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臺灣外省小說家的離散與敘述(1950-1987)
作者:侯如綺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Hou Ru Chi
校院名稱:東海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陳俊啟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9
主題關鍵詞:離散外省作家身分Diaspora、Mainlander Writers、Identit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05
本文乃是以「離散」此一觀點切入探討臺灣外省小說家作品的研究。研究的
文本對象是外省小說家寫作外省人離散來臺相關經驗的作品,文本時間鎖定在一九五○至一九八七年。
中國大陸離散來臺者為數眾多,來台者亦具有其特殊經歷以及獨特的歷史背景架構。本論文對於離散者的流亡史的敘述、與他們在異地生活所面對的問題、時代所給予的挑戰以及其相關的心理狀態皆有所描述。在離散者認識自我與他者,進而定位身份的過程裡,七○年代以前,離散者主要是以高舉道德文化信仰來面對價值斷裂的危機。初期作家並以敘述策略將道德信仰重新「包裝」,增進離散者與當地居民的凝聚力,也從中定位了自我捍衛傳統的價值。然而,長期下來面對的內戰─冷戰的尷尬處境,單純絶對的倫理道德啟示也不一定能夠帶來足夠的力量,對離散主體來說需要更細緻的精神力量來面對實際的這種原鄉回歸延置情況。故在本論文選擇以三位對離散身分具有相當自覺與關懷的作家:琦君、朱西甯、白先勇,來探討這樣的狀態。在這幾位作家的轉變過程中,我們見到了在掙扎、矛盾的離散情結下所帶來的藝術創造能量外,也見到他們一方面依戀於中國文化的身分之餘,還在固有的情感框架中修正自我,以合乎現實。
到了七○年代之後,台灣政治、經濟以及文化的場域都有了劇烈的變化,「融合」的要求和壓力更甚以往,法統問題以及本土意識的升高,都一定程度的質疑了外省人在遷居地的位置。他們被重新提醒為外來者之外,有時候甚至會被簡化為既得利益者。外省小說家他們在此時紛紛重新塑造出有別於英雄、貴族等的人物,呈現出較渺小、卑微外省人形象。如以世代來分,第一代與第二代外省作家所採取的敘述策略亦不甚相同;第一代作家在敘述策略上主要以重新呼喚民族主義的方式來統合差異,強調其血緣與團結的重要。第二代的外省作家與第一代不同,他們在面對挑戰時的態度常顯得不確定而疑慮。我們在追尋朱天文、王幼華以及朱天心的作品時可發現,朱天文與王幼華在作品中都不再視臺灣為一同質性、只為反共而存在的空間,而紛紛約在鄉土文學論戰的洗禮後,於敘述中表現了臺灣此一空間的差異或開放性,由強化空間差異並存的包容力,從而定位了自己於其中的位置。而其中較為特殊的是朱天心,由於她「當下是為了記憶過往的」的時間意識,使得她的認同之路格外艱辛。
最後筆者並由小說中兩代離散者契約結構的發現與分析中理解,作家透過家的尋找、回歸或出走的敘述,突顯出第一代與第二代外省人離散課題的延續關係以及差異。在以父子關係為主導的中國家庭裡,這些小說中的父/子關係除了是文化心理的反映,也是聯繫著家與國的隱喻關係。於此隱喻的探討上,筆者試圖將本論文中的兩代離散情況做一整合,尤其將家/國之間相互隱喻的糾葛關係,放入離散家庭與國民黨政權的歷史脈絡中去思考。發現這些小說不僅是用來強調這兩代中國人的集體歷史命運,也是作家們將他們的反省與希望延伸至未來的敘述。
The Diaspora and Its Narrative Representations in the Fictional Works of Mainlander Writers,1950-1987
參考書目
以下書目依作者筆劃順序排列

一、外省作家相關作品書目
王文興,《十五篇小說》,臺北:洪範,2001。(1979洪範出版社初版)
王幼華,〈有應公殿下慈悲〉,《中外文學》,9卷8期,1981。
______,〈天魁草莽錄〉,《中外文學》,8卷8期,1979。
___,《惡徒》,臺北:時報文化公司,1982。
___,《兩鎮演談》,臺北:時報,1984。
___,《狂者的自由》,臺中:晨星,1985。
___,《慾與罪》,臺中:晨星,1986。
___,《熱愛》,臺北:遠流,1989。
___,《廣澤地》,臺北:尚書文化,1990。
___,《王幼華集》,臺北:前衛,1992。
王鼎鈞,《單身溫度》,臺北:爾雅,1990。(原名《單身漢的體溫》,1970大林出版社初版)
王藍,《藍與黑》,臺北:九歌,2005。(1958紅藍出版社初版)
司馬中原,《青春行》,臺北:皇冠,1968。
___,《荒原》,臺北:皇冠,1986。(1962大業書店初版)
___,《巨漩》,臺北:皇冠,1986。(1970落花生出版社初版)
______,《流星雨》,臺北:稻田,1992。(1986皇冠出版社初版)
尼洛《近鄉情怯》,臺北:世系出版社,1978。(1960中央日報社初版)
平路,《椿哥》,臺北:聯經,1986。
___,《五印封緘》,臺北:圓神,1988。
田原,《朝陽》,臺北:黎明文化,1980。(1964文壇社初版)
白先勇,《驀然回首》,台北:爾雅,1980。(1978爾雅出版社初版)
___,《孽子》,臺北:允晨,1990。(1983遠景出版社初版)
___,《台北人》,臺北:爾雅,1995。(1971晨鐘出版社初版)
___,《第六隻手指》,臺北:爾雅,1995。(1988香港華漢出版社初版)
___,《紐約客》,臺北:爾雅,2007。
朱天心,《未了》,臺北:聯合報社,1982。
___,《擊壤歌》,臺北:三三書坊,1988。(1977長河出版社初版)
___,《小說家的政治周記》,臺北:時報出版社,1994。
___,《想我眷村的兄弟們》,臺北:麥田出版社,1998。(1992麥田出版社初
版)
