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韓愈與宋學--以北宋文道觀為討論核心
作者:張瑞麟
作者(外文):Rui-LinChang
校院名稱:國立成功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碩博士班
指導教授:林朝成
張高評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0
主題關鍵詞:韓愈宋學文道觀師道古文HAN YuNeo-ConfucianismWen-Dao viewpointShr-DaoGu-We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2)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61
本文的探究是以韓愈為焦點,文道觀為視角,剖析宋學的發展與演變。目的,除了說明韓愈對宋代學術的影響之外,還要進一步明晰其間蘊含的意義。為了釐清問題,掌握精神,研究的方式,將以回歸原典為主,而為了創新詮釋,將依科際整合的思維,關注宋代經學、史學、文學等研究成果,並廣納相關的研究資料,促使形成新的視野,是故資料的擷取多有賴於《全宋文》。透過關鍵資料的掌握,可以看到韓愈在宋代曾引起兩次的崇尚風潮,隨著朝代的新生所形成的第一次風潮,讓韓愈修辭明道之文道一體的觀點深植於宋儒的文學思維,而在第二次時產生了意義的連結。有關此意義的內涵,即是韓愈在「不傳」、「不明」的敘述中所開啟之價值思維的探究,以及在「自立」、「立言」、「明道」、「能自樹立」的追求中所彰顯的主體精神。「初期宋學」的尊韓,即是未能充分掌握此兩面向,因此終歸於沈寂。不過,此間存在之「元和風尚」的思維脈絡,實有奠基之作用。歐陽脩即在此基礎上,重契了韓愈的學術精神,確立了宋學以價值與主體為核心的發展方向。此後,延續此學術精神,王安石以「至理」、蘇軾以「情理」、二程以「天理」,分別展現了各自成家的思維特色。至於,促成此學術精神的展現,左右傳播、理解與詮釋之印本文化的形成,實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尤其,當主體彰顯並走上價值的重建之路,印本讓宋儒的視野從「師道」轉變成「友道」之人與人間的對話,這也正是儒家「為己之學」的一種深化。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development and changes of the academicism in the Sung dynasty via focusing on the viewpoints of HAN Yu and Wen-Dao. I aim to not only the impact of HAN Yu on the academicism in the Sung dynasty but also the meaning in this influence. For well classifying problems and mastering essence, this research is focus on the original documents. I also collect the thinking across subjects and devote to the prior research results in classic science, historical science, and philology during the Sung dynasty for creating new comprehension. Moreover, as widely research results should be included to develop new viewpoints, most information are extracted from ” Chiuan-Sung-Wen”. By well mastering the principal data, two times of respect popularity for HAN Yu during the Sung dynasty are defined. The first one was coming with the establishing of the new generation. HAN Yu gathered rhetoric and Dao clarification together, and named “Wen-Dao-Yi-Ti”which became the most important viewpoint of the academicism in the Sung dynasty. The second one made some meaning collections of HAN Yu. These meanings contain the investigation of thinking value in ”Bu-Chuan” and “Bu-Ming”, and the major essence of “Ti-Li”, “Li-Yan”, “Ming-Dao”, and “Neng-Ti-Shu-Li”. The respect campaign for HAN Yu in the initial stage of Sung dynasty was failed to catch these meanings and essence, and thus was unsuccessful. However, the prevailing Yuanhe Culture in this campaign constructed the foundation for the followed respect popularity. At first, Ou, Yang-Shiou reconstructed the academic spirit of HAN Yu based on this foundation and made value and essence to be the core developing direction of the Sung dynasty. Then, followed this academic spirit, Wang, An-Shi created “Chih-Li”, Su, Shi established “Qing-Li”, and Er-Cheng made “Tian-Li’. Finally, the Yin-Ben culture plays the most important role in displaying the academic spirit, spreading it out, and performing good understanding and explanation. Especially, after the essence spirit was obvious and led the value to be reconstructed, the Yin-Ben culture turned the view of the scholars in the Sung dynasty from “Shr-Dao” to “You-Dao” and thus contributed to better conversations between scholars. This change deepened the “Wei-Ji-Jr-Shiue” of Confucianism.
