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政治意識形態、文學歷史與文學敘事─台灣五0年代反共文學研究
作者:陳康芬
作者(外文):Kang-Fen Chen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語文學系
指導教授:顏崑陽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6
主題關鍵詞:五0年代道德敘事文學歷史政治意識形態反共小說moral narrativeliterary historyTaiwanese anti-communism literaturepolitical idealogy1950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5) 博士論文(5)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5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79
本論文試圖從政治意識形態、文學歷史與文學敘事之間所形成的互涉關係,研究台灣五0年代反共文學的歷史意義。反共文學體制的出現既反應(執政的)國民黨透過政治形態主導特定文學類型發展的現象,也可以作為觀察「反共」文學觀念如何因散佈流通而取得文學正當性的權力運作的概念對象。因此,本論文認為反共文學體制內的歷史現象,並不能只是簡化為國家暴力的結果,而可以將之理解為「文學價值觀如何為政黨政治意識形態所主導、並制約於文學歷史的客觀現實發展環境的歷史特徵」。
這些特徵包括「反共」目的與國民黨革命建國意識形態之間所形成的歷史因果關係與精神結構、「半官方」性質的文學組織化、三大文藝運動的社會控制與其中所內蘊的社會衝突、文藝論述的流變、反共敘事的道德化模式、以及受限於政黨建國意識形態(三民主義建國)、歷史現實(反共復國)的敘事想像。這些特徵顯示文學與政治之間既是對抗又是協商的複雜權力關係,同時也說明反共文學在戰後臺灣的文學歷史的特殊屬性,在斷裂「臺灣新文學傳統」的顯性歷史特徵之外,還夾藏著透過文化/文學體制所收編、帶有延展意義的隱性發展面向。
本論文認為這個影響包括:政治權力透過與民間文化/文學知識份子社群之間的合作關係,主導與其政治(/建國)意識形態對等或相容的文學類型發展;國家文學政策導向與自由市場經濟社會結構之間難以整合而發展出的「不均衡現代性」、以及文藝論述流變在傳統性、現代性之間不穩定,但持續進行的知識權力鬥爭、並獲得體制發展的(中國右翼)民族國家想像的文學邏輯。
帶有(中國右翼)民族國家想像的文學邏輯,顯示民族文化傳統與西方文明現代性接軌過程中,透過敘事的寫實主義的美學形式,以及文化層面所突顯的人性、善惡、道德等普世性價值,轉化到政治民族自我認同的正當性。而敘事的反共想像,則表現在鞏固文化民族主義的國家意識形態與對應國際現實的「自由中國」形象。前者以儒家倫理的「家-國」秩序為基礎,後者為國民黨政權「右翼中國」的威權體制型塑民主統治形象。這些對臺灣文學中「臺灣鄉土」的體制發展都具有相關的影響。影響包括:無關政治性或無左翼思想傾向的政治性與社會性內涵;符合政黨政治力所規範的文化民族主義傾向,其中最重要的傾向,包括:以反日本的漢民族意識與帶有族群屬性的鄉土意識;正向的人性(人道)主義與鄉土烏托邦的美學性文學思維。
Taiwan’s Anti-Communist fictions became the major category of literature in 1950s because of the literary policy held by Kuo-Min-Ttang.(K.M.T.)It was caused by two historical experiences. The first one was the mutually beneficial relation of the Leftist Revolution Literature and Chinese Communist Party.(C.C.P.)The second one was the influence that C.C.P. led to publicize people in literary propaganda in The Unitary War Line to Fight Japan.
Both The China Literary Association and The China Council of Rewards established by Chang Dao- Fan(張道藩)under the order of Chiang Kai–shek(蔣介石)were official. They were the medium of Taiwan Anti-Communist literature, which was attributed to publicize the literary stratege from Three Principles of the People(三民主義)-the ideology of founding a nation hold by K.M.T. This ideology influnenced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literature in Taiwan after the World War Ⅱ. It was responsible for the emphasis on politics rather than on the art.
