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鳳山地區攤商家庭升學主義意識形態與成就價值觀之歷史社會學分析
作者:莊啟文
作者(外文):Chuang Chii Wen
校院名稱: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行政研究所
指導教授:陳枝烈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6
主題關鍵詞:攤商升學主義意識形態成就價值觀歷史社會學stall-familycredentialismideologyvalues of achievementhistorical sociolog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2)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91
鳳山地區攤商家庭升學主義意識形態與成就價值觀
之歷史社會學分析
莊啟文
摘要
本研究企圖結合歷史社會學角度以及社區研究取徑,探討在正式教育體制不斷體制化及擴張之下,鳳山地區攤商家長成就價值體系上的幾個回應,它包括下列主題:
一、經由官方檔案、學術文獻,追溯台灣官方如何掌握「升學主義」此一論述的詮釋權及其發展。
二、兼採歷史社會學分析與質性研究詮釋方法,描述台灣社會結構中的固定攤位商人,其追尋自身及其子女向上流動之策略及行動。
三、發現固定攤位商人此一職業階級成就價值觀之形成過程及其內涵。
研究者發現,精英意識形態所設定之成就排序是造成台灣地區諸多學子升學壓力的來源,而第二市場是個政治空間。在此一層次上來理解受到此一「意識型態扭曲」而形成的「書中黃金」價值觀,攤商家長們的積極教育作為---送孩子出國、補習,其實與一般家長無異。另一方面,第二市場這個政治空間中也存在著「行行狀元」的成就價值觀,然而這個價值觀卻得由反讀鳳山史以及攤商家長的成就之路才得發現。研究者歸結出攤商家長的成就價值觀為一無止境的內聖外王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所浮現出的內涵是為學習此一價值所統攝的人際觀、金錢觀與時間觀。這三種價值觀的特色是:人際觀視個人價值得在團體中體現和氣生財、在義利之辨上賺取應得金錢,以及朝向未來的時間觀。分析這個追求成就的過程,當初離開原初工作成為攤商,是因為外王事業不明,進而影響內聖---異化。但當生理上軌道之際,攤商們更必須修養內聖,否則無從駕馭外王事業,更無從示範、傳遞此一「行行狀元」之成就價值給下一代。
近五十年來,台灣地區民眾的成就價值觀不只被精英階級的成就意識形態扭曲了,更因其執意實現「民族自決」之意識型態,而更受束縛。在這樣精英給定的結構下,為社會選才的教育制度,才維繫著升學主義的長存。因此研究者認為只有解構漢人「書中黃金」的成就價值觀,讓「惟有讀書高」與「行行出狀元」相互依存---而不只是共存,使兩者都受到相當肯定,才能讓擁有不同價值觀的不同群體彼此都能有尊嚴的存在。換言之,在此中的跨文化理解,才能解開升學主義的意識形態。這使多元文化主義的實踐,呈現出批判性以及階級議題關注的前提,研究者認為在兩者匯流下的多元文化,可以將「教育」成就價值觀解構成---以「學習」做為一種成就價值觀,這個解構過程中所具備的抵殖民性與能動性,將和人力資本論之學習以提高職場附加價值有所不同---它強調人因自覺異化而學習---卻仍在學習議題上保有對話空間。
研究者的「內部殖民式義務教育」之發現,證據來自於台灣菁英階層在改朝換代之前與之後的靈活作為。從教育制度、機構之延續歷史回顧,1945年後的「抵殖民」雖然號稱「光復」,然而在台日人所遺留下來的政經菁英位置與受菁英教育之空缺,實際上是同時分配給外省精英與台灣菁英子弟。在當年教育經費被反共大業排擠得捉襟見肘之際,非菁英階層本就難得在義務教育之外,再去享有受菁英教育的機會。這是政府後來所建構的台灣資本主義社會中,早就注定好的教育與職業成就排序。對第二市場攤商而言,當他要能在台灣社會的有限流動中,脫離政治社會成為公民社會裡的一份子,他必須累積夠多的經濟資本,透過此再去靈活轉換社會資本與文化資本。在此一層次上,公民社會殖民了政治社會,而義務教育的角色功能是延續兩個社會的殖民與被殖民關係。當義務教育的強制性,遭遇精英的升學主義意識型態,造成台灣社會的升學補習現象越演越烈,而多年來,廉價而只求表面成果的義務教育,使義務教育出現了不該存在的「競爭求勝」意識形態。
然而,若視補習班是為行動者對官方分流制度周旋的非正式制度與機構,在這個意義上,台灣的義務教育體制卻成了一個諸多教育系統夾雜的政治社會,可惜的是多年來教育學術界並不重視教育現場中此一夾雜的政治社會現象,反而讓義務教育發展出更強的內部殖民性格---英語教學之錯亂,更讓家長警覺學習此一殖民宗主國優勢語言之重要。攤商家庭的行動與策略卻在此展開,對以教育為最高成就價值的漢民族而言,成為攤商一開始就是「屈就的」,這個屈是「隱姓埋名」,從此成為賣××的!然而這個「能屈」在於未來的跨界---「能伸」,也在於下一代的跨界---經過學習而有成就。今天如果他們的孩子,能像你我一般順利,通過層層考試,唸個像樣的高中、大學,將來他們要送孩子出國讀書已屬可能,這與你我的教育作為其實無異,然而若孩子不能讀書,則他們能傳承生理,以此為資本,再去求下一代的代間正義,這方面他們比我們彈性、快速的多。
以這個研究來說,民間儒家還有怎樣的價值觀?還會如何變遷?這有待我們再去現場;再做發現。
關鍵字:鳳山地區、攤商、升學主義、意識形態、成就價值觀、歷史社會學
The ideology of credentialism and values of achievement:
A historical sociology analysis of stall-family in Feng-Shan district.
Abstract