___,《方舟上的日子》,臺北:聯合文學,2001。(1977言心出版社初版)
___,《昨日當我年輕時》,臺北:聯合文學,2001。(1980三三出版社初版)
___,《時移事往》,臺北:聯合文學,2001。(1989三三書坊初版)
___,《古都》,臺北:印刻,2002。(1997麥田出版社初版)
朱天文,《淡江記》,臺北:遠流,1989。(1979三三書坊初版)
___,《小畢的故事》,臺北:遠流,1992。(1983三三書坊初版)
___,《炎夏之都》,臺北:遠流,1994。(1987時報出版社初版)
___,《花憶前身》,臺北:麥田,1996。
___,《最想念的季節》,臺北:遠流,1992。(1984三三書坊初版)
___,《傳說》,臺北:印刻,2008。(1981三三書坊初版)
朱天文、朱天心、朱天衣,《下午茶話題》,臺北:麥田出版社,2004。(1992麥田出版社初版)
朱西甯,《狼》,臺北:皇冠出版社,1978。(1963大業書店初版)
___,《春城何處不飛花》,臺北:遠流,1989。(1976遠景出版社初版)
___,《畫夢記》,臺北:遠流出版社,1990。(1970皇冠出版社初版)
___,《貓》,臺北:遠流,1990。(1966皇冠出版社初版)
___,《鐵漿》,臺北:印刻出版社,2003。(1963文星出版社初版)
___,《破曉時分》,臺北:印刻,2003。(1967皇冠出版社初版)
______,《八二三注》,臺北:印刻,2003。(1979三三書坊初版)
___,《現在幾點鐘──朱西甯短篇小說精選》,臺北:麥田,2005。
李渝,《溫州街的故事》,臺北:洪範書店,1991。
___,《應答的鄉岸》,臺北:洪範書店,1999。
於梨華,《又見棕櫚又見棕櫚》,臺北:皇冠,1967。
林海音,《綠藻與鹹蛋》,臺北:學生書局,1953。()
___,《冬青樹》,臺北:純文學,1980。(1955重光文藝初版)
姜貴,《重陽》,臺北:皇冠,1974。(1961作品出版社初版)
___,《旋風》,臺北:皇冠,1999。(1957自費印刷)
段彩華,《北歸南回》,臺北:聯合文學,2002。
苦苓,《外省故鄉》,臺北:希代,1989。
孫瑋芒,《龍門之前》,臺北:九歌,1977。
張大春,《雞翎圖》,臺北:時報文化,1990。(1980時報文化初版)
___,《公寓導遊》,臺北:時報文化,1992。(1986時報文化初版)
___,《張大春集》,臺北:前衛,1992。
張系國,《黃河之水》,臺北:洪範,1990。(1979洪範出版社初版)
___,《地》,臺北:洪範,2002。(1970純文學出版社初版)
畢璞,《心靈深處》,臺中:光啟,1964.1。
郭衣洞,《掙扎》臺北:躍昇,1989。(1959平原出版社初版)
陳紀瀅,《有情歲月》,臺北:黎明文化,1979。
______,《荻村傳》,臺北:皇冠,1985。(1951重光文藝初版)
琦君,《菁姐》,臺北:今日婦女雜誌社,1956。
____,《百合羹》,臺北:臺灣開明書店,1958。
____,《琦君小品》,臺北:三民書局,1966。
____,《繕校室八小時》,臺北:商務印書館,1968。
____,《七月的哀傷》,臺北:驚聲文物出版社,1971。
____,《琴心》,臺北:爾雅,1980。(1954國風出版社初版)
____,《錢塘江畔》,臺北:爾雅,1980。
____,《菁姐》,臺北:爾雅,1981。(與1958年所出版的《菁姐》篇目不同)
舒暢,《那年在特約茶室》,臺北:九歌,1991。
____,《院中故事》,臺北:九歌,2008。(1981九歌出版社初版)
愛亞,《曾經》,臺北:爾雅,1985。
楊念慈,《老樹濃蔭》,臺北:愛眉文藝,1970。
______,《廢園舊事》,臺北:麥田,2000。(1962文壇社初版)
齊邦媛、王德威編《老兵與離散的故事》,臺北:麥田,2004。
劉大任,《劉大任集》,臺北:前衛,1986。
______,《浮游群落》,臺北:皇冠,1997。(1975年創作、1982香港臻善文化事
業出版公司初版)
______,《晚風習習》,臺北:皇冠,1998。(1990洪範書店初版)
______,《落日照大旗》,臺北:皇冠,1999。
潘人木,《蓮漪表妹》,臺北:爾雅,2001。(1952文藝創作出版社初版)
蕭颯,《唯良的愛》,臺北:九歌,1986。
薛荔(李黎),《最後夜車》,臺北:洪範,1986。
聶華苓,《臺灣軼事》,北京:新華書店,1980。
蘇偉貞,《陪他一段》,臺北:洪範,1983。
______,《有緣千里》,臺北:洪範,1984。
______,《舊愛》,臺北:洪範,1985。
______,《離家出走》,臺北:洪範,1987。
______,《熱的絕滅》,臺北:洪範,1992。
蘇偉貞編,《臺灣眷村小說選》,臺北:二魚文化,2004。

二、專書

Ashcroft, Bill, Graeth Griffiths, Helen Tiffin著,劉自荃譯 1998 《逆寫帝國──後殖民文學的理論與實踐》,臺北:駱駝。
Barker, Chris著、羅世宏等譯 2004 《文化研究──理論與實踐》,臺北:五南。
Crang, Mike著,王志宏、余佳玲、方淑惠譯 2003 《文化地理學》,臺北:巨
流。
Cresswell, Tim著,徐苔玲、王志弘譯 2006 《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臺北:群學。
Gellner, Ernest著,李金梅、黃俊龍譯 2001 《國族與國族主義》,臺北:聯
經。
Kalra, Virinder S., Raminder Kaur, John Hutnyk著,陳以新譯 2008 《離散與混雜》,台北:國立編譯館與韋伯文化。

McDowell, Linda著,徐苔玲、王志弘譯 2006 《性別、認同與地方》,臺北:麥田。
