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大陸經濟改革與發展對所得分配之影響
作者:林逢福
校院名稱:東吳大學
系所名稱:經濟學系
指導教授:高長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2
主題關鍵詞:大陸經濟經濟改革經濟發展所得分配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7
本文針對大陸所得分配之研究,首先透過所得分配構成條件衡量不均狀態,藉以反映分配變化過程及影響因素,對照城鄉等部門分配受到體制改革的階段性影響。在探討導引分配不均來源除依循經濟發展相關條件外,並考量經濟體制變革方向,以充分反映大陸經濟環境特質。從不均度的衡量當前仍未出現有改善現象;而其中在分配不均的構成城鎮內部不均快速惡化,未來即將明顯取代城鄉間所得差距。
從經濟發展方面除資源環境差異所主導城鄉不均的因素外,由經濟及產業結構調整所表現的勞動要素在產業間移動是引導分配不均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勞動要素直接從第一產業向第三產業移動,將導致未來第三產業的發展成為主導分配的最重要來源。而在體制變革方面則涉及勞動要素貢獻的衡量及產權所有制的開放,從中除透過勞動產出的價格已能逐漸呈現勞動貢獻的合理報酬外,雖基於產權管制的開放使私有經濟部門快速的成長,而對各相關部門分配不均構成重大影響,但當前仍未成為最主要不均構成來源,舊有體制得分配機制仍存在最大主導性。
【中文部份】
丁琳、陳平(1998),一個中國各地區經濟增長的實証研究,《經濟科學》北京,第4期,46-54。
于祖堯(1997),《中國經濟轉型時期個人收入分配研究》,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
王東英(1996),《中國大陸物價膨脹之經濟分析》,台北:中華經濟研究院。
王春正(1995),《我國居民收入分配問題》,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
王志成、史學軍(1998),制度變遷與中國改革,《經濟學家》北京,第5期,13-17。
王君(1997),收入分配的類型及過渡,《經濟科學》北京,第5期,25-32。
王祖祥(2001),收入不平等程度的度量方法研究,《經濟評論》北京,第5期,71-74。
王檢貴(1999),收入分配與過剩求解,《經濟學家》北京,第3期,63-67。
王檢貴(2000),倒U現象是不是一條經濟法則?,《經濟研究》北京,第7期,1-4。
王夢奎(1998),我國現階段的所有制結構,《管理世界》北京,第3期,11-15。
今井理之(1994),《中國大陸經濟》,台北:台灣凱侖出版社。
中國農村發展問題研究組(1985),國民經濟新成長階段和農村發展,《經濟研究》北京,7期。
中國社科院經濟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課題組(1996),現代市場經濟的不同類型與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經濟研究》北京,第6期,9-15。
田君美(1998),中國大陸各省市農工結構的變化,《經濟前瞻》台北,3月,70-73
白書祥(1998),按勞分配與按生產要素分配, 《經濟與管理研究》北京,第3期,34-37。
石良平(1993),《中國:國民收入的分配格局》,上海:人民出版社。
史萬里、李玉珠、徐柏園(1998)《中國農村改革20年》,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
世界銀行(1997),《2020年的中國:新世紀的發展挑戰》,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世界銀行(1998a),《共享增長的收入:中國收入分配問題研究》,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世界銀行(1998b),《中國的糧食安全:長期問題與可選方案》,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世界銀行(1999),《1998 / 99世界發展報告:知識與發展》,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向書堅(1998),全國居民收入分配吉尼係數的測算與回歸分析,《財經理論與實踐》北京,22-30
江振昌(1995),改革後大陸社會發展中的地區差距問題,《東亞季刊》台北,27卷2期,28-47。new window
朱玲(1994),非農產業活動對農戶收入份配格局的影響,載於趙人偉等主編《中國居民收入分配研究》北京,1994年,136-151。
朱鳳歧、高天虹、邱天朝、楊青(1996),《中國反貧困研究》,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
李志清(1994),中共國有企業改革之研究-論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轉換經營機制條件,《共黨問題研究》台北,8月,42-61。
李志寧(2001),中國的居民儲蓄過高嗎?,《經濟學家》北京,第5期,8-16
李克穆(1997),生產資料所有制理論與實踐,《管理世界》北京,第5期,23-43。
李忠(1996),對我國經濟市場化程度的幾種不同判斷,《經濟學動態》北京,第9期,28-31。
李實(1997),中國經濟轉軌中的勞動力流動模型,《經濟研究》北京,第1期。