Under the institutionalizing and expending of formal educational institution, this research tries to discuss the responses from the stall-family through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rical sociology and the path of the community study. It includes three topics:
Through documents and literature, the first topic is to trace how the authority dominates the interpreting righ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redentialism.
By means of the historical sociology analysis and the interpreting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the second topic is to describe the strategies and approaches adopted by the (stall) vendors in Taiwan’s society for pursuing upper mobilization of themselves and their children.
The third topic is to discover the forming process and the content of the (stall) vendors’ values of achievement.
The researcher found that the order of achievement determined by Taiwan elite’s ideology has caused tremendous pressure to many students in Taiwan. The inner-colonized compulsory educational institution has perpetuated the same ideology. Under this circumstance, the field---secondary public market has become the temporary political space for the subaltern in Taiwan society. Within this perspective, we can fully comprehend that affecting by the same ideology, the twisted value which claims that “there will be gold in the book if you study hard” will make the vendors enthusiastically send their children to study abroad or attend cram school, just like the other parents. On the other hand, the value asserted that “there will have jaung-yung(狀元) in every vocation” is also existed in this political space. Nevertheless, counter-memory of Feng-Shan and the process of the vendors’ achievement can only find this value.
The researcher concludes that the vendors’ value of achievement is a continuing process of “developing a sage inwardly and a king outwardly.” The process reveals how they forming their views on human relationship, money and time through acquiring the values of achievemen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se values are: individual should live peacefully in a community and make profit with peace; money should be earned through distinguishing between righteousness and profits; focusing on the future. The reason why they quit their initial jobs is the uncertainty of the outward developing toward a king, which affected the inward developing toward a sage. Thus the alienation of their careers had been caused. As they success externally in their sangleys(生理), the vendors have to try to achieve something internally. Otherwise, they can’t control their sangleys(生理) and pass down the value that “there will have jaung-yung(狀元) in every vocation” to the next generation.
