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從「移植」到「重構」-論公學校五期國語教科書的「臺灣」教材
作者:鄭昱蘋
作者(外文):Cheng, Yu-ping
校院名稱: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語文教育學系碩博士班
指導教授:彭雅玲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1
主題關鍵詞:公學校國語教科書性別操演臺北城唱國歌少年莎永之鐘國族認同殖民工具殖民現代性public schoolstextbookgender performativitythe Taipei citySa Yeoun’s Bellwords of colonizersnational identityColonial toolsColonial Modernit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517
  日治時代殖民主在臺灣實施新式教育,運用權力強力控制教育,以普及國語教育提升臺灣島民的知識水平。在學校的課程科目上分「科」設計,以上課時數而言,國語科成為初等教育的重點科目。治臺五十年,特別為臺灣學童所編寫的國語讀本,共發行五次,總計六十冊,一千一百零三篇課文,其中更有以「臺灣」為標題課文。
公學校國語教科書所編織的知識體系與權力論述中,移植了大量的日本文化元素,目的在同化臺灣學童對日本母國的認同思想。同化的過程,不僅在「強植」殖民主的母國元素,同時也在「移除」舊有的中國思維。轉入移除的日本/中國關係,日本/臺灣的新認同則需要再「重構」的過程。所以「教育」之所以成為日帝在臺灣的永久事業,其政治的目的就是要透過學校裝置、課程進行、課堂教學,來改造臺灣這塊殖民社會,改造每一位臺灣人,讓「臺灣的中國人」變成「臺灣的日本人」。
  而在強調日本優勢文化下的國語教科書中,取材自學童所親近所熟悉的「臺灣」教材,被視為日本母國的鄉土而被重新包裝過,以召喚臺灣學童將「鄉土的愛」,轉化成為對「母國的愛」。為操作臺灣學童對母國的想像認同,教科書編輯者透過對社會性別角色的代換,對殖民首都進步的連結,對新米種成功的轉化到皇民少年死亡意象的昇華,務讓臺灣的學童在閱讀國家機器所論述的合法知識後,重構自己日本國民的身分認同,相信自己在殖民社會的性別角色扮演,也強化了對日本母國的絕對效忠。
  During th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the government implanted new educational system in Taiwan by enforcing their control over education, and popularizing Japanese language education to enhance people’s level of knowledge in Taiwan. Courses at school are designed in accordance with different “subjects”. In point of hours per course, Japanese language (which they called the “national language”) was the major subjects in primary education. Over 50 years, the Japanese text books compiled for Taiwanese school children were publish 5 times, in total of 60 volumes and 1103 articles, among which were texts subjecting Taiwan.
  Elements of Japanese culture could be found in a great scale in the Japanese language text books designed for the common school education (schools which enrolled the children of Taiwanese people, while “elementary school” enrolled those of Japanese people) in order to assimilate Taiwanese students recognizing their “mother country” - Japan. In the process of assimilation, the system not only enforced the Japanese elements, but also tried to remove the old Chinese thinking from students. Japan had to reconstruct Taiwanese recognition toward Japan and remove the relation between Japan and China. There’s a political reason why education was a crucial business in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 to reform Taiwanese society by school function and class education, changing Taiwanese people from “Chinese Taiwan” to “Japanese Taiwan”.
  The topic of “Taiwan” in the Japanese text books which were dominated by Japanese “superior” culture were also an implementing tool for Japanese to summon Taiwanese students’ “affection for their homeland”, namely, Japan. To manipulate Taiwanese students’ imagination and recognition toward their mother country Japan, the editors of the text books used the approach of exchanging social gender and roles, elaborating on the progress of capital city under the colonial period, and from successfully developing new species of rice to the sublimated death of the emperor’s youth. Reading the legalized knowledge provided by Japanese colonizers in the text books ensured that Taiwanese children’s identities were reconstructed toward recognizing Japan, believing their roles in the colonial society while strengthening their absolute loyalty to mother country Japan.
