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台灣之永續發展--國家與社會的觀點
作者:劉阿榮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Liu , A-Ron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國家發展研究所
指導教授:蕭全政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1
主題關鍵詞:永續發展國家與社會國家角色市民社會社會形構環境保護典範遞移歷史結構分析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5) 博士論文(3) 專書(3)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5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08
永續發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不僅是當代全球共通的議題,也是學術思潮的主流,近年來各類論述不斷呈現。從「國家與社會」的觀點分析,永續發展涉及三個重要的議題:(一)國家之本質及政策取向;(二)社會形構與市民社會的發展;(三)國家與社會的互動關係。
藉用此一概念架構,分析台灣地區近半個世紀以來,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國家政策及市民社會意向的變遷,實為本論文的主要內涵。而其基本脈絡則以歷史變遷為主軸;國家/社會關係為形構,論述台灣的永續發展及其願景與實踐。全文二十餘萬字,分為七章,其要義簡述如下:
第一章「導論」:敘明研究動機與目的,檢視相關文獻之要義,進而闡明本文之分析架構、研究方法及限制等。
第二章「名詞釋義與理論探討」:從學術思潮的「典範遞移」,說明近代由經濟發展、社會福利之關懷,進而邁向全球化的環境議題,追求「永續發展」之願景。本章闡釋了永續發展的概念與意涵,並深入探討本文「國家與社會」分析架構中,國家角色諸理論、市民社會概念之演變等。
第三章「台灣永續發展的環境生態忽視期」:主要在陳述一九五○至七○年代,台灣地區國內外環境背景,為了維持反共力量,必須滿足軍糈民食,而開發資源、促進生產為主要手段,不論政府施政或民眾意向,都以溫飽為先,忽視了環境生態之維護。
第四章「環境生態奠基期」:自一九七○年代初期台灣退出聯合國及一連串外交頓挫的國際情勢下,必須盡全力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作為統治正當性與民意支持之依恃。經濟的快速發展,伴隨而至的環境污染,生態耗竭亦引起民眾之反彈,八○年代各種社會(包括環保)運動,衝擊國家機器的統治權力與霸權支配,也迫使環境立法及環境組織逐漸奠定初步基礎。
第五章「台灣永續發展的推動期」:一九八○年代中期以降,國內外環境促使威權轉型,而威權轉型的民主化歷程,市民社會之要求也加速國內環境行政層級的提升,環境法規的制定與修正,而此一階段國際永續發展的思潮熾盛,國際環保公約與全球經貿議題結合,台灣地區基於國家願景、人民福祉,乃至國際經貿壓力,永續發展的推動成為國家與市民社會的共同目標。本章分別論述了國家永續政策的規畫與執行、國際環保公約的履行、多元基進民主的社會運動、非政府組織、學術界及媒體對永續發展的關懷等。
第六章「台灣永續發展的願景與實踐」:首先闡述二○○○年台灣大選之後,政黨輪替與政策變遷,分析其背景因素、政策形成,進而評論政策變遷對永續發展的影響,本文指出不論過去國民黨執政時的經濟發展,或民進黨的反核黨綱、非核家園,都必須回歸到二者兼顧的「永續發展」,才能使台灣邁向更合理的國家發展方向,實踐永續發展的願景,本章進一步闡明永續願景與五個倫理正義課題,並從各種永續指標的建立、二十一世紀議程所揭櫫的「攜手共創未來」,努力實踐環保道德及願景。
第七章「結論」:綜合本研究之結果與發現,並提出建議及展望。
總之,本論文透過理論探討與歷史變遷的軌跡,從國家與社會的觀點,論述台灣永續發展之歷程及願景,作為社會實踐的基本關懷和學術研究之旨趣。
中文部分
丁仁方(1999):《國家統合主義─理論、發展、與轉型》,台北:時英出版社初版。
丁庭宇、馬康莊譯(1986):〈依賴理論與台灣:一個異例的分析〉,氏編《台灣社會變遷的經驗》,台北:巨流圖書公司,一版。
------ (1997):〈社區淨土的論述:環境社會學的國土規劃觀〉,台北:中興大學法商學院:《台灣永續發展研討會論文集》,頁85-97。
------ (1998):《誰統治台灣?轉型中的國家機器與權力結構》,台北:巨流圖書公司,一版三刷。
------(1973b):《我對台灣經濟的看法》,續編,行政院經設會,再版。
------(1973c):《我對台灣經濟的看法》,三編,行政院經設會,再版。
------(1973d):《我對台灣經濟的看法》,四編,台北:行政院經設會編,再版。
------(1991):《公共政策》,台北:三民書局初版。
------(1995):〈全球變遷與變遷全球:典範轉移的論述〉,載台北:
中華民國通識教育學會:《通識教育季刊》,第二卷.第三期,頁89-106。
------(1995b):《台灣環境管制政策》,台北:淑馨出版社,初版。
------(1998):《從中國文化到現代性:典範轉移?》,台北:東大圖書公司,初版。
------(1999a):〈環境公民與生態足跡─環境社會學的永續發展觀〉,中壢:中央大學:《社會文化學報》第八期,頁31─45。
------(1999b):《全球變遷與變遷全球---環境社會學的視野》,台北:巨流公司一版。
------(2000):〈憲政主義的退化與重建〉,時報文化基金會:《邁向公與義的社會》,台北:時報文化,初版一刷,頁410-422。
于宗先主編(1976):《台灣經濟發展重要文獻》,台北:聯經出版公司出版。
尹仲容(1973a):《我對台灣經濟的看法》,初編,行政院經設會,再版。
天下特刊(1996):《環境台灣》,台北:天下雜誌社十五週年紀念特刊。
天下編輯(1994):《土地.財團.選舉》,臺北:天下文化公司,初版三十五刷。
文崇一(1985):〈社會理論與文化差異〉,收入李亦園、楊國樞、文崇
一等編:《現代化與中國化論文集》,台北:桂冠圖書初版。
方東美(1978):《中國人生哲學概要》,台北:先知出版社,台五版。
毛育剛主編(1978):《三十年來台灣之農業經濟》,台北:農復會叢刊第十號。
王子定(1968):《台灣之林業政策》,台北:台銀經濟研究室出版。new window
王正平(1997):〈儒家思想「天人合一」思想的現代生態倫理價值〉,載中華倫理教育學會、國立台灣師大合辦:《第一屆兩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297-309。