Keywords:ideology, credentialism, values of achievement,
historical sociology, stall-family
參考書目
方永泉(譯)(2003)。Paulo Freire著。受壓迫者教育學。台北:巨流。
文崇一(1995)。歷史社會學-從歷史中尋找模式。 台北:三民。
王小錫等(2004)。倫理學小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王幸慧等(譯)(1997)。S. Kendrick , P. Straw&D. McCrone編。解釋過去;了解未來。台北:麥田。
王俊勝(2003)。金門文士林樹梅與曹謹在鳳山知縣任內的事功關係初探。載於2003曹謹學術研討會。中山大學清代學術研究中心與鳳邑文史工作室主辦。
王麗雲(譯)(2002)。M. W. Apple著。意識形態與課程。台北:桂冠。
王震武、林文瑛(1994)。升學主義、升學制度與升學症候群。載於全國民間教育改革會議學術研討會。new window
王震武、林文瑛(1996)。教育改革的台灣經驗---國民教育的政策及行政措施分析。台北:業強。
王震武、林文瑛(1998a)。傳統與現代華人的「士大夫觀念」---階級社會的樸素心理學分析。載於本土心理學研究,10。119-164。new window
王震武、林文瑛(1998b)。儒家的時代適應與「士大夫觀念」的魅影—敬答黃光國、李弘祺、熊秉真三位教授。載於本土心理學研究,10,195-232。new window
卯靜儒(2002)。個人的/政治的:艾波的權力、知識與教育。載於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主編:意識、權力與教育(頁77-116)。
丘延亮(譯)(2004)。Oscar Lewis著。貧窮文化 : 墨西哥五個家庭一日生活的實錄。台北:巨流。
司馬嘯青(1987)。台灣五大家族。台北:前衛。
艾 彥(譯)(2001)。Karl Mannheim著。意識形態與烏托邦。北京:華夏。
江慶林(譯)(1999)。伊能嘉矩著。臺灣文化志。劉寧顏主編: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譯。
朱瑞熙(1986)。宋代社會研究。台北:弘文館。
牟宗三(1978)。道德的理想主義。臺中市 : 私立東海大學印行 : 中央書局總經銷。
牟宗三(1987)。政道與治道。台北:學生書局。new window
李玉昆(1995)。泉州海外交通史略。福建:廈門大學出版社。
李英明(2003)。全球化下的後殖民省思。台北:生智。new window
李英明(2005)。新制度論與社會資本。台北:揚智。
李 鉉(1988)。清代實學思想對韓國之影響:以十七、十八世紀為中心。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甦平等(1995)。中國、日本、朝鮮實學比較。安徽:安徽人民出版社。
李國祁(1978)。清代台灣社會的轉型。中華學報,5(2)。
李國祁(1982)。中國現代化的區域研究---閩浙台地區1860-1916。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
李錦旭(譯)(1989)。Samuel Bowles&Herbert Gintis著。資本主義美國的學校教育:教育改革與經濟生活的矛盾。台北:桂冠。
李奉儒(譯)(2001)。R. C. Bogdan & Sari Knopp Biklen著。質性教育研究之基礎。載於R. C. Bogdan & Sari Knopp Biklen著:質性教育研究(頁5-68)。嘉義:濤石。
汪知亭(1978)。台灣教育史料新編。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余舜德(1996)。對立與妥協---試論夜市與國家的關係。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82,115-174。
巫有鎰(1999)。影響國小學生學業成就的因果機制—以台北市和台東縣作比較。教育研究集刊,43,213-242。new window
吳介民(2005)。台海上空的粉紅色幽靈。載於台灣社會研究季刊,57。219-233。new window
吳文星(1992)。日據時期台灣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台北:正中。new window
吳文星(2000)。日治時期台灣的教育與社會流動。台灣文獻,51(2),163-173。new window
吳文星(2004)。學術與殖民主義---日治時期台灣的調查與研究。發表於「高雄文化學術研討會」,正修科技大學主辦。
吳芝儀、廖梅花(譯)(2001)。Anselm Strauss & Juilet Corbin著。紮根理論研究方法。台北:濤石。
吳豐山(2002)。台灣百年人物誌(夾縫中的民族主義者---林獻堂)。台北:公共電視。
吳鄭重(2004)。「菜市場」的日常生活地理學初探。載於台灣社會研究季刊,55。48-89。
