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漢書.五行志》研究
作者:蘇德昌
作者(外文):Te-Chang Su
校院名稱: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李偉泰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1
主題關鍵詞:班固漢書五行志災異學劉向劉歆Ban GuBook of HanTheTreatise of the Five ElementsDisasterologyLiu XiangLiu Xi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4) 博士論文(6)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4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61
中國災異學的學理創發與論述成果大抵確立於西漢一朝,主要資料則集輯、呈現於《漢書.五行志》。考其濫觴,先秦神話對於自然災難的認識與描述、殷商卜辭占筮災異吉凶的簡略文字、早期文獻隱約表露人類原初的宗教自省與受災情緒、儒家經典如《詩》、《書》、《易》、《春秋》經傳保存的災異記事及陰陽、五行原理的相關載敘,這些先秦災異舊說萌生於中國災異理論建構的準備期,對於西漢《春秋公羊》災異學、〈洪範〉五行災異學說與《京房易傳》得以成立、班固決意撰述《漢書.五行志》發揮極其重要的前導作用。
  《洪範五行傳》問世是西漢災異學發展的大事。西漢學者據此創說,將原屬〈洪範〉九疇的五行、五事、皇極、咎徵、六極等融攝、轉化成災異理論的本體,展現原始〈洪範〉諸疇之對應關係與意義設定的質變。其以五行為起點,據同數相副的原理進行災異架構的擴編延展:先以五行併合五事以統咎徵,過渡原本著重自然質性之五行至於具足人事意義的五事範疇;增附皇極於五事之上,藉以歸重君道並配附六極;後續統貫西漢漸受注意的妖、孽、禍、痾、眚祥、五行相沴等災異類型,交織出一幅周密細膩且體系分明的災異網絡;最終將統治階層可能的失德敗道行事、人世禍敗殃咎一體置入,對應成為立體、動態的災異宇宙圖式,用以總括說明先秦、西漢所有災異事例。班固依此撰述《漢書.五行志》,輯集西漢災異理論創說與學者論述成果,發之以充滿想像力及個人色彩的表述形式,透過編年記事、方便檢索的災異分類配置,讓叢生於古今不同政治場域的災異例說,能夠經由事件類比、理論歸納及演繹,總結出一些可以反饋於現世政治、提供統治階層參酌依循的歷史經驗與施政綱領。
《漢書.五行志》所附例說雖以西漢學者為主,其中實亦不乏班固個人災異思想之表述,較明顯處即〈五行志〉於部分災異類目的設定上捨劉向說而改依劉歆獨異之傳,並藉「一曰」語式提出個人的災異見解。惟班固無意統合西漢諸家以為定說,因此,只是極力呈現先秦災異雜說匯聚西漢後,諸如五行向〈洪範〉五行之移轉、實體而象徵之質變、系統化分類之完成、自然往人事之攀附、感應至預占之墮落等整體發展的軌跡及樣貌。所有災異釋說的內容,亦開始往事象的取類比附、原理的隨機推演及理論的套用詮釋等方向發展,西漢學者於是創想出一些獨立於系統理論之外,可用以輔助、聯綴災異推度順利完成的原理原則,如著重災異事象描述裡相關物類、形徵、顏色等外顯訊息,利用數字相副的原則定義、組織一切可供操作的災異學元件,以及賦予災地、特殊建物足以決定論述取向的象徵意識,一些文字、聲韻、訓詁方面的知識或習慣,亦被轉為推求災異記事背後所藏虛無飄渺的神祕線索或串聯自然災異與人類行事的思考途徑。
  為使災異模組能夠有效成立且發揮作用,西漢學者常常跨越理論界限以容受諸說,著意於變動的災異事件中去討論隨時變動的政治問題。因此,大多數論述者皆能依據災異事象的變化或論述場合的差別,權宜調整原理擇取的來源及災異推度的方法,體現出開放、多元、動態的學術氛圍。為了滿足政治圖謀,又須掩飾災異推度幾近於零的徵驗可能,不少學者亦選擇製造模糊、複義的災異詮解,希望藉此預留因應政治事態發展、保護論者各逞其說的安全空間。同時,現世統治危機與政治亂象激發學者進行災異觀察與論述的興趣,重大政治事件更產生箭垛效應,吸引各種災異詮釋從不同理論源頭歸趨匯集,成為事應配附的主要取材對象,甚至左右相近時期所有災異事例的意義界定。學者藉由各種災異論述的進行,提供現世帝王應對、解消災異的途徑,既要求統治者致力於實踐合於天德的道德修養、落實天志愛民的政治改良,又須積極於災異毀壞的賑救、安撫神怒的祈禳及儀式、象徵性作為及災難現場的實務救治工作。此皆統治階層應對災異務須謹慎處理的課題,否則將致動搖國本、擾生民怨,甚至掀起反政府的革命浪潮。
  一代學風有其所以流行當世的原因,學者蠭從抑或發諸須應為而為之的政治觀察,對於西漢災異學大盛與《漢書.五行志》之撰述,唯有從論說者與接受者所處之宗教、政治、社會、學術等背景進行全面觀照,出入其間方能得到為較清楚的體諒與理解。推究西漢學者進行災異論述、班固撰作《漢書.五行志》的初始本心,流注著關懷政治危亂的憂世精神,並符合社會期許與人民要求的大是大非,最終用意則強調將自然界不可知、難以掌控的災害變異與失序亂象重新歸因於人類行事。若統治階層善取過去經驗,從中獲得有效學習及啟發,則君行、君道若水,直可載舟為善;反之,當代帝王未能警寤於災異天戒,部分學者又擅假解釋權柄以濫說妄為,由此所生一切負面意義與影響,自然非西漢災異學者與班固撰述《漢書.五行志》所須完全承擔的責任了。
In China, the principles and explication of the science of calamity and natural disasters were more or less established in Western Han. The most important source of this area of study is found in “The Treatise on the Five Elements” in the Book of Han. Yet, origins stretch all the way back to pre-Qin mythology with its cognition and description of natural disasters, to the brief divination inscriptions from the Shang dynasty, to vague allusions in early manuscripts of religious introspection and emotions regarding calamities, and to commentary preserved in Confucian classics (including The Book of Odes, The Book of Documents, The Book of Changes, and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regarding calamities, natural disasters, yinyang, and the theory of the five elements. These ancient writings from pre-Qin times comprise the developmental period of China’s “disasterology.” They also heavily influenced theories in the Gongyang school of thought, the Hongfan Wuxing school of thought, and Jingfang yi zhuan during Western Han, as well as influencing Ban Gu’s decision to compose “The Treatise on the Five Elements” in Eastern Han.
