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急水溪中上游平埔聚落之比較研究(1875-1945)-以哆囉嘓社,大武?社移往村落為例
作者:陳秀卿
作者(外文):Hsiu-ChingChen
校院名稱:國立成功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學系碩博士班
指導教授:林瑞明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0
主題關鍵詞:急水溪哆囉嘓大武?平埔聚落移住村Jushuei RiverDrokoTevoranghAboriginal villag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1)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12
本文以清末至日治時期(1875-1945)急水溪中上游地帶哆囉嘓社群的移住村落,白水溪和岩前庄與鄰近的大武?社群移住聚落的六重溪庄,進行人口結構、產業經濟、信仰活動與婚姻網絡分析探討,以考察平埔社會變遷,並對此三個平埔移住村落進行比較研究,從而勾勒平埔聚落的地方特色。
在資料運用部份,本文主要的資料來源為白河戶政事務所庋藏的日治時期戶口調查資料,和岩前教會收藏之《成人小兒姓名簿》,以及殖民政府對各項調查資料和州廳報之報刊雜誌,但由於平埔族群是一個缺乏文字記錄的族群,因此必須以田野訪談收集各類口碑,以補充檔案資料之不足,並藉實際參與以建構清末至日治時期平埔聚落之風貌。
本文研究指出此三個平埔移住村落形成後,於19世紀末葉,逐漸在信仰活動上產生差異。白水溪和岩前從傳統祖靈祭拜及民間俗信的系統,轉變成以西洋宗教的信仰為主;而六重溪則仍維持傳統祭祀及漢人神明的信仰為主。其次,這三個聚落的產業經濟也從傳統漁獵和農耕並重的型態,轉變成各自不同的稻作(白水溪)、蔗作(岩前)和經濟園作及林業(六重溪)為主的生活,也因此殖民政府在這三個村落的交通網絡開發建設上,也各有偏重。六重溪因山林資源豐富而修建有輕便鐵路系統和汽公路與行政中心的白河聯繫,山村因而繁盛一時。而岩前庄內以官修道路為主,其外圍則有連接關仔嶺、白河等地的汽公路和糖廠軌車,也使岩前成為通往鄒族生活領域的重要聚落之一;但原本是位於往來嘉義縣城與台南府城的山區聚落白水溪,殖民政府僅維持原本的通路,戰後更變成毫無發展空間的小聚落。
最後,這三個平埔聚落村民更因與漢人婚嫁關係,而導致有平埔族群人口流失之現象,其中白水溪與庄內漢人通婚比例相當高,形成全庄均有姻親關聯,埔漢混血的聚落;岩前則是維持平埔族群較佔優勢,至於六重溪因地理環境切割以本庄和三重溪、崁下、檳榔腳是平埔族裔最多聚集處而其餘則以漢人居多,埔漢分野明顯。
The paper aims at implementing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ree migratory aboriginal villages —Bai-shuei-ci(白水溪Peh-tsui-khe台語) andYan-Cian (岩前Gian-cheng台語) of Droko villages, and Liu-Chong-Ci (六重溪)of Tevorangh tribe--- along the upper and middle Jishui River during the period of 1875 ~ 1945, i.e., from the late Qing Dynasty to the Japanese occupation. It explores the social change of these Pingpu villag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emographic structure and industrial economy. By analyzing their activities of religious belief and marriage network we would understand and outline th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 of Pingpu settlements.
The data search and survey mainly based on the census records and household survey collected by Household Registration Office of Pei-ho during Japanese colonial rule, Adults and Children Name Books retained by Yan-Cian Church and some related official documents, newspapers and magazines of Japanese colonial government. However, there is no transcripts remains on Pingpu Group. The data are also constructed by real field work to facilitate to reflect some regional cultural appearances of Pingpu Group during the period of 1875 ~ 1945.
By this study, there gradually showed some differences in religious belief among three migratory aboriginal villages since they were migrated and settled down in the end of nineteen century. Bai-Shuei-Ci village and Yan-Cian village transformed their belief from traditional ancestral spirits worshiping and folk customs beliefs into the western church, Liu-Chong-Ci village still kept their traditional worshiping and Chinese temple gods beliefs. In industrial economy aspect, they converted their traditional half hunting and half farming living style into full farming economic pattern diversely, rice farming at Bai-Shuei-Ci, sugarcane planting at Yan-Cian , fruit / vegetable cropping and forestry operations at Liu-Chong-Ci. Therefore, the Japanese colonial government invested on different kinds of transportation network construction for each of them depending on their respectively unique farming pattern. Liu-Chong-Ci became more prosperous due to light rail and auto road were built to connected with administrative center —Bai-He. There were only official roads were constructed at Yan-Cian , and in its periphery with auto roads and sugarcane-conveyed rail bound to Guan-zai-Ling and Bai-He which made Yan-Cian settlement was a crucial path to Zho mountainous tribe. Bai-Shuei-Ci , most of original roads were retained, there didn’t get much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from colonial government, was reduced to a small under-developed settlement after The War.
The paper finally tries to explain their marriage network transactions. The three Pingpu villages suffered population exodus results from their marriage with Han tribe.
In particular, Bai-Shuei-Ci evolved into a Pingpu-Han hybrid settlement through marriage with inner village’s Han people. It reveals that all the residents of Bai-Shuei-Ci were related by marriage. Pingpu tribe was more dominant at Yan-Cian . Liu- Chong-Ci is segregated geographically, the Pingpu people were largely settled at Liu- Chong-Ci, San-Chong-Ci(三重溪), Kan-Sia(崁下), Bin- Lang- Jiao(檳榔腳), the other areas belonged to Han tribe.
參考書目
中、日文
檔案、地方志、史料彙編(按年代排列)

