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Taylor培力樹架構下社區發展、文化資本與社會資本關係之探討——以新港鄉為例
作者:程航
校院名稱:國立中正大學
系所名稱:社會福利研究所
指導教授:吳明儒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21
主題關鍵詞:培力樹文化資本社會資本社區發展An empowerment treeCultural capitalSocial capitalCommunity development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5
從1965年以來,臺灣的社區發展已經走過56年之歷程,經歷社區發展、社區營造、農村再生、地方創生等社區工作實踐,然而,在各種社區政策背景下,如何才能促進社區永續發展值得深思。2021年作為地方創生第參年,本研究之目的在於在地之公民充權模式,探索其社區發展之多樣性。本文以嘉義縣新港鄉當成研究的對象,運用質性的深度訪談法,探討Taylor培力樹架構下社區發展、文化資本與社會資本之關係,整理新港鄉的社區培力路徑,探究新港培力路徑的政策意涵,以期為臺灣其他鄉鎮提供借鑑和參考。
本研究之研究結果發現,新港鄉之社區培力路徑如下:
一、宗教文化培力路徑:1.宗教文化透過新港奉天宮開展學習、網絡和組織化;2.宗教文化透過祭祀圈發展為信仰圈;3.宗教文化透過宗教福利性實現福利社區化。
二、在地文化培力路徑:1.在地文化透過新港文教基金會開展學習、網絡和組織化;2.在地文化透過社區行動橋接社區和社團;3.在地文化透過社區防疫行動聯盟踐行公民行動。
三、組織文化培力路徑:1.組織文化透過頂菜園發展協會開展學習、網絡、組織化;2.組織文化透過文化生活圈形成精彩兩條路;3.組織文化透過地方創生實現充權作為消費者和共同生產者。
Since 1965, Taiwan's community development has gone through 56 years of practice, including community development, community building, rural regeneration, regional revitalization and other community work practices. However,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various community policies, it is worth pondering how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community. With 2021 being the third year of regional revitalization,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model of local citizen empowerment and the diversity of its community development. Taking Singang township of Chia-Yi Count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is paper uses the method of qualitative in-depth interview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mmunity development, cultural capital and social capital under the Taylor empowerment tree structure, sort out the approaches to the community empowerment of Singang Township, and explore their policy implications in the hope of providing reference for other townships in Taiwan.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how that the approaches to the community empowerment of Singang Township are as follows:
1.Empowerment via religious culture: 1. Religious culture carries out learning, networking and organization through Hsin Kang Feng Tian Temple; 2. Religious culture develops into the regional cult through the ritual community; 3. Religious culture realizes community-based welfare service through religious welfare.
2. Empowerment via local cultural: 1. Local culture carries out learning, networking and organization through Hsin Kang Foundation of Culture & Education; 2. Local culture bridges communities and associations through community action; 3. Local culture practices civic action through community epidemic prevention action alliance.
3. Empowerment via organizational culture: 1. Organizational culture carries out learning, networking and organization through Ding-cai-yuan Development Association; 2. Organizational culture forms two wonderful ways through the cultural life circle; 3. Organizational culture realizes full rights through local creation as consumers and co-producers.