  Commentary on the Five Elements in the Great Plan (Hongfan wuxing zhuan) was also important in the development of calamity science in Western Han. Scholars at the time used this as a foundation for incorporating and implementing parts of the nine categories from the Great Plan (such as the five elements, the five roles, the sovereign standard, omens, the six extremes, etc.) into a theory base. This altered the relative relationship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original categories. Starting with the five elements,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expanded as other categories with a corresponding numerical factor were added on: the five roles were linked to the five elements as a way to understand the omens. This effectively changed the basic nature of the five elements and their emphasis on the natural world into a more human affairs-based orientation. The sovereign standard was added on the five roles to accentuate the importance of monarchal propriety. The six extremes were also added. Later, the various types of disasters were added (such as calamities, misfortune, illnesses, omens, and the five elements out of harmony) as they became increasingly popular in intellectual thought. This resulted in a detailed and systematic network of disasters. As these portentous omens and calamities were aligned with immoral behavior on the part of the ruling class, a clear interpretive cosmic outline was formed that could give reason to calamities ranging from pre-Qin times to Western Han. Ban Gu based his “Treatise on the Five Elements” on this, bringing together Western Han theory and scholars’ research results and expounding on them with imaginative and highly-dangerous discourse. Moreover, a chronological format and classification of various disasters enabled what once were scattered events from history to shed light on then-current political happenings and to give historical insights and policy guidance to those in power.
The while examples cited in the “Treatise on the Five Elements” are drawn mostly from Western Han scholars, Ban Gu’s disaster ideology is also discernable. One clear example is for certain types of disasters, Ban Gu did not record Liu Xiang’s explanations, but rather chose Liu Xin’s unique interpretations and then added his own thoughts afterwards with “some believe” as a semantic marker. It should be noted that Ban Gu had no intention of sorting through the various theories in Western Han to come up with an iron-clad conclusion. Because of this, his energy was focused on showing how various pre-Qin explanations of calamities and natural disasters changed and were altered by Western Han scholars. Such changes included the transfer of the five elements to those of the Great Plan (hongfan), actual and symbolic changes, the completion of a systematic categorization, the change from a nature-based to a human affairs-based orientation, and the change from interaction between man and nature to that of augury. The interpretations of these calamities began to focus on forced comparison of disasters of a similar nature, as well as unfounded deductions and mechanical application of related theories. Scholars in Western Han even concocted some principles, independent of the theoretic system, that could be used to support and connect their calamity-related inferences. These included emphasizing such external information as the shape and color of objects that were included in the descriptions of the calamities, or using numerology in defining and organizing elements of “disasterology,” or imbuing the location of the disaster or special buildings with symbolic significance sufficient to influence the discussion orientation of a particular calamity. Certain words, sounds, and textual exegesis, along with related knowledge and habits, were used in inferring the mystical threads of meaning behind the calamity, thus linking natural disasters with human affairs.
