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理想主義中的「控/空白」
書刊名:臺灣社會研究季刊
作者:張馨文
作者(外文):Chang, Hsing-wen
出版日期:2023
卷期:124
頁次:頁231-237
主題關鍵詞:陳映真主體性人文思想理想主義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4
  • 點閱點閱:1
期刊論文
1.陳光興(20050300)。「亞洲」做為方法。臺灣社會研究季刊,57,139-21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馨文(20181200)。何謂臺灣的「主體性/subjectivity」?一個在亞洲「之間」的方法論的實踐。臺灣社會研究季刊,111,7-5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黃詠光(20201200)。亞洲之間思想遭遇的負面性轉移:瞿秋白與泰戈爾,1924。中外文學,49(4)=471,155-20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丁乃非、白瑞梅(2022)。罔兩問景II:中間物。陽明交通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Tagore, R.(2010)。Nationalism。Penguin。  new window
單篇論文
1.莫艾(2022)。在「心」與「世界」的張力現實中重新思考「心」和「世界」--我對「現役」的「人文知識思想再出發」的理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陳信行(20040417)。我的野百合,http://www.coolloud.org.tw/node/615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李娜(2022)。「我是想那潭清水……」--序《理想主義重建是否必要?如何可能?》兼紀念陳映真先生。理想主義重建是否必要?如何可能?。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賀照田(2022)。當革命遭遇危機……--陳映真八O年代初思想湧流析論之一。理想主義重建是否必要?如何可能?。唐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