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董仲舒思想與「儒家思想主流化」之關係研究
作者:深川真樹
作者(外文):FUKAGAWA, MAKI
校院名稱:輔仁大學
系所名稱:哲學系
指導教授:潘小慧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6
主題關鍵詞:董仲舒漢代儒學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賢良對策天人三策Dong ZhongshuConfucianism in the Han Dynastydismiss the hundred schoolsrevere only the ConfucianXianliangduiceTianrensanc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3
  本論文以董仲舒歷史角色的重新定位為目的。漢代儒學史上的一般常識——漢武帝採納董仲舒的建議而定儒學於一尊,其實並不成立,儒學興盛於漢代一事,無法簡單地歸功(或罪)於董仲舒一人。董仲舒與儒學興盛的關係,學者們向來就此予以一定的論述,然而,尚無從思想層面上作過充分的討論,故對董仲舒的歷史角色需要進一步深入探究。(參見第一章)
  漢代儒學興盛的說明與理解,直接關係到董仲舒歷史角色的定位,不過,關於此說明與理解,學者間眾說紛紜,並無定論。其最大原因在於說明及理解漢代儒學興盛的框架,即「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或「儒教國教化」等用語本身。於是,筆者提出「儒家思想主流化」的用語,以表示儒學興盛不是一個事件,而是一個儒學漸得優勢與主流地位的歷程。(參見第二章)
  董仲舒由於向漢武帝呈上〈賢良對策〉,而才被視為較直接地影響於儒學興盛,但有學者懷疑〈賢良對策〉的真實性。依筆者考據,〈賢良對策〉基本上是董仲舒之作。(參見第三章)只是,若其呈上時間不明,則無法將〈賢良對策〉的內容定位於漢代儒學興盛的經過之中。於是,筆者考證其時間,得出是在建元六年(135 B.C.)六月至元光元年(134 B.C.)十月之間的結論。(參見第四章)
  要從思想方面重探董仲舒的歷史角色,應先盡量把握董仲舒本人的思想系統,亦即〈賢良對策〉的思想系統。其思想系統主要由四個理論組成——宇宙論、人性論、君主政治論與天人感應論。從理論架構來看,天人感應論為位於其他理論之上的主幹理論,不過,就理論關懷而言,君主政治論便是〈賢良對策〉思想系統的重心。(參見第五章)
  董仲舒將禮樂教化作為「天」與君主間相互交感的關鍵,透過天人感應的形式保證儒家社會政治學說的有效性及實效性。董仲舒天人感應論的理論性質,便是以「天」的權威引導君主的內在行事合於儒家的立場,董仲舒提出這套理論以後,漢廷奉儒學為朝政的指導原理,那麼,天人感應論就有可能對「儒家思想主流化」起到某些積極作用。(參見第六章)
  漢武帝被董仲舒所言教化及其制度的效用吸引而利用儒學,其尊儒措施成為儒學取得優勢地位的基石,到漢元帝時,皇帝的行事開始受限於董仲舒所建立的理論架構。董仲舒「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並進」的建議,並無立即成效,雖然如此,董仲舒思想在「儒家思想主流化」的過程中起了巨大作用。(參見第七章)
一 傳統文獻與註釋

戰國・商鞅,《商君書》,《二十二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據清光緒元年浙江書局刊本影印。
漢・董仲舒,《春秋繁露》,《二十二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據清光緒元年浙江書局刊本影印。
漢・毛亨傳,漢・鄭玄箋,《毛經》,《四部叢刊初編縮本》1,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據常熟瞿氏鐵琴銅劍樓藏宋刊巾箱本影印。
舊題漢・孔安國傳,《尚書》,《四部叢刊初編縮本》1,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據烏程劉氏嘉業堂藏宋刊本影印。
漢・司馬遷,《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59。
漢・班固,《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2。
漢・王逸章句,宋・洪興祖補注,《楚辭補注》,《四部叢刊初編縮本》33,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據江南圖書館藏明覆宋本影印。