Said, Edward W. 著、單德興譯 2001 《知識份子論》,臺北:麥田。
Woodward, Kathryn等著、林文琪譯 2006 《認同與差異》,臺北:韋伯文化。
丁學良等著,洪泉湖,謝政諭主編 2002 《百年來兩岸民族主義的發展與反省》,臺北:東大圖書。
巴特‧摩爾─吉爾伯特 (Bart Moore-Gilbert) 著、彭淮棟譯 2004 《後殖民理論》,臺北:聯經。
方孝謙 2001 《殖民地臺灣的認同摸索──從善書到小說的敘事分析,1895-1945》,高雄:復文圖書。new window
王小章、郭本禹 1998 《潛意識的詮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院。
王甫昌 2003 《當代臺灣社會的族群想像》,臺北:群學。new window
王育德 1999 《臺灣──苦悶的歷史》,臺北:草根。
王德威 1993 《小說中國──晚清到當代的中國小說》,臺北:麥田。
王德威、黃錦樹主編 2005 《想像的本邦:現代文學十五論》,臺北:麥田。
王德威、齊邦媛主編 2004 《最後的黃埔:老兵與離散的故事》,臺北:麥田。
王曉波編 2004 《國民黨與二二八事件》,臺北:海峽學術。
加斯東‧巴舍拉 (Gaston Bachelard) 著,龔卓軍、王靜慧譯 2003 《空間詩學》,臺北:張老師。
卡勒 (Jonathan Culler) 著,李平譯 1998 《文學理論》,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司格勒斯 (Scholes, Robert) 著,譚一明審譯 1989 《符號學與文學》,臺北:結構群。
司圖亞特‧霍爾 (Stuart Hall)、陳光興著,唐維敏譯 1998 《文化研究:霍爾訪談錄》,臺北:元尊文化。
史蒂文‧科恩 (Steven Cohan)、琳達‧夏爾斯 (Linda M. Shires) 著、張方譯 1997《講故事──對敘是虛構作品的理論分析》,臺北:駱駝。
外省臺灣人協會策劃 2006 《流離記意──無法寄達的家書》,臺北:印刻。
生安鋒 2005 《霍米巴巴(Homi K. Bhabha)》,臺北:生智文化。
申丹 2001 《敘述學與小說文體學研究》,北京:北京大學。
宇文正 2001 《永遠的童話:琦君傳》,臺北:三民。
江宜樺 2000 《自由主義、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臺北:揚智。new window
米克‧巴爾(MiekeBal),譚君強譯 2003 《敘述學──敘事理論導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佛克馬 (D. Fokkema)、蟻布斯 (E. Ibsch),袁鶴翔、鄭樹森等譯 2003 《二十世紀文學理論》,臺北:書林。
余英時等著 2005 《五四新論》,臺北:聯經。
宋仲福、趙吉惠、裴大洋 1991 《儒學在現代中國》,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
宋國誠著 2003 《後殖民論述──從法農到薩依德》,臺北:擎松。new window
李瑞騰 1994 《情愛掙扎──柏楊小說析論》,臺北:漢光。
李瑞騰主編 2006 《永恆的溫柔──琦君與其同被女作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桃園:中央大學中文系琦君研究中心出版。
李筱峰 1987 《臺灣民主運動四十年》,臺北:自立晚報。
李筱峰 1999 《台灣史100件大事》,臺北:玉山社。
周伯乃 1988 《現代小說論》臺北:三民。
周芬伶 2006 《芳香的祕教:性別、愛欲、自傳書寫論述》,臺北:麥田。
周英雄 1983 《結構主義與中國文學》,臺北:東大。
周蕾 1995 《寫在家國之外》,香港:牛津。
孟悅、戴錦華 1993 《浮出歷史地表──中國現代女性文學研究》,臺北:時報文化。
孟樊 2001 《後現代的政治認同》,臺北:揚智。new window
彼得‧布魯克 (Peter Brooker) 著,王志弘、李根芳譯 2004 《文化理論詞彙》,臺北:巨流。
林幸謙 1994 《生命情結的反思》,臺北:麥田。
林鎮山 2002 《台灣小說與敘事學》,臺北:前衛。new window
林鎮山 2006 《離散‧家國‧敘述──當代臺灣小說論述》,臺北:前衛。new window
邱貴芬 2003 《後殖民及其外》,臺北:麥田。new window
金觀濤、劉青峯 1994 《開放中的變遷──在論中國社會超穩定結構》,臺北:風雲時代。
亮軒 2003 《風雨陰晴王鼎鈞》,臺北:爾雅。
保羅•康納頓 (Paul Connerton),納日碧力戈譯 2000 《社會如何記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保爾‧利科 (Paul Ricoeur) 著,王文融譯 2003 《虛構敘事中的時間的塑形──時間與敘事卷二》,北京:三聯書店。
姜貴 1974 《無違集》,台北:幼獅。
施洛米絲‧雷蒙─凱南(Shlomith Rimon—Kenan)著,賴干堅譯 1991 《敘事虛構作品:當代詩學》,福建:廈門大學出版社。
柯慶明 2006 《台灣現代文學的視野》,臺北:麥田。new window
洪三雄 1993 《烽火杜鵑城──七○年代臺大學生運動》,臺北:自立晚報。new window
胡亞敏 1994 《敘事學》,湖北: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范銘如 2002 《眾裏尋她─臺灣女性小說縱論》,臺北:麥田。
若林正丈著,何義麟、陳添力譯 1999 《轉型期的臺灣》,臺北:故鄉。