參考書目
一、專著﹙依作者姓名筆畫多寡排列﹚
﹙一﹚原典資料
《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93年9月)。
《新編分門古今類事》﹙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丁福保輯:《歷代詩話續編》﹙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8月﹚。
尹焞:《尹和靖集》﹙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元稹:《元縝集》﹙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8月﹚。
文震亨:《長物志》﹙江蘇: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1984年3月﹚。
方苞:《方望溪全集》﹙江蘇:中國書店,1991年6月﹚。
王安石:《王臨川全集》﹙臺北:世界書局,1988年10月﹚。
王安石著、李之亮箋注:《王荊公文集箋注》﹙成都:巴蜀書社,2005年4月﹚。
王禹偁:《小畜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68年9月﹚。
王國維:《王國維先生全集初編》﹙臺北:大通書局有限公司,1976年7月﹚。
王國維著;彭玉平編:《人間詞話》(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6月)。
王暐:《道山清話》﹙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王溥:《五代會要》﹙臺北:世界書局,1970年8月﹚。
王應麟:《玉海》﹙合璧本﹚﹙臺北:大化書局,1977年12月﹚。
王應麟:《困學紀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12月﹚。
王闢之:《澠水燕談錄》﹙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2月﹚。
王讜:《唐語林》﹙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68年9月﹚。
司馬光:《涑水記聞》﹙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2月﹚。
田況:《儒林公議》,收錄於朱易安、傅璇琮等主編《全宋筆記》第一編﹙鄭州:大象出版社,2003年10月﹚。
石介:《徂徠石先生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7月﹚。
朱弁:《曲洧舊聞》卷9,收錄於朱易安、傅璇琮等主編《全宋筆記》第三編﹙鄭州:大象出版社,2008年1月﹚。
朱熹:《朱子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
朱彝尊:《曝書亭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68年12月﹚。
朱彞尊:《經義考》第8冊﹙臺北:中研院文哲所籌備處,1999年8月﹚。
江少虞:《宋朝事實類苑》(臺北:源流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2年8月)。
何文煥輯:《歷代詩話》(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11月)。
何焯:《義門讀書記》﹙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6月﹚。
吳文治主編:《宋詩話全編》(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年12月)。
吳文治編:《韓愈資料彙編》﹙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1月﹚。
吳曾:《能改齋漫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11月﹚
宋祁:《宋景文筆記》,收錄於朱易安、傅璇琮等主編《全宋筆記》第一編﹙鄭州:大象出版社,2003年10月﹚。
李之亮:《歐陽修集編年箋注》﹙成都:巴蜀書社,2007年8月﹚。
李心傳:《建炎以來朝野雜記》﹙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李心傳:《舊聞證誤》﹙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12月﹚。
李光地:《榕村語錄》(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6月)。
李修生主編《全元文》第14冊﹙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9年10月﹚。
李修生主編《全元文》第26冊﹙南京:鳳凰出版社,2004年12月﹚。
李覯:《李覯集》﹙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3年10月﹚。
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8月﹚。
沈括著、胡道靜校注:《新校正夢溪筆談》﹙香港:中華書局香港分局,1987年4月﹚。
周敦頤:《周敦頤集》﹙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5月﹚。
邵伯溫:《邵氏聞見錄》﹙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2月﹚。
邵博:《邵氏聞見後錄》﹙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2月﹚。
姚鉉:《唐文粹》﹙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68年6月﹚。
柳宗元:《柳宗元集》﹙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2年5月﹚。
洪本健編:《歐陽修資料彙編》﹙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1月﹚。
洪邁:《容齋隨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7月﹚。
紀昀等總纂:《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3月)。
紀昀等著:《欽定四庫全書總目》﹙整理本﹚﹙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月﹚。
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北京:中華書局,1958年10月﹚。
范仲淹著;李勇先、王蓉貴校點:《范仲淹全集》﹙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2年9月﹚。
