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東漢至中唐碑誌文體書寫演變
作者:羅漪文
作者(外文):Lo, Yi-wen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劉承慧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3
主題關鍵詞:碑文墓誌文篇章結構意義構成文體風格蔡邕庾信韓愈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1)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9
碑文和墓誌文是中國傳統生活中重要的禮儀文本類型,從東漢至清末,碑誌文書寫活動綿延不絕,留下可觀的文本數量。本論文嘗試以篇章結構分析(discourse structure analysis)的方法釐清從東漢至中唐的碑誌文體書寫之演變。文本是形式與意義的結合體,文體則是多篇文本的抽象聚合。透過分析出土碑誌文本和傳世名家作品,首先釐清文體功能和形式,其次梳理該文體在東漢魏晉六朝至中唐韓愈期間的發展變化,最後為長期以來空白頗多之碑誌文體史進行填補與重構。
石碑立在地面上,碑文以散韻組合方式說明有功德之人的職官履歷並頌讚之,墓誌石則埋在墓地裡,墓誌文簡明紀錄亡者的身份與世系資料。遲至在六世紀初期、北魏遷都洛陽後,北方墓誌文明確朝向碑文方向繁化。墓誌文篇章繁化的主要原因是人們將之視為碑文的特殊備份,以防他日石碑毀損時,尚有墓誌刻文替亡者留名,此動機促使碑誌文的形式不再有區別,刊行的器物不同是二種文本僅存的較明顯之差異,故在不嚴格區分的情況下,可合併視為一體。
相較於傳統文學研究,本論文著重分析出土碑誌文稿,釐清眾多作者不詳的文本之典型篇章結構(discourse structure),其次再以傳世文集觀察文學史上三位知名作家的作品特徵。碑誌文發展悠久,期間最有代表性者有東漢蔡邕、南北朝末期庾信,兩人在碑誌文既定的結構基礎上,使文本修辭表達趨於精緻,留下優美的風格類型。至於中唐韓愈則變造了碑誌文的多個局部結構,在隋唐以降碑誌文體極度成熟的背景下,為人們提供新的類型選擇。本論文採用的篇章結構分析方法內含部分古漢語研究之概念與成果,意在找出文本意義的構成模式,期能釐清韓愈之前的碑誌文體史樣貌之餘,嘗試為向來側重內容探討的文學研究提供另一種觀看文本的角度。
Stele inscription and entombed epitaph inscription are the important ritual text categorie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living; the writing activities for stele inscription and entombed epitaph inscription continued constantly from the Eastern Han to Late Qing Dynasties, leaving a significant quantity of texts. This thesis attempts to clarify the development of writings for stele inscription and entombed epitaph inscription from Eastern Han to Mid-Tang Dynasties through discourse structure analysis. Text is the combination of form and meaning, and literary genre(wen ti文體) is the abstract gathering of several text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excavated inscriptions, as well as the works from renowned maestros, the functions and writing patterns of this literary genre are first clarified, then its developmental changes during the period from Eastern Han, Wei Jin and the Six Dynasties to Mid-Tang Dynasty were organized, followed by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literary genre history for stele inscription and entombed epitaph inscription in the end, which to a considerable degree has been empty for over the long period of time.
Commemorative stones steles were set up on the ground, with the inscriptions introducing and praising the position and experience of the person with merits via combinations of prose and rhymes; whereas entombed stones were buried in the cemetery, with the inscriptions briefly documenting the identity and pedigree data of the deceased. After the Northern Wei has been relocated to Loyang in the early period of 6th century, the Northern entombed epitaph inscription was clearly developing towards the complexity of stele inscription. The main reason for this development was that people treated epitaph inscriptions as a special duplication of commemorative stele inscription, such that the entombed stones may still preserve the posthumous immortality of the deceased in the case when the stele was destroyed one day. This motivation allowed for no differences between stele inscription and entombed epitaph inscription, with the different publication implements being the only appare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kinds of text. Therefore, they may be deemed as one under the circumstance of not differentiating them stringently.
As compared to the traditional literature studies, this thesis is focused on the analysis of excavated stele inscription and entombed epitaph inscription, so as to clarify the typical discourse structures for the unknown texts by numerous authors. Secondly, observation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orks from three famous authors in the literature history via renowned anthologies are included. Epigraphic texts have been developed for a long time, amongst which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ones included Cai Yong during Eastern Han Dynasty, as well as Yu Xin during the late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Both of them allowed the text rhetorical expression to tend towards exquisiteness based on the existing structure, thereby leaving graceful styles. As for Han Yu during the Mid-Tang Dynasty has altered the various partial structures of epigraphic text, offering people with new types of options under the background where the literary genres for stele inscription and entombed epitaph inscription were excessively matured during the Sui-Tang period. The discourse structure analysis approach applied in this thesis includes concepts and outcomes of certain classical Chinese linguistics studies, with the aim of finding out the composition model for textual meaning, hoping to clarify the literary genre for stele inscription and entombed epitaph inscription before Han Yu, as well as to provide an alternative perspective for observing the texts for literature studies which usually place emphasis on content discussion.
(一) 古籍