岩前教會保存
《成人.小兒姓名簿》(1874-1930)。
《小兒姓名簿(二)》(1930-1937)。
《會員家族簿》(1963)。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室
《嘉義哆囉嘓文書》(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提供,光緒元年-明治35年
(1875-1902))。

臺灣總督府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1896)。

臨時臺灣戶口調查部
《明治三十八年臨時台灣戶口調查集計原表 (上)地方之部》(1907)。

臺灣總督府蕃務課
《平埔蕃調查書》(1909)

臺灣總督府官房臨時國勢調查部
《大正四年臨時台灣戶口調查要覽表(上)》(1917)。
《大正十四年國勢調查結果表(上)》(1927)。

臺灣總督府警察本署
《理番誌稿》第一卷 (台北:臺灣日日新報,大正7年(1918))。

臺灣總督府
《臺灣宗教調查報告書第一卷》(台北:臺灣總督府,大正8年(1919)3月)。

日本台北帝國大學文化部
《白河庄勢一覽》(1934)。

新營郡役所
《新營郡要覽》 ( 1935-37,台北成文影印出版,1985年3月)。
《新營郡特輯號》(1935,台北成文影印出版,1985年3月)。
《新營郡要覽》(1938-40,台北成文影印出版,1985年3月)。

臺灣總督府
《臺灣總督府行攻區域便覽》(台北:臺灣總督府,昭和19年(1944))。

黃叔璥
《臺海使槎錄》臺灣文獻叢刊4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究室,1957) 。

高拱乾
《臺灣府志》臺灣文獻叢刊65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余文儀
《續修臺灣府志》臺灣文獻叢刊121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

臺灣大觀社編
《最近南部台灣》共二冊(1923 ,台北成文影印出版,1985年3月)。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臺灣文獻叢刊152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究室,1963)。
《臺灣南部碑文集成》第二、四冊,臺灣文獻叢刊218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
究室,1966)。

洪敏麟、陳漢光、廖漢臣編
《臺灣堡圖集》(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69)。

中央研研究院近代武史研究所編
《教務教案檔》第二至五輯(台北: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4-1977)。

吳新榮、洪波浪等編纂
《台南縣志》(壹)(臺南:台南縣政府,1980 )。
《台南縣志》(貳)(臺南:台南縣政府,1980)。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年鑑編輯小組主編
《教會年鑑》(台北: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1985)。

陳夢林
《諸羅縣志》臺灣文獻叢刊141種(南投: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93)。

洪敏麟、劉寧顏等編纂
《重修台灣省通志》卷三(臺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5)。

張溪南等編撰
《白河鎮誌》(臺南:白河鎮公所,1998年) 。

施添福總編撰,林聖欽等撰述
《臺灣地名辭書》卷七臺南縣(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2年)。