一、日文書目
臺灣總督府編:《公學校國語科讀本》一至五期,(1900-1944出版)(台北:南天書局景印,2003)。
臺灣總督府編:《臺灣公學校教科書編纂趣意書》(臺北,臺印社,1914)。
臺灣總督府編:〈公學校修身書卷五卷六編纂趣意書〉(臺北,1919年)。
臺灣總督府民政部內務局學務課編:《臺灣公學校教科書使用上の注意》(臺北,臺印社,1911)。
臺灣教育會編:《臺灣教育沿革誌》(臺北:編者,1939)。
臺灣總督府編:《昭和十年台灣震災誌》(1936.3東京一版,台北:南天,1999)。
臺灣總督府:《公學校教授細目》(臺北,1914)。
臺北師範學校附屬公學校編:《公學校教授細目上編》(臺北,1920)。
吉野秀公著:《台灣教育史》(1927。台北:南天,1997景印)。
臺灣教育會編:《新國語教本教授書》卷三(臺北:編者,1935)。
臺灣教育研究會編:《新國語教本日案式指導細案》卷二上(臺北:編者,1940)。
國語教育研究會編:《小公學校國語讀本漢字學習辭典》(臺北:吉村商會出版,1934)。
初等國語研究會編:《小學校‧公學校國語讀本の研究》(臺北:新高堂書店,昭和六年1931)。
石原幸作著:《台灣日日新報三十年史》(台北:台灣日日新報社,1928)。
條原哲次郎著:《台灣警察時報》(台灣警察協會,1938)。
緒方武歲著:《台灣大年表》(台北:台北印刷株式會社,1938,四版)。
緒方武歲:《要塞臺灣の全貌》(臺北:臺灣出版文化株式會社,1945)。
增田福太郎著:《台灣の宗教》,(財團法人明治聖德記念學會,1935)。
村上重良著:《天皇制國家と宗教》,(東京:日本評論社,1982)。
矢內原忠雄著、林明德譯:《日本帝國主義下の臺灣》(東京,1934。臺北:文三連史料基金會,2004)。
臺北師範學校附屬公學校編:《公學校教授細目》上編3(臺北:2003)。
橋本白水著:《臺灣一周》(臺北:南國出版社,1929)。
皇民文庫刊行會編:《濱田彌兵衛》(臺北:東京書籍株式會社臺灣支店,1943)。
海山郡教育會編:《山海の等我》(1934)。
長谷川榮編:《學校少年(少女)團の組織と經營》(臺南:臺南州,1940)。
古川ちかし、林珠雪、川口隆行著:《臺灣.韓囯.沖繩で日本語は何をしたのか》(東京:三元社,2007)。
林えいだい著:《證言臺灣高砂義勇隊》(東京:草風館,1998年)。
林茂生著古谷昇、陳燕南譯:《日本統治下の臺灣の學校教育》(日本東京:拓殖大學海外事情研究所華僑研究センター,2004)。

二、中文書目
1.教育類
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編:《教科書之選擇與評鑑》(高雄:高雄復文,2003)。
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編:《教科書制度與影響》(臺北:五南,2003)。
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編:《各國教科書比較研究》(臺北:臺灣,1889)。
國立編譯館編:《教育大辭書》(臺北:文景,2000)。
王珩、周碧香、施枝芳、馬行誼、彭雅玲、楊淑華、楊裕貿、劉君王告、魏聰祺、
蘇伊文著:《國語文教學理論與應用》(台北:洪葉,2008)。
司綺著:《小學教科書發展史》上中下(台北:國立編譯館,2005)。
司綺著:《課程導論》(台北:國立編譯館主編,五南1989)
江文瑜編:《體檢國小教科書》(臺北:前衛,1995)。
李園會著:《日據時期台灣教育史》(台北:國立編譯館,2005)。
杜武志著:《日治時期的教育政策》(台北縣立文化中心,1997)。
林瑞榮著:《國民小學鄉土教育弟理論與實踐》(臺北:師大書苑,1998)。new window
徐南號編:《臺灣教育史》(台北:師大書苑,1999)。
高新建著:《課程改革理念轉化與省思》(臺北:臺灣師範大學,2007)。new window
彭煥勝編:《臺灣教育史》(高雄:麗文,2009)。
曾坤暘著:《日本教育經營》(臺北:水牛,2001)。
張佳琳著:《課程改革:政治社會學取向》(臺北:師大書苑,2002)。new window
張博宇著:《國語教學的理論和實際》(臺灣省教育廳,1970)。