  In order to endow this calamity module with a certain degree of efficacy, Western Han scholars often included ideas that lay outside their theoretical scope. The intent was to use the fluctuating disasters as a platform to discuss ever-fluctuating political issues. Because of this, those discussing calamities could alter the origins of their theorie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depending on changes in the nature of the calamities or the situation in which they were discussing them. The result was an open, variegated, and dynamic academic environment. Because political schemes necessitated a high level of accuracy, a large number of scholars chose the path of ambiguity or double entendres for their interpretations of calamities. They banked on the hope that this would afford them room with which to extricate themselves, should political issues develop in a way that was unfavorable to them. At the same time, the crisis of the ruling class and political chaos piqued scholars interest in observing and discussing calamities. Important political incidences were the target of much discussion, inciting every possible interpretation using a variety of theoretical sources. These events became definitive in terms of type of calamity and their accompanying interpretation, influencing the significance of other happenings before and after the event. Scholars provided a number of methods the emperor could use to respond to or eliminate these various calamities. They required the ruling class to not only make more moral choices and implement political changes for the benefit of the people, but also proactively relieve those affected by the calamity and pacify the heavens with prayers and sacrificial offerings. Such matters demanded the careful attention of political officials, so as to avoid undermining the foundation of the empire, creating unrest among the people, or even, more disastrous, tides of revolt.
There are always reasons for why a certain ideology is popular for a time. Often political observation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The reasons for the popularity of “disasterology” in Western Han and Ban Gu’s writing “The Treatise on the Five Elements” can only be ascertain by giving full consideration to the political, social, and academic background of those generating and those receiving messages about the portentous meaning of calamities. Of course, initial motivations stemmed from concern for political problems and the cardinal question of right and wrong espoused by the populace. The ultimate application was to allocate the unknowable and uncontrollable aspects of nature to the realm of human affairs, thus effecting a means of potential control. Were the ruling class adept in learning from the past, the emperor and the empire would function like a well-oiled machine. Conversely, the negativity and detractive influences of “disasterology” stemming from the inability of some rulers to take caution from nature and certain scholars’ propensity to take interpretations to an extreme, are clearly not the responsibility of all Western Han scholars nor of Ban Gu and his “Treatise on the Five Elements.”
【參考文獻】

註:1.此處所列以本文實際徵引資料為主。
 2.各分類依撰作者姓氏筆畫次序排列。



一 古籍

