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戰爭.存在.世代精神:臺灣現代主義小說的境遇書寫研究
作者:黃啟峰 引用關係
出版日期:2016
出版項:臺北:秀威資訊科技
集叢:臺灣文學學位論文輯刊;10
ISBN:9789863263661
主題關鍵詞:臺灣小說現代小說文學評論
學門:文學
資料類型:專書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2
期刊論文
1.侯作珍(20080400)。存在的困境與反抗--戰後臺灣存在主義文學探析。臺灣文學評論,8(2),131-14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劉紹銘(1960)。現代文學發刊詞。現代文學,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牟宗三、陸慶珍(19640511)。存在主義。中國一周,733,3-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郭松棻(19770701)。冷戰年代中西歐知識人的窘境--談卡謬的思想概念。夏潮,3(1),7-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郭松棻(1977)。自由主義的解體--談卡謬的思想概念。夏潮,2(6),15-2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郭松棻(1977)。戰後西方自由主義的分化--談卡謬和沙特的思想論戰(現代宗教法庭和新教義)。抖擻,24,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郭松棻(1978)。戰後西方自由主義的分化--談卡謬和沙特的思想論戰(替無產階級規定歷史任務)。抖擻,26,1-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郭松棻(1978)。戰後西方自由主義的分化--談卡謬和沙特的思想論戰(行動中的列寧主義)。抖擻,27,1-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葉維廉(20060200)。比較文學與臺灣文學。臺灣文學研究集刊,1,1-2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單德興(20000500)。偶開天眼覷紅塵--再訪王文興。中外文學,28(12)=336,182-19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黃雅莉(20111000)。戰爭視域中的困境、堅守與突破--王鼎鈞《關山奪路》中人性義蘊的展現和其「存史」、「詳史」的價值。臺灣文學研究學報,13,167-21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李文彬(19770100)。〈龍天樓〉(王文興著)中的象徵技巧。中華文藝,12(5),75-8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郭松棻(19610728)。沙特存在主義的自我毀滅。現代文學,9,5-2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郭松棻(19640200)。這一代法國的聲音--沙特(封面人物介紹)。文星,13(4)=76,16-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郭松棻(20050700)。落九花。印刻文學生活誌,1(11)=23,66-10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柯慶明(2006)。台灣「現代主義」小說序論。台灣文學研究集刊,創刊號,27-6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黃錦樹(20121000)。窗、框與他方--論郭松棻的域外寫作。臺灣文學研究學報,15,9-3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羅隆邁(1974)。談談台灣的文學。抖擻,1,48-5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郭松棻(1974)。戰後西方自由主義的分化--談卡謬和沙特的思想論戰。抖擻,2,1-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郭松棻(1977)。戰後西方自由主義的分化--談卡謬和沙特的思想論戰。抖擻,23,1-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舞鶴、李渝(20050700)。不為何為誰而寫--在紐約訪談郭松棻。印刻文學生活誌,1(11)=23,39-5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林文義(20050700)。陌路與望鄉:認識郭松棻。印刻文學生活誌,1(11)=23,56-6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蔡振念(20110600)。李昂與卡夫卡存在主義小說比較論。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2011(1)=17,229-25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張誦聖(20090200)。試談幾個研究「東亞現代主義文學」的新框架--以臺灣為例。臺灣文學研究集刊,5,41-5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心岱(19770300)。七等生記--我確信天使是啞默者。小說新潮,1(1),219-24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郭松棻(2011)。驚婚。印刻文學生活誌,7(11)=95,54-9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葉石濤(19710500)。論七等生的「僵局」。現代文學,43,153-15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七等生(1977)。自傳。小說新潮,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李寬木(1977)。從「荒謬」到「反叛」--談卡謬的思想概念。夏潮,2(5),15-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南方朔(19970300)。廢墟中的陳儀:評郭松棻《今夜星光燦爛》。中外文學,25(10)=298,80-8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吳達芸(20110700)。間雜錯落亂針繡--初讀郭松棻遺作〈驚婚〉前篇。印刻文學生活誌,7(11)=95,32-3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單德興(2011)。宗教與文學:訪王文興。思想,4,203-23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陳芳明(2011)。記憶是一面鏡像:讀郭松棻遺稿〈驚婚〉。印刻文學生活誌,7(11)=95,39-4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簡義明(2011)。鍊字者郭松棻。印刻文學生活誌,7(11)=95,43-4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許素蘭(2011)。未曾見面.恍如隔世:追憶郭松棻先生。印刻文學生活誌,7(11)=95,48-5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李昂(19751000)。長跑選手的孤寂--王文興訪問錄。中外文學,4(5),30-4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李癸雲(20111000)。戰爭.囚禁.逃亡--試探商禽的戰爭創傷書寫。臺灣文學研究學報,13,243-27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陳建忠(20121200)。「美新處」(USIS)與臺灣文學史重寫:以美援文藝體制下的臺、港雜誌出版為考察中心。國文學報,52,211-24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朱芳玲(20080600)。虛無,也是一種抗議的姿態--論林懷民與王尚義的存在主義小說。漢學研究集刊,6,235-26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單德興、張誦聖、鄭恆雄(19870600)。文學對話--王文興談王文興。聯合文學,3(8)=32,166-20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陳芳明、范銘如(2009)。跨世紀的流離--白先勇的文學與藝術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白先勇的文學與藝術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印刻文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徐秀慧、吳彩娥、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系(2011)。從近現代到後冷戰:亞洲的政治記憶與歷史敘事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從近現代到後冷戰:亞洲的政治記憶與歷史敘事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里仁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封德屏(2009)。陳映真創作50週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陳映真創作50週年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文訊雜誌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楊澤(1994)。從四0年代到九0年代--兩岸三邊華文小說研討會論文集。從四0年代到九0年代--兩岸三邊華文小說研討會。臺北:時報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江寶釵、林鎮山(2012)。不凋的花季:李昂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不凋的花季:李昂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封德屏(1996)。