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明清經義文體探析──以方苞《欽定四書文》為中心觀察
作者:蒲彥光
作者(外文):Yen-Kuang Pu
校院名稱:佛光大學
系所名稱:文學系
指導教授:潘美月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8
主題關鍵詞:經義八股文文體Ching-yiBa-Gu-Writinggenr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64
本論文最初的研究動機,是延續自碩士班時期對於唐宋古文運動之研究,所延伸觸及的領域。明清經義文(八股文)與宋人經義及隋唐以來之科舉制度實為密切攸關,其不僅在於制度層面有所承襲,包括行文技巧、文體風格及創作理想等各方面,也與古文運動有著治絲益棼的複雜牽連。此外,這個論題的核心顯然並不僅侷限於文學層面,更涉及了我國傳統的經典詮釋學,應試諸生於苦思章句義理時,不啻發為一種經典新詮,既是古文運動以來「文以貫道」信念之實踐、也受到宋代程朱理學的重大影響。
臺灣學界對於明清經義文之相關研究,在二十年前幾乎同時受到鄭邦鎮、蔡榮昌及陳慈峰等學者的關心,不約而同皆以此作為其學位論文題材,研究文體形構、文學史與掌故、以及重要專家文等方面,前輩立論已有相當建樹。可惜的是,我們近十年來在這論題上的關心稍顯停滯,似乎沒有受到重視,並持續前期學者之研究方向;相反地,對岸學界卻在這十年間對於八股文相關論域發生濃厚的興趣,以此為題之學位論文不在少數,而他們研究中所涉及的層面,較諸臺灣學界亦顯得相對寬廣且深入。
本篇論文之題材既是以《欽定四書文》為觀察中心,因此方苞「以古文為時文」之文體觀點,就成為本論文中一個特殊的視角;從這個角度,筆者試圖找尋一個可能兼顧「文」與「道」兩方面的論述方式,以彌縫前此八股文研究者多偏於一隅的片面支離。
首先,《欽定四書文》是現存八股文集中最重要的官方選刊本,今日如欲針對明清八股文加以研究,進一步理解方苞的時文觀點,及其編定此書的作法,是很必要的基礎。
方苞之奉派編訂《欽定四書文》,與他在當日同時以八股文及古文寫作名世有關;事實上,八股文與古文兩種文體的書寫,就強調「以古文為時文」之方苞看來,兩造間顯然是互有衝突的。這種衝突性,基本上還是文章在內容(義)與形式(法)的衝突,如此或可理解為何當代許多時文名家於其個人文集中,皆不收錄八股文作品。
另一方面,官方有意將八股文名作加以選輯,頒行直省,並收錄於《四庫全書》中,此亦足見清人對於八股文體的看重。八股文之書寫,明末已相當成熟,甚或文風流於險怪,編定此書,有助於端正文體,導正士習。
論文中且闡明此書編纂之時代背景、所欲解決的問題,考見方苞經由編選以「正文體」之實際作為。文中並略述《欽定四書文》於編纂上之長處,約為七點引證論說:一、此書之編定,係由政府提供一簡要、正確且完整之教學範本;二、編排上具備實用性;三、於評點指出行文風格上之淵源;四、能深入辨析經題之義理層面;五、觸及八股文體相關理論之建構;六、指導文體法程能兼顧不同程度讀者之需求;七、能針對文章筆法具體指正批評。
其次,區別文體特質是文學書寫者的基礎訓練,尤其當書寫於宋代以後逐漸成為文人的專門技術時,「辨體說」更成為書寫者或閱讀(評論)者的首要之務。以八股文而言,「體凡屢變」是文章歷經數百年來書寫之實情,隱伏了不同文體特徵的書寫嘗試、融合及角力。
根據歷來學者對於八股淵源之關注,學界對於此文體複雜的型式,逐漸能掌握其作為一種綜合性文體的特色。八股文不是無端憑空被創造出現,而是雜糅了不同文體特性,經過長期書寫逐漸發展成形的一套特殊文體;八股文是融攝了許多應制文體、民間游藝文學趣味、經典註釋語法,甚至於駢散體不同審美觀,加以會通建構而成的一種新興文體。
文體學者曾論及「文體變易的內在機制」,我們可以見到八股時文紛陳多變的樣貌,有以古文為時文者,有以戲曲入時文者,有以賦體為時文者,有以四六入時文者,這其中當然有舊文體的轉化遺跡,也可以看到不同文體的滲透融合。至於各種文體中,當以古文與時文關係最密切,蔚為「占支配性的核心規範」。
明清人之看重以古文為時文,或許與明清古文家的努力、朝廷之標榜有關;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因為古文文體上的特性,確有助於補正八股文體過分偏重形式之危險。換個角度看,方苞等時文選家強調八股文「溯源六經,切究乎宋、元諸儒之說,取材於三代、兩漢之書,沈潛反覆於周秦盛漢唐宋大家之古文」的說法,亦不免是一種通俗文體欲附庸高雅文體的逆向操作。
傳統文體論中的「體」、「文體」涵義豐富,可以概分為三個層次:包括體裁上的規範、語言體式的創造及作家風格的追求。
一、就體裁上的規範來看,八股文就其整體結構而言,大致可以分為破題、承題、起講、入題、四比八股及收結等六個部分;以上六個部分合成八股文的基本體式。安排一篇八股文字,尤需重視文意各部分之緊密貫通,而有所謂「起承轉合」的說法,如此強調自是為了維持文章氣脈上的完整一貫,以避免各節流於機械,使得文章讀來支離破碎,不忍卒篇。
而就書寫特色來看,大略不外以下五點:(一)守經遵註:八股文既為詮釋經義而作,所以作者對於章句原有之傳注說法,就必須熟悉並且遵守;(二)代聖立言:八股文有所謂「入口氣」的代言規定,也就是規定作文者必須「設身處地」,以經典中聖賢的立場來詮釋命題章句;(三)因題布格:根據章句題面的限制,好好掌握住每個題字,據之以布局闡述義理,往往是八股文章獲選之關鍵;(四)股比變化:此文體主要形式特徵在於股股對偶,因此不同股對之間如何虛實照應、搖曳生姿,尤為作者所必須設想的重要技術層面;(五)層折曲暢:行文風格上,則往往出之以「層折曲暢」,重視如何將義理一層層析轉而出,反對解釋章句時簡單直捷地將義理一語道盡。
二、就語言體式的創造來看,基本上方苞將明代八股文依其時間先後,大致分為「自洪永至化治」、「正嘉」、「隆萬」及「啟禎」四期,並從這四期風格之衍異變化中,闡述語體的創造與流動。
八股文風格上之變化發展,方苞指出八股文從初期「恪遵傳註,體會語氣,謹守繩墨,尺寸不踰」的純樸,轉而為盛期「始能以古文為時文,融液經史,使題之義蘊隱顯曲暢」的成熟創發,轉而為中期「兼講機法,務為靈變,雖巧密有加,而氣體苶然矣」的略生弊病,轉而為晚期「窮思畢精,務為奇特,包絡載籍,刻雕物情,凡胸中所欲言者,皆借題以發之。就其善者,可興可觀,光氣自不可泯。」的廣博用世,可以看出此文體數百年來之書寫沿革。
方苞雖然主張「以古文為時文」的正嘉作者為「明文之極盛」;但卻也不忘強調「凡此數種,各有所長、亦各有其蔽」,僅認為這是四種「各有所長」的風格,未必寓有高下之區別。他在意的是文體形式與義理的兩全,因此對章法技巧凌駕於義理之上的隆萬文,就不免壓抑了其文體史地位。
三、就作家風格的追求來看,(一)化治期代表作家是王鏊、錢福;(二)正嘉期的代表作家是歸有光、唐順之;(三)隆萬期的代表作家是胡友信、湯顯祖、黃洪憲、陶望齡;(四)啟禎期代表作家則是陳際泰、金聲、黃淳耀及章世純。就這四期最受方苞所重視的代表文家來看,其中王鏊固是制藝史上之「集大成」者,而歸有光、胡友信及陳際泰三人,卻都是因為其作品具有「以古文為時文」的風格,而被方氏所標舉。
另一方面,我們卻也不難發現,正嘉時期著名的瞿景淳,還有曾被明人稱譽為「隆萬之冠」的鄧以讚、孫鑛,卻因為他們的筆調流於「圓熟」、「弱靡」,而不受方苞所青睞。
復次,就文章內容而言,明清時期盛行五百多年的經義文,其文體定制於明初,風行於清代。這種新興文體後來不但發展出繁複的寫作技法,其解經時所重新萃取、建構之義理層面,也具有經典詮釋學的研究價值。
經義文之創設,可由宋人立法說起。此一文體採取特殊的書寫形式,重新詮釋章句義理,可以窺見唐宋古文運動及程朱理學之影響,由此亦可觀察我國自中唐以後經學發展的轉化。
八股文既不以死背解經,而強調理解與表述。綜言之,一方面固是揉和了寫作者個人對於章句的理解,另一方面也可以見到後世經史子集日漸融涉、互相發明的理趣。在解經「縱談其所自得」的同時,傳注束縛亦隨之逐步鬆解。此足見明清八股文之經典詮釋,實走向「包絡載籍,刻雕物情,凡胸中所欲言者,皆借題以發之」的眾聲喧嘩(heteroglossia)。
就八股文如何詮釋經義,可以從兩個層面來考量:其一是對於經典原意如實的理解;另一方面,則是如何將切身體會之性理,精確表述的詮釋過程。前者所重在好學之「循古」,後者則強調如何深思以「自得」。今且依其文體規定:「守經遵註」與「代聖立言」,分述如下。
在「守經遵註」方面,論文中揭出三點以考量:一、對於經註之恪遵;二、多讀書或「以經解經」;三、從「背經」到「聖賢意中所必有」。
經典所以能夠被詮釋,經典所以需要詮釋,是因為「通儒之心思日出其有」,每個時代都可以對經典重新詮釋,找到解答;每個時代也都需要有通儒「聚經史之精英,窮事物之情變」,發為切合時變之文。唯有如此,道統才得以在變局中傳續不已。
在「代聖立言」方面,文中也提了三點說明:一、代言寫法與理學攸關;二、「述而不作」的儒學信仰共同體;三、「以意逆志」的主體呈現。
八股文有「代古人語氣為之」的特殊規定,講究「口氣」,也就是講究發言之處境,因此需要深入體會。論及「代聖賢語氣為之」的做法,似不應忽略宋理學之影響。八股作者思欲擺脫漢魏以來龐大的傳注累贅,直接回歸經典本義,行文時體會聖賢語氣的精神,實根源於宋代理學追尋「孔顏樂處」的用心,並認定聖賢為「先得我心之同然者」。因此,想要體會聖人之精神面貌,唯有將經義從己心深入探求,將自己的心地提昇為聖賢的心境,志其所志,學其所學。
就經典詮釋而言,無論「入語氣」是否更顯精審,但「直與聖賢為一,不得不逼入深細」的精神投射,顯然較諸漢魏經註更顯得富於情感而親切了。就經義文體之風格而言,因此更具備形象性,帶有人格感召的精神氣質。
八股文「神入」、體會聖賢口吻的理路,類似於孟子所論的「以意逆志」。在詮釋體會的過程中,讀者於「意」、「志」契合時所感悟到的神聖心境,既可以說是作者的創造,更是屬於讀者切身所有之經驗。值此契入「傳統」的美妙時刻,傳述者躋身於作者,其代言既為詮釋,也是改寫。因為經典中的意義,無不出自於讀者內心所感慨領悟;對於經典聖賢的情感認同,也就是讀者對於自我認識的深化。
八股文體之創制主要承襲於宋經義,宋代經義文則因為受到唐宋古文運動觀念的影響,主張以文藝重新抉發經典之義理,必能有濟於世道。因此,八股文體實具有唐宋以來「文以貫道」的崇高理想。就其實踐效果來看,這種淑世理想既相信文章可以振興國運,反之,當國勢隳頹時,八股文也就成為了政治失敗的藉口,成為文化落後的主因。
就文體內在限制進一步考量,論文中對於八股文體歷來屢遭非難貶抑,提出了四點觀察:一、八股文「為聖賢代言」的寫法,容易使此文體有「婢代夫人」、「優孟衣冠」之譏;二、因應命題,為文造情的限制,容易使其書寫流於「詞溢乎情」的虛偽表演;三、科舉文體本以「喻於義」為目的,卻不得不與「誘之以利」的功名策略產生矛盾;四、道體(形而上的義理)與詮釋(形而下的書寫)始終形成扞格。因此明清名家多有八股文不足以傳世的成見,此又為這一文體乏人問津之遠因。
重要參考資料略分為五部份:一、核心文獻:八股文、評點相關著作;二、科舉學相關著作;三、古籍;四、文學、美學、社會學專著;五、經學、儒學、思想、詮釋學專著等。