王作榮(1991):〈台灣發展初期的通貨膨脹與對策〉,編入高希均、李誠主編;《台灣經驗四十年(1949-1989)》,台北:天下文化公司出版四印。
王育德(1993):《台灣─苦悶的歷史》,台北:自立晚報文化出版部
王拓(1973):〈漁村問題所反映的民心〉,載:《大學雜誌》62期,台北:環宇出版社發行,頁49-53。
王金利、張英陣(1999):《建構周延合理的社會福利制度》,台北:國民黨政策研究工作會出版。
王俊秀(1994):《環境社會學的出發》,臺北:桂冠圖書公司,初版。
王振寰(1993):〈台灣新政商關係的形成與政治轉型〉,編入氏著:《資本,勞工,與國家機器》,台北: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社出版。new window
王紹光(1992):〈破除對Civil Society的迷思〉,周雪光主編:《當代中國的國家與社會關係》,臺北:桂冠,初版一刷,頁3─27。
王勤田(1997):《生態文化》,臺北:揚智出版社二版。
王瑞香譯,Holmes Rolston 著(1998):《環境倫理學:對自然界的義務及自然界的價值》,台北:國立編譯館,修訂一刷。
王道還編譯Thomas Kuhn著(1985):《科學革命的結構》(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台北:允晨出版,一版一刷。
王麗容(1999):〈社區永續發展與國家政策〉,載中壢:國立中央大學:《社會文化學報》第八期,頁141-153。
內政部統計處編印(1971):《內政統計提要》。
------(2000):《內政統計月報》。
丘昌泰(1995a):《剖析我國公害糾紛》,台北:淑馨出版社,初版。
------主編(1986):《經濟學百科全書──第八篇空間經濟學》,臺北:聯經出版公司,初版。
民進黨政策研究中心(1993)《邁向二十一世紀的國土規劃》,台北:民進黨中央黨部出版。
田弘茂、朱雲漢等主編(1997):《鞏固第三波民主》,台北:業強出版社初版。
白曉紅譯,Chris Weedon 著(1994):《女性主義實踐與後結構主義理論》,台北:桂冠圖書公司,初版一刷。
石元康(1990):〈個殊性原則與現代性:黑格爾論市民社會〉,載《當代》第47期,頁20─28。new window
石義行、邊裕淵譯,費景漢(John C.H. Fei)等著(1976):《開放雙元性經濟社會過度時期經濟成長─理論和東南亞國家之經濟研究》,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出版。
朱元鴻等譯,Steven Best & Douglas Kellner著(1994):《後現代理論:批判的質疑》台北:巨流圖書公司,一版一刷。
朱文伯(1974):《台灣經濟建設問題論叢》,台北:民主潮社發行,初版。
朱宏煦(1991):《決策理論與跨國經貿─國際政治經濟理論概念探討》,台北:幼獅文化初版。
朱岑樓、胡薇麗譯(1976):《成長的極限》,臺北:巨流圖書公司,四版。
朱志宏(1981):〈政治參與與現代立法〉,台大政研所主編:《民權主義與政治建設》,台北:國立編譯館出版。
朱建民(2001):〈由儒家觀點論西方環境倫理學人類中心主義問題〉,台中:東海大學哲學系編:「哲學與中西文化:反省與創新」研討會論文集,頁35-52。new window
朱浤源主編(1999):《撰寫博碩士論文實戰手冊》,台北:正中書局台初版。
朱雲漢(1992):<臺灣政權轉型期政商關係的再結盟>,高雄:中山大學《中山社會科學季刊》,第七卷第四期。
朱雲鵬(2000):〈人與自然─從經濟成長到國民生活福祉的提升〉,時報文化基金會:《邁向公與義的社會》,台北:時報文化,初版一刷,頁87-98。
江大樹(1997):《國家發展與文官政策》,台北:憬藝出版。
江宜樺(1998):《自由主義、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台北:揚智文化,初版二刷。new window
羊憶蓉(1991):〈教育與國家發展--「台灣經驗」的反省〉,賴澤涵、new window
黃俊傑主編:〈光復後台灣地區發展經驗〉,台北:中研院中山人社所出版。
艾思明譯,Thomas B. Gold著(1987):《從國家與社會的角度觀察─台灣奇蹟》,台北:洞察出版社。
行政院主計處編(1988):《中華民國台灣地區國民所得》。
行政院研考會(1997):《加強國營事業環境保護及污染防治工作計畫之評估》,初版一刷。
行政院科技顧問組(2000 ):《綠色矽島願景與推動策略》(草案)行政院第二十一次科技顧問會議(2000年12月4-8日)。
行政院經建會(1991):《國家建設六年計畫(民國80年至85年)》,第一冊至第四冊。
行政院經建會人力規劃小組編印(1980):《中華民國社會福利指標》。
行政院經建會住宅及都市發展處(1978):《台灣地區綜合開發計畫》。
行政院經建會住宅及都市發展處(1991):《台灣地區工業區開發重點問題之檢討》。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1989):《法規建制計畫說明書》。
------(1992):《中華民國台灣地區環境資訊》,八十一年版。
------(1998):《環境白皮書》,八十七年版。
------(1999):《環境白皮書》,八十八年版。
------(1999):《中華民國台灣地區環境保護統計年報》。
何 方(1990):〈從「民間社會」論人民民主〉,載《當代》第47期,頁39─52。
余玉賢(1975):〈台灣主要農產品及農用品價格措施分析〉,編入渠主編:《台灣農業發展論文集》,台北:聯經出版公司,頁197-228,
余玉賢、彭作奎(1991):〈農復會、土地改革與台灣的經濟發展〉編入
高希均、李誠主編:《台灣經驗四十年(1949-1989)》,台北:天下文化公司出版,四印。
吳芝儀、李奉儒譯, M. Q. Patton 著(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桂冠圖書,初版一刷。
吳相湘編著(1981):《晏陽初傳》,台北:時報文化出版。
吳榮嶺(1973):〈譴責日本公害的輸出〉,載:《大學雜誌》第62期,1973年2月,頁58-59。
吳叡人譯(1999),Benedict Anderson著︰《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台北︰時報文化,初版一刷。
宋國誠(1983):〈在挫折中奮進的台灣消費者運動〉,載《中國論壇》第一九○期,1983年8月,頁34-36。