The purpose of the Literary Movement in Army in 1951 was to make the power of the army controlled by K.M.T. solid. The movement and the history in China were closely entwined. It also showed the trace of the imagination of modern China. The Culture Cleaninng Movement I n 1954 was a social phenomenon controlled by K.M.T. It didn’t last long, but influenced the literary system and contributed to the unblalanced field in literature because of the intervening politics. The Fighting Literary Movement in 1956 was another phenomenon of the intervention of the K.M.T. By exercising the policy, K.M.T. nourished certain genres of literature as the media of their political ideology. In the meanwhile, this movement also resulted in the decline of the anti-communist fiction and the disapproval of The Modernist Poetics in 1960s. The social and economical development started, looking for their autonomous principle of hierarchization.
There were three important categories of discourses in the system of Taiwan Anti-Communism Literature: the discourse of official anti-communism literature, the May Fourth tradition of Chinese Modern Literature and Taiwanese Modernism in 1960s. The vicissitudes of these three reflected the competition of the tradition, modernization and modernity. They are hard to be conform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ociety in Taiwan.
The narrative of Taiwan’s anti-communist fiction are borrowed from the left writers in China. The novelists use the following three kinds of value to enhance the foundations of their ideal: the value of humanism in May Fourth Liberalism, the value of good and evil in Christianity and the value of morality in Confucianism. According to the three kinds of value, Taiwanese anti-communist fictions deny the authority of C.C.P.in China. The values also show the dislike for the discourse of modernity in the left revolution literature.
The reality of Republic of China in Taiwan and the civil war between K.M.T. and C.C.P. resulted a nationalized narrative,,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he one of the left revolutional literature in China. Furthermore, 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right in China, the ideology of founding nation built by K.M.T. becomes the only one. This single ideology limit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ocal literature in Taiwan. The curb includes anti-Japan consciousness, nationalism of Taiwanese race and sustainability of humanism and the utopian localism.