台灣文學中的社會:五十年來台灣文學研討會論文集。台灣文學中的社會:五十年來台灣文學研討會。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馮翰士、廖炳惠(1998)。文學.認同.主體性:第二十屆全國比較文學會議論文集。臺北:中華民國比較文學學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邱郁倫(2010)。王尚義與台灣六○年代存在主義思潮(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邱茂生(1995)。中國新文學現代主義思潮研究(博士論文)。文化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顏訥(2011)。台灣香港存在主義文學傳播現象--以五○至七○年代現代主義文學報刊與書籍為對象(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林家綺(2008)。華文文學中的離散主題:六七○年代「台灣留學生文學」研究--以白先勇、張系國、李永平為例(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新竹。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紀姿菁(2007)。論現代主義旅美女性小說家--以歐陽子、叢甦、陳若曦、李渝為研究對象(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楊舒茵(2009)。王文興小說中現代主義特色之演進(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楊俐瑩(2010)。王文興小說的孤獨書寫(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龔炳源(2004)。王文興小說中的文化認同研究(碩士論文)。靜宜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劉于慈(2009)。想像世界.發現台灣:台灣現代主義文學研究的歷史考察(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廖偉竣(2009)。台灣存在主義文學的族群性研究--以外省人作家與本省人作家為例(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黃啟峰(2007)。河流裡的月印:郭松棻與李渝小說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林偉淑(1995)。《現代文學》小說創作及譯介的文學理論的研究(1960-1973)(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沈靜嵐(1994)。當西風走過--六O年代《現代文學》派的論述與考察(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李時雍(2009)。局內局外:王文興小說論(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朱芳玲(2007)。被壓抑的台灣現代性:六O年代台灣現代主義小說對現代性的追求與反思(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劉采榆(2007)。叛逆者或改革者?--王文興小說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魏偉莉(2004)。異鄉與夢土:郭松棻思想與文學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洪珊慧(2011)。新刻的石像--王文興與同世代現代主義作家及作品研究(博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董淑玲(2002)。白先勇、歐陽子、王文興小說觀念之形成與實踐(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侯作珍(2003)。自由主義傳統與台灣現代主義文學的崛起(博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台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徐筱薇(2004)。戰後台灣現代主義思潮之出發--以《自由中國》、《文學雜誌》為分析場域(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詹曜齊(2006)。台灣的現代化論戰與現代主義運動(碩士論文)。世新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鄭千慈(2005)。崩解的自我--現代主義、畸零人與戰後台灣鄉土小說(碩士論文)。淡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廖淑芳(2005)。國家想像、現代主義文學與文學現代性--以七等生文學現象為核心(博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陳瑤華(1994)。王文興與七等生的成長小說比較(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簡義明(2007)。書寫郭松棻:一個沒有位置和定義的寫作者(博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王梅香(2005)。肅殺歲月的美麗/美力?戰後美援文化與五、六○年代反共文學、現代主義思潮發展之關係(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林叡姍(2011)。女性觀點下的存在主義--以《現代文學》女作家群的小說為考察對象(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陳美美(2004)。台灣現代主義文學的萌芽與再起(碩士論文)。佛光人文社會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鄧相揚(2007)。猶疑的座標--十場台灣當代文學的心靈饗宴2:國立台灣文學館.第二季週末文學對談。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Williams, Raymond、王爾勃、周莉(2008)。馬克思主義與文學。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劉登翰(2012)。華文文學的大同世界。臺北:人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劉紹銘、黃碧端(1977)。小說與戲劇。台北:洪範書店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水晶(1985)。沒有臉的人。臺北:爾雅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吳岳添(2004)。法國小說發展史。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朱芳玲(2010)。六〇年代台灣現代主義小說的現代性。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Foucault, Michel、Habermas, Jürgen、Bourdieu, Pierre、Malraux, Georges André、周憲(2003)。激進的美學鋒芒。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汪榮祖、李敖(19950425)。蔣介石評傳。商周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王禎和(1985)。美人圖。臺北:洪範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張系國(1979)。昨日之怒。臺北:洪範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白永瑞、陳光興(2010)。白樂晴:分斷體制、民族文學。台北:聯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Camus, Albert、莫渝(2001)。異鄉人。桂冠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Camus, Albert、溫一凡(1979)。卡繆雜文集:抵抗、反叛與死亡。志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Sartre, Jean Paul、張靜二(1980)。沙特隨筆。臺北:志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Macquarrie, John、成窮(2007)。存在主義神學:海德格爾與布爾特曼之比較。香港:道風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Sartre, Jean-Paul、沈志明、艾珉、施康強(2005)。薩特文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汪民安(2013)。文化研究關鍵詞。臺北市:麥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黃啟峰(2008)。河流裡的月印:郭松棻與李渝小說綜論。臺北:秀威資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李渝(1999)。應答的鄉岸。臺北:洪範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李渝(2005)。賢明時代。臺北:麥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Bradbury, Malcom、趙閔文(2000)。文學地圖。臺北:昭明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蔣永敬、劉維開(2011)。蔣介石與國共內戰(一九四五~一九四九)。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水晶(1995)。說涼。臺北:三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Arendt, Hannah、施奕如(2013)。平凡的邪惡:艾希曼耶路撒冷大審紀實。臺北:玉山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七等生(1988)。我愛黑眼珠續記。臺北:漢藝色研文化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李歐梵、王德威、鄭文惠、顏健富(2011)。