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中華民國國慶慶典及其相關的文化打造,1912-1987
作者:林柏州
作者(外文):Lin, Po-Chou
校院名稱:中國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史學系
指導教授:盧建榮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4
主題關鍵詞:國慶雙十國家認同反攻復國儀式National dayDouble Tenth Daynational identityretaking the Chinese Mainlandceremon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35
論文提要內容:
政治節日向來國家所重視的節日,中華民國官方將10月10日視為一個重要的政治符號,將其訂為國慶日。國慶日當天,官方會視當年政治社會情況,決定是否舉行舉辨國慶大典與閱兵儀式,官方中樞的國慶紀念儀式則是照例舉行。國慶日在北洋時期是以共和為訴求紀念,雖然是官方的國定節日,整個國慶紀念儀式的劇本尚未完成,直到國民革命軍北伐成功,國民黨強化國慶、辛亥革命建國與其政治合法性的連結,國慶日開始轉型為屬於黨國化的國慶,無論是紀念場域、演講內容、遊行活動都與國民黨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在對日抗戰的階段,國慶日又成為了凝聚全國軍民抗戰精神的政治節日,國慶活動往往激勵全國軍民同胞共同為抗戰捐贈物資,成為政府便宜又好用的政治手段,抗戰勝利後,國共內戰,隨著國民黨戰況失利,國慶日漸成無人慶況的節日,只剩報紙若干篇幅象徵性的報導,成為了紙上國慶。
時空轉進到中華民國播遷來台之後,對面中共武力威脅台灣的壓力日漸增高,國慶日成為官方展現武力防衛台灣展示場域,從蔣介石在台初期到中後期的時間,我們可以發現國慶大典與國慶閱兵往往是跟著政治局勢而有所變化,蔣介石在台初期的國慶日往往是節約舉行,同時軍備也是簡陋不堪,隨著韓戰的發生,美國轉而支援在台中華民國政府,開始重新給予台灣美援,使得蔣介石在台中期的國慶閱兵往往充滿了美援軍備的色彩,同時美軍顧問團也可以介入國慶活動,同時參與其中,國慶劇本往往是利用國慶大典鼓舞民心士氣,宣揚反攻復國的國策,要讓全國軍民都感受到反攻復國絕對不是口號,而是必需付諸實行的行動,但隨著敵長我消,加上美國不支持反攻大陸的軍事計畫,蔣介石在台後期的國慶開始取消國慶閱兵,改以舉行國慶大會,轉以政治口號反攻為主。隨著蔣介石逝世後,嚴家淦時期舉行代號大漢演習的國慶閱兵活動,實為安定國內政治勢局,蔣經國時期的國慶活動,舉行了二次國慶閱兵,規模盛大空前,仍不脫政治口號反攻復國,直到李登輝時期的國慶活動,開始呈現不同的面相,隨著台灣社會民主化程度增高,對於國慶閱兵也開始有所反對,國慶活動開始出現各種不同的聲音,陳水扁與馬英九時期的國慶活動更是增加各種不同的元素,開始包容台灣本土化、族群多元化、各社群團體的參與,使得中華民國國慶活動成為了全民參與的國慶活動。
另外,1950到1987年中華民國國慶活動,本文從動員人數、遊行活動種類、遊行路線、遊行團體排列方式、國慶口號、歸國華僑人數、與國慶文告等資料,可以發現中華民國國慶隨著與中華民國政治、社會、省籍認同的變遷有錯綜複雜、密不可分的關係,再利用動員軍隊的程度、動員軍隊種類、受閱官兵人數、展示的武器種類、閱兵遊行的路線、校閱司令官等資料,分析國慶閱兵典禮背後的歷史政治意義。最後,本文從新文化史的角度切入,從反共復國集體記憶的塑造,進而分析國慶教育、國慶宣傳、國慶廣告、國慶裝飾與國慶花車,驗證了中華民國國慶隨著政治局勢產生了巨大變化,使得國慶日的影響力日漸縮小,漸漸失去過去的光環。
關鍵字:國慶、雙十節、國家認同、反攻復國、儀式
Abstract
Political festivals are glorified by nations all the time. October 10th is regarded as a paramount political symbol by the Republic of China (ROC) and is therefore set to be the National Day. For the National Day, the official decision to hold ceremonies and parades is made based on the corresponding political and social situations, while ceremonies in the central administration are held as usual. The National Day in Beiyang Government spotlighted republicanism, and although the National Day was an official holiday, the National Day ceremony had not yet been completely developed until the success of the Northern Expedition, during which time the Kuomintang (KMT) strengthened the link of the National Day with its political legitimacy, the Revolution of 1911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nation; accordingly, the National Day fell under the party-government system: the field of commemoration, the content of presentations, and demonstrations -- all had a tight relationship with the KMT. In the stage of the war against Japan, to encourage the fellow countrymen, consolidate public consensus on fighting and boost morale, the National Day transformed into the nation's political carnival. National celebration meant national calamity: this notion not only helped collect patriotic donations, but also turned into the handy political means. During the civil war, with the fall of the KMT, the National Day celebration grew far more marginal, with a handful of emblematic reports left in the newspaper.
After the ROC relocated to Taiwan, under the accumulating pressure from the Chinese Mainland to liberate Taiwan, the National Day became an official field of demonstration of force for safeguarding Taiwan. During the early and the middle to the later period of the Chiang Kai-shek administration in Taiwan, the National Day ceremony was dependent upon the changeful political circumstances. In the early period, the National Day ceremony was held in a modest way, along with outdated weapons. With the outbreak of the Korean War, the US government turned to support the ROC and began to aid Taiwan, which made the National Day parade in the middle period of the Chiang Kai-shek administration filled with rich marks of the US army, and at the same time the Military Assistance Advisory Group had access to and even participated in the National Day activities. The scenes of the National Day ceremony would often be applied both to raise morale and advocate the policy of anti-communism and retaking the Chinese Mainland, making all the fellow countrymen wholly aware that counterattack was not a mere slogan but an immediate action to take. However, as the ROC was losing ground and the United States would not support the military plan to retake the Chinese Mainland, during the later period of the Chiang Kai-shek administration, the National Day ceremony was canceled. The National Day assembly was instead held, and the so-called counterattack fell back on political catchphrases. After Chiang Kai-shek passed away, Yen Chia-kan held a National Day parade named Da Han Maneuver, aiming to maintain the domestic political situation. During the Chiang Ching-kuo administration, two National Day parades took place, both of which were exceptionally grand, with apparent conveyance of the political sayings of counterattack. During the Lee Teng-hui administration, the National Day parade began to be formed in multiple approaches. In view of the increase in social democratization of Taiwan, the National Day ceremony gained much controversy, and divergent opinions about the celebrations appeared. During the Chen Shui-bian and Ma Ying-jeou administrations, a variety of features are added to the celebrations, such as localization of Taiwan, ethnic pluralism, participation of communities and groups -- all these make the National Day celebrations of the ROC open to citizens.
In addition, as to the National Day celebrations of the ROC from 1950 to 1987,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number of people mobilized, the activities of parades, the course of parades, the arrangement of groups in the parade, the National Day slogans, the number of homecoming overseas Chinese, the National Day proclamation and supplementary resources, it is discovered that the National Day of the ROC has a close connection with political, social, and provincial identification shifts. Also, this essay examines the historical and polit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National Day parade on the basis of the extent of mobilization, the involved services, the number of involved officers and soldiers, the weapons, the route of parades, the reviewing commanders in chief and new data. Final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ew cultural history an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modeling of the collective memory of anti-communism and retaking the Chinese Mainland, this essay analyzes the national Day education, the National Day propaganda, the National Day advertisement, the National Day floats, and verifies that the National Day of the ROC, with drastic changes in political situations, loses both its influence and its glory of the past.
