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從《莊子》到《莊子注》的身體觀研究––以「身體工夫」為研究核心
作者:周翊雯
作者(外文):I-Wen Chou
校院名稱:國立成功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碩博士班
指導教授:林朝成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9
主題關鍵詞:身體適性工夫無心郭象莊子玄冥bodyGuo ShiangChuang Tzubody-efforthsing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92
本文是一篇由「身體–工夫」角度切入的論文。試圖以此角度來觀看《莊子注》對於《莊子》原典所進行的轉變以及此轉變所隱含的思維深度。並通過《莊子注》中對性分、心、氣稟、理境的完成以及意象的運用等角度,來解讀郭象身體觀的內涵。
由於是兩部文本的比較,因此兩者文本中面對「身體–工夫」的方式,以及對「身體意義」的不同看法,或是身體表意方式的改變等等,均會是本文關注的焦點。而在兩者文本的比較下,《莊子》作為經典文本的角色,無疑是比較的基準,而《莊子注》所進行的詮釋改造,也是由與《莊子》經典對照後所得的結果。因此,《莊子注》面對身體態度的改變,亦是由這個基準所探究出來。
本文除了緒論與結論之外,共分為四章,此處扼要說明各章論述內容:
「緒論」的部份,共分為三個部份,分別是其一、「身體做為觀看角度的意義」,旨在說明以「身體」作為觀看角度,其重點與方向,以及其彰顯的意義是什麼。其二,「前行研究成果回顧與本文研究價值」,旨在說明目前學界關於身體議題的發展,以及本論文根據前行研究結果所獲得的重要觀點。其三,「問題視域、研究方法與論文結構」,主要在說明本論文所關注的問題範圍、提出什麼問題、運用什麼方法,以及論文結構的簡要說明。
第一章題為〈兩種「體」現:從《莊子》的身體到郭象的身體〉,本章是總論性質,旨在概述從《莊子》到《莊子注》的歷史脈絡下,「身體」意義的承繼及差異。
《莊子》在歷代的詮釋下各有所異,而魏晉時期對《莊子》的詮解,往往又具有創造性的詮釋,每一種不同的詮釋,所給予《莊子》的面貌,以及所形塑的聖人典範都有所不同,甚至可以說,《莊子》一書不斷的重寫於各個朝代、遊走於各個朝代,每一個不同的時代;每一個不同的社會、文化;以及每一個不同的思想家,所形塑出的《莊子》,以及形塑出的典範都各自不同。因此,聖人的形塑必然有其歷時性意義。而典範,也成為一個不斷被介入改寫的模態,所以典範有著各自不同時代意義下的正統。
因此本章所欲處理的問題是:作為一個詮釋經典的文本,郭象的《莊子注》直接的面對《莊子》原典時,他所承續的連結,以及自我新生的創造是什麼?由《莊子》到《莊子注》的歷時性當中,其身體意義的變化是什麼?而典範既具有著各自不同時代意義下的正統。那麼郭象的聖人塑型,他返照出的時代呼喚又是什麼?這些都是本章所欲處理的問題。
第二章題為〈由復性到適性:由「神」入「聖」的身體轉型〉,本章主要從適性角度說明郭象身體的轉變。適性思維是郭象思維中最基礎的思維之ㄧ,而從適性的提出,也可以看出郭象看待「性」的態度,與《莊子》已有著極大的不同。郭象看待「性」是放在「適、足、任」的角度上去看,因此「性」的意義,已然開始由《莊子》「性修返德」的路線上有所轉換,「性」也開始由《莊子》帶有本體根源義的「性」當中釋放了出來。而郭象所做的轉變,同樣也可以發現其思維體系相應的變化。然必須注意的是,《莊子》的工夫絕非是脫離經驗式的抽象思維,工夫的達成往往需要全身的實踐來證成,因此,在即存有即活動的經驗內涵下,本真的回歸必然無法脫離身體的參與,這是無庸置疑的。那麼做為一個《莊子》的注家,其詮釋面向的改變,是否影響到工夫的走向與身體的擺放?這是本章所試圖討論的課題。
第三章題為〈從用心到無心的轉變:莊子的心與郭象的心〉,本章旨在說明《莊子》與《莊子注》兩者對「心」的不同看法,而由其對心的不同看法,亦可看出其身心模式下的身體擺放。簡單來說,《莊子》境界後的心是「用心若鏡」的模式,而《莊子注》的心,則是「無心玄應」的模式。兩者同樣追求心的「靜」,然而從「用心」到「無心」,卻可以看出兩者對於「靜」的工夫以及實踐模式已然改變。大抵而言,《莊子》映照萬物的「心」,心與物乃直接的相映關係,「心」呈現出全幅朗現、全幅包容萬事萬物的特徵。而郭象「無心」,言「心」的淵然自若,其重點則在於表現「心」的淵深難側,因此心與外物的關係,偏向一種「澄之不清、擾之不濁」的關係,「心」是沉潛在最深廣難側的淵深處的。此外,郭象轉化《莊子》「靜默」映照萬物,不將不迎,應而不藏的手段與目的,而使「靜默」凸顯成為一種「不為」、「無為」、「任其自為」、「淵然自若」的面相,因此「靜」最重要的目的已不再是「天地之鑑,萬物之鏡」了,而是「群才萬品,各任其事,自當其責」了,這也是兩者論心的不同之處。