李實(2000),對收入分配研究中幾個問題的進一步說明,《經濟研究》北京,第7期,72-76。
李實,李文彬(1994),中國居民教育投資的個人收益率的估計,載於趙人偉等主編《中國居民收入分配研究》北京,1994年。
李實,魏眾(1999),中國農村勞動力流動與收入分配,載於趙人偉等主編《中國居民收入分配再研究》北京,1999年。
李若建(1997),城市之間居民收入差距的空間特徵及其成因研究,《經濟科學》北京,第2期,10-15。
李思名、鄧永成、姜蘭虹、周素卿(1996),《中國區域經濟發展面面觀》,台灣大學人口研究中心、香港浸會大學林思齊東西學術交流研究所。
李賀軍(1999),《中國經濟增長方式選擇》,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李培林主編(1995)《中國新時期階級階層報告》,遼寧:人民出版社。
呂政(1997),論公有制的實現形式,《中國社會科學》北京,第6期,4-12。
何煥章、文兼武、唐平(1993),中國農村貧困狀態的評估與監測,《經濟研究資料》北京,第3期。
汪海波(1994),中國企業的勞動、工資和社會保險制度改革,《中國工業經濟研究》北京,第6期,30-35。
汪立鑫(2000),我國收入差別擴大的三大導因,《經濟學家》北京,第4期,70-75。
牟明超、廖克莎(1994),中國工資差別研究,《工作研究》北京,9月,14-17。
吳玉山(1996),《遠離社會主義 - 中國大陸,蘇聯和波蘭的經濟轉型》,台北:正中書局。new window
吳明瑜、李泊溪(1997),《中國1997~2020:科學技術與人民生活》,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吳老德(1994),台灣地區所得分配變動因素之探討,《台灣經濟》台北,214期,10月,37-49。
吳宇暉(1996),論公有制和市場經濟的對接,《社會科學戰線》北京,第3期,135-140。
沈玉良(1998),《制度變遷與結構變動:上海產業結構合理化研究》,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
阿塔納休斯-阿西馬科普洛斯(1995),《收入分配理論》,北京:商務印書館。
林毅夫、蔡昉、李周(1994),《中國的奇蹟:發展戰略與經濟改革》,上海:三聯書局、上海:人民出版社。
林毅夫、蔡昉、李周(2000),《中國經濟改革與發展》,台北:聯經出版社。
林白鵬(1994),我國城鄉居民收入水平、消費水平及其差別的實證分析,《經濟科學》北京,第4期,28-35。
周太和主編(1984),《當代中國的經濟體制改革》,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周振華(1999),《結構調整:1997~1998中國經濟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
周振華(1999),《體制變革與經濟增長:中國經驗與范式分析》,上海:三聯書局、上海人民出版社。
周文興(2002),中國城鎮居民收入分配與經濟成長關係實證研究,《經濟科學》北京,第1期,40-47。
柳欣(1987),所有制與資源配置和收入分配,《南開經濟研究》北京,第3期,47-50。
高尚全(1998),我國的所有制結構與經濟體制改革,《中國社會科學》北京,第1期,53-62。
高長(1991),《中共工資制度改革之研究》,台北:中華經濟研究院經濟專論,(133)。
高長(1997),中國大陸工業部門貨幣工資決定因素之研究,台北:《台灣經濟學會年會論文》。
高長(1998),中國大陸勞動市場競爭機制作用的檢視,台北:《台灣經濟學會年會論文》。
高國力(1995),區域經濟發展與勞動力遷移,《南開經濟研究》北京,第2期,27-32。
高書生(1998a),《中國收入分配體制改革20年》,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
高書生(1998b),《中國就業體制改革20年》,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
高尚全(1991),《中國的經濟體制改革》,北京:人民出版社。
胡鞍鋼、王紹光、康曉光(1996),《中國地區差距報告》,北京:致良出版社。
胡健、劉家(1994),論雙重體制下工資收入分配中存在的問題及成因,《經濟科學》北京,第1期,32-36。
麥朝成、黃鴻主編(1995)《台灣所得分配論文集》,台北:聯經出版社。
馬克.德.布倫納(1999),中國農村財產分配的重新考察,載於趙人偉等主編《中國居民收入分配再研究》北京,1999年。
郭克莎(1998),所有制結構變動與工業增長質量,《管理世界》北京,第1期,133-146。
段賓、姜效先、臧振春(1997),1953~1957年中國工資水平發展史的數量分析, 《經濟經緯》北京,第1期,43-49。
陳小林(1997),十五大在所有制理論上的八大新突破,《經濟學動態》北京,第12期,14-15。
陳宗勝(1997),中國城市居民收入分配差別,現狀趨勢及影響因素--以天津市為案”,《經濟研究》,第3期,21-39。
陳宗勝(1998),體制變革中的宏觀經濟分析”,《經濟研究》,第7期,3-10。
陳宗勝(2000),中國居民收入分配差別的深入研究,《經濟研究》,第7期,68-76。
陳宗勝、周雲波(2001),非法非正常收入對居民收入差別的影響及其經濟學解釋”,《經濟研究》,第4期,14-57。
陳宗勝(1994),《經濟發展中的收入分配》,上海:三聯書局,上海人民出版社。