尸佼著,汪繼培輯:《尸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毛亨傳,鄭玄箋,孔穎達疏:《毛詩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年,影印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刊本)
尹知章注,戴望校正:《管子校正》(臺北:世界書局,1973年)
王弼、韓康伯著:《周易王韓注》(臺北:大安出版社,1999年)
王符撰,胡楚生集解:《潛夫論集釋》(臺北:鼎文書局,1979年)
王叔岷:《莊子校詮》(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9年)
王應麟:《玉海》(揚州:廣陵書社,2007年)
王鳴盛撰,陳文和等點校:《十七史商榷》(南京:鳳凰出版社,2008年)
王 禕:《王忠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王謨輯:《漢魏遺書鈔》,文懷沙主編:《四部文明》(秦漢文明卷36)(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影印清嘉慶三年金溪王氏刊本)
王堯臣等撰:《崇文總目》(廣州:廣州出版社,2008年,《廣州大典》影印粵雅堂叢書本)
王 柏:《書疑》(臺北:漢京文化事業,1985年,《通志堂經解》本)
王先謙:《漢書補注》(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8年)
王先謙:《釋名疏證補》(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
王先謙著,沈嘯寰、王星賢點校:《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王國維:《今本竹書紀年疏證》(臺北:世界書局,1957年)
王國維:《王觀堂先生全集》(臺北:文華出版公司,1968年)
王利器:《新語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
王利器:《鹽鐵論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
左丘明撰,上海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組校點:《國語》(臺北:里仁書局,1981年)
司馬遷:《史記》(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司馬光編著,胡三省音註:《資治通鑑》(臺北:宏業書局,1973年)
皮錫瑞:《經學歷史》(臺北:漢京文化事業公司,1983年)
皮錫瑞:《經學通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9年)
朱熹撰:《四書章句集注》(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朱彝尊:《曝書亭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7年,《四部叢刊初編》縮印江都陸氏校刻本)
江 藩:《隸經文》(臺北:藝文出版社,1965年,影印清咸豐3年《粵雅堂叢書》刻本)
任繼昉:《釋名匯校》(濟南:齊魯書社,2006年)
何休解詁:《春秋公羊傳何氏解詁》(臺北:中華書局,1980年)
何休解詁,徐彥疏,李學勤主編:《春秋公羊傳注疏》(臺北:臺灣古籍出版公司,2001年)
沈約撰:《宋書》(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杜 預:《春秋左傳集解》(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
李景星:《四史評議》(長沙:岳麓書社,1986年)
宋濂等撰:《元史》(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
李昉等撰:《太平御覽》(北京:中華書局,1960年)
李 綱:《梁谿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房玄齡等撰:《晉書》(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林之奇:《尚書全解》,(臺北:世界書局,1988年,《四庫全書薈會》影印摛藻堂本)
屈萬里:《尚書集釋》(臺北:聯經出版事業,1983年)new window
屈萬里:《詩經詮釋》(臺北:聯經出版事業,1983)new window
范 曄:《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洪興祖:《楚辭補注》(臺北:長安出版社,1984年)
歐陽脩:《新五代史》(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歐陽脩、宋祁等撰:《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胡應麟:《四部正訛》(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中華漢語工具書書庫》影印民國年間鉛印本)
胡承諾:《繹志》(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8年,《續百子全書》影印清同治浙江書局刊本)
紀昀總纂:《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
姚振宗:《漢書藝文志條理》,《史記兩漢書三史補編》(三)(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5年)
祝穆撰:《古今事文類聚別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商鞅著,汪繼培輯:《商君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班 固:《漢書》(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孫詒讓著,王文錦、陳玉霞點校:《周禮正義》(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孫詒讓著,孫以楷點校:《墨子閒詁》(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高 亨:《周易古經今注》(臺北:樂天出版社,1972年)
許慎撰,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臺北,洪葉文化事業,1998年)
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中華漢語工具書書庫》影印光緒九年江蘇書局刊本)
陳立撰,吳則虞點校:《白虎通疏證》(北京:中華書局,1994年)
陳奇猷校注:《呂氏春秋新校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陳奇猷校注:《韓非子新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陳橋驛:《水經注校釋》(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1999年)