周婉窈(2002)。海行兮的年代 : 日本殖民統治末期臺灣史論集。臺北:允晨文化。new window
周時奮(2003)市井。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
周業謙、周光淦(譯)(1998)。D. Jary& J. Jary編。社會學辭典。台北:貓頭鷹。
林大森(2003)。高等技職教育轉型的社會學分析以專科改制學院為例。嘉義:南華教社所。new window
林文瑛、張郁雯(2002)。升學主義的主觀與客觀:升學機會的認知、期待與實現。載於台灣社會問題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研院社會所:台北。
林文龍(1999)。台灣的書院與科舉。台北:常民。
林正芳(譯)(1999)。Patricia E. Tsurumi著。日治時期台灣教育史。宜蘭:仰山文教基金會。
林月盛(1999)。教改策略中學校本位管理的落實與教育機會均等之探討。教育研究資訊,7(5),82-100。new window
林詠梅(譯)(2000)。林茂生著。日本統治下臺灣的學校教育 : 其發展及有關文化之歷史分析與探討。臺北:新自然主義。new window
林明德(譯)(2004)。矢內原忠雄著。日本帝國主義下之臺灣。臺北: 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出版。
邱天助(1998)。布爾迪厄文化再製理論。台北:桂冠。new window
城仲謀(1976)。攤販管理與處理之研究。台北::行政院研考會。
胡宗澤、趙力濤(譯)(2002)A.Giddens著。民族-國家與暴力。台北:左岸。
洪蘭、梁若瑜(譯)(2001)。呂俊甫(William J. F. Lew)著。華人性格研究。台北:遠流。new window
洪宜婷(2002)從《籌解需用》看洪大容的數學與實學思想。台灣師範大學數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洪長泰(2003)。新文化史與中國政治。台北:一方。
孫清山、黃毅志(1996)。補習教育、文化資本與教育取得。台灣社會學刊,19,95-139。new window
徐宗國(譯)(1997)。Anselm Strauss & Juliet Corbin著。質性研概論。台北:巨流。
徐南號(1993)。台灣教育史。台北:師大書苑。
梁 香、林淑玲(2001)。台灣南部地區婦女生育動機之研究。發表於2001兩岸家庭教育學術研討會。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
唐宗清(譯)(1994)。Kevin Harris著。教師與階級:馬克思主義分析。臺北:桂冠。
許應哲(1997)。政府取締流動攤販的經濟分析。載於台灣經濟,262,35-41。
許育典(1999a)。從「人的自我實現」作為基本權的本質。載於月旦法學雜誌,49。116-126。
許育典(1999b)。從「人的自我實現」作為基本權的本質。載於月旦法學雜誌,50。152-158。
許育典(1999c)。從「人的自我實現」作為基本權的本質。載於月旦法學雜誌,51。163-173。
畫說康熙台灣輿圖(2002)洪英聖編著,台北:聯經。
畫說乾隆台灣輿圖(2002)洪英聖編著,台北:聯經。
陳孔立(2003)。清代台灣移民社會研究。北京:九州出版社。
陳正昌(2005年9月16日)。從統計數據看國教問題的爭議。全國教師,11版。
陳光興(2000)。簡介Partha Chatterjee及其政治社會。載於陳光興主編:發現政治社會(頁7-13)。台北:巨流。
陳光興(2004)。嗆聲自身。載於台灣社會研究季刊,58。244-251。
陳光興(2005)。「亞洲」作為方法。載於台灣社會研究季刊,57。139-217。new window
陳伯璋(2001)。教育改革的意識形態分析。載於新世紀教育發展的回顧與展望。高雄:麗文。
陳其南(1986)。台灣本土意識的形成及其含意。發表於「台灣歷史國際學術會議」,香港大學。
陳其南(1989)。台灣的傳統中國社會。台北:允晨。
陳柔縉(1999)。總統的親戚。台北:時報。
陳昭瑛(2000)。台灣儒學-起源、發展與轉化。台北:正中。
陳應芬(1986)都市非正部門之研究-以台北市攤販業為例。中興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瑋芬(2002)。「道」、「王道」、「皇道」概念在近代日本的詮釋。發表於「2002年東亞文化圈的形成與發展研討會」,台灣大學歷史系。
陳儀深(1989)。從歷史研究法看民生主義的性質。載於陳儀深、劉阿榮編:孫文思想的理論與實際(頁698-720)。台北:弘文館。new window
陳儀深(1989)。政治意識形態的流變---以三民主義為例。載於陳儀深、劉阿榮編:孫文思想的理論與實際(頁742-747)。台北:弘文館。new window
張郁雯、林文瑛(2002)。升學主義的主觀與客觀:升學機會的認知、期待與現實。發表於「台灣社會問題研究學術研討會」,台北。
張建成(2000)。教育政策。載於陳奎憙主編:現代教育社會學(頁83-118)。台北:師大書苑。
張 雯(2001)。英美系統與德俄系統的教育人類學之比較初探。載於吳天泰編著:教育人類學。台北:五南。