一、小說文本
(1)反共小說
王平陵:
《歸來 》(台北:中華書局,1955年)。
《火種》(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55年)。
《茫茫夜》(台北:華國出版社,1953年)。
王藍:
《咬緊牙根的人》(台北:文壇社,1955年)。
《長夜》(台北:紅藍出版社,1960年)。
《藍與黑》(台北:紅藍出版社,1958年)。
(台北:九歌出版社,1998年)。
尼洛:
《咆哮荒塚》(台北:文壇社,1959年)。
《近鄉情怯》(台灣:世系出版社,1978年)。
田原:
《這一代》(台北:新中國出版社,1959年)。
朱心甯:
《大火炬的愛》(台北:重光文藝出版社,1952年)。
司馬中原:
《荒原》(高雄:大業書店,1963年)。
姜貴:
《旋風》(台北:明業出版社,1959年)。
《重陽》(台北:皇冠出版社,1973年)。
《碧海青天夜夜心》(高雄:長城出版社,1964年)。
徐速:
《星星之火》(台灣:高原出版社,1958年)。
查顯琳:
《火線上》(香港:亞洲出版社,1956年)。
孫陵:
《大風雪》(台北:拔提書局,1953年)。
《她是誰》(台北:不,1954年)。
郭衣洞:
《蝗蟲東南飛》(台北:文藝創作社,1953年。
郭嗣汾:
《危城記》(台北:大眾書局,1953年)。
《黎明的海戰》(台灣:亞洲出版社,年)。
《寒夜曲》(台北:海洋生活月刊,1955年)。
《威空長雲》(台灣:亞洲書局,1958年)。
《尼泊爾之戀》(高雄:大業書店,1957年)。
《風雪大渡河》(香港:亞洲書店,1959年)。
《夜歸》(台北:文壇社,1959年)。
陳紀瀅:
《荻村傳》(台北:皇冠出版社,1985年)。
《有一家》不詳
《赤地》(台北:文友出版社,1955年)。
《賈雲兒前傳》(台北:重光文藝出版社,1957年)。
《華夏八年》(台北:重光文藝出版社,1960年)。
潘人木:
《如夢記》(台北:重光文藝出版社,1951年)。
《蓮漪表妹》(台北:文藝創作出版社,1952年)。
(台北:爾雅出版社,2001年)。
楊念慈:
《金十字架》(台北:新新文藝社,1956年)。
《罪人》(高雄:大業書店,1960年)。
潘壘:
《還我山河》(原《紅河三部曲》)(香港:亞洲書店,1952年)。
《地層下》(《黑色的地平線》)(台北:百成書店,1953年)。
《血渡》(台北:中國文學出版社,1955年)。
《峽谷》(台北:明華出版社,1955年)。
(台北:聯經出版社,1977年)。
《歸魂》(台北:明華出版社,1955年)。
(台北:聯經出版社,1978年)。
墨人:
《孤島長虹》(台北:文壇社,1959年)。
澎湃(彭品光):
《荒島夢回》(台北:海洋生活月刊,1959年)。
穆穆:
《大動亂》(台北:中國文壇出版社,1953年)。
蕭傳文:
《征人之家》(台北:聯合書局,1963年)。
(2)非反共小說
呂赫若:
《呂赫若小說集:台灣第一才子》(台北:聯合文學,1995年)。
吳濁流:
《亞細亞孤兒》(台北:遠流出版社,1985年)。
廖秀清:
《恩仇血淚記》(台北縣汐止:作者自印,1957年)。
鍾理和:
《笠山農場》(台北:遠流出版事業公司,1988年)。

二、專著
(1)史料類
中國文藝協會:
《耕耘四年》(台北:中國文藝協會,1954年)。
《自由中國文藝集》(台北:正中書局,1954年)。
《文協十年》(台北:中國文藝協會,1960年)。
王集叢:
《戰鬥文藝論》(台北:文壇社,1955年)。
《三民主義文學論》(台北:帕米爾書店,1952年8月)。
《中國文藝問題》(台北:帕米爾書店,1954年)。
任卓宣(編):
《個人與國家》(台北:帕米爾書店,1957年)。
《民族文藝論文集》(台北:帕米爾書店重印,1976年)。
李文:
《當代中國自由文藝論》(香港:亞洲出版社,1955年)。
吳曼君:
《自由中國實踐克難運動》(台北:改造出版社,1953年)。
孫中山:
《三民主義》(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85年)。
孫旗:
《論中國文藝的方向》(香港:亞洲出版社,1956年)。
陳紀瀅:
《戰鬥文藝與自由文藝》(台北:文壇社出版社, 1955年)。
《文藝運動二十五年》(台北:重光文藝出版社,1977年)。
張道藩:
《三民主義文藝論》(台北:文藝創作出版社,1954年)。
《戰鬥文藝與自由文藝》(台北:文壇社, 1955年)。
《我們所需要的文藝政策》(台北:中國語文學會重刊本,1970年)。
《張道藩先生文集》(台北:九歌出版社,1990年)。
曾健民(編):
《1947-1949台灣文學問題議論集》(台北:人間出版社,1999年)
《新二二八史像-最新出土小說、詩、報導、評論》(台北:台灣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
葛賢寧:
《論戰鬥的文學》(台北:中華文化出版社,1955年)。
蔣中正:
《反共抗俄基本論》(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79年)。
《民生主義育樂兩篇補述》(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53年)。
劉心皇(選編):
《當代中國新文學大系:史料與索引》(台北:天視出版社,1981年)。

(2)文學/歷史類
丁守和(編):
《中國近代啟蒙思潮》(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年)。
王德威:
《如何現代,怎樣文學?十九、二十世紀中文小說新論》(台北:麥田出版社,1998年)