革命.啟蒙.抒情--中國近現代文學與文化研究學思錄。臺北:允晨文化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張恆豪(1977)。火獄的自焚。臺北:遠景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張忠棟(1998)。自由主義人物。台北:允晨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彼得.比格爾、高建平(2002)。先鋒派理論。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施叔青(1969)。約伯的末裔。臺北:仙人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叢甦(1977)。想飛。台北:聯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郭永玉(2000)。孤立無援的現代人--弗洛姆的人本精神分析。臺北:貓頭鷹。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叢甦(1978)。中國人。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張系國(1989)。遊子魂組曲。臺北:洪範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七等生(1976)。隱遁者。台北:遠行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七等生(1993)。七等生集。台北:前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許素蘭(2007)。徬徨的戰鬥:十場台灣當代小說的心靈饗宴。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白先勇(2002)。樹猶如此。臺北市:聯合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白先勇(1983)。台北人。台北:爾雅。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Sartre, Jean-Paul、周煦良、湯永寬(1988)。存在主義是一種人道主義。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聶華苓(2011)。三輩子。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Huyssen, Andreas、王曉玨、宋偉杰(2010)。大分裂之後:現代主義、大眾文化與後現代主義。臺北:麥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陳光興、蘇淑芬(2011)。陳映真:思想與文學。臺北:臺灣社會研究雜誌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夏祖焯(2007)。近代外國文學思潮。臺北:聯合文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張茂桂(2010)。國家與認同:一些外省人的觀點。臺北:群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7.王文興(2002)。小說餘墨。臺北:洪範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8.杜斯妥耶夫斯基、孟祥森(1979)。地下室手記。臺北:遠景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9.岡崎郁子、葉笛、鄭清文、涂翠花(1996)。台灣文學--異端的系譜。台北:前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0.張系國(1984)。讓未來等一等吧。臺北:洪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廖玉蕙(2002)。走訪捕蝶人:赴美與文學耕耘者對話。台北市:九歌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2.王德威(1986)。從劉鶚到王禎和:中國現代寫實小說散論。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3.張炎憲、李福鐘(2011)。揭穿中華民國百年真相。臺北:台灣歷史學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4.王尚義(2004)。從異鄉人到失落的一代。臺北:水牛。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5.李奭學(2012)。異地繁花--海外台灣文論選譯。臺北:台大出版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6.陳映真、劉紹銘(1972)。陳映真選集。香港:小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7.Kleinberg, Ethan、陳穎(2010)。存在的一代:海德格爾哲學在法國1927-1961。北京:新星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8.白先勇(2010)。孽子。臺北:允晨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9.陳若曦(2008)。堅持‧無悔:陳若曦七十自述。臺北:九歌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0.柯慶明(2008)。白先勇研究精選。臺北:天下遠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符立中(2010)。白先勇與符立中對談--從台北人到紐約客。臺北:九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2.Sartre, Jean-Paul、劉大悲(1980)。沙特文學論。臺北:志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3.顧正萍(2012)。從介入境遇到自我解放--郭松棻再探。臺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4.Mason, John W.、何宏儒(2001)。冷戰。臺北:麥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5.楊照(2010)。霧與畫:戰後台灣文學史散論。台北:麥田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6.七等生(1976)。沙河悲歌。台北:遠景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7.歐文.白璧德、張沛、張源(2004)。文學與美國的大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8.彭瑞金(1992)。台灣新文學運動40年。台北:自立晚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9.謝小芩、劉容生、王智明(2010)。啟蒙.狂飆.反思--保釣運動四十年。新竹市: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0.康來新(1990)。王文興的心靈世界。雅歌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1.張寶琴、邵玉銘、瘂弦(1994)。四十年來中國文學(1949-1993)。臺北:聯合文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2.朱立元、李鈞(2002)。二十世紀西方文論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3.朱雙一(2011)。台灣文學創作思潮簡史。台北:人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4.Hobsbawm, Eric J.、鄭明萱(1996)。極端的年代 1914-1991。台北:麥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5.王鼎鈞(2009)。文學江湖。爾雅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6.七等生(1976)。僵局。台北:遠行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7.七等生(1986)。精神病患。台北:遠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8.林秀玲(20011100)。中外文學:王文興專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9.孫彩霞(2005)。西方現代派文學與《聖經》。北京:中國社會科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0.劉載福(1971)。存在主義哲學與文學。臺中:普天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1.王文興(2003)。星雨樓隨想。臺北:洪範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2.王文興(2009)。家變六講:寫作過程回顧。臺北:麥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3.張容(1993)。法國當代文學。臺北:遠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4.卡繆、張漢良(1974)。薛西佛斯的神話。臺北:志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5.白先勇(2007)。紐約客。臺北:爾雅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6.Jauss, Hans-Robert、Holub, Robert C.、周寧、金元浦、滕守堯(1987)。接受美學與接受理論。遼寧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7.Taylor, Jay、林添貴(2000)。臺灣現代化的推手:蔣經國傳。臺北市: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8.Hobsbawm, Eric J.、李金梅(1997)。民族與民族主義。麥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9.