張德銳(1998)誰選擇?誰損失?--學校選擇權對教育機會均等的影響。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中國教育學會主編:社會變遷中的教育機會均等(頁109-141)。台北:揚智。new window
張善楠、黃毅志(1997)。厡漢族別社區與學童學業成績關聯性之因果機制。發表於「少數族群和原住民教育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台東師院主辦。
張華葆(1993)。歷史學與社會學的交錯及歷史社會學的興起。載於東海學報,34。463-476。new window
莊啟文(2001a)。都市原住民家長教育價值觀與教育期望之研究:以四個排灣族家庭為例。屏東師院國教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莊啟文(2001b)。朱伯公祠的地方口述歷史。師友月刊,410。84-87。
莊啟文(2002)。鳳山地區住民生命互動之口述歷史研究及其對生命教育課程內涵之啟示,教育部補助九十一年度中小學教師行動研究計畫成果。
莊啟文(2005)消解規則?一所績優幼稚園的例行公事與核心價值。幼兒保育學刊,第三期。屏東:美和技術學院幼兒保育系。
莊勝義(2000)。機會均等與多元文化兩教育運動的基本訴求及其正當性之比較。發表於「多元文化教育的理論與實際學術研討會」,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所。
曹 莉(1999)。史畢娃克。台北:生智。
盛 成(1962)。復社與幾社對台灣文化的影響。發表於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第八次學術座談會,台灣文獻。
傅樂成(1991)。中國通史。台北:大中國圖書公司。
曾玉昆(1996)。鳳山縣城建城史之探討,載於高市文獻9:(1)。pp10-33。
曾敏傑、賴人豪(2003)。高等教育勞動力低度運用的變遷:惡化或改善。教育研究集刊,49,213-254。new window
曾健民(2005)。1945破曉時刻的台灣。台北:聯經。
黃秀珠(2003)。青少年子女教育價值觀之相關研究。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俊傑(1993)。戰後台灣的教育思想,台北:東大。
黃瑞琴(1991)。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
黃毅志(1997)。職業教育階層論與子女管教:論Kohn的理論在台灣的適用性。載於台東師院學報,8。1-26。new window
黃毅志(2002)。社會階層、社會網絡與主觀意識:台灣地區不公平的社會階層體系之延續。台北:巨流。new window
黃毅志(2003)。台灣地區新職業聲望與社經地位量表之建構與評估。教育研究集刊,49(4),1-31。
黃毅志、陳怡靜(2005)。臺灣的升學問題:教育社會學理論與研究之檢討。台灣教育社會學研究,5(1),77-118。new window
黃應貴(2002)。人類學的評論。台北:允晨。new window
黃麗璇(1998)。破解高學歷高失業的迷思:探討台灣高學歷人力資源問題。台灣經濟研究月刊,21(10),93-101。new window
葉啟政(2000)。進出結構-行動的困境:與當代西方社會學理論論述對話。臺北:三民書局。new window
葉啟政主編(2002)。從現代到本土。臺北:遠流。
葉政輝(2003)。曹謹治績。發表於「2003海峽兩岸曹謹學術研討會」,中山大學清代學術研究中心、鳳邑文史工作室。
游美惠(2001)。階級與多元文化教育。載於譚光鼎等編:多元文化教育(頁85-101)。台北:空大。
董保城(1993)。德國教育行政法律保留之探討---我國國民教育法修法之芻見。載於當代公法理論(頁518-543),月旦:台北。
賈士蘅(譯)(1999)。Marilyn Silverman & P. H. Gulliver著。走進歷史田野。台北:麥田。
鳳山市志(1987)。鳳山市志編纂委員會編。鳳山市公所。
鳳山市誌(2004)。鳳山市志編纂委員會編。鳳山市公所。
楊 瑩(1989)從社會學者對學校角色的詮釋談民主與教育的關係。中華民國教育學會主編:65-114。
楊 瑩(1994)。教育機會均等---教育社會學的探究。台北:師大書苑。
楊洲松,(2005)。後現代思潮對教育哲學的衝擊。教育資料與研究,66。77-90。new window
楊建成(2005)台灣士紳皇民化個案研究---日治時期450位台灣士紳改換日本姓氏之個案統計分析。台北:龍文。
楊晉龍(2003)。「曹謹」研究的分析與討論。發表於「2003海峽兩岸曹謹學術研討會」,中山大學清代學術研究中心、鳳邑文史工作室。
趙 剛(2000)In Praise of the Weak?載於陳光興編:發現政治社會(頁167-173)。台北:巨流。
趙 剛(2005)。編輯室報告。載於台灣社會研究季刊,58。ix。
趙弘靜(1995)。台灣地區高學歷勞動力失業情勢變遷之研究。台灣經濟金融月刊,31(9),74-76。
