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死生之域──周秦漢脈學之源流
作者:李建民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Li Jian-min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阮芝生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1999
主題關鍵詞:數術醫學周秦變革期生命醫療史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7)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85
本論文探討中醫經脈學說的源起。所研究的期間是自戰國迄於西漢末,正值中醫知識體系從眾說紛紜漸趨統一的時代。傳統對經脈觀念緣起的解釋,大致是認為與針灸術有密切關係。始初先民由經驗認知刺激個別腧穴有療病的功效。九針等工具的出現使腧穴位置與主治得以確立,遂能依主治性能歸納成經絡體系,乃由點而線累積而成。近年新出土的脈書與醫史文物顯示這樣的解釋已面臨修正的必要。本文即欲爬梳上古經脈學說的源流,並探討當時剛出現與脈學相關的新技術、新工具、以及新身體觀。本文將試圖解答以下幾個問題:什麼是「脈」?這個概念最早出現在何類文獻?此一概念純屬醫學範疇嗎?曾與哪些醫療技術結合?又是否可能與論脈時無所不在的數術之學割離?最後,新工具在脈學體系化的過程究竟扮演了什麼角色?
本論文發現脈是傳統中國醫學最關鍵的概念,但最初脈學並非醫者所獨擅。此外在周、秦之時也有燕齊、秦蜀、荊楚等三派地域之別,可謂百花齊放。種種脈學著作在多系並存的情形之下,又都透過依托、密傳以及文本疊壓的方式流傳下來。而更重要的是,脈學的大傳統隨著不同時代又各有顯著特色。本論文將上古脈學史分析為「王官」、「方者」、以及「醫經」三個時代,並以此架構闡述脈學的發展。
我將脈學體系化的過程稱為數術化的程序。易言之,它從一些零散的醫學經驗躍升為體系性的學問的過程中,是建立在氣、陰陽、五行以及感應等數術概念之上的。脈概念的萌發延續了兩種人體的知識,醫者由人體多處搏動之處「脈診」逐步延伸為脈循行的最初路線;此外由刮除體表膿血的「啟脈」技術的經驗,類推出伏行體內有脈。這就是後世所謂「經脈」概念的雛形。而將這些經驗理論化是依賴數術及天人感應,隨著規律性天文知識的成熟,「王官」時代的人們也相信脈在人體的流注也一定有相應的宇宙秩序。方者接受了這個新的身體觀以身按驗,在身體模擬天地運行的過程,發展出導引、行氣等新的技術。他們認為人體的氣與天道宇宙的規律一樣,隨著時間與方位之別而有盛衰變化,這種變化的規律是可以用陰陽、五行、干支等符號表述,甚至於推算或預測。本論文稱此為「數術的身體觀」。從此再進一步發展成一個周而復始、循環不息的宇宙形式,這個宇宙有固定的循環方向;循環動力的來源被認為是與某個臟器有關;同時,由觀察循環的週期與強弱可以推知整體運行是否正常。所謂「脈」,正是人體宇宙循環的軌道,有如天體、水道運行的路徑。也有如天官可由災異推知天體的失序,都水可由氾濫察知水道的鬱滯,醫者也可以用脈象失常來診斷人體的疾病。所以脈的概念是這個新身體觀的核心,是「所以能決死生」的基準。這個身體觀成為傳統中醫學的基礎。今日對於經脈體系的認知相對於傳統中醫學已有差異,這個差異不但是因為氣、陰陽、五行、感應等個別概念的變化,更是由於整個數術的宇宙論的崩潰。宇宙論概念的崩潰也致使現代人的身體經驗產生變化。我們今日研究這個無法目驗,亦不能以現代解剖學解釋的脈,其意義在於提供另外一種了解生命或人體的範式。
此外,本論文認為針灸療法與脈學有密切關係。今日討論脈的發現與產生,往往太重視針具的角色。針灸療法從刺經到刺穴的轉變,無疑與工具的進步有關。但那已是在脈學體系化較晚的下一個階段。針具的進化導致腧穴性質與位置的確定,也對於脈從獨立演變至經不離穴的概念也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參 考 書 目
(一)傳統醫籍(包括點校、譯注、輯佚、景印醫籍)
丁光迪主編,《諸病源候論校注》(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4)。
小曾戶洋監修,《仁和寺本黃帝內經太素》(大阪:東洋醫學研究會,1981)。
中莖謙,《扁鵲傳正解》(文政六年〔1823年〕晛齊藏板本)。
丹波元簡等編,《素問識‧素問紹識‧靈樞識‧難經疏證》(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4)。
丹波元簡,《扁鵲倉公傳彙考》(存誠藥室藏本)。
丹波康賴,《醫心方》(北京:華夏出版社,1993)。
片倉元周,《青囊瑣探》,收入《皇漢醫學叢書》第13冊(高雄:平凡出版社影印本)。
牛兵占等,《中醫經典通釋:黃帝內經》(石家莊:河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4)。
王叔和,《脈經》(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1998)。
王肯堂彙輯,《醫統正脈全書》(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影印,1975)。
石宗哲,《古診脈說》,收入《臨床實踐鍼灸流儀書集成13》(大阪:オリエント臨床文獻研究所景印,1997)。
朱偉常,《冷廬醫話考注》(上海:上海中醫學院出版社,1993)。
朱震亨,《丹溪心法》,收入《丹溪醫集》(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5)。
吉益東洞,《古書醫言》,收入《皇漢醫學叢書》第13冊(高雄:平凡出版社影印本)。
多紀元胤,《中國醫籍考》(高雄:平凡出版社,1961)。
呂廣、楊玄操等,《難經集註》(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55)。
李延,《脈訣彙辨》(台北:五洲出版社,1984)。
李時珍,《本草綱目》(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1)。
李時珍,《奇經八脈考》(四庫全書本)。
李駉,《黃帝八十一難經纂圖句解》(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7)。
李瀠,《身經通考》(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1993)。
周孔四,《周氏經絡大全注釋》(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
周振武,《人身通考》(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4)。
周學海,《讀醫隨筆》(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7)。
俞鼎芬、倪法沖、劉德榮,《李濂醫史校注》(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1992)。
南京中醫學院編,《黃帝內經素問譯釋》(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6)。
茹古香、薛鳳奎、李德新,《十四經發揮校注》(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6)。
原昌克子柔,《叢桂偶記》,收入《皇漢醫學叢書》13冊(高雄:平凡出版社影印)。
孫思邈,《千金要方》(北京:華夏出版社,1993)。
徐大椿,《醫學源流論》,收入鮑國華主編《中國醫學大成》第45冊(台北:牛頓出版有限公司,1990)。
徐春甫,《古今醫統大全》(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6)。
殷仲春,《醫藏目錄》(傅斯年圖書館善本書)。
馬蒔,《黃帝內經靈樞注証發微》(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4)。
張介賓,《醫易義》,收入氏著《類經附翼》(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6)。
張介賓,《類經》(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4)。
張太素,《太素脈訣祕傳》(上海:千頃堂書局,1935)。
張志聰,《黃帝內經素問集註》(台北:文光圖書公司,1982)。
張琦,《素問釋義》(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98)。
張燦玾、徐國仟主編,《鍼灸甲乙經校注》(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6)。