一、核心文獻:八股文、評點相關著作 (按出版時間排列)
(一)專書
《可儀堂一百二十名家制義》,俞長城(清)編,(台灣大學總圖書館),清乾隆戊午文盛堂懷德堂同重刊本
《八股文小史》,盧前著,上海:商務印書館,1937年5第1版
《八股文研究》,曾伯華著,台北:文政出版社,1970年11月出版
《制藝雜話》,鄭獻甫,收入《補學軒文集續刻》(同治十一年續刊版存桂林省楊鴻文堂刷印,《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續輯》),第213冊,台北縣:文海,1974年
《制義叢話》(上)(下),梁章鉅著,台北:廣文書局,1976年3月初版
《作義要訣》,倪士毅(元)編,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482冊,集部九》(詩文評類,作義要訣條),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
《欽定四書文》,方苞(清)編,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451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
《楊守敬集》第十三冊,謝承仁主編,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1988年4月第1版
《八股文概說》,王凱符編著,北京:中國和平出版社,1991年8月第1版
《清代硃卷集成(12,13,14卷)》,顧廷龍主編,台北:成文出版社,1992年8月
《清代的狀元》,宋元強著,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年9月第1版
《清代八股文》,鄧云鄉著,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4年3月第1版
《說八股》,啟功、張中行、金恪木著,北京:中華書局,1994年7月第1版
《八股文觀止》,田啟霖編著,吉林:海南出版社,1994年10月第1版
《歷代金殿殿試鼎甲朱卷》(上)(下),仲光軍、尚玉桓、冀南生主編,河北:花山文藝出版社,1995年3月第1版
《天下第一策:歷代狀元殿試對策觀止》,李維新主編,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9月第1版
《中國狀元大典》(上) (中)(下),陳光輝、席風宇主編,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年12月第1版
《名家狀元八股文》,徐健順編著,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
《中國評點文學史》,孫琴安著,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9年6月第1版
《科舉考試文體論稿:律賦與八股文》,鄺健行著,台北:台灣書店,1999年5月初版
《清代八股文》,鄧云鄉著,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
《中國古代常用文体規範讀本(八股文)》,劉乾先著,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
《八股文與明清文學論稿》,黃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7月第1版
《明代八股文史探》,龔篤清著,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9月第1版