李公哲(1998):《永續發展導論》,台北:中華民國環境工程學會出版。
李永展(1997):〈生態足跡:邁向永續性的規劃工具〉,台北:國立中興大學法商學院:《台灣永續發展研討會論文集》,頁3-21。
------(1998):《區域總體土地資源綜合利用之研究(Ⅲ)》,行政院
國科會綜合研究成果報告,NSC87-2621-P-004-005。
------ (1999):<永續環境規劃之新思維>,載師大環教中心:《環境教育季刊》(37):頁25-34。
------(2000):〈永續發展的願景或迷失?〉蔡璧煌、陳俊明主編:《轉型與發展─邁向新世紀的台灣》,台北:國家發展研究院出版,頁151-188。
李永展、李欽漢譯,M. Wackernagl and W. E. Rees著(2000):《生態足跡─減低人類對地球的衝擊》,台北:創興出版社,初版一刷。
李永展、廖億美(1998):〈在自覺與自救之後─誰來為台灣環境療傷止痛〉,編入歐陽嶠暉,黃勉善﹔《新世紀的環境保護政策》,台北:厚生基金會出版。
李永熾(1990):〈市民社會與國家〉,載《當代》第47期(市民社會專輯),頁29─38。
李英明(1993):《晚期馬克思主義》,台北:揚智文化,初版一刷。
李國鼎(1979):《台灣經濟快速成長的經驗》,台北:正中書局,台二版。
李常井(1995):<環境倫理學研究取向之探討>,收錄於錢永祥、戴華主編:《哲學與公共規範》,台北:中研院社科所專書(34),頁29-49。
李康、李猛譯,Anthony Giddens著(1998):《社會的構成》(The Constitution of Society),北京:三聯書店一版一刷。
李瑞全(1999):《儒家生命倫理學》,台北:鵝湖出版社,初版。
李筱峰(1993):《台灣戰後初期的民意代表》,台北:自立晚報社出版,修訂版一刷。
李碧涵(1995):〈後工業轉型與台灣企業經濟之結構調整〉,台北: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社會結構與社會變遷--世界體系觀點之運用》。
李慶中(1991):《兼顧經濟發展的環境保護政策》,台北:三民書局初版。
李薈(1969):《中美外交關係與美國對華政策》,台北:環球書局總經銷。
李蘭甫譯,W. A. Lewis著(1970):《經濟設計》,台北:經合會發行,初版。
杜震華(1995):《亞太營運中心的理論與實務》,台北:華泰書局出版。
沈力譯,J. Habarmas著(1990):《溝通與社會演化》,臺北:結構群出版。
沈宗瑞(1994):《台灣工會的角色與發展(1950-1992)--國家組合主義角度的分析》,台北:台大三民所博士論文。
沈宗瑞等譯(2001),David Held等著︰《全球化大轉變︰全球化對政治、經濟與文化的衝擊》,台北︰韋伯文化出版。
沈宗瀚(1972):《農復會與我國農業建設》,台北:商務印書館,初版。
------(1975):《農業發展與政策》,台北:商務印書館,初版。
邢慕寰(1979):〈所得分配與經濟成長--以英國、美國、日本、台灣、南韓的經驗印證〉,載台北: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經濟論文》半年刊,第七卷.第三期。new window
周育仁(1995):《政治與經濟之關係──臺灣經驗及其理論意涵》,臺北;五南圖書,二版一刷。
周金聲,(1965):《中國經濟思想史(一)》,台北:大地印刷。
周寄中譯,I. Lakatos and A. Musgrave (eds.) (1994):《批判與知識的增長》,台北:桂冠圖書公司,再版一刷。
周陽山(1990):〈民主化、自由化與威權轉型-國際經驗的比較〉,編入氏著:《自由與權威》,台北:三民書局,初版,頁145-171。new window
------(1993):〈民主化、自由化與威權轉型─國家經驗的比較〉,編入《民族與民主的當代詮釋》,臺北:正中書局,台一版。
------(1994):《現代文明的隱者》,台北:三民書局初版。
拉利.載蒙(Larry Diamond)(1997):〈民主鞏固的追求〉,田弘茂、朱
雲漢等主編:《鞏固第三波民主》,台北:發強出版社初版。
於幼華(1985):〈台灣地區環境品質之探討〉,載中國論壇編委會主編《台灣地區社會變遷與文化發展》,台北:聯經公司總經銷,頁561-594。
------(1998):《環境與人-環境保護篇》,臺北:遠流出版社出版。
於幼華、張益誠(1999):〈永續發展指標〉,載台北:師大環教中心發行:《環境教育季刊》,第37期,頁53-74。
林文政譯,Daniel Sitarz (ed) (1995):《綠色希望:地球高峰會議藍圖》(The Earth Summit Strategy To Save Our Planet),亦即《二十一世紀議程》(Agenda 21) ,台北:天下出版社,一版二印。
林火旺(1995)︰〈自由主義可否建立一個政治社群〉,陳秀容、江宜樺主編︰《政治社群》,中研院中山人社所專書(38),頁249-270。
------(1998):〈公民身分:認同和差異〉,蕭高彥、蘇文流主編:
《多元主義》台北:中研院中山人社所專書(43),頁397-409。
林萬億(1996):〈國家與社會政策──臺灣與瑞典的比較〉,收入徐正光、蕭新煌主編:《臺灣的國家與社會》,臺北:東大圖書公司,初版。new window
林碧炤(1990):《國際政治與外交政策》,台北:五南圖書再版。
邱瑞忠(1995):<公共規範的建立:民主與官僚體制的調適>,收錄於錢永祥、戴華主編:《哲學與公共規範》,台北:中研院社科所專書(34),頁313-347。new window
邱聰智(1984):〈公害立法之理論與檢討〉,載《法學叢刊》第一一五期。new window
金恆鑣(2000)《讓地球活下去》,台北:天培文化公司,初版。
金耀基(1985):〈儒家倫理與經濟發展〉,收入李亦園、楊國樞、文崇一等編:《現代化與中國化論文集》,台北:桂冠圖書初版。
侯繼明(1977):〈政府究竟應該做些什麼事〉,高希均等著:《經濟觀
念與經濟問題演講集》,台北:經濟日報社,初版,頁155-168。
俞新天(1993):《世界南方潮--發展中國家對國際關係之影響》,上海:社科院出版社,一版一刷。
南方朔(1979):《中國自由主義的最後堡壘》,台北:四季出版社,一版。
姜新立(1991):《新馬克斯主義與當代理論》,台北:結構群出版。
施密特(P. C. Schmitter)(1997)︰〈民間社會與民主鞏固〉,田弘茂、朱雲漢等主編:《鞏固第三波民主》,台北:業強出版社初版,頁382-419。
柯三吉(1999):《建構新台灣人的生活願景》,台北:國民黨中央政策研究工作會出版。
洪天富譯,Max Weber著(1993):《儒教與道教》,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一版一印。