張盈堃著:《性別與教育-批判教育學觀點》(臺北:師苑,2001)。new window
章霄亭、朱則剛著:《教學媒體》(臺北:心理,1998)。
黃政傑著:《課程設計》(臺北:東華,1991)。
黃政傑編:《課程思想》(臺北:冠學,2005)。
黃政傑、李隆盛著:《鄉土教育》(臺北:漢文,1995)。
黃建一、余作輝著:《國民小學道德課程與教學》(台北:師大書苑,1996)。
陳奎熹著:《教育社會學研究》(臺北:師大,1994)。
陳柏璋著:《意識形態與教育》(臺北:師大,1988)。
陳弘昌著:《國小語文科教學研究》(臺北:五南,1991)。
楊思偉著:《日本教育》(臺北:商鼎,1999)。
藍順德著:《教科書政策與制度》(臺北:五南,2006)。new window
藍順德著:《教科書意識形態-歷史回顧與實徵分析》(臺北:黃騰,2011)。
教育部編:《國民小學課程標準》(台北:教育部,1993)
國立編譯館編:《語文科教學研究》(台北:國立編譯館,1983)
國立編譯館中小學教科用書編輯研究小組編:《中小學教科用書編輯制度研究》(台北:正中,1988)
歐用生著:《歐用生教授教科書之旅》(臺北: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2003)。
歐用生著:《開放社會的教育改革》(臺北:心理,1997)。new window
劉信吾著:《教學媒體》(臺北:心理,1994)。
大衛‧布萊特(David Pratt)著黃明惇、張慧芝譯:《課程設計:教育專業手冊》(臺北:桂冠,2000)。
中明貞編:《課程改革--反省與前瞻》(臺北:高等教育文化事業,2003)
天野郁夫著 楊思偉譯:《日本教育體制--結構與變動》(臺北:五南,2008)
Robert J. Kibler、Donald J.Cegala、Larry L. Barker、David T.Miles 著黃光雄譯:《教學目標與評鑑》(高雄:復文,1887)。
Decker Walker、Jonas F.Soltis著許瑞雯譯:《課程與目的》(臺北:桂冠,1999)。
2. 歷史、社會學、文學類
王墨林著:《後昭和的日本像》(台北:稻禾,1991)。
王曉波編:《臺灣的殖民地傷痕》(臺北:帕米爾,1985)。
王致穎著:《和風日本語知識》(台北:豪風,1990)。
王天濱著:《臺灣新聞傳播史》(台北:亞太,2002)。
白少帆編:《現代台灣文學史》(中國:遼寧大學,1987)。
瓦歷斯.諾幹、余光宏編¡:《臺灣原住民史》(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2)。
吳文星、周幼窈、許佩賢、蔡錦堂、中田敏夫、富田哲編:《日治時期台灣公學校與國民學校國語讀本解說.總目次.索引》(台北:南天,2003)。
吳密察著:《臺灣近代史研究》(臺北:稻香,2001)。new window
李郁蕙著:《日本語文學與臺灣-去邊緣化的軌跡》(臺北:前衛,2002)。
林美容編:《信仰、儀式與社會》(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2003)。
汪呈因著:《稻作學》(台中:台中農學院,1955)。
呂理州著:《明治維新‧日本邁向現代化的歷程》(臺北:遠流,1994)。
李欽賢著:《臺灣的古地圖-日治時期》(臺北縣:遠足,2002)。
孫武彥著:《人類社會學(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之研究)》(台北:九章,1990)。
袁昌堯.張國仁著:《日本簡史》(台北:書林,1996)。
陳水逢著:《日本近代史》(台北:台灣商務,1997)。
陳玲蓉著:《日據時代神道統治下的台灣宗教政策》(台北:自立晚報,1992)。
陳培豐著:《「同化」的同床異夢:日治時期台灣的語言政策、近代化與認同》(臺
北:麥田,2009)。
曾素秋著:《臺灣教育史》(高雄:麗文,2009)。
葉啟政著:《當代社會思想巨擘》(台北:正中,1992)。
葉至誠著:《社會學概論》(台北:揚智,2001)。
蔡錦堂著:《戰爭體制下的台灣》(台北:日創設文化,2006)。
蔡文輝:《社會學》(臺北:三民,1991)。
賴世和著:《日本人》(台北:五南,1991)。
新日本製鐵能力開發室編:《日本:姿與心》(,台北:漢思,2003,第七版)。