台南縣白河戶政事務所提供
日治時期《本籍除戶簿》、《寄籍除戶簿》、《調查簿》、《寄留調查簿》,共1-137 冊。

嘉義縣大埔戶政事務所提供
日治時期《本籍除戶簿》、《寄籍除戶簿》、《調查簿》、《寄留調查簿》,共1-19冊。
日治時期《保甲姓名冊》1-2冊。

台南縣白河地政事務所提供
日治時期關仔嶺段關仔嶺庄《土地臺帳》1-6冊。
日治時期關仔嶺段白水溪庄《土地臺帳》1-2冊。
日治時期六重溪段六重溪庄《土地臺帳》1-5冊。

專書(按作者筆劃排列)
井出季和太
《南進台灣史考》(東京:誠美書閣,昭和18年11月(1943),台北:南天書局重
印,1995年1月)。
《台灣治績志》(台北:臺灣日日新報社,1937年 )。

中村孝志著,翁佳音、吳密察、許賢瑤編
《荷蘭時代臺灣史研究》(上卷)(台北:稻鄉出版社,1997年12月)。
《荷蘭時代臺灣史研究》(下卷)。台北:稻鄉出版社,2002年4月)。

王世慶
《清代台灣社會經濟》(台北:聯經出版社,1994年8月)。
《臺灣史料論文集》(臺北:稻鄉出版社,2004年2月)。

王甫昌
《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台北:群學出版社,2003年)。
王益滔
《台灣之土地制度與土地政策》(台北:臺灣銀行,1964 年)。
《王益滔教授論文集》(全三冊)第一冊(台北:梅枝圖書出版社,1991年1月)。

方豪
《方豪教授臺灣史論文選集》(台北:捷幼出版社,1999年)。

矢內原忠雄
《帝國主義下台灣》復刊版(東京:岩波書店,1988年)。

白尚德(Chantal Zheng)著,鄭德順譯
《英國長老教會宣教師與台灣原住民族的接觸1865-1940》。(台北:順益博物館
出版,2004年3月)

甘為霖(William Campbell)著,陳復國譯
《台灣佈教之成功》(台南:教會公報出版社,2007年2月 )。

甘為霖(William Campbell)原著,許雅琦、陳佩馨譯
《福爾摩沙素描:甘為霖牧師台灣筆記》(台北:前衛出版社,2006年5月)。

石萬壽
《台灣的拜壺民族》(台北:台原出版社,1990年6月)。

江丙坤
《台灣田賦改革事業之研究》臺灣研究叢刊第108種(台北:台灣銀行,1972年)。

江燦騰
《台灣佛教百年史研究(1895-1995)》(台北:南天書局,1996年3月 )。

向山寬夫著,楊鴻儒譯
《日本統治下的臺灣民族運動》上下兩冊(台北: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1999
年12月)。

台南長老大會編
《南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設教七十週年紀念寫真帖》(台南:教會公報,2004年
1月)。

台灣教會公報周刊編輯
《台灣古早教會巡禮》(台南:人光出版社,1997年1月)。
竹越與三郎
《臺灣統冶志》(東京:傅文館,1905年)。

李壬癸
《雅灣南島民族的族群與遷徙》(台北:常民文化出版社,1997年3月)。

李亦園
《臺灣土著民族的社會與文化》(台北:聯經出版社,1982年6月)。

李汝和等
《台灣省通志》卷六學藝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1年)。

何培夫主編
《台灣地區現存碑碣圖誌》附錄(台北: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編印,1994
年12月)。

周憲文譯
《日本帝國主義下之台灣》(台北:帕米爾書店,1985年7月)。

吳新榮
《震瀛採訪錄》(佳里:硝琅書房自印,1977年3月)。
《台南縣志》卷八人物誌豪強吳志高傳(新營:台南縣政府,1980年6月)。

吳學明
《從依賴到自立──終戰前台灣南部基督長老教會研究》(台南:人光出版社,2003
年11月)。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研究》(臺北:宇宙光出版,2006年7月)。

