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韓戰時期臺灣戰略地位變遷之研究
書刊名:中華軍史學會會刊
作者:蘇容立
出版日期:2017
卷期:22
頁次:頁115-131
主題關鍵詞:韓戰戰略地位亞太地區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75
  • 點閱點閱:31
期刊論文
1.張淑雅(19950600)。金馬撤軍?:美國應付第一次臺海危機策略之二。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4(上),411-47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胡永銘(1987)。一九四九至一九五〇年美國對華關係--蔣公隱退至韓戰爆發前夕(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1989)。顧維鈞回憶錄。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許介鱗(1991)。臺灣的亞太戰略。臺北:國家政策研究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Kissnger, Henry Alted、鈕先鍾(1973)。核子兵器與外交政策。台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周明、光亭、馬丹松(2007)。韓戰:抗美援朝。台北:知兵堂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黃剛(2000)。中華民國/台灣與美國間關係運作之建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周琇環(2005)。戰後外交史料彙編--韓戰與反共義士篇。臺北:國史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王曾才(1989)。西洋現代史。臺北:東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郭廷以(1989)。近代中國史綱。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Halberstam, David、王祖寧、劉寅龍(2012)。最寒冷的冬天:韓戰真相解密。台北:八旗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中央通訊社總社編譯部(1954)。韓境停戰談判始末。臺北市:中央文物供應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賴基、李誼之(1965)。韓戰史。臺北市:三軍聯合參謀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李本京(1983)。七十年中美外交關係。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朴斗福(1995)。中共參加韓戰原因之研究。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錫德尼.L.梅耶.Sydeny、文平、海燕(2005)。麥克阿瑟在日韓:日北的重建與韓戰的慘敗。臺北市:星光。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Tucker, Nancy Bernkop、林添貴(2012)。一九四九年後的海峽風雲實錄--美中臺三邊互動關係大揭秘。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Kissinger, Henry、胡立平、凌建平(2009)。美國的全球戰略。海口:海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周明、光亭、馬丹松(2013)。韓戰:抗美援朝。臺北市:知兵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張淑雅(20110000)。韓戰救臺灣?:解讀美國對臺政策。新北市:衛城。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Toland, John、孟慶龍、杜繼東、俞金堯(1999)。韓戰:漫長的戰鬥。臺北:麥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