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明清家庭小說的時間研究:以《金瓶梅》、《醒世姻緣傳》、《林蘭香》、《紅樓夢》為對象-2冊
作者:林偉淑
出版日期:2013
出版項:新北:花木蘭文化
集叢:古典文學研究輯刊. 七編;第6冊/曾永義主編
ISBN:9789863220954
主題關鍵詞:明清小說文學評論
學門:文學
資料類型:專書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5
期刊論文
1.王璦玲(20070900)。導言:有關「明清敘事理論與敘事文學」研究之開展--從近年敘事學研究之新趨談起。中國文哲研究通訊,17(3)=67,113-12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吳敢(2001)。20世紀《金瓶梅》研究的回顧與思考。徐州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7(2),14-3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燕筠(1997)。《紅樓夢》的先行者--《林蘭香》論。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清俊(19951000)。中國詩人的鄉愁與空間意識。牛津人文集刊,1,69-1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朱萍(2008)。悲涼之霧遍被華林--明清家庭興衰題材章回小說文化意義。學術研究,2008(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吳存存(1988)。道學思想與燕夢卿悲劇--讀〈林蘭香〉隨筆。明清小說研究,1988(3),137-15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聶春豔(1998)。性別角色轉換與文本深層內涵--解讀《林蘭香》。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5),69-7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陳洪(1988)。《林蘭香》創作年代小考。明清小說研究,1988(3),151-15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胡衍南(20040600)。論《林蘭香》在明清世情小說史的位置。淡江人文社會學刊,19,1-2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王德威(2007)。明清小說的現代視角。中國文哲研究通訊,17(3)=67,127-14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汪道倫(1997)。情根‧大旨談情‧情不情。紅樓夢學刊,1997(S1),265-28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劉若愚、陳淑敏(19871200)。中國詩中的時間、空間與自我。中國書目季刊,21(3),13-3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廖棟樑(20070600)。論屈原「發憤以抒情」說及其歷史發展。輔仁國文學報,24,159-18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康韻梅(19940900)。唐人小說中「智慧老人」之探析。中外文學,23(4)=268,136-17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汪道倫(1990)。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情學與《紅樓夢》。紅樓夢學刊,1990(1),105-12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杜貴晨(2001)。《金瓶梅》為「家庭小說」簡論--一個關於明清小說分類的個案分析。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06,23-2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盛志梅(1997)。淺說《林蘭香》之「夢」。明清小說研究,1997(3),182-18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鄭媛元(2007)。《金瓶梅》敘事藝術(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洪慈彗(2006)。《金瓶梅》死亡主題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魏采如(2006)。《洛陽伽藍記》之時空敘事與記憶認同(碩士論文)。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張金蘭(2000)。金瓶梅女性服飾文化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黎慕嫻(2004)。敘事性的時間問題(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陳克嫻(2003)。明清長篇世情小說中的笑話研究--以《金瓶梅》、《姑妄言》、《紅樓夢》為中心之考察(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馬琇芬(1997)。從婚姻、嫉妒、性慾看《金瓶梅》中的女性(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李曉萍(2003)。《金瓶梅》鞋腳情色與文化研究(碩士論文)。靜宜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張佳琪(2005)。唐代小說之敘事時間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賴素玫(2007)。唐代夢故事研究(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林碧慧(2002)。大觀園隱喻世界--從方所認知角度探索小說的環境映射(碩士論文)。東海大學,臺中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陳翠英(1995)。世情小說之價值觀探論:以婚姻為定位的考察(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薛甯今(1996)。《醒世姻緣傳》的主題思想及其表現方式(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陳淑敏(2005)。《醒世姻緣傳》因果報思想與文學技巧探析(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康韻梅(1993)。中國古代死亡觀之探究(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張曼娟(1990)。明清小說評點之研究(博士論文)。東吳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戴華萱(2007)。台灣五0年代小說家的成長書寫(1950-1969)(博士論文)。輔仁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全恩淑(2001)。《金瓶梅》中婦女內心世界研究:欲望與現實之間的掙扎(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林鶯如(2007)。《金瓶梅》的敘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蔡文賓(2006)。劉鶚《老殘遊記》的敘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李光步(1983)。紅樓夢所反應的清代社會與家庭(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郭美玲(2005)。《金瓶梅》女性研究--以婚姻和性慾考察(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林淑慧(2006)。從「性別文化」看《金瓶梅》中的「情」與「義」(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吳娟萍(2002)。陸機詩歌中的時間推移意識(碩士論文)。東海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李慧(2006)。《醒世姻緣傳》民俗取材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林芳如(2007)。《醒世姻緣傳》的敘事美學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莫秀蓮(2006)。世情小說中的母親形象研究--以《金瓶梅》、《醒世姻緣傳》、《林蘭香》、《歧路燈》、《紅樓夢》為考察對象(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郭柳妙(2004)。金瓶梅的巫與巫術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陳秋良(2005)。《醒世姻緣傳》的創作觀(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鄭靜芸(2006)。紅樓夢人物死亡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駱水玉(1994)。