廖正宏(1977)。台灣農村勞動力之研究。台灣銀行季刊,(28),151-191。new window
蕭昭君、陳巨擘(譯)(2003)。Peter McLaren著。批判教育學導論。台北:巨流。
劉 正、陳建州(2004)。高等教育人力之供需與回饋的變遷:高教擴張前後的比較,台灣教育社會學研究,4(2)。1-40。
劉永富(2002)。價值哲學的新視野。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劉述先(1986)。中國哲學與現代化。臺北:時報。
劉述先(2000)。論當代新儒家的轉型與展望,載於哲學雜誌(31)。new window
劉 曉(2000)。意識形態與文化大革命,台北:洪葉。
賴青松、蕭志強(譯)(2001)。小林善紀著。台灣論。台北:前衛。
蔣廷黻(1989)。帝國主義與常識。載於陳儀深、劉阿榮編:孫文思想的理論與實際(頁328-334)。台北:弘文館。
鄭水萍(2005)。鳳山經濟產業志。高雄:南方文化。
鄭婉琪(2002)。政治控制、教育管制與升學主義:歷史社會學的詮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蔡幸芳(1995)。曹謹與曹公圳之研究。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蔡茂松(1995)。韓國近世思想文化史。台北:東大圖書。
盧建榮(2002)。從根爛起---揭穿學閥、舊體制操弄教改的陰謀。台北:前衛。
應相訟(2005年4月25日)。培育頂尖人才;只做晶片代工。聯合報,A15版。
簡江作(1988)。韓國歷史。臺北:五南。
簡成熙(2004)。教育哲學理念、專題與實務。台北:高等教育。new window
簡炯仁(1995)。台灣開發與族群。台北:前衛。
簡榮聰(1993)。台灣歷史文獻叢刊序(方志類)。載於台灣歷史叢刊第一四三種,陳清瑞公文集、陳清瑞公年譜(頁1-3)。南投:台灣省文獻會。
瞿海源(2004)。教育對價值與態度影響之探討。載於「台灣的社會階層化及其效果」台灣地區社會變遷基本調查第七次研討會。中研院社會所:台北。
戴伯芬(1994)。誰做攤販?---台灣攤販的歷史形構。載於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7。121-148。new window
魏 萼(2002)新新儒家與中國市場經濟。發表於淡江大學「新新儒家與國際化」學術研討會。
薛承泰(2003)。台灣地區婚姻的變遷與社會衝擊。國家政策論壇季刊,秋季號92.07,台北: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謝高橋(1991)。都市人口遷移與社會適應。台北:巨流。
謝高橋、張清富(1997)。城鄉連結---遷移人口的特性與適應。載於章英華、蔡勇美(主編)台灣的都市社會。台北:巨流。
謝雨生、黃毅志(2003)。社會階層化。載於王振寰、瞿海源主編:社會學與台灣社會(頁161-190)。台北:巨流。new window
謝國雄(2003)。茶鄉社會誌。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顧忠華(2005)。解放社會力。台北:左岸。
顧愛彬、李瑞華(譯)。John Gray著。自由主義的兩張面孔。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龔顯宗(2003)。論林樹梅、曹謹之相得益彰---以《歗雲詩文鈔》為據。發表於「2003海峽兩岸曹謹學術研討會」。中山大學清代學術研究中心與鳳邑文史工作室主辦。

網站資料
教育部(2005)。教育部第三次中國教育年鑑。2004年12月25日,取自中華民國教育部部史全球資訊網http://history.moe.gov.tw/
蔣介石(1953)。民生主義育樂兩篇補述。中正文教基金會。2004年12月25日,取自
http://chungcheng.org.tw/thought/class05/0002/0001.htm
http://chungcheng.org.tw/thought/class05/0002/0002.htm
http://chungcheng.org.tw/thought/class05/0002/0003.htm
http://chungcheng.org.tw/thought/class05/0002/0004.htm


英文文獻
Althusser, L. (1970/1993). Louis Althusser essays on ideology. London :Verso.
Apple, M. W. (1990). Ideology and curriculum. N.Y. : Routledge.
Arnold,F&Fawcett,J,T(1975)The value of children,East-West Population Institute, Honolulu,Hawaii:East-West Center.
Aschaffenburg, K., & Maas, I.(1997). Cultural and educational careers: The dynamics of social reproduction.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62, 573-587.