洪德生主編(1998):《追求能源、環境與經濟平衡發展》,台北:台灣經濟研究院,初版一刷。
洪德欽(1998):〈歐洲聯盟之理論與實踐〉,編入沈玄池,洪德欽主編﹔《歐洲聯盟:理論與政策》,台北:中研院歐美所,初版一刷,頁1─85。new window
洪鎌德(1988):《新馬克思主義和現代社會科學》,臺北:森大圖書公司,初版。new window
------ (1996):《跨世紀的馬克思主義》,臺北:月旦出版公司,初版。
紀駿傑(1998):<我們沒有共同的未來:西方主流「環保」關懷的政治經new window
濟學>,載《台灣社會研究季刊》(31):141-168
胡幼慧(1995):〈男主外,女主內?--婦女與工作〉,《婦女研究十年:婦女人權的回顧與展望研討會論文集》。
胡克(S. Hook)等著(1988):《關於新馬克思主義》,台北:嵩山出版社。
胡宗澤、趙力濤譯,Anthony Giddens著(1998):《民族-國家與暴力》(The Nation-State and Violence),北京:三聯書店一版一刷。
胡祖慶譯,F.S Person and J.M.Rochester著(1990):《國際關係》( Internation Relations),台北:五南圖書公司,再版。
范揚、張企泰譯,黑格爾著(1985)︰《法哲學原理》,台北︰里仁書局出版。
唐先梅(1998):〈從家庭發展觀點探討雙薪家庭兩性工作〉,載中壢:國立中央大學:《社會文化學報》,第六期,頁75-112。
唐亮譯(1990),James E. Anderson:《公共決策》(Public Policy-Making),北京:華夏出版社,一版一印。
奚廣慶、王謹主編(1993):《西方新社會運動初探》,北京:人民大學出版社,初版一印。
孫志鴻(1999):〈永續發展研究〉,載台北:師大環教中心發行:《環境教育季刊》第三十七期,頁75-81。
孫治本譯(2000),Ulrich Beck著︰《全球化危機》,台北︰商務印書館,初版二刷。
孫瑜譯,Peter Koslowski 著(1997):《倫理經濟學原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一版一印。
孫煒(2001):〈議題導向的環境決策架構-核四環境影響之個案分析〉,台北,政大公行系:《公共行政學報》第五期,頁47-66。new window
徐正光、宋文里合編(1990):《臺灣新興社會運動》,臺北:巨流圖書初版。new window
徐正光、蕭新煌主編(1996):《臺灣的國家與社會》,臺北:東大圖書公司初版。new window
徐育珠(1978):《經濟發展》,台北:正中書局,台北,台二版。
徐崇溫(1982):《西方馬克斯主義》,台北:結構群出版。
------(1994):《結構主義與後結構主義》,台北:結構群出版社。
徐湘林等譯,G.A.Almond and S. Verba著(1989):《公民文化:五個國家的政治態度和民主制》,北京:華夏出版社。
殷海光基金會主編(1998):《市民社會與民主的反思》,台北:桂冠圖書公司,初版一刷。
海峽交流基金會(2001):《兩岸經貿》,第111期,頁55。
秦修明譯,托克維爾(A. D. Tocqueville)著(1966)︰《美國的民主》,香港︰今日世界社,初版。
郝雨凡(1998):《美國對華政策內幕:1949-1998年》,北京:台海出版社,一版一印。
馬 驥(1999):《人類生存環境藍皮書》,北京:藍天出版社,一版一刷。
高希均(1992):《經濟人與社會人》,臺北:天下文化出版。
尉天驄(1985):〈三十年來台灣社會的轉變與文學的發展〉,中國論壇編委會主編:《台灣地區社會變遷與文化發展》,頁443-488。
張石角(1993):《高爾夫球場及其環境衝擊問題》台北:行政院農委會委託計畫。
張石角等著譯(1989):《環境問題叢談》,台北:正中書局,台二版。
張壯熙(1998):〈法國對歐洲聯盟之政策與作為〉,編入沈玄池,洪德欽,主編:《歐洲聯盟:理論與政策》,台北:中研院歐美所,初版一刷,頁383─413。new window
張秀雄(1998):《公民教育的理論與實施》,台北:師大書苑,初版。
------(1999):〈建構適合台灣社會的公民資格觀〉,載《通識教育季刊》第六卷第二期,頁39-63。
張京育(1983):《國際關係與國際政治》,台北:幼獅書店出版。
張炎憲(1996):〈威權統治和台灣人歷史意識的形成〉,編入:《馬關條約一百年:台灣命運的回顧與展望》,台北:自由時報,頁52-83。
張長義(1998):〈永續發展的國土規劃〉,編入劉小如、黃勉善編:《新世紀的自然保育行動綱領》,台北:厚生基金會出版。
張俊宏(1989):《到執政之路》,台北:南方叢書出版社,三版。
張茂桂(1989):《社會運動與政治轉化》,臺北:國家政策研究中心。new window
------(1992):<人民、資本與國家:立法院與公共政策>,載高雄:中山大學《中山社會科學季刊》,第七卷第四期。
張茂桂等(1998):《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台北:業強出版社,初版四刷。new window
張家銘(1991):<戰後臺灣地區企業與政府的關係──一種家父長的政治經濟權威結構>高雄:中山大學《中山社會科學季刊》,第六卷第一期。
張晉芬、曾瑞鈴主編(1995):《美國與台灣社會結構研究》,台北:中研院歐美所出版。
張祖恩、蔣立中(1998):〈廢棄物管理問題檢討與對策〉,編入厚生基金會主編:《新世紀的環境保護政策》,台北:桂冠公司經銷,頁149─173。
張景涵等(1971):《臺灣社會力的分析》,臺北:環宇出版社,三版。
張漢裕譯,Max Weber著(1973):《基督新教的倫理與資本主義的精神》,台北:協志出版社。
張德本、許素蘭主編(1978):《福爾摩沙的明天》,台北:鴻蒙文學出版公司。
曹定人(1997):〈永續發展:範疇的探討〉,臺北:國立中興大學法商學院出版:《臺灣永續發展研討會論文集》,頁127─141。
曹定人譯,Eric Ashby著(1988):《人對自然的和解》,台北:聯經總
經銷,初版。
莊福典(1978):〈農業資源及其生產力〉,毛育剛主編:《三十年來台灣之農業經濟》,台北:農復會叢刊第十號,頁44-52。
莊進源(1983):〈我國環境保護現況〉,載台北:行政院衛生署環保局:《環境保護年鑑》,民國七十二年版,頁1-8頁。
------(1998):〈中華民國環境保護學會之歷史回顧〉,未出版之論文,頁1-14。
莊進源編著(1991):《環境保護新論》,台北:作者自印。
許嘉猷(1986):《社會階層化與社會流動》,台北:三民書局出版。new window
郭正亮(1998):《民進黨轉型之痛》,台北:天下遠見出版公司,一版一印。