紅樓夢脂硯齋評語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袁浥珊(2006)。《金瓶梅》之喪俗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呂素端(2002)。《西遊記》敘事研究(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王碩慧(2006)。從性別政治論《金瓶梅》淫婦的生存(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駱水玉(1999)。四部具有烏托邦視境的清代小說--《水滸後傳》、《希夷夢》、《紅樓夢》《鏡花緣》研究(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梁欣芸(2005)。《金瓶梅》「男女偷情」主題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潘玉薇(20050000)。人物.情.花園 : 從「才子佳人」到《紅樓夢》(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鄧淑華(2004)。論湯顯祖《玉茗堂四夢》之時間意識與其文本設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王佩琴(2004)。說園--從《金瓶梅》到《紅樓夢》(博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周忠泉(1994)。《紅樓夢》中家庭形態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胡衍南(2001)。食、色交歡的文本--《金瓶梅》飲食文化與性愛文化研究(博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黎滔泉(2001)。元雜劇死亡題材研究(碩士論文)。逢甲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廖彩真(2007)。明清婦女的社會生活--以《醒世姻緣傳》為中心(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魏子雲(1993)。金瓶梅研究二十年。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余國藩、李奭學(2004)。重讀石頭記--《紅樓夢》裡的情欲與虛構。臺北:麥田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鍾宗憲(2006)。民間文學與民間文化采風。臺北:里仁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Gardet, Louis、鄭樂平、胡建平(1995)。文化與時間。台北:淑馨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康來新(1996)。紅樓長短夢。臺北:駱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黃俊杰(2002)。傳統中華文化與現代價值的激蕩。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江佩珍(2004)。閱讀賈寶玉--從語言溝通的角度探討小說人物塑造。台北市: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王佩琴(1997)。《紅樓夢》夢幻世界解析。台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楊琳(2000)。中國傳統節日文化。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段江麗(2003)。醒世姻緣傳研究。長沙:岳麓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夏薇(2007)。《醒世姻緣傳》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陳文新、魯小俊、王同舟(2003)。明清章回小說流派研究。武漢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王彬(1998)。紅樓夢敘事。北京:中國工人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Pöppel, Ernst、李百涵、韓力(1997)。意識的限度--關於時間與意識的新見解。臺北:淑馨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魏子雲(1981)。金瓶梅的問世與演變。台北:時報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王建剛(2001)。狂歡詩學:巴赫金文學思想研究。學林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楊河(1998)。時間概念史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唐代興(2001)。當代語義美學論綱--人類行為意義研究。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楊昌年(2005)。古典小說名著析評。臺北:五南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Eagleton, Terry、吳新發(1998)。文學理論導讀。臺北市:書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董乃斌(1994)。中國古典小說的文體獨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關華山(1988)。「紅樓夢」中的建築研究。臺北:境與象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陳文新(2005)。傳統小說與小說傳統。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Forster, Edward Morgan、李文彬(1973)。小說面面觀:現代小說寫作的藝術。臺北:志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陳清俊(20070000)。盛唐詩時空意識研究。臺北縣永和市:花木蘭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鍾宗憲(2005)。先秦兩漢文化的側面研究。臺北:知書房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華萊士.馬丁、伍曉明(2005)。當代敘事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胡衍南(20040000)。飲食情色金瓶梅。臺北:里仁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格非(2002)。小說敘事研究。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齊裕焜(1999)。中國古代小說演變史。蘭州:敦煌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李修生、趙義山(2001)。中國分體文學史‧小說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葉朗(1987)。中國小說美學。臺北:里仁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黃霖(1987)。金瓶梅資料彙編。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郭玉雯(20060000)。紅樓夢淵源論:從神話到明清思想。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方正耀(1986)。明清人情小說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周建渝(1998)。才子佳人小說研究。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Epstein, Maram、羅琳(2005)。競爭的話語:明清小說中的正統性、本真性及所生成之意義。江蘇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胡益民、李漢秋(1997)。清代小說。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樂蘅軍(2004)。古典小說散論。台北:大安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White, Hayden、董立河(2005)。形式的內容:敘事話語與歷史再現。北京: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郭豫適(1988)。紅樓夢研究文選。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Bachelard, Gaston、龔卓軍、王靜慧(1993)。空間詩學。臺北:張老師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Bakhtin, Mikhail(1998)。巴赫金全集。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申丹(1998)。