王正良(2013)。嘉南大圳與樸子溪交會的水文景觀——以太保市與新港鄉為例。嘉義縣文獻,38,59-81。
王仕圖(2007)。社區型非營利組織資源動員與整合:以社區發展協會為例。臺灣社會福利學刊,5(2),103-137。
王志華(2019)。農村再生政策下社區的學習、行動與社會網絡—以雲林縣的農村再生社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王昱文(2021年4月2日)。用最熟悉的社區,抵抗最未知的疫情:嘉義新港的社區防疫【台北村落之聲】。取自https://www.villagetaipei.net/Post?PId=15148&fbclid=IwAR3Ib9b8rnLoXWefQx0JiPjxFymQe9hF-JpGjaVJS6KFLqim-0GHh926nq4
王思斌(2021)。社會工作與鄉村振興中社會資本的協作再生產。社會工作,4,1-8。
王俐容(2006)。文化公民權的建構:文化政策的發展與公民權的落實。公共行政學報,20,129-159。
王愉姍(2019)。如何結合核心能力與社會創新創造價值?以仕安社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包亞明(1997)。文化資本與社會煉金術:布爾狄厄訪談錄。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古學斌(2007)。否定政府/重建村莊:中國大陸梅縣客家地區自發社區組織的形成。臺灣社會研究季刊。66,195-229。
江大樹(2006)。邁向地方治理——議題、理論與實務。臺北市,元照出版公司。
江大樹、詹弘延、梁鎧麟(2021)。在地化長照網絡的跨組織合作治理策略——水沙連區域行動個案分析。載於黃源協、莊俐昕(主編),社會照顧與健康照顧——以社區為基礎的途徑(33-56頁)。臺北市:雙葉書廊有限公司。
江志宏(2020)。第十篇社會服務篇。載於李明仁(總編撰),新港奉天宮志續修下(408-490頁)。嘉義:財團法人台灣省嘉義縣新港奉天宮。
行政院主計總處(2021年3月2日)。國情統計通報(第037號)。取自https://www.dgbas.gov.tw/public/Data/132162358VPAVQ8D.pdf
朱國華(2004)。權力的文化邏輯。上海:上海三聯書店。
何文榮(2013)。民間宗教與地方認同建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李宗派(2000)。探討社會資源之開發與管理原則,社區發展季刊,89,頁54-56。
李明政(2003)。文化福利權。臺北:松慧有限公司。
李芳玲(1998),漢人社會的公共參與——以嘉義新港中山路的美化造街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新竹市。
李宜興(1999)。家庭與社區中非正式福利部門的動態關係——以嘉義縣新港鄉殘障團體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李宜興(2008)。社區型基金會與臺灣公民社會發展——以嘉義新港文教基金會為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李季樺、李道道、黃淑芬(譯)(2018)。王爺信仰的歷史民族誌:臺灣漢人的民間信仰動態(原作者:三尾裕子)。臺北:中研院民族所。(原著出版年:2004)。
李易駿(2016)。轉變中的社區發展:臺灣社區發展政策之歷史制度論分析 。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20(2),175-226。
李易駿(2017)。當代社區工作:計畫與發展實務(五版)。臺北市:雙葉書廊有限公司。
李國慶(1999)。日本農村的社會變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李智勇(2017)。土族農村精英再生產的分析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蘭州大學,蘭州市。
李智勇、閆麗娟(2018)。「資本」視角下精英再生產對民族農村社區影響研究——以土族D村為例。雲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5(4),97-103。
李宗麟(2008)。社造如何可能?—以新港社造「在地化」歷程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嘉義縣。
李聲吼(2006)。 社區資源網絡建構與連結之探討。全國社區工作教育資源與社區育成中心:CCERC.net Working Papers No.2006_006。
李聲吼(2010)。高雄市社區培力與永續發展之探討。城市發展,10,24-33。
李聲吼(2012)。社區工作的新挑戰—如何挖掘社區優勢與特色。社區發展季刊,138,85-92。
李聲吼(2018)。社區工作的要素。載於吳明儒(主編),社區工作(4-23頁)。臺中:華格那企業有限公司。
吳明儒(2002)。回應全球化的社區發展策略。終身學習,36,7-16。
吳明儒(2003)。從社會資本理論探討臺灣福利社區化之困境——以美國CDC與LISC為借鏡。非營利組織管理學刊,2,39-70。
吳明儒(2010年3月)。福利國家與「社區」關係之初探。「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學系20週年系慶學術研討會《台灣社會福利發展與政策研究-回顧與前瞻》」發表之論文,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學系。
吳明儒、林欣蓓(2011)。社區結盟、社區培力與社區行動之個案研究—以臺南市北區社區旗艦計畫團隊為例。臺灣社區工作與社區研究學刊,1(1),45-89。