漢・何休學,《春秋公羊經傳解詁》,《四部叢刊初編縮本》3,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據常熟瞿氏鐵琴銅劍樓藏宋建安余氏刊本影印。
漢・鄭玄注,《禮記》,《四部叢刊初編縮本》2,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據上海涵芬樓藏宋刊本影印。
漢・荀悅,《漢紀》,《兩漢紀》,北京:中華書局,2002。
魏・王弼注,晉・韓康伯注,《周易》,《四部叢刊初編縮本》1,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據上海涵芬樓藏宋刊本影印。
唐・杜佑,《通典》,北京:中華書局,1988。
宋・司馬光編著、元・胡三省音注,《資治通鑑》,北京:中華書局,1956。
---,《資治通鑑考異》,《四部叢刊初編縮本》11,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據上海涵芬樓藏宋刊本影印。
宋・鄭樵,《通志》,北京:中華書局,1987,據商務印書館萬有文庫十通本影印。
宋・洪邁,《容齋續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宋・史浩,《鄮峯真隱漫錄》,《四庫全書珍本》2集259-262,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1,據欽定四庫全書影印。
宋・趙彥衞,《雲麓漫鈔》,《唐宋史料筆記叢刊》29,北京:中華書局,1996。
宋・王楙,《野客叢書》,《雜著秘笈叢刊》1,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1,據明嘉靖四十一年王穀祥刊本影印。
宋・王益之,《西漢年紀》,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
宋・馬端臨,《文獻通考》,北京:中華書局,2011。
明・歸有光,《震川先生全集》,《國學基本叢書四百種》310,臺一版,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
清・齊召南,《前漢書考證》,《〈漢書〉硏究文獻輯刊》8,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08,據清光緒二十三年陝甘味經刊書處刊本影印。
清・嚴可均輯,《全漢文》,《國學基本經典》,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
清・焦循,《孟子正義》,《新編諸子集成(第一輯)》,北京:中華書局,1987。
清・沈欽韓,《漢書疏證》,《漢書疏證(外二種)》1,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據光緒二十六年浙江官書局刻本影印。
清・周壽昌,《漢書注校補》,《漢書疏證(外二種)》2,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據光緒十年周氏思益堂刻本影印。
清・沈家本,《漢書瑣言》,《叢書集成三編》第95冊,臺北:新文豐出版,1996。
清・王先謙,《荀子集解》,《新編諸子集成(第一輯)》,北京:中華書局,1988。
---,《漢書補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清・郭慶藩,《莊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61。
清・孫詒讓,《墨子閒詁》,《新編諸子集成》,北京:中華書局,2001。
清・皮錫瑞,《經學歷史附註釋》,臺北:藝文印書舘,1966。
清・王先慎,《韓非子集解》,《新編諸子集成(第一輯)》,北京:中華書局,1998。
清・蘇輿,《春秋繁露義證》,《新編諸子集成(第一輯)》,北京:中華書局,1992。
程樹德,《論語集釋》,《新編諸子集成(第一輯)》,北京:中華書局,1990。
劉文典,《淮南鴻烈集解》,《新編諸子集成(第一輯)》,北京:中華書局,1989。
向宗魯,《說苑校證》,《中國古典文學基本叢書》,北京:中華書局,1987。
許維遹,《呂氏春秋集釋》,《新編諸子集成》,北京:中華書局,2009。
---,《韓詩外傳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80。
黎翔鳳,《管子校注》,《新編諸子集成》,北京:中華書局,2004。
王利器,《鹽鐵論校注》,《新編諸子集成(第一輯)》,北京:中華書局,1992。
陳鼓應註譯,《黃帝四經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5。