陳鼓應:《莊子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4年)
陳 槃:《大學中庸今釋》(臺北:國立編繹館,1961年)
脫脫等撰:《金史》(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張廷玉等撰:《明史》(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
張爾田著,黃曙輝點校:《史微》(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6年)
張溥編著:《漢魏六朝百三家集》(一)(臺北:新興書局,1963年)
郭璞注,邢昺疏:《爾雅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年,影印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刊本)
章太炎:《章太炎全集》(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
章學誠:《文史通義等三種》(臺北:世界書局,1974年)
程廷祚撰:《青溪集》(合肥:黃山書社,2005年)
程顥、程頤著,王校魚點校:《二程集》(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黃 暉:《論衡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黃 奭:《黃氏逸書考》(臺北:藝文印書館,1972年)
葉 適:《習學記言》,(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諸子集成續編》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楊伯峻:《春秋左傳注》(高雄:復文出版社,1990年)
楊伯峻:《列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
蒲起龍:《史通通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趙翼著,王樹民校證:《廿二史劄記校證》(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趙在翰輯:《七緯》,鍾肇鵬、蕭文郁點校:《齊文化叢書》(四)(濟南:齊魯書社,1997年)
劉向撰,向宗魯校證:《說苑校證》(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劉向集錄:《戰國策》(臺北:里仁書局,1990年)
劉珍等撰,吳樹平校注:《東觀漢記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劉 勰:《文心雕龍》(臺北:金楓出版公司,1999年)
劉昫等撰:《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劉咸炘撰,楊家駱主編:《四史知意並附編六種》(臺北:鼎文書局,1976年)
劉文典集解,馮逸、喬華點校:《淮南鴻烈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
黎靖德編,王星賢點校:《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
魏徵等撰:《隋書》(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魏 源:《魏源集》(北京:中華書局,1976年)
鍾文烝著,駢宇騫、郝淑慧點校:《春秋穀梁經傳補注》(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
蕭統編,李善注:《文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蘇洵、蘇軾、蘇轍著:《三蘇全集》(上)(京都:中文出版社,1986年)
蘇輿撰,鍾哲點校:《春秋繁露義證》(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顧野王撰:《玉篇》(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中國漢語工具書書庫》影印小學彙函本)
顧 實:《重考古今偽書考》(上海:大東書局,1926年)
嚴杰輯:《經義叢鈔》(臺北:復興書局,1972年,影印咸豐年間《皇清經解》刊本)
羅願撰:《爾雅翼》,(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中華漢語工具書書庫》影印光緒十年洪氏晦本齋刊本)
龔自珍:《龔自珍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二 專著

王永祥:《董仲舒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
王明通:《漢書導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1年)
王孝廉:《中國的神話與傳說》,(臺北:聯經出版事業,1977年)
王孝廉:《東北、西南族群及其創世神話》(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92年)
王葆玹:《西漢經學源流》(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4年)
王錦貴:《中國紀傳體文獻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
中國地震歷史資料編輯委員會編:《中國地震歷史資料匯編》(一)(北京:科學出版社,1983年)
白壽彝:《史學概論》(寧夏:寧夏人民出版社,1985年)
朱伯崑:《易學哲學史》(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9年)
江曉原:《中國星占學類型分析》(上海:上海世紀出版公司,2009年)
安作璋:《班固與漢書》(臺北:學海出版社,1991年)
安作璋:《班固評傳》(廣西:廣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
成中英:《中國哲學與中國文化》(臺北:三民書局,1974年)
谷風出版社編輯部:《結構的時代:結構主義論析》(臺北:谷風出版社,1986年)
谷德明編:《中國少數民族神話》(北京: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1987年)
呂振羽:《史前期中國社會研究》(上海:三聯書店,1980年)
呂 凱:《鄭玄之讖緯學》(臺北:台灣商務印務館,1982年)
何 新:《中國遠古神話與歷史新探》(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88年)
何秀煌:《文化.哲學與方法》(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8年)