金重遠(2001)。20世紀的世界:百年歷史回溯。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0.李渝(2000)。金絲猿的故事。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1.鄭穎(2008)。鬱的容顏:李渝小說研究。臺北:INK印刻文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2.廖玉蕙(2004)。打開作家的瓶中稿:再訪捕蝶人。台北:九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3.施叔青(1988)。那些不毛的日子。台北:洪範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4.張志揚(1999)。創傷記憶:中國現代哲學的門檻。上海:上海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5.王禎和(1980)。香格里拉。台北:洪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6.王禎和(1998)。兩地相思。台北:聯合文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7.龍應台(2009)。大江大海--一九四九。台北:天下雜誌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8.王鼎鈞(2005)。關山奪路。臺北:爾雅出版社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9.李廣均(2010)。離與苦:戰爭的延續。臺北:群學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0.陳千武(1999)。活著回來--日治時期台灣特別志願兵的回憶。臺中:晨星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1.白先勇(2008)。現文因緣。臺北:天下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2.黃春明(1975)。小寡婦。台北:遠景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3.黃春明(1976)。鄉土組曲。台北:遠景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4.黃春明(1984)。我愛瑪莉。台北:遠景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5.肖成(2007)。大地之子--黃春明的小說世界。台北:人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6.王幼華(2011)。蚌病成珠--古今作家論。台北:大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7.Hutcheon, Linda、李楊、李鋒(2009)。後現代主義詩學:歷史.理論.小說。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8.Karl, Frederick Robert、陳永國、傅景川(2004)。現代與現代主義--藝術家的主權1885-1925。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9.史景遷、溫洽溢(2001)。追尋現代中國:革命與戰爭。臺北:時報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0.Jameson, Fredric、張京媛(1994)。馬克思主義:後冷戰時代的思索。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1.高宣揚(1993)。佛洛伊德主義。臺北:遠流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2.Swartz, David、陶東風(2006)。文化與權力:布爾迪厄的社會學。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3.葉渭渠(2003)。日本文學思潮史。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4.鶴見俊輔、邱振瑞(2008)。戰爭時期日本精神史。臺北:行人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5.Kundera, Milan、孟湄(1993)。小說的藝術。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6.劉再復、林崗(2002)。罪與文學:關於文學懺悔意識與靈魂維度的考察。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7.張廷琛(1989)。接受理論。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8.黃金麟(2009)。戰爭、身體、現代性:近代台灣的軍事治理與身體,1895-2005。台北:聯經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9.郭松棻(2001)。雙月記。草根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0.東海大學中文系(2005)。戰後初期台灣文學與思潮。臺北: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1.陳學明(1995)。新左派。臺北:揚智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2.尉天驄(2011)。回首我們的時代。印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3.夏志清(2007)。夏志清文學評論經典:愛情.社會.小說。臺北:麥田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4.王文興(1979)。十五篇小說。臺北:洪範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5.白先勇(1995)。第六隻手指。爾雅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6.江寶釵、林鎮山(2009)。泥土的滋味:黃春明文學論集。台北:聯合文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7.黃春明(2009)。沒有時刻的月臺。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8.Said, Edward W.、單德興(2004)。知識份子論。臺北:麥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9.Selden, Raman、Widdowson, Peter、Brooker, Peter、林志忠(2005)。當代文學理論導讀。臺北:巨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0.漢娜.阿倫特、王寅麗(2009)。人的境況。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1.高宣揚(19930000)。存在主義。臺北:遠流。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2.七等生(1973)。離城記。台北:晨鐘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3.黃秀政、張勝彥、吳文星(20110000)。臺灣史。臺北:五南圖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4.李歐梵(1996)。現代性的追求:李歐梵文化評論精選集。臺北:麥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5.梅家玲(2000)。性別論述與台灣小說。台北:麥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6.弗洛伊德、彭舜(2001)。精神分析引論。臺北:貓頭鷹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7.王禎和(1970)。寂寞紅。台北:晨鐘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8.黃春明(1974)。鑼。台北:遠景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9.劉大任(1984)。杜鵑啼血。台北:遠景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0.楊照(1995)。文學的原像。台北:聯合文學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1.陳芳明(2001)。深山夜讀。臺北:聯合文學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2.陳映真(1979)。夜行貨車。台北:遠景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3.張錯(2005)。西洋文學術語手冊。台北:書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4.陳昭瑛(1998)。台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台北:正中。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5.王禎和(1987)。人生歌王。臺北:聯合文學雜誌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6.王文興(1999)。背海的人。台北:洪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7.王文興(1981)。背海的人。台北:洪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8.劉大任(1985)。浮游群落。臺北:遠景出版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9.Harvey, David、閻嘉(2003)。後現代的狀況:對文化變遷之緣起的探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0.沙特、桂裕芳(1997)。嘔吐。台北:志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1.