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陳曄校釋,《帝學校釋》,《中國傳統經典與解釋》,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5
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編,《睡虎地秦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
荊門市博物館編,《郭店楚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

二 研究專著

(一)中文資料
王中江,《簡帛文明與古代思想世界》,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
王葆玹,《西漢經學源流》,《滄海叢刊》,臺北:東大圖書,1994。
北京大學哲學系中國哲學教研室,《中國哲學史》,二版,《博雅大學堂・哲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
甘懷真,《皇權、禮儀與經典詮釋:中國古代政治史研究》,《儒學與東亞文明研究叢書》7,臺北:喜瑪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2003。
任繼愈主編,《中國哲學發展史(秦漢)》,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余治平,《唯天爲大——建基於信念本體的董仲舒哲學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
余英時,《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事業,1987。
余嘉錫,《古書通例》,臺一版,臺北:丹青圖書,1986。
李定一,《中華史綱》,《傳記文學叢刊》99,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86。
李澤厚,《中國古代思想史論》,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日)赤塚忠、金谷治、福永光司、山井湧原著,張昭譯,《中國思想史》,臺北:儒林圖書,1981年。
周文欽,《研究方法:實徵性研究趨向》,《教育研究》14,臺北:心理出版社,2004,再版,頁77。
周桂鈿,《董學探微》,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89。
---,《秦漢思想史》,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
林聰舜,《漢代儒學別裁——帝國意識形態的形成與發展》,《中國思想史研究叢書》9,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3。
金春峰,《漢代思想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7。
侯外廬、趙紀彬、杜國庠、邱漢生,《中國思想通史》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俞榮根,《中國法思想通論》,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1992。
施之勉,《漢史辨疑》,《中國文化叢書》,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54。
胡適,《中國哲學史大綱》上卷,[出版地不詳]:商務印書館,1935。
---,《中國中古思想小史(手稿本)》,臺北:胡適紀念館,1969。
---,《中國中古思想史長編(手稿本)》,臺北:胡適紀念館,1971。
洪誠,《訓詁學》,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84。
韋政通,《中國思想史》上冊,《大林學術叢刊》17,臺北:大林出版社,1979。
---,《董仲舒》,《世界哲學家叢書》,臺北:東大圖書,1986。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上冊,香港:人生出版社,1966。
徐復觀,《周秦漢政治社會結構之研究》,再版(臺初版),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4。
---,《兩漢思想史》卷2,《當代學術叢刊》11,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6。