Keywords: National day, Double Tenth Day, national identity, retaking the Chinese Mainland, ceremony
參考資料
一、官書出版品
CIA檔案:關於1950年代的中華民國,資料來源: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郭廷以圖書館
Digital National Security Archive. U.S.Intelligence and China: Collection, Analysis and Covert Action資料庫
Peking review (北京周報)
內政部公報
立法院公報
行政院新聞局公報
政府公報(重印本)
國民政府公報
教育部公報
經濟部公報
總統府公報 (臺北:國家圖書館藏)
臺灣省政府公報.63卷5期,南投:臺灣省政府,1974
臺灣省政府公報.66卷47期,南投:臺灣省政府,1977
臺灣省議會公報.臺灣省議會史料總庫http://ndap.tpa.gov.tw/drtpa_now/

中央半月刊.第67期、308期,台北:中央半月刊社,1965
中國國民黨文化傳播委員會黨史館館藏檔案,
《蔣中正總裁批簽檔案》,
館藏號:總裁批簽51/0063、總裁批簽47/0158、總裁批簽40/0270
《五部檔案》,館藏號:部10219
《一般檔案》,館藏號:一般576/48、一般552/84、一般546/4、
一般240/189、一般422/31、一般440/3.22(九)、
一般355/170.2、一般355/131.1、355/172.1
《會議記錄》,館藏號:會6.42/308.2、會4.3/60.79.1
《漢口檔案》,館藏號:漢15044.1、漢5757.1、漢10656、漢4013.1

行政院檔案,
檔號:0069/3-5-2-3/77/01/001-004 檔案名稱:慶祝六十九年國慶案
0062-3-5-2-3/41/01/001-003 檔案名稱:六十二年十月慶慶案
0071/3-5-2-3/85/01/001-006 檔案名稱:七一年十月份各種紀念節日活動籌備會議案
0072/3-5-2-3/90/01/001-006 檔案名稱:慶祝七十二年十月份各種紀念日活動案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檔案,檔號:0075/00030500/1/02/027
0080/00030500/1/05/001
0082/04020700/1/01/018
0083/04020000/1/01/023
0083/00030500/1/06/004
0088/04020000/1/02/049
法務部調查局檔案,檔號:0045/108.1/5/1/001
法務部調查局檔案,檔號:0046/108.1/26/1/001
新竹縣政府檔案,檔號0067/013/1/0034/001
國史館檔案 (臺北:國史館數位閱覽室藏)
《外交部檔案》
《蔣中正總統文物》
《蔣經國總統文物》
《陳誠副總統文物》
國防部史政編譯室檔案,總檔號 00001327、00023664-673、00034082-094、00041402、00041671、00044240-243、00044925-926、00044944-949、00045046-084、00003105、00011347-348、00019957-59、00023664-673、00034074-094、00044240-946、00045047-083、00041697、00012107、00044240、00044243、00046141、00045260、00014810、00015635、00014715、00014771、00013548、00036257、00037790、00037817、00040351。
總統府檔案,檔號0040/2212103/119/180、0040/2213103/119/1/020、087/2215311/2/37/010、0073/2212405/2/1/040
二、中文專書

丁雯靜、唐一寧滿《最後島嶼 紀實-台灣防衛戰1950-1955》,台北:時周文化,2012。
不著述人,《中華民國各界慶祝六十一年國慶大會大會遊行手冊》,出版地、時間不詳。
中央檔案館編,《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12冊,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6。
中央檔案館編輯部,《中國共產黨宣傳工作選編》.第4卷,北京:學習出版社,1996。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一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2。
中共北京市委黨史研究室,《社會主義時期中共北京黨史紀事》.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中國人民政治協會議北京市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編,《莊嚴的慶典-國慶首都群眾游行紀事》,北京:北京出版社,1996。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編著,《請祖國檢閱:14次國慶閱兵圖話聯播》,北京:中國宇航出版社,2009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中華民國史檔案資料滙编》.第5冊.第2集.第6期,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0。
互助營造股份有限公司編撰,《臺灣營造業百年史》,台北:遠流,2012。
方鵬程,《戰爭傳播。一個傳播者取向的研究》,臺北:秀威資訊科技,2007
王丰,《蔣介石死亡之謎》,台北:博揚文化,2006。
王天晞,馮虹,《中美俄新型尖端武器-中國》,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1997
王玉民,《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原理》,台北:洪葉文化事業,1999。
王宏志,李小良,陳清僑著,《否想香港:歷史.文化.未來》,臺北:麥田,1997
王甫昌,《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臺北:群學,2003。new window
王建民,《民進黨政商關係研究》,台北:水牛,2006。
王振寰,《誰統治台灣 ?:轉型中的國家機器與權力結構》,臺北:巨流,1996。new window
王振寰、溫肇東主編,《百年企業.產業百年:臺灣企業發展史》,台北:巨流,2011。
王海洲,《合法性的爭奪-政治記憶的多重刻寫》,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8
北京市地方志編撰委員會編著,《北京志》.軍事卷.軍事志,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
北京市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編,《北京文史資料》.第54輯,北京:北京出版社,1996。
北京市檔案館編輯,《北京檔案史料》.1-2期,北京:北京市檔案館,2003。
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教育處編輯,《民眾國語讀本》,台北:台灣書店,1940。
石之瑜,《中國的民族問題》,台北:五南圖書,1999。
石之瑜,《文明衝突與中國》,台北:五南圖書,2000。new window
石之瑜,《後現代的國家認同》,台北:世界書局,1995。new window
石之瑜,《當代政治學的新範疇—文化、性別、民族》,台北:翰盧圖書,2001。
朱浤源、張瑞德訪問,蔡說麗、潘光哲記錄,《羅友倫先生訪問紀錄》,台北:中央研究所近代史研究所,1994。
自立晚報編輯小組,《自立晚報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社,1987。
行政院大陸事務委員編,《臺灣兩岸關係說明書》,臺北:行政院大陸事務委員會,1994。
江詩菁,《宰制與反抗:中時、聯合兩大報系與黨外雜誌之文化爭奪(1975-1989)》,台北:稻鄉,2007。
衣復恩,《我的回憶-衣復恩》,台北:財團法人立青文教基金會,2001。
何季民編著,《東方紅 太陽升:是精彩的開國老畫刊》,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09。
何培齊,《映象臺灣系列-日治時期的臺北》,台北:國家圖書館,2007。new window
何智霖編輯,《陳誠先生書信集-與友人書(下)》,台北:國史館,2009。
吳安家,《中共意識形態的變遷與持續(1949~2003),台北:國史館,2004。
吳安家主編,《中共政權四十牛的回顧與展望》,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1991。
吳潛誠,《文化與社會》,台北:立緒,1997。
呂亞力,《政治學方法論》,台北:三民書局,1997。new window
呂芳上、張哲郎主編,《五四運動八十週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文學院,1999。new window
呂紹理,《展示臺灣:權力、空間與殖民統治的形象表述》,台北:麥田,2005。new window
