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人物書寫典範研究:以司馬遷、韓愈為對象的探討
作者:黃馨霈
作者(外文):Shin-Pei Huang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何寄澎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5
主題關鍵詞:人物書寫司馬遷史記韓愈古文載道抒情Character WritingSima QianRecords of the Grand HistorianHan Yuancient articlezai-dowlyric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75
本論文以司馬遷《史記》與韓愈散文為代表,探討中國古典散文人物書寫之特質及其發展演變之歷程,並以「載道」與「抒情」二大寫人典型作為主要論述架構,建構人物書寫體系,闡述中國寫人傳統獨特之精神意涵與文學特色。司馬遷《史記》集先秦人物書寫之大成,奠定以「人」為主之史傳體式。其一方面傳承先秦史學之載道傳統,確立寫人之「載道」典型;另方面則融詩騷言志詠懷之精神,創發寫人之抒情傳統,確立「抒情」典型。此後,「載道」與「抒情」乃成為中國寫人傳統最重要之典型與特質。司馬遷之後,能承繼《史記》寫人傳統並予以轉化、創新者,首推韓愈。韓愈集漢魏六朝之大成,為人物書寫開拓新局。其載道內涵以「載儒道」為主,與《史記》「明義利、載治道」政治層面之載道意旨不盡相同;而抒情內涵,一則承繼司馬遷寫人以詠懷之抒情精神,另則以體貼人情之精神,將抒情面向擴及日常之人倫情感,展現出平易之抒情新貌。日趨平易,是中國寫人傳統之發展走向;而中國「作者」之特殊懷抱與文化襟懷,是造就寫人傳統「載道」與「抒情」二大特質之關鍵原因:因為「言志」,因為志在「立名」,所以載道、抒情成為寫人之核心,在以心感心之創作中成就中國最經典之寫人傳統。
This dissertation studies the essence of character writing in Chinese ancient essay writing and its course of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In addition, it also discusses the unique spiritual connotation and literary characteristics in Chinese character writing by building a character writing system that uses two main typical character writing methods “lyric” and “zai-dao” (wen-yi-zai-dao: expressing the truth in writings) as main framework.
Records of the Grand Historian, written by Sima Qian, is the best representative of character writing before Qin dynasty (pre-Qin). It set up the example of using character writing as main vehicle in the writing of historical biography. On the one hand, it inherited the “zai-dow” tradition from pre-Qin historiography, setting the example of “zai-dow” paradigm by writing character; on the other hand, it absorbed the spirit of “yan-zhi-yong-huai” from ancient poetry and Songs of Chu (or “Chi Ci”), and thus created a tradition of character writing lyric, setting up the “lyric” paradigm. Since then, “zaidao” and “lyric” has become the most important paradiam and essence in character writing in China. After Sima Qian, Han Yu was the one who could inherit such a tradition and further convert it for innovation.
Han Yu created a new perspective for character writing by integrating the best of Six Dynasties. The essence of his “zai-dow” featured by “zai-ru-dao” (expressing the Confucian moral truth in writings) is different from that of Records of the Grand Historian, which promoted “ming-yi-li, zai-zhi-dao” (understand integrity and personal interests, expressing the truth of ruling a nation) with political implications. Such lyric implications not only inherited the lyric spirit from Sima Qian which used character writing to express emotions, but also extended lyric to a new arena that were closer to the common feelings of human beings and family relationships, presenting a new perspective. It has been a trend in China to approach the general public in an easier way in character writing. The main reason that “zai-dao” and “lyric” become the main two essences in the character writing tradition is the special cultural ambitions of Chinese “authors.” As a result, “zai-dao” and “lyric” have become the core of character writing in China and one of the most classical traditions in character writing.
