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游移、接軌與重構--小林與加蚋埔平埔夜祭文化展演現象初探
書刊名:臺灣風物
作者:簡文敏
出版日期:2001
卷期:51:2
頁次:頁165-194
主題關鍵詞:夜祭平埔族臺灣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4)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72
  • 點閱點閱:12
期刊論文
1.周德程、吳道明(1960)。高雄縣甲仙鄉甲仙平埔族血壓比較。人類研,7(3/4),781-79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黃瑤(1960)。高雄縣甲仙平埔族體質人類學的研究。人類研,7(3/4),403-4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漢光(19630300)。高雄縣阿里關及附近平埔族宗教信仰和習慣調查。臺灣文獻,14(1),159-16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國銘(19980300)。頭社夜祭與祀壺信仰初探。臺灣風物,48(1),63-13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顏美娟(19980800)。高雄縣甲仙鄉小林村平埔歌謠之調查與研究。臺灣文藝,163/164,10-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劉斌雄(19870900)。臺灣南部地區平埔族的阿立祖信仰。臺灣風物,37(3),1-6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漢光(19630900)。高雄縣匏仔寮平埔族家族構成。臺灣文獻,14(3),128-13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潘英海(19940600)。聚落、歷史、與意義頭社村的聚落發展與族群關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77,89-1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簡炯仁(19940300)。臺南及高、屏地區平埔族「老祖」祭祀之現況調查研究。臺灣風物,44(1),31-6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葉春榮(1999)。平埔族的人類學研究。人類學在台灣的發展研討會,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會議日期: 3月20-22日)。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91-1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潘英海(1998)。傳統文化?文化傳統?--關於「平埔族群傳統社會文化」的迷思。「平埔族群與台灣歷史文化」學術研討會,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主辦) (會議日期: 1998/05/16-05/17)。臺北市:中研院臺史所籌備處。205-23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崇熙(2000)。邊界與游移--文化資產保存體系與人才培育的再思考。來自基層的聲音:文化資產九二一震災回顧與展望國際研討會,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主辦),雲林科技大學 (承辨) 。臺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簡文敏(2000)。平埔族因應漢文化影響的方式--以大武壠社群元宵節「查某暝」與「偷挽蔥」為例。平埔族群與臺灣社會國際研討會,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中央硏究院臺灣史硏究所籌備處 (主辦) 。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簡文敏(2000)。小林地區平埔族狩獵文化特質與變遷。大高雄地區開發論文研討會,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國立臺灣博物館 (指導); 高雄縣自然史教育館 (辦理) 。高雄縣:高雄縣自然史教育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潘英海(2000)。文化介面與文化介媒:以「祀壺現相」為例。「平埔族群與臺灣社會」國際學術研討會,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合辦) (會議日期: 2000年10月23-25日)。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潘英海、許木柱、李壬癸、劉寧顏(1995)。重修臺灣省通志卷三‧住民志‧同冑篇。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盧德嘉(1993)。鳳山縣采訪冊。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Shepherd, John Robert(1995)。Marriage and Mandatory Abortion among the 17th-Century Siraya。American Anthropological Association。  new window
4.周鍾瑄、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諸羅縣志。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959)。安平縣雜記。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溫振華(1997)。高雄縣平埔族史。高雄縣鳳山:高雄縣政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黃叔璥、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海使槎錄。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單篇論文
1.簡文敏(2000)。平埔族女性社會地位、兩性關係與其轉化歷程--以大武壠社群「上元嘆--查某暝」為例,高雄縣:高雄縣自然史教育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石萬壽(1997)。菜寮溪流域的開發。台灣開發史論文集。國史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清財(1998)。西拉雅族歌謠分佈與族群遷徙。平埔族群的區域研究論文集。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清財(1995)。從歌謠看西拉雅的聚落與族群。平埔研究論文集。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籌備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國銘(1995)。屏東平埔族群分類問題再議。平埔研究論文集。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簡文敏(2001)。小林地區平埔族聚落形成與變遷。大高雄地區開發論文研討會論文集。高雄縣路竹鄉:高雄縣自然史教育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簡炯仁(2000)。高雄縣甲仙、杉林、六龜等鄉的「大武壠社」。高雄縣平埔誌。高雄縣岡山鎮:高雄縣政府文化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石萬壽(1995)。南化鄉平埔族的村社。平埔研究論文集。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胡台麗(1999)。排灣古樓五年祭的「文本」與詮釋。人類學在臺灣的發展:經驗研究篇。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葉春榮(1997)。葫蘆福佬裔漢人的祀壺信仰。從周邊看漢人的社會與文化 : 王崧興先生紀念論文集。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潘英海(1994)。文化合成與合成文化:頭社太祖年度祭儀的文化意涵。臺灣與福建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潘英海(1998)。「文化系」、「文化叢」與「文化圈」--有關「壺的信仰叢結」分布與西拉雅族群遷徙的思考。平埔族群的區域研究論文集。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Candidius, George(1903)。Account of the Inhabitants。Formosa Under the Dutch。London:Kegan Paul。  new window
13.潘英海(1995)。「在地化」與「地方文化」:以「壺的信仰叢結」為例。臺灣與福建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