林玉茹主編
《臺南縣平埔族古文書集》(台南:台南縣政府文化處,2009年7月)。

林玉茹、艾末莉主編
《南瀛的歷史、社會與文化》(新營:台南縣政府,2008年4月)。

林芳年
《南瀛論叢》(台南:台南縣政府,1982年4月)。

林美容
《台灣齋堂與嚴仔:民間佛教的視角》(台北:台灣書房印行,2008 年)。

林家駒、趙璞主修
《嘉義縣志》卷一土地志(嘉義:嘉義縣政府編印,1976年2月)。

林清財
《歌謠、聚落與族群:論臺灣西拉雅族的歌謠》(台北:東大書局,2000年9月)。

?進發
《台灣人物評》(台?:赤陽社,1929 年8月)。

Joseph Beal Steere著、林弘宣譯
《福爾摩沙及其住民:19世紀美國博物學家的台灣調查筆記》(台北:前衛出版社,
2009年12月)。

施添福
《清代台灣的地域社會──竹塹地區的地理歷史研究》(新竹縣:竹縣文化局,2001
年9月)。

洪波浪、吳新榮主修
《台南縣志》卷2 人民志 (台南:台南縣文獻委員會,1957 年)。

洪麗完
《中縣開拓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豐原:臺中縣立文化中心,1994 年)。
《臺灣中部平埔族:沙轆社與岸裡大社之研究》(台北:稻香出版社,1997年9
月)。
《臺灣社會生活文書專輯》(台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2002年12
月)。
《熟番社會網絡與集體意識:台灣中部平埔族群歷史變遷(1700-1900)》(台北:
聯經出版社,2009年2月)。
《台南縣境平埔族群之擴散與遷徙研究(1600-1900)》(新營:台南縣政府委託案, 出 版中)。

柯志明
《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2001
年3月)。
《米糖相剋──日本殖民主義下台灣的發展與從屬》(台北:群學出版,2003年)。

?照彥著、李明峻譯
《日本帝國主義下的台灣》(台北:人間出版社,1991年)。

翁佳音
《台灣漢人武裝抗日史研究──1895-1902》。(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
1986 年)。

國分直一
《壺祀村一台灣民俗誌》(日本法政大學出版,1981年12月)。
《壺祀村:南台灣民俗考》(日本:東都書籍株式會社,1944年)。
《台灣在籍漢民族鄉慣別調查 》(臺灣總督府官房調查課編,台北:小塚本店
印刷工場,1927年)。

國立編譯館主編
《教育大辭書》(七)(台北市:文景出版社,2000年12月)。

莊英章
《家族與婚姻:臺灣北喇個閩客村落之研究》(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
所,1994年12月)。

陳正祥
《台灣地誌》中冊(臺北:南天書局,1993 年10月)。

陳鴻圖
《清代嘉南平原的水利開發》(台北:國史館,1996年6月)。

黃文博總編輯
《南瀛探索:台南地區發展史》(上)(下)(台南:台南縣政府,2004年1月)。

黃昭堂著、黃英哲譯
《臺灣總督府》(台北:前衛出版社,1994年4月)。

黃武東、徐謙信編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歷史年譜》(台南:人光出版,1959 年)。

張妙娟
《開啟心眼:《臺灣府城教會報》與長老教會的基督徒教育》(台南:人光出版社,
2005年)。
張隆志
《族群關係與鄉村台灣──一個清代台灣平埔族群史的重建與理解》台灣大學文史叢刊87種(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91年7月)。

溫吉編譯
《台灣番政志》(上)(下)(台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編印,1957年12月)。

詹評仁
《麻豆鄉土誌》(台南:麻豆鎮鎮公所,1997年)。
溫國良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宗教史料彙編》(南投市:省文獻會,2003年9月)。

潘英海、詹素娟主編
《平埔族區域研究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2000年6月)。

劉益昌、潘英海主編
《平埔族群的區域研究》(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8年4月)。

劉妮玲
《清代台灣民變》(台北:自立報社,1985年)。

劉澤民
《台灣總督府平埔族關係文獻選輯》(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出版,2001年)。
《平埔百社古文書輯》(南投:國史館台灣文獻館出版,2002年3月)。

蔡錦堂
《日本帝國主義下台灣宗教政策》(東京,同成社,1994年)。

蔡蔚群
《教案:清季台灣的傳教與外交》(台北:博揚文化,2000年9月)。

戴炎輝
《清代臺灣之鄉治》(台北:聯經出版社,1979年7月)。

豐原市戶政事務戶所出版
《日治時期戶籍登記法律及用語編譯》(豐原:台中縣政府出版,2001年3月)。

顏新珠
《嘉義風華-嘉義縣老照片精選集(1895-1945)》(朴子:嘉縣文化局,1997年10月)。

伊能嘉矩、粟野傳之丞
《台灣蕃人事情》(台北:台灣總督府民政部文書課,1900年)。

杉山靖憲著
《臺灣名勝舊蹟誌》(台北:台灣總督府,1916年;台北:成文書局影印再版,1985
年3月)。

台南新報社編印
《南部台灣紳士錄》(1907年)。

台灣新民報社(興南新聞社)
《台灣人士鑑》(1934、1937、1943 年版)