第四章題為〈理境下的身體:客觀化及意象解構下的身體〉,本章旨在探究《莊子》及《莊子注》對身體意象的運用,大抵而言,《莊子》往往以意象言說替代言語的直述,所以就某種情況看來,他其實更像是一種道德勸說的解構。「可以說的可以清楚去說,對不可說的則必須沉默」。莊子用故事來彰顯意義,對道德的勸說,則選擇沉默。因此莊子總是回到故事當中,讓故事自我表述,也讓觀者在道德勸說的退位下,開啟各種闡釋的可能–「吹萬不同,而使其自已也」–眾生得以喧嘩出自己,體會出自己的體會。因此,莊子所採取的是一種不說出道理,讓故事以及觀者自己透過反思,透過生命圓整的體會,去尋覓出自己的道理。因此說,意象開啟了行文的另一種視窗,這個視窗是探向生命更多種可能的。而郭象則採取一個思辯式的言說,在《莊子注》裡,意象的運用是弱化的。郭象擅長於說「理」,以「理」來代換《莊子》的故事性。而意象的使用,往往與身體有著緊密的關係,那需要仰賴身體的體知、想像等經驗來構築。而《莊子》的意象弱化,其身體的象徵性意義也就隨之改變,這樣的改變,同時也返響出郭象思維中對身體的態度,而這也即是本章所要探究的主題。
「結論」的部份,分為四個項目總結本文的論述,其一為「無心任順的身體」,旨在點出郭象是如何去擺放身心的位階,與《莊子》相較,郭象無疑是走向一個心神優位化的擺放的。其二為「性分決定下的身體」,此項目在說明身體的具存下,性分如何定位,而性分又如何影響著身體的實踐方向,不可否認,在郭象性分的思維下,身體工夫的實踐意義的確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其三為「解構天道下的身體」,總結郭象解構了天與道的根源性意義後,其身體的實踐工夫面對這個解構,如何從《莊子》體道式的身體轉向為一個沒有根源「道」境的身體,而這個轉向,也往往讓郭象身體有走入客體化之流的跡象。其四為「意象解構下的身體」,書寫策略的改變,也影響了郭象對意象的使用,《莊子》故事景觀的書寫,在《莊子注》以寄言出意的方式進行改造後,其故事意象亦有被弱化的跡象。這樣的弱化,使「身體」在身為一個訊息的傳達與接收的意義下,其表意可能也必然受到改變。
This thesis the ways in which the Chuang Tzu Commentary transforms the content of the original Chuang Tzu and the thought processes involved in this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body-effort. Moreover, I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and usage of the terms hsingfen, hsin, chibing and ideal state, in order to analyze the implications of Guo Shiang's views of the body. I focus on a comparison of the two texts and thereby compare the two texts' approaches to body-effort, and also by analysing the ways in which these texts view "the meaning of the body". In this comparison, the Chuang Tzu forms the standard for the comparison, while the hermeneutic reconstruction achieved by Guo Shiang also arises from a comparison with the original classic text. Thus, the change in attitude expressed in the Chuang Tzu Commentary can also be explicated by this research.
