴芬:〈評張瑞芬《臺灣當代女性散文史論》〉,《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第24期(2007年12月),頁195-203。
洪英雪,〈一個歷史,各自解讀--二二八小說及其相關作品選集的多元論述〉,《臺灣文學研究學報》3期(2006.10),頁287-323。new window
紀大偉,〈如何做同志文學史:從1960年代臺灣文本起頭〉,《臺灣文學學報》23期(2013.12),頁63-100。new window
孫大川,〈夾縫中的族群建構——泛原住民意識與臺灣族群問題的互動〉,《山海文化雙月刊》12期(1996.02),頁頁91-106。new window
孫瑞穗,〈失敗者的共同體想像:回應龍應台的《大江大海一九四九》〉,《思想》13期(2009.10),頁135-145。new window
馬嘉蘭,〈揭下面具的鱷魚;邁向一個現身的理論〉,《女學學誌》15期(2003.05),頁1-36。new window
張火慶,〈「現代散文類型論」試論〉,《文訊》第33期(1987.12),頁136-147。
張瑞芬,〈被邊緣化的臺灣當代女性散文研究〉,《文訊》20期(2002年11月),頁55-57。
張翰璧、張晉芬,〈全球化效果的侷限:臺灣民眾對接納跨國移民的態度〉,《臺灣社會學刊》52期(2013.06),頁。new window
陳芳明,〈臺灣文壇向左轉--楊逵與三○年代的文學批評〉,《臺灣文學學報》7期(200512),頁99-127。new window
陳奕麟,〈解構中國性:論族群意識作為文化作為認同之曖昧不明〉,《臺灣社會研究季刊》33期(1999.03),頁103-131。new window
陳映真,〈實踐文藝的創作方法問題──鍾喬「潮暗」觀後〉,《表現藝術》145期(2005.01),頁84-86。
陳麗華,〈談泛臺灣客家認同——1860-1980年代臺灣「客家」族群的塑造〉,《臺大歷史學報》48期(2011.12),頁1-49。new window
楊婉塋、張雅雯,〈為什麼反對移工/移民?利益衝突抑或文化排斥〉,《政治科學論叢》60期(2014.6),頁43-84。new window
蕭阿勤,〈臺灣文學的本土化典範:歷史敘事、策略的本質主義與國家權力〉,《文化研究》創刊號(2005.09),頁97-129。new window
蕭紫菡,〈鍾喬—向自己反叛的藝術家〉,《人本教育札記》206期(2006.08),頁10-15。
鍾喬,〈擺盪的開始──一個創作者的社會觀〉,《文化視窗》64期(2004.06),頁18-21。
藍博洲,〈歷史的認識與政治的認同〉,《臺灣社會研究季刊》74期(2009.06),頁457-465。new window
羅燦瑛,〈魚與熊掌:女性主義反性暴力論述之困境與省思〉,《臺灣社會研究季刊》(1999.06),頁187-219。
顧燕翎,〈婦運的策略、路線與組織——婦女新知基金會「家變」的檢討〉,《當代》127期(1998.03),頁97-103。

四、碩博士論文
王鈺婷,《抒情之承繼,傳統之演繹-五○年代女性散文家美學風格及其策略運用》〈臺南: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博士論文,2009〉。new window
林百合,《為什麼不說──少年小說的沉默現象》(台東:國立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2005)。
邱珮萱,《戰後臺灣散文中的原鄉書寫》(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2)。new window
胡紹嘉,《書寫與行動──九○年代後期,女性私我敘事的態度轉折及其意義》(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博士論文,2002)。new window
陳明柔,《典範的更替╱消解與臺灣八○年代小說的感覺結構》(臺中:東海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1999)。new window
陳俊樺,《左的文化抵抗:差事劇團十年研究》(臺北: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07)。
陳鴻逸,《記憶與詩語:歷史敘事與文化實踐的探索-—以李敏勇、陳鴻森的詩作為例》(臺中:國立中興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楊翠,《鄉土與記憶-七○年代以來臺灣女性小說的時間意識與空間語境》(臺北:臺灣大學歷史所博士論文,2003)。
蔡其昌,《戰後臺灣文學發展與國家角色〈1945-1959〉》(臺中: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
謝國雄,《文化取向的傳播研究:雷蒙.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論點之探討》(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1984)。

五、研討會論文
胡詠晴,〈真實/虛幻?慾望/污名?-從《搖頭花》談身體與書寫的越界想像〉,(新竹:第二屆「網路文學」研討會,國立交通大學通識教育中心,2005年11月26日)。

六、報紙
盧思岳,〈認真看一個朋友──讀鍾喬《身體的鄉愁》〉,《臺灣日報》31版(1999.11.28)。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