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歷史與記憶 : 舞鶴小說研究
作者:林麗如
出版日期:2008
出版項:臺北:大安
集叢:青年學術叢刊;5
ISBN:9789867712356
主題關鍵詞:臺灣小說文學評論
學門:文學
資料類型:專書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4)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4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13
期刊論文
1.舞鶴(2006)。<將軍的臨終>、<安那其的晚年>。鹽分地帶文學,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007)。非常炸蛋。鹽分地帶文學,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朱天心(200403)。舞鶴亂迷--朱天心對談舞鶴。印刻文學生活誌,7,24-4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明珂(200405)。歷史記憶與族群關係--埃期溝羌族歷史的反省。歷史月刊,196,98-10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王萬睿(200109)。瘋癲、情欲、以及夢境的再創造--試論舞鶴的兩篇小說「悲傷」、「拾骨」。文學臺灣,40,132-14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李娜、施建軍(200303)。《調查:敘述》:吊詭的紀念--對舞鶴小說創作的--個側面考察。華文文學,56,51-5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林麗如(200508)。小說田野裡的思索者--專訪舞鶴先生。文訊,238,121-1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陳文芬(200408)。舞鶴在淡水。印刻文學生活誌,12,182-19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陳潤華、李娜(200403)。逃亡者的自由--論舞鶴的《逃兵二哥》。華文文學,62,35-4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張月珍(200501)。歷史的敘事化:《浴血的冬天》與《愚弄鴉族》中的敘事、記憶與部落歷史。中外文學,33(8),107-12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葉石濤(199504)。孤絕的作家,孤高的文學--序舞鶴《拾骨》。文學臺灣,14,229-2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鄭炯明(199504)。—位異質的小說家--記舞鶴《拾骨》的出版。文學台灣,14,18-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舞鶴(200312)。凝視朱天文>--舞鶴專訪小說家朱天文。印刻文學生活誌,1,24-4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王麗華(1993)。文學的追求與超越--舞鶴、楊照對談錄。文學臺灣,8,116-15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廖炳惠(20011100)。臺灣文學中的四種現代性--以《背海的人》下集為例。中外文學,30(6)=354,75-9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劉亮雅(20040400)。辯證復振的可能:舞鶴《餘生》中的歷史記憶、女人與原鄉追尋。中外文學,32(11)=383,141-16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李娜(2004)。舞鶴創作與現代台灣(博士論文)。復旦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曾月卿(2003)。舞鶴的小說美學(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Forster, E. M.、李文彬(1987)。小說面面觀。臺北:志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朱天文(200802)。有所思,乃在大海南。臺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弗洛伊德、嚴志軍、張沫(2003)。一種幻想的未來--文明及其不滿。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羅蘭.巴特、劉森堯(2004)。羅蘭巴特論羅蘭巴特。臺北:桂冠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布魯姆、傅士珍(2000)。西方文學理論四講。臺北:洪範書店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布朗肖、顧嘉琛(2003)。文學空間。北京:商務。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羅蘭•巴特、屠友祥(2004)。文之悅。上海:上海人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艾恩.瓦特、魯燕萍(2002)。小說的興起。臺北:桂冠。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李永展(1999)。淡水河破碎地圖。臺中:晨星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喬治‧巴塔耶、劉暉(2004)。色情史。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Foucault, Michel、洪維信(2003)。外邊思維。臺北:行人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Gallop, Jane、楊莉馨(2005)。通過身體思考。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Kundera, Milan、孟湄(1994)。被背叛的遺囑。香港:香港牛津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詹明信、唐小兵(2004)。後現代主義與文化理論。臺北:合志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Eagleton, Terry、李尚遠(2005)。理論之後:文化理論的當下與未來。臺北:商周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Brooks, Peter、朱生堅(2005)。身體活:現代敘述中的欲望對象。北京:新星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江寶釵、施懿琳、曾珍珍(1996)。台灣的文學與環境。高雄市:麗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李昂(1979)。六十七年短篇小說選。臺北:爾雅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舞鶴(1995)。詩小說。台南:台南市立文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舞鶴(2000)。鬼兒與阿妖。臺北:麥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舞鶴(2002)。舞鶴淡水。臺北:麥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舞鶴(2002)。思索阿邦•卡露斯。臺北:麥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舞鶴(2002)。十七歲之海。臺北:麥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舞鶴(2004)。餘生。臺北:麥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汪民安、陳永國(2004)。後身體:文化、權力與生命政治學。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李歐梵(2003)。中國現代文學與現代性十講。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李瑞騰(2003)。中華現代文學大系。