參考書目:
一、古籍原典
《禮記正義》,《十三經注疏•整理本》,台北:台灣古籍出版,2001年。
(漢)董仲舒著 周桂鈿等譯注:《春秋繁露》,濟南市:山東友誼出版社 2001。
(漢)劉安撰 高誘注:《淮南子》。台北:藝文印書館印行,1951年。
(漢)董仲舒:《春秋繁露》,台北,三民書局,2007年2月。
(晉)陳壽:《三國志》,鼎文書局,1997年5月。
(晉)陶潛撰 (清)陶澍集註:《陶淵明全集》,台北:新興書局印行 1956年。
(梁)釋慧皎撰:《高僧傳》。台北:廣文書局印行 1971。
(唐)房玄齡等:《晉書》,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3月。
(唐)王冰注:《黃帝內經素問》,台北:商務印書館印行 1975年。
(宋)朱熹:《四書集注》,藝文印書館,1996年4月。
(清)王先謙撰、(民國)劉武撰:《莊子集解、莊子集解內篇補正》,台北:漢京文化,1988年12月。
(清)郭慶藩撰:《莊子集釋》,台北:鼎淵文化 2001年12月。
(清)王夫之:《莊子通.莊子解》,台北:里仁書局 1984年9月。
《無求備齋•莊子集成初編》方以智:《藥地砲莊》,藝文印書館據民國21年成都美子林排印本影印。
樓宇烈:《王弼集校釋》,台北:華正書局,1992 年12月。
王弼著、樓宇烈校釋:《老子周易王弼注校釋》,臺北:華正書局,1981年9月。
楊伯峻:《列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 1997年10月。
李滌生:《荀子集釋》,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4年10月。
余嘉錫:《世說新語箋疏》,華正書局,1993年10月。
戴明揚:《嵇康集校注》,台北:河洛圖書,1978年5月。
嚴可均校輯:《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北京:中華書局,1958年。
王利器校注:《風俗通義校注》,台北:明文書局 1982年。
于省吾主編:《甲骨文字詁林》,北京:中華書局出版1999年12月。
吳家駒注譯 黃志民校閱:《新譯人物志》,台北:三民書局2003年5月。
二、近人專著(依作者姓氏筆畫順序排列)
小野澤精一、福永光司、山井湧編,李慶譯:《氣的思想——中國自然觀和人的觀念的發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4月。
孔繁:《魏晉玄談》。遼寧教育出版社,1995年6月。
尤雅姿:《魏晉士人之思想與文化研究》,文史哲出版社,1998年9月。
王志弘:《流動、空間與社會》。台北:田園城市文化事業1998年11月。
王邦雄:《中國哲學論集》。台北:學生書局,1990年2月。new window
王邦雄:《儒道之間》,漢光文化事業公司,1986年8月。new window
王邦雄:《儒道之間》。台北:漢光文化事業公司,1989年10月。new window
王叔岷:《莊子校詮》。台北:商務印書館,1994年4月。
王葆玹:《玄學通論》。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6年4月。
任繼愈等:《中國哲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3月。
任繼愈編:《中國哲學發展史.魏晉南北朝》。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4月。
印順法師:《中觀論頌講記》。台北:正聞出版社 1985年出版。
朱大渭:《魏晉南北朝社會生活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1998年。
牟宗三:《才性與玄理》。台北:學生書局,1989年10月。
牟宗三:《中西哲學之會通十四講》。台北:學生書局,1990年3月。new window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台北:學生書局,1989年2月。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一)(二)。台北:正中書局,1989年5、6月。new window
牟宗三:《圓善論》。台北:台灣學生出版 1985年。
牟宗三:《圓善論》。學生書局,1996年4月。
牟宗三講述、陶國璋整構:《莊子齊物論義理演析》。香港:中華書局,1998年10月。
余英時:《士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9月。
余英時:《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3年5月。
余英時:《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3年9月。
余敦康:《王弼何晏玄學新探》。山東:齊魯書社,1991年7月。
余敦康:《魏晉玄學史》。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12月。
吳怡:《逍遙的莊子》。東大圖書公司,2001年2月。
吳冠宏:《聖賢典型的儒道義蘊試詮》,里仁書局,2000年11月。
吳冠宏:《魏晉玄義與聲論新探》,里仁書局,2006年3月。new window
李建中、高華平:《玄學與魏晉社會》,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
李建中:《亂世苦魂—世說新語時代的人格悲劇》。東方出版社,1998年3月。
李建中:《魏晉文學與魏晉人格》。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9月。
李建民:《死生之域–周秦漢脈學之源流》。臺北:中研院史語所 2000年。new window
李清筠:《時空情境中的自我影像–以阮籍、陸機、陶淵明詩為例》。臺北:文津出版 2000年。new window
李清筠:《魏晉名士人格之研究》。文津出版社,2000年10月。new window
李鈞:《存在主義文論》。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9年。