曹元宇輯注,《本草經》(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7)。
莫枚士,《研經言》(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0)。
莫枚士,《經方例釋》(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6)。
馬繼興,《神農本草經輯注》(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5)。
郭靄春主編,《黃帝內經素問校注》(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2)。
郭靄春編著,《黃帝內經靈樞校注語譯》(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1992)。
郭靄春、張海玲編,《傷寒論校注語譯》(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1996)。
陸拯主編,《近代中醫珍本集‧醫經分冊》(浙江科學技術出版社,1990)。
黃龍祥校注,《黃帝針灸甲乙經》(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1990)。
黃龍祥主編,《針灸名著集成》(北京:華夏出版社,1997)。
馮漢鏞,《古方書輯佚》(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3)。
馮漢鏞,《唐宋文獻敬見醫方證治集》(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4)。
滑壽,《難經本義》(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5)。
葉霖,《難經正義》(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0)。
廖育群譯注,《黃帝八十一難經》(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6)。
趙學敏,《串雅內編》(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影印,1956)。
劉完素,《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1998)。
蕭延平校正,《黃帝內經太素》(台北:文光圖書有限公司,1981)。
錢超塵主編,《千金翼方詮譯》(北京:學苑出版社,1995)。
尚志鈞輯校,《補輯肘後方》(合肥: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1996)。
尚志鈞、翟雙慶等,《中醫八大經典全注》(北京:華夏出版社,1994)。
(二)傳統典籍
于,《香草續校書》(台北:崧高書社,1985)。
文廷式,《純常子枝語》,收入趙鐵寒編《文廷式全集》(台北:大華印書館,1969)。
方以智,《物理小識》(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8)。
王卡點校,《老子道德經河上公章句》(北京:中華書局,1993)
王先謙,《漢書補注》(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5)。
王利器,《新語校注》(台北:明文書局,1987)。
王利器,《鹽鐵論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2)。
王叔岷,《莊子校詮》(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8)。
王叔岷,《列仙傳校箋》(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5)。
王念孫,《廣雅疏證》(台北:廣文書局,1991)。
王明,《抱朴子內篇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88)。
王明,《太平經合校》(北京:中華書局,1992)。
王重民,《校讎通義通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王逵,《蠡海集》(新文豐叢書集成新編‧第43冊)。
王聘珍,《大戴禮記解詁》(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5)。
孔鮒,《孔叢子》,收入王謨輯《增訂漢魏叢書》﹝三﹞(台北:大化書局景印,1988)。
司馬遷,《史記》(台北:鼎文書局,1984)。
史游,《急就篇》(四庫全書本)。
任乃強,《華陽國志校補圖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朱謙之,《老子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91)。
安井衡,《管子纂詁》(台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6)。
吳雲、李春台,《賈誼集校注》(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
李定生、徐慧君,《文子要詮》(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88)。
李延壽,《南史》(台北:鼎文書局,1976)。
汪繼培,《潛夫論箋》(台北:漢京文化事業公司,1984)。
阮元,〈性命古訓‧附威儀說〉,收入氏著《揅經室集》(北京:中華書局,1993)。
宋衷注,《世本》(傳世藏書本‧史庫雜史類)。
周壽昌,《漢書注校補》(台北:鼎文書局,1977)。
俞正燮,《癸巳類稿》(台北:世界書局,1980)。
凌稚隆輯校,《史記評林》(台北:地球出版社,1992)。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台北:蘭臺書局,1983)。
洪興祖,《楚辭補注》(台北:漢京文化事業公司,1983)。
范照藜,《春秋左傳釋人》(如不及齋藏板本)。
范曄,《後漢書》(台北:洪氏出版社,1978)。
郎瑛,《七修類稿》(北京:中華書局,1961)。
韋昭,《國語注》(台北:漢京文化事業公司,1983)。
孫希旦,《禮記集解》(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4)。
孫詒讓,《周禮正義》(北京:中華書局,1987)。
班固,《漢書》(台北:洪氏出版社,1975)。
張君房,《雲笈七籤》(北京:華夏出版社,1996)。
梁啟雄,《荀子簡釋》(台北:華正書局,1974)。
畢沅,《釋名疏證》(台北:廣文書局,1979)。
郭慶藩,《莊子集釋》(台北:木鐸出版社,1983)。
陳立,《白虎通疏證》(北京:中華書局,1994)。
陳奇猷,《韓非子集釋》(台北:華正書局,1974)。
陳奇猷,《呂氏春秋校釋》(台北:華正書局,1985)。
陳壽,《三國志》(台北:鼎文書局,1987)。
陸佃,《鶡冠子集解》(上海:廣益書局,1936)。
惠士奇,《禮說》(嘉慶三年蘭陔書屋本)。
馮達甫,《老子譯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黃生,《字詁義府合按》(台北:洪葉文化事業公司,1992)。
黃暉,《論衡校釋》(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
黃懷信、張懋鎔、田旭東,《逸周書彙校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程樹德,《論語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90)。
楊伯峻,《春秋左傳注》(台北:源流出版社,1982)。
楊伯峻,《列子集釋》(台北:華正書局,1987)。
趙仲邑,《新序詳注》(北京:中華書局,1997)。
趙善治,《說苑疏證》(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6)。
趙翼,《陔餘叢考》(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
劉向集錄,《戰國策》(台北:里仁書局,1982)。
劉盼遂,《論衡集解》(台北:世界書局,1976)。
蔣超伯,《南漘楛語》(兩鬳山房校刊本)。
鄭萬耕,《太玄校釋》(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89)。
顏昌嶢,《管子校釋》(長沙:岳麓書社,1996)。