唐文明 2002 《與命與人──原始儒家倫理精神與現代性問題》,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
唐君毅 1978 《說中華民族之花果飄零》,臺北:三民。
徐宗懋 2007 《二十世紀臺灣》,臺北:台灣古籍。
孫隆基 1986 《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臺北:古楓出版社。
殷海光 1988 《中國文化的展望》(上)(下),臺北:桂冠。
班納迪克‧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著,吳叡人譯 1999 《想像的共同體》,臺北:時報出版社。
祖國頌 2003 《敘事的詩學》,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
馬克‧柯里(Mark Currie)著,寧一中譯 2003 《後現代敘事理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高天生 1994 《臺灣小說與小說家》,臺北:前衛出版社。
高辛勇 1987 《形名學與敘事理論──結構主義的小說分析法》,臺北:聯經。
高明士主編,洪麗完、張永楨、李力庸、王昭文編著 2006 《臺灣史》,臺北:五南。
高格孚 2004 《風和日暖──台灣外省人與國家認同的轉變》,臺北:允晨。
尉天聰主編 1978 《鄉土文學討論集》,臺北:遠景。
張京媛編 1995 《後殖民理論與文化認同》,臺北:麥田。
張茂桂等著 2001 《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臺北:業強。new window
張素貞 1996 《細讀現代小說》,臺北:東大圖書。
張素貞 2001 《現代小說啟示》,臺北:九歌。
張隆溪 1987 《二十世紀西方文論述評》,北京:三聯書店。
張瑞芬 2007 《胡蘭成、朱天文與「三三」─臺灣當代文學論集》,臺北:秀威資訊。
張誦聖 2001 《文學場域的社會變遷》,臺北:聯合文學。
張灝 2000 《幽暗意識與民主傳統》,臺北:聯經。new window
戚嘉林 2007 《臺灣史》,臺北:海峽學術。
梅家玲 2004 《性別,還是家國?:五○與八、九○年代台灣小說論》,臺北:麥田。
莫里斯‧哈布瓦赫 (Maurice Halbwachs) 著,畢然、郭金華譯 2002 《論集體記憶》,上海:人民出版社。
許子東 2000 《當代小說與集體記憶──敘述文革》,臺北:麥田。new window
許素蘭 1985 《昔日之境》,臺北:鴻蒙。
許極燉編著 1993 《尋找臺灣新座標》,臺北:自立晚報。
陳孔立主編 1996 《臺灣歷史綱要》,臺北:人間。
陳水源 2000 《臺灣歷史的軌跡(下)》,臺中:晨星。
陳仕賢 2006 《臺灣的媽祖廟》,臺北:遠足文化。
陳芳明主編 1995 《臺灣意識論戰選集》,臺北:前衛出版社。
陳建忠、應鳳凰、邱貴芬、張誦聖、劉亮雅合著 2007 《臺灣小說史論》,臺北:麥田出版公司。
陳國偉 2007 《想像臺灣──當代小說中的族群書寫》,臺北:五南出版公司。new window
陳義芝主編 1999 《臺灣文學經典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聯經出版社。
章方松 2004 《琦君的文學世界》,臺北:三民。
傑哈•簡奈特 (Gérard Genette) 著,廖素珊、楊恩祖譯 2003 《辭格III》,臺北:時報文化。
博埃默(Elleke Boehmer)著,盛寧譯 1998 《殖民與後殖民文學》,香港:牛津大學。
曾秀萍 2003 《孤臣‧孽子‧臺北人──白先勇同志小說論》,臺北:爾雅。
游勝冠 1996 《台灣文學本土論的興起與發展》,臺北:前衛。new window
渥夫剛‧索夫斯基 (Wolfgang Sofsky) 著,邱慈貞譯 2006 《暴力十二章》,臺北:玉山社。
黃秀政、張勝彥、吳文興 2003 《臺灣史》,臺北:五南。new window
黃宣範 2004 《語言、社會與族群意識》,臺北:文鶴。
黃國昌 1992 《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臺北:五南。
黃(口麗)莉 1999 《人際和諧與衝突──本土化的理論與研究》,台北:桂冠。
楊國樞、余安邦主編 1993 《中國人的心理與行為──理念及方法篇(一九九二)》,臺北:桂冠圖書。new window
楊渡主編 2005 《激動1945》,臺北:巴札赫。
楊照 1996 《文學、社會與歷史想像──戰後臺灣文學史散論》,臺北:聯經。
葉維廉 1997 《中國現代小說風貌》,臺北:晨鐘。new window
詹明信 (F. Jameson) 教授講座,唐小兵譯 1989 《後現代主義與文化理論》,臺北:合志文化。
廖炳惠編著 2003 《關鍵詞200》,臺北:麥田。
蒲安迪(Andrew H Plaks) 1998 《中國敘事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趙彥寧 2004 《戴著草帽去旅行》,臺北:巨流。
趙剛 1994 《小心國家族──批判的社運‧社運的批判》,臺北:唐山。
趙剛 1998 《告別妒恨:民主危機與出路的探索》,臺北:唐山。new window
齊邦媛 1990 《千年之淚》,臺北:爾雅。
齊邦媛 1999 《霧漸漸散的時候──臺灣文學五十年》,臺北:九歌。
劉再復、林崗 1988 《傳統與中國人》,臺北:人間。
劉俊 1995 《悲憫情懷──白先勇評傳》,臺北:爾雅。
劉紀蕙主編 2006 《文化的視覺系統I:帝國─亞洲─主體性》,臺北:麥田。
歐陽子 1995 《王謝堂前的燕子》,臺北:爾雅。