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釋》(三),(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1年)
李政隆:《地震》(臺北:華視出版社,1987年)
李漢三:《先秦兩漢之陰陽五行學說》(臺北:鐘鼎文化出版公司,1976年)
李澤厚:《中國古代思想史論》(臺北:谷風出版社,1986年)
李善邦:《中國地震》(北京:地震出版社,1981年)
李學勤:〈帛書〈五行〉與《尚書.洪範》〉,《簡帛佚籍與學術史》(臺北:時報文化出版,2005年)
金春峰:《漢代思想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
宋正海等著:《中國古代自然災異群發期》(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
宋正海等著:《中國古代自然災異動態分析》(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
吳 怡:《中國哲學的生命與方法》(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5年)
周桂鈿:《董學探微》(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89年)
屈萬里:《先秦漢魏易例述評》(臺北:聯經出版事業,1984年)
俞建章、葉舒憲:《符號:語言與藝術》(臺北:久大文化公司,1992年)
姚際恆:《詩經通論》,林慶彰主編:《姚際恆著作集》(一)(臺北:中央研究院文哲研究所,1994年)
胡 適:《中國中古思想小史》(臺北:胡適紀念館,1969年)
卿希泰主編:《中國道教史》(一)(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
徐復觀:《兩漢思想史》(二)(臺灣:臺灣學生書局,1976年)
徐復觀:《兩漢思想史》(三)(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4年)
徐明同:《地震學》(臺北:黎明文化事業,1979年)
徐芹庭:《易學源流》(臺北:國立編譯館,1987年)
徐 浩:《二十五史論綱》(上海:世界書局,1947年)
袁 珂:《中國神話通論》(四川:巴蜀書社,1993年)
馬空群:《尚書洪範五行正義──澄清歷代對五行之誤解》(臺北:海獅出版公司,2001年)
柴德賡:《史籍舉要》(臺北:漢京文化事業,1985年)
張德勝:《儒家倫理與秩序情結》(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89年)
陳建憲:《神祇與英雄──中國古代神話的母題》(北京:三聯書店,1994年)
陳夢家:《殷虛卜辭綜述》(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陳 來:《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春秋時代的宗教、倫理與社會思想》(臺北:允晨文化事業,2006年)
陳江風:《天人合一:觀念與華夏文化傳統》(北京:三聯書店,1996年)
郭沫若主編,胡厚宣總編輯:《甲骨文合集》(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
鹿世瑾主編:《華南氣候》(北京:氣象出版社,1990年)
程元敏:《尚書學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8年)new window
湯志鈞等著:《西漢經學與政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黃復山:《東漢讖緯學新探》(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0年)new window
黃肇基:《漢代公羊學災異理論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8年)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二)(臺北:三民書局,1990年)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下)(香港:三聯書局,2000年)
傅筑夫:《中國經濟史資料》(秦漢三國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2年)
楊慧傑:《天人關係論──中國文化一個基本特徵的探討》(臺北:大林出版社,1981年)
楊樹達:《漢書窺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雷家驥:《中古史學觀念史》(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年)
蒙文通:《經史抉原》(成都:巴蜀書社,1995年)
劉雪松、王曉瓊:《汶川地震的啟示──災害倫理學》(北京:科學出版社,2009年)
劉長林:《中國系統思維》(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
劉師培:《漢魏六朝專家文研究》(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82年)
劉城淮:《中國上古神話》(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8年)
劉朝陽著,李鑒澄、陳久金編:《劉朝陽中國天文學史論文選》(鄭州:大象出版社,2000年)
蔣 慶:《公羊學引論》(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5年)
蔣秋華:《宋人洪範學》(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86年)new window
鄭功成:《中國災情論》(長沙:湖南出版社,1994年)
盧 央:《京房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
錢 穆:《秦漢史》,錢賓四先生合集編輯委員會編:《錢賓四先生全集》(臺北:聯經出版社,1995年)
錢鍾書:《管錐編》(一)(北京:三聯書局,2007年)
鄺芷人:《陰陽五行及其體系》(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new window
鍾肇鵬:《讖緯論略》(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5年)
戴君仁:《春秋辨例》(臺北:國立編譯館,1978年)
顧頡剛:《漢代學術史略》(臺北:天山出版社,1985年)
顧頡剛:《秦漢的方士與儒生》(臺北:里仁書局,1985年)
顧頡剛、劉起釪:《尚書校釋譯論》(二)(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羅彤華:《漢代的流民問題》(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9年)new window
……………………………………………………………………………………………