周憲文著:《日據時代臺灣經濟史》第一冊(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是編印,1958)。
周振鵬、游汝杰著:《方言與中國文化》(臺北:南天,1990)。new window
林金田編:《烽火歲月:戰時體制下的臺灣史料特展圖錄》(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3)。
林鐘雄著:《臺灣經濟經驗一百年》(臺北:三通,1995)。
柯志明,《米糖相剋:日本殖民主義下臺灣的發展與從屬》(臺北:群學,2003)。
涂照彥著:《日本帝國下的臺灣》(臺北:人間,1993.)。
許佩賢著:《殖民地臺灣的近代學校》(臺北:遠流,2005)。new window
馮品佳編:《通識人文十一講》(台北:麥田,2004)。
莊展鵬編:《臺北歷史散步-臺灣深度旅遊手冊;3》(臺北:遠流,1995)。
莊展鵬編:《臺北古城之旅-臺灣深度旅遊手冊;5》(臺北:遠流,2000)。
程大學著:《臺灣開發史》(臺北:衆文,1991)。
高永謀編:《台灣通史》(臺北:漢宇,2009)。
陳碧葵、張瑞雄、張良澤編:《高座海軍工廠臺灣少年工寫真帖》(臺北:前衛,1997)。
陳鵬仁編:《中日問題論文集》(台北:水牛,2002)。
張宗漢著:《光復前臺灣之工業化》(臺北:聯經,1980)。new window
楊建成著:《臺灣士紳皇民化個案研究-日治時期450位臺灣士紳改換日本姓氏之個案統計分析》(臺北:龍文,1995)。
黃昭堂著、黃英哲譯:《臺灣總督府》(臺北:前衛,2002)。new window
黃文雄著、楊碧川譯:《締造臺灣的日本人》(臺北:前衛,2009)。
黃光男著:《美麗之島-臺灣古地圖與生活風貌展》(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2003)。
國家圖書館閱覽組編:《日治時期的臺北》(臺北:國家圖書館,2007)。
羅吉甫著:《野心帝國‧日本經略臺灣的策謀剖析》(臺北:遠流,1992)。
羅吉甫著:《日本帝國在臺灣》(臺北:遠流,2004)。
黃俊銘著:《總督府物語:臺灣總督府暨官邸的故事》(台北:向日葵,2004)。
劉還月著:《臺灣土地傳》(臺北:常民,1997)。
劉紀蕙編:《他者之域:文化身分與再現策略》(臺北:麥田,2001)。
劉紀蕙編:《心之拓樸》(臺北:行人,2011)。
劉崇稜著:《日本文學概論》〈台北:水牛,1982〉。
葉肅科著:《日落臺北城》(臺北:自立晚報,1993)。
楊欲富著:《都市空間理論與實例調查》(臺北:明文,1989)。
魏德文編:《穿越時空看臺北:臺北建城120週年:古地圖舊影像文獻文物展》(臺北:臺北市政府文化局,2005)。
蘇碩斌著:《看不見與看得見的臺北》(臺北:左岸文化,2005)。
趙遐秋、呂正惠編:《臺灣新文學思潮史綱》第二章〈鄉土文學與臺灣話文論爭過程及其特點〉(台北:人間,2002)。
荊子馨著、鄭力軒譯:《成為日本人》(台北:麥田,2006)。
吉田裕著 陳鵬仁譯:《昭和天皇與戰爭責任》(台北:水牛,2001)。
仲摩照久編、葉婉奇譯:《北臺灣文史踏查》(臺北:原民文化,2002)。
花松村編:《臺灣鄉土精誌》上冊(台北:中一,1999)。
仲摩照久編、葉婉奇譯:《北臺灣文史踏查》(臺北:原民文化,2002)。
河合敦著:《日本史圖解》(臺北:商周,2005)。
河合敦著、陳念雍譯:《圖解鎌艙‧室町時代》(台北:邦城,2006)。
河合敦著、黃秋鳳譯:《圖解江戶時代》(台北:商周,2009)。
武光誠監修、黃琳雅譯:《圖解日本戰國時代》(台北:邦城,2009)。
井上清著、宿久高譯:《日本帝國的形成》(臺北:華世,1986)。
東嘉生著、周憲文譯:《臺灣經濟史概說》(臺北:帕米爾,1985)。
中川浩一、和歌森民男著:《霧社事件》(臺北:武陵,1992年)。
古野直也著:《臺灣代誌-總督府到總統府》上下(臺北:創意力,1996年)。
森丑之助著、楊南郡譯:《生蕃行腳-森丑之助的臺灣探險》(臺北:遠流,2000)。
藤井志津枝著:《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理蕃政策》(臺北:文英堂,2001二版)。