陳宗勝(1999),《改革、發展與收入分配》, 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陳學基(1998),論混合所有制經濟,《98海峽兩岸財經與商學研討會》台北。
陳廣漢(1995),《增長與分配》,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陳超塵(1987),《統計學》,台北:台灣商業印書館。
唐平(1995),我國農村居民收入水平及差距的分析”,《管理世界》北京,第2期
唐富藏(1986),區域成長,台北:聯經出版社、經濟百科全書、《空間經濟學》。
唐鈞(1998),《中國城市居民貧困線研究》,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苑鵬(1996),西方職工股份所有制及對我國鄉鎮企業產權制度改的啟示,《管理世界》北京,第3期,112-116。
紀玉山(1996),現階段居民收入差距的理論分析,《經濟學動態》北京,8月,33-34。
約翰-耐特、宋麗娜(1999),中國經濟增長、經濟改革和收入差距的擴大,載於趙人偉等主編《中國居民收入分配再研究》北京,1999年。
約翰-耐特、趙人偉、李實(1999),中國城鎮工資和收入差異的區域分析,載於趙人偉等主編,《中國居民收入分配再研究》北京,1999年。
范一飛(1994),《國民收入流程及分配格局分析》,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冒天啟、朱玲(1997),《轉形期中國經濟關係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
姚先國、羅衛東(1999),《比較經濟體制分析》, 浙江:浙江大學出版社。
郭劍雄(1999),《二元經濟與中國農業發展》,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
郭克莎(1996),《中國:改革中的經濟增長與結構變動》,上海:三聯書局、上海人民出版社。
張卓元、黃范章、利廣安(1998),《20年經濟改革:回顧與展望》,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
張勝宏、周勤英(1997),《所有制與產權制度:國有企業所有制改革的理論與實踐》,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
張向達(1996),《中國收入分配與經濟運行》,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
許明主編(1997),《公平與效率-當代中國的收入分配問題》,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
曾強、秦海,(1988),衝突與抉擇-新中國社會三大階層收入分配演變初探,《中青年經濟論壇》北京,第四期。
游宏炳(1998),《中國收入分配差距研究》,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
閏克慶、張春生(1998),《中國商品流通體制改革20年》,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
游譯鋒(1996),對大陸所有制結構變動之研析,《中共研究》北京,30卷5期,45-58。
黃范章(1998),論公有制與市場經濟的結合,《經濟學家》北京, 5月,4-7。
黃振奇(1996),關於居民收入分配的基本理論與原則,《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北京,第2期,1-7。
夏杰長(1996),體制轉型時期我國職工收入來源結構問題探析,《湘潭大學學報》湖南,第5期,87-90。
夏若江(2000),從收入分配看我國經濟增長,《經濟評論》北京,第4期,58-60。
國家體改委分配司,收入分配課題組(1998),當前分配領域的突出問題與治理、《經濟學家》北京,3月,32-36。
國家計委社會發展研究所課題組(1998),居民收入分配宏觀分析方法和指標研究與運用,《管理世界》北京,第4期,76-87。
國家統計局農調總隊課題組(1994),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研究,《經濟研究》北京,12期。
徐振雄(1997a),從民主主義論中共改革開放後在所有制結構之變化趨向,《華岡研究學報》台北,3月,1-9。
徐振雄(1997b),論中共改革開放後對所有制結構之堅持與轉折,《共黨問題研究》台北、23卷6期,38-47。
張平(1998),中國農村居民區域間收入不平等與非農就業,《經濟研究》北京,第8期,59-66。
張問敏、王學力(2000),90年代收入分配理論觀點綜述,《經濟研究資料》北京,第1期,15-30。
張裕亮(1997),改革開放前大陸城市社會分層之研析(1949-1978),《共黨問題研究》台北,第22卷11期,49-61。
張鎮邦(1997),中共政權成立以來大陸所有制的演變,《中共研究》台北,31卷10期,10月,93-102。
張衛東(1994),農民收入增長的決定因素分析,《經濟學家》北京,第6期,111-118。
張澤榮(1997),當前我國收入分配存在問題分析,《經濟學動態》北京,8月,36-38。
湯在新(1997),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分配方式,《經濟學家》北京,第2期,20-25。
盛仕斌(1998),中國地區經濟增長的比較分析,《經濟學家》北京,第2期,112-116。
曾建元(1997),商品、市場與所有制,《立法院院聞》台北,8月。