蔡雅薰 2001 《從留學生到移民:台灣旅美作家小說析論 1960─1999》,臺北:萬卷樓。
黎活仁等主編 2003 《柏楊的思想與文學:「柏楊思想與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遠流。
黎湘萍 2003 《文學臺灣──臺灣知識者的文學敘事與理論想像》,北京:人民出版社。
盧建榮 1999 《分裂的國族認同:1975-1997》,臺北:麥田。new window
戴國煇、葉芸芸 1992 《愛憎二‧二八》,臺北:遠流。
戴國煇著,魏廷朝譯 1989 《臺灣總體相──人間‧歷史‧心性》,臺北:遠流。
戴衛.赫爾曼 (David Herman) 主編,馬海良譯 2003 《新敘事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
戴寶村 2006 《臺灣政治史》,臺北:五南。new window
謝宗榮 2006 《臺灣的王爺廟》,臺北:遠足文化。
鍾怡雯 2001 《亞洲華文散文的中國圖像(1949-1999)》,臺北:萬卷樓。new window
隱地 1983 《琦君的世界》,臺北:爾雅。
薛化元 1996 《《自由中國》與民主憲法──1950年代臺灣思想史的一個考察》臺北:稻鄉。new window
簡後聰 2002 《臺灣史》,臺北:五南。
簡政珍 2003 《放逐詩學》,臺北:聯合文學。
簡瑛瑛主編 1997 《認同‧差異‧主體性:從女性主義到後殖民文化想像》,臺北:立緒文化。
藍博洲 1997 《白色恐怖》,臺北:揚智。
羅伯特‧休斯 (Robert Scholes) 著,劉豫譯 1994 《文學結構主義》,臺北:桂冠。
羅鋼 1999 《敘事學導論》,雲南:人民出版社。
羅鋼、劉象愚編 2000 《文化研究讀本》,北京:中國社會科學。
譚國根 2000 《主體建構政治與現代中國文學》,香港:牛津大學。
蘇珊‧桑塔格著、陳耀成譯 2005 《旁觀他人之痛苦》,臺北:麥田。

三、論文
(一)、期刊、報刊論文
永遠的白先勇專號 2001 《中外文學》30.2。
Ien Ang著,施以明譯 1992 〈不會說中國話──論散居族裔之身分認同與後現代性之種族性〉,《中外文學》21.7:48-69。new window
王甫昌 1998 〈族群意識、民族主義與政黨支持:一九九○年代台灣的族群政治〉,《台灣社會學研究》2:1-45。new window
王明珂 1996 〈誰的歷史:自傳、傳記與口述歷史的社會記憶本質〉,《思與言》14.3:138-147。new window
古添洪 1975 〈唐傳奇的結構分析──以契約為定位的結構主義的應用〉,《中外文學》4.3:80-107。new window
尼洛 1983.12.12-13 〈淺析《荒原》對中國文化的探究〉,《中央日報》第10版。
尼洛 1986.10.3 〈〈將軍碑〉的碑塑〉,《中國時報.人間副刊》第8版。
江士林 1997 〈將宰制「自然」化:從跨文化比較與歷史觀照的角度論語言及其他建制的「國族」化〉,《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8:79-117。new window
何田田 1975 〈論「臺北人」的人物和主題〉,《文藝月刊》76:21-28。
何文敬 1992 〈我是誰?:湯婷婷《女勇士》中的屬性建構〉,《中外文學》21.7:131-151。new window
呂正惠 1997 〈鄉土文學中的「鄉土」〉,《聯合文學》158。
宋東陽(陳芳明) 1984 〈朝向許願中的黎明──試論吳濁流作品中的「中國經驗」〉,《文學界》10:127-146。
李昂 1974 〈在小說中記史──朱西甯訪問記〉,《書評書目》16。
李有成 1992 〈漂泊離散的美學:論《密西西比的馬薩拉》〉,《中外文學》21.7:71-87。new window
李有成 1996 〈理論旅行與文學史〉,《中外文學》,25.3:224-233。new window
李進益 2005 〈劉大任小說中的父與子──以《晚風習習》為中心〉,《花蓮師院學報》20:1-6。new window
林幸謙 2003 〈離散主體的鄉土追尋:張錯詩歌的流亡敘述與放逐語言〉,《中外文學》31.12:154-181。new window
邵毓娟 2004 〈眷村再見/現:試析朱天心作品中戀物式主體建構〉,《中外文學》,32.10:99-122。new window
紀大偉 1995 〈帶餓思潑辣:「荒人手記」的酷兒閱讀〉,《中外文學》24.3:153-160。
胡衍南 1993 〈捨棄原鄉鄉愁的兩個模式—談朱天心、張大春的小說創作〉,《台灣文學觀察雜誌》7:117-132。
夏志清 1969 〈白先勇論(上)〉,《現代文學》39:117-132。
高陽 1959 〈關於「旋風」的研究〉,《文學雜誌》6.6:13-39。
尉天聰 1971 〈自囿〉,《大學雜誌》47:59-61。
梅家玲 1996.8.8 〈以父為名──現代小說中的父親〉,《中國時報》開卷版。
張大春 1990.12.31-1991.1.6 〈引刀逞一快,誰負少年頭?──眷村子弟犯罪行為的軍政淵源〉,《新新聞週刊》頁78-79。
張大春 1998 〈從講古、聊天到祈禱──追思朱西甯先生的一篇小說報告〉,《聯合文學》14.7:80-83。
張大春 1998.3.26 〈被忘卻的記憶者──朱西甯的小說語言與知識企圖〉,《中國時報》第四十三版。
張錦忠 2004 〈文化回歸、離散台灣與旅行跨國性:「在臺馬華文學」的案例〉,《中外文學》,33.7:153-166。new window
梁建業 1998 〈從結構主義看祥林嫂的悲劇〉,《中外文學》26.12:171-185。new window
莊宜文 1998 〈在君父的城邦—三三文學集團研究(上)〉,《國文天地》,第13.8:58-70。