(美)桂思卓,《從編年史到經典:董仲舒的春秋詮釋學》,《海外中國法研究叢書》,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9。
馬勇,《董仲舒》,《中國思想家寶庫》,香港:中華書局,2001。
(日)淺野裕一著,佐藤將之監譯,《戰國楚簡研究》,臺北:萬卷樓,2004。
勞思光,《康德知識論要義》,《世界學術叢書》,香港:友聯出版社,1957。
---,《中國哲學史》第1卷,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1968。
---,《中國哲學史》第2卷,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1971。
曾春海,《中國哲學史綱》,臺北:五南圖書出版,2012。
華友根,《董仲舒思想研究》,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2。
項退結,《中國哲學之路》,《滄海叢刊》,臺北:東大圖書,1991。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大學叢書》,《國立清華大學叢書》2,上海:商務印書館,1934。
---,《中國哲學史新編》第3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馮樹勳,《陰陽五行的階位秩序——董仲舒的儒學思想》,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2011。
黃人二,《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研究》,臺中縣:高文出版社,2005。
(德)漢斯-格奧爾格・伽達默爾著,洪漢鼎譯:《詮釋學Ⅰ真理與方法——哲學詮釋學的基本特徵》,修訂譯本,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
趙吉惠、郭厚安、趙馥潔、潘策主編,《中國儒學史》,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
劉國民,《董仲舒的經學詮釋及天的哲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
鄭樑生,《史學方法》,臺北:五南圖書出版,2002。
錢穆,《秦漢史》,香港:撰者,1957年。

(二)日文資料
久保天隨,《東洋通史》第3卷,東京:博文館,1903。
中內義一,《支那哲學史》,《帝國百科全書》第93編,東京:博文館,1903。
今井登志喜,《歷史學研究法》,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53。
內山俊彥,《中國古代思想史における自然認識》,《東洋學叢書》31,東京:創文社,1989。
宇野哲人,《支那哲學史講話》,東京:大同館,1914。
西嶋定生,《秦漢帝國》,《中國の歷史》第2卷,東京:講談社,1974。
赤塚忠、金谷治、福永光司、山井湧編,《思想史》,《中國文化叢書》3,東京:大修館書店,1967年。
板野長八,《中國古代における人間觀の展開》,東京:岩波書店,1972
武内義雄,《支那思想史》,《岩波全書》第73,東京:岩波書店,1936。
津田左右吉,《儒教の研究》第2,《津田左右吉全集》第17卷,東京:岩波書店,1965。
金谷治,《秦漢思想史研究》,京都:平樂寺書店,1981。
狩野直喜,《中國哲學史》,東京:岩波書店,1953。
---,《兩漢學術考》,東京:筑摩書房,1964。
重澤俊郎,《周漢思想研究》,東京:弘文堂書房,1943。
高瀬武次郎,《支那哲学史》,東京:文盛堂書店,1910。
淺野裕一,《黃老道の成立と展開》,《東洋學叢書》40,東京:創文社,1992。
渡邉義浩,《後漢國家の支配と儒教》,東京:雄山閣出版,1995。
---,《後漢における「儒教國家」の成立》,東京:汲古書院,2009。
渡邊信一郎,《天空の玉座——中國古代帝國の朝政と儀禮》,《叢書歴史学と現在》,東京:柏書房,1996。
溝口雄三、池田知久、小島毅,《中國思想史》,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2007年。
福井重雅,《漢代官吏登用制度の研究》,《東洋學叢書》34,東京:創文社,1988。
---,《陸賈『新語』の研究》,《汲古選書》29,東京:汲古書院,2002。
---,《漢代儒教の史的研究——儒教の官學化をめぐる定說の再檢討——》,《汲古叢書》60,東京:汲古書院,2005。
遠藤隆吉,《支那哲學史》,東京:金港堂書籍,1900。
---,《支那思想發達史》,東京:冨山房,1904。
藤田豐八,《東洋史》卷1,東京:文學社,1897。

(三)英文資料