(二)期刊論文
〈八股文的沿革及其對士風的影響〉,陳平達,《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8卷第7期,1975年7月,頁45-52
〈「八股文」與「起承轉合」〉,鍾騰,《中國語文》第53卷第3期(總315期),1983年8月,頁65-66
〈從文學觀點論八股文〉,涂經詒,《中外文學》第12卷第12期,1984年,頁167-180
〈鄭用錫進士取進入學的一篇八股文〉,陳運棟,《台北文獻》第77期,1986年,頁319-331
〈八股文及其寫作意義試探〉,黃湘陽,《輔仁大學國文學報》第5集,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主編,1989年6月,頁113-136new window
〈桐城派前期作家對時文的觀點與態度〉,鄺健行,《新亞學報》第16卷(上),1989年,頁93-113new window
〈談八股文體與其發展歷史──大陸學者對八股文的態度和認識〉,鄺健行,《東方雜誌》,復刊第23卷第10期,1990年4月,頁25-28
〈八股文的解釋學透析〉,黃強,《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1990年2期,1990年6月,頁26-32
〈明代唐宋派古文四大家「以古文為時文」說〉,鄺健行,《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第22卷,1991年,頁219-232
〈試論小說評點與美學反應理論〉,單德興撰,《中外文學》,第十二卷第三期,1991年8月,頁73-101
〈浪翻古今是非場:從作品接受過程看金聖嘆詩歌評點〉,劉苑如撰,《中華學苑》,第四十四期,1994年4月,頁235-257
〈八股文的淵源及其相關問題〉,葉國良,《臺大中文學報》第6期,1994年5月,頁39-58new window
〈論八股文的衰亡〉,曹海東、楊羽,《華中師範大學學報》(哲社版),1994年第1期,頁104-108
〈龔自珍與八股文〉,程翔章,《華中師範大學學報》(哲社版),1994年第1期,頁109-112
〈八股文的形成與沒落〉,朱瑞熙,《歷史月刊》,1995年3月,頁108-114
〈評點之興:文學評點的形成和南宋的詩文評點〉,吳承學撰,《文學評論》,1995年第一期,1995年,頁24-33
〈八股文的解說與評判〉,章明壽,《淮陽師專學報》第17卷,1995年第3期(總第68期),頁48-50
〈八股簡論〉,劉運好,《六安師專學報》,1996年第1期,頁38-44
〈閒談八股文學史〉,金克木,《讀書》第2期,1996年,頁130-132
〈時文稿:科舉時代的考生必讀〉,劉祥光,《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第22期,1996年,頁46-68
〈試論八股文”章法理論”對李漁曲論的浸染〉,姚梅,《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6年第6期(總第227期),頁99-103
〈明清小說評點對中國敘事學的意義〉,鄭鐵生撰,《南開學報》,1998年第1期,1998年,頁60-67
〈明清小說評點與敘事學研究〉,陳果安撰,《中國文學研究》,1998年第1期,1998年,頁12-14
〈晚明《西廂記》評點的發展及其與時代思潮的關係〉,林宗毅撰,《國立編譯館館刊》,第二十七卷第一期,1998年6月,頁227-255
〈起承轉合:機械結構論的消長─兼論八股文法與詩學的關係〉,蔣寅,《文學遺產》第3期,1998年
〈敘事文結構的美學觀念:明清小說評點考論〉,林崗撰,《文學評論》,1999年第2期,1999年,頁20-32
〈劉辰翁:閱讀專家〉,楊玉成撰,《國文學誌》,第三期,1999年6月,頁199-248
〈八股文與中國文學〉,孔慶茂,《江海學刊》,1999年第3期,1999年9月,頁177-182
〈論中國古代小說評點之類型〉,譚帆,《文學遺產》,1999年第4期,1999年,頁79-91
〈小說評點的解讀—《中國小說評點研究.導言》〉,譚帆,《文藝理論研究》,華東師範大學,2000年1期,2000年,頁76-84
〈清代「八股文賦」論爭平議〉,詹杭倫,《中國古典文學研究》,第3期,2000年6月,頁95-116new window
〈論臨川文學家對制義的獨特貢獻〉,高琦、李小蘭,《淮陽師範學院學報》,第22卷2000年第5期(總第92期),頁103-107
〈湯顯祖和八股文〉,魏青,《溫州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2卷第1期,2001年2月,頁32-35
〈小眾讀者:康熙時期的文學傳播與文學批評〉,楊玉成,《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十九期,2001年9月,頁55-108new window
〈八股文經世乎?-兼論劉熙載之經世觀〉,甘秉慧撰,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誌》第5期,2001年12月,頁359-392
〈”《西廂》制藝”考〉,王穎撰,《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6卷第3期,2002年5月,頁35-40
〈鍾惺《詩經》評點性質析論〉,侯美珍撰,《中國古典文學研究》,第七期,2002年6月,頁67-94
〈”經義”考〉,方笑一,《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4卷第6期,2002年11月,頁31-39
〈賦詩言志與代聖賢立言──關於八股文的一點思考〉,楊波撰,《中國典籍與文化》,2003年第3期,頁97-101
〈現存評點第一書—論《古文關鍵》的編選、評點及其影響〉,吳承學撰,《文學遺產》,2003年第4期,2003年,頁72-84
〈論臨川文學家與八股文的淵源〉,李小蘭,《經濟與社會發展》,第2卷第3期,2004年3月,頁121-123
〈毛奇齡”季跪小品制文引”析論──兼談「稗官野乘,悉為制義新編」的意涵〉,侯美珍,《臺大中文學報》,第21期,2004年12月,頁185-214new window
〈試述明代前期八股文對文學的影響〉,龔篤清,《中國文學研究》,2005年第1期,2005年,頁56-61
〈歸有光《史記》評點研究〉,貝京,《中國文學研究》,2005年第2期,2005年,頁49-53
〈八股論文與金聖嘆文學評點〉,鍾錫南,《中國文學研究》,2005年第4期,2005年,頁47-52
〈清代文化政策對八股文衡文標准的影響〉,高明揚、蔣金星,《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第58卷第4期,2005年7月,頁480-485
〈明清八股文體式及其演變析論〉,陳佩鈴,《東方人文學誌》,第5卷第1期,2006年3月,頁145-166new window
〈小題八股文簡論〉,李光摩,《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4期(總202期),頁27-31
〈從”經義式”到八股文形成的當代詮釋〉,劉虹,《河北師範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第8卷第4期,2006年7月,頁17-29
〈明清科舉八股小題文研究〉,侯美珍,《臺大中文學報》,第25期,2006年12月,頁153-198new window
〈八股文語言体式論〉,高明揚,《汕頭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23卷第1期,2007年,頁62-66