〔周〕左丘明撰,楊伯峻校注,《春秋左傳注(修訂本)》,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周〕墨翟撰,王冬珍、王讚源校注,《墨子》,台北:國立編譯館,2001年。
張清常、王延棟,《戰國策箋注》,天津:南開大學,1993。
〔西漢〕司馬遷撰,〔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正義,《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第2版。
〔西漢〕揚雄撰、張震澤校注,《揚雄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1993年。
〔東漢〕王充撰、黃暉校釋,《論衡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東漢〕劉歆撰,〔東晉〕葛洪集,向新陽、劉克任校註,《西京雜記校註》,上海:上海古籍,1991年。
〔東漢〕蔡邕,《蔡中郎集》,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71年。
〔東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禮記正義》,收於李學勤主編、龔抗雲整理,《十三經注疏整理本》,台北:台灣古籍,2001年。
〔東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儀禮注疏》,收於李學勤主編、彭林整理,《十三經注疏整理本》,台北:台灣古籍,2001年。
〔晉〕干寶撰、李劍國輯校,《新輯搜神記》,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南朝宋〕范曄著,〔唐〕李賢等注,《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
〔梁〕沈約撰,《宋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
〔梁〕劉勰撰、黃淑琳注、李詳補注、楊明照校注拾遺,《文心雕龍》,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梁〕劉勰著、詹鍈義證,《文心雕龍義證》,上海:上海古籍,1989年。
〔梁〕蕭統編,〔唐〕李善注,《文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梁〕蕭子顯,《南齊書》,北京:中華書局,1972。
〔北周〕庾信著、〔清〕倪璠注、許逸民點校,《庾子山集注》,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
〔北齊〕魏收,《魏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
〔唐〕李延壽,《北史》,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
〔唐〕李延壽,《南史》,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
〔唐〕姚思廉,《梁書》,北京:中華書局,1973年。
〔唐〕姚思廉,《陳書》,北京:中華書局,1972年。
〔唐〕歐陽詢撰、汪紹楹校,《藝文類聚》,上海:上海古籍,2007年。
〔唐〕許敬宗編,羅國威整理,《日藏弘仁本文館詞林校證》,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
〔唐〕房玄齡,《晉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
〔唐〕房玄齡等撰,吳士鑑、劉承幹注,《晉書斠注》,北京:中華書局,2008。
〔唐〕魏徵等撰,《隋書》,北京:中華書局,1973。
〔唐〕封演撰、趙貞信校注,《封氏見聞記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唐〕韓愈撰,劉真倫、岳珍校注,《韓愈文集彙校箋注》,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後晉〕劉昫等撰,《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
〔宋〕韓琦撰,李之亮、徐正英箋注,《安陽集編年箋注》,成都:巴蜀書社,2000年。
〔宋〕司馬光撰、李之亮箋注,《司馬温公集編年箋注》,成都:巴蜀書社,2009年。
〔宋〕王應麟著,〔清〕翁元圻等注、欒保群等點校,《困學紀聞》,上海:上海古籍,2008年。
〔宋〕費袞,《梁谿漫志》,收於上海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編,《全宋筆記》,鄭州:大象,2012。
〔明〕吳訥,《文章辨體序說》,收於《文體序說三種》(台北:大安,1998年。
〔清〕顧炎武著,黃汝成集釋,《日知錄》,上海:上海古籍,2006年。
〔清〕張伯行,《重訂唐宋八大家文抄》,收於嚴一萍選輯《原刻景印叢書集成續編》之《正誼堂全書》第62種,台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
〔清〕方苞著、劉季高點校,《方苞集》,上海:上海古籍,1983年。
〔清〕趙翼,《趙翼全集》,南京:鳳凰,2009年。
〔清〕姚鼐,《清代文論選》,北京:人民文學,1999年。
〔清〕章學誠撰,倉修良編,《文史通義新編新注》,杭州:浙江古籍,2005年。
〔清〕劉寶楠,《漢石例》,收於嚴一萍選輯《原刻景印叢書集成續編》之《槐廬叢書》第12種,台北:藝文印書館,1970年。
〔清〕陸增祥,《八瓊室金石補正》,收於《石刻史料新編》,台北:新文豐,1979年。
〔清〕孫德謙,《六朝麗指》,收於王水照主編,《歷代文話》,上海:復旦大學,2008年,第9冊。
周紹良編,《全唐文新編》,長春:吉林文史,2000年。
(二) 石刻文獻