弗雷澤(Frazer.J.G)著,王培基譯:《金枝》(臺北:桂冠圖書公司,1991年)
白川靜著,加地伸行、范月嬌譯:《中國古代文化》(臺北:文津出版社,1983年)
李約瑟(Joseph Needham)著,陳立夫主譯:《中國之科學與文明》(五)(臺灣:臺灣商務印書館,1980年)
保羅.里克爾著,翁紹軍譯:《惡的象徵》(臺北:桂冠圖書公司,1992年)
施密特:《比較宗教史》(臺北:輔仁書局,1968年)
恩斯特.卡西爾著,甘陽譯:《人論》(臺北:桂冠圖書公司,1991年)
恩斯特.卡西爾著,范進等譯:《國家的神話》(臺北:桂冠圖書公司,1994年)
韋伯著,康樂、簡惠美譯:《宗教社會學》(臺北:遠流出版事業,1993年)
愛德華.哈萊特.卡耳著,王任光譯:《歷史論集》,臺北:幼獅文化事業,1988年)
葛隆斯基(Donald V. Gawronski)著,容繼業譯:《歷史意義與方法》,(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74年)
戴安.梅爾斯作、陳錦宏等譯:《災難與重建──心理衛生實務手冊》(臺北:心靈工坊文化事業,2001年)
……………………………………………………………………………………………
Damian Thompson著,賈士蘅譯:《時間的終點》(臺北:揚智文化事業,1996年)



三 期刊/論文集論文

王繼訓:〈劉向陰陽五行學說初探〉,《孔子研究》2002年1期
王金凌:〈論京房的宇宙圖式〉,《輔仁國文學報》9期(1993年6月)new window
王華寶:〈《漢書.五行志》考論〉,《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5期
王保頂:〈儒學文化視野中的災異觀及其意義:以漢代為例〉,《孔孟月刊》35卷4期(1996年12月)new window
王利器:〈《漢書》材料來源考〉,《曉傳書齋文史論集》(香港:香港中文大學,1989年)
古苔光:〈試探劉向的災異論〉,《淡江學報》25期(1987年1月)
白壽彝:〈劉向和班固〉,《中國史學史論集》(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
江乾益:〈《漢書.五行志》中之災異說探論〉,《興大中文學報》15期(92年6月)new window
江乾益:〈漢代詩經學《齊詩》翼氏學評述〉,《興大中文學報》7期(1994年1月)new window
江素卿:〈從《漢書.五行志》論西漢春秋學特色〉,《文與哲》7期(94年12月)new window
任 鋒:〈經世精神與皇極觀念〉,《漢學研究》23卷1期(2005年6月)
吳從祥:〈從《漢書.五行志》看劉歆的災異觀〉,《殷都學刊》2007年1期
吳伯田:〈「女媧補天」是抗地震〉,《求索》1985年4期(1985年4月)
汪高鑫:〈劉向災異論旨趣探微──兼論劉向、劉歆災異論旨趣的不同及其成因〉,《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7卷2期(2003年3月)
汪春泓:〈論劉向、劉歆與《漢書》之關係〉,《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9年5期
何 萍:〈論神話認識之形成〉,《中國文化月刊》129期(1990年7月)
李師偉泰:〈《漢書》論贊與班氏家族的關係〉,《第二十二次中國學國際學術大會論文集》(漢城:韓國中國學會,2002年8月)
李亦園:〈神聖與神秘〉,《文化的圖像》(下)(臺北:允晨文化事業,1992年)
李則芬:〈兩漢的大赦〉,《先秦兩漢歷史論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4年)
李吉順:〈我國冰雹和暴雨的若干氣候特徵〉,《北方天氣文集》(2)(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2年)
辛玉璞:〈《漢書.五行志》所記十二「大人」為何物〉,《西北史地》1998年1期
周德良:〈論漢儒災異論──以董仲舒、《白虎通》為中心之察考〉(上)(下),《鵝湖》25卷5、6期(1999年11、12月)new window
林安梧:〈「絕地天之通」與「巴別通」──中西宗教的一個對比切入點之展開〉,《中國宗教與意義治療》(臺北:明文書局,1996年)new window
林聰舜:〈帝國意識形態的建立──董仲舒的儒學〉,《大陸雜誌》91卷2期(1995年8月)
姜廣輝:〈中國傳統思維方式的特點〉,《孔孟學報》62期(1991年9月)new window
郜積意:〈釋《漢書.五行志》的《左氏》日蝕說〉,《中國史研究》2009年2期
徐復觀:〈陰陽五行及其有關文獻的研究〉,《中國思想史論集續編》(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1982年)new window
徐復觀:〈中國經學史的基礎〉,《徐復觀論經學史二種》(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6年)new window
徐復觀:〈儒家政治思想的構造及其轉進〉,《學術與政治之間》(臺灣:臺灣學生書局,1980年)
奚敏芳:〈《春秋》三傳災異例異同研究〉,《中正嶺學術研究集刊》11集(1992年6月)new window
張 亨:〈「天人合一」觀的原始及其轉化〉,沈清松編:《中國人的價值觀──人文學觀點》(臺北:桂冠圖書公司,1993年)
張光直:〈中國創世神話之分析與古史研究〉,馬昌儀編:《中國神話學文論選萃》(下)(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4年)
張素卿:〈〈觀射父論絕地天通〉探義〉,《張以仁先生七秩壽慶論文集》(上)(臺灣學生書局,1999年)
梁啟超:〈陰陽五行之來歷〉,《古史辨》(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梁啟超:〈洪水考〉,馬昌儀編:《中國神話學文論選萃》(上)(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4年)
陳 槃:〈論讖緯及其分目〉,《大陸雜誌特刊》(第一輯)(1952年7月)
陳業新:〈兩《漢書》〈五行志〉關於自然災害的記載與認識〉,《史學史研究》總107期(2002年3期)
黃復山:〈《洪範》「皇極」訓義流衍考〉,《輔大中研所學刊》3集(1994年6月)new window
黃開國:〈論漢代讖緯神學〉,林慶彰編:《中國經學史論文選集》(上)(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年)
黃開國:〈春秋時期的預占〉,《宗教哲學》3卷3期(1997年7月)new window
黃啟書:〈試論劉向災異說之轉變〉,《臺大中文學報》26期(2007年6月)new window
黃啟書:〈試論劉向、劉歆《洪範五行傳論》之異同〉,《臺大中文學報》27期(2008年12月)。new window
程元敏:〈兩漢《洪範五行傳》作者索隱〉,《孔孟學報》85期(2007年9月)
程元敏:〈伏生之三統陰陽五行災異暨讖緯學說〉,《世新中文研究集刊》3期(2007年6月)new window
游自勇:〈論班固創立《漢書.五行志》的意圖〉,《中國史研究》2007年4期
彭 曦:〈試為《漢書.五行志》拭塵〉,陳其泰、張愛芳編:《漢書研究》(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9年)