(三)論文集論文
〈正確認識和評價八股文取士制度〉,祝總斌,《國學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第九卷,2002年6月,頁1-33
〈八股文「守經遵註」的考察──舉《欽定四書文》四題八篇為例〉,鄭邦鎮,《第一屆清代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219-243,後收入《清代學術論叢》台北:文津出版社,第六輯,2003年6月,頁1-17
〈試論八股文之「代聖賢立言」〉,蒲彥光,《「文學菁英跨校論壇」五校聯合研究生論文發表會論文集》,宜蘭:佛光人文社會學院文學研究所,2004年,頁66-84
〈略論八股文之文體雜涉現象〉,蒲彥光,《文學視野-第一屆青年學者論文研討會論文集》,宜蘭:佛光大學文學研究所,2007年,頁25-37
〈歸有光的四書文〉,黃明理,《紅樓論壇研討會論文》,台北: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2007年5月25日,頁1-61
〈從劉熙載《藝概.經義概》試論「經義」之為體〉,蒲彥光,《第三屆「環中國海漢學研討會」論文集》,台北:環中國海研究學會、淡江大學中文系,2007年6月,頁1-23
〈談八股文如何詮釋經典〉,蒲彥光,《第三屆「中國文哲之當代詮釋」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台北大學中文系,2007年10月,頁261-282new window

(四)學位論文
《明代前期八股文形構研究》,鄭邦鎮,台北:台灣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87年6月new window
《制義叢話研究》,蔡榮昌,台北: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87年new window
《艾南英時文理論之研究》,林進財,高雄: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5年6月
《《左繡》研究》,蔡妙真,台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0年
《劉熙載《藝概.經義概》研究》,彰化: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6月