Machi, Lawrence A. and McEvoy, Brenda T. The Literature Review: Six Steps to Success. 2nd ed., California: Corwin, 2012.

三 期刊論文

(一)中文資料
牛秋實,〈“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說的形成及時人、後人之批評〉,《衡水學院學報》12: 6(2010.10): 19-21、125。
王葆玹,〈中國學術從百家爭鳴時期向獨尊儒術時期的轉變〉,《哲學研究》1990: 1(1990.1): 108-115。
---,〈天人三策與西漢中葉的官方學術——再論“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時間問題〉,《哲學研究》1990: 6(1990.6): 98-108。
史念海,〈董仲舒天人三策不作於武帝元光元年辨〉,《史與地》33,《天津民國日報》1947.9.1。
余治平,〈漢武帝獨尊儒術的虛與實——論漢帝國主導意識形態的最初確立〉,《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2004: 5(2004.9): 133-140。
李賢中,〈中國哲學研究方法之省思〉,《哲學與文化》34: 4(2007.4): 7-24。
杜保瑞,〈董仲舒政治哲學與宇宙論進路的哲學建構〉,《哲學與文化》30:9(2003.9): 19-40。
周桂鈿,〈漢武帝是否獨尊儒術?——兼論思想方法諸問題〉,《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2003: 2(2003.3): 33-38。
---,〈從《史記》看漢武帝獨尊儒術——兼復楊生民〉,《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2004: 5(2004.9): 131-133。
岳慶平,〈董仲舒對策年代辨〉,《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6: 3(1986.6): 114-120。
柳翼謀,〈論近人講諸子之學者之失〉,《史地學報》1: 1(1921.11): 63-82。
施丁,〈董仲舒天人三策作於元光元年辨——兼談董仲舒不是“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創始人”〉,《社會科學輯刊》1980: 3(1980.6): 90-99。
孫景壇,〈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子虛烏有——中國近現代儒學反思的一個基點性錯誤〉,《南京社會科學》1993: 6(1993.12): 102-112。
---,〈漢武帝採納主父偃的「推恩令」是中國傳統文化反思的科學基點——二論「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子虛烏有」〉,《南京社會科學》1995: 4(1995.4): 33-40。
---,〈董仲舒非儒家論〉,《江海學刊》1995: 4(1995.8): 109-115。
---,〈董仲舒的《天人三策》是班固的偽作〉,《南京社會科學》2000: 10(2000.10): 29-35。
---,〈漢史研究中的幾個重要問題新探〉,《南京社會科學》2005: 6(2005.6): 33-39。
---,〈漢武帝採納王臧的建議“絀抑黃老,崇尚儒學” ——兼論儒學反思的科學基點〉,《中共南京市委黨校南京市行政學院學報》2007: 1(2007.2): 92-96。
---,〈元光元年儒學考試的第一名是公孫弘——再談董仲舒沒有參加漢武帝時的儒學對策兼答張進(晉文)教授〉,《中共南京市委黨校學報》2008: 1(2008.2): 104-109。
---,〈“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子虛烏有”新探——兼答管懷倫和晉文(張進)教授〉,《南京社會科學》2009: 4(2009.4): 90-96。
---,〈“董仲舒的《天人三策》是班固的偽作”新探——兼答管懷倫和南師大秦漢史專家晉文(張進)教授〉,《中共南京市委黨校學報》2009: 2(2009.4): 103-109。
---,〈中國古代“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始作俑者是漢章帝——駁“古代無‘打儒家旗號的思想專制’”說,同劉桂生、劉偉傑、管懷倫、張進等商榷〉,《中共南京市委黨校學報》2010: 3(2010.3): 92-97。
晉文,〈也談“漢武帝尊儒問題”——與孫景壇教授商榷〉,《南京社會科學》2005: 10(2005.10): 41-46。