李豐楙、劉苑如主編:《空間、地域與文化—中國文化空間的書寫與闡釋》。臺北:中研院文哲所,2002年12月。new window
汪民安:《福柯的界限(The Limits of Michel Foucault)》。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2002年7月。
汪民安:《福柯的面孔(The Faces of Foucault)》。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1年9月。
汪民安編:《身體的文化政治學》。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4年7月。
汪民安編:《後身體:文化、權力和生命政治學》。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12月。
周大興:《自然•名教•因果》。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4年11月。
周與沉:《身體:思想與修行》。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1月。
林安梧:《中國宗教與意義治療》。台北:明文書局,1996年4月。new window
林安梧:《存有.意識與實踐》。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3年5月。
林安梧:《新道家與治療學》。臺灣商務印書館,2006年8月。
林明照:《先秦道家的禮樂觀》。台北:五南書局,2007年9月。new window
林聰舜:《向郭莊學之研究》。文史哲出版社,1980年12月。
林聰舜:《莊子.郭象注導讀》。台北:金楓出版社。
洪漢鼎:《重新回到現象學的原點–現象學十四講》。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9月。
洪修平釋譯:《肇論》。臺北:佛光文化 1997出版。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九龍:新亞書院民57年二月。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卷一)(卷二)(卷三)。台北:學生書局,1986年10月。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台北:學生書局,1986年9月。
唐君毅:《哲學概論》。學生書局,1989年10月。
唐翼明:《魏晉清談》。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2年10月。new window
孫中峰:《莊學之美學義蘊新詮》。台北:文津出版,2005年12月。new window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台北:商務印書館,1988年11月。
徐復觀:《中國思想史論集》。台北:學生書局,1988年2月。
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台北:學生書局,1984年10月。new window
徐復觀:《兩漢思想史》(一)(二)(三)。台北:學生書局,1990年2月、1989年9月、1989年2月。
耿占春:《失去象徵的世界–詩歌、經驗與修辭》。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4月。
馬小虎:《魏晉以前個體「自我」的演變》。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
高華平:《魏晉玄學人格美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0年8月。
高樂田:《神話之光與神話之鏡》。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4月。
康中乾:《有無之辨──魏晉玄學本體思想再解讀》,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張文喜:《自我的建構與解構》。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2002年11月。
張世英:《天人之際—中西哲學的困惑與選擇》。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張立文:《中國哲學範疇發展史》(天道篇)。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6年7月。
張立文:《和合哲學論》。人民出版社,2004年12月。
張立文主編:《中國哲學範疇精粹叢書(一)心》。台北:七畧出版 1996年11月。
張立文編:《氣》。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0年12月。
張光直:《考古學專題六講》。台北縣:稻鄉出版社,1993年10月。new window
張祥龍:《海德格爾思想與中國天道–終極視域的開啟與交融》。北京:三聯書店,1996年9月。
張隆溪:《五色韻母–從兩本書開始的神奇旅程》。台北:大塊出版 2008年11月。
張隆溪:《道與邏各斯》。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
張榮明:《中國古代氣功與先秦哲學》。台北:桂冠圖書1992年1月。
張蓓蓓:《中古學術論略》。大安出版社,1991年5月。
張蓓蓓:《魏晉學術人物新研》。大安出版社,2001年12月。new window
張艷艷:《先秦儒道身體觀與其美學意義考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6月。
莊耀郎:《郭象玄學》。台北:里仁書局,1998年3月。new window
許抗生:《魏晉思想史》。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5年1月。new window
許抗生等:《魏晉玄學史》。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89年7月。