二、科舉、考試制度相關著作 (按出版時間排列)
(一)專書
《清代鼎甲錄》,朱沛蓮編著,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68年
《清代考試制度資料》,章中如著,台北:文海出版社,1968年7月初版
《明清歷科進士題名碑》,李周望(清)編,台北:華文書局,1969年
《明代登科錄彙編》,屈萬里主編,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69年12月初版
《清代科舉制度之研究》,黃光亮著,台灣: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1976年10月new window
《中國選舉史料‧清代編》,楊家駱主編,台北:鼎文書局,1977年初版
《清代科舉考試述略》,商衍鎏著,收入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續編第二十二輯》,台北:文海出版社,1978年12月
《清代科舉》,劉兆璸著,台北:東大圖書有限公司,1979年10月再版
《清代科舉制度研究》,王德昭著,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82年第1版
《明清歷科進士題名碑錄索引》,朱保炯、謝沛霖編,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2年
《中國考試制度史》,鄧嗣禹著,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2年
《對中國歷代學校、選舉和考試制度之研究》,劉澤之著,台北:天山出版社,1983年1月
《明代考選制度》,李民實編,台灣:考選部,1984年6月初版
《歷代官制、兵制、科舉制度釋》,臧雲浦等編,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1987年4月第1版
《清代考選制度》,楊紹旦著,台灣:考選部,1991年9月初版
《中國古代求賢用能研究》,趙文祿等編,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1991年10月第1版
《中國考試制度史》,考試院主編 ,台北:考試院祕書處,1992年2月修訂版
《中國人才史》,李樹喜主編,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1992年3月第1版
《中國的文明與官僚主義》,艾蒂安‧白樂日(Etienne Balazs)著,黃沫譯,台北:久大文化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3月
《中國歷代選官制度》,陳茂同著,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年7月第1版
《宋代科舉》,賈志揚著,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6月初版
《中國考試制度史》,沈兼士編著,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5年10月第2版
《北宋進士科考試內容之演變》,甯慧如著,台北:知書房出版社,1996年10月初版
《選舉志》,寧欣,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10月第1版
《中國考試辭典》,湯德用、裘士京、房列曙主編,合肥:黃山書社,1998年10月第1版
《中國古代典章制度大辭典》,康嘉弘主編,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10月第1版
《科舉考試文體論稿:律賦與八股文》,台北:台灣書店,1999年5月第一版
《台灣的書院與科舉》,林文龍,台北:常民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9月初版
《翁同龢文獻叢編,二,考試國子監》,翁萬戈輯,台北:藝文印書館,1999年11月初版
《中國科舉制度研究》,王炳照、徐勇主編,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6月第1版
《科舉制度與近代文化》,楊齊福著,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9月第1版
《清初翰苑體制與翰林流品》,宋秉仁著,台北:泰安書局,2004年5月初版
《中國考試思想史》,田建榮著,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年6月第1版
《明代浙江進士研究》,多洛肯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
《國家、科舉與社會》,錢茂偉著,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4年11月第1版
《科舉革廢與近代中國高等教育的轉型》,張亞群著,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3月第1版
《明代科舉制度考論》,王凱旋著,瀋陽:瀋陽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
《科舉學導論》,劉海峰著,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書院與科舉關係研究》,李兵著,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科舉制的終結與科舉學的興起》,劉海峰主編,湖北: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10月第1版

(二)期刊論文
〈論我國科舉制度的建立與其影響〉,劉亮,《中國文化復興月刊》,第18卷第8期,1985年8月,頁36-52
〈唐代律賦對科舉考試的黏附與偏離〉,鄺健行,《新亞學術集刊》,1994年,頁399-414
〈中國傳統考試制度之發展與特性〉,潘穎薇,《銘傳學刊》第7期,1995年,頁201-232
〈論歷代書目中的制舉類書籍〉,周彥文,《中國書目季刊》,第31卷第1期,1997年6月,頁1-13
〈明代中晚期(嘉靖──萬曆)士人科舉心態之探討──就《明代登科錄》的吏治觀論之〉,蕭惠琴,《輔仁歷史學報》,第九期,1998年6月,頁109-135
〈論常州學派研究之新方向〉,蔡長林,《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21期,2002年9月,頁339-370new window
〈秀才學問與舉業文章──明代學術史一隅〉,陳寶良,《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3卷第1期,2003年3月,頁29-50new window
〈家族與科舉:宋元明休寧程氏的發展,1100-1644〉,《臺大文史哲學報》,第58期,2003年5月,頁95-140
〈論清中葉常州學者對考據學的不同態度及其意義──以臧庸與李兆洛為討論中心〉,蔡長林,《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3期,2003年9月,頁263-303new window
〈中國科舉制度的歷史意義及解釋──從艾爾曼(Benjamin Elman)對明清考試制度的研究談起〉,李弘祺,《臺大歷史學報》,第32期,2003年12月,頁237-267new window
〈科舉文獻與「科舉學」〉,劉海峰,《臺大歷史學報》,第32期,2003年12月,頁269-297new window
〈論兩部元代舉業類《四書》著作──袁俊翁《四書疑節》與王充耘《四書經疑貫通》〉,廖雲仙,《興大中文學報》,第16期,2004年,頁231-258new window
〈從明清小說看文人的科舉情結〉,劉久順,《中國文學研究》,2005年第2期,2005年,頁106-109
〈明清科舉取士「重首場」現象的探討〉,侯美珍,《臺大中文學報》,第23期,2005年12月,頁323-368new window
〈訓詁與微言──宋翔鳳二重性經說考論〉,蔡長林,《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9期,2006年9月,頁237-275new window

(三)論文集論文
〈南宋至明初科舉科目之變遷集------元朝在經學歷史的角色〉,艾爾曼,《元代經學國際研討會會議論文》,1998年12月,頁71-118
〈從《制義叢話》看科舉制度下的民風與士習〉,蔡榮昌,《第一屆清代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收入《清代學術論叢》,台北:文津出版社,第四輯,2002年11月,頁157-176

(四)學位論文
《北宋進士科考試內容之演變》,甯慧如,台北:台灣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1992年