井出季和太
《南進台灣史考》(東京:誠美書閣,昭和18年11月(1943);台北:南天書局重
印,1995年1月)。

台南州共榮會
《南部台灣誌》(台南州共榮會,昭和9年(1934)9月)。

台灣總督府《台灣土地慣行一斑》第二冊。

台灣總督府
《台灣事情》 中國方志叢書台灣地區第193號(大正五年(1916),台
北:成文出版社,1985年9月)。

竹越與三郎
《臺灣統冶志》(東京:傅文館,1905年)。

宮本延人
《日本統治時代台灣寺廟整理問題》(奈良縣:天理教道友社,1988年)。

西文(按作者筆劃排列)
John R. Shepherd,
Statecraft and political economy on the Taiwan frontier, 1600-1800,(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J.D. Clark.complied
Formosa ( Taipei :Cheng Wen Pub. Co.,1971)

Pamela K. Crossley, Helen F. Siu and Donald S. Sutton, eds.,
Empire at the Margins: Culture, Ethnicity and Frontier in Early Modern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6)。

William Campbell
Sketches From Formosa , Original edition published Marshall Brothers, Ltd. London,
Edinburgh & New York, 1915 (台北:南天書局1996年9月)
An Account of Missionary Success in the Island of Formosa , published in London,
1650(Ⅰ、Ⅱ)(台北:南天書局,1996年2月)

W.A. Pickering,
Pioneering In Formosa:Recollections of Adventures among Mandarins, Wreckers &
Head-hunting Savages (台北:前衛出版社,1972年)

學位論文(按作者筆劃排列)
王念湘
〈西阿里關聚落的發展與變遷〉(台南:台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年6月)。

江燦騰
〈殖民統治與宗教同化的困境──日據時期臺灣新佛教運動得頓挫與轉型〉(台
北: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0年6月)。

朱淑芳
〈關仔嶺聚落的形成與發展──以嶺上林業與嶺下溫泉為例〉(台北:台灣師大地
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987年6月)。

池永歆
〈嘉義沿山聚落的存在空間:以內埔仔十三庄頭十四緣區域構成為例〉(台北:台
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6月)。

呂春振
〈台灣西拉雅族群文化變遷之探討〉(台南:國立台南師範學院鄉土文化研究所碩
士論文,2002年6月)。

李文良
〈帝國的山林──日治時期台灣山林政策史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研
究所博士論文,2001年11月)。

李瑞源
〈六溪國小紀錄片〉腳本(台南:台南藝術大學影音研究所,2006年6月)。

林正慧
〈清代客家人之拓墾屏東平原與六堆客庄之演變〉(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研究
所,2005年6月) 。

林志秋
〈漢化平埔村落的神聖空間──以台南縣東山鄉吉貝耍聚落為例〉(台北:國立台
灣師大地理學系碩士論文,1999年6月)。

卓宏棋
〈清代台灣理番政策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邊政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年
6月)。
周麗娜
〈台南縣佳里鎮的土地開發與聚落發展〉(高雄:高師大地理研究所碩士,1999
年6月)。
查忻
〈皇民化運動與臺灣基督長老教會學校〉 (南投: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
文,2001年6月)。

連偉齡
〈南部台灣基督教長老教會之研究〉(高雄: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1年6月)。

陸文照
〈吉貝耍聚落之研究──1904-1976〉(臺南: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3年7月)。

陳怡君
〈「菜瓜藤、肉豆親」:屏東萬金人親屬探討〉(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2001年6月)。

陳怡秀
〈保西長興二里開發之研究〉(台南:台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年7月)。

陳怡碩
〈日治時代玉井盆地的農林開發〉(高雄:高師大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6
月)。

陳玲蓉
〈日據時期臺灣宗教政策研究── 以神道為中心〉(台北:淡江大學日本研究所碩
士論文,1991年7月)。

陳美玲
〈嘉義平原的聚落發展──1945以前〉(台北: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博士論
文,1999年7月)。