郭沫若:《卜辭通纂》。台北:大通書局 1976年5月版。
陳昌明:《沉迷與超越–六朝文學之感官辯證》。台北:里仁書局 2005年11月10日。
陳冠學:《莊子新注(內篇)》。台北:東大圖書,1989年9月。
陳榮華:《海德格存有與時間闡釋》。台北:台大出版中心。new window
陳榮華:《葛達瑪詮釋學與中國哲學的詮釋》。台北:明文書局,1998年3月。
陳德和:《道家思想的哲學詮釋》。台北:里仁書局,2005年1月。new window
陶建國:《兩漢魏晉之道家思想》。文津出版社,1990年3月。
章啟群:《論魏晉自然觀》。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8月。
傅偉勳:《從西方哲學到禪佛教》。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1年2月。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臺北:三民書局,1991 年。
湯一介:《在非有與非無之間》。正中書局,1995年9月。
湯一介:《郭象》。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9年1月。
湯一介:《郭象與魏晉玄學》。台北:谷風出版社,1987年3月。
湯用彤:《理學•佛學•玄學》。淑馨出版社,1997年1月。
賀昌群•劉大杰•袁行霈著《魏晉思想》(甲編三種)。台北:里仁書局,1995年8月。
黃金麟:《歷史、身體、國家》。臺北:聯經出版社,2001年1月。
黃聖平:《郭象玄學研究–沿著本性論的理路》。北京:華齡出版社,2007年5月。
黃錦鋐:《莊子及其文學》。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4年9月。
黃錦鋐:《郭象》。台北:商務印書館,1987年8月。
黃應貴:《空間、力與社會》。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5年12月。new window
楊義:《楊義文存•第一卷:中國敘事學》。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12月。
楊大春:《感性的詩學–梅洛龐蒂與法國哲學主流》。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4月。new window
楊大春:《語言•身體•他者–當代法國哲學的三大主題》。北京:三聯書店,2007年11月。
楊柳:《漢晉文學中的《莊子》接受》。四川:巴蜀書社,2007年11月。
楊國榮:《莊子的思想世界》。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10月。
楊儒賓、何乏筆主編:《身體與社會》,唐山出版社,2004年12月。
楊儒賓、祝平次編:《儒學的氣論與工夫論》,台北: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9月。new window
楊儒賓、黃俊傑編:《中國古代思維方式探索》。臺北:正中書局,1996年。new window
楊儒賓:《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臺北:巨流出版社,1993年。new window
楊儒賓:《莊週風貌》。台北:黎明文化,1991年。
楊儒賓:《儒家身體觀》。臺北:中研院文哲研究所,1996年11月。new window
葉朗《現代美學體系》。台北:書林,1993年8月。
葉舒憲:《莊子的文化解析》。陜西:陜西人民出版社 2005年5月。
寧稼雨:《魏晉風度——中古士人生活行為的文化意蘊》。北京:東方出版社,1996年12月。
蒙培元:《中國心性論》。台北:學生書局,1996年3月。new window
蒙培元:《中國哲學主體思維》。北京:東方出版社,1994年6月。
劉大杰:《魏晉思想論》。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93年2月。
劉苑如:《身體•性別•階級—六朝志怪的常異論述與小說美學》。臺北:中研院文哲所,2002年。
劉榮賢:《莊子外雜篇研究》。台北:聯經出版,2004年4月。new window
蔡忠道:《魏晉儒道互補之研究》。文津出版社,2000年6月。new window
蔡璧名:《身體與自然–以《黃帝內經素問》>為中心論古代思想傳統中的身體觀》。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 1997年4月。new window
鄭世根:《莊子氣化論》。台北:學生書局,1993年7月。new window
鄭金川:《梅洛—龐蒂的美學》。臺北:遠流出版社,1993年9月。new window
鄭毓瑜:《六朝情境美學》。台北:里仁書局,1997年12月。
鄭毓瑜:《性別與家國──漢晉辭賦的楚騷論述》。臺北:里仁,2000年。
魯迅•容肇祖•湯用彤著《魏晉思想》(乙編)。台北:里仁書局,1995年8月。
盧桂珍著:《慧遠、僧肇聖人學研究》。台北:台灣大學出版 91年10月。new window
盧國龍:《郭象評傳》。廣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8月。
錢穆:《中國思想史》。台北:學生書局,1985年11月。
錢穆:《中國學述思想史論叢》。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5年10月。
錢穆:《莊子篡箋》。台北:東大圖書 1985重印版。
錢穆:《莊老通辨》。台北:三民書局,1973年8月。
錢鍾書:《管錐篇》。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90年8月。
戴明揚:《嵇康集校注》。河洛圖書出版社,1978年5月。
戴璉璋:《玄智、玄理與文化發展》。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2年3月。new window
戴璉璋:《玄智、玄理與文化發展》。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2年3月。new window