范成大:《吳郡志》﹙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苗書梅等點校、王雲海審訂:《宋會要輯稿‧崇儒》﹙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4年5月﹚。
徐松:《宋會要輯稿》﹙臺北:新文豐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1976年10月﹚。
晁公武:《郡齋讀書志校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10月﹚。
真德秀:《西山先生真文忠公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68年9月﹚。
秦觀著;周義敢、程自信等校注:《秦觀集編年校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1年7月﹚。
張淏:《雲谷雜紀》﹙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張載:《張載集》(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3年9月)。
梅堯臣著、朱東潤編年校注:《梅堯臣集編年校注》﹙臺北:源流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3年4月﹚。
畢仲游:《西臺集》﹙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畢沅:《續資治通鑑》(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6月)。
脫脫等撰:《宋史》,《二十四史》(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1月)。
郭紹虞輯:《宋詩話輯佚》﹙臺北:華正書局,1981年12月﹚。
陸九淵:《陸九淵集》﹙臺北:里仁書局,1981年1月﹚。
陳亮:《陳亮集》﹙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6年3月﹚。
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2月﹚。
陳彭年:《江南别錄》,收錄於朱易安、傅璇琮等主編《全宋筆記》第二編﹙鄭州:大象出版社,2003年10月﹚。
陸游:《陸放翁全集》﹙北京:中國書店,1991年9月﹚。
陸龜蒙著;宋景昌、王立群點校:《甫里先生文集》﹙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6年9月﹚。
曾棗莊、劉琳主編:《全宋文》﹙第一冊至第四十八冊,四川:巴蜀書社;出版時間並不一致,第一冊出版於1988.06第四十八冊出版於1994.07﹚
曾棗莊、劉琳主編:《全宋文》﹙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6年8月﹚。
曾鞏撰;陳杏珍、晁繼周點校:《曾鞏集》﹙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11月﹚。
程俱:《麟臺故事校證》﹙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4月﹚。
程樹德:《論語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0月﹚。
程顥、程頤:《二程集》(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2月)。
黃宗羲著、沈善洪主編:《宋元學案》收入《黃宗羲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1月﹚。
黃庭堅著、劉琳等校點:《黃庭堅全集》﹙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1年5月﹚。
黃啟方編輯:《北宋文學批評資料彙編》﹙臺北:成文出版社,1978年9月﹚。
葉百豐:《韓昌黎文彙評》(臺北:正中書局,1990年2月)。
葉夢得:《石林燕語》﹙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2月﹚。
葉夢得:《避暑錄話》,收錄於朱易安、傅璇琮等主編《全宋筆記》第二編﹙鄭州:大象出版社,2006年1月﹚。
趙明誠:《金石錄》﹙濟南:齊魯書社,2009年4月﹚。
趙與峕:《賓退錄》﹙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劉昫:《舊唐書》﹙臺北:鼎文書局,1976年10月﹚。
劉壎:《隱居通議》﹙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歐陽脩、宋祁:《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3月﹚。
歐陽脩著、李逸安點校:《歐陽脩全集》﹙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1月﹚。
蔣士銓著;邵海清校、李夢生箋《忠雅堂集校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12月﹚。
蔡襄著、陳慶元等校注:《蔡襄全集》﹙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年7月﹚。
韓琦著;李之亮、徐正英校箋:《安陽集編年箋注》﹙成都:巴蜀書社,2000年10月﹚。
韓愈著;馬其昶校注、馬茂元整理:《韓昌黎文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6月)。
韓愈著;錢仲聯集釋:《韓昌黎詩繫年集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3月﹚。
歸有光:《歸有光全集》﹙臺北:盤庚出版社,1979年2月﹚。
魏泰:《東軒筆錄》﹙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2月﹚。
魏慶之:《詩人玉屑》﹙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68年6月﹚。
羅從彥:《羅豫章集》﹙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羅聯添編:《韓愈古文校注彙輯》(臺北:國立編譯館,2003年6月)。
蘇舜欽著;傅平驤、胡問濤校注:《蘇舜欽集編年校注》﹙成都:巴蜀書社,1991年3月﹚。
蘇洵著;曾棗莊、金成禮箋註:《嘉祐集箋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4月﹚。
蘇軾:《蘇氏易傳》﹙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蘇軾著、孔凡禮點校《蘇軾文集》﹙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7月﹚。
蘇頌著、王同策等點校:《蘇魏公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9月﹚。