郝建平,〈近30年來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問題研究綜述〉,《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13: 4(2013.7): 103-107、42。
高柏園,〈論勞思光先生之基源問題研究法〉,《鵝湖學誌》12(1994.6): 57-78。
張大可,〈董仲舒天人三策應作于建元元年〉,《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7: 4(1987.12): 39-45。
莊春波,〈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說考辯〉,《孔子研究》2000: 4(2000.7): 59-71。
勞思光,〈哲學之三支及其特性(中)——哲學問題源流論之二〉,《自由學人》1: 3(1956.10): 3-8。
黃開國,〈天人感應論本質上是社會倫理政治哲學〉,《社會科學研究》1988: 1(1988.3): 103-109。
---,〈獨尊儒術與西漢學術大勢——與王葆玹先生商榷〉,《哲學研究》1990: 4(1990.5): 61-70。
楊生民,〈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新探——兼論漢武帝“尊儒書”與“悉延(引)百端之學”〉,《首都師範大學(社會科學版)》2000: 5(2000.10): 6-11。
---,〈論漢武帝是否獨尊儒術——也談思想方法問題〉,《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2004: 2(2004.3): 124-128。
楊朝明,〈上博竹書《魯邦大旱》管見〉,《東岳論叢》23: 5(2002.10): 113-117。
葉海煙,〈所謂基源問題——勞著《中國哲學史》的一項商議〉,《東吳哲學傳習錄》3(1994.5): 113-129。
管懷倫,〈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確有其事——與孫景壇同志商榷〉,《南京社會科學》1994: 6(1994.6): 13-18。
劉松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完成於漢成之世考〉,《江漢論壇》2007: 11(2007.11): 109-111。
劉偉桀,〈漢武帝獨尊儒術問題的研究現狀與反思〉,《南京社會科學》2007: 2(2007.2): 70-76。
鄧紅,〈日本的董仲舒否定論之批判〉,《衡水學院學報》16: 2(2014.4): 7-18。
鄧實,〈古學復興論〉,《國粹學報・社說》1: 9(1905.10): 1-4。
蕭義玲,〈「獨尊儒術,罷黜百家」與漢武帝之文化政策(上)——論董仲舒在儒學復興運動中的地位〉,《孔孟月刊》37: 2(1998.10): 1-8。
---,〈「獨尊儒術,罷黜百家」與漢武帝之文化政策(下)——論董仲舒在儒學復興運動中的地位〉,《孔孟月刊》37: 3(1998.11): 1-6。
戴君仁,〈漢武帝抑黜百家非發自董仲舒考〉,《孔孟學報》16(1968.9): 171-178。
---,〈董仲舒對策的分析〉,《大陸雜誌》42: 6(1971.3): 165-171。
蘇誠鑒,〈董仲舒對策在元朔五年議〉,《中國史研究》1984: 3(1984.8): 87-92。
顧頡剛,〈董仲舒思想中的墨教成分〉,《文瀾學報》3: 1(1937.3): 1747-1753。

(二)日文資料
久村因,〈公孫弘の對策の年について——「犍爲郡開置の年代について」の予備的考察〉,《名古屋大學教養學部紀要》11(1967.3): 1-29。
井ノ口哲也,〈「儒教」か「儒學」か、「國教」か「官學」か〉,《中國哲學研究》28(2015.6): 9-31。
戶田豐三郎,〈董仲舒對策の年次について〉,《中京大學文學部紀要》4: 2(1969.11): 29-36。
平井正士,〈董仲舒の賢良對策の年次に就いて〉,《史潮》11: 2(1941): 79-116。
---,〈漢代儒學國教化の定說の再檢討(附 五經博士についての一解釋)〉,《杏林大學醫學部教養課程研究報告》3(1976.3): 83-104。
末永高康,〈董仲舒陰陽刑德說について〉,《中國思想史研究》15(1992.12): 59-88。
永田英正,〈漢代の選舉と官僚階級〉,《東方學報(京都)》41(1970.3): 157-196。
---,〈漢代の集議について〉,《東方學報(京都)》43(1972.3): 97-136。
宇佐美一博,〈董仲舒の政治思想——君主權の強化と抑制をめぐって——〉,《日本中國學會報》31(1979.10): 59-73。