陳裕星
〈無言的牽曲〉(台南:台南藝術學院音像記錄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6月)。

陳榮輝
〈番仔田阿立祖信仰文化的衝突與融合〉(台南:國立台南師範學院鄉土文化研究
所碩士論文,2002年6月)。

康云主
〈日據時代的基督教政策初探──以韓國與台灣基督教為例〉(台北:國立台灣大
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7月)。

張世賢
〈晚清治台政策──1874-1895〉(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博士論文,1976
年7月)。

張瑋蓁
〈東山鄉吉貝耍聚落居民的生活方式〉(台北:國立台灣師大地理學系碩士論文,
2002年6月)。

莊芳榮
〈台灣地區寺廟發展之研究〉(台北:文化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1987年6月)。


黃煥堯
〈清代台灣番人與地方治安之關係〉(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5年6月)。

鍾寶珍
  〈惡地上的人與地──田寮鄉民生活方式的形成與內涵〉(臺北:國立師範大學地
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

期刊論文(按作者筆劃排列)
中村校志
〈荷蘭時代的台灣番社戶口表〉收於吳密察、翁佳音、許賢瑤編,《荷蘭時代台
灣史研究》下卷(板橋:稻鄉出版社,2002年4月)。

李文良
〈土地行政與契約文書──臺灣總督府檔案抄存契約文書解題〉《臺灣史研究》
11: 2(台北: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2004年12月)。
〈晚清臺灣清賦事業的再考察──「減四留六」的決策過程與意義〉《漢學研究》
24:1(台北:漢學研究中心,2006年6月)。

洪麗完
〈檔案利用與平埔研究:以日治時期之戶籍舊簿為中心〉《臺灣文獻》51卷1期(頁
17-74 ,1999年3月)。
〈從清代「社」之多重性質看平埔社群關係發展:以臺灣中部為例〉《臺灣史研究》
12卷1期(頁1-41,2005年6月)。
〈清代番界外楠仔仙溪、荖濃溪流域之生、熟番族群關系:以「撫番租」為中心〉,
《臺灣史研究》14卷3期(頁1-71,2007年9月)。
〈婚姻網絡與族群、地域關係:以日治時期大武?派社裔為例〉,發表於台南縣政
府主辦的第二屆南瀛學歷史、社會與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頁1-27,2008年10
月)。
〈嘉南平原東側沿山地區之族群關係(1700-1900):「以阿里山番租」為中心〉,
發表於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主辦「沿山地區聚落與族群」學術研討會(頁
1-36,2009年12月)。

陳玉美
〈六重溪大武?派社的家庭結構與婚姻網絡──以日治時期戶籍資料為中心
(1895-1945)〉,發表於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主辦「沿山地區工作坊」研討會(頁
1-15,2007年7月)。

陳國棟
Chinese Frontiersmen and Taiwanese Tushengnan in the Local Economy of Taiwan before
1900.《臺灣山海經驗》,頁357-376 (臺北:遠流出版社,2005年)。

陳漢光
〈臺南縣六重溪之五太祖崇拜〉《臺灣文獻》12卷4期,頁146-155(1961年3月)。
〈臺南縣六重溪?頭?奉祀調查〉《臺灣文獻》14卷3期,頁139-142(1963年7
月)。
〈高雄縣匏子寮平埔族家族構成〉《臺灣文獻》14卷3期,頁128-133(1963年9
月)。

張炎憲、李季樺
〈竹塹社勢力衰退之探討──以衛姓和錢姓為例〉收於潘英海、詹素娟主編《平
埔研究論文集》,頁173-218(1995年6月)。

張素玢
〈龍潭十股寮蕭家── 一個霄里社家族的研究〉,收入潘英海、詹素娟主編,《平
埔研究論文集》頁99-126(1995年6月)。

葉春榮
〈族群與通婚── 一個臺南山區村落的歷史人口學研究〉,收於中央?究院民族
學?究所主辦,《族群意識與文化認同:平埔族與臺灣社會大型研討會論文集》,
頁30-102(臺北: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2003年9月)。