蘇轍著;陳宏天、高秀芳校點:《蘇轍集》﹙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8月﹚。
蘇轍:《龍川别志》﹙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2月﹚。
釋文瑩:《湘山野錄》﹙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2月﹚。
顧炎武:《日知錄》﹙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9年4月﹚。
﹙二﹚近人研究成果
王德毅等編:《宋人傳記資料》﹙臺北:鼎文書局,1976年12月﹚。
內藤湖南:《中國史通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年1月﹚。
卞孝萱、張清華、閻琦:《韓愈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12月﹚。
方俊吉:《孟子學說及其在宋代之振興》(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年7月)。
方烈文等編:《韓愈研究》第二輯(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2月)。
王水照主編:《宋代文學通論》﹙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7年6月﹚。
王基倫:《韓柳古文新論》﹙臺北:里仁書局,1996年6月﹚。
王基倫:《唐宋古文論集》(臺北:里仁書局,2001年10月)。
王夢鷗:《古典文學論探索》﹙臺北:正中書局,1991年10月﹚。
王夢鷗:《文學概論》﹙臺北:藝文印書館,1994年12月﹚。
包弼德著;劉寧譯:《斯文:唐宋思想的轉型》﹙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1年1月﹚。
皮錫瑞:《經學通論》(臺北:商務印書館,1989年10月)。
皮錫瑞:《經學歷史》﹙臺北:藝文印書館,1996年8月﹚。
吉川幸次郎:《宋詩概說》(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7年4月)。
朱剛:《唐宋四大家的道論與文學》﹙北京:東方出版社,1997年10月﹚。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三﹚》﹙臺北:正中書局,1991年11月﹚。new window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二﹚》﹙臺北:正中書局,1993年2月﹚。new window
牟宗三:《中國哲學的特質》﹙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94年8月﹚。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中國哲學之簡述及其所涵蘊之問題》(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5年3月)。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一﹚》﹙臺北:正中書局,1996年2月﹚。new window
牟宗三:《宋明儒學的問題與發展》﹙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5月﹚。
何寄澎:《北宋的古文運動》﹙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92年8月﹚。new window
何澤恆:《歐陽修之經史學》﹙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1980年6月﹚。new window
余英時:《士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
余英時:《朱熹的歷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4年8月﹚。
余英時:《宋明理學與政治文化》﹙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5月﹚。
冷成金:《蘇軾的哲學觀與文藝觀》﹙北京:學苑出版社,2003年5月﹚。
吳小林《中國散文美學》﹙臺北:里仁書局,1995年7月﹚。
吳小林:《唐宋八大家》﹙臺北:里仁書局,1999年12月﹚。
吳文治:《韓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12月)。
呂肖奐:《宋詩體派論》﹙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年7月﹚。
呂武志:《唐末五代散文研究》﹙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89年2月﹚。
李威熊:《中國經學發展史論》(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8年12月)。new window
李春青:《宋學與宋代文學觀念》﹙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10月﹚。
李春青:《在文本與歷史之間:中國古代詩學意義生成模式探微》(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9月)。
李致忠:《古代版印通論》(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0年11月)。
杜保瑞:《北宋儒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4月﹚。new window
杜維明:《現代精神與儒家傳統》﹙臺北:聯經,1997年5月﹚。new window
沈松勤:《北宋文人與黨爭》﹙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12月﹚。
沈松勤主編:《第四屆宋代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6年10月﹚。
汪淳:《韓歐詩文比較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9年7月﹚。
狄百瑞著、李弘祺譯:《中國的自由傳統》﹙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3年12月﹚。
周益忠:《西崑研究論集》﹙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99年3月﹚。
周楚漢:《唐宋八大家文化文章學》﹙成都:巴蜀書社,2004年12月﹚。
周裕鍇:《宋代詩學通論》﹙成都:巴蜀書社,1997年1月﹚。
周裕鍇:《中國古代闡釋學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11月﹚。