佐川修,〈武帝の五經博士と董仲舒の天人三策について——福井重雅氏「儒教成立史上の二三の問題」に對する疑義——〉,《集刊東洋學》17(1967.5): 59-69。
谷中信一,〈上博簡『魯邦大旱』の思想とその成立——「刑德」說を中心に——〉,《中國出土資料研究》9(2005.3): 1-19。
岩本憲司,〈災異說の構造解析——董仲舒の場合——〉,《東洋の思想と宗教》13(1996.3): 40-58。
板野長八,〈圖讖と儒教の成立(一)〉,《史學雜誌》84: 2(1975.2): 125-173。
---,〈圖讖と儒教の成立(二)〉,《史學雜誌》84: 3(1975.3): 283-299。
近藤則之,〈董仲舒における天と君主——君主主體性論の再吟味——〉,《中國哲學論集》28・29(2003.10): 1-26。
保科季子,〈圖讖・太學・經典——漢代「儒教國教化」論爭に對する新たな視座——〉,《中國史學》16(2006.10): 143-161。
---,〈近年の漢代「儒教の國教化」論爭について〉,《歷史評論》699(2008.7): 44-55。
南部英彥,〈前漢後期の宗廟制論議等を通して見たる儒教國教化——その親親・尊尊主義の分析を軸として——〉,《日本中國學會報》51(1999.10): 16-30。
冨谷至,〈「儒教の國教化」と「儒學の官學化」〉,《東洋史研究》37:4(1979.3): 615-622。
---,〈白虎觀會議前夜——後漢讖緯學の受容と展開〉,《史林》63: 6(1980.11): 904-923。
深川真樹,〈董仲舒「賢良對策」の信賴性について〉,《東洋學報》95:1(2013.6): 1-32。
---,〈董仲舒の天人相關論に關する一考察——天と君主の相互關係の特性について——〉,《東洋文化研究》16(2014.3): 59-85。
---,〈董仲舒の對策の年代について〉,《東洋學報》96: 4(2015.3): 1-29。
---,〈目錄學から見る『春秋繁露』と董仲舒の關係〉,《汲古》69(2016.6): 47-52。
淺野裕一,〈板野長八著儒教成立史の研究〉,《東洋史研究》55: 1(1996.6): 192-200。
---,〈上博楚簡『魯邦大旱』における刑德論〉,《中國研究集刊》36(2004.12): 41-54。
渡邉義浩,〈儒教の「國教化」と「儒教國家」の成立〉,《中國:社會と文化》24(2009.7): 314-324。
福井重雅,〈儒教成立史上の二三の問題——五經博士の設置と董仲舒の事蹟に關する疑義——〉,《史學雜誌》76: 1(1967.1): 1-34。
---,〈董仲舒と法家思想〉,《史滴》36(2014.12): 2-10。
鄧紅,〈董仲舒否定の否定〉,《北九州市立大學大學院紀要》27(2014.1): 163-197。
---,〈日本における儒教國教化論争について:福井再檢討を中心に〉,《北九州市立大學國際論集》12(2014.3): 103-126。
澤田多喜男,〈董仲舒天譴說の形成と性格〉,《文化》31: 3(1968.1): 485-508。
齋木哲郎,〈董仲舒の生涯・對策の年次、及び儒教國教化の實際について〉,《東洋文化》77(1996.9): 32-47。
關口順,〈「儒教國教化」論への異議〉,《中國哲學》29(2000.12): 1-24。
鷲尾祐子,〈漢代における風俗論と政治——『漢書』「地理志」を中心に——〉,《立命館文學》608(2008.12): 43-60。

四 論文集論文

(一)中文資料
王賓如、王心恆,〈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辨〉,收入《社會科學戰線》編輯部編,《中國古代史論叢》第7輯,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頁287-297。
朱維錚,〈經學史:儒術獨尊的轉折過程〉,收入上海圖書館編,《上海圖書館建館三十周年紀念論文集》,上海:編者,1983,頁291-305。
(日)池田知久,田人隆譯,〈中國古代的天人相關論——董仲舒的情況〉,收入溝口雄三、小島毅主編,孫歌等譯,《中國的思維世界》,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頁46-97。
林志鵬,〈《魯邦大旱》詮解〉,收入上海大學古代文明研究中心,清華大學思想文化研究所編,《上博館藏戰國楚竹書研究續編》,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4,頁147-162。
林義正,〈孔子的天人感應觀——以《魯邦大旱》為中心的考察〉,收入李學勤,林慶彰等著,《新出土文獻與先秦思想重構》,《出土思想文物與文獻研究叢書》25,臺北:臺灣書房出版,2007,頁11-38。
周桂鈿,〈西漢新儒學與“獨尊儒術”〉,收入北京大學《儒藏》編纂與研究中心編,《儒家典籍與思想研究》第3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頁359-377。