曹世功(1994),論市場經濟與按勞分配,《中國經濟》北京,11月。
曹正漢(1998),傳統公有制經濟中的產權界定規則:控制權界定產權,《經濟科學》北京,第3期,29-36。
馮肇伯(1997),論經濟轉型的三大宏觀問題-中東歐國家轉型研究,《經濟學家》北京,第1期,20-27。
靳共元(1996),居民收入差距問題研究的新進展,《經濟學動態》北京,8月,27-30。
楊天宇(2001),城鄉收入差距與有效需求:一個馬克思主義的模型,《經濟學家》北京,第三期,15-19。
楊偉民(1992),地區間收入差距變動的實證分析,《經濟研究》北京,第1期,70-74。
智效和(1995),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所有制結構的變化及其趨勢,《經濟科學》北京,第6期,3-27。
勞動部調研組(1998),企業改制與工資收入分配問題 – 關於山東、上海兩地的調查報告,《管理世界》北京,第2期,187-192。
萬廣華(1998),中國農村區域間居民收入差異及其變化的實証分析,《經濟研究》北京,第5期,36-49。
蔡繼明(1998),中國城鄉比較生產力與相對收入差別,《經濟研究》北京,第1期,11-63。
蔡繼明(1999),論我國現階段的公平分配原則,《經濟學家》北京,第2期,81-84。
趙人偉(1985),勞動者收入分配的若干變化趨勢,《經濟研究》北京,第3期。
趙人偉(1989),對當前收入分配不公問題的幾點看法,《經濟研究》北京,第12期,6-10。
趙人偉(1992),我國轉型期中收入分配的一些特殊現象,《經濟研究》北京,第1期,53-63。
趙人偉(2000),收入差距:既不能歸罪於改革,也不能理所當然,《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北京, 8月3日,33-34。
趙人偉、陳東琪、王忠民(1989),市場化改革進程中的實物化傾向,《經濟研究》北京,第4期,3-16。
趙人偉、李實(1997),中國居民收入差距的擴大及其原因,《經濟研究》北京,第9期,19-28。
趙人偉、李實(1999),中國居民收入分配再研究,《經濟研究》,第4期,3-17。
趙人偉、李實、張平(1998a),中國經濟改革中的收入分配變動,《管理世界》北京,1期,43-53。
趙人偉、李實、張平(1998b),中國經濟轉型與收入分配變動,《經濟研究》北京,第4期,42-51。
趙人偉、李實、張平(1999),中國收入分配變動的理論解釋與經驗分析,載於趙人偉等主編《中國居民收入分配再研究》北京,1999年。
趙人偉、基斯 – 格里芬(1994)《中國居民收入分配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趙人偉、李實、卡爾-李恩勤(1999),《中國居民收入分配再研究》,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趙香雲、安林章、韓存良(1995),貧困地區收入分配現狀及效應淺析,《改革與戰略》北京,第1期,60-64。
趙勇(1997),城鎮化:中國經濟三元結構發展與轉換的戰略選擇,《經濟研究》北京,第3期,63-68。
趙堅(1997),供給與需求中的正反餽機制與經濟體制轉型,《經濟研究》北京,第11期,36-42。
趙滿華、崔民選(1997),《中國城鄉收入差距研究》,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
楊堅白、余廣華主編(1992),《中國國民收入實證分析》,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
楊勝剛(1994),《經濟發展與收入分配》,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齊桂珍(1998),《中國所有制改革20年》,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
蔡有財(1995),《大陸地區區域發展與所得分配之實證研究》,台北:交大管科所碩士論文。
蔡繼明、劉瀾彪(1999),《中國三大階層的收入分配》,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
賴得勝(1999),教育、勞動市場與收入分配,載於趙人偉等主編《中國居民收入分配再研究》北京,1999年。
劉天喜(1998),論我國貧富差距的兩重性,《經濟改革》北京,第1期,50-51。
劉世錦、楊建龍(1998),我國所有制結構的變化,特點和發展趨勢,《管理世界》北京,第4期,29-36。
劉磊,(2000),中國居民收入差別研究概述,《經濟學家》北京, 4月,60-69。
劉曉東、盧青,(1991),中國收入平等程度的實證分析,《北京大學學報》北京,第6期。
劉瀾彪、蔡繼明(1998),中國腦體勞動的收入差別:實證分析和價值判斷,《南開經濟研究》,第五期,10-16。
劉憲法,(1997),90年代中國地區經濟增長實証分析,《南開經濟研究》,第4期,29-32。
劉尚希(1992),《收入分配循環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臧旭恒(1992),分析非收入因素對消費 – 收入關係的效應,《南開經濟研究》,第1期。
簡新華(1994),論中西所有制形式的演變及其啟示,《中國經濟》北京,6月。
簡新華(1994),中西所得分配制度的對比研究,《中國經濟》北京,11月。
邊裕淵(1986),《所得分配》,台北:聯經出版社,經濟百科全書3。
薩公強(1991),中共的所有制變革,《中國大陸研究》台北,1月,5-19。new window