三、古籍 (按作者姓名首字筆劃排列)
(一)經部
王弼(魏)、韓康伯(晉)注,孔穎達(唐)正義:《周易》,台北:藝文印書館《十三經注疏》本,1993年9月第12刷
毛公(漢)傳,鄭玄(漢)箋,孔穎達(唐)正義:《詩經》,台北:藝文印書館《十三經注疏》本,1993年9月第12刷
孔安國(漢)傳,孔穎達(唐)正義:《尚書》,台北:藝文印書館《十三經注疏》本,1993年9月第12刷
左丘明(周)傳、杜預(晉)注、孔穎達(唐)正義:《春秋左傳正義》,台北:藝文印書館《十三經注疏》本,1976年
朱熹(宋)註:《四書集註》,台北:藝文印書館,1974年
何晏(魏)注,邢昺(宋)疏:《論語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1957年
鄭玄(漢)注:《周禮》,台北:台灣中華書局《四部備要》本,1981年

(二)史部
王引之(清)撰:《經義述聞》(中華書局主編《四部備要‧經部》,據自刻本校刊),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70年
王圻(明)撰:《續文獻通考》(《續修四庫全書》第766冊,據明萬曆三十年松江府刻本影印,續修四庫全書編纂委員會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司馬遷(漢)撰,瀧川龜太郎注:《史記會注考證》,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1993年
宋濂(明)撰:《元史》(楊家駱主編《新校本元史并附編二種》第一冊),台北:鼎文書局,1977年
馬端臨(元)撰:《文獻通考》(《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610-616冊,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班固(漢)撰:《漢書》(楊家駱主編《新校本漢書并附編二種》第二冊),台北:鼎文書局,1979年2月二版
陳夢雷(清)編:《職方典》(楊家駱類編《古今圖書集成》第十二冊),台北:鼎文書局,1977年
脫脫(元)撰:《宋史》(楊家駱主編《中國學術類編》《新校本宋史并附編三種》第二冊),台北:鼎文書局,1978年9月初版
張廷玉(清)撰:《明史》(《新校本明史附編六種》第八冊),台北:鼎文書局,1978年10月再版
章學誠(清)撰::《文史通義》,《叢書集成‧初編》,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嵇璜、曹仁虎等(清)奉敕撰:《欽定續文獻通考》(《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627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三)子部
王先謙(清)註:《莊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朱熹(宋)撰:《朱文公文集》(《四部叢刊初編集部》第58冊,上海商務印書館縮印明刊本),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7年
朱熹(宋)撰:《朱子大全》(《四部備要》子部冊八,中華書局據明胡氏刻本校刊),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70年
朱熹(宋)撰:《晦庵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45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朱熹(宋)撰:《河南程氏遺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
朱熹(宋)編:《四書集註》,台北:學海出版社,1991年3月再版
朱熹(宋)撰,黎靖德(宋)編:《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1994年

(四)集部
方苞(清)撰:《方望溪全集》,台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6年3月
王世貞(明)撰:《藝苑卮言》(收入《弇州山人四部稿》),台北:偉文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76年6月
王安石(宋)撰:《臨川先生文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7年
王葆心(清)撰:《古文辭通義》,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65年
毛奇齡(清)撰:《西河文集》,收錄於王雲五主編《國學基本叢書》本,台北:商務印書館,1968年
李白(唐)撰:《李太白集》,《國學基本叢書四百種》,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12月臺1版
杜甫(唐)撰:《杜工部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67年5月初版
吳喬(清)撰:《圍爐詩話》,台北:廣文書局,1969年
吳梅撰:《顧曲麈談》,南京:商務印書館,1969年2月台1版
求是齋(清)校輯:《皇朝經世文編五集》,《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二十八輯》,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
艾南英(明)撰:《天傭子集》,台北:藝文印書館,1980年10月。
呂祖謙(宋)編:《宋文鑑》,台北:世界書局,1988年
杭世駿(清):《道古堂文集》,《續修四庫全書》,第1427冊,上海:上海古籍,2002年
姚鼐(清)撰:《惜抱軒全集》,台北:世界書局,1984年
俞長城(清):《俞寧世文集》,卷三,收入《四庫未收書輯刊》,北京出版社,2000年,玖集,21冊。
徐渭(明)撰:《南詞敘錄》,《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59年7月第1版
袁枚(清)撰:《小倉山房尺牘》,台北:啟明書局,1961年
袁宏道(明)撰:《袁中郎全集》,台北:世界書局,1964年
馬通伯編:《韓昌黎文集校注》,台北:華正書局,1986年
黃宗羲(明)撰,全祖望(清)續修,王梓材(清)校補:《宋元學案》,台北:世界書局,1991年
黃宗羲(明)撰:《明儒學案》,台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4年12月台初版
黃宗羲(明)編:《明文海》,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陳子龍、徐孚遠、宋徵璧(明)合編:《皇明經世文編》,台北:國聯圖書出版社,1964年
陳忠倚(清)輯:《皇朝經世文三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七十六輯》,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
陳澧(清)撰:《東塾集》,《近代史料叢刊》,台北:文海出版社,1970年
盛康(清)輯:《皇朝經世文編續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八十四輯》,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
陸九淵(宋)撰:《象山先生文集》,《四部叢刊正編》,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1月臺1版
賀長齡(清)輯:《皇朝經世文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七十四輯》,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
葛士濬(清)輯:《皇朝經世文續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七十五輯》,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
楊向奎、冒懷辛著:《清儒學案新編》,山東:齊魯書社,1994年3月第1版
鄭獻甫(清)撰:《補學軒文集續刻》,《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續輯》,第213冊,台北:文海書局,1974年
劉勰(梁)著,周振甫注:《文心雕龍注釋》,台北:里仁書局,1984年5月
劉熙載(清)撰、王氣中注疏:《藝概箋注》,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86年6月第1版
劉熙載(清)撰,徐中玉、蕭華榮整理:《劉熙載論藝六種》,四川:巴蜀書社,1990年6月第1版
劉熙載(清)撰、薛正興點校:《劉熙載文集》,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
劉大櫆(清):《海峰文集》,《續修四庫全書》,第1427冊,上海:上海古籍,2002年
劉禺生(清)撰:《世載堂雜憶》,錢實甫點校,台北:長歌出版社,1976年
錢大昕(清)撰:《潛研堂文集》,台北:商務印書館,1968年
魏禧(清):《魏叔子文集》,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韓愈(唐)撰:《韓昌黎集》,台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5年
歸有光(明)撰:《歸震川集》,台北:世界書局,1963年
蘇軾(宋)撰:《蘇東坡集》,《國學基本叢書四百種》,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12月臺1版
顧炎武(明)著:《日知錄》(收於楊家駱主編《增訂中國學術名著第一輯,增補中國思想名著三十七冊》《日知錄集釋》),台北:世界書局,1984年11月