孫德謙,〈孔教大一統論〉,收入經世文社編,《民國經世文編・宗教》,上海:經世文社,1914,頁11-12。
曹峰,〈《魯邦大旱》初探〉,收入上海大學古代文明研究中心,清華大學思想文化研究所編,《上博館藏戰國楚竹書研究續編》,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4,頁121-138。
梁啟超,〈論中國與歐洲國體異同〉,收入下河邊半五郎編,《飲冰室文集類編》上,東京:下河邊半五郎,1904,頁440-447。
---,〈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收入下河邊半五郎編,《飲冰室文集類編》下,東京:下河邊半五郎,1904,頁7-89。
廖名春,〈上海簡《魯邦大旱》札記〉,收入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會編,《2000年中國博士後學術大會論文集》農林與西部發展分冊,北京:科學出版社,2001,頁621-626。
劉桂生,〈論近代學人對“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曲解〉,收入北京大學歷史學系編,《北大史學》2,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4,頁116-132。
---,〈近代學人對“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誤解及其成因〉,收入北京大學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編,《北京大學百年國學文粹》史學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頁515-527。

(二)日文資料
久村因,〈犍爲郡開置の年代について〉,收入中國古代史研究會編,《中國古代史研究》第3,東京:吉川弘文館,1969,頁323-376。
井ノ口哲也,〈儒家思想が擡頭するまで〉,收入中國出土資料學會編,《地下からの贈り物:新出土資料が語るいにしえの中國》,《東方選書》46,東京:東方書店,2014,1-14,頁112-119。
平井正士,〈漢の武帝時代に於ける儒家任用——儒學國教化の前階として——〉,收入東京教育大學東洋史學研究室編,《東洋史學論集》第3,東京:不昧堂書店,1954,頁291-304。
---,〈漢代に於ける儒家官僚の公卿層への浸潤〉,收入酒井忠夫先生古稀祝賀記念の會編,《歷史における民眾と文化》,東京:國書刊行會,1982,頁51-65。
---,〈漢代の儒學國教化について〉,收入磯辺武雄編,《アジアの教育と社會:多賀秋五郎博士古稀記念論文集》,不昧堂出版,1983,頁15-26。
吉永慎二郎,〈董仲舒對策における「天」と「命」——「儒教國教化」の思想史的構造への一考察——〉,收入加地伸行博士古稀記念論集刊行會編,《中國學の十字路:加地伸行博士古稀記念論集》,東京:研文出版,2006,頁247-262。
池田知久,〈中國古代の天人相關論——董仲舒の場合〉,收入溝口雄三、平石直昭、濱下武志、宮嶋博史編,《世界像の形成》,《アジアから考える》7,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94,1,頁9-75。
---,〈儒教の國教化と『淮南子』〉,收入渡邉義浩、菅本大二編,《衝突と調和:儒教の眺望》,知のユーラシア3,東京:明治書院,2013,頁41-68。
西川利文,〈漢代の儒學と國家——武帝期「官學化」議論を中心に——〉,收入佛教大學文學部史學科創設三十周年記念論集刊行會編,《史學論集:佛教大學文學部史學科創設三十周年記念》,京都:佛教大學文學部史學科創設三十周年記念論集刊行會,1999,頁151-163。
西嶋定生,〈皇帝支配の成立〉,收入西嶋定生等,《東アジア世界の形成I》,《岩波講座世界歴史》4,東京:岩波書店,1970,6,頁217-256。
板野長八,〈儒教の成立〉,收入西嶋定生等,《東アジア世界の形成I》,《岩波講座世界歴史》4,東京:岩波書店,1970,頁333-366。
渡會顯,〈漢代儒教國教化に關する二、三の考察——王莽の禪讓革命をめぐって——〉,牧尾良海博士頌壽記念論集刊行會編,《中國の宗教・思想と科學:牧尾良海博士頌壽記念論集》,東京:國書刊行會,1984,頁593-605。
鷲尾裕子,〈前漢の任官登用と社會秩序——孝廉と博士弟子——〉,立命館東洋史學會中國古代史論叢編集委員會編,《中國古代史論叢》第5集,京都:立命館東洋史學會,2008,頁32-72。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