吳明儒、劉宏鈺(2012)。社區經濟與社區發展關係之初探——以臺灣三個鄉村社區經驗為例。載於何艷玲(主編),回歸社會:中國社會建設之路(81-103頁)。北京:人民出版社。
吳明儒、劉宏鈺(2013)。以社區經濟為導向之社區發展歷程分析——一臺灣三個自發型鄉村社區組織為例。載於李淑靜(主編),社區工作理論與實務(627-656頁)。臺北:中華救助總會、財團法人中華文化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
吳明儒(2013年7月3日)。台灣社區文化發展的再生與蛻變【社造論述】。取自https://communitytaiwan.moc.gov.tw/Item/Detail/%E5%8F%B0%E7%81%A3%E7%A4%BE%E5%8D%80%E6%96%87%E5%8C%96%E7%99%BC%E5%B1%95%E7%9A%84%E5%86%8D%E7%94%9F%E8%88%87%E8%9B%BB%E8%AE%8A
吳明儒(2018)。社區工作。臺中:華格那企業有限公司。
吳明儒、劉宏鈺、歐紫彤(2018)。以共同生產觀點探析社區照顧整合體系之建立-以頂菜園社區為例。臺灣社區工作與社區研究學刊,8(3),123-160。
吳珮雯(2003)。高雄市居民社區意識、社區參與及對社區發展協會滿意度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醫科大學,高雄市。
吳曉愈(2010)。家庭背景、體制轉型與中國農村精英的代際傳承(1978-1996)。社會學研究,25(2),125-150。
宋建曉(2019)。臺灣地區媽祖信仰與鄉村治理融合發展研究。宗教學研究,2,264-269。
呂桂英(2003)。社區發展與文化重建——虎尾西安社區白鶴文化節與褒忠大廊社區大廊花鼓節的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杜海峰、任義科、杜巍、張楠(譯)(2016)。社會網絡指數隨機圖模型:理論、方法與應用(原作者:Lusher, D., J. Koskinen & G. Robins)。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邱晉煌(2008)。三輪轉動。載於黃睿妍(主編),新港微微笑:新港文教基金會20週年回顧專輯(262-265頁)。嘉義縣:財團法人新港文教基金會。
邱連枝(2013)。臺灣社區發展的新圖像——以桃竹苗地區社區型社會企業為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余嘉榮、林蔭廷(2006)。第三章如何運用社區資源進行社區照顧?。載於餘嘉榮、陳鈺欣與陳愛琴(合著),幸福之源—社區照顧資源篇(29-54頁)。臺北市:內政部。
官有垣、李宜興、謝祿宜(2006)。社區型基金會的治理研究:以嘉義新港及宜蘭仰山兩家文教基金會為案例。政大公共行政學報,18,21-50。
林吉洋(2020年3月22日)。別讓恐懼拆散社區!新港小鎮動起來,培力高齡社區的防疫戰鬥力【上下游】。取自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130924/
林岩(2014)。城鄉一體化農村社區文化內生機制研究——基於社會資本的視角。東嶽論叢,35(7),176-180。
林美容(1996)。序二。載於陳錦煌(主編),西莊報告(5頁)。嘉義縣:新港文教基金會。
林美容(2006)。媽祖信仰與台灣社會。臺北:博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林振春(1995)。凝聚社區意識,建構社區文化。社區發展季刊,69,25-35。
林群桓(2003)。地方史使用與社區共同體建構:以新港的文化再現為例(未發表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林萬億(2020)。總論。載於林萬億(主編)、林萬億、李易駿、李宜興、賴兩陽、黃彥宜、吳明儒、黃肇新、張麗珠、黃盈豪(合著),社區工作:理論與實務工作手冊(3-60頁)。臺北:雙葉書廊有限公司。
林聚任、劉玉安(2008)。社會科學研究方法(2版)。濟南市:山東人民出版社。
施岱宗(2013)。2013大甲媽祖志工參與動機、認真休閒與地方依附感 -以嘉義縣新港鄉志工為例(未發表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侯胤任(2014)。風水文化基因在廟宇建築佈局之研究—北港朝天宮和新港奉天宮個案(未發表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胡彩惠(2021年11月)。政府資源配置的變遷。林嘉玲(主持人),社區如何自立?談補助辦法的制定與執行。回顧 x 展望—社區發展工作綱要 30 年論壇,長榮大學。
洪碧純(2020)。嘉義縣頂菜園發展協會推動地方文化產業與環境教育之研究(未發表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科技大學,高雄市。
宮留記(2009)。布迪厄的社會實踐理論(未發表之博士論文)。南京師範大學,南京市。
徐永祥(2001)。社區發展論。上海: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
徐震(1980)。社區與社區發展。臺北:正中書局。
徐震(1985)。社區發展:方法與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
徐震(2002)。從虛擬社區的興起看社區發展的未來。社區發展季刊,100,60-68。
徐震(2004)。臺灣社區發展與社區營造的異同-論社區工作中微視與钜式的兩條路線。社區發展季刊,107,22-29。
陶葉(2013)。新港奉天宮震災重建始末與紀慶活動——在《臺灣日日新報》的報導。嘉義縣文獻,38,49-58。
陶蕃瀛(1994)。社區組織與社區發展實務。臺北:三民書局。