魏達純,《韓詩外傳譯注》(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3)。
嚴可均輯,《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北京:中華書局,1987)。
嚴遵,《老子指歸》(北京:中華書局,1994)。
蘇軾,《東坡志林》(北京:中華書局,1997)。
蘇輿,《春秋繁露義證》(北京:中華書局,1992)。
顧詠植,《周禮醫官詳說》(天南遯叟手校本)。
(三)近人論著
《中國軍事史》編寫組,《武經七書注譯》(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1)。
《中華全國首屆馬王堆醫書學術討論會──湖南中醫學院論文專集》(長沙:湖南中醫學院,1990)。
《中華全國首屆馬王堆醫書學術討論會論文專集》上、下兩冊(1990)。
《中醫學三百題》編委會編,《中醫學三百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精選英漢醫學詞典》(Concise Medical Dictionary 2/E)(台北:藝軒圖書公司,1991)。
丁光迪,《金元醫學》(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1987)。
丁光迪,《諸病源候論養生方導引法研究》(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3)。
丁鑒塘,〈中國古代藥物研磨粉碎工具的應用和發展〉,《中華醫史雜誌》14卷3期(1984)。
人民教育出版社《工農知識青年自學讀物》編輯組編,《為革命當好赤腳醫生》(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3)。
上海中醫學院、浙江中醫學院等編,《赤腳醫生手冊》(上海:上海市出版社革命組,1970)。
上海市川沙縣江鎮公社衛生院編,《赤腳醫生教材》(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77)。
于景讓,〈中國本草學起源試測──山海經與神農本草經──〉,《大陸雜誌》23卷5期(1961)。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儀器廠工人理論組編,《滿城漢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河北省文物管理處編,《滿城漢墓發掘報告》(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漢長安城未央宮》(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6)。
中國醫籍提要編寫組,《中國醫籍提要》(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
中華全國中醫學會、陝西分會兒科專業委員會編,《千金小兒方校釋》(西安:陝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92)。
中醫研究院醫史文獻研究室,〈從三種古經脈文獻看經脈學說的形成和發展〉,收入馬王堆漢墓帛書整理小組編《馬王堆漢墓帛書五十二病方》(北京:文物出版社,1979)。
公盾、鄭迪,《簡明中外醫史手冊》(太原:山西科學教育出版社,1986)。
文齊國,〈兩千年前的地下車馬陣──綿陽永興雙包山二號西漢木墓發掘記〉,《文物天地》1998年3期。
方詩銘,〈黃巾起義的一個道教史的考察〉,《史林》1997年2期。
毛良,〈《行氣玉佩銘》及其釋文的討論〉,《中華醫史雜誌》1982年2期。
毛良,〈《足臂十一脈灸經》的「脈」是「經筋」嗎?〉,《中華醫史雜誌》1985年4期。
毛良,〈古醫書《脈法》詮釋〉,《上海中醫藥雜誌》1983年10期。
毛良,〈我對經絡及其學說起源的看法〉,《上海中醫藥雜誌》1981年9期。
王一方,〈荊楚醫學與中醫學的建構〉,《中國文化月刊》171期(1994)。
王卜雄、周世榮,《中國氣功學術發展史》(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89)。
王仁湘,〈中國古代進食具匕箸叉研究〉,《考古學報》1990年3期。
王仁湘,〈漢畫芝草小識──從四川出土的畫像磚畫像談起〉,收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編《四川考古論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
王卡,〈《黃書》考源〉,《世界宗教研究》1997年2期。
王玉川,〈《扁鵲傳》「尸厥」新解〉,《北京中醫學院學報》1993年3期。
王玉川,〈試論經脈氣血循環理論的發展演變〉,《北京中醫學院學報》1991年2、3期。
王玉川,《運氣探秘》(北京:華夏出版社,1993)。
王吉民,《中國歷代醫學之發明》(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6)。
王旭東,《中國傳統性醫學》(台北:啟業書局,1992)。
王利器,〈葛洪對中國古代煉金術和傳染病學的貢獻〉,《傳統文化與現代化》1993年2期。
王利器,《葛洪論》(台北:五南圖書公司,1997)。
王志強編,《內難經三十論》(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4)。
王亞威、莫楚屏,〈對靈樞經骨度篇有關表面解剖學記載的考證〉,《中醫雜誌》1957年8號。
王季星,〈行劍珌銘文考釋〉,《學原》2卷3期(1949)。
王定福、羅萍,〈合江出土東漢「秘戲」陶俑〉,《四川文物》1992年4期。
王明輝,《中醫性醫學》(台北:旺文社,1993)。
王振鐸,〈論漢代飲食器中的卮和魁〉,收入氏著《科技考古論叢》(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
王健文,〈「死亡」與「不朽」:古典中國關於「死亡」的概念〉,《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報》22號(1996)new window
王唯工,〈中國醫學之現代觀〉,《中央研究院物理所集刊》16卷(1986)
王進玉,〈敦煌醫學文獻論者目錄〉,《中華醫史雜誌》17卷1期(1987)
王新華編,《中國歷代醫論精選》(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
王葆玹,〈西漢易學卦氣說源流考〉,《中國哲學史研究》1989年4期。
王葆玹,《今古文經學新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頁31∼34。
王道坤,〈敦煌石窟壁畫醫學研究〉,收入段文杰等編《敦煌學國際研討會文集:石窟考古編》(瀋陽:遼寧美術出版社,1995)。
王道還,〈論《醫林改錯》的解剖學──兼論解剖學在中西醫學傳統中的地位〉,《新史學》6卷1期(1995)。
王夢鷗,《鄒衍遺說考》(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6)。
王鳳陽,《古辭辨》(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
王德深編,《中國針灸文獻提要》(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6)。
王潤生、楊淑坤、王繼紅編,《中醫復方研究和應用》(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1993)。
王範之,〈先秦醫學史料一斑〉,《中華醫史雜誌》1953年4號。
王範之,〈從山海經的藥物使用來看先秦時代的疾病情況〉,《醫學史與保健組織》1957年3號。
王範之,《呂氏春秋研究》(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出版社,1993)。
王樹岐、李經緯、鄭金生,《古老的中國醫學──中國醫學編年史研究》(台北:緯楊文化公司,1990)。
王樹芬,〈我國歷史上的大疫及其發生規律初探〉,《中醫雜誌》1995年6期。
王樹芬等,《太醫名醫奇案賞析》(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6)。
丘主賜,《十二經症候與臨床》(台北:立得出版社,1992)。
史仲序,《中國醫學史》(台北:正中書局,1984)。
史樹青,〈古代科技事物四考〉,《文物》1962年3期。
史蘭華等編,《中國傳統醫學史》(北京:科學出版社,1992)。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綿陽市博物館,〈綿陽永興雙包山二號西漢木墓發掘簡報〉,《文物》1996年10期。
四川省博物館、青川縣文化館,〈青川縣出土秦更修田律木牘──四川青川縣戰國墓發掘簡報〉,《文物》1982年1期。