郭婉容(1979):《總體經濟學》,台北:三民書局總經銷,三版。
郭輝編譯,井出季和太著(1956):《日據下之台政》,第一冊台北: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編行。
陳玉峰,劉惠元,李瓊如(1999):〈台灣山林土地利用方式之省思─以
阿里山公路山美村為例〉,發表於吳三連基金會等主辦:《邁向二十一世紀的台灣民族與國家》研討會,台北:國家圖書館,12月21、22日。
陳秀容(1995):<社群的互動與人權:關於社群權利的一種思考>,收錄於陳秀容、江宜樺編:《政治社群》,台北:中研院社科所出版,頁315-344。
陳其南(1992):《公民國家意識與台灣政治發展》,台北:允晨文化出版。new window
陳其南,陳秋坤編譯,Ramon H.Myers著(1979):《台灣農村社會經濟發展》,台北:牧童出版社出版。
陳明健(1994):《自然資源與環境經濟學》,台北:巨流圖書公司,一版一刷。new window
陳東升(1995):《金權城市:地方派系、財團與台北都會發展的社會學分析》,台北:巨流圖書公司,出版一刷。new window
陳俊榮撰(2000):《後現代的認同政治》,國立台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博士論文。
陳奎德(1992):〈重建公民社會〉,周雪光主編:《當代中國的國家與社會關係》,臺北:桂冠,初版一刷。
陳茂源譯,矢內原忠雄著(1952):《日本帝國主義下之台灣》,台北: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編行。
陳師孟(1991):《解構黨國資本主義──論臺灣官營事業之民營化》,臺北:澄社出版。new window
陳弱水(1997):〈公德觀念的初步探討─歷史源流與理論建構〉,台北:中研院中山人社所:《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第九卷第二期,頁39-72。new window
陳能敏編著(2000):《永續農業過去、現代、未來》,台北:農業科學資料服務中心,初版三刷。
陳筠泉及Peter Koslowski主編(1997):《經濟秩序理論和倫理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一版一印。
陳聽安(1978):〈經濟成長、所得分配與財政政策〉,載:《中華學報》第五卷.第一期。台北出版。
國立中央大學(1999),《台灣永續發展研究計畫》。
國家建設委員會編印(1978):《中日韓經濟設計之研究》。
陶在樸(1998):《地球文明的永續發展》,台北:中華徵信所,初版。
彭歌等(1977):《當前文學問題總批判》,台北:中華民國青溪文藝學會出版。
彭懷恩(1996):《中華民國政治體系分析》,台北:時報公司,初版三刷。
湯京平(1999):〈鄰避性環境衝突管理的制度與策略〉,載台北:台灣大學:《政治科學論叢》第十期,頁355-382。
湯絢章(1993):《公共政策》,台北:華泰書局出版。
湯德宗(1988):〈美國環境法體系概要〉,載中研院:《美國月刊》第二卷,第三期。
黃 藿(1995):<亞理斯多德的正義觀>,收錄氏著:《德行與幸福──亞里斯多德倫理學論文集》,台北:時英出版社。
黃丘隆譯,J. Rawls 著(1990):《正義論》,台北:結構群。
黃孝如譯,The Club of Rome著(1992):《第一次全球革命》(The First Global Revolution),臺北:時報文化,初版。
黃宗煌、蕭代基等譯,Paul B. Downing著(1991):《環境經濟學與政策》(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Policy),臺北:聯經出版社,初版。
黃書禮(2000):《生態土地使用規劃》,台北:詹氏書局發行,初版。new window
黃榮村(1991):〈台灣地區環保與消費者保護運動:特色與互動〉,編入徐正光,宋文里:《台灣新興社會運動》,頁55-78。new window
黃錦堂(1998):《台灣地區環境法之研究》,台北:月旦出版社,初版三刷。
------(1999):〈民主化對環保政策之衝擊與因應之道〉,載台北《理論與政策》季刊,第十三卷第三期,頁19-46。
楊之遠(1999):〈行政院永續發展委員會之角色與任務〉載台北:台灣
師大環教中心發行:《環境教育季刊》,第37期:「永續發展專題」,頁18-24。
楊日青(2000):〈憲法修改與政黨重組對憲政體制的影響〉,載《理論與政策》,第十四卷第二期(2000/7月)頁199-218。new window
楊冠政(1996):<生態中心倫理>,載師大環教中心:《環境教育季刊》(30):頁15-30。
------(1997):<邁向永續發展的環境教育>,載師大環教中心:《環境科學技術教育專刊》(12):頁1-10。
------(1999):<永續發展的倫理>,載國立台灣師大環境研究中心:《環境教育季刊》第三十七期,頁82-86
楊國樞(1985):《開放的多元社會》,臺北:東大圖書公司,再版。
楊懋春(1984):《近代中國農村社會之演變》,台北:巨流圖書公司,一版二印。
葉文虎、承繼成主編(1996):《可持續發展之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一版三刷。
葉俊榮(1997):《環境理性與制度抉擇》,台北:台大法學叢書(110),三民書局總經銷。new window
------(1999):《全球環境變遷議題─台灣觀點》台北:巨流圖書公司一版。
葉俊榮、柳中明、駱尚廉(1997):《永續發展研究規劃計畫書》,臺北:國科會永續發展研究推動委員會,NSC86-3011-P-002-002。
葉萬安(1967):《二十年來之台灣經濟》,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世編印。
廖正宏、黃俊傑、蕭新煌(1993):《光復後台灣農業政策的演變》,台北:中研院民族所出版,二刷。
熊中果(1984):《農業發展策略》,台北:聯經出版公司出版。
臺灣研究基金會(1992):《解剖臺灣經濟:壟斷與剝削》,臺北:前衛出版社,新版。
趙永茂(2000):〈黑金政治與代議民主品質〉,編入時報文教基金會:《邁向公與義的社會》上冊,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初版一刷,頁489-496。
趙建民(1994):《威權政治》,台北:幼獅公司初版。
劉小如、黃勉善編(1998):《新世紀的自然保育綱領》,台北:厚生基金會出版,初版一刷。