余敏玲主編,《兩岸分治:學術建制、圖像宣傳與族群政治 (1945-2000)》,台北:中研院近史所,2012。
李元平,《俞大維傳》,台中:臺灣日報,1992。
李功勤,《艱困與榮光:臺灣政治發展史論》,台北:幼獅,2009。
李幼蒸,《文化符號學》,台北:唐山,1997。
李幼蒸,《哲學符號學》,台北:唐山,1997。
李宏圖、王昌豐選編,《表象的敘述》,上海:上海三聯,2003。
李松林,《蔣經國的臺灣時代》,臺北:風雲時代,1993。
李泰翰,《一九五○年代臺灣學生軍訓之研究》,臺北:國史館,2011。
李健,《紅舞台:天安門50年》.上,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00。
李登輝,《臺灣的主張》,臺北:遠流,1999。new window
李登輝原著口述,國史館李登輝口述歷史小組編輯,《見證臺灣:蔣經國總統與我》,臺北:允晨文化:2004。
李澍、劉培、杜彥林主編,《社會主義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編年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李錦容,《台灣女英雄陳翠玉》,台北:前衛,2003年。
沈志華,《美國對華情報解密檔案》,北京:東方出版中心,2009。
周玉蔻,《李登輝的一千天-1988-1992》,臺北:麥田,1993。
周棉,《中國留學生大辭典》,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9。
周宏濤口述,汪士淳撰寫,《蔣公與我-見證中華民國關鍵變局》,台北:天下遠見,2003。
周谷,《外交秘聞:一九六○年代台北華府》,台北:聯經,2006。
周美華編,《蔣經國書信集-與宋美齡往來函電(上)》,台北:國史館,2009。
周琇環,《臺灣光復後美援史料》.第二冊,軍協計畫(二),臺北:國史館,1997。
周慶華,《中國符號學》,台北:揚智,2000。
咏慷,《新中國三軍大閱兵》,北京:黃河出版社,2008。
易君左,《愛國詩選》,台北:海外文庫,1955。
杭之,《邁向後美麗島的民間社會(上)》,臺北:唐山,1990。
林語堂,《林語堂名著全集第十七卷拾遺集上》,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1994。
林玉萍,《臺灣航空工業史:戰爭羽翼下的1935-1979》,台北:新鋭文創,2011。
林忠俊,《國語廣播教本》.第三、四冊,台北:台灣實業公司出版部,1946。
林芝諺,《自由的代價:中華民國與香港調景嶺難民營(1950-1961),臺北:國史館2011
林書豪等作,《國軍現役武器圖鑑》,臺北:知兵堂出版,2012。
林桶法,《1949大撤退》,臺北:聯經,2009。
林滿紅主編,《從總督府到總統府:建築的故事》,台北:國史館,2009。
林熊祥,《台灣省通志稿》.卷十.光復志,台中:台灣省文獻會,1952。
武國友,《1949開國大典實錄》,北京:紅旗出版社,2009。
俞國華,《行政院俞院長七十四年言論》,臺北:新聞局,1986。
南振中編,《盛世大典:慶祝中國人民共和國五十華誕紀實》,北京:新華出版社,1999。
姜廷玉主編,《台灣地區五十年軍事史(1949-2006)》,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13。
施正峰,《族群與民族主義》,臺北:前衛,1998。
洪長泰,《地標:北京的空間政治,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11。
洪長泰,《新文化史與中國政治》, 台北:一方,2003。
胡必林等編,《民國高級將領列傳》,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6年。
胡志毅,《國家的儀式:中國革命戲劇的文化透視》,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
胡志毅,《現代傳播藝術-一種日常生活的儀式》,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1997。
胡春惠主訪,李谷城紀錄,《香港調嶺營的誕生與消失:張寒松等先生訪談錄》,臺北:國史館,1997。
胡為真,《美國對華「一個中國」政策之演變:從尼克森到柯林頓》,臺北:臺灣商務,2001。new window
孫江主編,《事件.記憶.敘述》,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
孫江主編,《新史學.第2卷.概念.文本.方法》,北京:中華書局,2008。
孫秀蕙、陳儀芬,《結構符號學與傳播文本:理論與研究實例》,臺北:正中,2011。new window
孫建中,《國軍裝甲兵發展史》,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5。
孫建中主編,《中華民國海軍陸戰隊發展史》,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10。
孫運璿,《行政院孫院長七十二年言論》,臺北:新聞局,1983。
徐平,《新中國首次軍銜制實錄1955-1965》,北京:金城出版社,2005。
徐宗懋,《三四五年級的台灣》,臺北:台灣書房,2012。
徐宗懋,《臺灣人論》,臺北:時報,1993。new window
祖凌雲,《風雲際會:一位退役飛將軍的回憶錄》,臺北:麥田,2003。
祖凌雲,《凌雲御風:一位空軍飛行員的生涯》,臺北:麥田,1998。
秦德君,《領袖形象的政治藝術》,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9。
翁啟藩,《高中論說文選》,高雄:大眾,1964。
郝伯村,《八年參謀總長日記》,臺北:天下遠見,2000。
馬嘯青,《台灣世紀豪門-辜振甫家族》,台北:玉山社,1998。
高宣揚,《布爾迪厄》,台北:生智,2002。new window
高宣揚,《後現代論》,台北:五南,1999。new window
高華,《多變的孫科-歷史學家高華筆下的孫中山之子》,香港:香港中和出版,2012。
高群服,《台灣秘密檔案解密》,臺北:德威國際文化,2008。
薛化元等編著,《自由中國》選編.選集7.國際情勢與中國問題,台北:稻鄉,2003。
薛化元等著,《戰後臺灣人權史》,台北:國家人權紀念館籌備處,2003。
國民大會秘書處編印,《蔣總統歷年元旦、國慶紀念告全國軍民同胞書》,台北:編者,1966。
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編著,《重起爐灶。蔣中正與1950年代的臺灣》,台北:中正紀念堂,2013。
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編著,《海外蔣中正典藏資料研析》,台北:中正紀念堂,
2013。
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編著,《國內蔣中正典藏資料研析》,台北:中正紀念堂,
2013。
國防部史政編譯局,《大陳轉進與砲轟黃岐》,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80。
國防部史政編譯局編印,《中華民國建國七十年-國慶閱兵大典紀實》,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81。
國防部軍務局史政處,《國民革命軍陸軍第七十五軍軍史》,台北:國防部軍務局史編處,1999。
國防部軍務局史政處,《國民革命軍陸軍第十八軍軍史》,台北:國防部軍務局史編處,1998。
張力訪問紀錄,《黎玉璽先生訪問紀錄》,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1。
張友驊,《李登輝軍權革命》,臺北:新高地文化,1994。
張天莉,《五星紅旗升起的地方:天安門廣場》,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8。
張玉法,《中華民國史稿》.修訂版,台北:聯經,2001。
張玉法、陳存恭訪問,黃銘明紀鏈,《劉安祺先生訪問紀錄》,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1。
張至礽,《流亡六十年誠敘》,台北:張至礽,2003。
張炎憲,陳鳳華訪問;陳鳳華整理,《100行動聯盟與言論自由》,臺北:國史館,2008。
張啟雄編,《二十世紀的中國與世界論文選集》.下冊,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1。
張國星、何明,《聚焦天安門》,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06。
張淑雅,《韓戰救臺灣?解讀美國對臺政策》,新北市:衛城出版,2011。new window
張富忠、邱萬興編著,《綠色年代-台灣民主運動25年》.下冊-1988~2000,台北:INK印刻,2005。
張嘉中,《權力鬥爭與軍人的政治角色:1949-1973年的中國》,臺北:揚智文化,2008。
張曉峰、趙鴻燕,《政治傳播研究-理論、載體、形能、符號》,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11。
梁永煌、田習如編著,《拍賣國民黨:黨產大清算》,台北:財迅,2000。
產經新聞「毛澤東秘錄」編輯採訪小組,童長義譯,《毛澤東帝國》.上集,臺北:書泉出版社,2002。
盛竹如,《螢光幕前:盛竹如電視生涯回憶錄》,台北:新新聞,1995。