左言東編,《先秦職官表》(北京:商務印書館,1994)。
左松超,〈馬王堆漢墓研究資料目錄索引〉,《書目季刊》23卷1期(1989)。
甘肅省博物館、甘肅省武威縣文化館,〈武威旱灘坡漢墓發掘簡報──出土大批醫藥簡牘〉,《文物》1973年12期。
甘肅省博物館、武威縣文化館合編,《武威漢代醫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75)
白純,〈古針演化概貌〉,《中華醫史雜誌》23卷2期(1993)。
石學敏、韓景獻、秦文宇,〈試論《靈樞‧經脈》篇「是動」和「所生」病〉,《中國針灸》1988年2期。
任應秋,《通俗中國醫學史話》(重慶:重慶人民出版社,1957)。
任應秋,《中醫脈學十講》(台北:華聯出版社,1985)。
任應秋,《任應秋論醫集》(台北:啟業書局,1989)。
安丘縣文化局、安丘縣博物館編,《安丘董家莊漢畫像石墓》(濟南:濟南出版社,1992)。
安迪光,〈論《後漢書》張仲景之無傳──試解吉益東洞之疑〉,收入中國中醫研究院編《中國中醫研究院三十年論文選》(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1986)。
曲英杰,〈「工商食官」辨析〉,《中國史研究》1985年2期。
朱文鑫,《史記天官書恆書圖考》(上海:商務印書館,1934)。
朱良志,〈試論中國古代生命哲學──以「生」字為中心〉,《傳統文化與現代化》1996年2期。
朱維錚、姜義華,《章太炎選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朱鳳瀚,〈商周時期的天神崇拜〉,《中國社學科學》1993年4期。
朱謙之,〈周秦諸子學統述〉,收入氏著《古學扈言》(上海:泰東圖書局,1927)。
江陵張家山漢簡整理小組,〈江陵張家山漢簡《脈書》釋文〉,《文物》1989年7期。
江紹原,《江紹原民俗學論集》(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8)。
江潤祥、關培生,〈《山海經》藥物新探〉,收入氏著《杏林史話:中國醫藥學史論文集》(香港:中大出版社,1990)。
江曉原,〈「天地陰陽交歡大樂賦」發微〉,《漢學研究》9卷1期(1991)。new window
江曉原,〈高羅佩《秘戲圖考》與《房內考》之得失及有關問題〉,《中國文化》11期(1995)。
江曉原,《天學真原》(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2)。
江曉原,《性張力下的中國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阮芝生,〈三司馬與漢武帝封禪〉,《台大歷史學報》20期(1996)。new window
何少初編,《古代名醫解周易》(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1991)。
何丙郁,《從理氣數觀點談子平推命法》(香港:香港大學出版社,1990)。
何志國,〈西漢人體經脈漆雕考──兼談經脈學起源的相關問題〉,《大自然探索》1995年3期。new window
何志國、唐光孝,〈我國最早的人體經脈漆雕〉,《中國文物報》15期(總379期),1994.4.17。
何志國等,〈人體經脈漆雕年代及相關問題考察〉,《四川文物》1997年1期。
何宗禹,〈馬王堆古醫書中經絡針灸研究資料探討〉,《中華醫史雜誌》1980年2期。
何保儀等,《國寶重輝──重鑄宋代天聖針灸銅人》(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1991)。
何炳棣,〈華夏人本主義文化:淵源、特徵及意義〉,《二十一世紀》1996年4月號。new window
何時希編,《中國歷代醫家傳錄》(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1)。
何清谷,〈戰國興起的幾項軍事體育運動〉,《人文雜誌》1982年4期。
何愛華,〈中國醫學奠基者齊國醫家秦越人〉,《管子學刊》,1992年3期。
何愛華,〈秦越人(扁鵲)生卒及行醫路徑考〉,《新中醫藥》9卷8期(1958)。
何愛華,〈關於「脈學研究」的幾個問題〉,《上海中醫藥雜誌》1958年3月號。
何愛華,〈試論淳于意(倉公)在脈學上的成就〉,《中醫藥學報》1980年1、2期。
何愛華,〈齊派醫學簡論〉,《管子學刊》1990年1期。
何愛華,《黃帝內經書證》(哈爾濱:黑龍江中醫學院,1984)。
何雙全,〈《武威漢代醫簡》釋文補正〉,《文物》1986年4期。
何雙全,〈天水放馬灘秦簡綜述〉,《文物》1989年1期。
余自漢,〈帛書《陰陽脈死候》和《靈樞‧經脈篇》〉,《中華醫史雜誌》1984年4期。
余自漢等,《內經靈素考》(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2)。
余亞綱,《生命三元論》(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3)。
余無言,〈中醫外科簡史〉,《浙江中醫雜誌》1957年6月號。
余雲岫,〈醫家五行說始於鄒衍〉,《醫史雜誌》3卷3期(1951)。
余嘉錫,〈論衡中所稱道人道士與道家〉,收入氏著《余嘉錫論學雜著》(北京:中華書局,1962)。
余嘉錫,《古書通例》(台北:丹青圖書公司,1987)。
余嘉錫,《四庫提要辨證》(北京:中華書局,1985)。
余嘉錫,《目錄學發微》(成都:巴蜀書社,1991)。
余瀛鰲、傅景華,《中國古籍珍本提要》(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1992)。
余巖,《古代疾病名候疏義》(台北:自由出版社,1972)。
余巖,〈毒藥辨〉,收入氏著《醫學革命論選》(北縣:藝文印書館,1976)。
吳予敏,〈論周禮的建構及其對村社禮俗傳統的揚棄〉,《學人》1輯(1991)。
吳考槃,《黃帝素靈類選校勘》(台北:啟業書局,1987)。
吳元真,〈宋《新鑄銅人腧穴針灸圖經》殘石的再次發現及其整體復原初探〉,《北京文物與考古》2輯(1991)。
吳承仕,〈男女陰釋名〉,《華國》2期2冊(1924)。
吳承玉、吳承絕,《脈學釋義》(上海:上海中醫藥大學出版社,1996)。
吳釗,〈「和」、「穆」辨〉,收入復旦大學中文系編《選堂文史論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吳國良,〈徐靈胎世系及相關問題考證〉,《中華醫史雜誌》1995年3期。
吳國定,《內經解剖生理學》(北縣:國立中國醫藥研究所,1991)。
吳榮曾,〈《後漢書》中的越方〉,收入《盡心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
吳榮曾,〈鎮墓文中所見到的東漢道巫關係〉,收入氏著《先秦兩漢史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95)。
吳銳,〈司馬遷學術淵源談──釋「司馬氏世主天官」〉,《史學史研究》1997年3期。
吳彌漫,〈從《內經》看十二經脈理論的形成過程〉,《中華醫史雜誌》1992年4期。
吳,〈漢代之巫風〉,收入氏著《吳文集‧第一卷》(北京:北京出版社,1988)
呂子方,〈五天廷〉,收入氏著《中國科學技術史論文集》(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
呂思勉,《先秦學術概論》(上海:世界書局,1933)。
呂思勉,《秦漢史》(台北:台灣開明書局,1983)。
呂思勉,《論學集林》(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7)。
呂超如編,《藥王考與鄚州藥王廟》(廣州:實學書局,1948)。
呂錫琛,《道家、方士與王朝政治》(長沙:湖南出版社,1991)。
宋兆麟,〈生育巫術對藝術的點染〉,《文博》1990年4期。
宋向元,〈東漢以來方士與醫藥〉,《醫史雜誌》2卷3、4期(1948)。
宋書功,《中國古代房室集要》(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1991)。
宋鎮豪,〈商代的巫醫交合和醫療俗信〉,《華夏考古》1995年1期。
岑溢成,〈阮元《性命古訓》析論〉,收入《清代經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4)。new window
束世徵,〈中國古代醫藥衛生考〉,《中國文化研究彙刊》5卷(1945)。
李生紹,〈穴經起源關係考〉,《上海針灸雜誌》1989年4期,1990年1期。
李伯聰,〈中醫學歷史和發展的幾個問題〉,收入《科學傳統與文化──中國近代科學落後的原因》(西安:陝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83)。
李伯聰,《扁鵲和扁鵲學派研究》(西安:陝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90)。