高齡跨域創新研究中心(2019年10月17日)。頂菜園生活實驗室【高齡社區共創生活實驗室】。取自http://agei.ccu.edu.tw/CIRAS/livinglabs.php
陳介玄(1994)。關係、「關係空間結構」與「關係」社會。社會與經濟,73,80-88。
陳元勳(2020)。生態社區營造與環境教育共創的夥伴關係研究--頂菜園文創園區的資源調查和雲科大社會實踐的課程規劃之初探(未發表之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陳怡君(2017)。儀式遺產、社會想像與地方認同:以屏東萬金聖誕季為例。考古人類學,87,1-36。
陳其南(1996)。「社區總體營造」與「生程學習」,臺北:文建會。
陳其南、劉正輝(2005)。文化公民權之理念與實踐,國家政策季刊 , 43,7-88。
陳秋山(譯)(2010)。培力、參與、社會工作(原作者:Adams, R.)。臺北:心裡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陳政鴻(2021)。老鎮新視窗:新港的傳奇故事,嘉義:新港文教基金會。
陳弱水(2005)。公共意識與中國文化,臺北:聯經。
陳素雲(2008)。新港奉天宮。載於陳彥斌(主編),嘉義縣鄉土DNA:古蹟歷史、人文景觀:藝術與人文教材資料彙編(85-113頁)。臺北:玉山出版社。
陳敏郎 (1995)。交際,交情與企業的經營——[關係] 運作下的經濟行動與社會生活,思與言,33(3),261-294。
陳錦煌(1993)。公爾忘私。載於陳錦煌(主編),對話新港:紀錄台灣·新港移風易俗的腳步(1989~2000)(91頁)。嘉義:新港文教基金會。
陳錦煌、胡夢鯨、蔡秀美(1997年5月)。新港社區終生學習案例報告。「1997社區終生學習國際研討會」發表之論文,國立中正大學會議廳。
陳錦煌、翁文蒂(2003)。以社區總體營造推動終身學習、建構公民社會。國家政策季刊,2(3),63-90。
陳錦煌、林伯奇、徐家瑋(2014)。公民社會的初探:新港文教基金會四分之一世紀回眸。載於蕭新煌(主編),書寫台灣第三部門史I(483-515頁)。高雄: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郭銀漢、黃秀瑄、莊金看(1994年4月)。地方寺廟對社區意識發展的探討——以新港奉天宮為例。「關懷社區、散播祥和」——社區文化與意識研討會研習手冊發表之論文。省政資料館第一會議室。
郭銀漢(1995)。祭祀圈與社區意識。社會福利,118,24-30。
畢天雲(2003)。社區文化:社區建設的重要資源。思想戰線,29(4),85-88。
張火燦、劉淑寧(2002)。從社會網絡理論探討員工知識分享。人力資源管理學報,2(3),101-113。
張世雄(1995)。電子花車、民間宗教與性道德的矛盾?。思與言,33(3),129-159。
張世雄(2000a)。公民權利的演進與困境:自由主義與社會福利的歷史關聯。臺大社會學刊,28,65-116。
張世雄(2000b)。志業主義、自願主義、專業主義與管理主義——從宗教慈善到非營利事業。載於鄭志明(主編),宗教與非營利事業(437-490頁)。嘉義:南華大學宗教文化研究中心。
張世雄(2001)。策劃一張自願與非營利組織研究的認知地圖:研究類型、議題與展望。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5(2),223-262。
張世雄(2006)。公民社會的想像與福利社會的「社會」改革【全國社區工作教育資源與社區育成中心】。取自http://www.tacws.org/zh-TW/discussion/linkpaper/04.pdf
張世雄(2007)。社區變遷與社區充權的路徑。臺灣社會福利學刊,5(2),183-189。
張和清、閆紅紅、尚靜(2019)。社區為本的農村社會工作實務模式探索——國內外農村社會工作研究文獻的綜述。學海,2,79-86。
張珣(2013)。從民間信仰與地方文化產業看國家與地方的關係:以新港奉天宮為例。載於張珣(主編),漢人民眾宗教研究:田野與理論的結合(115-160頁)。臺北:中央研究院。
張珣(2014)。宗教與文化創意產業:新港奉天宮與香藝文化園區。輔仁宗教研究,29,1-16。
張峻豪(2012)。臺灣社區發展的脈絡與類型:一個歷史制度主義的分析。國家與社會,12,259-297。
張德永(2013)。社區、成人學習與社會資本。臺北:師大書苑有限公司。
梁立明(2014)。組織之文化資本內涵分析與組織永續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梁漱溟(2011)。中國文化要義。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莊俐昕、黃源協(2016)。社區發展的新能量—以社區為基礎的在地服務。社區發展季刊,154,69-81。
莊翰華、賴秋華(2011)。農村再生條例的永續發展向度研究。農業推廣文彙,56,61-76。
許曉怡(2010)。由社區組織推動農村再生計畫之研究—以宜蘭縣冬山鄉大進社區為例(未發表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黃世輝(2001)。社區自主營造的理念與機制,臺北:建築情報季刊雜誌社。
黃彥宜(2020)。充權與社區工作。載於林萬億(主編)、林萬億、李易駿、李宜興、賴兩陽、黃彥宜、吳明儒、黃肇新、張麗珠、黃盈豪(合著),社區工作:理論與實務工作手冊(165-186頁)。臺北:雙葉書廊有限公司。
黃源協(2009a)。社區工作的新取向—社區能力與社區資產。社會福利專題研習教材第15輯,內政部社會福利工作人員研習中心,1-54。
黃源協(2009b)。社區資產與網絡建構——兼論社區工作者在網絡建構中的角色。社區發展季刊,126,136-150。
黃源協、劉素珍(2009)。社會資本對台灣社區發展之政策意涵。行政暨政策學報,48,155-192。
黃源協、劉素珍、莊俐昕、林信廷(2010)。社區社會資本與社區發展關聯性之研究。公共行政學報,34,29-75。