臺北:九歌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林文義(1994)。母親的河.淡水河紀事。臺北:臺原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林雙不(1987)。台灣小說半世紀。臺北:前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林燿德(1995)。一九七四高砂百合。臺北:聯合文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施懿琳、中島利郎(2003)。台灣文學百年顯影。臺北:玉山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高行健、方梓勳、陳順妍(2005)。冷的文學。香港:中文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陳潔儀(1998)。閱讀肥土鎭。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馮品佳(2004)。通識人文十。臺北:麥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雷驄(1993)。八十一年短篇小說選。臺北:爾雅出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奧威尼•卡露斯盎(1996)。雲豹的傳人。台中:晨星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奧威尼•卡露斯盎(2001)。野百合之歌。台中:晨星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蔡素芬(2008)。小說30家。臺北:九歌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劉亮雅(2007)。想像的壯遊--十場台灣當代小說的心靈饗宴。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謝肇禎(2003)。群慾亂舞:舞鶴小說中的性政治。臺北:麥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鍾肇政(2000)。鍾肇政全集7:<丹心耿耿屬斯人--姜紹祖傳><馬黑坡風雲><馬利彎英雄傳>。桃園:縣立文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鍾肇政(2000)。鍾肇政全集9:<高山組曲><靈潭恨>。桃園:縣立文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下村作次郎、邱振瑞(1997)。從文學讀台灣。臺北:前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湯淺博雄、趙漢英(2001)。巴塔耶:消盡。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Robbe-Grillet, Alain、鄭永慧(1997)。窺視者。臺北:桂冠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Aristotelous、羅念生(2000)。詩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7.克洛德•列維•施特勞斯、顧嘉琛(2003)。看•聽•讀。北京: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8.Freud、楊庸一(1991)。圖騰與禁忌。臺北:志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9.Freud、林克明(2004)。性學三論•愛情心理學。臺北:志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0.Freud、林塵、張喚民、陳偉奇、陳澤川(2005)。弗洛伊德後期著作選。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Bataille, Georges、董澄波(2006)。文學與惡。北京:燕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2.Sartre, Jean-Paul、施康強(1998)。薩特文學論文集。安徽:安徽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3.Bakhtin, M.、白春仁、顧亞鈴(1992)。陀思妥耶夫斯基詩學問題。北京: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4.Bakhtin, M.、白春仁、曉河、周啓超、潘月琴、黃玫(1998)。文本對話與人文。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5.Bakhtin, M.、白春仁、顧亞鈴(1998)。詩學與訪談。石家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6.米歇爾‧傅柯、劉北成、楊遠嬰(2002)。瘋顛與文明。臺北:桂冠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7.Foucault, Michel、佘碧平(2004)。性經驗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8.傅柯、佘碧平(2005)。主體解釋學法蘭西學院演講系列:1981-1982。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9.邊克爾•伍德、顧鈞(2003)。沉默之子:論當代小說。北京: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0.Mongin, Olivier、劉自強(1999)。從文本到行動:保爾‧利科(Paul Ricoeur)傳。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Ricoeur, Paul、王文融(2003)。虛構敘事中時間的塑形:時間與敘事。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2.Ricoeur, Paul、姜志輝(2004)。歷史與真理。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3.彼得•凱瑞、孟祥森(2005)。凱利幫。臺北:皇冠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4.羅蘭•巴特、劉森堯(2004)。羅蘭•巴特訪談錄。臺北:桂冠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5.蘇珊.桑塔格、陳耀成、黃燦然(2002)。蘇珊.桑塔格文選。臺北:一方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6.Sontag, Susan、陶潔、黃燦然(2004)。重點所在。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7.Benjamin, Walter、李士勛、徐小青(1993)。班雅明作品選。臺北:允晨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8.Benjamin, Walter、漢娜.阿倫特、張旭東、王斑(1998)。啓迪:本雅明文選。牛津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9.劉再復、林崗(2002)。罪與文學:關於文學懺悔意識與靈魂維度的考察。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0.洪英聖(1993)。台灣先住民腳印:十族文化傳奇。臺北:時報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1.周芬伶(2004)。臺灣後現代小說選。臺北:二魚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2.張京媛(2004)。後殖民理論與文化認同。臺北:麥田出版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3.Lukács, Georg、楊恆達、邱為君(1997)。小說理論。唐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4.舞鶴(1997)。十七歲之海。臺北:元尊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5.舞鶴(2007)。亂迷。臺北:麥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6.舞鶴(1995)。拾骨。