李均明、何雙全編,《散見簡牘合輯》(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
李志林,《氣論與傳統思維方式》(上海:學林出版社,1990)。
李志道,〈《足臂十一脈灸經》學術觀點在內經中的體現〉,《中醫雜誌》1982年9期。
李宗侗,《歷史的剖面》(台北:文星書局,1965)。
李宗侗,《中國古代社會史》(台北:華岡出版有限公司,1977年版)。
李建民,〈祟病與「場所」:傳統醫學對祟病的一種解釋〉,《漢學研究》12卷1期(1994)。new window
李建民,〈馬王堆漢墓帛書「禹藏埋胞圖」箋証〉,《史語所集刊》65本4分(1994)。new window
李建民,〈「婦人媚道」考──傳統家庭的衝突與化解方術〉,《新史學》7卷4期(1996)。new window
李建民,〈中國古代「禁方」考論〉,《史語所集刊》68本1分(1997)。new window
李建民,《中國古代游藝史──樂舞百戲與社會生活之研究》(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3)。new window
李洪濤、張自雲,〈關於《內經》針灸穴位的整理〉,《安徽中醫學院學報》1983年2期。
李約瑟,〈中國古代的疾病記載〉,收入潘吉星主編《李約瑟文集》(瀋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1986)。
李約瑟,《中國古代科學思想史》(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
李茂如、胡天福、李若鈞,《歷代史志書目著錄醫籍匯考》(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4)。
李祖德,〈試論秦漢的黃金貨幣〉,《中國史研究》1997年1期。
李敖,《孫逸仙和中國西化醫學》(台北:文星書局,1965)。
李梅麗,〈馬王堆漢墓研究論著簡目〉,收入《馬王堆漢墓研究文集》(長沙:湖南出版社,1994)。
李景星,《史記評議》(吉林: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86)。
李經緯,〈中國古代尸體防腐的探討〉,《中華醫史雜誌》1980年1期。
李經緯,〈中國古代麻醉與外科手術略舉〉,《中醫雜誌》1985年5期。
李經緯,〈《諸病源候論》的病因學研究〉,《中華醫史雜誌》1991年3期。
李經緯、張志斌,〈中國醫學史研究60年〉,《中華醫史雜誌》26卷3期(1996)。
李經緯主編,《中醫人物詞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8)。
李經緯、鄢良,《西學東漸與中國近代醫學思潮》(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0)。
李經緯、鄢良、朱建平,《中國古代文化與醫學》(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0)。
李經緯、朱建平編,《中國傳統健身養生圖說》(北京:中國書店,1990)。
李經緯、李志東,《中國古代醫學史略》(石家莊:河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0)。
李經緯、孫學威,《四庫全書總目提要‧醫家類及續編》(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2)。
李經緯主編,《中國古代醫史圖錄》(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2)。
李零,〈出土發現與古書年代的再認識〉,《九州學刊》3卷1期(1988)。
李零,〈「式」與中國古代的宇宙模式〉,《中國文化》4期(1991)。
李零,〈馬王堆房中書研究〉,《文史》25輯(1992)。
李零,〈尸體防腐、冶金和煉丹〉,《文物天地》1992年4期。
李零,〈說「黃老」〉,《道家文化研究》5輯(1994)。
李零,〈戰國秦漢方士流派考〉,《傳統文化與現代化》1995年2期。
李零,〈西周金文中的職官系統〉,收入《盡心集:張政烺先生八十慶壽論文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
李零,〈道家與中國古代的「現代化」〉,《道家文化研究》10輯(1996)。
李零,〈中國古代地理的大視野〉,《九州》1冊(1997)。
李零,〈東漢魏晉南北朝房中經典流派考〉,《中國文化》15、16期(1997)。
李零,〈毒藥一家〉,《讀書》1997年3期。
李零,〈秦漢禮儀中的宗教──關於《史記‧封禪書》和《漢書‧郊祀志》的考古學思考〉(作者寄贈打字稿本)。
李零,《中國方術考》(北京:人民中國出版社,1993)。
李零編,《中國方術概觀‧房中卷》(北京:人民中國出版社,1993)。
李零,《李零自選集》(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
李鼎,〈《素問‧脈解篇》新證〉,《上海中醫藥雜誌》1979年1期。
李鼎,〈十二經血氣多少問題〉,《中醫雜誌》1983年10期。
李鼎,〈從馬王堆墓醫書看早期的經脈學說〉,收入郭靄春主編《中國針灸薈萃‧現存針灸醫籍之部》(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3)。
李鼎,〈《脈書》臂五脈與六手經及其經穴主治關係的分析〉,收入氏著《針灸學釋難‧增訂本》(上海:上海中醫藥大學出版社,1998)。
李鼎主編,《經絡學》(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4)。
李鼎,《針灸學釋難》(增訂本)(上海:上海中醫藥大學出版社,1998)。
李僖如、董潤生、朱現民主編,《針灸新知識辭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4)。
李漢三,《先秦兩漢之陰陽五行學說》(台北:維新書局,1981)。
李遠國編,《氣功精華集》(成都:巴蜀書社,1988)。
李遠國編,《中國道教氣功養生大全》(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1991)。
李賦京,〈解剖生理學史〉,《科學》20卷5期(1936)。
李鋤,《骨度研究》(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4)。
李鋤、趙京生、吳繼東編,《針灸經論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3)。
李學勤,〈古代宮廷貴族的體育原則〉,《紫禁城》1990年3期。
李學勤,〈再談洪洞坊堆村有字卜骨〉,《文物季刊》1990年1期。
李學勤,〈《九宮八風》及九宮式盤〉,收入《王玉哲先生八十壽辰紀念文集》(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94)。
李學勤,〈《素問》七篇大論的文獻學研究〉,《燕京學報》新2期(1996)。
李學勤,〈出土簡帛佚籍與古代學術文化的演變〉,收入臧振華編《中國考古學與歷史學之整合研究》(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7)下冊。new window
李學勤,《簡帛佚籍與學術史》(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94)。
李澤厚,《中國古代思想史論》(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1994)。
李興民,〈淺談卻榖食氣〉,《中華醫史雜誌》1984年3期。
李濟康主編,《歷代醫古文名篇譯注》(上海:上海中醫藥大學出版社,1995)。
李濤等,《中醫的知識》(香港:學文書店,1956)。
李豐楙,〈神仙三品說的原始及其衍變〉,收入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系所編《漢學論文集‧第二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3)。
杜石然等,《中國科學技術史稿》(北京:科學出版社,1982)。
杜正勝,〈形體、精氣與魂魄──中國傳統對「人」認識的形成〉,《新史學》2卷3期(1991)。new window
杜正勝,〈「編戶齊民論」的剖析〉,《清華學報》24卷2期(1994)。new window
杜正勝,〈內外與八方:中國傳統居室空間的倫理觀和宇宙觀〉(南港: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5)。new window
杜正勝,〈作為社會史的醫療史──並介紹「疾病、醫療與文化」研討小組的成果〉,《新史學》6卷1期(1995)。new window