傳統文獻
周.左丘明著,(日)竹添光鴻箋:《左傳會箋》,台北:天工,1998年8月。
周.韓非撰,元.何犿註:《韓非子》,《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729冊,台北:臺灣商務,1983年。
漢.劉向集錄,范祥雍箋證,范邦瑾協校:《戰國策箋證》,上海:上海古籍,2008年3月。
漢.司馬遷:《史記》,北京:中華,2008年3月。
漢.司馬遷撰,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張守節正義:《點校本二十四史修訂本.史記》,北京:中華,2013年9月。
漢.班固著:《漢書》,唐.顏師古注,北京:中華,2007年10月。
晉.陳壽撰,宋裴松之注:《三國志》,北京:中華,2007年5月。
晉.干寶撰,李劍國輯校:《新輯搜神記》;宋.陶潛撰,李劍國輯校:《新輯搜神後記》,北京:中華,2007年3月。
宋.范曄撰,唐.李賢等注:《後漢書》,北京:中華,2006年3月。
宋.劉義慶著,南朝梁.劉孝標注,余嘉錫箋疏:《世說新語》,北京:中華,2007年10月。
梁.劉勰著,范文瀾註:《文心雕龍注》,台北:學海,1991年2月。
梁.劉勰著,詹鍈義證:《文心雕龍義證》,上海:上海古籍,2008年3月。
唐.韓愈著,劉真倫、岳珍校注:《韓愈文集彙校箋注》,北京:中華,2010年8月。
唐.韓愈著,閻琦校注:《韓昌黎文集注釋》,西安:三秦,2004年9月。
唐.韓愈撰,馬其昶校注:《韓昌黎文集校注》,台北:世界,2002年1月。
唐.柳宗元:《柳宗元集》,北京:中華,2006年9月。
唐.房玄齡等撰:《晉書》,北京:中華,2008年2月。
唐.劉知幾著,清.浦起龍通釋,王煦華整理:《史通通釋》,上海:上海古籍,2009年12月。
宋.歐陽修著,洪本健校箋:《歐陽修詩文集校箋》,上海:上海古籍,2009年8月。
宋.歐陽修撰,宋.徐無黨註:《新五代史》,北京:中華,2007年12月。
宋.蘇軾撰,明.茅維編,孔凡禮點校:《蘇軾文集》,北京:中華,2008年7月。
宋.宋祁、歐陽修:《新唐書》,《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272-276冊,台北:臺灣商務,1983年。
宋.張耒:《柯山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15冊,台北:臺灣商務,1983年。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台北:大安,1996年11月。
宋.呂祖謙撰,宋.呂祖儉、呂喬年編:《東萊別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50冊,台北:臺灣商務,1983年。
宋.洪興祖:《楚辭補註》,台北:藝文,1999年9月。
宋.洪邁:《容齋隨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851冊,台北:臺灣商務,1983年。
宋.黃震:《黃氏日抄》,《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708冊,台北:臺灣商務,1983年。
宋.樓昉:《崇古文訣》,《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354冊,台北:臺灣商務,1983年。
宋.倪思撰,劉辰翁評:《班馬異同》,《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第1冊,台南:莊嚴文化,1996年8月,據明嘉靖16年李元陽刻本影印。
元.潘昂霄、明.王行、黃宗羲撰:《金石三例》,台北:台灣商務,1978年1月。
明.吳訥、徐師曾、陳懋仁:《文體序說三種》,台北:大安,1998年6月。
明.茅坤:《史記抄》,《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第138冊,台南:莊嚴文化,1996年8月。
明.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鈔》,《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383冊,台北:臺灣商務,1983年。
明.徐枋:《居易堂集》,台北:臺灣學生,1973年。
明.鍾惺:《史懷》,北京:中華,1985年。
明.凌稚隆編,李光縉增補,(日)有井範平補標:《補標史記評林》,台北:地球,1992年3月。
清.清高宗:《御選唐宋文醇》,《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447冊,台北:臺灣商務,1983年。
清.方苞:《史記注補正(及其他三種)》,北京:中華,1991年。
清.方苞:《望溪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326冊,台北:臺灣商務,1983年。