毛遠明,《漢魏六朝碑刻校注》,北京:線裝書局,2008年。
王其禕、周曉薇,《隋代墓志銘彙考》,北京:線裝書局,2007年。
周紹良、趙超,《唐代墓志匯編》,上海:上海古籍,1992年。
周紹良、趙超,《唐代墓志匯編續集》,上海:上海古籍,2001年。
趙超,《漢魏南北朝墓誌彙編》,天津:天津古籍,1992年。
羅新、葉煒,《新出魏晉南北朝墓誌疏證》,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三) 研究專書

中國社科院考古所編,《漢魏洛陽故城南郊東漢刑徒墓地》,北京,文物,2007年。
毛遠明,《碑刻文獻學通論》,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王基倫,《韓柳古文新論》,台北:里仁書局,1996年。
王基倫,《韓柳古文論集》,台北:里仁書局,2001年。
王瑤,《中古文學史論》,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年。
〔美〕王靜芬撰、毛秋瑾譯,《中國石碑:一種象徵形式在佛教傳入之前與之後的運用》,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年。
江藍生,《古代白話說略》,北京:語文,2000年。
李士彪,《魏晉南北朝文體學》,上海:上海古籍,2005年。
來裕恂,《漢文典》,天津:南開大學,1993年。
〔日〕岡村繁著、陸曉光譯,《周漢文學史考》,上海:上海古籍,2002年。
林紓,《韓柳文研究法》,台北:廣文書局,1980年。
原州聯合考古隊,《北周田弘墓》,北京:文物,2009年。
孫昌武,《韓愈散文藝術論》,天津:南開大學,1986年。
徐時儀,《漢語白話發展史》,北京:北京大學,2007年。
高步瀛,《唐宋文舉要》,上海:上海古籍,1982年。
郭錫良,《漢語史論集(增補本)》,北京:商務,2005年。
陸侃如,《中古文學繫年》北京:人民文學,1998年。
程章燦,《石學論叢》,台北:大安,1999年。
逯耀東,《魏晉史學的思想與社會基礎》,台北:東大,1990年。new window
黃金明,《漢魏晉南北朝誄碑文研究》,北京:人民文學,2005年。
葉國良,《古典文學的諸面向》,臺北:大安,2010年。
葉國良,《石學蠡探》,台北:大安,1989年。
路遠、裴建平,《歷代碑刻瑣談》,成都:四川教育,1996年。
褚斌杰,《中國古代文體學》,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1年修訂增補版。new window
劉師培,《漢魏六朝專家文研究》,收於王水照編,《歷代文話》,上海:復旦大學,年,第10冊。
錢基博,《韓愈志》,香港:龍門書店,1969年。