杜正勝,〈從眉壽到長生──中國古代生命觀念的轉變〉,《史語所集刊》66本2分(1995)。new window
杜正勝,〈醫療、社會與文化──另類醫療史的思考〉,「醫療與中國社會」學術研討會(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主辦,1997)。new window
杜正勝,〈一個台灣觀點的中國古代史研究〉,哈佛大學第一屆「楊聯陞講座」講詞(1999年3月24日)。
杜正勝,《編戶齊民:傳統政治社會結構之形成》(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90)。new window
杜正勝,《古典與現實之間》(台北:三民書局,1996)。
杜曉陽,〈中醫藥學與醫學地理學〉,《中華醫史雜誌》1985年3期。
杜聰明,《中西醫學史略》(高雄:高雄醫學院,1959)。
杜聰明,《中醫藥學評論》(台北:精華印書館,1971)。
沈壽,〈《行氣玉佩銘》今譯與研究〉,《中華醫史雜誌》1980年2期。
沈壽,〈西漢帛畫《導引圖》解析〉,《文物》1980年9期。
沈壽,《導引養生圖說》(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2)。
沈壽,《導引養生百法圖譜》(北京:北京體育學院出版社,1994)。
汪巽仁、陳竹友,《中國古醫籍詞義》(台北:明文書局,1987)。
谷建祥,〈四川彭山崖墓門楣石刻試析〉,《南京博物院集刊》6集(1983)。
邢東田,〈玄女的起源、職能及演變〉,《世界宗教研究》1997年3期。
和中浚,〈藥用杵臼考──兼談藥用杵臼與乳缽的關係〉,《四川文物》1998年6期。
呼素華,〈徐靈胎醫著初考〉,《中華醫史雜誌》1988年2期。
周一謀,〈從馬王堆《導引圖》到華佗的「五禽戲」〉,《北京中醫學院學報》1986年2期。
周一謀,〈阜陽漢簡與古藥書《萬物》〉,《醫古文知識》1990年1期。
周一謀,《中國古代房事養生學》(北京:中外文化出版公司,1989)。
周一謀、蕭佐桃,《馬王堆醫書考注》(台北:樂群文化事業公司,1989)。
周一謀,《馬王堆漢墓出土房中養生著作釋譯》(香港:海峰出版社、北京:今日中國出版社,1992)。
周一謀等,《馬王堆醫學文化》(上海:文匯出版社,1994)。
周世榮,〈談馬王導引圖和《諸病源侯論》中的導引術式〉,《湖南中醫學院學報》1985年3期。
周世榮,〈馬王堆竹簡養生方與中國古代養生學〉,《考古與文物》1986年6期。
周世榮,〈馬王堆帛書《周易》、《老子》與氣功養生法〉,《湖南考古輯刊》5集(1989)。
周世榮,《馬王堆養生氣功》(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0)。
周丕顯,《敦煌文獻研究》(蘭州:甘肅文化出版社,1995)。
周仕明,〈《內經》中的手術器械──九針〉,《山東中醫學院學報》17卷6期(1993)。
周法高,〈讀「戰國行氣玉銘考釋」〉,《大陸雜誌》68卷2期(1984)。
周信有等編,《診斷生死秘要》(台北:千華出版公司,1989)。
周策縱,〈《易經》裡的針灸醫術紀錄考釋〉,《人文中國學報》1期(1995)。
周策縱,《古巫醫與「六詩」考──中國浪漫文學探源──》(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86)。
周雲青,《四庫全書提要敘箋注》(台北:洪氏出版社,1982)。
周鳳五,〈包山楚簡文字初考〉,收入《王叔岷先生八十壽慶論文集》(台北:大安出版社,1993)。
孟昭威,〈經絡學說的起源形成及其展望〉,《中國針灸》1982年4期。
孟憲益,〈試論《黃帝內經》與倉公承傳古醫經的關係〉,《雲南中醫雜誌》1984年6期。
定縣漢墓竹簡整理組,〈定縣40號漢墓出土竹簡簡介〉,《文物》1981年8期。
尚志鈞,〈從醫藥角度探討《萬物》與《山海經》的時代關係〉,《中醫臨床與保健》1卷3期(1989)。
延安地區人民醫院編,《赤腳醫生針灸手冊》(延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76)。
林中鵬主編,《中華氣功學》(北京:北京體育學院出版社,1989)。
林昭庚、鄢良,《針灸醫學史》(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5)。
林培真,〈淳于意生卒年和職任考辨〉,《中華醫史雜誌》1984年2期。
林富士,《漢代的巫者》(台北:稻鄉出版社,1988)。new window
林雅谷主編,《中國醫學百科全書‧氣功學》(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8)。
林劍鳴,〈秦漢政治生活中的神秘主義〉,《歷史研究》1991年4期。
武忠弼主編,《江陵鳳凰山168號墓西漢古尸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編,《城台西商代遺址》(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竺可楨,〈二十八宿起源之時代與地點〉,《思想與時代》34期(1944)。
邵冠勇,〈為方者宗──扁鵲〉,收入許義夫等編《山東古代科學家》(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2)。
邱主賜,《十二經症侯與臨床》(台北:立得出版社,1992)。
金仕起,〈古代醫者的角色──兼論其身分與地位〉,《新史學》6卷1期(1995)。new window
金春峰,《漢代思想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7)。
金春峰,《周官之成書及其反映的文化與時代新考》(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3)。
金景芳,〈甲子鉤沈〉,《傳統文化與現代化》1993年2期。
長江流域第二期文物考古工作人員訓練班,〈湖北江陵鳳凰山西漢墓發掘簡報〉,《文物》1974年6期。
長沙市馬王堆醫書國際學術討論會學術組編,〈長沙馬王堆醫書研究論文總目錄:1973∼1987.4〉。
阜陽漢簡整理組,〈阜陽漢簡簡介〉,《文物》1983年2期。
阜陽漢簡整理組,〈阜陽漢簡《萬物》〉,《文物》1988年4期。
侯良,〈考古發掘擴大了醫學研究範圍〉,《江漢考古》1984年3期。
侯書偉、胡志強,〈《帛書經脈》缺手太陰脈論〉,《山東中醫學院學報》1989年4期。
侯寶璋,〈中國解剖史之檢討〉,《齊大國學季刊》新1卷1期(1940)。
侯寶璋,〈中國解剖史〉,《醫學史與保健組織》1957年1號。
俞世偉,〈《黃帝內經》與《靈樞》、《素問》關係考析〉,《安徽中醫學院學報》12卷3期(1993)。
俞世偉,〈論中國醫學藏象的始末與變演──兩漢「火德」對古今文說之抉擇〉,《中華醫史雜誌》1993年3期。
俞曉群,〈時運的數理〉,《中國典籍與文化》1996年4期。
俞曉群,《數術探秘:數在中國古代的神秘意義》(北京:三聯書店,1994)。
哈鴻潛,〈針灸銅人考〉,《中國醫藥學院研究年報》14期(1988)。
姜亮夫,〈干支蠡測〉,收入氏著《古史學論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姚存成,〈《行氣玉佩銘》的氣功思想初探〉,《按摩與導引》1990年3期。
姚純發,〈馬王堆帛書《足臂十一脈灸經》初探〉,《中華醫史雜誌》1982年3期。
後德俊、史珞琳,〈湖北荊門包山二號楚墓墓主死因初探〉,《中華醫史雜誌》24卷3期(1994 )。
柯純卿,〈鄒衍學說論證〉,《上海博物館集刊》2期(1983)。
柳存仁,〈道教與中國醫藥〉,《中國文化》11期(1995)。
段逸山主編,《醫古文自學必讀》(上海:上海中醫學院,1991)。
紀南城鳳凰山168號漢墓發掘整理組,〈湖北江陵鳳凰山168號漢墓發掘簡報〉,《文物》1975年9期。
胡化凱,〈感應論──中國古代樸素的自然觀〉,《自然辯証法通訊》1997年4期。
胡平生、韓自強,〈《萬物》略說〉,《文物》1988年4期。
胡厚宣,〈殷人疾病考〉,《學思》3卷3、4期(1943)。
胡厚宣,〈殷卜辭中的上帝和王帝〉,《歷史研究》1959年9、10期。
胡厚宣,〈論殷人治療疾病之方法〉,《中原文物》1984年4。
胡家聰,〈從《管子》看田氏齊國崇奉黃帝──兼論「百家言黃帝」的時代思潮〉,《中國史研究》1990年4期。
胡翔龍、程莘農,《金針之魂──經絡的研究》(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
胡維佳,〈陰陽、五行、氣觀念的形成及其意義──先秦科學思想體系試探〉,《自然科學史研究》12卷1期(1993)。
范文瀾,《文心雕龍註》(台北:台灣開明書店,1985)。
范行準,〈釋醫〉,《醫史雜誌》1卷3期(1948)。
范行準,〈張仲景傳略〉,《中華醫史雜誌》13卷3期(1983)。
范行準,《中國醫學史略》(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1986)。