敘述學與小說文體學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夏鑄九、王志弘(2002)。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臺北:明文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俞平伯(1988)。俞平伯論紅樓夢。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7.Miller, J. Hillis、申丹(2002)。解讀敘事。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8.Todorov, Tzvetan、蔣子華、張萍(2001)。巴赫金、對話理論及其他。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9.周裕鍇(2003)。中國古代闡釋學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0.Iser, Wolfgang、陳定家、汪正龍(2003)。虛構與想像--文學人類學疆界。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仇小屏(2007)。古典詩詞時空設計之研究。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2.Palmer, Richard E.、嚴平(1992)。詮釋學。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3.陶東風(2005)。文學理論基本問題。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4.葉石濤(1979)。台灣鄉土作家論集。台北:遠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5.陳平原(1997)。陳平原小說史論集。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6.龔鵬程(2003)。文學散步。臺北:台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7.羅伯.索科羅斯基、李維倫(2004)。現象學十四講。臺北市:心靈工坊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8.蕭放(2002)。歲時:傳統中國民眾的時間生活。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9.董小英(1994)。再登巴比倫塔:巴赫金與對話理論。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0.葉桂桐(1998)。中國古代小說概論。臺北: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陳平原(1993)。小說史:理論與實踐。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2.聞一多(1982)。聞一多全集。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3.黃霖、王國安(1989)。日本研究《金瓶梅》論文集。濟南:齊魯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4.蘭陵笑笑生(2001)。新劇繡像批評金瓶梅會校本。台北:曉園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5.隨緣下士(2004)。林蘭香。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6.陳元靚(1977)。歲時廣記。台北:新興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7.李昉(1997)。太平御覽。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8.丁耀亢(2006)。續金瓶梅。濟南:齊魯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9.王建科(2003)。元明家庭家族敘事文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0.肖明翰(1994)。大家族的沒落。廣西:廣西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1.曹書文(2002)。家族文化與中國現代文學。北京:新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2.梁曉萍(2008)。明清家族小說的文化與敘事。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3.楚愛華(2008)。明清至現代家族小說流變研究。齊魯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4.薩孟武(1993)。紅樓夢與中國舊家庭。台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5.王國維、林語堂(1984)。紅樓夢藝術論。臺北:里仁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6.朱嘉雯(2003)。紅樓夢導讀。佛光人文社會學院編譯出版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7.余英時(2002)。紅樓夢的兩個世界。台北:聯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8.李洪政(2000)。金瓶梅解隱--作者.人物.情節。台北:臺灣商務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9.周中明(1997)。紅樓夢中的語言藝術。台北:里仁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0.周汝昌、周倫玲(2003)。紅樓鞭影。北京:北京師範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1.俞平伯(1954)。脂硯齋紅樓夢輯評。上海:文藝聯合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2.胡文彬(2005)。紅樓夢與中國文化論稿。中國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3.張竹坡(1998)。金瓶梅會評會校本。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4.陳東有(1992)。金瓶梅文化研究。台北:貫雅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5.詹丹(2004)。紅樓情榜。台北:時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6.蔡國梁(2002)。金瓶梅社會風俗。天津:百花文藝。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7.墨人(2002)。紅樓夢寫作技巧。台北:昭明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8.薛海燕(2003)。一個詩性的文本--紅樓夢。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9.胡衍南(20090200)。金瓶梅到紅樓夢:明清長篇世情小說研究。臺北:里仁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0.魏子雲(1992)。明代金瓶梅史料詮譯。台北:貫雅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1.龔鵬程(2005)。紅樓夢夢。台北: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2.王孝廉(1986)。神話與小說。台北:時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3.王炎(2007)。小說的時間性與現代性--歐洲成長教育小說敘事的時間性研究。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4.吳士余(1990)。中國小說思維的文化機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5.吳光正(2004)。中國古代小說的原型與母題。北京: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6.吳秀玉(1996)。李綠園與其《歧路燈》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7.金健人(1986)。小說結構美學。台北:木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8.孫遜、孫菊園(1991)。中國古典小說美學資料滙粹。台北:大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9.康來新(19990000)。晚清小說理論研究。臺北:大安。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0.陳惠英(1996)。感性、自我、心象--中國現代抒情小說研究。香港: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1.陳節(1998)。中國人情小說通史。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2.