許文廷,《西班牙•葡萄牙•摩洛哥: 航向北緯25度》,台北:橘子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2。
連江縣政府,《二十世紀馬祖歷史圖像故事專輯之一》,馬祖:馬祖日報社,2002。
郭宗清口述,許瑞浩,陳世宏訪問,許瑞浩,周維朋記錄,《大風將軍 : 郭宗清先生訪談錄-上》,台北:國史館,2011。
郭勝偉,《大閱兵》,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09。
郭輝,《民國前期國家儀式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
陳志奇,《美國對華政策三十年》,台北:中華日報社,1980。
陳奕齊,《黨國治下的台灣草民史》,台北:前衛,2010。
陳建守主編,《史家的誕生:探訪西方史學殿堂的十扇窗》,台北:時英,2008。
陳恒、耿相新主編,《新文化史》,臺北:胡桃木文化,2007。
陳柔縉,《總統的親威:臺灣權貴家族》,臺北:時報文化,1999。
陳柔縉,《總統是我家親戚》,臺北:鴻鳴館圖書,1994。
陳順孝,《新聞控制與反控制: 「記實避禍」的報導策略》,台北:五南,2003。
陳維昭口述,毛瓊英整理,《陳維昭回憶錄:在轉捩點上》,臺北:聯經,2009。
陳錦昌,《蔣中正遷台記》,台北:遠足文化,2004。
陳鴻獻主編,《國軍砲兵口述發展歷史》,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5。
陳蘊茜,《崇拜與記憶-孫中山符號的建構與傳播》,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9。
陶東風譯,《文化與權力:布爾迪厄的社會學》,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6。
勞聲寰口述,祖凌雲執筆,《陸空兩棲軍事生涯》,台北:麥田,2000。
彭大年,《塵封的作戰計劃》,台北: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2005。
彭玉龍,《共和國閱兵紀事》,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彭兆榮,《人類學儀式的理論與實踐》,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彭懷恩,《政治傳播:理論與實踐》,台北:風雲論壇,2007。new window
曾建民,《1949.國共內戰與台灣-台灣戰後體制的起源》,臺北:聯經,2009。
曾健民,《1945破曉時刻的台灣: 八月十五日後激動的一百天》,臺北:聯經,2005。
曾瓊葉編輯,《巾幗英雄: 女青年工作大隊口述歷史》,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5。
港九各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十九週年大會宣傳部,《1968年國慶節時事宣傳資料》,出版地不詳:港九各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十九週年大會宣傳部,1968。
港九各界慶祝國慶籌委會宣傳部,《祖國人民活學活用毛澤東思想的嶄新面貌》,出版地不詳:港九各界慶祝國慶籌委會宣傳部,1969。
游梓翔,《領袖的聲音:兩岸領導人重要演講選輯(1906-2006)》,臺北:五南,2006。
華鍚鈞,《戰機的天空-雷霆、U2到 IDF 》,台北:天下遠見,2000。
費正清編,《劍橋中華人民共和國史》.上巻,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黃仁宇,《從大歷史的角度讀蔣介石日記》,臺北:時報文化:1994。
黃仁偉,《中國國際地位報告-2010》,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黃仁霖,《黃仁霖回憶錄》,臺北:傳記文學社,1984。
黃克武主編,《遷臺初期的蔣中正》,台北:中正紀念堂,2011。
黃東蘭主編,《身体•心性•权力》,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
黃金麟,《戰爭、身體、現代性》,臺北:聯經,2009。
黃英哲,《「去日本化」「再中國化」:戰後台灣文化重建(1945-1947),臺北:麥田,2007。
黃興濤主編,《新史學.第3卷,文化史研究的再出發》,北京:中華書局,2009。
新中國出版社,《勝利之光》.11期,台北:國防部總政治部,1954。
新民主出版社編,《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文獻》,香港:新民主,1949。
新華社,《新華半月刊》1957年.21號,北京:新華社,1957。
楊天石,《找尋真實的蔣介石-蔣介石日記解讀(二),香港:三聯,2010。
楊念群,《再造病人:中西醫衝突下的空間政治:1832-1935》,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
楊念群主編,《空間.記憶.社會轉型:新社會史研究論文精選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楊蓮福、葉倫會,《地圖.圖像-中華民國建國百年專題》,台北:博揚文化,2011。
楊樹標,楊菁,《蔣介石傳》,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1。
葉邦宗,《蔣介石秘史-我在官邸的日子與一段遭到留白的歷史》,台北:四方,2002。
鄒景雯,《李登輝執政告白實錄》,台北:印刻出版,2001。
廖信忠,《我們台灣這些年:1977年至今》,重慶,重慶出版社,2009。
廖炳惠,《關鍵詞200-文學與批評研究的通用辭彙編》,台北:麥田,2003。
漆高儒,《蔣經國評傳:我是臺灣人》,台北:正中,1997。
劉文斌,《台灣國家認同變遷下的兩岸關係》,台北:問津堂,2005。new window
劉汝明,《劉汝明回憶錄》,台北:傳紀文學出版,1966。
劉紀蕙編,《他者之域:文化身分與再現策略》,台北:麥田,2001。
劉紀蕙編,《框架內外:藝術、文類與符號疆界》,台北:立緒,1999。
劉國銘主編,《中國國民黨百年人物全書》.下冊,北京:團結出版社,2005。
劉康,《對話的喧聲-巴赫汀文化理論述評》,台北:麥田,2005。new window
劉紹唐主編,《民國大事日誌》.二冊 ,台北:傳記文學,1979。
劉鼎漢,《一個軍人的歷史紀錄:劉鼎漢將軍回憶錄》,台北:文史哲,2012。
劉鳳翰訪問,何智霖紀錄,《汪敬煦先生訪談錄》,台北:國史館,1993。
劉鳳翰訪問,李郁青紀錄,《溫哈熊先生訪問記錄》,臺北:中央研究所近代史研究所,1997。
劉台貴編輯,《海軍陸戰隊官兵口述歷史訪問紀錄》,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5。
劉廣凱,《劉廣凱將軍報國憶往》,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4。
潘光哲,《華盛頓在中國:製作:「國父」》,台北:三民,2006。
潘光哲主編,《容忍與自由:胡適思想精選》,台北:南方家園文化事業,2009。
鄧元玉,《民國.將軍.女》,新北市:我們出版,2013。
鄧克雄主編,《美軍顧問團在臺工作口述歷史》,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8。
鄭自隆,《廣告與台灣社會變遷》,台北:華泰文化,2008。
鄭秋霜,《大家的國際牌:洪建全的事業志業》,台北:國際電化商品出版,2006。
樹軍,《天安門廣場歷史檔案》,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8。
盧秀菊,《回憶暮雲平:盧秀菊回憶錄》,台北:新銳文創,2012。
盧建榮,《分裂的國族認同:195-1997》,臺北:麥田,1999。
盧建榮編,《文化與權力:臺灣新文化史》,台北:麥田,2001。
盧建榮編,《性別、政治與集體心態:中國新文化史》, 台北:麥田,2001。
盧建榮,《北魏唐宋死亡文化史》,台北:麥田,2006。
蕭阿勤,《回歸現實:台灣1970年代的戰後世代與文化政治變遷》,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2008。new window
蕭阿勤,《重構台灣:當代民族主義的文化政治》,臺北:聯經,2012。new window
賴暋,《賴名湯先生訪談錄.上冊》,台北:國史館,1994。
龍向洋主編,《美國哈佛大學哈佛燕京圖書館藏民國文獻叢刊》.政治 12冊,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
戴寶村,《臺灣政治史》,臺北:五南,2006。new window
戴寶村編,《臺灣全志》.卷十.職官志武職表,南投:臺灣文獻館,2004。
謝熹林,《裕隆四十年》,台北:裕隆月刊雜誌社,1993。
韓昌凱,《華表.牌樓》,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2009。
羅平漢,《紅色人流》,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2000。
羅永生編,《誰的城市?戰後香港的公民文化與政治論述》,香港:牛津大學出版,1998。

三、西文專著
Elgenius, Gabriella, Symbols of Nations and Nationalism-Celebrating Nationhood, UK:Palgrave macmillan,2011.