謝大寧:《歷史的嵇康與玄學的嵇康》。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7年12月。
羅因:《「空」、「有」與「有」、「無」–玄學與般若學交會問題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文史叢刊,2003年7月。
羅竹風編:《漢語大詞典》。台北:台灣東華書局,1997年9月。
羅宗強:《玄學與魏晉士人心態》。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年11月。
蘇新鋈:《郭象莊學平議》。台北:學生書局,1980年10月。
龔卓軍:《身體部署–梅洛龐蒂與現象學之後》。台北:心靈工坊,2006年9月。new window
三、外國著作
(丹)丹•札哈維著 蔡文菁譯:《主體性和自身性–對第一人稱視角的探究》。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 2008年4月。
(法)米歇爾•福柯(Michel Foucault)著、劉北成、楊遠嬰譯:《規訓與懲罰(SURVEILIER ET PUNIR)》。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3年1月。
(法)梅洛–龐蒂著劉韵涵譯 張智庭校:《眼與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2月。
(美)卡普拉(F.Capra)著朱潤生譯:《物理學之道–近代物理學與東方神秘主義》。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初版。
(美)約翰•奧尼爾(John O’neill)著、張旭春譯:《身體形態—現代社會的五種身體(Five Bodies:The Human Shape of Modern Society)》。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99年6月。
(美)郝大維(Hall,D.L.)、(美)安樂哲(Ames,R.T.)著、施忠連譯:《漢哲學思維的文化探源(Thinking From the Han)》。南京市:江蘇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
(英)布萊恩•特納(Bryan S.Turner)著,馬海良、趙國新譯:《身體與社會(The Body and Society)》。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2000年3月。
(德)榮格著 楊儒賓譯:《東洋冥想的心理學–從易經到禪》。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年11月。
Mircea Eliade╱著 楊儒賓╱譯:《宇宙與歷史–永恆回歸的神話》。台北:聯經出版 2000年6月。
W﹒T﹒Stance著 楊儒賓譯:《冥契主義與哲學》。台北:正中書局 1998年6月台出版。
孔恩著 程樹德•傅大為•王道還•錢永祥譯:《科學革命的結構》。台北:遠流,1994年。
石田秀實著、楊宇譯:《氣•流動的身體—中醫學原理與道教養生術》。臺北:武陵出版社,1996年2月。
伊薩克.牛頓(Sir Isaac Newton's)著 王克迪譯:《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武漢出版社1996。
安德魯•斯特拉桑(Andrew J. Strathern)著、王業偉、趙國新譯:《身體思想(Body Thoughts)》。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99年6月。
米歇爾•福柯(Michel Foucault)著、錢翰譯:《不正常的人(Les Anormaux)》。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米德( Mead,G .)著、霍桂桓譯:《心靈、自我與社會(Mind,Self, & Society)》。北京:華夏出版社,1999年1月。
恩斯特.卡西勒著 于曉等譯:《語言與神話》。台北:桂冠圖書1990年8月。
栗山茂久著、陳信宏譯:《身體的語言—從中西文化看身體之謎(The expressiveness of the body and the divergence of Greek and Chinese medicine)》。臺北:究竟出版社,2001年。
馬丁•海德格著 王慶節、陳嘉映譯:《存在與時間》。台北:桂冠圖書 1990年元月初版一刷。
高爾基著 章安祺編定:《繆靈珠美學譯文集•第一卷》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7年版。
梅洛龐蒂著 龔卓軍譯:《眼與心》。台北:典藏出版 2007年10月。
理查•桑內特(Richard Sennett)著、黃煜文譯:《肉體與石頭:西方文明中的人類身體與城市(Flesh and Stone:The Body and the City in Western Civilization)》。臺北:麥田出版社,2003年4月。
莫里斯•梅洛•龐蒂(Maurice Merleau-Ponty)著、姜志輝譯:《知覺現象學(Phenomenologie de la perception)》。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年。
莫里斯•梅洛•龐蒂(Maurice Merleau-Ponty)著《知覺的首要地位及其哲學結論》。北京:三聯書店 2002年7月。
詹姆斯•施密特(James Schmidt)著、尚新建、杜麗燕譯譯:《梅洛龐蒂:現象學與結構主義之間(Maurice merleau-ponty : between phenomenology and structuralism)》。臺北:桂冠出版社,1992年。
德穆•莫倫╱著 蔡錚雲╱譯:《現象學導論》。台北:國立編譯館與桂冠圖書合作翻譯發行 2005年3月。
歐因斯特•卡西勒(Ernst Cassirer)著、劉述先譯,《論人:人類文化哲學導論(An essay on man : an introduction to a philosophy of human culture)》。臺中:東海大學出版,1959年。