蘇星(1997),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公有制為主體,《中國社會科學》北京,第6期,13-19。
樊綱(1994),《現代三大經濟理論體系的比較與綜合》,上海:三聯書局、人民出版社。
戴園晨、陳東琪(1996),《勞動過剩經濟的就業與收入》,上海:遠東出版社。
戴圓晨、黎漢明(1995),雙軌體制下工資收入及其對勞動力供需的調節,《經濟學動態》北京,10月,11-21。
【英文部份】
Adelman I. and Morris C T.(1973),“Economic Growth and Social Equit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Adelman, I. and Robinson, S.(1989),“Income Distribution and Development”, Handbook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Vol.2.
Ahluwalia, Montek S.(1976a),“income Distribution and Development: Some Stylized Fact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66),128-135.
Ahluwalia, Montek S.(1976b),“Inequality, Poverty and Development”,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3),Dec,307-342.
Ahluwalia, Montek S., Carter, N. G. and Chenery, H. B.(1979),“Growth and Povert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6),299-341.
Allison, Paul D.(1978),“Measures of Inequality”,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Vol.43, Dec.865-879.
Anand, S. and Kanbur, S. M. R.(1993a), “The Kuznets Process and The Inequality-Deveiopment Relationship”,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40(1).25-52.
Anand, S. and Kanbur, S. M. R.(1993b), “Inequality and Deveiopment:a Crituque”,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41(1).19-43.
Atkinson A.B.(1983)“The Economics of Inequality”, Oxford:Clarendon Press.
Benjamin, D. and Brandt, L.(1999),“Markets and Inequality in Rural China: Parallels with the Past”,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89(2), May.292-295.
Barro,R.J.(1999), “ Inequality, Growth, and Investment”, NBER Working Paper 7038.
Bourguignon, F. and Morrisson, C.(1998),“Inequality and Development: the Role of Dualism”,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Vol.57,233-257.
Chan, Chau-Nan and Chu, Yun-Peng(1998),“Growth and Changes in Inequality in Labor-Absorbing Economies”,The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Economy of Comparative Development into the 21st Century. Jan.
Cheng Hsiao,(1986),“Analysis of Panel Dat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larke, George R.G.(1995),“More Evidence on Income Distribution and Growth”,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Vol.47,403-427.
Cowell, Frank A.(1980),“On the Structure of Additive Inequality Measures”,Review of Economics Studies. Vol.47.521-531.
Cowell, Frank A.(1995),“Measuring Inequality .2ed”, London:Prentice Hall and Harvester Wheatsheaf..