Harrison,Henrietta, The Making of the Republican Citizen –Political Ceremonies and Symbols in China 1911-1929,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Joseph W. Esherick and Jeffrey N. Wasserstrom, Popular Protest and Political Culture in modern china, New York: West view Press, 1992.
Kertzer,David, Ritual, Politics, and Power,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8.
Ozouf, Mona, Festivals and the French Revolution, trans. Alan Sheridan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Scheibert,Horst, Parades of the Wehrmacht: Berlin 1934-1940, Atglen, PA 19310: Schiffer Publishing, 1997.
Scott,James .C., Domination and Arts of Resistance,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0.
Watson,James L. and Evelyn S. Rawski, Death Ritual in Late Imperial and Modern China,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8.
Hung, Wu, Remaking Beijing: Tiananmen Square and the Creation of Political Space,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5.


四、譯著
吉見俊哉,《博覽會的政治學-視線之現代》,臺北:群學,2010。
若林正丈著,賴香吟譯,《蔣經國與李登輝》,臺北:遠流,1998。
若林正丈著,洪金珠、許佩賢譯,《台灣:分裂國家與民主化》,臺北:新自然主義出版,2009。
蔡石山著,曾士榮,陳進盛譯,《李登輝與台灣的國家認同》,臺北:前衛,2006。
Anderson,Benedict,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台北:時報文化,1999
Barthes,Roland著,王東亮譯,《符號學原理》,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9 。
Barker,Chris著,許夢芸譯,《文化研究智典》,台北:韋伯文化,2007
Bell,Daniel著,趙一凡,蒲隆,伍曉晉譯,《資本主義文化矛盾》,北京:三聯書局,1989。
B.M,Gilbert,著,陳仲丹譯,《後殖民理論-語境 實踐 政治》,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
B.M,Gilbert,著,楊乃喬譯,《後殖民批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Bottomore,Tom著,廖仁義譯,《法蘭克福學派》,台北:桂冠,1984。
Burke,Peter著,江政寬譯,《歷史學與社會理論》,台北:麥田,2002。
Burke,Peter著,許綬南譯,《製作路易十四》,台北:麥田,1997。
Cassirer,Ernst著,羅興漢譯,《符號.神話.文化》,台北:結構群文化,1990。
C.Alexander,Jeffrey編,吳潛誠編校,《文化與社會》,台北:立緒,1997。
Chohen,Abner著,宋光宇譯,《權力結構與符號象徵》,台北:金楓出版社,1987。
Ching,Leo T. S.著,鄭力軒譯,《成為「日本人」:殖民地台灣與認同政治》,台北:麥田,2006。
Connerton,Paul著,納日碧力戈譯,《社會如何被記憶》, 上海:上海人民,2000。
Cline,Ray S.著,聯合報國際新聞中心譯,《我所知導的蔣經國》,台北:聯經,1990。
Davis,Natalie Zemon著,《檔案中的虛構》,楊逸鴻譯, 台北:麥田,2001。
Darnton,Robert著,楊孝敏譯,《華盛頓的假牙:非典型的十八世紀法國文化指南》,台北:博雅書屋,2011。
D.Spence,Jonathan,溫洽溢譯,《追尋現代中國》.下冊,臺北:時報文化,2001。
E. J,Hobsbawm,著,黃煜文譯,《論歷史》,台北:麥田,2001。
Ernest,Cassirer,著,羅興漢譯《符號、神話、文化》,台北﹕結構群,1980。
F,Jameson,著,唐小兵譯,《後現代主義與文化理論》,台北:合成文化公司,1988。
Fanon,Frantz著,陳瑞樺譯,《黑皮膚,白面具》,台北:心靈工坊,2005。
Geertz,Clifford著,趙丙祥譯,《尼加拉:19世紀巴厘劇場國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Geertz,Clifford著,楊德睿譯,《地方知識:詮釋人類學論文集》,台北:麥田,2002。
Gellner,Ernest著,李金梅譯、黃俊龍,《國族與國族主義》,台北:聯經,2001。
Georg G,Iggers著,楊豫譯,《二十世紀的史學》,台北:昭明,2003。
Gerth,Karl著,黃振萍譯,《製造中國:消費文化與民族國家的創建》,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Gilbert,Bart Moore 著,彭淮棟譯,《後殖民理論》,台北:聯經,2004。
Gustave,Le Bon著,馮克利譯,《烏合之眾:大眾心理研究》,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4。
Hastrup,Kirsten編,賈士蘅譯,《他者的歷史》,台北:麥田,1998。
Halbwachs,Maurice著,華然等譯,《論集體記憶》,上海:上海世紀出版,2002。
Hunt,Lynn編, 江政寬譯,《新文化史》,台北:麥田,2002。
Hunt,Lynn編,汪珍珠譯,《法國大革命中的政治、文化和階級》,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
Jay,Martin著,鴻鈞譯,《阿多諾》,台北:結構群,1990。
Jameson,Fredric著,唐小兵譯,《後現代主義與文化理論》,台北:合志文化,1988。
Jenkins,Keith著,江政寬譯,《後現代歷史學》,台北:麥田,2000。
Jean,Leduc著,林錚譯,《史家與時間》,台北:麥田,2004 。
Jowett,Catrh S. and Victoria O’Donnell著,陳彥希譯,《宣傳與說服》,台北:韋伯文化,2003。
Kamphausen,Roy,黃文啟譯,《解讀共軍兵力規模》,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10。
Keith,Jenkins著,江政寬譯,《後現代歷史學》,台北:麥田,2000。
Laclau,Ernesto著,陳墇津譯,《文化霸權和社會主義的戰略》,台北:遠流,1994。
Lull,James著,陳芸芸譯,《媒介、傳播與文化》,台北:韋伯文化事業出版社,2002。
Max,Weber,康樂譯,《支配的類型》,台北:遠流,1996。
McQuail,Denis著,陳芸芸、劉慧雯譯,《特新大眾傳播理論》,臺北:韋伯文化,2003。
Mcgregor,Richard著,樂為良譯,《中國共產黨不可說的秘密》,台北:聯經,2011。
Michel,Foucault著,劉北成譯,《瘋顛與文明》,台北:桂冠,1992。
Gurevitch, Michaeled著,鄧宗德、戴育賢譯,《文化、社會與媒體﹕批判性觀點》,台北:遠流,1994。
Anderson, P.,王晶譯,《後現代性的起源》,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99。
Berger, P. & T. Luckmann 鄒理民譯,《知識社會學》,台北:巨流,1999。
Rankin,Karl L.著,徵信新聞報編譯室譯,《藍欽使華回憶錄》,台北:徵信新聞報,1964。
Robert,Bocock,《文化霸權》(Hegemony),田心喻譯,台北﹕遠流,1994。
Edward W. Said 著,王志弘譯,《東方主義》,台北:立緒,1999。
Edward W. Said 著,蔡源林譯,《文化與帝國主義》,台北:立緒,2001。
Smith,Philip著,林宗德譯,《文化理論的面貌》,台北:韋伯文化國際,2004。
Storey,John著,李根芳譯,《文化理論與通俗文化導論》,台北:巨流,2003。
Suk,Michael -Young Chwe著,張慧芝、謝孝宗譯,《理性的儀式:文化、協調與共通認知》,台北:桂冠,2004。
Susanne,Schech.著,沈台訓譯,《文化與發展》,高雄:巨流,2003。
Thompson, E.P著,賈士蘅譯,《英國工人階級的形成》,台北:麥田,2001。
Taylor,Jay著,林添貴譯,《蔣介石與現代中國的奮鬥》,台北:時報,2010 。
Turner,Victor Witter著,黃劍波、柳博贇譯,《儀式過程:結構與反結構》,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
van de Ven,Hans J.著,胡允桓譯,《中國的民族主義與戰爭(1925-1945),北京:三聯,2007。
Wang,Di,李德英、謝繼華、鄧麗譯,《街頭文化-成都公共空間、下層民眾與地方政治,1870-1930》,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
Weber,Max著,于曉、陳維綱譯,《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台北:唐山,1991
Wright,Mill. C.著, 張君玫譯,《社會學的想像》,台北:巨流,1989。
Young,Robert J. C. 著,周素鳳、陳巨擘譯,《後殖民主義-歷史的導引》,台北:巨流,2006。

五、期刊論文

Wing Chung Ng,“Taiwan’Overseas Chinese Policy from 1949 to the Early 1980s”in
〈中共北京關於首都慶祝建國十周年閱兵和群眾遊行計畫向中央報告〉,《北京黨史》.2004年05期,北京:中共北京市委黨史研究室,2004。
Chang Tai Hung, “Mao’ Parades: State Spectacles in China in the 1950s”, The China Quarterly,190,June,2007.
