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影像凝視--女性攝影師作品中女性身體意象研究
書刊名:圖文傳播藝術學報
作者:簡孝如孫御棠吳盈萱張馨之
出版日期:2014
頁次:頁175-186
主題關鍵詞:女性攝影身體意象凝視女體物化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
  • 點閱點閱:160
從女性觀點作為出發,以探討女性攝影中女性身體的意象為主。藉由女性攝影師所拍攝的女性攝影作品中,深入解析不同觀看角度。本文主要研究問題如下:探討攝影與影像;女性藝術家對於女性身體的思索;男性與女性對女體不同的觀點;女性從事攝影的緣由;女性藝術家攝影影像作品所呈現的美學觀念;本論文藉由凝視概念、攝影影像本質及女性攝影師三條軸線進行影像文本分析,分析女性藝術家的攝影影像作品所傳達的主體觀點與意識,並結合女性主義理論,檢視性別、影像以及身體之間的關係。女性攝影師突破傳統男性攝影師所營造的女性形象,以貼近其實的角度成為社會運動先趨的發言者,女性攝影的議題所衍生出的社會意識形態仍然在持續發展,女性攝影師的照片除了創作,經常用來表達對於物他女性的不悅,甚至是對社會習慣的不滿。
期刊論文
1.Barrett, T.(2003)。Interpreting visual culture。Art Education,56(2),6-12。  new window
2.陳育淳(2005)。女性影像的觀看與詮釋--談符號學對視覺藝術教育的應用與啓示。當代教育研究,13(1),191-21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郭力昕(2007)。人道主義的「他者」凝視,與檢視人道主義攝影:閱讀台灣一九八○年代紀實攝影經典。美術論叢,84,12-8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郭思慈(19950300)。從符號學到現象學的轉向--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論攝影本體。當代,107,8-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李宜玲(2000)。女人的身體與性意識--女星寫真集的文本建構與青少女的解讀策略(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儷孆(2006)。台灣當代女性藝術中的女性身體意象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廖玉芳(2004)。凝視身體--女性身體的變貌與潛藏意義(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吳華(2007)。Helmut Newton 時尚攝影中的觀看與女性裸體(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黃玲美(2003)。影像凝視之情色再現(碩士論文)。雲林科技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王雅慧(2011)。簡扶育攝影敘事--以「女史無國界」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李悅寧(2003)。凝視‧寓言--女性主體意象之探討(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張簡景鈴(2013)。「物化」與「反物化」女性身體影像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黃湘芩(2013)。存根聯:超現實攝影的虛擬與形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蔡淑雅(2007)。女體逾越:論台灣女性藝術家攝影影像之女性身體(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蕭如茵(2011)。自圓其說--商業攝影中女性形象的表現以台灣大尺碼女性為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吳麗玫(2005)。當代西方女性攝影師作品中女體意象之研究(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陳鍬鈴(2001)。美體攝影下的女性身體論述(碩士論文)。東海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陳曼華(2005)。在隱匿與現身之間:解嚴後台灣女性藝術的身體書寫(碩士論文)。臺南藝術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Jaeger, Anne-Celine、王正宜、蔡佳展(2010)。與當代攝影對談。臺北市:光乍現工作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Berger, John、Mohr, Jean、張世倫(2007)。另一種影像敘事。三言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傳興(1998)。憂鬱文件。臺北:雄獅。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羅伯特‧艾德金、黃麗絹(1996)。藝術開講。臺北:藝術家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Rothstein, Arthur、李文吉(2004)。紀實攝影。台北市:遠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瑪莉塔.史特肯、莉莎.卡萊特、陳品秀、吳莉君、Cartwright, Lisa(2009)。觀看的實踐 : 給所有影像世代的視覺文化導論。臺北:臉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琳達.諾克林、游惠貞(2005)。女性,藝術與權力。臺北:遠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王桂沰(2005)。企業、品牌、識別、形象:符號思維與設計方法。臺北:全華科技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Fiske, John、張錦華(1995)。傳播符號學理論。臺北市:遠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Berger, John、劉惠媛(2002)。影像的閱讀。遠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Berger, John、吳莉君(2005)。觀看的方式。臺北市:麥田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約翰•伯格、吳莉君、許綺玲(2005)。明室。觀看的方式。台北:麥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