約翰•伯格著:《另一種影像敘事》(台北:三言社,2007)。
魯斯‧本尼迪克特著、葉寧譯:《你所不知道的日本之美》(新臺市:西北國際文化,2011)。
John Bowker(約翰‧鮑克)著、商戈令譯:《死亡的意義》(台北:正中,1994)。
Suhrkamp Verag(尼克拉斯.盧曼)著、周怡君、張存華、林敏雄譯:《社會的宗教》(台北:城邦,2004)。
3.理論類
朱立元編:《當代西方文藝理論》(第2版,增補版)(上海:華東師範大學,2009)。
朱剛著:《薩伊德》(台北:生智,1999)。
呂紹理著:《展示臺灣:權力、空間與殖民統治的形象表述》(臺北:2005)。new window
林鎮山著:《台灣小說與敘事學》(台北:前衛,2002一版)。new window
柳書琴、邱貴芬編:《後殖民的東亞在地化思考:台灣文學場域》(台北:國
家台灣文學館籌備處,2006)。
洪文珍著:《改寫本西遊記研究-情節取捨語標題製作之探究》(高雄:慈恩,1984)。
張汝倫著:《現代西方哲學的十五堂課》(台北:五南,2007一版)。
張京媛編:《後殖民理論與文化認同》(台北:麥田,1995)。
張清榮著:《少年小研究》(台北:萬卷樓,2002)。
高辛勇著:《形名學與敘事理論:結構主義的小說分析法》(臺北:聯經,1987)。
蔡尚智著:《兒童故事原理》(臺北:五南,1989)。
廖炳惠編:《關鍵詞200:文學與批評研究的通用詞彙編》(臺北:麥田,2003)
顧燕翎主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台北:志文,2003)。
派翠西亞.鶴見著、林正芳譯:《日治時期臺灣教育史》(宜蘭:仰山文化基金,1999)。
西蒙.波娃(Simone de Beauvoir),《第二性》(台北:志文,1992)。
索雅(Edward W. Soja)著、王志弘、張華蓀、王玥民譯:《第三空間》(臺北:桂冠,2004)。
麥可.潘恩 著 李夔學 譯:《閱讀理論:拉康、德西達與克麗絲蒂娃道讀》(台北:書林,1997)。
艾波(Michael W. Apple)著、王麗雲譯:《意識型態與課程》(臺北:桂冠,2002)。
Basil Bernstein著、王瑞賢譯:《教育、象徵控制與認同》(臺北:學富,2005)。
費德希克‧格雷(Frederic Gros)著、何乏筆、揚凱麟、龔卓軍譯:《傅柯考》,(臺北:麥田,2008)。
佛朗茲.法農 著 陳瑞樺 譯,《黑皮膚,白面具》(台北:心靈工坊,2005年)。
John Lechte 著《Fifty Key Contemporary Thinkers:from structuralism to postmodernity》,國立編譯館 譯:《當代五十大師》(台北:巨流,2000年)。
休伯特.德雷福斯/保羅.拉比諾 著 錢俊譯:《傅柯-超越結構主義與詮釋學》(台北:桂冠,1992)。
保羅.約翰遜(Paul Johnson) 著、楊正潤、施敏、孟冰純、趙育春、林志懋譯:《所謂的知識份子》(台北:究竟,2002)。
葉啟政著:《當代社會思想巨擘》(台北:正中,1992)。
休伯特.德雷福斯&保羅.拉比諾著、錢俊譯:《傅柯-超越結構主義與詮釋學》(台北:桂冠,1992)。
保羅.里克爾(Paul Ricoeur)著:《詮釋的衝突》(台北:桂冠,1998)。
佛斯特(E.M.Forster)著、李文彬譯著:《小說面面觀》(臺北:志文,2002)。
韋勒克華倫著、王夢鷗 許國衡譯著:《文學論》(臺北:志文,1979)。
米克.巴爾著:《敘事學:敘事理論導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03二版)。
大衛.洛吉(David Lodge)著:《小說的五十堂課》(臺北:木馬,2006)。
J. Eggleston (Ed.), Contemporaty research in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pp.32-46). London: Methuen.Jeff Lewisn著、邱誌勇、許夢芸譯:《細說文化研究基礎》(臺北:韋伯,2008)
三、報紙、期刊、論文集
1.報紙
《臺灣日日新報》,昭和十三年(1938)九月二十九日,第七版
《臺灣日日新報》,昭和十六年(1941)四月十五日,第二版