Leong Wai Teng , “Consuming the Nation:National Day Parades in Singapore”, Singapore: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1999.
Shyued,Larry N, East Asia Inquiry: Selected Articles from the Annual Conferences of the Canadian Asia Studies Association, 1988-1990,Canadian Asian Studies Association, 1990.
Liping Wang, “Creating a National Symbol: The Sun Yatsen Memorial in Nanjing”,Republican China, 21:2,April,1996.

小野寺史郎,〈南京國民政府的革命紀念日政策與國族主義〉《東亞視角下的近代中國》,台北:政大歷史系,2006。
王敏,〈從開埠五十年慶典看上海華洋關係〉,《二十一世紀》.86期 ,香港:香港中文大學,2004。new window
王笛,〈新文化史、微觀史與大眾文化史〉.《近代史研究》.2009年1期,北京:近代史研究,2009。
王皓昱,〈歐洲舊「法西斯主義」:政治福音與集體癡狂〉,《東吳政治學報》.7期,台北:東吳大學政治系,1997。new window
田海林,李俊領,〈儀式政治:國民黨與南京國民政府對孫中山的祭祀典禮〉,《史學月刊》.2007年4期 ,開封:史學月刊,2007。
朱英,〈雙十節紀念中振興實對之呼聲-近代工商界紀念辛亥革命之特點〉,《史學集刊》,2011年第2期,長春:吉林大學,2011。
朱英、許峰,〈商業與政治:民國時期的辛亥革命紀念-以《申報》雙十節商業廣告為例〉,《社會科學戰線》,2011年4期,長春:吉林省社會科學院,2011。new window
朱雲漢,〈寡佔經濟與威權政治體制〉,收錄於:台灣研究基金會編,《壟斷與剝削》,台北:台灣研究基金會,1989。
江素惠,〈調景嶺的最後一個雙十國慶〉,《中央月刊》.26卷11期,臺北:中央綜合月刊雜誌社,1991。
何卓恩、周游,〈共和與革命:民初雙十節詮釋之演變〉,《社會科學研究》.2011年01期,成都:四川省社會科學院,2011。
何垂欣,〈永恆的信念:自由.平等.博愛〉,《大地》.1989年10月號,台北:大地地理雜誌社,1989 。
何淑宜,〈評介The Making of the Republican Citizen –Political Ceremonies and Symbols in China 1911-1929〉,《近代中國》.147期,台北:近代中國雜誌社,2002。
作者不詳,〈周總理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五周年國慶慶祝大會上的講話〉.《山西政報》.1954年19期,太原:山西省政府辦公廳。
吳繼金,〈藝術與政治 屢被刪改的油畫《開國大典》,《人物畫報》.2011年.03期,北京:吉林省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2011。
李軍全,〈中共“雙十節”紀念論述(1937-1949),《黨史研究與教學》.2011年第5期,福州:中共福建省委黨校;福建省中共黨史學會,2011。
李恭忠,〈青年孫中山的革命想像-1895年廣州起義再探〉《社會科學研究》.2005年1期,成都:社會科學研究,2005。
李恭忠,〈孫中山先生葬事籌備處述略〉,《歷史檔案》.2006卷1期,北京:歷史檔案,2006。
李恭忠,〈孫中山崇拜與民國政治文化〉,《二十一世紀》.86期 ,香港:香港中文大學,2004。new window
李恭忠,〈開放的紀念性:中山陵建築精神的表達與實踐〉,《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3期 ,南京:南京大學,2004。
李恭忠,〈總理紀念周與民國政治文化〉,《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06年2期,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2006。
李恭忠,〈黨葬孫中山:現代中國的儀式與政治〉,《清華大學學報》.哲社版.2006年3期,北京:清華大學,2006。
李恭忠與李霞合著〈領袖崇拜與民族認同-華盛頓、孫中山和毛澤東崇拜比較研究〉,《天府新論》.2006年2期,成都:天府新論,2006。
李訓亮,〈唐代講武述論〉,《西安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8卷.第5期,西安:西安大學,2005。
李敖,〈孫中山反對雙十國慶〉,《自由時代》.32期,台北:自由時代雜誌社,1984。
李筱峰、高凱俊、陳金興、林志德,〈久違的符號-從「政治標語」圖像看兩蔣政治〉《台灣史料研究》.27期,台北:財團法人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2006
李學智,〈政治節日與節日政治-民國北京政府時期的國慶活動〉,《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5期,南京:南京大學,2006。
汪宏倫,〈國族問題中的制度因素、全球絡胳與怨恨心態〉,收錄:王宏仁、李廣均、龔宜君主編,《跨戒:流動與堅持的臺灣社會》,臺北:群學,2008。
沈松僑,〈我以我血薦軒轅-黃帝神話與晚清的國族建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8期,台北:臺灣社會研究雜誌社,1997。new window
沈雨語,〈五洲大藥房總經理項松茂〉,《浙江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8年3期,金華:浙江師範大學,1998。
周兵,〈Peter Burke之新文化史〉,《思與言》.45卷4期,台北:思與言雜誌社,2007。new window
周兵,〈林.亨特與新文化史〉,《史林》2007年4期,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2007。
周游,〈抗戰前南京國民政府的雙十節紀念〉,《四川師範大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8卷第5期,(成都:四川師範大學,2011。
拉加(Ananda Rajah)著,梁永佳譯,〈營造傳統-新加坡國慶慶典〉,《中國農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4卷1期,北京:中國農民大學,2007。
東方紅,〈東北亞風雲再起-北韓陸海空大閱兵〉.《全球防衛雜誌》.315期,台北,全球防衛雜誌社,2010。
林宗達,〈中共國慶閱兵對臺軍事防衛之意含〉.《共黨問題研究》.第25卷.11期,台北:共黨問題研究中心,1999。
林桶法,〈逐漸模糊的偉人塑像-國父誕辰紀念日相關報導的分析(1950-2004)〉,收錄於曾一士編,《第八屆孫中山與現代中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國父紀念館,2005。
林清芬,〈一九八○年代初期臺灣黨外政論雜誌查禁之探究〉,《國史館學術集刊》.第五期,台北:國史館,2005。new window
林博文,〈總統與商人〉,《新新聞》.195期,台北,新新聞,1990
林麗雲,〈威權主義下臺灣電視資本的形成〉,《臺灣1950~1960年代的歷史省思》,臺北:國史館,2007。new window
林麗雲,〈威權主義下臺灣電視資本的形成〉,《臺灣1950~1960年代的歷史省思》,臺北:國史館,2007。new window
社論,〈以行動為號召-從蔣總統的雙十文告說起〉,《自由中國》.17卷9期,臺北:自由中國社,1957。
姜瑞學,〈北洋政府与中華民國國民塑造——以雙十節為中心的考察〉,《聊城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3期,山東:聊城大學,2006。
洪長泰,〈空間與政治:擴建天安門廣場〉,收錄於:陳永發主編,《兩岸分途:冷戰初期的政經發展》,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6。
洪長泰,〈評《北京的新政治廣場》Wu Hung, Remaking Beijing :Tiananmen Square and the Creation of Political Space, Chicago :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5 .272 pp〉,《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54期,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6。
洪長泰著,羅嗣亮、馬海霞譯,〈毛澤東時代的慶祝遊行-中國五十年代的國家景觀〉,《現代哲學》.2009年1期,廣州:中山大學馬克思主義哲學與中國現代化研究所,2009。