清.方楘如:《集虛齋學古文》,《清代詩文集彙編》第228冊,上海:上海古籍,2010年,據清乾隆19年佩古堂刻本影印。
清.牛運震撰,崔凡芝校釋:《空山堂史記評注校釋:附史記糾謬》,北京:中華,2012年8月。
清.王鳴盛:《十七史商榷》,上海:商務,1937年6月。
清.史珥:《四史勦說》,收入《清代學術筆記叢刊》第12冊,北京:學苑,2005年9月,影印乾隆25年(1760)清風堂刊本。
清.何焯:《義門讀書記》,《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860冊,台北:臺灣商務,1983年。
清.吳見思:《史記論文》,台北:臺灣中華,1970年11月。
清.吳敏樹:《柈湖文錄》,收入《清代詩文集彙編》第620冊,上海:上海古籍,2010年,據清同治八年刻本影印。
清.李慈銘:《越縵堂讀史札記全編》,北京:北京圖書館,2003年9月。
清.李晚芳著,(日)陶所池內先生校訂:《讀史管見》,日本安政三年(1856)浪華書林群玉堂翻刻本。
清.尚鎔:《史記辨證》,收入《史記考證文獻彙編》第5冊,成都:巴蜀書社,2010年,據光緒五年盱南三餘書屋重刻持雅堂全集本影印。
清.林雲銘撰:《韓文起》,神野世猷(半洲)點,秦鼎(滄浪)補標,秦世壽校,《和刻本漢籍文集》第一輯,東京:古典研究會、汲古書院,昭和52年(1977)10月,據文政六年(1823)正月名古屋永樂屋東四郎刊本影印。
清.姚苧田節評,王興康、周旻佳標點:《史記菁華錄》,上海:上海古籍,1988年12月。
清.張伯行編選:《唐宋八大家文鈔》,上海:上海古籍,2007年9月。
清.張履祥著,陳祖武點校:《楊園先生全集》,北京:中華,2002年7月。
清.梁玉繩:《史記志疑》,《續修四庫全書.史部》第262、263冊,上海:上海古籍,1995年。
清.章學誠著,葉瑛校注:《文史通義校注》,北京:中華,2008年3月。
清.郭嵩燾著:《史記札記》,上海:商務,1957年9月。
清.郭慶藩撰,王孝魚點校:《莊子集釋》,北京:中華,1997年。
清.陶必銓:《萸江古文存》,收入《清代詩文集彙編》第440冊,上海:上海古籍,2010年,據清嘉慶21年愛吾廬刻本影印。
清.惲敬:《大雲山房文稿初集》,上海:商務,1935年9月。
清.湯諧:《史記半解》,《四庫未收書輯刊》第壹輯,第12冊,北京:北京出版,2000年。
清.楊紹文:《雲在文稿》,台北:新文豐,1989年,據受經堂彙稿本影印。
清.趙翼著,王樹民校證:《廿二史劄記校證(訂補本)》,北京:中華,2007年9月。
清.董誥等編:《全唐文》,上海:上海古籍,1993年。
清.曾國藩:《求闕齋讀書錄》,台北:廣文,1969年1月。
清.劉熙載撰,袁津琥校注:《藝概注稿》,北京:中華,2009年5月。
清.劉鶚:《老殘遊記》,台北:桂冠圖書,2001年6月。
清.儲欣:《唐宋十大家全集錄》,《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404冊,台南:莊嚴文化,1997年6月,據河東可之老泉三家集配光緖八年江蘇書局覆刻康熙本影印。
清.嚴可均校輯:《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北京:中華,1991年。
李景星著,韓兆琦、俞樟華校點:《四史評議》,長沙:岳麓書社,1986年11月。
吳闓生纂:《古文範》,台北:臺灣中華,1970年3月。
過商侯編:《古文評註》,台中:曾文,1975年7月。
魯迅輯錄:《魯迅輯錄古籍叢編:1-4卷》,北京:人民文學,1999年7月。
屈萬里:《尚書釋義》,台北:中國文化大學,1995年7月。new window
王水照編:《歷代文話》,上海:復旦大學,2007年。
周紹良主編:《全唐文新編》,長春:吉林文史,2000年。
林乾主編:《金聖歎評點才子全集》,北京:光明日報,1997年。
徐元誥撰,王樹民、沈長雲點校:《國語集解(修訂本)》,北京:中華,2008年。
陳鼓應注譯:《莊子今注今譯》,北京:中華,2008年7月。
曾棗莊、劉琳主編:《全宋文》,上海:上海辭書、合肥:安徽教育,2006年。
楊伯峻編著:《春秋左傳注》,北京:中華,2008年7月,二版修訂本。
楊燕起、陳可青、賴長揚編:《歷代名家評《史記》》,北京:北京師範大學,1986年3月。
慕容眞點校:《林紓選評古文辭類纂》,杭州:浙江古籍,1986年3月。
韓兆琦:《史記箋證》,南昌:江西人民,2009年3月。
(日)瀧川資言:《史記會注考證新校本》,台北:天工,1993年9月。
近人論著
STEVEN COHAN/ LINDA M. SHIRES原著,張方譯:《講故事》,板橋:駱駝,1997年9月。
(日)川合康三著,劉維治、張劍、蔣寅譯:《終南山的變容:中唐文學論集》,上海:上海古籍,2007年8月。
(日)川合康三著,蔡毅譯:《中國的自傳文學》,北京:中央編譯,1999年4月。
(美)王靖宇:《中國早期敘事文研究》,上海:上海古籍,2003年3月。
(美)宇文所安著,田曉菲譯:《他山的石頭記──宇文所安自選集》,南京:江蘇人民,2006年8月。