黃源協、蕭文高(2010)。社區工作。臺北:國立空中大學。
渠東汲喆(譯)(1999)。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原作者:Durkheim, E.)。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曾旭正(2007)。台灣的社區營造,臺北: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費孝通(1985)。鄉土中國。北京:三聯書店。
程航、吳明儒(2019)。文化資本透過社會資本中介影響地方發展的研究—以新港鄉為例。臺灣社區工作與社區研究學刊,9(2),161-212。
程航(2020)。內生型與外衍型中介組織網絡連結之比較研究—從社區照顧與社會資本建構觀點。社會發展研究學刊,26,1-41。
賀雪峰(2003)。新鄉土中國:轉型期鄉村社會調查筆記。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遊騰林(2014)。重新檢視文化資本對臺灣社會階層區辨的有效性(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楊深耕(2014)。形塑社區學習文化作為社區發展的基礎。社區發展季刊,107,297-308。
楊瑪利、邱莉燕(2019年1月)。陳美伶:城鎮美化只是配套,地方創生核心是hold住人。遠見雜誌,392。取自https://www.gvm.com.tw/article/55791
萬育維、陳秋山(2006)。社會工作實務的全球觀點。臺北;洪葉。
董國良(譯)(1991)。論美國的民主(原作者:Alexis de Tocqueville)。北京:商務印書館。
廖嘉展(1995)。老鎮新生:新港的故事。臺北市:遠流出版公司。
廖慧娟(2012)。投入社區總體營造的小鎮醫師陳錦煌。醫療品質雜誌,6(1),90-95。
鄲嘯(2014)。社區政策網絡:結構、特徵與路徑依賴。載於楊團(主編),當代社會政策研究(九)——朝向更加公平的社會政策(77-86頁)。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鄭也夫(1997)。社會品德與經濟繁榮。讀書,11,121。
蔡必焜、陳美芬(2011)。社區資本運用之研究——三個農村社區發展經驗之比較,社區發展季刊,135,336-353。
蔡佳芳(1993)。鄉民心中的社區文化。載於陳錦煌(主編),對話新港:紀錄台灣·新港移風易俗的腳步(1989~2000)(55-56頁)。嘉義:新港文教基金會。
蔡宗勳(1997)。說莊頭。嘉義縣:財團法人新港文教基金會。
蔡宗勳(2021年11月10日)。懷舊拍照題材正夯 銀髮模特兒炙手可熱。自由時報。取自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3732089
衛生福利部(2020年3月24日)。109年推行社區發展工作成果【社區發展工作統計資料】。取自https://dep.mohw.gov.tw/dosaasw/cp-555-58779-103.html
劉欣(2003)。階級慣習與品味:布迪厄的階級理論。社會學研究,6,33-42。
蔣勳(1995)。沉默的見證——閱讀新港老照片。載於顏新珠(主編),打開新港人的相簿(4-7頁)。臺北市:遠流。
賴兩陽(2001)。臺灣社會福利社區化之研究:政策發展、推動模式與實施成效(未發表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賴兩陽(2002)。社區工作與社會福利社區化。臺北市:洪葉文化。
賴兩陽(2021)。政府介入vs.社區自主:臺灣社區發展工作的根本議題,國家與社會,22,71-92。
盧俊偉(2014)。社會企業家政府:公共治理的第四條路初探,國會月刊,42(4),51-77。
蕭揚基(2015)。社區營造中社會資本對公民治理的影響。臺灣社區工作與社區研究學刊,5(2),137-176。
薛志揚(2015)。共生—社區公共生活之空間支持體系規劃設計(未發表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市。
謝彩鳳(2019)。客莊農村再生協力網絡之研究——以桃園市龍潭區三和社區為例(未發表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桃園市。
顏新珠(1995)。打開新港人的相簿。臺北市:遠流。
關信平(2010)。論「福利國家」與「福利社會」——兼論「新福利國家理論」要點。載於黃智雄、高鑒國(主編),社會福利研究(第二輯)(1-35頁)。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
羅榮澄(2016)。社區發展協會組織運作的社會網絡互動之研究——以桃園客家社區為例。國立中央大學,桃園市。
蘇景輝(2001),協助社區發展新作法——社區工作方法的運用。福利社會雜誌社(1版),臺北市政府社會局、福利社會雜誌社。
顧忠華(1999)。公民結社的結構變遷-以台灣非營利組織的發展為例,台灣社會研究學刊,36,123-145。
Babbie, E. (2016). 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 (Fourteenth Edition). Boston: Cengage Learning.
Bourdieu, P. (1973). Cultural Reproduction and Social Reproduction, In Richard Brown, ed., Knowledge, Education and Cultural Change (pp. 487-511). London: Tavistock.