洪彩卿,〈易念祖蒐藏採訪證 見證台灣民主化過程〉.《國際廣播雜誌》.2004年1月號,臺北:國際廣播雜誌社,2004。
胡俊修、李美佳,〈南京國民政府的雙十紀念(1927-1937),《甘肅社會科學》.2011年第5期,蘭州:甘肅社會科學,2011。
胡春惠,〈香港調景嶺的出現與其在歷史上意義〉,收錄於港澳與近代中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編輯委員會編,《港澳與近代中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史館,2000。
夏春祥,〈文化象徵與集體記憶競逐〉,《台灣研究季刊》.31期,(台北: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1998。
孫江、黃東蘭,〈岳飛敘述、公共記憶與國族認同〉《二十一世紀》.2004年12月號 ,香港:香港中文大學,2004。new window
殷海光,〈學術教育應獨立於政治〉,《八十年代》.第一卷.第五期,台北:八十年代雜誌社,1979。
張必瑜,〈有國無家的地理想像:戰後初期臺灣小學地理教育中的家鄉與異鄉、我族與他者〉,《臺灣文學研究集刊》.2010年8期,台北: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2010。new window
張仲民,〈新文化史與中國研究〉,《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1期,南京:復旦大學,2008。
張仲民,〈補腦的政治學:“艾羅補腦汁”與晚清消費文化的建構〉,《學術月刊》.43卷9月號,上海: 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2011。
張兵娟,〈全球化的儀式傳播與國家認同建構-論國慶閱兵儀式的傳播意義及價值〉,《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3卷.第5期,鄭州:鄭州大學,2010。
張淑雅,〈蔣介石一瞥:1950年代後期日記中的觀察〉,《臺灣史研究》.18卷.1期,台北:中央研究所臺灣史研究所,2011。new window
張愛華,〈革命紀念下的紛爭:民國第一屆國慶紀念〉,《歷史教學》.2011年24期,天津:歷史教學社,2011。
張瑞德,〈紀念與政治-臺海兩岸抗戰勝利五十週年紀念活動的比較〉,《紀念七七抗戰六十週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史館,1998。new window
張學林,〈論辛亥革命時期的革命崇拜〉,《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3期,南京:南京大學,2002。
張麟徵,〈天安門城樓看閱兵有感〉,《海峽評論》.227期,臺北:海峽評論,2009。
曹常仁,〈余家菊國家主義教育理念之探討〉,《臺東師院學報》.民國九十一年.十三期(下), 臺東:臺東師院,2002。new window
許峰、田花,〈政治符號、 “雙十”紀念與商品推銷-以《申報》國慶日商業廣告為中心〉,《貴州社會科學》,總261期第9期,貴陽:貴州社會科學院,2011。
郭漢民、敬妮,〈民國元年國慶紀念活動述略-以《申報》為中心的考察〉,《歷史教學》.2007年7期,天津:歷史教學社,2007。
郭輝,〈操演的政治:現代國家儀式與民初政治合法性建構〉,《安徽史學》.2013年01期,合肥:安徽省社會科學院,2013。
郭輝,羅福惠,〈民國商家對辛亥革命的特殊紀念-雙十節廣告與廣告雙十節〉,《四川師範大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8卷第5期,成都:四川師範大學,2011。
陳文卿,〈國慶日「逗熱鬧」〉,《拾憶集-懷念老二水》,彰化縣田中鎮:賴許柔基金會,1999。
陳孝淳,〈台海戰役前海軍艦隊編訓及其意義(1950-1958),《中華軍史學會會刊》,七期,台北:中華軍史學會,2002,頁37。
陳金龍,〈試論國慶紀念的社會功能-以新中國國慶紀念為中心的考察〉,《馬克思主義研究》.2009年10期,北京:馬克思主義研究出版社,2009。
陳順孝,〈臺灣報紙版面政治學初控-1945-2004重大事件的新聞建構〉,《臺灣史料研究》.第二十四號,臺北:財團法人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2005。new window
陳維浩、張立德、謝仲平聯合採訪,〈96年雙十國慶國軍「同慶操演」全紀錄〉.《尖端科技》.2007年11期,臺北:尖端科技雜誌社,2007。
陳蘊茜,〈空間重組與孫中山崇拜-以民國時期中山公園為中心的考察〉,《史林》.2006年1期,上海:史林,2006。
陳蘊茜,〈時間、儀式維度中的總理紀念周〉,《開放時代》.2005年4期,廣州:開放時代,2005。
陳蘊茜,〈植樹節與孫中山崇拜〉,《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5期,南京:南京大學,2006。
曾廣維,〈論法國革命政府舉辦之革命節慶 ( 1790-1794 ),《史學研究》.十六期,台北:輔仁大學歷史系所,2002。new window
湯日新,〈中華民國生日快樂-今年國慶閱兵的意義與特色〉.《中央月刊》.二十卷十期,臺北:中央綜合月刊雜誌社,1991。
黃克武,〈一二三自由日:從一個節日的演變看當代臺灣反共神話的興衰〉,《一九四九年:中國的關鍵年代學術討論會論文集》,台北:國史館,2000。new window
黃河,〈剖析中共閱兵武器裝備與發展〉.《全球防衛雜誌》.183期,台北:全球防衛雜誌,1999。
楊思葭,〈偶像崇拜與思想自由〉,《八十年代》.第一卷.第四期,台北:八十年代雜誌社,1979。
楊美紅,〈雙十節〉,《幼獅文藝》.562期,臺北:幼獅文藝,2000。
楊振東,〈普天同慶抑或塑造黨國之民〉,《安慶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0卷第9期,安慶:安慶師範學院,2011。
楊瑞松,〈爾有黃禍之先兆,爾有種族之勢力:「黃禍」與近代中國國族共同體想像〉,《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26期,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200。new window
楊維真,〈蔣中正與來臺初期的軍事整備(1949-1952)〉,收錄於:黃克武主編,《遷臺初期的蔣中正》,台北:中正紀念堂,2011。
劉家峰,〈民國時期基督徒對辛亥革命的記憶與詮釋-以雙十節紀念為中心〉,《社會科學研究》.2011年6期,成都:四川省社會科學院,2011。
劉偉、張珮珮,〈南京國民政府國慶紀念中的辛亥記憶〉,《安徽史學》.2011卷3期,合肥,安徽史學,2011。
劉勝驥,〈大陸學校教科書中政治思想教育內容之分析〉,《中國大陸研究》.43卷.9期,台北:政治大學國際關係中心,2000。new window
潘英海,〈儀式:文化書寫與體現的過程〉.《失竊的靈魂》,台北:遠流,1994。
潘淑華,〈國葬:民國初年的政治角力與國家死亡儀式的建構〉,《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83期 ,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14。new window
編輯部整理,〈中華民國建國九十三年國慶典禮總統致詞〉.《臺灣月刊》.2004年11月號,南投:臺灣省政府,2004。
蔡錦堂,〈「國殤聖域」忠烈祠建立的歷史沿革〉,《國史館館刊》.復刊36期,台北:國史館,2004。
鄭為元,〈權力、實力與情感因素:1950-1956撤台陸軍整編分析〉,發表於2004台灣社會學年會12月4-5日,新竹:清華大學。
盧建榮,〈台灣史學界的後現代狀況〉,《漢學研究通訊》21卷1期 ,台北:漢學研究中心,2002。new window
盧建榮,評〈Mona Ozouf 著Festivals and the French Revolution〉,《新史學》.5卷1期,台北:新史學雜誌社,1994。
蕭阿勤,〈集體記憶理論的檢討:解剖者、拯救者、與一種民主觀點〉,《思與言》.第35卷第1期 ,台北:思與言雜誌社,1997。new window
戴寶村,〈台灣歷史上的八七水災〉,《臺灣源流》.32期,台中:臺灣省各姓淵源研究學會,2005年。
羅家丙,劉風健,〈境外媒體視野中的中國國慶六十週年閱兵〉,《南京政治學院學報》.2010年4期.26卷,南京:南京政治學院,2010。

六 、學位論文
王旭,《中國特色國慶閱兵傳播現象研究》,開封:河南大學新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
石世華,《雙十節總統府建築物裝飾涵意演變(1950-2008)》,臺北: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學位論文,2008。
朱惠賢,《鄧小平時期中共僑務政策之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