Cowell, Frank A. and Champernowne D.G.(1998),“Economics Inequality and Income Distribution”,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reedy, J.(1996),“Measuring Income Inequality”,Australian Economic Review,2nd quarter,236-246.
Deininger, K. and Squire, L.(1998),“New Ways of Looking at OldIssues :Inequality and Growth”,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57),259-287.
Fei, John C.H.and Ranis,G.(1961),“A Theory of Economics Development”,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51,(4), September. 533-565.
Fei, John C.H., Ranis,G. and Kuo, Shirley W.Y.(1978),“Growth and the Family Distribution of Income by Factor Components”,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Vol.92.Feb.17-53.
Fei, John C.H., Ranis,G. and Kuo, Shirley W.Y.(1979),“Growth with Equality:The Taiwan Case”, New Ya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Galor, O.(2000),“Income Distribution and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44,706-712.
Gastwirth, Joseph L.(1972),“The Estimation of the Lorenz Curve and Gini Index”,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Vol.54,306-316.
Gibson, J., Huang, J. and Rozelle, S.(2001),“Why is Income Inequality so Low in China Compared to Other Countries?The Effect of Household Survey Methods”, Economics Latters.71,329-333.
Gisbert, Francisco J. Goerlich.(2001),“On Factor Decomposition of Cross-Country Income Inequality: Some Extensions and Qualification ”, Economics Latters(70),303-309.
Griffin, K. and Zhao Renwei(1993),“The Distribution of Income in China”,New Yark:St.Martin’s Press.
Gustafsson, B. and Li Shi(1998),“The Structure of Chinese Poverty,1988”, The Developing Economics.Vol.36(4).Dec.387-406.
Harris J.R. and Todaro M.P.(1970),“Migration, Unemployment and Development:A Two-Sector Analysis”,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60, No.1, Mar.126-143.
Hussain, A. ;Lanjouw, P. and Stern, N.(1994),“Income Inequalities in China: Evidence form Household Survey Data”, World Development.Vol.22.No.12,1947-1957.
Khan, Azizur R . and Riskin, C.(1998),“Income Inequality in China: Composition, Distribution and Growth of Household Income,1988~1995”,China Quarterly.(154). June.221-253.
Khan, A. R .;Griffin, K. and Riskin, C.(1999),“Income Distribution in Urban China During the Period of Economic Reform and Globalization”,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89(2), May.296-300.
Kuznets. S,(1955),“Economic Growth and Income Inequality” ,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65, Mar. 1-28
Kuznets. S,(1963), “Quantitative Aspects of the Economic Growth of Nations: VIII. Distribution of Income by Size” ,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11(2).
Kuznets. S,(1973),“Modern Economic Growth: Findings and Reflections” ,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63(3).247-258.
Lambert,P.J. and Aronson,R.,“Inequality Decomposition Analysis and the Gini Coefficient Revisited”, Economic Journal.(103)Sep,1221-1227.
Lewis, Arthur W.(1954),“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ies of Labour”, Manchester School.Econ.Soc.Stud.,May .(22).139-192
Magnani, E.(2000),“The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olicy and Income Distribution”, Ecological Economics(32),431-443.
Matyas,L.、Konya, L. and Macquarie,L.(1998),“The Kuznetz U-Curve Hypothesis: Some Panel Data Evidence”, Applied Economics Letters(5),693-697.
Meier. M, (1995),“Leading Issues in Economic Development,6 th”, New York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Moshe Syrquin,(1988),“Patterns of Structural Change”, Handbook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Vol.1.203-273.
Ogwang, T.(1995),“The Economic Development-Income Inequality Nexus: Further Evidence on Kuznets’ U-Curve Hypothesis”, American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Sociology, Vol.54. No.2 April.217-230.
Park, Kang H.(1996),“Income Inequality and Economic Progress: An Empirical Test of the Institutionalist Approach”, American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Sociology, Vol.55,No.1, January.87-97
Paukert, F.(1973),“Income Distribution at Different Levels of Development: A Survey of Evidence.” International Laber Review 108 ,nos.2-3.August/September,97-125.
Perkins, Dwight H.(1986),“China : Asia’s Next Economic Giant ? “ Seattle: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Philip B. Coulter,(1989),“Measuring Inequality: A Methodological Handbook”, London:Westview Press.
Pyatt, G., Chan, Chan-Nan. and Fei, J.(1980),“The Distribution of Income by Factor Components”,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Vol.95.451-473.