莊宜文 1998 〈在君父的城邦—三三文學集團的研究(下)〉,《國文天地》13.9:62-75。new window
莊宜文 2000 〈雙面夏娃—朱天文、朱天心作品比較〉,《台灣文學學報》1:263-294。new window
郭楓 1990 〈四十年來台灣文學的環境與生態〉,《新地》1.1:6-33。
陳彥紀錄,馬叔禮主辦,尼洛、管管等 1979 〈朱西甯的小說「八二三注」座談會〉(上)(下),《幼獅文藝》50.3:61-80。
陳光興 1997 〈霍爾:另一種學術知識分子的典範〉,《當代》122:20-23。
陳奕麟 1999 〈解構中國性:論族群意識作為文化作為認同之曖昧不明〉,《臺灣社會研究季刊》33:103-131。new window
陳芳明 2001 〈五○年代的文學侷限與突破〉,《聯合文學》200:164-177。
陳芳明 2001 〈橫的移植與現代主義之濫觴〉,《聯合文學》202:136-147。
陳國偉 1998 〈遺失地址的理想國—朱天心小說中的記憶烏托邦〉,《淡水牛津文藝》1:45-71。
彭瑞金 1992 〈為自己的的靈魂找厝──評王幼華的「土地與與靈魂」〉,《文訊》81:64-67。
單德興 2000 〈理論之旅行/翻譯:以中文再現Edward W. Said──以Orientalism的四種中譯為例〉,《中外文學》,29.5:39-72。
黃慶萱 1985 〈敬禮,向理性的英雄──評王幼華的《兩鎮演談》〉,《聯合文學》1:6。
楊麗玲 1990 〈濁世判官的罪與罰──訪王幼華〉,《自由青年》731:44-49。
楊佳嫻 2005 〈離/返鄉旅行:以李渝、朱天文、朱天心與駱以軍描寫臺北的小說為例〉,《中外文學》34.2:132-155。new window
葉德宣 1998 〈兩種「露營/淫」的方法:《永遠的尹雪豔》與《孽子》中的性別越界演出〉,《中外文學》26.12:67-89。new window
葉德宣 2001 〈從家庭授勛到警局問訊─《孽子》中父系國/家的身體規訓地景〉,《中外文學》30.2:124-151new window
雷震 1958 〈反攻大陸問題〉,《自由中國》17.3。
趙彥寧 1999 〈國族想像的權力邏輯──試論五○年代流亡主體、公領域、與現代性之間可能關係〉,《臺灣社會研究季刊》36:37-83。new window
趙彥寧 2006 〈家國語言的公開秘密:試論下階層中國流亡者自我敘事的物質性〉,《社會研究季刊》46:45-85。new window
蒲彥光 2005 〈白先勇《臺北人˙孤戀花》主題試析〉,《中國文學研究》,20:319-352。new window
齊邦媛 1986.10.4 〈為又一個謬誤的時代立碑〉,《中國時報.人間副刊》第八版。
劉紹銘 1986.10.4 〈〈將軍碑〉淺識〉,《中國時報.人間副刊》第八版。
鄭明娳 1986 〈將軍碑〉,《自由青年》76.5:48-51。
蕭阿勤 1999 〈民族主義與臺灣一九七○年代的「鄉土文學」:一個文化(集體)記憶變遷的探討〉,《臺灣史研究》6.2:77-`138。new window
顏元叔 1978.11.10 〈評雞翎圖〉,《中國時報》第十二版。
顧燕翎 1993 〈女人與國家認同〉,《島嶼邊緣》9:。

(二)專書論文
Susan Stephenson著,楊惠婷譯 2004 〈敘事〉,《當代社會學與社會──理論的趨勢》,臺北:韋伯文化。
王幼華紀錄,苦苓、林文義、王幼華對談 1988 〈我們只有這個島──鼎談省
籍觀念〉,收錄於希代編輯群策劃,《我們都是台灣人》,臺北:希代。
王甫昌 2002 〈臺灣族群關係研究〉,收錄於王振寰主編,《臺灣社會》,臺北:巨流。
王德威 1993 〈鄉愁的超越與困境──司馬中原與朱西甯的鄉土小說〉,《小說中國──晚清到當代的中國小說》,臺北:麥田。new window
王德威 1996 〈從〈狂人日記〉到《荒人手記》──論朱天文,兼及胡蘭成與張愛玲〉,收錄於朱天心,《花憶前身》,臺北:麥田。new window
王德威 1998 〈叫父親,太沉重?〉,《如何現代,怎樣文學──十九、二十世紀中文小說新論》,臺北:麥田。
王德威 2001 〈走在鄉愁的路上──評李渝《溫州街的故事》〉,《眾聲喧嘩以後──點評當代中文小說》,臺北:麥田。new window
王德威 2004 〈歷史與怪獸〉,《歷史與怪獸》,臺北:麥田。
王德威 2007 〈後遺民寫作〉,《後遺民寫作──時間與記憶的政治學》,臺北:麥田。new window
司圖亞特‧霍爾 (Stuart Hall) 2000 〈文化身份與族裔散居〉,收錄於羅鋼、劉象愚編,《文化研究讀本》,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白先勇 1995 〈流浪的中國人──臺灣小說的放逐主題〉,《第六隻手指》,臺北:爾雅。
朱天心 1994 〈去乘渺遠,寶變為石〉,收錄於楊澤主編,《從四○代到九○年代 : 兩岸三邊華文小說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時報出版社。
朱西甯 1994 〈豈與夏蟲語冰〉,收錄於楊渡編,《從四○年代到九○年代──兩岸三邊華文小說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時報出版。
何春蕤 1994 〈方舟之外—論朱天心的近期寫作〉,收錄於楊澤主編,《從四○代到九○年代 : 兩岸三邊華文小說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時報文化出版。
吳達芸 2001 〈在君父的城邦──朱西甯《八二三注》的書寫策略〉,《臺靜農先生百歲冥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