《臺灣日日新報》,昭和十六年(1941)五月三日,第三版
《臺灣日日新報》,昭和十七年(1942)六月十四日,第二版
2.期刊
石塚英藏:〈新領土と國語教育〉《臺灣教育雜誌》第壹期明治三十四年七月,頁1-10。
幣原坦:〈臺灣の鄉土史料:濱田彌兵衛事件の真相〉《臺灣第三號》,1931,頁77-93。
王天福:〈談國小教科書劇本教材分量、主題與取材〉《研習資訊》第56期,1989,頁28-32。
王清溪:〈日治時期出版《台南市讀本》中的「八幡船」與「濱田獼兵衛」〉《臺南文化》1995,頁205-218。
何義麟:〈駒込武,《植民地帝國日本の文化統合》〉《新史學》十一卷4期,2000,頁131-137。new window
吳文星:〈近十年來關於日治時期台灣教育史研究之動向(1991~2000)〉《台灣師大歷史學報》29期,2001,頁221-238。new window
吳俊憲:〈國小社會領域教科書發展與設計〉《教育研究月刊》第183期,2009,頁31-51。new window
吳亦昕:〈日治時期以日語創作臺灣「鄉土文學」的雙重意義-以吳西聖〈豬〉中的日語策略為例〉《臺灣文學學報》第十二期,2008,頁81-102。new window
吳子政:〈日治時期蓬萊米之倉儲即出口運輸(1926-1939)〉《臺灣史學雜誌》第五期,2008,頁112-138。new window
李佳卉、傅欣奕,〈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藏日文舊籍《第一教育》雜誌(1924-1935)題解〉《台灣學研究》第八期,2009,頁161-170。new window
周幼窈:〈日劇末期「國歌少年」的統治及其時代背景〉,《歷史月刊》第32期,1990,頁81-85。
周婉窈:〈「莎勇之鐘」的故事及其波瀾〉《臺大歷史學報》第46期,1991,頁44-49。new window
周婉窈:〈臺灣人第一次的「國語」經驗-析論日治末期的日語運動及其問題〉《新史學》六卷二期,1995,頁113-161。new window
周婉窈:〈歷史的統合與建構-日本帝國圈內臺灣、朝鮮和滿洲的「國史」教育〉《臺灣史研究》第十卷第一期,2003,頁33-84。
周婉窈:〈淺談第一期「國語」讀本插畫的臺灣人形象〉《臺灣教育史研究會通訊》26期,2003,頁12-17。
周婉窈:〈寫實與規範之間-公學校國語讀本插畫中的臺灣人形象〉《臺大歷史學報》第34期,2004,頁87-147。new window
林初梅:〈臺灣鄉土教育思潮中的「日本」:鄉土教材及教科書如何詮釋「日本統治下的台灣」?〉《臺灣學誌》,2010頁107-125。new window
林于弘:〈教科書發展與評鑑〉《教育研究月刊》第183期,2009,頁5-17。
林惠萱:〈日治時期台灣的公學校〉《人本教育札》,2007,頁110-111。
柯華葳:〈閱讀與學習〉《教育研究月刊》第210期,2011,頁5-14。
歐用生:〈日據時代臺灣公學校課程之研究〉《台南師專學報》,1979,頁87-111。
翁佳音:〈新港有個臺灣王──十七世紀東亞國家主權紛爭小插曲〉《台灣史研究》2008,頁1-36。new window
張子樟,〈鄉土文學教學的實踐-以《少年噶瑪蘭》為例〉《師友》第362期,1997,頁79。
張子樟:〈青少年小說的功能與欣賞作用──以「九歌現代文學獎」得獎作品為例〉《閱讀與觀察──青少年文學的檢視》頁282-300。(臺北:萬卷樓,2005)。new window
張同湘:〈濱田獼兵衛事件始末〉《南臺文化》2001,頁13-22。
張修慎:〈「鄉土意識」的背後:從「日本文化的回歸」到「近代的超克」之精神史分析〉《臺灣史學雜誌》第6期2009,頁73-104。new window
張芬芬、陳麗華、楊國揚:〈臺灣九年一貫課程轉化之議題與因應〉,《教科書研究》第三卷第一期,2010,頁1-40。new window
曾素秋:〈日治時期台灣公學校修身書分析-國家認同教育議題探討〉《臺灣研究月刊》187期,2009,頁22-38。new window
陳淑瑩:〈日本殖民地時期原住民兒童使用之日語教科書的人物分析〉《政大日本研究》第五號2008,頁67-88。
陳培豐:〈日治時期臺灣漢文脈的漂游與想像:帝國漢文、殖民地漢文、中國白話文、臺灣話文〉《臺灣史研究》第十五卷第四期,2008,頁31-86。new window