Pyatt, G.(1976),“On The Interpretation and Disagregation of Gini Coefficients”, Economic Journal. 86.Jun,243-255.
Ram, R.(1988),“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ncome Inequality: Father Evidence on the U-Curve Hypothesis”, World Development,Vol.16.(4).1371-1376.
Ram, R.(1991),“Kuznets’s Inverted-U Hypothesis: Evidence from a Highly Development Country”, Southern Economic Journal,Vol.57.1112-1123.
Robert R. Schutz,(1951),“On The Measurement of Income Inequality”,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07-122.
Robinson, S.(1976),“A Note on the U Hypothesis Relating Income Inequalit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June,437-440.
Rozelle, S.(1994),“Rural Industrialization and Increasing Inequality: Emerging Patterns in China’s Reforming Economy”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19),362-391.
Rozelle, S. J. Taylor, E. and Debrauw, A.(1999),“Mipration, Remittances,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in China”,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89(2), May,287-291.
Rostow, W. W.(1960),“The Stages of Economics Growth—A Non-Communist Manifesto”,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March.
Rostow, W. W.(1952),“The Proces of Economics Growth”, New Yark:W.W.Norton and Company,Inc.
Rostow, W. W.(1971),“Politics and The Stages of Growth”,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avvides, A. and Stengos, A.(2000),“Income Inequalit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Evidence form the Threshold Regression Model”, Economics Letters.(69),207-212.
Shorrocks, Anthony F.(1980),“The Class of Additively Decomposable Inequality Measures”, Econometrica. Vol.48,No.3,613-625.
Shorrocks, Anthony F.(1982)“Inequality Decomposition by Factor Components” ,Econometrica. Vol.50(1).193-211.
Shorrocks, Anthony F.(1983), “Ranking Income Distribution”, Economic. 50, Feb. 3-17
Shorrocks, Anthony F.(1984),“Inequality Decomposition by Population Subgroups”, Econometrica. Vol.52,No.6,Nov.1369-1385.
Theil, H.(1967),“Economics and Information Theory”, Amsterdam: North Holland Publishing Company.
Todaro, Michael P.(1969),“A Model of Labor Migration and Urban Unemployment in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59,138-148.
Todaro, Michael P. and Harris, John R.(1970),“Migration, Unemployment, and Development: A Two Sector Analysi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60,126-142.
Todaro, Michael P.(2000),“Economic Development 7th”,Addison Wesley Longman press.
Tsui, Kai-Yuen(1991)“China’s Regional Inequality, 1952-1985”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15,1-21.
Tsui, Kai-Yuen(1996), “Economic Reform and Interprovincial Inequalities in China”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Vol.50.353-368.
Tsui, Kai-Yuen(1998),“Factor Decomposition of Chinese Rural Income Inequality: New Methodology, Empirical Findings, and Policy Implication”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Vol.26(3),502-528.
Wang, F. and Zuo, X.(1999),“Inside China’s Cities: Institutional Barriers and Opportunities for Urban Migrant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89(2), May.276-280
World Bank,(1978,1979,1980),“World development report”,New Ya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World Bank,(1997),“Sharing Rising Income: Disparities in China”, New Ya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XU, Lixin C. and ZOU, Heng-Fu.(2000),“Explaining the Changes of Income Distribution in China”, China Economic Review,11,149-170.
Yang, Dennis T.(1999),“Urban-Biased Policies and Rising Income Inequality in China”,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89(2), May.306-310.
Yao, S. and Liu, J.(1995),“Uneven Development of Non-Farm Enterprises and Regional Income Inequality in Rural China, Discussion paper No.50,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University of Portsmouth.
Yao, S.(1997a),“Decomposition of Gini Coefficients by Income Factors: A New Approach and Application”, Applied Economics Letters.4,27-31.
Yao, S.(1997b),“Industrialize and Spatial Income Inequality in Rural China, 1986~92”, Economics of Transition. Vol.5(1),97-112..
Yao, S.(1997c),“Profits Sharing, Bonus Payment, and Productivity: A Case Study of Chines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Vol.24.(4).281-296.
Yao, S.(1999),“Economic Growth, Income Inequality and Poverty in China Under Economic Reforms”, 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Vol.35.(6)Aug.104-130.
Zhao, Y.(1999),“Leaving the Countryside: Rural-to-Urban Migration Decision in China”,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89(2), May,281-286.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