(美)韋勒克等著,王夢鷗等譯:《文學論》,台北:志文,1996年11月。
(美)倪豪士:《傳記與小說:唐代文學比較論集》,北京:中華,2007年2月。
(美)浦安迪教授講演:《中國敘事學》,北京:北京大學,1995年11月。
(美)浦安迪著,沈亨壽譯:《明代小說四大奇書》,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6年9月。
(英)佛斯特原著,李文彬譯:《小說面面觀》,台北:志文,1993年9月再版。
(德)莫宜佳著,韋凌譯:《中國中短篇敘事文學史──從古代到近代》,上海:華東師範大學,2008年9月。
方介:《韓柳新論》,台北:台灣學生,1999年3月。
王叔岷:《史記斠證》,台北:中央硏究院歷史語言硏究所,1983年10月。
王基倫:《韓柳古文新編》,台北:里仁,1996年6月。
王靖宇:《中國早期敘事文研究》,上海:上海古籍,2003年3月。
可永雪:《《史記》文學成就論稿》,內蒙古:內蒙古教育,1993年6月。
史素昭:《唐代傳記文學研究》,長沙:岳麓書社,2009年8月。
白壽彝:《白壽彝史學論集》,北京:北京師範大學,1994年2月。
朱光潛:《文藝心理學》,台北:臺灣開明,1999年1月。new window
朱光潛:《悲劇心理學:各種悲劇快感理論的批判研究》,台北:駱駝,1993年11月。new window
朱光潛:《詩論》,台北:頂淵文化,2004年1月。
朱自清、郭沫若、吳晗、葉聖陶編輯:《聞一多全集》,台北:里仁,2000年4月。
朱東潤:《八代傳敘文學述論》,上海:復旦大學,2006年11月。
何寄澎:《北宋的古文運動》,台北:幼獅文化,1992年8月。new window
何寄澎:《典範的遞承:中國古典詩文論叢》,台北:文史哲,2002年3月。new window
何寄澎:《唐宋古文新探》,台北:大安,1998年4月。
余英時:《士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2006年3月。
余英時:《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台北:聯經,2006年11月。
吳士余:《中國小說美學論稿》,上海:復旦大學,2006年8月。
吳士余:《中國古典小說的文學敘事》,上海:上海古籍,2007年8月。
吳在慶:《唐代文士的生活心態與文學》,合肥:黃山書社,2006年9月。
李少雍:《司馬遷傳記文學論稿》,重慶:重慶出版,1987年1月。
李長之:《司馬遷之人格與風格》,台北:里仁,1999年4月。new window
李紀祥:《時間.歷史.敘事──史學傳統與歷史理論再思》,台北:麥田,2006年11月。new window
李桂奎:《中國小說寫人學》,北京:新華,2008年3月。
李祥年:《漢魏六朝傳記文學史稿》,上海:復旦大學,1995年4月。
李澤厚:《美的歷程》,台北:三民,2007年9月。
李澤厚:《華夏美學.美學四講(增訂本)》,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8年6月。
李興寧:《魏晉時期別傳研究》,台北:花木蘭文化,2006年9月。new window
李豐楙:《神化與變異:一個「常與非常」的文化思維》,北京:中華,2010年10月。
杜維運:《史學方法論》,北京:北京大學,2006年5月。new window
沈剛伯先生八秩榮慶論文集編輯委員會主編:《沈剛伯先生八秩榮慶論文集》,台北:聯經,1976年12月。
周先民:《司馬遷的史傳文學世界》,台北:文津,2005年10月。
宗白華:《美學散步》,上海:上海人民,2008年10月。
屈萬里:《古籍導讀》,台北:臺灣開明,1964年9月。
姚一葦:《美的範疇論》,台北:臺灣開明,1997年7月。new window
施之勉:《史記會注考證訂補》,台北:華岡,1976年5月。
柯慶明:《文學美綜論》,台北:長安,1983年5月。new window
胡亞敏:《敘事學》,武漢:華中師範大學,2004年12月。
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台北:臺灣學生,1998年5月。new window
徐復觀:《兩漢思想史(卷三)》,台北:臺灣學生,1979年9月。
高小康:《中國古代敘事觀念與意識形態》,北京:北京大學,2006年1月。
高友工:《中國美典與文學研究論集》,台北:臺大出版中心,2004年3月。new window
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編印:《林文月先生學術成就與薪傳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台大中文系,2014年5月。
張大可:《司馬遷評傳》,南京:南京大學,2006年12月。
張亞軍:《南朝四史與南朝文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07年7月。