Ballantine, Jeanne H. (1993).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a systematic analysis / Englewood Cliffs, N.J. : Prentice Hall.
Banks, J. A. & Banks, C. A. M. (Eds.). (1993)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ssues and perspectives. Boston (2nd edition): Allyn & Bacon.
Banks, J. A. (1994). Multiethnic educ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Boston (3nd edition): Allyn & Bacon.
Bouchard, F. Donald(1980)Language, counter-memory, practice. Cornll University.
Bowles, S.,& Gintis, H.(1976). Schooling in capitalist American. NY: Basic Books Inc..
Bowles, S.,& Gintis, H.(1988). Contradiction and reproduction in educational theory. In Mike Cole (Ed.), Bowles& Gintis revisited : Correspondence and contradiction in educational theory (pp.16-32). NY: The Falmer Press.
Bradley, Harriet (1990). Change and continuity in history and sociology: the case of industrial paternalism. In Stephen Kendrick Pat Straw &David McCrone(Eds.), Interpreting the past, understanding the present.(pp.59-82). London: Macmillan.
Burke, Peter (1992) History and social theory. Cambridge: Polity Press.
Charmaz, Kathy (2000). Grounded theory: Objectivist and constructiveist methods. In N. K. Denzin & Y. S. Lincoln (Eds.),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pp.509-535). California(2nd edition): Sege Publications, Inc.
Coleman, J. S. (1988). Social capital in the creation of human capital.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4 (supplement), s95-s120.
Elliott, Brian (1990). Biography ,family history and the analysis of social change. In Kendrick S. Straw P.&McCrone D.( Eds.), Interpreting the past, understanding the present.(pp.59-82). London: Macmillan.
Freire, Paulo(1990). Pedagogy of the oppressed. N.Y.:The Continuum Publishing Company.
Gay Geneva (1995). Mirror images on common issues: Parallels between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and critical pedagogy. In C.E. Sleeter & P.L. McLaren (Eds.),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critical pedagogy, and the politics of difference. (pp.155-189). N.Y.: State University of N. Y. Press.
Geertz, Clifford (1973).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 . Basic Books.