程毅中(2006)。明代小說叢稿。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3.黃清泉、蔣松源、譚邦和(1995)。明清小說的藝術世界。台北:洪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4.董乃斌、薛天緯、石昌渝(1997)。中國古典文學學術史研究。新疆:新疆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5.趙毅衡(1998)。苦惱的敘述者--中國小說的敘述形式與中國文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6.魯德才(2002)。古代白話小說形態發展史論。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7.蕭相愷(2005)。世情小說簡史。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8.史成芳(2001)。詩學中的時間概念。湖南:湖南教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9.吳國盛(1996)。時間的觀念。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0.馬大康、葉世祥、孫鵬程(2008)。文學時間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1.楊匡漢(1998)。時空的共享。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2.劉文英(2000)。中國古代的時空觀念。天津:開南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3.Levine, Robert、范東生、許俊農(2000)。時間地圖--不同時代與民族對時間的不同解釋。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4.Ridderbos, K.、章邵增(2006)。時間。北京:華夏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5.王昕(2002)。話本小說的歷史與敘事。北京:中國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6.吳培顯(2003)。當代小說敘事話語範式初探。湖南: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7.陳新(2005)。西方歷史敘事學。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8.譚君強(2002)。敘述理論與審美文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9.Courtes, J.、懷宇(2001)。敘述話語符號學。天津: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0.保羅‧利科、王文融(2003)。虛構敘事中時間的塑形--時間與敘事卷二。北京: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1.熱拉爾.熱奈特、王文融(1990)。敘事話語.新敘事話語。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2.周簡文(1964)。人文地理學概要。台北: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3.孟彤(2008)。中國傳統建築中的時間觀念研究。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4.陳慧琳(2001)。人文地理學概要。北京: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5.Lefebvre, Henri、包業明(2003)。空間政治學的反思。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6.王世禎(1981)。中國節令習俗。台北:星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7.完顏紹元(2002)。中國風俗之謎。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8.直江廣治、王建朗(1991)。中國民俗文化。上海:古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9.殷登國(1983)。中國的花神與節氣。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0.張江洪(2006)。詩意裡的時間生活。湖南:岳麓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1.郭興文、韓養民(1989)。中國古代節日風俗。台北:博遠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2.蔡英俊(1996)。抒情的境界。台北:聯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3.蔡瑜(2006)。中國抒情詩的世界。台北: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4.朱立元(1997)。當代西文學理論。南京:華東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5.李軍(1996)。「家」的寓言--當代文藝的身份與性別。北京:作家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6.李歐梵(2005)。中西文學的徊想。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7.李歐梵、陳建華(1996)。徘徊在現代和現代之間。台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8.沈華柱(2005)。對話的妙悟--巴赫金語言哲學思想研究。上海:三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9.尚杰(2008)。法國當代哲學論綱。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0.南帆(1998)。文學的維度。上海:三聯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1.徐揚雄(1992)。中國家族制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2.高小康(2005)。中國古敘事觀念與意識型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3.張貞(2008)。「日常生活」與中國大眾文化研究。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4.張寅德(1992)。普魯斯特及其小說--意識流小說的前驅。台北:遠流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5.陳平原(2002)。晚明文學思潮研究。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6.歐宗智(2007)。台灣大河小說家作品論。台北:前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7.錢穆(1988)。中國文化史導論。上海: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8.松浦友久、孫武昌、鄭天剛(1990)。中國詩歌原理論。遼寧:遼寧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9.瑪格莉特‧愛特伍(2004)。與死者協商--談寫作。台北:麥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0.亞里斯多德(1982)。物理學。北京:商務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1.普魯斯特(1992)。追憶似水年華。台北:聯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2.Hassan, Ihab、劉象愚(1993)。後現代的轉向--後現代理論與文化理論文集。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3.Eagleton, Terry(2007)。二十世紀文學理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4.Elliot, F. R.、何世念(1992)。家庭:變革還是繼續。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5.Eagleton, Terry、伍曉明(2007)。二十世紀西方文學理論。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6.Kundera, Milan(1991)。不朽。台北:時報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7.Ende, Michael(2003)。默默。台北:城邦集團遊目族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8.卡爾-弗瑞德里希‧蓋爾(2006)。神話的誕生。