昌彼得:《版本目錄學論叢》(一)(臺北:學海出版社,1977年8月)。
東英寿:《復古與創新:歐陽修散文與古文復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8月﹚。
林安梧:《人文學方法論:詮釋的存有學探源》﹙臺北:讀冊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3年7月﹚。new window
林繼中:《文化建構文學史綱:魏晉—北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4月﹚。
林繼平:《宋學探微》﹙臺北:蘭臺出版社,2002年3月﹚。
金元浦:《接受反應文論》﹙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8年10月﹚。
胡楚生:《韓柳文新探》﹙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91年6月﹚。
胡經之、李健:《中國古典文藝學》﹙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06年8月﹚。
胡樸安、胡道靜:《校讎學》(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0年7月)。
韋政通:《中國思想史》(臺北:水牛出版社,1994年11月)。
夏君虞:《宋學概要》﹙臺北:華世出版社,1976年12月﹚。
夏長樸:《李覯與王安石》﹙臺北:大安出版社,1989年5月﹚。
孫昌武:《唐代古文運動通論》﹙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84年4月﹚。
徐洪興:《思想的轉型—理學發生過程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12月﹚。
徐規:《王禹偁事迹著作編年》﹙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年4月﹚。
徐復觀《中國文學論集續篇》﹙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84年9月﹚。
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92年7月﹚。new window
徐復觀:《中國文學論集》﹙臺北:台灣學生書局,2001年12月﹚。
祝尚書:《北宋古文運動發展史》﹙成都:巴蜀書社,1995年11月﹚。
祝尚書:《宋代巴蜀文學通論》﹙成都:巴蜀書社,2005年6月﹚。
祝尚書:《宋代科舉與文學考論》﹙鄭州:大象出版社,2006年3月﹚。
高津孝:《科舉與詩藝:宋代文學與士人社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8月﹚。
副島一郎:《氣與士風:唐宋古文的進程與背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8月﹚。
宿白:《唐宋時期的雕版印刷》(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3月)。
張文利:《理禪融會與宋詩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8月﹚。
張立文:《宋明理學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11月﹚。
張伯偉:《中國古代文學批評方法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1月﹚。
張君勵:《新儒家思想史》﹙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9月﹚。
張宏生:《宋詩:融通與開拓》﹙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12月﹚。
張希清主編:《10-13世紀中國文化的碰撞與融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11月﹚。
張秀民:《中國印刷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9月)。
張高評:《宋詩之傳承與開拓—以翻案詩、禽言詩、詩中有畫為例》﹙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年3月﹚。
張高評編:《宋詩綜論叢編》﹙高雄: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10月﹚。
張高評:《宋詩之新變與代雄》(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5年9月)。
張高評:《會通化成與宋代詩學》﹙台南:國立成功大學出版組,2000年8月﹚。new window
張高評:《自成一家與宋詩宗風—兼論唐宋詩之異同》﹙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11月﹚。new window
張清華:《韓學研究》﹙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8年8月﹚。
張清華、陳飛主編:《韓愈與中原文化》﹙北京:學苑出版社,2005年4月﹚。
張晶:《審美之思—理的審美化存在》﹙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3年4月﹚。
張毅:《宋代文學思想史》﹙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2月﹚。
張躍:《唐代後期儒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12月﹚。
曹之:《中國古籍版本學》﹙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2年4月﹚。
莫礪鋒編:《第二屆宋代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3年6月﹚。
許總:《宋詩史》﹙重慶:重慶出版社,1992年3月﹚。
許總:《宋明理學與中國文學》﹙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0年11月﹚。
許總:《理學文藝史綱》﹙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1年1月﹚。
許總:《唐宋詩宏觀結構論》﹙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年2月﹚。
許瀛鑑主編:《中國印刷史論叢‧史篇》(臺北:中國印刷學會,1997年9月)。
郭紹虞:《宋詩話考》﹙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3年1月﹚。
郭紹虞:《中國文學批評史》﹙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年7月﹚。
陳文忠:《中國古典詩歌接受史研究》﹙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1998年8月﹚。