宮哲兵,《晚周辯證法史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苗力田主編,《亞里士多德全集:第四卷》(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6)。
韋瑋,〈中國古代祝由療法初探〉,《自然科學史研究》11卷1期(1992)。
凌耀星、吳文鼎,《內經講義》(上海:上海中醫文獻館,1982)。
唐長壽,〈滎經畫像石棺「秘戲圖」及其他〉,《四川文物》1991年1期。
唐蘭,〈馬王堆帛書《卻榖食氣篇》考〉,《文物》1975年6期。
夏德安,〈五十二病方與越方〉,收入湖南省博物館編《馬王堆漢墓研究文集》(長沙:湖南出版社,1994)。
夏鼐,〈考古學和科技史──最近我國有關科技史的考古新發現〉,《考古》1977年2期。
孫其斌、許福明,〈《居延漢簡》中的醫務制度〉,《中華醫史雜誌》1993年2期。
孫忠年,〈孫思邈《明堂三人圖》尺度考辨〉,《自然科學史研究》12卷1期(1993)。
孫國華,〈敦煌遺書中的科技文獻〉,《中國科技史料》11卷2期(1990)。
孫啟明,〈《五十二病方》醫方流長選探〉,《中華醫史雜誌》1989年2期。
孫毓棠,〈漢代的太常〉,收入氏著《孫毓棠學術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95)。
孫曉峰,〈奇經八脈與八卦〉,《周易研究》1995年3期。
孫機,《漢代物質文化資料圖說》(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
席涵靜,《周代祝官研究》(北縣:勵志出版社,1978)。
徐兆光、劉瑞三、陳筱俠編譯,《比較醫學進展》(北京: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1988)。
徐西雁、郭政凱,〈《周禮》所載醫官與醫學的時代特徵〉,《中華醫史雜誌》1987年4期。
徐苹芳,〈漢簡的發現與研究〉,《傳統文化與研究》1993年6期。
徐哲東,《國技論略》(上海:商務印書館,1929)。
徐振林,《內經五運六氣學──中醫時間氣象醫學》(上海: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96)。
徐復觀,《周官成立之時代及其思想性格》(台北:學生書局,1980)。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7)。
徐復觀,《兩漢思想史‧卷二》(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3)。
徐鳳先,〈《淮南天文訓補注》評介〉,《中國科技史料》17卷2期(1996)。
徐興無,〈論讖諱文獻中的天道聖統〉,《中國典籍與文化論叢》3輯(1995)。
柴中元,《老壽星彭祖長壽秘訣》(上海:上海中醫藥大學出版社,1996)。
祝亞平,〈道教房中源流考〉,收入氏著《道家文化與科學》(合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1995)。
祝亞平,《道家文化與科學》(台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1995)。
祝總驤、郝金凱,《針灸經絡生物物理學──中國第一大發明的科學驗證》(北京:北京出版社,1989)。
秦暉,〈漢「金」新論〉,《歷史研究》1993年5期。
耿鑑庭,〈漢簡裡的醫藥疾病資料〉,《江西中醫藥》1957年4期。
耿鑑庭,〈從西漢醫工銅盆的發現來探索「醫工」這一名辭的變化使用〉,《新中醫》1973年3期。
耿鑒庭,〈醫藥金石過眼錄──《徐靈胎墓志銘》〉,《中華醫史雜誌》1983年2期。
荊州地區博物館,〈江陵王家台15號秦墓〉,《文物》1995年1期。
荊州地區博物館,〈江陵張家山三座漢墓出土大批竹簡〉,《文物》1985年1期。
荊州地區博物館,〈江陵張家山兩座漢墓出土大批竹簡〉,《文物》1992年9期。
荊門市博物館,《郭店楚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
袁珂,《山海經校注》(台北:里仁書局,1982)。
袁珂,《中國神話史》(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8)。
袁瑋,〈「十一脈」說之前可能存在足「六脈」說〉,《上海針灸雜誌》1988年1期。
袁鐘,〈探索古人認識經絡的初始蹤跡〉,車離等編《探尋思想軌跡:中醫學史的文化哲學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2)。
馬王堆漢墓帛書整理小組,〈馬王堆漢墓出土醫書釋文(一)〉,《文物》1975年6期。
馬王堆漢墓帛書整理小組,〈馬王堆漢墓出土醫書釋文(二)〉,《文物》1975年9期。
馬王堆漢墓帛書整理小組編,《馬王堆漢墓帛書五十二病方》(北京:文物出版社,1979)。
馬王堆漢墓帛書整理小組編,《馬王堆漢墓帛書導引圖》(北京:文物出版社,1979)。
馬王堆醫書研究組編,《馬王堆醫書研究專刊》1輯(長沙:湖南中醫學院,1980)。
馬王堆醫書研究會編,《馬王堆醫書研究專刊》2輯(長沙:湖南中醫學院,1981)。
馬王堆漢墓帛書整理小組編,《馬王堆漢墓帛書〔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馬伯英,〈中國古代主要傳染病辨異〉,《自然科學史研究》10卷3期(1991)。
馬伯英,〈科技史研究新方向〉,收入氏著《釗河的凝思》(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6)。
馬伯英、高晞、洪中立,《中外醫學文化交流史》(上海:文匯出版社,1993)。
馬伯英,《中國醫學文化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馬汴梁主編,《簡明中醫病名辭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7)。
馬明達,〈居延漢簡《相劍刀》冊初探〉,《敦煌學輯刊》3輯(1983)。
馬明達,〈試論中國武術史上的幾個問題〉,收入人民體育出版社編《中華武術論叢》(第一輯)(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87)。
馬非百,《秦集史》(北京:中華書局,1982)。
馬俊乾等,〈南陽醫聖祠新發現晉碑及其有關問題〉,《中原文物》1982年2期。
馬堅、鄧顯惠,〈對十二經脈流注模式圖的探討〉,《中國針灸》1998年11期。
馬堪溫,〈歷史上的醫生〉,《中華醫史雜誌》1986年1期。
馬繼興、周世榮,〈考古發掘中所見砭石的初步探討〉,《文物》1978年11期。
馬繼興,〈台西村商墓中出土的醫療器具砭鐮〉,《文物》1979年6期。
馬繼興,〈「脈法」考釋〉,收入馬王堆醫書研究組編《馬王堆醫書研究專刊》1輯(1980)。
馬繼興,〈《醫心方》中的古醫學文獻初探〉,《日本醫史學雜誌》31卷3號(1985)。
馬繼興,〈城台西十四號墓砭鐮考〉,收入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編《城台西商代遺址》(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馬繼興,〈馬王堆漢墓醫書的藥物學成就〉,《中醫雜誌》1986年5、6、7、8期。
馬繼興、丁鑒塘、鄭金生,〈復原古九針的初步研究〉,收入《針灸論文摘要選編》(北京:中國針灸學會,1987)。
馬繼興,〈張家山漢簡《脈書》中的五種古醫籍〉,《中醫雜誌》1990年5、6期。
馬繼興,〈雙包山漢墓出土的針灸經脈漆木人形〉,《文物》1996年4期。
馬繼興,〈雙包山西漢墓出土經脈漆木人型的研究〉,《新史學》8卷2期(1997)。new window
馬繼興,〈日、英、俄藏三種《孫真人千金方》珍稀文獻及其重要意義〉,《敦煌吐魯番研究》2卷(1997)。
馬繼興,《敦煌古醫籍考釋》(南昌:江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88)。
馬繼興,《中醫文獻學》(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0)。
馬繼興,《馬王堆古醫書考釋》(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2)。
馬繼興,《針灸銅人與銅人穴法》(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3)。
徐龍國,〈從臨淄商王村一號墓出土的陶熨具談我國的熨帖術〉,《管子學刊》1996年3期。
高大倫,〈居延漢簡中所見疾病和疾病文書考述〉,《簡牘學報》15期(1993)。
高大倫,《張家山漢簡《脈書》校釋》(成都:成都出版社,1992)。
高大倫,《張家山漢簡《引書》研究》(成都:巴蜀書社,1995)。