Bourdieu, P. (1984). Distinction: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ourdieu, P. (1985). The genesis of the concepts of habitus and field. In Edmond CROS (eds.),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ociocritism (pp. 11-25). Pittsburgh: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Borgatti, S. P., & Foster, P. C. (2003). The network paradigm in organizational research: A review and typology. Journal of Management, 29(6),991-1013.
Brass, D. J., Galaskiewicz, J., Greve, H.R., &Tsai, W. (2004). Taking stock of networks and organizations- A multilevel perspectiv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47(6),795-817.
Britton, G. M. (2017). Co-design and social innovation: Connections, tensions and opportunities. New York:Routledge.
Brown, K. M., Kenny, S., Turner, B. S., & Prince, J. K. (2000). Rhetorics of welfare: Uncertainty, choice, and voluntary associations, Houndmills: Macmillan Press; New York : St. Martin's Press.
Burt, R. S. (1990). Kinds of relations in American discussion networks. In C. Calhoun, M.W. Meyer & W. R. Scott. (eds.), Structures of power and constraint (pp. 411-451).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urt, R.S. (1992). Structural holes: The social structure of competition.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haskin, R.J., Brown, P., Venkatesh, S., & Vidal, A. (2001). Building community capacity. New York: Aldine De Gruyter.
Claridge, T. (2018, January 7). What is linking social capital? [Social capital research]. Retrieved from.https://www.socialcapitalresearch.com/what-is-linking-social-capital/
Coleman, J. S. (1988). Social Capital in the Creation of Human Capital.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 94(Supplement), 95-120.
Craig, G., Taylor, M., &Parkes, T. (2004). Protest or partnership? The voluntary and community sectors in the policy process. Social Policy and Administration, 38:221-239.
Emenhiser, D. E., King,D.W.,Joffe,S.A.,&Penkert, K. S. (1998). Networks, mergers,& partnerships in a managed care environment. Washington, D,C.: Child Welfare League of America.
Flora, C.B., & Flora, J. L. (2008). Rural communities : Legacy & change. Boulder: Westview Press.
Fukuyama, F. (1995). Trust: The Social Virtues and the Creation of Prosperity. New York: Free Press.
Gilchrist, A.(2009). The Well-connected community: A networking approach to community development. Bristol: The Policy Press.
Glen, A.(1993). Methods and themes in community practice. In H. Butcher, A. Glen, P. Henderson & J. Smith (Eds.), Community and public policy (pp.22-40).London: Pluto.
Granovetter, M. (1973). 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78(6), 1360-1380.