劉東輝(1996):〈從「增長的極限」到「持續發展」〉,葉文虎、承繼成主編:《可持續發展之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一版三刷,頁33-37。
劉阿榮(1986):《民生主義在台灣經濟發展過程中扮演的角色》,台北:正中書局,台初版。
------(1990):《意識形態與社會變遷》,台北:弘文館初版。
------(1993):〈跨越世紀的發展典範---中山先生「國家發展理論」概述〉,載台北:《廣東季刊》第二十三卷.第四期「國父誕辰紀念專號」,頁50-54。
------(1994):〈政經整合中的國家與社會──「金權政治」的宏觀試探〉,載國立中央大學《社會文化學報》創刊號,頁193─222。
------(1996a):〈戰後臺灣政商關係之演變:理論架構與經驗意涵〉,載中央大學《社會文化學報》第四期,頁1─42。
------(1996b):〈發現的邏輯VS研究的心理學--K.Popper 的否証論和T.Kuhn的典範論之比觀〉,載台北:台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學報》第五輯,頁257-281。
------(1997):〈儒家倫理與經濟發展--阻力、助力與新規範〉,載中壢中央大學《社會文化學報》第五期,頁85-104。
------(1998):〈儒家倫理與永續發展〉,載中央大學《社會文化學報》第七期,頁1─24。
------(1999a):<台灣之永續發展:國家與社會觀點>,載國立中央大學:《社會文化學報》第八期,頁47-75。
------(1999b):〈威權轉型與環境政策─台灣民主化的環境弔詭〉,中壢:中央大學《社會文化學報》第九期,頁95-124。
------(2000a):〈台灣永續發展的歷史結構分析〉,蔡璧煌、陳俊明主編:《轉型與發展-邁向新世紀的台灣》,台北:國家發展研究院出版,頁189-236。
------(2000b)︰〈當前台灣公民教育的三種典範述評〉,載台北︰國立台灣師大︰《公民訓育學報》第九輯。
劉阿榮、石慧瑩(1999a):<永續發展的五個正義向度>載國立中央大學哲研所:《應用倫理研究通訊》第十期《永續發展專題》,頁37-42。new window
劉阿榮、石慧瑩(1999b):〈公民社會的環保道德〉,載教育部人文及社會科學教育指導委員會主編:《人文及社會科學教學通訊》雙月刊,第十卷第二期(1999.8),頁26-44。
劉阿榮、史慧玲(2000):〈永續發展與族群正義─台灣原住民的「環境正義」分析〉,編入台東師院:《海峽兩岸少數民族問題與政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231-260。
劉軍寧等編(1995):《市場邏輯與國家觀念》,北京:三聯書店一版一刷。
劉進慶(1995):《台灣戰後經濟分析》,台北:人間出版社,一版三刷。
劉黎兒譯,豬口孝著(1992):《國家與社會》,臺北:時報文化公司初版,一刷。
歐陽嶠暉、黃勉善編(1998):《新世紀的環境保護政策》,台北:厚生基金會出版,初版一刷。
蔣君章(1974):《台灣歷史概要》,台北:中外圖書出版社。
蔡明璋(1996):《台灣的貧窮:下層階級的結構分析》,台北:巨流圖書公司,一版。
蔡厚男(1997):〈永續發展、生態城市與自然資源〉,台北:國立中興大學法商學院出版,《台灣永續發展研討會論文集》,頁23-42。
蔡英文(1995a):<漢娜.鄂蘭( Hannah Arendt, 1906-1975)公共領域理論及其問題>,收錄於錢永祥、戴華主編:《哲學與公共規範》,台北:中研院社科所專書(34),頁269-312。
------ (1995b):<麥可.歐克秀的市民社會理論:公民結社與政治社群>,收錄於陳秀容、江宜樺主編:《政治社群》,台北:中研院社科所專書(38),頁177-212。
蔡勳雄(2000):〈談永續發展〉,時報文教基金會:《邁向公與義的社會》,台北:時報文化,初版一刷,頁101-106。
鄭世興(1974):《我國近代鄉村教育思想和運動》,台北:正中書局台初版。
鄭武國譯(1999),Anthony Giddens著︰《第三條路︰社會民主的更新》,台北︰聯經出版公司,初版。
鄭曉時(1992):〈政體與軍隊:台灣文武關係(1950─1987)的一個分析架構〉,載台北:中研院中山人文社科所:《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第五卷第一期,頁129─172。
鄭曉時譯,Lester W. Milbrath著(1997):《不再寂靜的春天》(Envisioning A Sustainable Society--Learning Our Way Out),台北:天下出版社,一版三印。
魯貴顯譯,G. Kneer and A. Nassehi著(1998):《盧曼社會系統導引》,臺北:巨流圖書公司初版。
盧誌銘(1998):〈二十一世紀議程介紹〉,編入李公哲主編:《永續發展導論》第三章,台北:教育部環保小組編印。
蕭代基譯,Terry L. Anderson, Donald R. Leal 著(1997):《由相剋到相生-經濟與環保的共生策略》,台北:巨流圖書公司,一版二刷。
蕭全政(1988):《政治與經濟的整合》,臺北:桂冠圖書,初版一刷。new window
------(1990):《臺灣地區的新重商主義》,臺北,國策中心出版,二版。
------(1995):《臺灣新思維:國民主義》,臺北,時英出版社,初版。
------(1997):〈組織與制度的政治經濟分析〉,載埔里:暨南大學:《暨大學報》第一卷第一期,頁1-16。
------ (1999a):<台灣威權體制轉型中的國家機關與民間社會>,發表於中研院台灣研究推動委員會主辦之《威權體制的變遷─解嚴後的台灣》國際研討會,1999年4月1-3日,台北:中研院民族所。
------(1999b):〈政府再造與企業家精神〉,載埔里:暨南大學:《暨大學報》第三卷第一期,頁321-336。
蕭新煌(1980):〈社會學與「環境」:環境社會學的基本看法〉,載《思與言》,18(2),頁127-136new window
------(1982):《環境社會學:一個新的範型》,載《思與言》,19(6),頁539─547。
------(1983):〈精英份子與環境問題「合法化」的過程:立法委員環境質詢的內容分析1960-1981〉,載台北:中國社會學出版《中國社會學刊》第七期,頁61-90。
------(1985a):《低度發展與發展:發展社會學選讀》,台北:巨流圖書公司,一版一印。
------(1985b):《環境問題與環境保護》,編入台灣省政府新聞處編印:《台灣光復四十年專輯:社會建設篇》頁:127-169。
------(1986):<新環境範型與社會變遷:台灣民眾環境價值初探>,載《台大社會學刊》(18),頁81-133。