周志文(2010)。記憶之塔。INK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2.七等生(1976)。削廋的靈魂。台北:遠行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3.七等生(1977)。城之迷。台北:遠行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4.七等生(1986)。情與思。台北:遠行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5.宋雅姿(2005)。作家身影--12位作家的故事。台北:麥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6.阿斯特莉特・埃爾、馮亞琳、余傳玲(2012)。文化記憶理論讀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7.劉昌元(2002)。文學中的哲學思想。臺北:聯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8.黃錦樹(2006)。文與魂與體:論現代中國性。臺北:麥田。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9.Herbert, Mainusch、古城里(1992)。懷疑論美學。台北:商鼎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0.陳芳明(2007)。後殖民台灣--文學史論及其周邊。台北:麥田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1.施淑(1997)。兩岸文學論集。台北:新地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2.楊奎松(2006)。冷戰時期的中國對外關係。北京:北京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3.郭松棻(2012)。驚婚。台北: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4.陳明成(2013)。陳映真現象:關於陳映真的家族書寫及其國族認同。台北:前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5.Nietzsche, Friedrich Wilhelm、孫周興(2012)。悲劇的誕生。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6.Le Goff, Jacques、方仁杰、倪復生(2010)。歷史與記憶。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7.呂正惠(1992)。戰後台灣文學經驗。新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8.李昂(1985)。花季。台北市:洪範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9.陳映真(1984)。山路。台北:遠景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0.Habermas, Jürgen、甘陽(1995)。社會主義:後冷戰時代的思索。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1.唐君毅(1974)。說中華民族之花果飄零。臺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2.姚一葦(1989)。欣賞與批評。台北:聯經文化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3.波特萊爾、胡品清(1973)。巴黎的憂鬱。臺北:志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4.藤井省三、張季琳(2004)。台灣文學這一百年。台北:麥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5.水晶(1967)。青色的蚱蜢。台北:文星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6.陳義芝(1998)。台灣現代小說史綜論。臺北:聯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7.劉大任(2000)。我的中國。台北:皇冠。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8.劉大任(2007)。晚晴。INK印刻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9.郭松棻(2002)。奔跑的母親。台北:麥田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0.Bauman, Zygmunt、歐陽景根(2002)。流動的現代性。上海:上海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1.陳嘉映(1999)。存在與時間讀本。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2.中島利郎、周振英(2002)。周金波集。台北:前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3.曾健民(20090000)。1949.國共內戰與臺灣:臺灣戰後體制的起源。臺北: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4.簡江作(1998)。韓國歷史。臺北:五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5.齊邦媛(2009)。巨流河。臺北:天下遠見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6.王德威(20010000)。眾聲喧嘩以後:點評當代中文小說。臺北:麥田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7.黃錦樹(20030000)。謊言或真理的技藝:當代中文小說論集。臺北:麥田。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8.韓國臺灣比較文化研究會、柳書琴(2011)。戰爭與分界:「總力戰」下臺灣.韓國的主體重塑與文化政治。臺北:聯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9.陸貴山(2000)。人論與文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0.李歐梵(2002)。中國現代文學與現代性十講。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1.蕭義玲(2010)。七等生及其作品詮釋:藝術.家園.自我認同。臺北:里仁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2.王文興(1978)。家變。洪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3.宋澤萊(2011)。台灣文學三百年。台北:印刻文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4.水晶(1973)。鐘。臺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5.邱貴芬(1998)。(不)同國女人聒噪:訪談當代台灣女作家。臺北:元尊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6.曹永和(1979)。台灣早期歷史研究。台北:聯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7.水晶(1993)。水晶之歌。臺北:爾雅。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8.Terrill, Ross、胡為雄、鄭玉臣(2011)。毛澤東。臺北:五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9.七等生(1986)。白馬。台北:遠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0.七等生(1977)。放生鼠。台北:遠行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1.水晶(1991)。掌聲響起。台北:漢藝色研。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2.王文興(1982)。龍天樓。台北:大林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3.王尚義(2004)。狂流。台北:水牛。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4.王尚義(2004)。野鴿子的黃昏。台北:水牛。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5.白先勇(2009)。寂寞的十七歲。台北:允晨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6.李渝(2002)。夏日踟躕。台北:洪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7.郭松棻、陳萬益(1993)。郭松棻集。台北:前衛。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8.黃春明(1974)。莎呦娜啦 再見。台北:遠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9.陳映真(2001)。陳映真小說集6:忠孝公園。台北:洪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0.陳映真(1988)。陳映真作品集1:我的弟弟康雄。台北:人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1.陳映真(1988)。陳映真作品集2:唐倩的喜劇。台北:人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2.陳映真(1988)。陳映真作品集5:鈴鐺花。台北:人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3.叢甦(1972)。秋霧。臺北:晨鐘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4.今道友信、黃鄂(1989)。存在主義美學:《藝術的實存哲學》。結構群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5.