高文,〈絢麗多彩的畫像石──四川解放後出土的五個漢代石棺〉,《四川文物》1985年1期。
高亨,〈莊子天下篇箋證〉,收入氏著《文史述林》(北京:中華書局,1980)。
高春媛、陶廣正,《文物考古與中醫學》(福州: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1993)。
高敏,〈簡牘研究文獻目錄〉,收入氏著《簡牘研究入門》(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1989)。
高羅佩,《中國古代房內考:中國古代的性與社會》(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1)。
高羅佩,《秘戲圖考──附論漢代至清代的中國性生活》(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2)。
逄振鎬,〈試論扁鵲〉,《管子學刊》1987創刊號。
商承祚,〈談西漢軟體尸保存問題──從馬王堆到鳳凰山〉,收入湖南省博物館編《馬王堆漢墓研究》(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
商承祚,〈江陵望山一號楚墓竹簡疾病雜事札記考釋〉,收入氏著《戰國楚竹簡匯編》(濟南:齊魯書社,1995)。
康鎖彬主編,《經典針灸學》(石家莊:河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5)。
康韻梅,《中國古代死亡觀之探究》(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94)。new window
張立東,〈無孔骨針用途小考〉,《中國文物報》22期(總386期),1994.6.5,3版。
張光直,〈商代的巫與巫術〉,收入氏著《中國青銅時代(第二集)》(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90)。new window
張光直,〈人類歷史上的巫教的一個初步定義〉,《國立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49期(1993)。new window
張光直,《考古學專題六講》(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new window
張志斌,〈古代疫病流行的諸種因素初探〉,《中華醫史雜誌》1990年1期。
張奇文主編,《月經病証》(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5)。
張宗棟,〈醫生稱謂考〉,《中華醫史雜誌》1990年3期。
張延昌、朱建平,《武威漢代醫簡研究》(北京:原子能出版社,1996)。
張秉倫、黃攸立,〈望診:人體臟器疾患在體表的有序映射〉,《自然科學史研究》10卷1期(1991)。
張洪林,〈「氣功」一詞及其內涵衍變的考析〉,收入《第一屆國際中國醫學史學術會議論及摘要匯編》(北京:中華醫學會醫史學會,1992)。
張星烺,〈道家仙境之演變及其所受地理之影響〉,《中國學報》1卷3期(1944)。
張查理、張金哲,《外科學及野戰外科學》(北京: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54)。
張家山漢墓竹簡整理小組,〈江陵張家山漢簡概述〉,《文物》1985年1期。
張家山漢簡整理組,〈張家山漢簡《引書》釋文〉,《文物》1990年10期。
張華松,〈秦代的博士與方士〉,《孔子研究》1999年1期。
張勝忠、唐明華,〈《武威漢代醫簡》 《傷寒雜病論》的藥物學比較〉,收入張仲景醫史文獻館、張仲景博物館編《張仲景學術國際研討會論文集》(1991)。
張勛燎,〈東漢墓葬出土的解注器材料和天師道的起源〉,《道家文化研究》9輯(1996)。
張登本、武長春主編,《內經詞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5)。
張登部,〈從《帛書經脈》看「是動、所生病」〉,《上海針灸雜誌》1984年6期。
張舜徽,〈釋疾〉,收入氏著《舊學輯存》(濟南:齊魯書社,1988)。
張舜徽,《鄭學叢書》(濟南:齊魯書社,1984)。
張舜徽,《漢書藝文志通釋》(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0)。
張瑞麟,〈從周制尺談到靈樞經有關表面解剖測量的成就〉,《中醫雜誌》1963年1號。
張蔭麟,《東漢前中國史綱》(重慶:青年書店,1944)。
張嘉鳳,〈生化之源與立命之門──金元明醫學中的「命門」試探〉,《新史學》9卷3期(1998)。new window
張壽仁,〈居延漢簡、敦煌漢簡中所見之病例與藥方藥值〉,《簡牘學報》6期(1978)。
張壽仁,〈居延漢代醫簡之證、方、藥值再探〉,《簡牘學報》11期(1984)。
張壽仁,〈武威漢代醫簡探微〉,《簡牘學報》12期(1986)。
張壽仁,〈武威漢代醫簡探微──治劑之法──〉,《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18期(1986)。new window
張壽仁,〈馬王堆帛書《五十二病方》之劑型〉,《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20期(1988)。
張壽仁,〈武威漢代醫簡再探〉,《簡牘學報》13期(1990)。
張壽仁,〈醫簡札記〉,《簡牘學報》14期(1992)。
張榮明,〈略論中醫祝由術的歷史發展〉,《醫古文知識》1995年3期。
張綱,《中醫百病名源考》(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7)。
張維波,《經絡是什麼》(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
張儂,《敦煌石窟秘方與灸經圖》(蘭州:甘肅文化出版社,1995)。
張贊臣,《中醫外科醫籍存佚考》(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7)。
張顯成,《簡帛藥名研究》(重慶: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
張驥,《左氏秦和傳補注》(成都義生堂本)。
張驥,《周禮醫官補注》(成都義生堂本)。
張驥,《漢書藝文志方技補注》(成都義生堂本)。
張驥,《史記扁鵲倉公傳補註》,收入張舜徽主編《二十五史三編‧史記之屬》(長沙:岳麓書社,1994)。
曹天欽,〈從《抱朴子》到馬王堆〉,收入李國豪主編《中國科技史探索》(九龍:中華書局香港分局,1986)。
曹成相,《歷史人物傳記譯注‧王莽》(北京:中華書局,1986)。
曹延尊、徐元邦,〈簡牘資料論著目錄〉,《考古學集刊》2集(1982)。
曹東義主編,《神醫扁鵲之謎》(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6)
梁忠主編,《醫古文譯解》(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2)。
梁峻,《中國古代醫政史略》(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95)。
梁釗韜,《中國古代巫術─宗教的起源和發展》(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1989)。
梁繁榮等,〈從西漢人體經脈漆雕看早期經絡學說〉,《中國針灸》1996年4期。
符仲華、李富旺,〈經絡研究的文化學思考〉,收入李良松、劉建忠編《中華醫藥文化論叢》(福州:鷺江出版社,1996)。
許半龍,〈內經研究之歷程考略〉,收入陸拯主編《近代中醫珍本集‧醫經分冊》(浙江科學技術出版社,1990)。
許倬雲,《求古編》(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82)。
許倬雲,《中國古代文化的特質》(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88)。
許倬雲,《中國文化的發展過程》(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2)。
許進雄,《中國古代社會》(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8)。
連劭名,〈江陵張家山漢簡《脈書》初探〉,《文物》1989年7期。
連劭名,〈考古發現與《易緯》〉,《周易研究》1991年3期。
郭世餘編,《中國針灸史》(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198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書籍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