------(1988a):《社會學的滋味》,臺北:東大圖書公司出版。
------(1988b):《臺灣向前看》,臺北,生活文化事業出版。
------(1992):〈臺灣新興社會運動的剖析:自主性與資源分配〉,編入臺灣研究基金會:《解剖臺灣經濟:壟斷與剝削》,臺北:前衛出版,頁127─136。
------(1993):《我們只有一個台灣─反污染、生態保育與環境運動》,台北:圓神出版社,初版四刷。
------(1994):〈台灣民眾對社會運動的了解與支持:變與不變〉,編入伊慶春主編:《台灣民眾的社會意向》,台北:中研院中山人文社科所。
------ (1999):〈永續發展概念對海島台灣的啟示〉,載中大《社會文化學報》第八期,頁1-10。
蕭新煌、蔣本基、劉小如、朱雲鵬合著(1993):《台灣二○○○年》,台北:天下文化,第一印。
蕭新煌、鄭又平、雷倩合編(1982):《台灣的消費者運動-理論與實際》,臺北:時報出版社初版。
錢公博(1973):《經濟思想論集》,台北:學生書店初版。
謝世忠(1987):《認同的污名:台灣原住民的族群變遷》,台北:自立晚報社出版。
韓立新、張桂權、劉榮華譯,岩佐茂著(1997):《環境的思想》,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一版一印。
瞿海源(1992):〈社會問題嚴重性評估〉,中研院中山人文社會所:《台灣地區社會意向調查》81年定期報告。new window
------(1998):〈跨世紀公民教育的問題〉,收入殷海光基金會主編:《市民社會與民主的反思》,台北:桂冠圖書,初版一刷。
龐建國(1993):《國家發展理論:兼論台灣發展經驗》,台北:巨流圖書公司,一版一印。
羅光(1987):〈儒家的生命哲學〉,高明編:《中華文化與儒家思想論文集》,台北:國立編譯館出版。new window
譚文海主編(1990):《環境與社會》,台灣省公共衛生研究所發行。
邊裕淵(1979):《台灣所得分配之研究》,台北:中央研究院,三民所叢刊。
顧忠華(1997):〈公民社會與永續發展〉,臺北:中興大學法商學院出版:《臺灣永續發展研討會論文集》,頁401─414。
------ (1999):《社會學理論與社會實踐》,台北:允晨文化初版。
英文部分
Almond , Gabriel A. Sideny Verba (1972):The Civic Culture Political Attitudes and Democracy in Five Nations.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Amin, S.(1997): Capitalism in the Age of Globalization. London: Zed Press.
Anderson, Perry(1984):Considerations on Western Marxism, London: New Left Books: Verso, 2nd impression.
Anderson, T. & D. Leal (1991) Free Market Environmentalism, San Francisco: Pacific Research Institute for Public Policy.
Appleton, Sheldon (1970)“The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aiwan”, Asian Survey 10 pp. 910-923.
Bachrach, P. and Baratz, M. S. (1970) Power and Povert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Bell, Daniel(1973):The Coming of Post-Idustrial Society. N. Y. Basic Book.
Best Steven and Douglas Kellner. (1991) Postmodern Theory.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Block(1977):"The Ruling Class Dose Not Rule". In Ferguson and Rogers, eds., 1984, The Political Economy. N. Y., M.E.Shape.
Botzler, R.G. and Susan J. Armstrong (ed.)(1998) Environmental Ethics: Divergence and Convergence. 2nd ed. Boston: McGraw-Hill.
Brown, L. (1972) World without Border, New York: Vintage Books.
Bryant, B. (ed.) (1995) Environmental Justice: Issues, Policies and Solutions, Washington, D.C.: Island Press.
Calhoun, Craig (1994) “Nationalism and Civil Society: Democracy, Diversity and Self-Determination.“ In Craig Calhoun, (ed.) Social Theory and the Politics of Identity. Oxford: Blackwell. p.p.. 304-336.
Carnoy, Martin(1984):The State and Political Theor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New Jersey.
Carson, R. (1962) Silent Spring,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hen and Arato(1992):Civil Society and Political Theory. The MIT Press.
Cooper, D.E. and Palmer J.A.(1992):The Environment in Question. Routledge, Chapman and Hall Inc. N.Y.
Dahl, Robert A.(1961):Who Governs? Democracy and Power in an American City. Yale University Press, New Heven.