吳達芸 2003 〈書寫在異鄉─再讀朱西甯及《八二三注》〉,「紀念朱西甯先生文學研討會」,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李振亞 2000 〈歷史空間/空間歷史──從《童年往事》談記憶與地理空間的建構〉,收錄於林文淇、沈曉茵、李振亞編,《戲戀人生──侯孝賢電影研究》,臺北:麥田。new window
林偉盛 1999 〈清代臺灣分類械鬥發生的原因〉,張炎憲、李筱峯、戴寶村主編,《臺灣史論文精選》,臺北:玉山社。
邱貴芬 1997 〈想我(自我)放逐的(兄弟)姊妹們:閱讀第二代「外省」(女)作家朱天心〉,《仲介臺灣‧女人》,臺北:元尊文化。new window
邱貴芬 1998 〈朱天心〉,《(不)同國女人聒噪》,臺北:元尊。
侯健 1989 〈朱西甯的《破曉時分》〉,收錄於鄭明娳編,《當代台灣評論大系3‧小說批評卷》,臺北:中正書局。new window
施懿琳 1995 〈白先勇小說中死亡意識及其深層分析〉,收錄於龔鵬程編,《台灣的社會與文學》,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施叔 2006 〈台灣頻道〉,收錄於王幼華,《騷動的島》,臺北:允晨文化。
柯內爾‧韋斯特 2000 〈少數話語與經典構成中的陷阱〉,收錄於羅鋼、劉象愚編,《文化研究讀本》,北京:中國社會科學。
柯慶明 1977 〈論朱西甯的一本短篇小說集:鐵漿〉,《境界的再生》,臺北:幼獅。
胡台麗 1989 〈從沙場到街頭:老兵自救運動概述〉,收錄於徐正光、宋文理合編,《臺灣新興社會運動》,臺北:巨流。new window
格雷馬斯 (Algirdas Julien Gremas) 1988 〈敘述信息〉,收錄於伍蠡甫、胡經之編,《西方文藝理論名著選編》,北京:北京大學。
張小虹 1998 〈不肖文學妖孽史──以《孽子》為例〉,收錄於陳義芝編,《臺灣現代小說史縱論》,臺北:聯經。new window
張瑞芬 2007 〈琦君散文及五○、六○年代女性創作位置〉,《台灣當代女性散文史論》,臺北:麥田。new window
陳正醍 1998 〈臺灣鄉土文學論戰(一九七七─一九七八)〉,收錄於曾健民主編,《清理與批判:臺灣鄉土文學‧皇民文學》,臺北:人間。
陳儀深 1992 〈論二二八事件的原因〉,收錄於二二八民間研究小組等合辦,《二二八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二二八民間研究小組、臺美文化交流基會、現代學術研究基金會。
黃俊傑 2000 〈戰後臺灣文化中的儒家思想:存在形式、內涵與功能〉,《臺灣意識與臺灣文化》,臺北:正中書局。new window
黃錦樹 1996 〈神姬之舞──後四十回?(後)現代啟示錄〉,收錄於朱天文,《花憶前身》,臺北:麥田。new window
葉石濤 1984 〈談王幼華小說〉,收錄於王幼華,《兩鎮演談》,臺北:時報文化。
葉維廉 1998 〈激流怎能為倒影造像──論白先勇小說〉,收錄於鄭明娳編,《小說批評──當代台灣文學評論大系》,臺北:正中。new window
廖咸浩 1995 〈在解構與解體之間徘徊──台灣現代小說中「中國身分」的轉變〉,收錄於張京媛編,《後殖民理論與文化認同》,臺北:麥田。new window
廖咸浩 2002 〈合成人羅曼史:當代臺灣文化中後現代主義與民族主義的互動〉,收錄於黃俊傑、何寄澎主編,《臺灣的文化發展》,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鄭志明 2004 〈臺灣神廟的文化信仰初論──神廟發展的危機與轉機〉,收錄於漢學研究中心編,《寺廟與民間文化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new window

(三)、網路論文
宋澤萊,〈外省人的八二三砲戰小說與本省人的八二三砲戰小說〉,http://140.119.61.161/blog/forum_per.php?member_id=33&Page=3&my_year=2008&my_month=()z8 ,政大臺文所臺灣文學部落格,2007.1.17發表。
紀大偉,〈毛政權時期的小說與慾望〉,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5/new/jul/15/life/article-1.htm(上)、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5/new/jul/16/life/article-1.htm(下) ,自由電子報,2005.7.15-16發表。
賀淑瑋,〈空間與身份:論〈植有木瓜樹的小鎮〉的身份危機〉,http://ws.twl.ncku.edu.tw/hak-chia/h/ho-siok-hui/bokkoe-sinhun.htm,臺文學研究工作室2001.9.4上網發表。
楊馥菱,〈歷史記憶的召喚與國族認同的消解──評白先勇的《台北人》〉,http://www.srcs.nctu.edu.tw/joyceliu/TaiwanLit/online_papers/BorShianYeong.html,1998.7發表。new window
魏偉莉,〈台美人的離散書寫──以白先勇的〈芝加哥之死〉與郭松棻的〈寫作〉為例〉,http://140.116.211.14/ncku/file/94-2-20/94-2-20-a.pdf 的HTML檔。(2009.1.4上網查詢)

四、學位論文
王怡心 2005 《琦君小說主題內涵與人物刻劃研究》,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朱嘉雯 2002 《亂離中的追求――五四自由傳統與台灣女性渡海書寫》,中壢: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江衍宜 2001 《「細述」衷情──朱西甯小說研究》,臺北:淡江大學中文研究所碩論。
