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宋明清古文選本述略--典範形成的歷程
書刊名:輔大中研所學刊
作者:呂湘瑜
作者(外文):Lv, Xiang-yu
出版日期:2007
卷期:17
頁次:頁235-255
主題關鍵詞:典範唐宋八大家古文CanonThe eight great writers of Tang-Sung dynastyPaleograph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3
期刊論文
1.李弘毅(1997)。《文章正宗》的成書、流傳及文化價值。西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2),106-1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黃強、章曉歷(2004)。推舉「唐宋八大家」的重要動力。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1),35-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韓林華(1995)。簡論《古文觀止》產生的歷史契機。吉林師範學院學報,1995(4),52-5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龔道明(19800600)。歸有光的文學觀。國立編譯館館刊,9(1),135-14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高洪岩(2003)。論唐宋八大家散文選本經典化與文論的演進。瀋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2),4-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陳望南(1996)。謝枋得和《文章軌範》。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6(2),128-13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黃強、章曉歷(2001)。南宋時期集唐宋八大家爲古文流派的趨勢。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5),36-3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梅家玲(1985)。明代唐宋派文論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呂祖謙、蔡文子、徐樹屏、俞樾(1989)。古文關鍵。臺北:鴻學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章培恒、王靖宇、張伯偉(2002)。中國文學評點研究論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雲銘(1997)。古文析義。臺北:廣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茅坤、高海夫(1998)。唐宋八大家文鈔校注集評。三秦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樓昉(1976)。崇古文訣。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王霆震(1971)。古文集成。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謝枋得、李九我、王守仁、原田由己(1970)。正續文章軌範。臺北:廣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歸有光(1979)。震川先生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唐順之(1978)。文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方苞(1979)。欽定四書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林雲銘(1997)。挹奎樓選稿。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吳楚材、吳調侯、王文濡(1998)。古文觀止。臺北:華正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姚鼐、王文濡(1985)。評註古文辭類纂。臺北:華正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曾國藩(1984)。經史百家雜鈔。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歸有光(198510)。文章指南。臺北:廣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吳闓生(1970)。古文範。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永瑢、紀昀(1995)。四庫全書總目。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唐彪(1976)。讀書作文譜。臺北:偉文圖書出版社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唐順之(1979)。荊川先生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真德秀(1981)。文章正宗。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鄺健行(1999)。科舉考試文體論稿:律賦與八股文。臺北:臺灣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