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從出土帛書《易傳》看孔門易學政治教化的理解視域
作者:陳伯适
書刊名:出土文獻硏究視野與方法;第二輯;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 (主編)
頁次:1-39
出版日期:2011
出版項: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
主題關鍵詞:帛書易傳孔門政治教化
學門:歷史學
資料類型:專書論文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
期刊論文
1.陳來(2008)。馬王堆帛書《易傳》的政治思想--以《繆和》《昭力》二篇之義為中心。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45(2),32-4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忠軍(2007)。從帛書《易傳》看孔子易學解釋及其轉向。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44(3),86-9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郭彧(2007)。帛書《周易》以史解經芻議。周易研究,85,53-5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丁四新(2002)。帛書《繆和》略論。郾陽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2(1),135-14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徐強(2009)。今、帛本《易傳》「剛柔」解《易》的詮釋學考察。周易研究,93,27-3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郭沂(2004)。帛書《要》篇考釋。周易研究,66,36-5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來(1999)。帛書易傳與先秦儒家易學之分派。孔子研究,1999(4),24-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張克賓(2008)。由占筮到德義的創造性詮釋--帛書《要》篇「夫子老而好《易》」章發微。社會科學戰線,2008(3),47-5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劉震(2007)。帛書《昭力》易學觀初探。周易研究,82,19-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鄧立光(2000)。從帛書《易傳》析述孔子晚年的學術思想。周易研究,45,11-2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宋立林(2006)。孔子「易教」思想研究(碩士論文)。曲阜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克賓(2007)。帛本《易傳》詮釋理路論要(碩士論文)。山東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劉震(2007)。帛書《易傳》卦爻辭研究(博士論文)。山東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吳前衡(2008)。《傳》前易學。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立文(2008)。帛書周易注譯。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鄧球柏(2002)。帛書周易校釋。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鄭吉雄(20100000)。周易經傳文獻新詮。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李學勤(2001)。簡帛佚籍與學術史。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邢文(1997)。帛書周易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趙建偉(20000000)。出土簡帛《周易》疏證。臺北:萬卷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韓仲民(1992)。帛書說略。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廖名春(1998)。帛書《易傳》初探。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劉大鈞(2005)。今、帛、竹書《周易》綜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王化平(2007)。帛書《易傳》研究。成都:巴蜀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李學勤(1994)。走出疑古時代。遼寧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