Gergen, M. Mary & Gergen, J. Kenneth (2000). Qualitative inquiry: Tensions and transformations.(pp.1025-1046). In N. K. Denzin & Y. S. Lincoln (Eds.),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California(2nd edition): Sege Publications, Inc.
Giroux, Henry(1992). Broder crossings: Cultural workers and the politics of education. Routledge, Chapman and Hall, Inc.
Gubrium, F. Jaber & Holstein A. James(2000). Analyzing interpretive pracyice.(pp.487-508). In N. K. Denzin & Y. S. Lincoln (Eds.),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California(2nd edition): Sege Publications, Inc.
Hall, Bob (1990). The historical reconstruction of rural localities: A New Zealand case study. In Kendrick S. Straw P.&McCrone D.( Eds.), Interpreting the past, understanding the present.(pp.59-82). London: Macmillan.
Hester,Joseph.P(1996)Encyclopedia of values and ethics,Santa Barbara California ABC-CLIO. Inc。
Hoffman, L. W., & Hoffman, M. C. (1973). The value of children to parents. In J. T. Fawcett (Ed.),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s on population. New York: Basic Books.
Hopper, Earl (1968) A Typology for the classification of educational systems, Sociology, 2(1): 29-46; Also in Hopper, E. (ed.) 1971: 91-110.
Hopper, Earl(1971) Educational systems and selected consequences of patterns of mobility and non-mobility in industrial societies: a theoretical discussion, in Hopper, E. (ed.) 1971: 292-336.
Kluckhohn F.&Kluckhohn F.L.(1961)Variations in Value Orientations, Illinois :Row, Peterson and Company Evanston.
Kohn, Melvin L. (1969) Class and conformity: A study in values. Homewood, IL:Dorsey Press.
Kohn, Melvin L. et al. (1990a) Position in class structure and psychological function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Japan, and Poland,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5(4): 964-1008.
Kohn, Melvin L. et al.(1997). Social structure and personality under conditions of radical change: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Poland and Ukraine.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62, 614-638.
Lockheed, M. E., Fuller, B., & Nyirongo, R. (1989). Family effects on student’s achievement in Thailand and Malawi. Sociology of Education, 62, 239-256.
Ma, Li-Chen and Smith, Kevin (1990) Social class, parental values, and child-rearing practices in Taiwan. Sociological-Spectrum 10(4):577-589.
Mannheim, Karl (1936). Ideology and utopia :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 London:K. Paul, Trench, Trubner & co., ltd. ;New York : Harcourt, Brace and company.
Nieto, Sonia (1996). Affirming diversity: The sociopolitical context of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N.Y.: Longman.
Parsons, Talcott (1959) The school class as a social system: some of its function in American society,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XXIX(Fall,1959):297-318; Also in Halsey, A. H.; Floud, J. & Anderson, C. A. (eds) 1961: 434-455.
Peng, S. S., & Wright, D. (1994). Explanation of academic achievement of Asian American student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87(6), 346-352.
Priyadharshini, Esther (2003). Coming unstuck: Thinking otherwise about “Studying up”, Anthropology & Education Quarterly 34(4): 420-437.
Rizer, G. and Goodman, J.D.(2004).Modern Sociological Theory. N.Y. The McGraw-Hill Companies, Inc.
Rokeach, Milton (1973). The nature of human values. N.Y. The Free Press.
Strauss, A. L. and Corbin J. M. (1990). Basic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Grounded theory procedures and techniques. CA:Sage
Strauss, A. L. and Corbin J. M. (1997). Basic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techniques and procedures for developing grounded theory. CA: Sage.
Tilly, C. (1990). Future history . In Kendrick S. Straw P.&McCrone D.( Eds.), Interpreting the past, understanding the present.(pp.9-19). London: Macmillan.
Turner, Ralph H.(1958)Sponsored and contest mobility and the school system, a paper presented at the Fourth World Congress of Sociology, 1958; also in Hopper, E. (ed) 1971:71-90.
Wolcott, F. H. (1990). Writing up qualitative research. CA: Sag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