巴代(2010)。走過:一個台籍原住民老兵的故事。台北:印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6.水晶(1990)。桂冠與荷葉。台北:九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7.水晶(1991)。對不起.借過一下。台北:三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8.水晶(1979)。蘇打水集。台北:大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9.王文興(1988)。書與影。台北:聯合文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0.王俊秀(2011)。黑蝙蝠之鏈。台北:聯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1.王玲玲、徐浮明(2004)。白先勇:最後的貴族。台北:風雲時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2.王鼎鈞(1995)。怒目少年。台北:王鼎鈞。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3.王鼎鈞(1992)。昨天的雲。台北:王鼎鈞。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4.Camus, Albert、呂永真(2010)。反抗者。上海:上海譯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5.Kafka, Franz、李魁賢(1994)。審判。台北:桂冠。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6.Kafka, Franz、姬健梅(2009)。變形記。台北:麥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7.Kafka, Franz、熊仁(1997)。城堡。台北:桂冠。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8.Camus, Albert、阮若缺(1993)。卡里古拉。台北: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9.Camus, Albert、孟祥森(1995)。瘟疫。台北:桂冠。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0.Camus, Albert、張伯權、范文(1976)。卡繆札記。台北:楓城。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1.Camus, Albert、陳山木(2004)。墮落。台北:水牛。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2.古碧玲、林絮霏(2000)。從異鄉到家鄉:「外省人」影像文物展。臺北二二八紀念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3.尼采、劉崎(1989)。上帝之死:反基督。台北:志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4.弗洛伊德、鄭希付(2000)。日常生活心理病理學。台北:知書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5.Jameson, Fredric、王逢振、王麗亞(2009)。單一的現代性。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6.Jameson, Fredric、王逢振(2012)。黑格爾的變奏:論《精神現象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7.白永瑞(2009)。思想東亞:韓半島視角的歷史與實踐。台北:台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8.Buruma, Ian、林錚顗(2010)。罪惡的代價:德國與日本的戰爭記憶。台北:博雅書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9.Flynn, Thomas R.、莫偉民(2008)。存在主義簡論。北京:外研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0.朱立立(2011)。台灣現代派小說研究。台北:人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1.朱立立(2008)。身分認同與華文文學研究。上海:上海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2.西蒙娜.德.波伏瓦、張新木(2013)。模糊性的道德。上海:上海譯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3.Kaufmann, Walter、陳鼓應、孟祥森、劉崎(1971)。存在主義哲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4.Borgman, Albert、周憲、許鈞(2003)。跨越後現代的分界線。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5.de Lubac, Henri、陳一壯、王仁宏(2003)。無神論人本主義的悲劇。台北:唐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6.余光中(1989)。中華現代文學大系14:評論卷壹。台北:九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7.Freud, Sigmund、林塵、張喚民、陳偉奇(1986)。佛洛伊德後期著作選。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8.呂正惠、趙遐秋(2001)。台灣新文學思潮史綱。北京:崑崙。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9.呂興昌(2006)。風格的光譜:十場台灣當代文學的心靈饗宴。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0.宋光宇(1994)。台灣經驗(二):社會文化篇。台北:東大。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1.李怡(2006)。現代性:批判的批判。北京:人民文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2.汪朝光(2011)。1945-1949國共政爭與中國命運。香港:香港中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3.杜麗燕、尚新建(2008)。回歸自我:20世紀西方人道主義與反人道主義。北京:華夏。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4.汪宏倫、黃崇憲(2010)。帝國邊緣:台灣現代性的考察。台北:群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5.Beckett, Samuel、劉大任、邱剛健(1992)。等待果陀。台北:遠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6.Sartre, Jean-Paul、陳鼓應、金溟若(1969)。沙特小說選。台北:志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7.Sartre, Jean-Paul、潘培慶(2002)。沙特的詞語:讀書與寫作的回憶。台北:左岸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8.依田熹家、卞立強、李天工、雷慧英(2003)。簡明日本通史。上海:上海遠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9.周伯乃(1978)。孤寂的一代。台北:水牛。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0.周芬伶(2007)。聖與魔:台灣戰後小說的心靈圖像。台北:麥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1.Gay, Peter、梁永安(2009)。現代主義:異端的系譜。台北:立緒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2.邱子修(2012)。跨文化的想像主體性:台灣後殖民/女性研究論述。台北:台大出版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3.南方朔(1980)。憤怒之愛:60年代美國學生運動。台北:四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4.金重遠(1992)。炮火中的文化:文化和第二次世界大戰。台北:淑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5.Hinchliffe, Arnold、劉國彬(1992)。荒誕說--從存在主義到荒誕派。北京:新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6.保羅.富爾基埃(1989)。存在主義。台北:結構出版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7.Barrett, William、彭鏡禧(2001)。非理性的人:存在主義的現代面貌與西方傳統淵源。台北:立緒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8.Habermas, J.、曹衛東(2004)。現代性的哲學化語。南京:譯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9.春雷系列編輯委員會(2010)。崢嶸歲月.壯志未酬:保釣運動四十周年紀念專輯.春雷系列增編。台北:海峽學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0.Lechte, John、王志弘、劉亞蘭、郭貞伶(2000)。當代五十大師。台北:巨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1.柯慶明(2008)。台大八十:我的青春夢。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2.段昌國(2010)。十九、二十世紀歐洲史。台北:空大。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3.Dulffer, Jost、朱章才(2000)。