陳小虹:〈傳統的蒸散與重構〉《自由青年》,1986,頁15-19。
陳志梧:〈重構城市「虛」中心〉《dialogue建築》,2008,頁103-111。
馮祺婷:〈取經日本的「東遊記」-《臺灣教會雜誌》(1903~1912)漢文版中的「文明」魅影〉《臺灣文學評論》2009,頁93-96。new window
黃純敏:〈社會重構法與教育政策分析〉《教育政策論壇》第一卷第二期,1998,頁1-11。new window
黃純敏:〈社會重構法與教育政策分析〉《教育政策論壇》第一卷第二期,1998頁1-11。new window
黃馨慧:〈臺灣中小學性別平等教育課程與教學輔導機制之推動〉《教育研究月刊》185期,2009,頁5-17。new window
鍾志從,〈如何協助幼兒性別角色之發展:順應生物機制或破除社會制約〉《教育研究月刊》147期,2006,頁81-82。new window
蔡錦堂:〈日本據臺初期公學校「國語」教科書之分析〉《中國與亞洲國家關係使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3,頁87-147。
蔡承豪:〈蓬萊米是哪天誕生的?〉《臺灣文獻》別冊31,2009,頁51-60。new window
蔡盛琦,〈新高堂書店:日治時代臺灣最大的書店〉《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館刊》9卷4期,2003,頁36-42。
顏崑陽:〈及短篇小說的形式結構與表現原則〉《幼獅文藝》1998,頁37-40。
魏清德:〈從重刊《日治時期台灣公學校與國民學校國語讀本》看教材印製史與景印始末記〉,《台灣教育史研究會通訊》,2003,頁29-39。
宮啟威:〈伊澤修二在臺的教育理念初探--以芝山岩學堂為例〉,《史苑》69期,2009,頁63-83。
中村孝志 著許賢瑤 譯:〈圍繞台灣的日荷關係-濱田獼兵衛的荷蘭人攻擊〉《台灣風物》1996,頁15-34。new window
東鈿精一 著、孫炳炎譯:〈介紹蓬萊米育種者磯永吉及蓬萊米普及過程-臺灣蓬萊米出期的展開過成〉《國民金融》1981,頁31-36。
藤森智子:〈1930年代國語講習所教科書《新國語教本》之分析〉,《臺灣學研究》11期,2011,頁1-32。new window
3.論文、論文集
李光智:《「國定」課程之研究:臺灣日治時期公學校課程的形成與發展》(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2006碩論)。
李佩萱:《從漢文讀本看日治時期公學校漢文教育的近代化》(國立台灣師範大學,2010碩論)。
何義麟:《皇民化政策之研究-日據時代末期日本對台灣的教育政策與教化運動》(台北市,中國文化大學日本研究所,1986碩論)。
許佩賢:《塑造殖民地少國民--日據時代臺灣公學校教科書之分析》(臺大歷史所碩士,1993碩論)。
鄭梅敏:《日據時期臺灣公學校研究》(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1987碩論)
陳虹彣:《日本殖民統治下臺灣教育之研究-以公學校國語教科書內容分析為例》(中山大學教育所,2006碩論)。
陳虹彣:《日治時期台灣人用教科書與日本國定教科書之比較研究―以1937—1945年國語教科書的編輯與教材為例―》(暨南大學比較文學所研究,2010博論)。new window
陳怡君:《日治時期女性自我主體的實踐──論楊千鶴及其作品》(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2006碩論)。
郭盈伶:《日本領臺時期的初等教育-以「公學校」與「小學校」之差異研究-》(輔仁大學日本語文學系研究所,2005碩論)。
謝明如:《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之研究》(師範大學歷史學研究所,2007碩論)。
蔡蕙光:《日治時期臺灣公學校的歷史教育──歷史教科書之分析》(臺灣大學歷史學系,2000碩論)。
劉方瑀:《被選擇的台灣-日治時期台灣形象建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2005碩論)。