台中:晨星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9.Von Engels, Friedrich(1972)。馬克斯恩格斯選集。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0.Gerken, Marei、黃添盛(2006)。追憶一回--普魯斯特。台北:商周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1.Hegel, Georg Wilhelm Friedrich(1980)。自然哲學。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2.Průšek, Jaroslav(1987)。普實克中國現代文學論文集。湖南:新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3.孫康宜(2001)。文學的聲音。臺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4.西周生、袁世碩、鄒宗良(2000)。醒世姻緣傳。臺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5.范銘如(20080000)。文學地理:臺灣小說的空間閱讀。臺北:麥田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6.楊義(1997)。楊義文存:第一卷.中國敘事學。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7.朱淡文(1992)。紅樓夢論源。江蘇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8.郭玉雯(2004)。紅樓夢學:從脂硯齋到張愛玲。里仁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9.李歐梵(1996)。現代性的追求:李歐梵文化評論精選集。臺北:麥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0.葉嘉瑩(1992)。王國維及其文學批評。臺北:桂冠圖書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1.蕭馳(1999)。中國抒情傳統。台北:允晨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2.Plaks, Andrew H.(1996)。中國敘事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3.劉云春(2008)。百年紅學:從王國維到劉心武。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4.陳慶浩(1972)。新編紅樓夢脂硯齋評語輯校。巴黎第七大學東亞出版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5.米.巴赫金、佟景韓(1996)。巴赫金文論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6.王璦玲(20040000)。明清文學與思想中之主體意識與社會‧文學篇。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7.Bourdieu, Pierre、Wacquant, Loïc J. D.、李猛、李康(1998)。實踐與反思:反思社會學導引。中央編譯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8.林鎮山(20020000)。台灣小說與敘事學。臺北:前衛。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9.李大釗(1984)。李大釗文集。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0.蕭馳(2003)。抒情傳統與中國思想--王夫之詩學發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1.李歐梵(2002)。中國現代文學與現代性十講。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2.黃霖(2002)。中國小說研究史。浙江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3.李歐梵(2006)。蒼涼與世故:張愛玲的啓示。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4.陳平原(1990)。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臺北:久大文化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5.蘭陵笑笑生、梅節(2009)。夢梅館校本金瓶梅詞話。台北:里仁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6.左丘明、王守謙、金秀珍、王鳳春(1996)。春秋左傳。台北:臺灣古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7.段江麗(2006)。禮法與人情--明清家庭小的家庭主題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8.何良昊(2003)。世情兒女--《金瓶梅》與民俗文化。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9.俞平伯(2004)。紅樓夢研究。上海:復旦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0.張竹坡(1991)。張竹坡評點第一奇書金瓶梅。濟南:齊魯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1.夏志清、胡益民(2001)。中國古典小說史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2.齊裕焜(2006)。中國古典小說十二講。香港:三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3.Bal, Mieke(2003)。敘述學:敘理論導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4.周耀明(2004)。漢族風俗史第四卷:明代.清代前朝漢族風俗史。上海:學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5.孫康宜(20010000)。抒情與描寫:六朝詩歌概論。臺北:允晨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6.鄭毓瑜(1997)。六朝情境美學綜論。台北:里仁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7.侯吉諒(1995)。魯迅。台北:海風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8.魯迅(1981)。中國小說的歷史變遷。北京:人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9.龔鵬程(20010000)。文化符號學。臺北:臺灣學生。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0.Prigogine, Ilya、曾慶宏(1986)。從存在到演化。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1.Campbell, Joseph、李子寧(2006)。神話的智慧--時空變遷中的神話。台北:立緒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2.劉康(1995)。對話的喧聲:巴赫汀文化理論述評。台北:城邦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3.王璦玲(20050000)。晚明清初戲曲之審美構思與其藝術呈現。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4.歐麗娟(20010000)。詩論紅樓夢。臺北:里仁。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5.康韻梅(20050000)。唐代小說承衍的敘事研究。臺北:里仁。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6.肖馳(1986)。中國詩歌美學。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7.馬大康(2005)。詩性語言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8.Langer, Susanne Katherina、劉大基、傅志強、周發祥(1991)。情感與形式。商鼎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9.向楷(1998)。世情小說史。浙江古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0.蕭向愷(1992)。世情小說史話。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1.Cassirer, Ernst、關子尹(1986)。人文科學的邏輯。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2.高友工(20110000)。中國美典與文學研究論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3.