陳來:《宋明理學》(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4年9月)。
陳弱水:《唐代文士與中國思想的轉型》﹙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10月﹚。
陳植鍔著、周秀蓉整理:《石介事迹著作編年》﹙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1月﹚。
傅斯年:《性命古訓辯證》﹙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2年12月﹚。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10月)。
曾棗莊:《論西崑體》﹙高雄: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10月﹚。
曾棗莊:《文星璀璨:北宋嘉祐二年貢舉考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0年1月)。
程千帆、吳新雷:《兩宋文學史》﹙高雄: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10月﹚。
程千帆、徐有富:《校讎廣義‧版本編》﹙濟南:齊魯書社,2001年6月﹚。
程千帆、徐有富:《校讎廣義‧典藏編》﹙濟南:齊魯書社,2005年3月﹚。
黃俊傑:《孟學思想史論﹙卷二﹚》﹙臺北:中研院文哲所籌備處,1997年6月﹚。new window
黃啟方:《王禹偁研究》﹙臺北:學海出版社,1979年4月﹚。
黃啟方:《兩宋文史論集》﹙臺北:學海出版社,1985年10月﹚。
楊國安:《宋代韓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5月﹚。
楊慶存:《宋代散文研究》﹙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2年9月﹚。
葉國良:《宋人疑經改經考》(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80年6月)。new window
葛兆光:《中國思想史‧第二卷‧七世紀至十九世紀中國的知識、思想與信仰》﹙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年8月﹚。
葛兆光:《思想史的寫法—中國思想史導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年7月﹚。
葛兆光:《思想史研究課堂講錄:視野、角度與方法》﹙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5年4月﹚。
葛瑞漢著、程德祥等譯:《二程兄弟的新儒學》﹙鄭州:大象出版社,2004年4月﹚。
董小英:《再登巴比倫塔:巴赫金與對話理論》﹙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4年10月﹚。
賈志揚:《宋代科舉》﹙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6月﹚。
漆俠:《中國經濟通史:宋代經濟卷》﹙北京:經濟日報出版社,1991年1月﹚。
漆俠:《宋學的發展與演變》﹙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
管錫華:《漢語古籍校勘學》(成都:巴蜀書社,2003年12月)。
蒙培元:《理學的演變》(臺北:文津出版社1990年1月)。
裴普賢:《歐陽修詩本義研究》﹙臺北:東大圖書有限公司,1981年7月﹚。
劉子健:《中國轉向內在—兩宋之際的文化內向》﹙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2年1月﹚。
劉方:《宋型文化與宋代美學精神》﹙成都:巴蜀書社,2004年8月﹚。
劉長東:《宋代佛教政策論稿》﹙成都:巴蜀書社,2005年7月﹚。
劉若愚:《歐陽脩研究》﹙臺北:臺灣商務,1989年5月﹚。
劉真倫:《韓愈集宋元傳本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6月﹚。
劉復生:《北宋中期儒學復興運動》(臺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7月)。
潘德榮:《詮釋學導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8月﹚。
蔣寅:《古典詩學的現代詮釋》﹙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3月﹚。
蔣義斌:《宋代儒釋調和論及排佛論之演進—王安石之融通儒釋及程朱學派之排佛反王》﹙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10月﹚。new window
蔡英俊:《比興物色與情景交融》﹙臺北:大安出版社,1995年3月﹚。
鄧克銘:《宋代理概念之開展》(臺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1993年6月)。new window
鄧國光:《韓愈文統探微》(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年12月)。
鄧廣銘:《鄧廣銘治史叢稿》﹙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10月﹚。鄧廣銘:《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
盧雪崑:《儒家的心性學與道德形上學》(臺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8月)。new window
錢中文:《文學理論:走向交往對話的時代》﹙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7月﹚。
錢存訓:《中國書籍、紙墨及印刷史論文集》﹙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2年﹚。
錢存訓:《造紙及印刷》(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5年9月)。
錢基博:《韓愈志》(臺北:華正書局有限公司,1985年6月)。
錢穆:《宋代理學三書隨劄》(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3年)。
錢穆:《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五﹚》﹙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8月﹚。
錢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7月﹚。
錢穆:《錢賓四先生全集:講堂遺錄》(臺北:聯經出版社,1998年5月)。