《歷史與怪獸-歷史、暴力、敘事》(台北:麥田出版社,2004年)。
尹雪曼:
《中華民國文藝史》(台北:正中書局,1976年)。
《中國新文學史論》(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83年)。
古繼堂:
《台灣小說發展史》(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年)。
申正浩:
《中國現代文學研究的基本視界》(台北:人間出版社,2005年)。
司徒衛:
《五十年代文學論評》(台北:成文出版社,1979年)。
司馬長風:
《中國新文學史》(台北:駱駝出版社,1987年)。
丹彌恩•葛藍(Damian Grant)著,顏元叔主譯:
《寫實主義》(台北:黎明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73年)。
行政院文建會(編印):
《中華民國文藝社團概況》(台北:文建會,1985年)。
呂正惠:
《戰後台灣文學經驗》(台北:新地文學出版社,1992年)。
李歐梵:
《現代性的追求-李歐梵文化評論精選集》(台北:麥田出版社,1996年)。
周策縱:
《五四運動史》(台北:桂冠,1989年)。
林書揚:
《從二二八到50年代白色恐怖》(台北:時報文化,1992年)。
茅家琦:
《蔣經國的一生和他的思想轉變》(台北:台灣商務出版社,2003年)。
倪偉:
《民族想像與國家統制-1928-1948年南京政府的文藝政策及文學運動》(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
陳平原:
《中國現代學術之建立-以章太炎、胡適之為中心》(台北:麥田出版社,2005年)。
陳思和:
《中國新文學整體觀》(台北:業強出版社,1990年)。
陳芳明:
《後殖民台灣-文學史論及其周邊》(台北:麥田出版社,2002年)。
許南村(編):
《反對言偽而辯-陳芳明台灣文學論•後現代論•後殖民論的批判》(台北:人間出版社,2002年)。
張玉法:
《中國近代現代史》(台北:東華書局,1991年)。
《近代中國民主政治發展史》(台北:東大出版社,1999年)。
《中華民國史稿》(台北:聯經,1998年)。
黃仁宇:
《近代中國的出路》(台北:聯經,1995年)。
馮啟宏:
《法西斯主義與三0年代中國政治》(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1998年)
《戰國策派之研究》(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2000年)。
彭瑞金:
《台灣新文學運動40年》(台北:自立出版社,1992年)。
葉石濤:
《台灣文學史綱》(高雄:文學界雜誌社,1987年)。
趙遐秋:
《台灣新文學思潮》(台北:人間出版社,2002年)。
鄭明娳:
《當代台灣政治文學論》(台北:時報文化,1994年)。
劉心皇:
《當代中國新文學大系-文學評論集》(台北:天視出版社,1980年)。
《現代中國文學史話》(台北:正中書局,1986年)。
《抗戰時期的文學》(台北:國立編譯館,1995年)。
劉紀蕙:
《心的變異-現代性的精神形式》(台北:麥田出版社,2004年)。
劉登翰等編:
《台灣文學史》(福建:海峽文藝出版社,1993年)

(3)社會/文化/政治/經濟類
王振輝:
《中國民族主義與馬克思主義的興起-清末初知識份子的困境與抉擇》(台北:韋伯文化事業出版社,1999年)。
文馨瑩:
《經濟奇蹟的背後-台灣美援經驗的政經分析》(台北:自立出版社,1990年)。
尤爾根•奧斯(Jurgen Osterhammel)著,朱章才譯:
《中國革命-1925、5、30上海》(台北:麥田出版社,2001年)。
安東尼•紀登斯(Anthony Giddens),胡宗澤、趙力濤譯:
《民族國家與暴力》(台北:左岸文化出版社,2001年)。
卡諾伊(Martin Carnoy)著,杜麗燕、李少軍譯:
《國家與政治理論》(台北:桂冠出版社,2002年)。
林武彥:
《蔣中正戰爭哲學思想研究》(台北:大航家出版社,2000年)。
林毓生:
《五四:多元的反思》(台北:風雲時代出版社,1989年)。
《政治秩序與多元社會》(台北:聯經出版社,1989年)。
《中國傳統的創造性轉化》(北京:三聯出版社,1992年)。
金耀基:
《中國現代化的歷程:知識份子與中國現代化》(台北:中國時報,1986年)。
香港嶺南學院翻譯系編譯:
《解殖與民族主義》(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8年)。
高宣揚:
《布爾迪厄》(台北:生智出版社,2002年)。
班納迪克•安德森(Benedick Anderson),吳叡人譯:
《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佈》(台北:時報文化,1994年)。
郭洪紀:
《文化民族主義》(台北:楊智文化出版社,1997年)。
黃金麟:
《歷史、身體、國家:近代中國的身體形成:1895-1937》(台北:聯經,2001年)
黃俊傑:
《台灣意識與台灣文化》(台北:正中書局,2000年)。
詹明信(Fredric Jameson)著,張京媛譯:
《馬克思主義-後冷戰時代的思索》(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4年)
舒衡哲(Vera Schwarcz)著,劉京建譯:
《中國啟蒙運動》(台北:桂冠,2000年)。
梁敬錞:
《中美關係論文集》(台北:聯經,1988年)。
葉仁昌:
《五四以後的反基督教運動-中國政教關係的解析》(台北:九大文化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