畢恆達(20010000)。空間就是權力。臺北:心靈工坊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4.Owen, Stephen、鄭學勤(2006)。追憶:中國古典文學中的往事再現。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5.石昌渝(1994)。中國小說源流論。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6.李豐楙、劉苑如(2002)。空間、地域與文化:中國文化空間的書寫與闡釋。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7.龔鵬程(20030000)。中國小說史論。臺北:臺灣學生。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8.高辛勇(1987)。形名學與敘事理論:結構主義的小說分析法。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9.羅鋼(1994)。敘事學導論。雲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0.埃米爾.施塔格爾、胡其鼎(1992)。詩學的基本概念。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1.董小英(2001)。敘述學。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2.周志煌、廖棟樑(1997)。人文風景的鐫刻者--葉維廉作品評論集。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3.李清筠(20000000)。時空情境中的自我影像:以阮籍、陸機、陶淵明詩為例。臺北:文津。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4.傅修延(1999)。先秦敘事研究:關於中國敘事傳統的形成。東方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5.余英時(1995)。中國文化與現代變遷。三民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6.朱立元(1993)。現代西方美學史。上海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7.曹雪芹、高鶚、馮其庸(1984)。紅樓夢校注。里仁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8.高桂惠(20060000)。追蹤躡跡:中國小說的文化闡釋。臺北:大安。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9.段義孚、潘桂成(1998)。經驗透視中的空間與地方。國立編譯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0.孟元老、嚴文儒、侯迺慧(2004)。新譯東京夢華錄。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1.詹明信、唐小兵(1990)。後現代主義與文化理論。合志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2.蔡英俊(1986)。比興、物色與情景交融。大安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3.Foucault, Michel、劉北成、楊遠嬰(1992)。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桂冠。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4.Cresswell, Tim、徐苔玲、玉志弘(2008)。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群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5.廖炳惠(2003)。關鍵詞200:文學與批評研究的通用辭彙編。麥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6.Storey, John、張君玫(2002)。文化消費與日常生活。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7.陳榮華(20060000)。海德格存有與時間闡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8.胡萬川(1994)。話本與才子佳人小說之研究。大安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9.王昕(2002)。話本小說的歷史與敘事。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0.羅小東(2002)。話本小說敘事研究。學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1.金明求(20040000)。虛實空間的移轉與流動:宋元話本小說的空間探討。臺北:大安。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2.張淑香(1992)。抒情傳統的省思與探索。大安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3.孫遜(1991)。紅樓夢探究。臺北:大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4.胡亞敏(2004)。敘事學。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5.Crang, Mike、王志弘、余佳玲、方淑惠(2006)。文化地理學。巨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6.陳世驤、楊牧(1972)。陳世驤文存。志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7.關永中(20070000)。神話與時間。臺北:臺灣學生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8.魯迅、郭豫適(1998)。中國小說史略。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9.許麗芳(20070000)。章回小說的歷史書寫與想像:以三國演義與水滸傳的敘事為例。臺北:秀威資訊科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0.Augustine, Saint Aurelius、周士良(1997)。懺悔錄。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1.徐岱(1992)。小說敘事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2.Connerton, Paul、納日碧力戈(2000)。社會如何記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3.李孝悌(20050000)。中國的城市生活。臺北: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4.譚倫傑(2001)。俗世風情--話說金瓶梅。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5.菲利浦•阿利埃斯、喬治•杜比、洪慶明(2007)。私人生活史II肖像--中世紀。哈爾濱:北方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陸大偉(1987)。《金瓶梅》與《林蘭香》。明清小說論叢。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杜預(1996)。[春秋經傳集解]序。春秋經傳集解。台北:台灣中華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胡適(1986)。《醒世姻緣傳》考證。醒世姻緣傳。台北:遠流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黃永武(1982)。詩的時空設計。中國詩學.設計篇。台北:巨流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廖星橋(1988)。意識流小說。外國現代派文學導論。北京:北京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Borges, Jorge Luis、林一安(2002)。時間。波赫士全集。台北:台灣商務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于植元(1985)。《林蘭香》論--《林蘭香》校後記。明清小說論叢。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張俊(1987)。論《林蘭香》與《紅樓夢》--兼談聯結《金瓶梅》與《紅樓夢》的「鏈環」。明清小說論叢。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金聖歎(1998)。讀第五才子書法。水滸傳會評本。北京:北京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吳曉東(2008)。貯滿記憶的空間形式。漫談經典。北京:三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