吳復華 1999 《反共/懷鄉:戰爭中國家對分類秩序(集體認同)的重構──以一九四九年版中央日報台灣版為分析對象》,臺中: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怡慧 2004 《王幼華小說研究》,嘉義: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永芳 1992 《七十年代臺灣鄉土文學研究》,臺北: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慶文 2000 《當代臺灣小說中的宗教性關懷》,臺中:東海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林翠真 2002 《台灣文學中的離散主題----以聶華苓及於梨華為考察對象》,臺中:靜宜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
林唯莉 2006 《女遊與女性自傳式書寫的家國語藝》,臺南: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王俞萍 2004 《文化身分的追尋及其形構──駱以軍與黃錦樹小說之比較研究》,臺南: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金倫 2001 《政治、歷史與謊言──張大春小說初探(1976-2000)》,臺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柴雅珍 1996 《戰後臺灣「外省人」的塑造與變遷(1945-1987)》,臺中: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唐毓麗 2000 《平路小說研究》,嘉義: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唐毓麗 2006 《罪與罰:臺灣戰後小說的疾病書寫》,臺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孫潔茹 2005 《游移/猶疑?──朱天文、朱天心及其作品中的認同與政治》,臺南:成功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明柔 1999 《典範的更替/消解與臺灣八○年代小說的感覺結構》,臺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陳雅芬 2003 《琦君小說研究》,臺北:台北市立師範學院應用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傅素春 2002 《旅行理論與理論的旅行──蘇偉貞小說的旅行閱讀》,臺中: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曾淑惠 2000 《台灣文學中的老兵題材》,臺北: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薰慧 2000 《臺灣五○年代國族想像中「共匪/匪諜」的建構》,臺中:東海大學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詩頻 2005 《楊念慈小說中家園主題之研究》,中壢: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啟峰 2007 《河裏的月印:郭松棻與李渝小說研究》,中壢: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政源 1997 《家太遠了──朱西甯懷鄉小說研究》,台南:成功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曉琪 2002 《七○年代鄉土文學論戰暨文學場域的變遷》,南投:暨南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翠 2003 《鄉土與記憶──七○年代以來臺灣女性小說的時間意識與空間語境》,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楊佳嫻 2004 《論戰後台灣外省小說。家作品中的「臺北 / 人」 》,臺北: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趙慶華 2004 《認同與書寫──以朱天心與阿女烏為考察對象》,臺南:成功
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斐文 2003 《白先勇《臺北人》的敘事手法》,高雄:中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
蕭阿勤 1990 《國民黨政權的文化與道德論述(1934-1991)──一個知識社會學的分析》,臺北: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錢弘捷 2004 《戰後台灣小說中老兵書寫的離散思維》,臺南:成功大學臺灣文學所碩士論文。.
藍博堂 1992 《臺灣鄉土文學論戰及其餘波1971~1987》,臺北: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於陵 1991 《眷村:空間意義的賦予和再界定》,臺北: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