四、文學、美學、社會學相關著作 (按出版時間排列)
(一)專書
《中國藝術精神》,徐復觀,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66年2月第1版new window
《清代駢文通義》,陳耀南著,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77年9月
《中國文學批評史大綱》,朱東潤,台北:開明出版社,1979年
《漢賦源流與價值之商榷》,簡宗梧,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0年12月第1版
《古漢語修辭學資料彙編》,鄭奠、譚全基編,台北:明文,1984年
《古文範》,吳闓生著,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84年5月台二版
《文藝美學論集》,王世德著,重慶:重慶出版社,1985年1月第1版
《中國美學史大綱》(上、下),葉朗,台北:滄浪出版社,1986年9月第1版
《燈下集》,吳辰伯,台北:谷風出版社,1986年
《嚴復集》,嚴復,台北:中華書局,1986年
《文學與美學》,龔鵬程,台北:業強出版社,1986年4月初版
《詩史本色與妙悟》,龔鵬程,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6年4月初版new window
《中國歷代文論選》(上)(中)(下),郭紹虞編,台北:木鐸出版社,1987年7月初版
《文化、文學與美學》,龔鵬程著,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1988年2月初版
《桐城文派學術》,尤信雄著,台北:文津出版社,1989年1月再版
《漢賦通義》,姜書閣,濟南:齊魯書社,1989年10月第1版
《知堂書話》,周作人著,鍾叔河編,台北:百川書局,1989年12月初版
《文學批評的視野》,龔鵬程著,台北:大安出版社,1990年元月初版
《中國文學批評史》,郭紹虞著,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年7月
《中國駢文史》,劉麟生、王雲五著,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0年12月
《中國古代文論類編》(上、下),賈文昭主編,福州:海峽文藝出版社,1990年12月第1版
《辭賦通論》,葉幼明,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5月第1版
《中國近代美學思想史》,盧善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1年5月第1版
《中國近代文論類編》,賈文昭編,安徽:黃山書社,1991年8月
《周作人全集》,周作人,台北:藍燈文化,1992年
《文與質‧藝與道》,陳良運,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2年7月第1版
《中國文學批評史》(上)(下),王運熙、顧易生主編,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3年3月第1版
《漢賦史論》,簡宗梧,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5月第1版
《明代文論選》,蔡景康編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3年9月第1版
《復古派與明代文學思潮》(上)(下),廖可斌著,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2月初版
《中國文學理論史─清末民初時期》,黃保真、成復旺、蔡鍾翔著,北京:北京出版社,1994年4月初版
《文體演變及其文化意味》,陶東風著,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5月第1版
《文體與文體的創造》,童慶炳著,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5月第1版
《中國散文美學》(一)(二) ,吳小林,台北:里仁書局,1995年7月15日第1版
《中國散文學通論》,朱世英、方遒、劉國華著,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12月
《中國新文學的源流》,周作人著,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5年12月第1版
《談藝錄》,錢鍾書著,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1月
《中國散文史》,陳柱,北京:東方出版社,1996年3月
《文章學教程》,張會恩、增祥芹編,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年5月
《韓柳古文新論》,王基倫著,台北:里仁書局,1996年6月30日出版
《中國文學批評通史─清代卷》,王運熙、顧易生主編,鄔國平、王鎮遠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12月
《漢魏六朝文學新論》,梅家玲著,台北:里仁書局,1997年4月初版
《明清社會文化生態》,王爾敏著,台北:台灣商務,1997年7月初版
《漢語寫作學》,徐振宗、李保初、桂青山編著,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年9月
《另一種童年的告別:消逝的人文世界最後回眸》,張倩儀,台北:台灣商務,1997年10月
《散文鑑賞藝術探微》,馮永敏著,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年2月初版
《駢文與散文》,蔣伯潛、蔣祖怡著,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8年1月
《清代文論選》(上)(下),王運熙、顧易生主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
《晚明學術與知識分子論叢》,周志文著,台北:大安出版社,1999年3月第一版
《中國古代文體概論》,褚斌杰著,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8月new window
《晚明小品研究》,吳承學著,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
《中國文學的美感》,柯慶明著,台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1月初版new window
《原人論》,黃林、吳建民、吳兆路著,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0年5月
《中國古代文論教程》,李鐸著,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11月第1版
《西方文學理論四講》,海若˙亞當斯(Hazard Adams)著,傅士珍譯,台北:洪範書局,2000年
《中國文學精神‧明清卷》,孫之梅著,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3年
《文體與形式》,趙憲章著,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4年2月第1版
《中國散文小說史》,陳平原著,台北:二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5年7月初版new window
《明清文學史講演錄》,郭英德著,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版