高雄:春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7.Eco, Umberto、Collini, Stefan、王宇根(2005)。詮釋與過度詮釋。北京: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8.岡崎郁子、葉迪、鄭清文、凃翠花(1997)。台灣文學--異端的系譜。臺北:前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9.林永福(1997)。林耀德與新世代作家文學論。台北:行政院文建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0.林雙不(198902)。二二八台灣小說選。台北:自立晚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1.吳錦發(1992)。悲情的山林--臺灣山地小說選。台中:晨星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2.Fokkema, Douwe、Ibsch, Elrud、袁鶴翔(1987)。二十世紀文學理論。臺北:書林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3.Barthes, Roland、李幼蒸、吳芳玉(1991)。寫作的零度:結構主義文學理論文選。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4.周芬伶(2007)。聖與魔--台灣戰後小說的心靈圖像(1945-2006)。臺北:印刻文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5.華萊士.馬丁、伍曉明(2005)。當代敘事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6.Benjamin, Walter、林志明(1998)。說故事的人。臺灣攝影工作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7.彭瑞金(1997)。臺灣文學新文學運動四十年。高雄:春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8.亞歷山德里安、賴守正(2003)。西洋情色文學史。台北:麥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9.倪梁康(2000)。面對實事本身--現象學經典文選。北京:東方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0.巴萬‧韃那哈(1998)。崇信祖靈的民族賽德克人。臺北:海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1.楊儒賓、Heubel, Fabian(2004)。身體與社會。唐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2.Foucault, Michel、錢翰(2003)。不正常的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3.葉榮鐘、藍博洲、葉芸芸(2000)。日據下臺灣大事年表。臺中:晨星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4.楊照(1998)。夢與灰燼:戰後文學史散論二集。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5.彭瑞金(2000)。驅除迷霧找回祖靈:臺灣文學論文集。高雄:春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6.張錯(2005)。西洋文學術語手冊--文學詮釋舉隅。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7.王育德(2000)。台灣.苦悶的歷史。臺北:前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8.遠流臺灣館、吳密察(2000)。臺灣史小事典。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9.林淇瀁(20011015)。書寫與拼圖:台灣文學傳播現象研究。臺北:麥田。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0.阿威赫拔哈、許介鱗、林道生(2000)。阿威赫拔哈的霧社事件證言。臺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1.黎活仁(1998)。台灣後設小說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2.安貝托.艾柯、黃寤蘭(2000)。悠遊小說林。臺北:時報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3.焦桐(199811)。台灣文學的街頭運動: 一九七七-世紀末。臺北:時報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4.Kundera, Milan、朱立元、李鈞、孟湄(1993)。小說的藝術。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5.Todorov, Tzvetan、蔣子華、張萍(2001)。巴赫金:對話理論及其他。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6.Millett, Kate、宋文偉、張慧芝(2003)。性政治。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7.李筱峰(1987)。台灣民主運動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8.周婉窈(2003)。臺灣歷史圖說(史前至一九四五年)。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9.Genette, Gérard、史忠義(2001)。熱奈特論文集。百花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0.Barthes, Roland、屠友祥(2004)。S/Z。台北:桂冠圖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1.張恆豪(1977)。火獄的自焚:七等生小說論評。臺北:遠行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2.Foucault, Michel、鄭義愷(2005)。傅柯說真話。臺北:群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3.汪民安(1997)。色情、耗費與普遍經濟--喬治.巴塔耶文選。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4.鍾肇政(1985)。川中島。臺北:蘭亭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5.李歐梵(2005)。現代性的追求。臺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6.張志揚(1999)。創傷記憶:中國現代哲學的門檻。上海:上海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7.Freud, Sigmund、吳康(1998)。精神分析引論新講。臺北:桂冠。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8.Syat, Yabu、許世楷、施正鋒(2001)。霧社事件--台灣人的集體記憶。台北:前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9.王岳川(1998)。後現代主義文化研究。臺北:淑馨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0.陳平原(2003)。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1.蘇珊‧桑塔格、程巍(2003)。反對闡釋。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2.劉康(1998)。對話的喧聲:巴赫汀文化理論述評。臺北:麥田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3.王德威(2004)。歷史與怪獸:歷史‧暴力‧敘事。臺北:麥田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4.Eagleton, Terry、吳新發(1993)。文學理論導讀。臺北:書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5.帕特里莎.渥厄、錢競、劉雁濱(1995)。後設小說:自我意識小說的理論與實踐。