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面具與真實 : 論臺灣同志運動的「現身」問題
作者:趙彥寧 引用關係
書刊名:戴著草帽到處旅行 : 性/別、權力、國家
頁次:25-54
出版日期:2001
出版項:臺北:巨流
主題關鍵詞:同志運動身體政治能動性能動性字面化時間性
學門:社會學
資料類型:專書論文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37
期刊論文
1.趙彥寧(19980100)。看不見的權力:非生殖/非親屬規範性論述的認識論分析。新聞學研究,56,135-15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賢修(1997)。同志運動的無頭公案。騷動,4,62-6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魚玄阿璣(1995)。現身的弔詭與反思:從λ新書《我們是女同性戀》發表會說起。女朋友,7,24-2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魚玄阿璣(1998)。對運動路線的一些思考:同志協會醞釀成立有感。女朋友,14,3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淡菜(1997)。認同與標籤。女朋友,15,20-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齊天小聖、魚玄阿璣、喀飛、沙啞、漂亮(19970100)。牲禮英雄或戰略家--「現身」於現階段臺灣同志運動的發展及其意義。騷動,3,45-5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趙彥寧(19970100)。出櫃或不出櫃?--這是一個有關黑暗的問題。騷動,3,59-6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馬嘉蘭、紀大偉(19980500)。衣櫃,面具,膜: 當代臺灣論述中同性戀主體的隱/現邏輯。中外文學,26(12)=312,130-14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賴正哲(1998)。在公司上班:新公園作爲男同志活動地點之研究。第三屆「性教育、性學、性別研究暨同性戀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日期: 4月26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賴正哲(1998)。在公司上班:新公園作爲男同志活動地點之研究。性/別政治與主體形構--第三屆四性研討會。台北:麥田。131-18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簡家欣(1997)。喚出女同志:九0年代台灣女同志的論述形構與運動集結(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WALF同志工作小組(1996)。臺大強迫曝光事件調查報告書。臺北:WALF同志工作小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993)。電影欣賞。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994)。島嶼邊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鄭美里(1997)。女兒圈:臺灣女同志的性別、家庭與圈內生活。臺北:女書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