二次大戰與兩極世界的形成:一九四五年二月四日,雅爾達。台北:麥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4.胡宗鋒(2006)。英美文學精要問答。台北:書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5.范銘如(2002)。眾裏尋她:台灣女性小說綜論。台北:麥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6.倪偉(2011)。民族想像與國家統制:1928-1949年國民黨的文藝政策與文學運動。台北:人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7.Mazower, Mark、齊思賢(2002)。新黑暗大陸:從文明的曙光到21世紀歐洲。台北:時報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8.徐興慶、陳明姿(2011)。東亞文化交流:空間.疆界.遷移。台北:華東師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9.海明威、宋碧雲(2008)。老人與海。台北:桂冠。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0.Corcuff, Stephane(2011)。中華鄰國:台灣閾境性。台北:允晨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1.崔末順(2013)。海島與半島:日據台韓文學比較。台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2.康來昌(1991)。井歌。台北:雅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3.康來新、黃恕寧(2013)。原來數學和詩歌一樣優美:王文興新世紀讀本。台北:台大出版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4.康來新、黃恕寧(2013)。偶開天眼覷紅塵:王文興傳記訪談集。台北:台大出版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5.康來新、黃恕寧(2013)。喧囂與憤怒:《背海的人》專論。台北:台大出版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6.黃恕寧、康來新(20130000)。無休止的戰爭:王文興作品綜論。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7.康來新、黃恕寧(2013)。嘲諷與逆變:《家變》專論。台北:台大出版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8.張新穎(2009)。20世紀上半期中國文學的現代意識。上海:復旦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9.張錦忠、黃錦樹(2006)。重寫台灣文學史。台北:麥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0.梅家玲(2004)。性別,還是家國?:五〇與八、九〇年代台灣小說論。台北:麥田。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1.許素蘭(2011)。考掘.研究.再現:台灣文學史料集刊。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2.釣統會文獻編委會(2006)。春雷之後:保釣運動三十五周年文獻選輯。台北:人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3.陳光興、孫哥、劉雅芳(2010)。重新思考中國革命:溝口雄三的思考方法。台北:台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4.陳光興(2006)。去帝國:亞洲作為方法。台北:台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5.陳建忠(2011)。跨國的殖民記憶與冷戰經驗:台灣文學的比較文學研究。新竹: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6.陳建忠、應鳳凰、邱貴芬(2007)。台灣小說史論。台北:麥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7.陳映真(1988)。陳映真作品集13:美國統治下的台灣(政論集批判卷)。台北:人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8.陳映真(1988)。陳映真作品集14:愛情的故事。台北:人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9.陳映真(1988)。陳映真作品集9:鞭子與提燈。台北:人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0.陳毓鈞(1991)。後冷戰時期之國際新秩序:中華民國之角色。台北:亞洲與世界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1.陳萬益(2011)。台灣文學論叢。新竹:清華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2.陳錦昌(2004)。蔣中正遷台記。台北:向陽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3.陳鼓應(1993)。失落的自我。台北:書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4.陳鼓應(1988)。存在主義。台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5.曾健民(2010)。台灣光復史春秋:去殖民.祖國化和民主化的大合唱。台北:海峽學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6.Fairbank, John King、Reischauer, Edwin O.、陳仲丹、潘興明、龐朝陽(2011)。中國:傳統與變革。南京:江蘇人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7.楊小濱(1995)。否定的美學:法蘭克福學派的文藝理論和文學批評。台北:麥田。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8.楊小濱、愚人(2009)。中國後現代:先鋒小說中的精神創傷與反諷。台北:中研院文哲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9.楊明(2010)。鄉愁美學:1949年大陸遷台作家的懷鄉文學。台北:秀威資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0.葉蓁、黃宛瑜(2010)。想望台灣:小說、電影、國家中的文化想像。台北:書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1.溫斯頓.邱吉爾、吳萬沈(2001)。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勝利與悲劇。台北:左岸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2.葉石濤(1998)。台灣文學史網。高雄:春暉。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3.葉維廉(2009)。中國現代小說的風貌。台北:台大出版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4.鄔昆如(1975)。存在主義透視。台北:黎明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5.Bremner, J. Douglas、嚴愛鑫、鄭存明(2004)。壓力的烙印:精神創傷對身體和心理的影響。台北:商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6.鄔昆如(1981)。存在主義論文集。台北:黎明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7.Garthoff, Raymond L.、伍牛、王薇(2003)。冷戰史:遏制與共存備忘錄。北京:新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8.Williams, Raymond、周憲、許鈞(2002)。現代主義的政治:反對新國教派。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9.廖炳惠、黃英哲、吳介民、吳叡人(2004)。重建想像的共同體:國家、族群、敘述。台北:文建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0.趙雪章(2007)。解放後:用報紙寫歷史。台北:海韻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1.福澤諭吉、北京編譯社(2008)。文明論概論。北京:九州。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2.Loth, Wilfried、朱章才(2000)。和解與裁減軍備:一九七五年八月一日,赫爾辛基。台北:麥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3.趙雪章(2007)。解放前:用報紙寫歷史。台北:海鴿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4.趙雅博(1981)。存在主義論叢。台北:大中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5.劉亮雅(2007)。想像的壯遊:十場台灣當代小說的心靈饗宴。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6.劉大濤(2012)。薩特在中國的影響研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7.劉紀蕙(2004)。新的變異:現代性的精神形式。台北:麥田。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8.劉象愚、楊恆達、曾豔兵(2007)。從現代主義到後現代主義。北京:高等教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9.劉毓秀、曾珍珍(1984)。希臘悲劇。台北:書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0.劉增泉(2010)。法國史。