張勇:《元明小說發展研究:以人物描寫為中心》,上海:復旦大學,2007年3月。
張新科:《《史記》與中國文學(增訂版)》,北京:商務,2010年8月。
張新科:《唐前史傳文學研究》,西安:西北大學,2000年9月。
張蓓蓓:《東漢士風及其轉變》,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85年6月。new window
淡江大學中文系主編:《人物類型與中國市井文化》,台北:臺灣學生,1995年1月。
郭丹:《左傳國策研究》,北京:人民文學,2004年8月。
陳世驤:《陳世驤文存》,台北:志文,1975年5月。
陳蘭村主編:《中國傳記文學發展史》,北京:語文,1999年1月。
傅修延:《先秦敘事研究:關於中國敘事傳統的形成》,北京:東方,1999年12月。
逯耀東:《抑鬱與超越:司馬遷與漢武帝時代》,北京:三聯書店,2008年12月。new window
逯耀東:《魏晉史學的思想與社會基礎》,北京:中華,2006年9月。new window
楊正潤:《現代傳記學》,南京:南京大學,2009年5月。
楊義:《中國古典小說史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04年3月。
楊義:《中國敘事學:圖文版》,北京:人民,2009年5月。
楊樹達:《春秋大義述》,上海:上海古籍,2007年4月。
葉國良:《石學蠡探》,台北:大安,1989年5月。
葛曉音:《漢唐文學的嬗變》,北京:北京大學,1990年11月。
董乃斌主編:《中國文學敘事傳統研究》,北京:中華,2012年3月。
過常寶:《原史文化及文獻研究》,北京:北京大學,2008年3月。
寧稼雨:《《世說新語》與中古文化》,石家莊:河北教育,1994年11月。
寧稼雨:《魏晉風度──中古文人生活行為的文化意蘊》,北京:東方,1996年12月。
褚斌杰:《中國古代文體概論(增訂本)》,北京:北京大學,2003年8月。new window
趙生群:《太史公書研究》,陝西:陝西人民,1994年6月。
趙白生:《傳記文學理論》,北京:北京大學,2003年8月。
劉勇強:《中國古代小說史敘論》,北京:北京大學,2007年10月。
劉湘蘭:《中古敘事文學研究》,北京:北京大學,2011年7月。
劉寧:《《史記》敘事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08年11月。
樂蘅軍:《古典小說散論》,台北:大安,2004年11月。
樂蘅軍:《意志與命運──中國古典小說世界觀綜論》,台北:大安,2003年5月。new window
魯迅:《漢文學史綱要》,北京:人民文學,1973年9月。
錢穆:《中國文化史導論》,台北:蘭臺,2001年2月。
錢穆:《中國文學論叢》,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5年11月。
錢穆:《中國史學名著》,台北:素書樓文教基金會,2001年2月。
錢穆:《中國思想史》,台北:蘭臺出版社、素書樓文教基金會,2001年2月。
錢穆:《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三)》,台北:素書樓文教基金會,2000年11月。
錢穆:《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四)》,《錢賓四先生全集》,台北:聯經,1998年5月。
錢穆:《中國學術通義》,台北:素書樓文教基金會,2000年12月。new window
錢穆:《國史大綱》修訂本,台北:臺灣商務,1999年12月。
錢穆:《國史新論》,台北:素書樓文教基金會,2005年6月。
錢穆:《現代中國學術論衡》,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5年3月。
錢鍾書:《管錐編》,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7年12月。
韓兆琦:《史記博議》,台北:文津,1995年11月。
聶石樵主編:《古代文學中人物形象論稿》,北京:北京師範大學,2000年3月。
羅宗強:《玄學與魏晉士人心態》,天津:天津教育,2005年1月。
羅宗強:《魏晉南北朝文學思想史》,北京:中華,2006年6月。
羅書華:《中國敘事之學:結構、歷史與比較的維度》,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08年12月。
譚家健:《中國古代散文史稿》,重慶:重慶出版,2006年1月。
顧頡剛:《史林雜識初編》,北京:中華,1963年2月。
兵界勇:《韓文「載道」與「去陳言」之研究》,台北:台大中文所碩士論文,1995年6月。
阮芝生:《司馬遷的史學方法與歷史思想》,台北:台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73年6月。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