台北:駱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6.許俊雅(2005)。見樹又見林--文學看臺灣。臺北:渤海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7.黃錦樹(2003)。謊言或真理的技藝:當代中文小說論集。臺北:麥田。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8.藤井省三、張季琳(2004)。臺灣文學這一百年。台北:麥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9.舞鶴(2001)。悲傷。臺北:麥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0.張文智(19930000)。當代文學的臺灣意識。臺北:自立晚報文化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1.施淑(1997)。兩岸文學論集。台北:新地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2.王德威(1993)。小說中國:晚清到當代的中文小說。麥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3.Lentricchia, Frank、McLaughlin, Thomas、張京媛(1994)。文學批評術語。牛津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4.林鎮山(20020000)。台灣小說與敘事學。臺北:前衛。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5.王斑(2004)。歷史與記憶:全球現代性的質疑。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6.王德威、黃錦樹(2005)。想像的本邦:現代文學十五論。臺北:麥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7.黃繼持(2003)。現代化、現代性、現代文學。牛津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8.王德威(20010000)。眾聲喧嘩以後:點評當代中文小說。臺北:麥田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9.周英雄、劉紀蕙(20000000)。書寫臺灣:文學史、後殖民與後現代。臺北:麥田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0.王德威(20020000)。跨世紀風華:當代小說20家。臺北:麥田。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1.Culler, Jonathan、李平(1998)。文學理論。牛津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2.Bal, Mieke、譚君強(2003)。敘述學:敘事理論導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3.安伯托‧艾可、張定綺(2001)。誤讀。臺北: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4.Foucault, Michel、王德威(2001)。知識的考掘。麥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5.Anderson, Benedict、吳叡人(2005)。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台北:時報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6.劉亮雅(2006)。後現代與後殖民:解嚴以來臺灣小說專論。臺北:麥田。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7.劉紀蕙(2001)。他者之域:文化身分與再現策略。臺北:麥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8.許俊雅(1997)。台灣文學論︰從現代到當代。臺北:南天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9.劉紀蕙(20040000)。心的變異:現代性的精神形式。臺北:麥田。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0.王德威(1998)。如何現代,怎樣文學?:十九、二十世紀中文小說新論。麥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1.Said, Edward W.、蔡源林(2001)。文化與帝國主義。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2.White, Hayden、陳永國、張萬娟(2003)。後現代歷史敘事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3.邱貴芬(20030000)。後殖民及其外。臺北:麥田。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4.Cresswell, Tim、徐苔玲、玉志弘(2008)。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群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5.廖炳惠(2003)。關鍵詞200:文學與批評研究的通用辭彙編。麥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6.王德威、宋偉杰(20030000)。被壓抑的現代性:晚清小說新論。臺北:麥田。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7.Genette, Gérard、廖素珊、楊恩祖(2003)。辭格。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8.浦安迪(1998)。中國敘事學。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9.Kristeva, Julia、Navarro, Marie-Christine、吳錫德(2005)。思考之危境:克莉斯蒂娃訪談錄。麥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0.Foucault, Michel、林志明(2005)。古典時代瘋狂史。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1.王明珂(19970000)。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允晨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2.王甫昌(20030000)。當代臺灣社會的族群想像。臺北市:群學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3.王德威(20070000)。後遺民寫作。臺北:麥田。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4.Felman, Shoshana、Laub, Dori、劉裘蒂(1997)。見證的危機:文學‧歷史與心理分析。臺北:麥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李筱峯(1992)。二二八消失的臺灣菁英,臺北:自立晚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思和(20001101)。另類文化的另--種解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廖炳惠(2003)。異國記憶與另類現代性:試探吳濁流的《南京雜感》。中華現代文學大系(貳):臺灣一九八九~二○○三。臺北:九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芳明(2003)。後戒嚴時期的後殖民文學--台灣作家的歷史記憶之再現一九八七--一九九七。中華現代文學大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葉石濤(2003)。接續「祖國」臍帶後所目睹的怪現狀--台灣人的譴責小說《怒濤》。中華現代文學大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雷驟(1993)。關於「調查:敘述」的隨想。八十一年短篇小說選。臺北:爾雅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