台北:五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1.Dehnty, Gerard、駱盈伶(2009)。現代性與後現代性:知識、權力與自我。台北:韋伯文化國際。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2.樓成洪(2006)。歐美現代主義文學簡編。上海:百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3.鄧克保(1961)。異域。台北:星光。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4.龍協濤(1997)。讀者回應理論。台北:揚智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5.薛化元、李福鐘、潘光哲(2011)。中國現代史。台北:三民。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6.叢甦(1987)。生氣吧!中國人。台北:希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7.叢甦(1981)。君王與跳蚤。台北:洪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8.藍海(2010)。中國抗戰文藝史。台北:秀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9.Russell, Bertrand、葉頌壽(1981)。危機時代的哲學。台北:志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0.Chang, Sung-sheng Yvonne(1993)。Modernism and the Nativist Resistance: Contemporary Chinese Fiction from Taiwan。Duke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341.思想編委會(2009)。思想(—九四九:交替與再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2.廖炳惠(2001)。另類現代情。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3.王禎和(1993)。嫁粧一牛車。臺北:洪範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4.王禎和(1994)。玫瑰玫瑰我愛你。臺北:洪範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5.王德威(20020000)。跨世紀風華:當代小說20家。臺北:麥田。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6.呂正惠(1988)。小說與社會。臺北:聯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7.高全之(1997)。王禎和的小說世界。臺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8.張誦聖(20010000)。文學場域的變遷:當代臺灣小說論。臺北:聯合文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9.李渝(1991)。溫州街的故事。臺北:洪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0.齊邦媛、王德威(2004)。最後的黃埔:老兵與離散的故事。台北:麥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1.Gellner, Ernest、李金梅、黃俊龍(2001)。國族與國族主義。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2.柯慶明(20060000)。臺灣現代文學的視野。臺北:麥田。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3.尉天驄(1978)。鄉土文學討論集。臺北:遠景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4.盧建榮(19990000)。分裂的國族認同:1975-1997。臺北:麥田。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5.李有成(20130000)。離散。臺北:允晨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6.史書美、何恬(2007)。現代的誘惑:書寫半殖民地中國的現代主義(1917-1937)。江蘇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7.張淑雅(20110000)。韓戰救臺灣?:解讀美國對臺政策。新北市:衛城。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8.黃仁宇(1994)。從大歷史的角度讀蔣介石日記。臺北:時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9.歐陽子(2008)。王謝堂前的燕子。台北:天下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0.水晶(1973)。張愛玲的小說藝術。台北:大地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1.高全之(1998)。從張愛玲到林懷民。臺北:三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2.王德威(1998)。如何現代,怎樣文學?:十九、二十世紀中文小說新論。麥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3.夏志清(1979)。新文學的傳統。臺北:時報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4.白先勇(1978)。驀然回首。臺北:爾雅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5.李天命(1976)。存在主義概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6.夏志清、劉紹銘(1979)。中國現代小說史。台北:傳記文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7.邱貴芬(20030000)。後殖民及其外。臺北:麥田。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8.余英時(1995)。中國文化與現代變遷。三民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9.Bullock, Alan、董樂山(2000)。西方人文主義傳統。究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0.王德威(2008)。一九四九:傷痕書寫與國家文學。三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1.陳芳明(2013)。現代主義及其不滿。臺北:聯經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2.蔡源煌(2009)。從浪漫主義到後現代主義。台北:書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3.Sartre, Jean-Paul、陳宣良(1990)。存在與虛無。桂冠。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4.松浪信三郎、梁祥美(1982)。存在主義。台北:志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5.廖炳惠(2003)。關鍵詞200:文學與批評研究的通用辭彙編。麥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6.Taylor, Jay、林添貴(2010)。蔣介石與現代中國的奮鬥。時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7.陳世驤、楊牧(1972)。陳世驤文存。志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8.廖炳惠(19940000)。回顧現代:後現代與後殖民論文集。臺北:麥田。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9.葛兆光(2011)。宅茲中國:重建有關「中國」的歷史論述。臺北:聯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0.黃春明(2009)。兒子的大玩偶。聯合文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1.陳芳明(20110000)。臺灣新文學史。臺北: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2.蕭阿勤(20120000)。重構臺灣:當代民族主義的文化政治。臺北: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3.王甫昌(20030000)。當代臺灣社會的族群想像。臺北市:群學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4.Felman, Shoshana、Laub, Dori、劉裘蒂(1997)。見證的危機:文學‧歷史與心理分析。臺北:麥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5.蕭阿勤(20080000)。回歸現實:臺灣1970年代的戰後世代與文化政治變遷。臺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黃春明(2000)。看海的日子,台北:皇冠文學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劉大任(2010)。遠方有風雷。遠方有風雷。聯合文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唐君毅(1982)。說中華民族之花果飄零。說中華民族之花果飄零。台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Williams, Raymond、劉建基(2003)。世代。關鍵詞:文化與社會的詞彙。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吳錫德(2002)。卡繆作品的中譯及其在台灣的影響。世界文學6:消費、流行與文學。台北:麥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