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多結局式小說創作」的教學成果與檢討--以正修科技大學為例
書刊名:正修通識教育學報
作者:林秀珍 引用關係
出版日期:2017
卷期:14
頁次:頁59-78
主題關鍵詞:多結局式小說創作故事接寫閱讀書寫正修科技大學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9
  • 點閱點閱:1
「多結局式小說創作」為本校國文教學平台「樂學園地」上一個開放性的文學寫作網頁,這是一個提供學生創作思考的網路平台,透過一小段故事的引言,讓同學們自由發揮想像與運用邏輯架構鋪陳一個完整的故事。小說採開放性的結局,文字上限為四千字,投稿的對象為全校同學。作品經由校內、校外評審委員分兩階段評選,擇優頒贈獎狀、獎金鼓勵。這公開的創作園地上,大家可以互相觀摩、學習,交流彼此的作品,欣賞、評論、反思,進而達成一種互動學習的良好模式。本校執行教育部閱讀書寫計畫,此單元亦是「書寫」的一環。本文將歷年來「多結局式小說創作」的學生作品逐一整理,作出成果分析與檢討,從中提出一些觀點與建議,做為日後教師教學與學生創作的參考。
期刊論文
1.簡光明(20050200)。小說敘述的黃金比例--王禎和的「抓貓法」。中國語文,96(2)=572,42-4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張春榮(1999)。極短篇的理論與創作。臺北:爾雅。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周志建(2012)。故事的療癒力量:敘事、隱喻、自由書寫。臺北:心靈工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碧月(2002)。小說創作的方法與技巧。臺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瓊珠(2004)。故事結構教學與分享閱讀。台北:心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張嘉驊(2015)。作文攻頂。台北:遠見天下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倪濃水(2008)。小說敘事學研究。北京:群言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李家同(2013)。大量閱讀的重要性。台北:五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羅門(1995)。自我、時空、死之時。台北:文史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林鎮山(20020000)。台灣小說與敘事學。臺北:前衛。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Goodman, Kenneth S.、洪月女(1998)。談閱讀。心理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