館也正美:〈荀子和莊子對「時空」與「存在」的反思:中國古代哲學思想的形上學層面〉。《清華學報》新三十五卷第一期 2005年六月。
黛安•艾克曼(Diane Ackerman)著、莊安祺譯:《感官之旅(A natural history of the senses)》。臺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94年。
羅伯特•奧迪主編 中文版審定召集人:林正弘《劍橋哲學辭典》。台北:貓頭鷹出版,2002年。

四、學位論文(依作者姓氏筆畫順序排列)
王岫林:《魏晉士人之身體觀》,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2005年new window
王素娟:《魏晉儒道會通思想研究――以向郭跡冥論為中心而展開》,中央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
江建俊:《魏晉玄理與玄風之研究》,文化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87年。new window
吳冠宏:《魏晉玄論與士風新探—以情為綰合及詮釋進路》,國立臺灣大學中研所博士論文,1997年5月。new window
周大興:《王弼玄學與魏晉名教觀念的演變》,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5年。new window
周大興:《魏晉玄學中「自然與名教」關係問題研究》,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年。
周翊雯:《時空之下的身體展演—「世說新語」之研究》,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2年。
林永勝著:《南朝隋唐重玄學派的工夫論》,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 97年6月出版。new window
林朝成:《魏晉玄學的自然觀與自然美學研究》,臺大哲學所博士論文,1992年6月。new window
莊耀郎:《王弼玄學》,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1年。new window
陳昌明:《從形體觀論六朝美學》,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2年。
劉亞蘭:《可見與不可見的: 梅洛龐蒂視覺哲學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哲學所博士論文 2003年。new window
鄭雪花:《非常的行旅–〈逍遙遊〉在變世情境中的詮釋景觀》,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2005年6月。new window
盧桂珍:《王弼與郭象之聖人論》,台灣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
五、期刊論文(依作者姓氏筆畫順序排列)
伍振勳:〈荀子的「身、禮一體」觀—從「自然的身體」到「禮義的身體」〉,《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19期,2001年9月。new window
朱心怡:〈試論魏晉之「自然」思想〉,《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4期(2002年5月)。
江建俊:〈郭象之形上思想,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18卷第11期,1985年11月。
何乏筆(Fabian Heubel):〈修身•個人•身體—對楊儒賓「儒家身體觀」之反省〉,《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0卷第3期,2000年9月。new window
何乏筆(Fabian Heubel):〈精微之身體:從批判理論到身體現象學〉,《哲學雜誌》, 第29期,1999年夏季號。
余敦康:<魏晉玄學與儒道會通>,《宗教哲學季刊》1995年1月1日第1卷第1期。new window
吳冠宏:〈從余英時〈名教危機與魏晉士風的演變〉一文中「情」之論述及其商榷談玄論與魏晉士風的合理關涉〉,《東華人文學報》,第8期,2006年1月。new window
吳冠宏:<從余英時〈名教危機與魏晉士風的演變〉一文中「情」之論述及其商榷談玄論與魏晉士風的合理關涉>,《東華人文學報》,2006年1月,第8期。new window
李霖生:〈莊子的身體哲學〉,《第一屆中西風水比較學術研討會:文化與空間管理的對話》,2005年6月2日。
杜正勝:〈形體、精氣與魂魄—中國傳統對「人」認識的形成〉,《新史學》,2卷第3期。new window
杜保瑞:〈魏晉玄學中的基本哲學問題〉(上)(下),收錄於香港《人文論壇》2001年3月第87期、2001年4月 第88期 香港人文哲學會出版,
杜維明:〈身體與體知〉,《當代》,第35期,1989年3月。
周大興:<王弼「性其情」的人性遠近論>,《中國文哲研究集刊》,2003年3月,第16期。new window
林俊宏:〈玄學與政治的對話:郭象《莊子注》的三個關懷〉,《政治科學論叢》第十六期 2002年6月。new window
孫世民:〈郭象身體思維研究〉,《國文學誌》第13期,2006年12月。new window
高柏園:<《人物志》論性之哲學根據與論性傳統>,《鵝湖月刊》1999年2月總號第284期。new window
張再林:《作為「身體哲學」的中國古代哲學》,《人文雜志》,2005年第2期。
莊耀郎:<王弼之有無義析論>,《國文學報》1992年6月第21期。new window
莊耀郎:<王弼之聖人論>,《中國學術年刊》1992年4月第13期。new window
莊耀郎:<王弼儒道會通理論的省察>,《國文學報》1994年6月第23期。new window
莊耀郎:<言意之辨與玄學>,《哲學與文化》2003年4月總號第347期。new window
莊耀郎:<魏晉反玄思想析論>,《國文學報》1995年6月第24期。new window