蔡英文、江宜樺(編):
《現代性與中國社會文化》(台北:新台灣人基金會,2002年)。
劉小楓:
《現代性社會理論緒論-現代性與現代中國》(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6年)
劉青峰(編):
《民族主義與中國現代化》(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4年)。
劉進慶:
《台灣戰後經濟分析》(台北:人間出版社,1992年)。
薛化元:
《自由中國與民主憲政-1950年代台灣思想史的一個考察》(台北:稻鄉出版社,1996年)
蔣永敬:
《孫中山與中國革命》(台北:台灣商務出版社,2000年)。
羅志田:
《民族主義與近代中國思潮》(台北:東大圖書,1998年)。
蕭公勤:
《歷史拒絕浪漫-新保守主義與中國現代化》(台北:致良出版社,1998年)
蕭新煌等編:
《解剖台灣經濟-權威體制底下的壟斷與剝削》(台北:前衛出版社,1992年)。
叢日云:
《在上帝與凱撒之間-基督教二元政治觀與近代自由主義》(台北:左岸文化出版社,2004年)。
三、學位論文
王梅香:
《肅殺歲月的美麗/ 美力?戰後美援文化與五、六0年代反共文學、現代主義思潮發展之關係》(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李麗玲:
《五0年代國家文藝體制下台籍作家的處境及其創作初探》(國立清華大學文學研究所(中文組)碩士論文,1995年)。
吳復華:
《反共/ 懷鄉:戰爭中國家對分類秩序(集體認同)的重構-以1949年中央日報台灣版為分析對象》(東海大學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秦慧珠:
《台灣反共小說研究(一九四九年至一九八九年)》(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0年)。
莊文福:
《大陸旅台作家懷鄉小說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2年)。
侯作珍:
《自由主義傳統與台灣現代主義文學的崛起》(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2年)。
陳良真:
《潘人木小說研究》(屏東師範學院語文教育學系碩士論文,2004年)。
黃玉蘭《台灣五0年代長篇小說的禁制與想像-以文化清潔運動與禁書為探討主軸》(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蔡其昌:
《戰後(1945-1959)台灣文學發展與國家角色》(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
蔡芳玲:
《一九四九年前後遷台作家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1996年)
曾薰慧:
《台灣五0年代國族想像中「共匪/ 匪諜」的建構》(東海大學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楊榮聰:
《文化建構與國民認同-戰後台灣的中國化》(國立清華大學社會人文所碩士論文1992年)。
簡弘毅:
《陳紀瀅文學與五0年代反共文藝體制》(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蕭阿勤:
《國民黨政權的文化與道德論述(1934-1991)-知識社會學的分析》(國立台灣大學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
應鳳凰:
Reassessing Taiwan’s Literary Fieald of the1950s’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ustin,2000

四、報刊雜誌論文
<在飛揚的年代-50年代文學座談會>,《聯副》(1980年5月4日-8日)
<文學的再出發-民國39年至48年的文學回顧>,《文訊月刊》第九期(1984年3月)
<50年代文學專輯>,《文學思潮》第七期(1980年7月)
梅家玲:
<性別V.S.家園:五0年代的台灣小說-以《文藝創作》與文獎會得獎小說為例>,《臺大文史哲學報》第五十五期(2001年11月)
趙彥寧:
<看不見的權力:非生殖/非親屬性論述的認識論分析>,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室《新聞學研究》(1998年1月),頁135-153
<流放的政權與流亡的身體-論五0年代公領域中的主體、物、與性別>,國立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主辦第三屆「性教育、性學、性別研究暨同性戀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1998年5月25日
<國族想像的權力邏輯-試論五0年代流亡主體、公領域與現代性之間的可能關係>,《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36期(1999年),頁37-84
<痛之華-五零年代國共之間的變態政治/性想像>,《酷兒:理論與政治專號》國立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第34期合刊,頁235-259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