(四) 單篇論文

山西大同市博物館,〈山西大同石家寨北魏司馬金龍墓〉,《文物》,第3期,1972年,頁20-29,64。
中國社科院考古所,〈東漢洛陽城南郊的刑徒墓地〉,《文物》,第4期,1972年,頁2-21。
王京陽,〈關於秦始皇幾次出巡路線的探討〉,《人文雜誌》,第3期,1980年,頁70-76。
〔日〕永田英正著、周長山譯,〈漢代石刻概說(上)〉,《文物春秋》,第5期,2002年,頁66-75。
甘肅省博物館,《甘肅武威磨嘴子漢墓發掘》,《考古》,第9期,1960年,頁15-28。
任英群,〈東漢碑銘創作的文學史意義〉,《學術論壇》,第9期,2008年,頁164-168。
朱智武,〈從墓誌地名看東晉南朝陳郡謝氏之浮沈〉,《南京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5卷,第3期,2005年,頁80-85。
李喬〈從〈景雲碑〉看景氏起源及漢代以前的遷徙〉,《中原文物》,第4期,2009年55-61。
李貴銀,〈碑文與銘文、頌文及誄文的文體關係〉,《社會科學輯刊》,第6期(2009年),頁215-220。
李儲森、張曉光、孫建華,〈山東發現東漢墓誌一方〉,《文物》,第6期(1998年),頁73、89。
侯旭東,〈東漢洛陽南郊刑徒墓的性質語法律依據〉,《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集刊》,第82本(2011年),頁1-42。
倪豪士,〈略論碑誌文、史傳文和雜史傳記:以歐陽詹的傳記為例〉收於《第一屆國際唐代學術會議論文集》,臺北:中華民國唐代研究學者聯誼會,1989年,頁218-242。
袁延勝,〈新出漢〈景雲碑〉及相關問題〉,《中原文物》,第3期,2007年,頁58-63。
張然,〈碑與中國古代的準文體〉,《華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5期,2008年,頁32-38。
張慶捷、劉俊喜,〈北魏宋紹祖墓兩處銘記析〉,《文物》,第7期,2001年,頁58-61。
梅廣,〈語言科學與經典詮釋〉,收入葉國良編《文獻及語言知識與經典詮釋的關係》,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04年,頁53-83。new window
陳尚君,〈新出石刻與唐代文學研究〉,收於逢甲大學中文系編,《六朝隋唐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文史哲,2004年,頁699-722。
陳彥輝,〈商周銘文文體論〉,《文學評論》,第4期,2009年,頁80-83。
陸揚,〈從墓誌的史料分析走向墓誌的史學分析──以《新出魏晉南北朝墓誌疏證》為中心〉,《中華文史論叢》,總第84輯,2006年,頁96-127。
程章燦,〈從碑石、碑頌、碑傳到碑文:論漢唐之間碑文體演變之大趨勢〉,《唐研究》卷13,2007年,頁419-436。
程章燦,〈墓誌文體起源新論〉,《學術研究》,2005年,頁136-140。
華國榮,〈南京南郊六朝謝珫墓〉,《文物》,第5期,1998年,頁4-14。
黃展岳,〈早期墓誌的一些問題〉,《先秦兩漢考古文化》,臺北:允晨,1999年,頁433-447。
〔日〕福原啟郎著、王大建譯,〈西晉墓誌的意義〉,《文史哲》,第3期,1993年,頁67-69。
劉承慧,〈試論《左傳》文句、文篇與敘述文本的對應關係〉,《清華中文學報》,第6期,2011年,頁83-116。new window
劉承慧,〈先秦敘事語言與敘事文本詮釋〉,《清華中文學報》,第5期,2010年,頁45-88。new window
劉承慧,〈先秦書面語的小句合成體——與現代書面語的比較研究〉,《清華中文學報》,第4期,2010年,頁143-184。new window
劉承慧,〈先秦漢語的受事主語句和被動句〉,《語言暨語言學》,第7卷,第4期,2006年,頁825-861。new window
錢穆,〈雜論唐代古文運動〉,《新亞學報》,第3卷,第1期,1957年。new window
韓帥,〈論漢代的旌表方式〉《雲南社會科學》,第2期,2009年,頁64-67。
韓帥,〈漢代旌表制度初探〉,《秦漢研究》,第3輯,2009年,頁194-203。
魏啟鵬,〈讀三峽新出東漢景雲碑〉,《四川文物》,第1期,2006年。
魏岫明,〈從語法觀點探討宋代古文家的「言」「文」分離現象—以蘇軾作品為例〉,《成大中文學報》,第31期,2010年,頁27-60。new window
羅新,〈跋北魏鄭平城妻李暉儀墓誌〉,《中國歷史文物》,第6期,2005年,頁44-49。
羅漪文,〈漢魏晉誄體文的功能與篇章結構——以抒哀脈絡為主的討論〉,《東華漢學》,第16期,2012年,頁115-148。new window

(五) 學位論文

何如月,《漢碑文學研究》,陝西:陝西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08年。
李貴銀,《先唐紀功碑與墓碑的發展與演變》,遼寧:遼寧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5年。
林巧玲,《白居易碑誌文研究》,台北:花木蘭文化,2012年。
林曉光,《王融與永明時代——南朝貴族及貴族文學的個案研究》,上海:復旦大學中文系博士論文,2011年。
金太熙,《韓愈所作的墓誌銘研究》,臺北:文化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
柯萬成,《韓愈文分體研究》, 香港:新亞研究所博士論文,1988年。
陳文豪,《魏晉南北朝墓誌銘研究》,台北:政治大學中文系博士論文,1998年。new window
陳玉蓉,《歐陽脩與王安石墓誌銘研究:以韓愈文體改創為中心的討論》,臺北: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劉香蘭,《蔡邕及其碑傳文研究》,臺北: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年。
謝敏玲,《韓愈之古文變體研究》,台北:政治大學中文系博士論文,2006年。new window
魏宏利,《北朝碑誌文研究》,西安:西北大學中國中國古代文學博士論文,2008年。

(六) 境外漢學

Martin Kern, The Stele Ch’in Shih-huang: Text and Ritual in Early Chinese Imperial Representation.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2000.
Timothy M. Davis, Potent Stone: Entombed Epigraphy and Memorial Culture in Early Medieval China. Columbia University, 2008.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