錢鍾書:《談藝錄》﹙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1年1月﹚。
龍協濤:《文學閱讀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6月﹚。
繆鉞:《宋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3年9月﹚。
謝佩芬:《北宋詩學中「寫意」課題研究》(臺北:臺大出版委員會,1998年6月)。new window
羅立剛:《史統、道統、文統:論唐宋時期文學觀念的轉變》﹙上海:東方出版社,2006年4月﹚。
羅宗強:《隋唐五代文學思想史》﹙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10月﹚。
羅根澤:《中國文學批評史》﹙臺北:學海出版社,1990年2月﹚。
羅聯添:《韓愈研究》(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88年7月)。
龔延明:《宋代官制辭典》(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4月)。
龔鵬程:《文學批評的視野》﹙臺北:大安出版社,1990年1月﹚。
龔鵬程:《文化符號學》﹙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92年8月﹚。new window
龔鵬程:《詩史本色與妙悟》﹙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93年2月﹚。new window
龔鵬程:《文學與美學》﹙臺北:業強出版社,1995年1月﹚。
龔鵬程:《唐代思潮》﹙宜蘭:佛光人文社會學院,2001年6月﹚。
二、論文
﹙一﹚學位論文﹙依時間先後排列﹚
王宏田:《論文道之辨的文化內涵與價值取向》,山東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3年4月。
李麗琴:《道之文——論經學信仰與儒士對文道關係的理解》,首都師範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8年3月。
谷曙光:《韓愈詩歌在北宋的接受歷程及其詩學意義發微》,安徽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3年5月。
林素芬:《北宋儒學道論研究:以范仲淹、歐陽脩、邵雍、王安石為探討對象》﹙臺北: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93學年度博士論文﹚。
洪光勳:《兩宋道學家文學論研究》(臺北:國立台灣大學中文博士論文,1995年6月)。new window
高光敏:《北宋時期對韓愈接受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92學年度博士論文﹚。new window
張瑞麟:《二程思想在學術史上的意義:以「自得」概念為樞紐之探討》(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中文碩士論文,2000年7月)。
張蜀蕙:《書寫與文類—以韓愈詮釋為中心探究北宋書寫觀》﹙臺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88學年度博士論文﹚。new window
曾金城:《韓愈詩歌唐宋接受研究》﹙臺北: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8年﹚。
劉儒鴻:《宋人對文道關係的論辯》,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93學年度碩士論文。
鍾彩鈞:《二程聖人之學研究》﹙臺北:國立台灣大學中文博士論文,1990年6月﹚。new window
﹙二﹚期刊及單篇論文﹙先依作者姓名筆畫多寡再依時間先後來排列﹚
小島毅:〈宋明思想史研究之新視點〉,《古今論衡》第1期(1998年10月)。
內藤湖南:〈概括的唐宋時代觀〉,劉俊文編、黃約瑟譯《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7月﹚。
王水照:〈歐陽脩散文創作的發展道路〉,《社會科學戰線》1991年第1期。
王水照:〈北宋的文學結盟與尚「統」的社會思潮〉,孫欽善、曾棗莊、安平秋主編《國際宋代文化研討會論文集》﹙成都:巴蜀書社,1991年10月﹚
王水照:〈重提「內藤命題」〉,《文學遺產》2006年第2期。
王利民:〈二程的詩歌創作軌迹與交際領域〉,《南通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0卷第1期﹙2004年3月﹚。
王國維:〈古史新證〉,《王國維先生全集初編》﹙十一﹚﹙臺北:大通書局有限公司,1976年7月﹚。
王國維:〈宋代之金石學〉,收於《海寧王靜安先生遺書﹙四﹚》之《靜安文集續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79年5月﹚。
成中英:〈本體詮釋學體系的建立:本體詮釋與詮釋本體〉,《安徽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30卷第3期﹙2002年5月﹚。
朱剛:〈「太學體」及其周邊諸問題〉,《文學遺產》2007年第5期。
坂田新著、張季琳譯:〈詩之序議考—關於古文復興運動得另一面〉《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第8卷第2期(1998年6月)。new window
何沛雄:〈宋代古文家的「尊韓」〉,《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1期。
何雋:〈論韓愈的道統觀及宋儒對他的超越〉,《孔孟月刊》第33卷第3期(1994年11月)。new window
吳小林:〈論王安石的散文美學思想〉,《江西社會科學》1994年第12期。
李威熊:〈兩宋治經取向及其特色〉,《中華學苑》第30期(1984年12月)。new window
周正舉:〈蘇軾自號「鏖糟陂里陶靖節」〉,《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6年2月。
周彥文:〈宋代坊肆刻書與詩文集傳播的關係〉,《文學與傳播》﹙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5年6月﹚。new window
林月惠:〈北宋五子說理詩的淵源與特色〉,《嘉義師院學報》(1995年11月)。
孫民:〈關於蘇軾論韓愈〉,《樂山師範學院學報》第21卷第2期﹙2006年2月﹚。
島田虔次:〈宋學的展開〉,收氏著、鄧紅譯《中國思想史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8月﹚。
祝尚書:〈論穆修對北宋古文運動的貢獻〉,四川古籍整理研究所、四川大學宋代文化研究資料中心編:《宋代文化研究》(第二輯)(1992年12月)。
祝尚書:〈北宋「太學體」新論〉,《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第3期。
祝尚書:〈重論歐陽修的文道觀〉,《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第6期。