Granovetter, M. (1985). 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 The problem of embeddednes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1(3), 481-510.
Green, G. P., & Haines, A. (2016). Asset building and community development (4nd edition). Los Angeles: SAGE Publications.
Halpern, D. (2005). Social capital. UK: Polity Press.
Hardcastle, D. A., Powerss, P. R., & Wenocur, S. (2004). Community practice theories and skills for social workers.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Kay, A. (2006). Social capital, the social economy and community development. Community Development Journal, 41(2), 160-173.
Lewis, J.M. (2010). Connecting and cooperating: Social capital and public. Sydney, Australia: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Press.
Li, B.Q., Hu, B, Liu, T., & Fang, L.J. (2019). Can co-production be state-led? Policy pilots in four Chinese cities, Environment and Urbanization, 31(1), 249-266.
Light, I.(2005). The ethnic economy. In N.J. Smelser& R. Swedberg (Eds.), The handbook of economic sociology(2th ed)(pp. 650-677).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Lin, N.(2001). Social capital : A theory of social structure and action. Cambridge, United Kingdo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incoln,Y.S., & Guba, E.G., (1985). Naturalistic inquiry. Newbury Park, CA: Sage.
Markovits, D.(2019). How America's foundational myth feeds inequality, dismantles the middle class, and devours the elite. New York: Penguin Press.
Neuman,L.W.(2006). Social research methods: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pproaches(6th ed). Boston : Pearson.
Neumeier, S. (2012). Why Do Social Innovations in Rural Development Matter and Should They Be Considered More Seriously in Rural Development Research? - Proposal for a Stronger Focus on Social Innovations in Rural Development Research. Sociologia Ruralis, 52(1), 48-69.
Oliver, M. (2001). Forward. In T.M.Shapiro & E.N.Wolff (Eds.), Assets for the poor: The benefits of spreading asset ownership. New York: Russell Sage Foundation.
Orr, R. D. (2009). Making a postmodern turn: Re-creating community cultural capital during economic restructurings, Iowa State University.
Padgett, D.K.(1998). Qualitative methods in social work research. California: Sage Publications.
Pestoff, V., Brandsen, T., & Verschuere, B. (2012). New public governance, the third sector and co-production. New York: Routledge.
Popple, K. (1995). Analysing community work: Its theory and practice. 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
Putnam, R. D. (1993). Making Democracy Work: Civic Traditions in Modern Italy.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utnam, R. D. (2000). Bowling alone: the Collapse and Revival of American Community.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Rothman ,J. &Tropman ,J.E. (1987). Models of community organizations and macro practice perspectives: Their mixing and phasing. In F. Cox, J.L. Erlich, J. Rothman & J.E. Tropman (Eds.),Strategies of community organization(4nd edition) (pp. 3-25).Itasca IL: F. E. Peacock.
Schumpeter, J. A. (1983). The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 inquiry into profits, capital, credit, interest and the business cycle(J.E.Elliott, trans.). NJ: Transaction Publishers.
Scott, W.R. (1995). Institutions and organizations, Thousand Oaks. CA: Sage Publications.
Sherraden, M. ,& Gilbert, N.(1991). Assets and the poor: New American welfare policy. London: Routledge.
Spengler, O. (1991). The decline of the west(C. F. Atkinson, trans.).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Taylor, M. (2003). Public policy in the community.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Taylor, M. (2008). The nature of community organizing: Social capital and community leadership. In R. A. Cnaan & C. Milofsky (Eds.), Handbook of community movements and local organizations (pp. 329-345). New York: Springer.
Taylor, M. (2011). Public policy in the community(2nd edition).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Taylor, M., Barr, A. & West, A. (2000). Signposts to community development(2nd edition). London: Community Development Foundation.
Turner, J. H.(2000). The formation of social capital. In P. Dasgupta& I. Serageldin(Eds.), Social capital: A multifaceted perspective(pp. 94-146). Washington, D.C: World Bank Publications.
Tylor, E. B. (1871). Primitive culture: Researches into the development of mythology, philosophy, religion, language, art, and custom. London: John Murray Publications.
Wang, J. H. ,& Hsung, R. M.(2016). Rethinking social capital and entrepreneurship in greater China: Is guanxi still important?. New York: Routledge.
Yip, K. S. (2004). The empowerment model: A critical reflection of empowerment in Chinese culture. Social Work, 49(3), 479-487.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書籍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