溫國良
〈日治初期日人佔用臺灣寺廟概況〉《臺灣風物》4:2頁(台北:臺灣風物雜誌社,
1999年6月)。

詹素娟
〈日治初期台灣總督府的「熟番」政策──以宜蘭平埔族為例〉一文的討論,〉《台
灣史研究》第11卷第1期,頁43-78,(台北: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2004
年6月)。
〈台灣平埔族的身分認定與變遷(1895-1960) ──以戶口制度與國勢調查的「種族」
分類為中心〉,《台灣史研究》第12卷第2期,頁121-166 (台北:中央研究院台
灣史研究所,2005年12月)

盧嘉興
〈臺南縣下古番社地名考〉,《南瀛文獻》4期(上),頁1-13(新營:台南縣政府
,1956年)。

楊士養
〈日據時代之南部教會史〉《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百年教會史》頁30-102, (台南:
臺灣教會公報社,1965年)。

台南縣政府主辦
〈西拉雅平埔熟番原住民正名座談會〉附錄:台南縣日據時期平埔族註記人數登
記〉的統計,頁1-68,(新營:台南縣政府,2008年11月)。

施添福
〈臺灣歷史地理研究劄記── 試釋土牛紅線〉,《台灣風物》39卷2期,頁
95-123(1989年6月)
〈清代臺灣「番黎不諳耕作」的緣由:以竹塹地區為例〉,《民族學研究所集刊》
69,頁(1990年6月)。
〈紅線與藍線-清乾隆中葉台灣番界圖〉,《台灣史田野研究通訊》19期,頁
46-49(1991年6月)。

吳新榮
〈追跡洪雅族後裔〉《南瀛文獻》7卷,頁102-109(新營:台南縣政府,1961年
12月)。

吳學明
〈基督長老教會在台灣的傳教與擴展1865-1945)《史匯》7期,頁1-26(2003年9
月)。

李壬癸
〈台灣平埔族的種類及其相互關溪〉,《台灣風物》42:1,頁211-238(1992年3月)。

惠?
〈清代台灣之租賦〉,《台灣文獻》102:2,頁91-147(1959年6月)。

趙文榮
〈清代急水溪流域之拓墾略探〉,《南瀛文獻》改版第2輯,頁90-104(2003年1
月)

趙爵祥
〈教會的來歷──嚴前〉,《教會公報》第163卷(1898年10月)。

廖漢臣
〈樟腦糾紛事件的真相〉,《臺灣文獻》17:3,頁86-106(1966年9月)。

王世慶
〈清季及日據初期南部台灣之牛墟〉,《台灣文獻》20:4,頁253-294(1969年12
月)。

岡田謙
1937〈村落家族:臺灣北部村落生活〉,《社會學》5卷1期,頁38-55。

林朝棨
1966〈臺灣中南部之河谷地形〉,收入氏著,《臺灣之河谷地形》,臺灣研究叢刊85種,頁34-91。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林春水
1956.06〈白河鎮志〉(上),《南瀛文獻》3卷3期,頁59-67。
1956.12〈白河鎮志〉(中),《南瀛文獻》4(上) (新營:台南縣政府),頁58-69。
1961.12〈白河鎮志〉(下),《南瀛文獻》7卷合刊,頁72-93。

黃秀政
1976年12月〈清代臺灣分類械鬥事件之檢討〉,載《臺灣文獻》27:4。

翁佳音
1984.3〈平埔族漢化史考略〉《台灣風物》34:1(台北:台灣風物雜誌社),頁1-27。

Brown, Melissa J.
1997 “On becoming Chinese. In Brown, Melissa J., ed., Negotiating Ethnicities in China and Taiwan. Berkeley: Institute of East Asi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p. 37-74.
2003 “Cultural Impact of Gendered Social Roles and Ethnicity: Changing Religious Practices in Taiwan, Journal of Anthropological Research 59:1, pp. 47-67.
李季樺
1989.12〈清代「番兒至老而無妻」原因初探──以竹塹社為例〉《台灣史學術研究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台灣史蹟研究中心),頁73-106。

劉澤民
2002.6〈哆囉嘓社老墳?朱姓墓碑〉,《台灣文獻》別冊(南投:國史館台灣文獻館),頁8-11。

邱正略、康豹
2004.2〈武裝抗爭與地方社會──以西來庵事件對於沙仔田等十五村庄人口結構的影響為例〉《台灣殖民地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頁170-243。

吳學明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入台初期的一個文化面相──靠「番仔勢」〉《台南師院鄉土文化研究所學報》第1期(台南:台南師院,1999年),頁101-130。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