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論《唐文粹》「古文」類的文體性質與其代表意義
書刊名:中國文學研究
作者:兵界勇
作者(外文):Ping, Chieh-yung
出版日期:2000
卷期:14
頁次:頁1-22
主題關鍵詞:姚鉉唐文粹文體古文雜著雜文韓愈古文運動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3) 博士論文(1) 專書(3)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3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9
  • 點閱點閱:112
姚鉉編纂《唐文粹》於諸文體分類中特設「古文」一目,歷來學者多謂其不當。本文從《唐文粹》自序與「古文」類在該書中的編排次地考查,認為「古文」類的出現在唐代文章發展中具有甚為重要的關鍵地位,並由唐人文集中檢覈得知,此類「古文」,即唐人所謂的「雜著」,代表韓愈領導古文運動所創造的新體文字,足以與其他各類文字相抗衡。由此以論姚鉉以「古文」稱名「雜著」是否允當?「雜著」的復盛再文體演變史上有何等意義?結論是,「雜著」乃在東漢文體觀念形成以前古代通行的寫作形式,謂為「古文」並無不當;韓愈復興此種「雜著」之形式,意在破除六朝以來僵固的文體規範,提高寫作的自由度,其成果較諸「以散代駢」的文章句式改革尤為徹底而鉅大。
期刊論文
1.衣若芬(1992)。試論《唐文粹》之編纂、體例及其「古文」類作品。中國文學研究,6,167-18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何沛雄(1987)。略論《唐文粹》的「古文」。臺北。17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兵界勇(1995)。韓文「載道」與「去陳言」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基倫(1991)。韓歐古文比較研究(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姚鉉。唐文粹。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呂武志(1989)。唐末五代散文研究。唐末五代散文研究。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邵傳烈(1991)。中國雜文史。中國雜文史。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郭預衡(1993)。中國散文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劉勰、周振甫(1984)。文心雕龍注疏。台北:里仁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馮書耕、金仞千(1979)。古文通論(中篇)。古文通論(中篇)。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錢穆(1978)。讀姚鉉唐文粹。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四)。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葛曉音(1987)。論唐代的古文革新與儒道演變的關係。漢唐文學的嬗變。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宋)柳開。河東先生集,臺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清)曾國藩。曾文正公全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新唐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文心雕龍,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唐)韓愈。韓昌黎文集校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