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海豐閩語持續體貌標記的特徵與來源
書刊名:語言暨語言學
作者:徐宇航
作者(外文):Xu, Yuhang
出版日期:2022
卷期:23:3
頁次:頁492-520
主題關鍵詞:海豐閩語客家話持續體貌標記語言接觸Haifeng MinHakkaDurative aspectual markersLanguage contact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63
  • 點閱點閱:139
期刊論文
1.鄧思穎(2009)。粵語句末「住」和框式虛詞結構。中國語文,2009(3),234-24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吳瑞文(20110700)。閩東方言「進行/持續」體標記的來源與發展。語言暨語言學,12(3),595-62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潘家懿、鄭守治(20100300)。粵東閩南語的分布及方言片的劃分。臺灣語文研究,5(1),145-16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吳建新(1991)。明清廣東人口流動概觀。廣東社會科學,1991(2),38-4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曾南逸、李小凡(2013)。從明清戲文看泉州方言體標記「咧」的語法化。中國語文,2013(3),205-2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楊永龍(2005)。從穩緊義形容詞到持續體助詞--試說「定」、「穩定」、「實」、「牢」、「穩」、「緊」的語法化。中國語文,2005(5),408-4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Heine, Bernd、Kuteva, Tania(2003)。On contact-induced grammaticalization。Studies in Language,27(3),529-572。  new window
8.郭必之、林華勇(20120100)。廉江粵語動詞後置成分「倒」的來源和發展--從語言接觸的角度為切入點。語言暨語言學,13(2),289-32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連金發(20150600)。早期閩南語中多重功能詞「處」的探索:從方位到體貌。東海中文學報,29,251-26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黃曉雪(2007)。說句末助詞 「在」。方言,2007(3),232-23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陳曼君(2017)。閩南方言持續體標記「咧」的來源及其語法化。語言科學,16(4),384-40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林華勇、吳雪鈺、劉祉靈(2017)。粵西方言的一組區域性語法特徵--從「接觸引發的語 法化」與語義地圖相結合的框架看。Bulletin of Chinese Linguistics,10(2),197-2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林頌育(2009)。閩南角美話的持續體標記。集美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3),68-7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林頌育(2010)。試論閩南話持續體標記的來源。語言科學,9(4),386-39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羅自群(2005)。現代漢語方言表示持續意義的「住」。中國語文,2005(2),152-15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梅祖麟(1989)。漢語方言裡虛詞「著」字三種用法的來源。中國語言學報,1989(3),193-2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施其生(2013)。閩南方言的持續體貌。方言,2013(4),289-30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王建設(2004)。從明清閩南方言戲文看「著」的語法化過程。華僑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3),128-1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張燕潔(2013)。廣東澄海閩語的進行體和持續體。廣東技術師範學院學報,2013(10),99-10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鄭至君、郭必之(2017)。粵東閩南語的分群。語言學論叢,56,120-14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黃丁華(1958)。閩南方言的虛字眼“在、著、裡”。中國語文,1958(2),81-8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江敏華(20130700)。臺灣客家話動趨結構中與體貌有關的成分。語言暨語言學,14(5),837-87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連金發(20070700)。Grammaticalization of Pat4 in Southern Min: A Cognitive Perspective。語言暨語言學,8(3),723-742。new window  new window
24.潘家懿(1996)。海豐方言三十年來的演變。方言,1996(4),264-27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吳福祥(2009)。語法化的新視野:接觸引發的語法化。當代語言學,2009(3),193-20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楊必勝、陳建民(1984)。海豐方言動詞的態。語言研究,7,115-12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楊秀芳(19920600)。從歷史語法的觀點論閩南語「著」及持續貌。漢學研究,10(1)=19,349-39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Matthews, Stephen、Yip, Virginia(2009)。Contact-induced grammaticalization: evidence from bilingual acquisition。Studies in Language,33(2),366-395。  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林頌育(2008)。閩南方言持續體標記的來源(碩士論文)。福建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天送(2006)。泉州方言語法四百年的演變(碩士論文)。廈門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吳秋麗(2008)。泉州方言介詞研究(碩士論文)。福建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曹志耘(2008)。漢語方言地圖集--語法卷。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Heine, Bernd、Kuteva, Tania(2002)。World Lexicon of Grammaticalizati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3.羅志海(1995)。海豐方言。德宏民族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Bybee, Joan L.、Perkins, Revere Dale、Pagliuca, William(1994)。The Evolution of Grammar: Tense, Aspect, and Modality in the Languages of the World。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new window
5.惠州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2008)。惠州市志。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林華勇(2014)。廉江粵語語法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錢奠香(2002)。海南屯昌閩語語法研究。雲南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Heine, Bernd、Kuteva, Tania(2005)。Language Contact and Grammatical Chan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9.劉丹青(2008)。語法調查研究手冊。上海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張雙慶(1996)。動詞的體。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吳多泰中國語文研究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張洪年(2007)。香港粵語語法的研究。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Comrie, Bernard(1976)。Aspect: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Verbal Aspect and Related Problem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13.普寧市地方志编纂委員會(1995)。普寧縣志。廣東人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香港城市大學語言資訊科學研究中心(2012)。中國語言地圖集。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李新魁、黃家教、施其生、麥耘、陳定方(1995)。廣州方言研究語法部分。廣東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施其生(1996)。汕頭方言的「體」。動詞的體。香港中文大學吳多泰中國語文研究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彭小川(1996)。廣州話的動態助詞「住」。漢語方言體貌論文集。江蘇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侍建國(2007)。廣州話持續體貌詞尾分類。漢語詞彙.句法.語音的相互關聯。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建設(2010)。再論泉州話完成體和持續體助詞[lə0]的來源。漢語方言語法新探索。廈門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楊必勝、陳建民(1996)。海豐話動詞的態。廣東海豐方言研究。語言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楊必勝(1996)。海豐話的語氣詞。廣東海豐方言研究。語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李如龍(1996)。泉州方言的體。動詞的體。香港中文大學吳多泰中國語文研究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陳澤平(1996)。福州方言動詞的體和貌。動詞的體。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吳多泰中國語文研究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林立芳(1996)。梅縣方言動詞的體。動詞的體。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吳多泰中國語文研究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