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臺灣地區織襪機的發展歷史
書刊名:科技博物
作者:林玉萍
出版日期:1997
卷期:1:4
頁次:頁42-57
主題關鍵詞:臺灣地區織襪機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58
  • 點閱點閱:8
     「襪子」雖然是我們生活中很普遍的日常用品,但很少人會想到「襪子」是怎麼來的﹖除了進口產品外,臺灣人是如何生產襪子的﹖為了瞭解這一有趣的問題,本文從研究臺灣地區織襪機的發展歷史切入,得到了下列幾項重要的訊息:一、彰化平原自日據時代中期開始,就有紡織、食品加工、金屬等工業的雛形,臺灣光復以後憑藉此地區的基礎,以及上海紡織業的遷入、美國援助臺灣、國民政府的經濟政策等重要的助力,使得這些工業蓬勃發展,臺灣織襪業與襪機製造業就是以彰化縣市為主要的聚集地。另外,此地區 40 多年來地方風貌的變化,也見證了臺灣從農業社會步入工業化社會所付出的代價。二、織襪業與襪機製造業屬於中小企業的經營型態,所以從這兩種行業歷年來發展的步調,吾人也可看出國內中小企業發展的端倪。三、就技術而言,國內織襪業,初期著重師徒和家族成員間手工技巧的傳承,後來隨著織襪機不斷的改良,減少手工處理的程序,使得織襪技術與織襪機操作技術重疊性越來越高。四、襪機製造業的製造技術,向來是以引進國外先進產品,再行仿造改良的方式進行,在業者意願與大環境配合度不足的情況下,國內襪機製造業目前尚無自行研發的成果。五、民國 70 年代中期以後,臺灣經濟結構面臨型,許多織襪業與襪機製造業或者關廠,或者外移第三地,也有少數業者能夠即時提升機器設備,增強自己在電腦資訊方面的能力,以因應新的競爭環境,這是臺灣中小企業強韌生命力的展現。
期刊論文
1.林邦充(19690600)。臺灣棉紡織工業發展之研究。臺灣銀行季刊,20(2),76-12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唐裕(19920600)。臺灣紡織工業產業結構、地位與政府政策成效之分析。臺灣銀行季刊,43(2),134-16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忠正(19950900)。臺灣紡織工業發展政策之研究。臺灣風物,45(3),左172-12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賴子珍(19960900)。臺灣製造業廠商進出之勞動就業波動效果分析。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8(2),91-12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林崇熙(19970100)。臺灣工業發展的另類思考架構。科技博物,1(1),68-10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夏鑄九(19880700)。空間形式演變中之依賴與發展--臺灣彰化平原的個案。臺灣社會研究季刊,1(2/3),263-33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臺灣區機械工業同業工會(1995)。機械工業五十年史。臺北:臺灣區機械工業同業工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明璋(1994)。臺灣中小企業發展論文集。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克敬(1987)。臺灣民間產業四十年。臺北:自立晚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1983)。中華民國工業發展概況。臺北: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Winckler, E. A.、Greenhalgh, S.、張苾蕪(1994)。台灣政治經濟學諸論辯析。臺北:人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張宗漢(1985)。光復前臺灣之工業化。臺北:聯經出版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劉進慶(1993)。台灣戰後經濟分析。臺北:人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柯志明(1993)。台灣都市小型製造業的創業、經營與生產組織。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經濟部工業局(1976)。織襪工業調查報告。台北:經濟部工業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趙既昌(1987)。美援的應用。台北:聯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Salam, Abdus、李偉國(1991)。第三世界的科學與技術。紐約:八方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陳其南(1991)。台灣的傳統社會。台北:允晨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1994)。促進中小企業產業升級之研究。台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台灣區織襪工業同業公會(1996)。織襪機的織造原理、應用與維修。台北:台灣區織襪工業同業公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顏明弘(1996)。襪類產品專題調查報告。台北:中國紡織工業研究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經濟部中小企業處(1995)。中華1996年中小企業白皮書。台北:經濟部中小企業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Modig, Nils(1988)。Hosiery Machines。Meisenbach GmbH。  new window
18.谷蒲孝雄、雷慧英(1995)。臺灣的工業化:國際加工基地的形成。臺北:人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康綠島(1993)。李國鼎口述歷史:話說台灣經驗。卓越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謝國興(1994)。企業發展與臺灣經驗:臺南幫的個案研究。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劉進慶(1995)。NIES的發展現狀與問題。台灣百科。台北:克寧。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臺灣經濟研究所(1985)。紡織工業總論。紡織工業年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中華民國紡織業外銷拓展會(1988)。我國紡織機械設備製造業現況。中華民國紡織年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正青(1996)。1995年台灣紡織機械工業現況。1996-1997年台灣地區染紡、成衣機械廠商會員名錄。台北:台灣區機械工業同業工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