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教科書制度研討會資料集》(臺北: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2000)
吳文星:〈日據時期台灣總督府推廣日語運動初探〉《認識台灣歷史論文集》(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中等教育輔導委員會,1996)。new window
張良澤 著、廖為智 譯:《台灣文學、語文論集》(彰化縣立文化中心,1996)。
黃武達:《臺灣都市史研究室 臺灣近代都市計畫系列研究(三)日治時期之臺北市近郊近代都市計劃》(中國文化大學,1996)。
中田敏夫:〈近代日語的成立語臺灣總督府編纂國語讀本〉《第三屆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1,頁135-148。
4.網站
〈維基百科〉2010.4.2〈http://www.welcome2japan.hk/arrange/attractions/facilities/traditional_handicr afts/9009.html〉
http://www.sword-art.com/www1/knifes/peijian.htm
〈徒然草〉,2010.4.12〈http://miko.org/~uraki/kuon/furu/text/dainihonsi/dns224.htm〉
〈台灣總督府資料庫〉,2010.4.24〈http://sotokufu.sinica.edu.tw/sotokufu/topic/database/topic/07/topic07.html〉
〈維基百科〉2010.3.20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4%A7%E9%BA%BB_(%E7%A5%9E%E9%81%93)
黃琪雯,〈意識型態與教育〉《網路社會學通訊》第66期,2007.11.15
〈http://www.nhu.edu.tw/~society/e-j/66/66-24.htm〉2012.1.2.
〈唯基百科〉2012.3.15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8E%89%E5%B1%B1〉
〈國家教育研究院教科書發展中心〉2012.2.23
(http://textbook.nict.gov.tw/bin/home.php)
〈昔の教科書に学ぶ〉2012.3.16
(http://www2.nsknet.or.jp/~mshr/kyokasyo/kyoka.htm#syotou_kokugo)
〈臺灣語言學先驅-小川尚義〉李壬癸 2012.4.8
〈http://www.ntcu.edu.tw/taiwanese/ogawa100/a/tsuliau/%e6%9d%8e%e5%a3%ac%e7%99%b8--%e5%8f%b0%e7%81%a3%e8%aa%9e%e8%a8%80%e5%ad%b8%e5%85%88%e9%a9%85.pdf〉
〈維基百科-磯永吉與蓬萊稻〉2012.4.26
〈seed.agron.ntu.edu.tw/civilisation/Taiwan/japan/Iso.htm〉
陳俞霖,〈網路認同的追尋與型塑〉《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第24期,2002。2012.4.30:〈http//www.nhu.edu.tw/~society/e-j.htm〉
〈維基百科-臺灣日日新報〉2011.5.10〈http://zh.wikipedia.org/zh-tw/%E8%87%BA%E7%81%A3%E6%97%A5%E6%97%A5%E6%96%B0%E5%A0%B1〉
〈唯基百科-社會學〉,2012.6.15
〈http://zh.wikipedia.org/zh-tw/%E7%A4%BE%E6%9C%83%E5%AD%B8〉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