Dahl, Robert A. (1971) Polyarchy: Participation and Oppositions.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Dahl, Robert A., and Lindblom, C. E. (1953). Politics, Economics, and Welfare.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Domhoff, G. W. (1967) Who Rules America?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 (1990) The Power Elite and the State. NY: Aldine de Griuter.
Dos Santo, Theotonio (1970) "The Structure of Dependenc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60 : 231-236.
Dye, Thomas R. (1978). Understanding Public Policy,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Easton, David (1965) A Framework for Political Analysis, Englewood Cliff, New Jersey:Prentice-Hall.
Evans, Peter (1979) Dependent Development: The Alliance of Multinational, State, and Local Capital in Brazil.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Fei, John C.H. and Ranis, Gustay (1967): Development of the Labor Surplus Economy-Theory and Policy. N.J.
Frank, A. G (1968) Development and Underdevelopment in Latin America, New York : Monthly Review.
Gold, Thomas (1986) State and Society in the Taiwan Miracle. N.Y: M. E.Sharpe.
Ham and Hill(1984):The Policy Process in the Modern Capitalist State. England:Wheatshealf.
Hannigan, J. (1995) Environmental Sociology, London: Routledge Press.
Harvey , David (1989) The Condition of Postmodernity , Cambridge , Basil Blackwell , Inc.
Held, David (1987) Models of Democracy. Cambridge: Polity Press.
Hempel, L. C. (1996)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Washington, D.C.: Island Press.
Higgins, B (1963) : Economic development : Principles, Problems, and Policies, Revised edition, W. W. Norton & Co., Inc.
Hirst, Paul. (ed). (1989) The Pluralist Theory of the State. Lodon: Rouledge.
Huntington, Samuel P. (1976) No Easy Choic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Isin, E. F. (1996) Global City-Regions and Citizenship. In Keil, R., G. R. Wekerle, & D. V. J. Bell (eds.) Local Places: In the Age of the Global City. Montreal: Black Rose Books. Pp. 21-34.
Jessop, Bob (1990) State Theory: Putting Capitalist States in Their Place. Cambridge: Polity.
Keane, John (1988) Civil Society and the State: New European Perspectives. London: Verso.
Kindleberger, C. P. (1965) Economic Development, 2nd edition, Mc- Graw-Hill Book Co., New York : Monthly Review.
Kuhn, Thomas (1970)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 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Kuznets, Simon (1966): Modern Economic Growth : Rate, Structure and Spread, Yale University Press.
Lakatos, T. & A. Musgrare (eds.) (1970) Criticism and the Growth of Knowledge,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ash, Scott and John Urry (1987) The End of Organized Capitalism. London: Polity.
Lindblom, Charles (1977) Politics and Market. NY: Basic Books.
Linz, Juan J. (1975)“Totalitarian and Authoritarian Regimes ”in Fred Greenstein and Nelson W. Polsby, eds. Handbook of Political Science,vol.3; Reading, Mass: 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
------ (1990) “Transitions to Democracy,” Washington Quarterly 13.
Linz, Juan J. and Stepan, Alferd (1978) The Breakdown of Democratic Regimes,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Lyotard, Jean-Francois(1984) The Postmodern Condition : A Report on Knowledge.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Martell, Luke (1994) Ecology and Society, Cambridge, UK: Polity Press.
Meadows, D. H. (1972) The Limits to Growth, New York: Universe Books.
Milbrath, L. W. (1984) Environmentalists: Vanguard for a New Societ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SUNY Press
------ (1989) Envisioning a Sustainable Society: Learning Our Way Out, New York: SUNY Press.
Miliband, Ralph (1968) The State in Capitalist Society. London: Weidenfeld and Nicolson.
Mills, C. Wright(1956) The Power Elit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aess, A. (1989) Ecology, Community and Lifestyle: Outline of an Ecosophy,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O’Connor, James (1973) The Fiscal Crisis of the State. NY: St. Martins Press.
O’Donnell, Guillermo and Philippe Schmitter and Laurence Whitehead eds (1986) Transitions from Authoritarian Rule: Prospects for Democracy. Baltimore: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O’looney, John. (1995)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Control : Balancing Business and Community in an Age of Nimbys and Lulus. Quorum Books.
Olson, Marvin (1965) The Logic of Collective Action.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Pojman, Louis P. (ed.)(1994) Environmental Ethics: Readings in Theory and Application. Boston: Jones and Bartlett Publishers.
Rees, William E. (1995)“Achieving Sustainability : Reform or Transformation ?“ Journal of Planning Literature 9 (4): 343-361.
Robertson, R. (1992): Globalization: Social Theory and Global Culture.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Rorty, Richard (1979) : Philosophy and the Mirror of Nature. Princenton University Press.
Rosenbaum, W. A. (1985) Environmental Politics and Policy, New York: Congressional Quarterly Press.
Rostow W. W. (1960): The Stages of Economic Growth,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0.
Schnaiberg, A. and Gould, K.A. (1994) Environment and Society: The Enduring Conflict.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Skocpol, Theda. (1979) States and Social Revolutions. Cambridge, Mas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melser, Neil J.(1991).Sociology. 4th ed. Prentice─Hall Inc.
Squires, Judith (1999) Gender in Political. Cambridge : Polity Press.
Taylor. R. and Buttel. F. (1992)’How do we know we have global environmental problems? Science and the globalization of environmental discourse’, Geoforum. (23), London.
Wallerstein, Immanuel (1974): The Modern World-System, Vol.1: Capitalist Agriculture and Origins of the European World-Economy in the Sixteenth Century.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 (1979): The Capitalist World-Economy.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1980): The Modern World-System. Vol.2: Mercantilism and Consolidation of the European World-Economy. 1600-1750.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Watson, A. (1992) The Evolution of International Society. London: Routledge.
Wenz, P.S.(1988) Environmental Justic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Wilson, Richard (1970) Learning to be Chinese: The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of Children in Taiwan. Cambridge: The M.I.T. Press
World Bank (1997): Global Economic Prospects and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Washington D.C.
World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WCED) (1987) Our Common Futur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中譯本由台灣地球日出版社1992年出版)
Yearly, S. (1996) Sociology, Environmentalism, Globalization, London: Sag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