呂靜怡,《出操的記憶與認同-金門婦女隊員的生命經驗敘說-1949-1992》(花蓮:慈濟人類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李佳螢,《報紙廣告中台灣庶民生活影像:1950~1999》,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廣告系碩士班論文,2006。
李拓梓,《七十年代以來香港認同政治的變遷:一個臺灣的觀點》,臺北: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李俊領,《中國近代國家祭祀的歷史考察》,濟南:山東師範大學中國近現代史碩士論文,2005。
李晧,《金門戰地政務體制下的民防自衛體系》,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李涴汝,《符號學運用於政策行銷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周俊宇,《塑造黨國之民--中華民國國定節日的歷史考察》,臺北: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周游,《國難與國慶-抗戰時期國民政府、邊區政府、汪偽政府對雙十節的紀念與爭奪》,武漢:華中師範大學中國近現代史碩士論文,2011。
林果顯,《一九五○年代反攻大陸宣傳體制的形成》,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研究部博士論文,2009。,new window
俞雨霖,《中共軍人的政治角色-比較與歷史的觀點》,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論文,1987。new window
張光輝,《戰後初期的國民學校教科書分析(1945-1963)-以反共抗俄實踐探討為重心》,淡水:淡江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郭輝,《民國國家儀式研究》,武漢:華中師範大學中國近現代博士論文,2012。
陳志杰,《毛澤東與劉少奇關係研究-1949-1954》,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
陳俊榮,《後現代的認同政治》,台北:國立台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博士論文,2000。new window
陳彥夆,《中華民國對外關係-大陸政策、外交政策、中共對臺政策互動研究(1988~1994),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外交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
彭懷恩,《中華民國的政治精英: 行政院會議成員的分析. 1950-1985》,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86。new window
黃忠信,《林彪的歷史形象-戰神-叛徒-騎虎者》,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黃淑嫆,《毛澤東形象之建構》,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
楊聰榮,《文化建構與國民認同:戰後台灣的中國化》,新竹:國立清華大學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
葉川睿,《中國國民黨海外黨務發展-1950-1962》,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
廖漢騰,《從開國紀念日到跨年狂歡:論新興的台灣大眾文化國族主義》,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劉葦卿,《愛國獎券圖像研究》,台南: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蕭民岳,《跳出「中」心,吃進中「華」 北市官辦大眾節慶的文化政治(1994-2006)》,臺北: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2008。
蕭淑惠,《遷台後蔣介石的反共論述(1949-1975),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蕭淑惠,《遷台後蔣介石的反共論述》,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6
蘇芳湄,《臺北總統府廣場雙十節活動形式意涵演變(1950~2008)》,臺北: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學位論文,2008。

七、報紙
《人民日報》1949、1957
《工商時報》1999
《天津益世報》1928
《中央日報》1928-2006
《中國時報》1969-2013
《民生報》1988-2000
《民立報》1912
《民報》1945
《申報》1912-1948
《光明日報》1951
《經濟日報》1975
《徵信新聞報》1955-1964
《聯合報》1952-2013
八、網路資料

〈回憶當兵訓練中心時-2〉Tom Jones 的網路相簿:https://picasaweb.google.com/TomJones96/195758Taiwan#5790714216463460066
〈胡錦濤國慶節講話〉,來源: http://www.cxwt.gov.cn/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2505
《二十一世紀》.網路版:http://www.cuhk.edu.hk/ics/21c
《大紀元時報》.網路版,來源:http://www.epochtimes.com/b5/7/1/8/n1582375.htm
《徐永昌日記》.中央研究所近代史研究所全文資料庫
http://mypaper.pchome.com.tw/ceng0166/about/
大閱兵研究國慶閱兵網站:http://dayuebing.net.cn/
中央社報導,來源:http://news.rti.org.tw/index_newsContent.aspx?nid=219052
中央社報導,楊開煌,〈胡錦濤國慶談話 和平發展是重點〉,來源: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doc/1010/9/3/1/101093135.html?coluid=7&kindid=0&docid=101093135
中央通訊社即時新聞,來源:http://www.cna.com.tw/
中國新聞網,來源: http://dailynews.sina.com/bg/news/int/chinanews/20091001/0135718852.html
中華民國讚國慶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rocbirthday
民族音樂網 http://homepage3.nifty.com/thuan/music/index.html
玉山電報來源: http://www.formosamedia.com.tw/
全國法規資料庫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C0000010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網站,網址為http://www.mac.gov.tw/
吳瓊恩,〈六十周年一甲子,人間正道是滄桑〉.《海峽評論》.二二七期,(臺北:海峽評論,2009),來源:http://www.haixiainfo.com.tw/SRM/227-7726.html
國家圖書館臺灣記憶系統 http://memory.ncl.edu.tw/tm_new/index.htm
張道一,文革前任市委宣傳部處長、《支部生活》首任總編輯、首都群眾遊行指揮部辦公室副主任、彭真同志秘書等。〈回憶歷年中國國慶遊行〉, http://culture.nianw.com/2012-09-24/n-76842-9.html,
慈林教育基金會典藏臺灣社運史料資料庫:http://chilin.lib.ntu.edu.tw/RetrieveDocs.php#
臺灣團結聯盟網站http://www.tsu.org.tw/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843&Itemid=2
總統蔣公大事長編初稿.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全文資料庫http://www.mh.sinica.edu.tw/PGDigitalDB_Detail.aspx?htmContentID=21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