馮浩菲:〈《洪範五行傳》的學術特點及其影響〉,《中國文化研究》總16期(1997年夏之卷)
馮樹勳:〈中國陰陽五行的「家族相似」結構──先秦到西漢中葉〉,《漢學研究》27卷2期(2009年6月)new window
楊文足:〈殽天地之化──從災異思想看董仲舒的氣論〉,《南京林業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年1期
楊文足:〈論董仲舒的災異思想〉,《中州學刊》2005年6期
楊世文:〈漢代災異學說與儒家君道論〉,《中國社會科學》1991年3期
楊儒賓:〈水與先秦諸子〉,《語文、情性、義理──中國文學的多層面探討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臺北: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1996年)
鄭吉雄、楊秀芳、朱歧祥、劉承慧:〈先秦經典「行」字字義的原始與變遷──兼論「五行」〉,《中國文哲研究集刊》35期(2009年9月)
葛志毅:〈河洛讖緯與劉歆〉,《文史哲》2008年3期
趙 濛:〈《漢書.五行志》的歷史價值〉,《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7年3期
趙仲牧:〈思維的分類與思維的演化〉,鄧啟耀編:《中國神話的思維結構》(四川:重慶出版社,1992年)
劉玉建:〈五行說與京房易學〉,《周易研究》,1996年4期
劉昭民:〈中國古代的地震測報與抗震〉,《科學月刊》12卷11期(1981年11月)
劉次沅:〈中國早期日食記錄研究進展〉,《天文進展》21卷1期(2003年3月)
劉詠聰:〈漢代之婦人災異論〉,《漢學研究》9卷2期,(1991年12月)new window
鄭志明:〈《左傳》災異說探論〉,《鵝湖》114期(1984年12月)new window
錢 穆:〈劉向歆父子年譜〉,《兩漢經學今古文平議》(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9年)
賴明德:〈司馬遷的歷史哲學〉,《國立僑生大學先修班學報》11期(2003年12月)
戴君仁:〈董仲舒不說五行考〉,《梅園論學集》(臺北:臺灣開明書店,1970年)new window
繆鳳林:〈《漢書.五行志》凡例〉,《史學雜志》1卷2期(1929年5月)
繆鳳林:〈《洪範五行傳》出伏生辨〉,《史學雜志》2卷1期(1930年3月)
薛亞軍:〈《左傳》災異預言略論〉(上),《鎮江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年1期
譚戒甫:〈思孟五行考〉,《古史辨》(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羅 光:〈中國文化中罪的形態與意義〉,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主編:《中西宗教哲學比較研究》(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82年)
…………………………………………………………………………………………….岩本憲司著,林慶彰譯:〈董仲舒災異說的構造解析〉,《經學研究論叢》(七)(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9年)
……………………………………………………………………………………………
Wolfram Eberhard:〈漢代天文學與天文學家的政治功能〉,劉紉尼等譯:《中國思想與制度論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1979年)



四 學位論文

殷善培:《讖緯思想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1996年)new window
黃啟書:《董仲舒春秋學中的災異理論》(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5年)
黃啟書:《春秋公羊災異學說流變研究──以何休《春秋公羊解詁》為中心的考察》(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3年)
蘇德昌:《先秦兩漢天地崩壞思想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7年)



五 外文論著

中村元:《シナ人の思維方法》(東京:株式會社春秋社,1990年)
日原利國:《漢代思想の研究》(東京:研文出版,1986年)
吉田忠夫、冨谷至譯注:《漢書.五行志》(東京:平凡社株式會社,1986年)
安居香山:《緯書と中國の神秘思想》(東京:平河出版社,1994年)
赤塚忠、金谷治、福永光司、山井湧等編著:《思想概論》(東京:大修館書店,1991年)
松村武雄:《神話學原論》上卷(東京:培風館,1944年)
森三樹三郎:《上古より漢代に至る性命觀の展開》(東京:創文社,1988年)
……………………………………………………………………………………………
小川琢治:〈東西文化民族の地震に關する神話及び傳說〉,《藝文》15年上卷
    (1924年1月)
日原利國:〈災異と讖緯:漢代思想へのアプローチ〉,《東方學》43輯(東京:東方學會,1972年)
田中麻紗巳:〈董仲舒の說を中心にした漢代の自然觀〉,《兩漢思想の研究》(東京:研文出版社,1986年)
田中麻紗巳:〈劉向の災異說について:前漢災異思想の一面〉,《集刊東洋學》24號(1970年10月)
伊藤計:〈董仲舒の災異說:高廟園災という對上奏文を中心にして〉,《集刊東洋學》41號(1979年5月)
末永高康:〈董仲舒春秋災異說の再檢討〉,《中國思想史研究》18號(1995年度論文集)
坂本具償:〈漢代五行志の災異說:董仲舒說と劉向說の資料分析〉,《日本中國學會》40集(1988年 1月)
武田時昌,〈京房の災異思想〉,中村璋八編:《緯學研究論叢──安居香山博士追悼》(東京:平河出版社,1993年)
板野長八:〈災異說より見た劉向と劉歆〉,《東方學會創立二十五周年紀念.東方學論集》(東京:東方學會,1972年)
重澤俊郎:〈董仲舒研究〉,《周漢思想研究》(東京:大空社,2009年)
重澤俊郎:〈董仲舒天譴說の形成と性格〉,《日本文化研究所研究報告》4集    (1968年3月)
麥谷邦夫:〈道家.道教における氣〉,小野澤精一、福永光司、山井湧編:《氣の思想》(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91年)
渡會顯:〈劉歆の災異思想について〉,《大正大學大學院研究論集》7集(1983年2月)
御手洗勝:〈鄒衍的大九洲說と崑崙傳說〉,《古代中國の神マ:古代傳說の研究》(東京:創文社,1985年)
澤田多喜男:〈董仲舒天人相關說試探:特にその陰陽說の構造について〉,《日本文化研究所研究報告》3集(1967年3月)
……………………………………………………………………………………………
Mircea Eilade , Myth and Reality(New York:Harper & Row , 1963)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