(二)期刊論文
〈曾國藩陽剛陰柔說「古文八訣」蠡探〉,李建福,《興大中文學報》第11期,1988年6月,頁61-127new window
〈論章學誠的道與經世思想〉,鄭吉雄,《臺大中文學報》第5期,1992年6月,頁303-328new window
〈論謝靈運《擬魏太子鄴中集詩》〉,鄧仕樑,《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集刊》(人文及社會科學),第四卷第一期,1994年1月,頁1-14
〈「摘引式批評」方式、類型與理論基礎之研究〉,石曉楓,《國文學報》第二十三期,1994年6月,頁105-124new window
〈清代經世思潮〉,何佑森,《漢學研究》第13卷第1期,1995年6月,頁1-14new window
〈中國古代文人群體人格的變異──從《世說新語》到《儒林外史》〉,寧稼雨,《南開學報》1997年第3期,頁30-39
〈從文以載道到文道合一〉,陳志信,《鵝湖》第24卷第五期,1998年11月,頁33-47new window
〈從敘述體向代言體過渡的幾種形態〉,黃竹三,《藝術百家》1999第4期,頁74-79
〈文學典律與文化論述──中古文論中的兩種「原道」觀〉,鄭毓瑜,《漢學研究》,第18卷第2期,2000年12月,頁285-318new window
〈文化視域中的中國文章史研究〉,夏敏,《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3卷第3期,2003年6月,頁33-44
〈復古觀念對文類演進的影響〉,惠鳴,《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8期,2004年5月,頁111-123new window
〈試論明代文學中的書面傳播〉,葉俊慶,《世新中文研究集刊》,第二期,2006年6月,頁69-95new window
〈宋明清古文選本述略──典範形成的歷程〉,呂湘瑜,《輔大中研所學刊》,第17期,2007年4月,頁235-255new window
〈朱熹:”代聖賢立言”的啟蒙者〉,黃強,《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9卷第3期,2007年5月,頁104-108
〈中國文學經典的評注考據與西方闡釋學(Hermeneutic)的比較研究〉,方漢文,《東吳中文學報》,第13期,2007年5月,頁179-213new window

(三)論文集論文
〈賦論流變考略〉,蔡鍾翔,《第三屆國際辭賦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系,1996年12月,頁533-547
〈《S/Z》:從可讀性走向可寫性——羅蘭‧巴特及其語碼解讀法〉,何金蘭,《第三屆現代詩學會議論文集》,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系,1997年5月,頁233-249。
〈發端於「擬古」的詩藝――《古風》在李白詩中的意義〉,呂正惠,中央研究院第三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2000年6月,頁1-17new window
〈「擬古」與「用事」:試論六朝文學現象中「經驗」的借代與解釋〉,蔡英俊,中央研究院第三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2000年6月,頁1-26

(四)學位論文
《文心雕龍對後世文論之影響》,陳素英,台北:私立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年11月
《黃淳耀及其文學》,陳慈峰,台北:台灣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年
《韓愈贈序文類之研究》,蒲彥光,台北:私立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6月

五、經學、儒學、思想、詮釋學專著 (按出版時間排列)
(一)專書
《宋明理學概述》,錢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77年4月修訂重版
《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梁啟超,台北:華正書局,1979年1月
《經學源流考》,甘鵬雲著,台北:維新書局,1983年1月再版
《讀經示要》(上)(下),熊十力著,台北:明文書局,1984年7月初版
《中國經學發展史論》(上),李師威熊,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8年12月
《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梁啟超著,台北:台灣中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6月十版
《經世思想與新興企業》,劉廣京著,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0年5月初版new window
《中國經學史》,本田成之著,台北:廣文書局有限公司,1990年7月再版
《現代中國學術論衡》,錢穆著,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10月再版
《中國學術思想大綱》,林尹著,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8月修訂三版new window
《明末清初學術思想研究》,何冠彪著,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1年2月初版
《經世思想與文學經世─明末清初經世文論研究》,林保淳著,台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12月初版new window
《明末清初儒學之發展》,李紀祥,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12月初版new window
《中國經學史論文選集》上下冊,林慶彰編,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3年
《清代學術史研究》,胡楚生著,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3年3月
《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上冊,錢穆,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4年
《中國學術思想史》,林啟彥編著,台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94年1月1版
《清代學術概論》,梁啟超著,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1月台二版
《晚清理學研究》,史革新著,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3月初版
《清儒學案新編》,楊向奎,第三卷,山東:齊魯書社,1994年3月。
《中國實學思想史》(上)(中)(下),葛宋晉主編,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年9月
《佛學大辭典》(上)(下),丁福保編,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5年12月
《增注經學歷史》,皮錫瑞著,台北:藝文印書館,1996年8月
《經學史》,安井小太郎等著,台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6年10月初版
《中國儒家學術思想史》,劉蔚華、趙宗正主編,山東教育出版社,1996年12月
《經學通論》,葉國良、夏長樸、李隆獻著,台灣:國立空中大學,1997年8月初版
《中國儒學史(明清卷)》,苗潤田著,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1998年6月第1版
《清代義理學新貌》,張麗珠著,台北:里仁書局,1999年5月15日初版new window
《宋明理學與中國文學》,許總,南昌:百花文藝出版社,1999年9月第一版
《朱子理學美學》,潘立勇著,北京:東方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
《儒釋道與晚明文學思潮》,周群著,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0年3月
《中國儒家教育思想》(上)(中)(下),劉蔚華等編著,青島:青島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
《明清之際道教「三教合一」思想論》,唐大潮著,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6月第1版
《王安石學術思想研究》,李祥俊著,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11月
《晚明思潮》,龔鵬程著,宜蘭:佛光人文社會學院編譯出版中心,2001年10月第一版new window
《中國經典詮釋傳統(二):儒學篇》,李明輝編,台北:喜瑪拉雅基金會,2002年2月初版
《中國經典詮釋傳統(一):通論篇》,黃俊傑編,台北:喜瑪拉雅基金會,2002年6月初版
《儒家經典詮釋方法》,李明輝編,台北:喜瑪拉雅基金會,2003年7月初版
《詮釋學史》,洪漢鼎著,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10月修訂一刷new window
《經典與解釋的張力》,劉小楓、陳少明主編,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3年10月第1版
《道學與儒林》,李紀祥著,台北:唐山出版社,2004年10月
《朱熹與四書章句集注》,陳逢源著,台北:里仁書局,2006年9月

(二)期刊論文
〈朱熹《四書章句集注》詮釋方法舉隅〉,柯玫妃,《國文學報》(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第六期,2007年6月,頁169-194new window

(三)論文集
《近世中國經世思想研討會論文集》,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4年4月
《清代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思想與文學》,台灣: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1989年11月出版
《清代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編,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1999年11月出版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