祝尚書:〈論「擊壤派」〉,《文學遺產》2001年第2期。
馬茂軍:〈种放:宋代古文運動的重要一環〉,《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7月。
張亨:〈「天人合一」的原始及其轉化〉,《思文之際論集:儒家思想的現代詮釋》(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11月)。
張高評:〈雕本印刷之繁榮與宋代印本文化之形成——兼論印本圖書對學風文教之影響﹙下﹚〉,《宋代文學研究叢刊》第12期﹙2006年6月﹚。
張清華:〈韓愈的道、道統說及〈五原〉的寫作時間辨析〉,《韓山師範學院學報》第26卷第4期﹙2005年8月﹚。
張瑞麟:〈宋代理學和文學的對立與對話(上)〉,《宋代文學研究叢刊》第12期(2006年6月)。
張瑞麟:〈宋代理學和文學的對立與對話(下)〉,《宋代文學研究叢刊》第13期(2006年12月)。
張瑞麟:〈宋代理學「攝文歸理」之思維與表現特質〉,《臺北大學人文學院人文集刊》第8期﹙2009年6月﹚。
張璉:〈從自得之學論朱陸異同〉,《漢學研究》第13卷第2期(1995年12月)。new window
梅廣:〈語言科學與經典詮釋〉,葉國良編《文獻及語言知識與經典詮釋的關係》(臺北:台大出版中心,2004年6月)。new window
許總:〈論理學與唐宋古文主流體系建構〉,《文學評論》2005年第4期。
許總:〈文化轉型時代的思想革新與文風變遷-論元和詩變與元和體〉,《齊魯學刊》2007年第3期。
郭紹虞:〈中國文學批評史上文與道的問題〉,《郭紹虞說文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5月﹚。
陳昌明:〈宋代美學中「道」與「藝」的辯證〉,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主編:《第一屆宋代文學研討會論文集》﹙高雄: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5月﹚。
陳昌明:〈儒家「興」義的詮釋理路:蔣年豐與今道友信的不同美學詮釋〉,《第一屆臺灣儒學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1997年6月)。
陳弱水:〈〈復性書〉思想淵源再探漢唐心性觀念史之一章〉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69本,第3分(1998年9月)。new window
陳寅恪:〈元和體〉,收錄於《陳寅恪先生文集》﹙臺北:九思出版有限公司,1977年12月﹚。
陳寅恪:〈論韓愈〉,《陳寅恪先生論文集》﹙臺北:九思出版有限公司,1977年12月﹚。
陳寅恪:〈鄧廣銘宋史職官志考證序〉,《陳寅恪集‧金明館叢稿二編》﹙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1年7月﹚。
陳植鍔:〈從疑傳到疑經--宋學初期疑古思潮論述〉,林慶彰編:《中國經學史論文選集(下)》(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年3月)。
傅明善:〈荊公詆韓略論〉,《周口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19卷第3期﹙2002年5月﹚。
傅偉勳:〈創造的詮釋學及其應用-中國哲學方法論建構試論之一〉,收入氏著《從創造的詮釋學到大乘佛學-「哲學與宗教」四集》﹙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5月﹚。new window
傅樂成:〈唐型文化與宋型文化〉,氏著《漢唐史論集》﹙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7年9月﹚。new window
曾棗莊:〈北宋古文運動的曲折過程〉,《文學評論》1982年第5期。
馮志弘:〈柳開、王禹偁及其周邊人群交往考論—兼論柳、王文道觀的分歧〉,《宋代文學研究叢刊》第14期﹙2007年6月﹚。
馮志弘:〈范仲淹文學觀與「太學體」主導思想的形成〉,《清華學報》新38卷第1期﹙2008年3月﹚。new window
黃奕珍:〈宋代詩學中「晚唐」觀念的形成與演變〉,《宋代文學研究叢刊》﹙第二期﹚﹙高雄: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9月﹚。new window
黃景進:〈從宋人論「意」與「語」看宋詩特色之形成—以梅堯臣、蘇軾、黃庭堅為中心〉,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主編:《第一屆宋代文學研討會論文集》﹙高雄: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5月﹚。
葛曉音:〈歐陽脩排抑「太學體」新探〉,《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3年第5期。
葛曉音:〈中晚唐古文趨向新議〉,《北京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5年第5期。
董金裕:〈程顥的性情暨其詩中所表現的情懷〉,《中華學苑》第30期(1984年12)。new window
壽湧:〈王安石文宗韓愈淵源考〉,《撫州師專學報》總第43期﹙1994年12月﹚。
劉子健:〈宋末所謂道統的成立〉,《文史》第7輯(1979年)。
劉真倫:〈從明道到載道-論唐宋文道關係理論的變遷〉,《文學遺產》2005年第5期。
劉真倫:〈五〈原〉的創作與道統的確立—兼論韓愈陽山之貶與文風之變〉,《周口師範學院學報》第23卷第1期﹙2006年1月﹚。
鄭毓瑜:〈文學典律與文化論述:中古文論中的兩種「原道」觀〉,《漢學研究》第18卷第2期﹙2000年12月﹚。new window
蕭麗華:〈天人合一:興詩中的「道」〉,楊儒賓編:《中國經學詮釋傳統(三)文學與道家經典篇》(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4年6月)。
錢穆:〈雜論唐代古文運動〉,《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四﹚》﹙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4月﹚。new window
錢穆:〈宋明理學之總評騭〉,《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七﹚》﹙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12月﹚。
韓經太:〈宋人美學觀念的結構分析〉,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主編:《第一屆宋代文學研討會論文集》﹙高雄: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5月﹚。
羅立剛:〈論歐蘇文人集團對「文統」建設的貢獻〉,《中國文學研究》1999年第3期。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