莊耀郎:<魏晉玄學家的聖人觀>,《國文學報》1993年6月第22期。new window
莊耀郎:<魏晉玄學釋義及其分期之商榷>,《鵝湖學誌》1991年6月第6期。new window
許尤娜:〈魏晉人物品鑑的一個新尺度——以《世說新語》〈棲逸〉篇為例〉 ,《鵝湖月刊》24卷4期,1998年10月。
陳來:<魏晉玄學的「有」「無」範疇新探>,《哲學研究》1986年9月25日第9期。
陳昌明:〈莊子的語言哲學與文學的思考〉,《古典文學》第十集,1988年12月。
陳鼓應:〈王弼體用論新詮〉,《漢學研究》,第22卷第1期 2004年6月。new window
陳德和:〈《莊子•齊物論》的終極義諦及其奇詭書寫〉,《文學新論》第三期 2005年7月。
曾春海:<「氣」在魏晉玄學與美學中的理論蘊義>,《哲學與文化》2006年8月第33卷第8期。new window
湯一介:〈從張湛《列子注》和郭象《莊子注》的比較看魏晉玄學的發展〉,《中國哲學史研究》,1981年第一期。
楊國榮:〈自由及其限制—魏晉玄學與人的自由〉,《中國文化月刊》,第177期,1994年7月。
楊儒賓:〈從「生氣通天」到「與天地同流」—晚周秦漢兩種轉化身體的思想〉,《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4期,1994年3月。new window
楊儒賓:〈變化氣質、養氣與觀聖賢氣象〉,《漢學研究》,第19卷第1期,2001年6月。new window
葛紅兵:〈中國思想的一個原初立場—公元3世紀前中國思想中「身」的觀念,探索與爭鳴〉,2004年12月。
趙衛民:<莊子的風神——「逍遙遊」新探>,《鵝湖月刊》2001年9月第315期。new window
盧桂珍:〈王弼、郭象性情論研考〉,《台大中文學報》,台灣大學中文系 2006年12月。new window
盧桂珍:〈郭象玄學中涵藏的論證模式–以「待而非待」、「為而非為」的分析為主〉,《哲學與文化》,26卷第6期 2002年6月。
賴錫三:〈《周易參同契》的「先天—後天學」與「內養—外煉一體觀」〉,《漢學研究》,第20卷第2期(2002年12月)。new window
賴錫三:〈《莊子》「真人」的身體觀—身體的「社會性」與「宇宙性」之辯證〉,《臺大中文學報》,14卷(2001年5月)。new window
賴錫三:〈《莊子》精、氣、神的功夫和境界–身體的精神化與形上化之實現〉,《漢學研究》2004年12月 第22卷第2期。new window
賴錫三:〈「當代新道家」與「深層生態學」的形上基礎〉,《揭諦》第二期 1999年7月。new window
戴璉璋:<王弼玄學思想的考察>,《鵝湖學誌》1995年6月第14期。new window
戴璉璋:<王弼易學中的玄思>,《中國文哲研究集刊》1991年3月創刊號。new window
戴璉璋:<阮籍的自然觀>,《中國文哲研究集刊》1993年3月第3期。new window
戴璉璋:<嵇康思想中的名理與玄理>,《中國文哲研究集刊》1994年3月第4期。new window
龔卓軍:〈身體感:胡塞爾對身體的形構分析〉,《應用心理研究》 ,第29期 2006春。new window
六、研討會論文及論文集論文(依作者姓氏筆畫順序排列)
王邦雄:〈莊子心齋觀念的詮釋問題〉,收於林明德策畫:《中國文學新詮釋》,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6年8月。new window
余敦康:〈從莊子到郭象莊子注〉,收於晨曦主編:《道家思想文化:海峽兩岸道家思想與道教文化研討會論文集》,中華民國宗教哲學研究會,1994年3月。new window
吳冠宏:〈王弼思想之歷程性的探尋:從聖人無情到聖人有情之轉變的考察〉《台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第5卷第1期(總第9期) 2008年6月。new window
周大興:<阮籍的名教空間與大人先生的神貴空間>,收於李豐楙、劉苑如主編:《空間、地域與文化──中國文化空間的書寫與闡釋》(上冊),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2年。
林聰舜:<玄學式的體制與反體制論述――魏晉思想的一個思考方>,《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三輯》,台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9月。
林麗真:<王弼「性其情」說析論>,《王叔岷先生八十壽慶論文集》台北:大安出版社,1993年。
徐復觀:〈心的文化〉,《中國思想史論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1993年10月。
陳旻志:〈聖人觀的「原型」與「型變」––魏晉儒道思想中「文化人格」的官能調合論〉,第三屆「儒道國際學術研討會---魏晉南北朝」 2007年4月14、15日於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主辦。new window
黃錦鋐:<魏晉玄學的有無之爭>,《紀念程旨雲先生百年誕辰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灣師範大學,1983年5月21日)。
楊儒賓:〈觀天地生物氣象〉,「儒家哲學的典範重構與詮釋」國際學術研討會 2007年5月25日於東吳大學哲學教學研究中心、哲學系主辦。
楊儒賓:〈注莊的另一個故事–郭象與成玄英的論述〉,「第二屆海峽兩岸道教學術研究會論文集(一)」,嘉義:南華大學宗教文化研究中心出版,2000年7月。
樓宇烈:〈「莫若以明」釋–讀《齊物論》雜記一則〉,《中國哲學•第七輯》,三聯書局1982年4月版。
賴賢宗:〈王弼「貴無以為用」的體用論之重檢與老子哲學的本體詮釋〉《第三屆儒道學術研討會–魏晉南北朝》。
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三)》,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9月。
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年8月。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