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臺灣邊區族群交流圖像:以萬霧溪流域大湳聚落熟番婚姻關係為例(1834~1946)
書刊名:東海歷史研究集刊
作者:洪麗完
作者(外文):Hung, Li-wan
出版日期:2017
卷期:3
頁次:頁109-174
主題關鍵詞:大湳庄邊區婚姻網絡婚域婚姻圈族群交流Danan villageBorderlandMarriage networkEthnic interac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1)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62
  • 點閱點閱:25
期刊論文
1.康培德(20080900)。紅毛先祖?新港社、荷蘭人的互動歷史與記憶。臺灣史研究,15(3),1-2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洪麗完(20131200)。清代臺灣邊區社會秩序之考察:以濁水溪、烏溪中游之「亢五租」為中心。臺灣史研究,20(4),1-5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伊能嘉矩(1899)。埔里社平原に於ける熟蕃。蕃情研究會誌,2(1),31-5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洪麗完(19990300)。檔案利用與平埔研究:以日治時期之戶籍舊簿為中心。臺灣文獻,50(1),17-7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漢光(19630900)。高雄縣匏子寮平埔族家族構成。臺灣文獻,14(3),128-13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Brown, Melissa J.(2003)。Cultural Impact of Gendered Social Roles and Ethnicity: Changing Religious Practices in Taiwan。Journal of Anthropological Research,59(1),47-67。  new window
7.邱正略、康豹(20110300)。日治時期烏牛欄庄的人口結構與族群關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71,89-15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阮昌銳(1969)。宜蘭地區漢化葛瑪蘭族初步調查。臺灣文獻,20(1),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劉斌雄(19730900)。埔里巴則海族親屬結構的研究。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36,79-1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Hung, Li-wan(2014)。Uprisings, Migration and Ethnic Identity: A Study of the Kaxabu in the Taiwan Borderland during the Qing。Frontier of History in China,9(3),409-448。  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洪麗完(1994)。岸裡大社土官潘氏家族興替之考察--以鐘藏岸裡文書為中心。中縣開拓史學術研討會。豐原:臺中縣立文化中心。188-24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葉春榮(2003)。族群與通婚:一個臺南山區村落的歷史人口學研究。平埔族群與臺灣社會大型研討會,(會議日期: 2003/09/30-2003/10/02)。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287-3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炎憲、李季樺。竹塹社勢力衰退之探討--以衛姓和錢姓為例。平埔族群研究學術研討會,173-2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洪麗完(2015)。移民與邊區社會適應:以清末埔里盆地刣牛坑客家義民信仰為中心。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客家文化研究計畫103年度計畫成果發表會,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客家文化研究計畫主辦 (會議日期: 2015/10/29-2015/10/30)。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3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玉美(2007)。六重溪大武壠派社的家庭結構與婚姻網絡--以日治時期戶籍資料為中心(1895-1945)。沿山地區工作坊研討會,(會議日期: 2007/07/25-2007/07/26)。臺北:中央研究院臺史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Shepherd, John R.(2000)。Demographic Studies of Plains Aborigines: An Exploratory Overview。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lains Aborigines and Taiwan Society,(會議日期: 2000/10/23-2000/10/25)。Taipei:Academia Sinica。  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19020501)。埔里社派出所埔里社保及五城堡(街庄土名調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9020101)。街庄社居住民族調查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陳怡君(2001)。「菜瓜藤、肉豆親」:屏東萬金人親屬概念的探討(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陸文照(2003)。吉貝耍(Kapas-au)聚落之研究(1904-1976)(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邱正略(2009)。日治時期埔里的殖民統治與地方發展(博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Leong, Sow-Theng、Wright, Tim(1998)。Migration and Ethnicity in Chinese History: Hakkas, Pengmin, and Their Neighbors。Taipei:SMC Publishing Inc。  new window
2.潘銘哲(1981)。臺灣基督長老教會大社教會設教110週年紀念冊。豐原:大社教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臺灣總督府官房臨時戶口調查部(1917)。(大正四年)第二次臨時臺灣戶口調查概覽表。臺北:臺灣總督府官房臨時戶口調查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洪麗完(2002)。台灣社會生活文書專輯。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台灣總督府官房調查課(1928)。台灣在籍漢民族鄉貫別調查。台北:小塚本店印刷工場。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洪麗完(2009)。熟番社會網絡與集體意識:臺灣中部平埔族群歷史變遷(1700-1900)。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張隆志(1991)。族群關係與鄉村臺灣--一個清代臺灣平埔族群史的重建與理解。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雍正中葉臺灣輿圖。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臺灣總督府官房調查課(1903)。明治三十六年臺灣現住人口統計。臺北:總督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臺灣總督府官房調查課(1905)。明治三十八年臺灣現住人口統計。臺北:總督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臺灣總督府官房文書課(1932)。昭和七年臺灣現住戶口統計。臺北:臺灣總督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臺灣總督府官房統計課(1935)。昭和十年臺灣常住戶口統計。臺北:臺灣總督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臨時臺灣戶口調查部(2000)。明治三十八年臨時臺灣戶口調查集計原表(上)--地方之部。東京:文生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戴文鋒(2010)。南瀛歷史、社會與文化。臺南:國立臺南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戴文鋒(2010)。南瀛歷史、社會與文化。臺南:南瀛國際人文科學研究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洪麗完(19970000)。臺灣中部平埔族:沙轆社與岸裡大社之研究。臺北:稻鄉。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Shepherd, John Robert(1993)。Statecraft and political economy on the Taiwan frontier, 1600-1800。Stanford, C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18.姚瑩(1957)。東槎紀略。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Brown, Melissa J.(2004)。Is Taiwan Chinese? The Impact of Culture, Power, and Migration on Changing Identiti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new window
20.衛惠林、劉斌雄(19810000)。埔里巴宰七社志。臺北:中研院民族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丁曰健(1959)。治臺必告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洪麗完(1995)。沙轆社(Salach)史之考察--以「祭祀公業遷善南北社」為中心。平埔研究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耀焜(1983)。岸裡大社與臺中平原之開發。中國方志叢書臺灣地區臺灣省苗中彰三縣文獻。臺北:成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劉枝萬(1983)。開發篇。臺灣省南投縣志稿。臺北:成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亦園(19970000)。漢化、土著化或社會演化:從婚姻、居住與婦女看漢族與少數民族之關係。從周邊看漢人的社會與文化:王崧興先生紀念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洪麗完(2010)。婚姻網絡與族群、地域關係之考察:以日治時期大武瓏派社裔為例。南瀛歷史、社會與文化。臺南:國立臺南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洪麗完(2016)。從子息收、出養關係看邊區族群交流現象:以埔里盆地大湳熟番聚落為例(1834-1946)。考古、歷史與原住民:臺灣族群關係研究新視野。臺北:順益博物館。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國棟(2005)。Chinese Frontiersmen and Taiwanese Tushengnan 土生囝 in the Local Economy of Taiwan before 1900。臺灣山海經驗。臺北:遠流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洪麗完(2010)。婚姻網絡與族群、地域關係之考察:以日治時期大武瓏派社裔為例。南瀛歷史、社會與文化。臺南:南瀛國際人文科學研究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Brown, Melissa J.(1997)。On becoming Chinese。Negotiating Ethnicities in China and Taiwan。Berkeley:Institute of East Asi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