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仁義禮智之間
書刊名:鵝湖
作者:李強
作者(外文):Li, Qiang
出版日期:2015
卷期:41:1=481
頁次:頁38-47
主題關鍵詞:孟子仁義禮智惻隱之心理一分殊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11
若把孟子關於「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的相關論述視為一箇思想實驗,那麼學界一般認為這箇思想實驗只能說明作為仁之端的惻隱之心,而不能讓人直觀出其他三心(端)。但考察孟子立論的背景及其對「四心」的相關論述,並引入《論語》、《禮記》和朱熹的思想資源就會發現,孟子在描述惻隱之心時使用了一種類似書畫藝術中的「留白」技法;仁義禮智之間具有一種理一分殊的結構,這種結構決定了我們只有在四者的統一性中才能「真正的」認識他們,也就是說孟子所設計的思想實驗,不僅僅是對惻隱之心的證明,而是對四心整體的證明。
期刊論文
1.華琳(1992)。南宗抉秘‧畫中之白。文史知識,1999(2),9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少明(2012)。仁義之間。哲學研究,2012(11),32-40+12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景海峰(2012)。仁義禮智信與中華文化的核心價值。馬克思主義與現實,2012(4),18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少明(2012)。想像的邏輯:來自中國哲學的經典例證。哲學動態,2012(3),58-6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洪漢鼎(2014)。實踐哲學、修辭學、想像力:當代哲學詮釋學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勞思光(2007)。新編中國哲學史。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焦循(2012)。孟子正義。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徐復觀(2002)。中國人性論史。上海:上海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潘天壽(1980)。聽天閣畫談隨筆‧用色。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楊伯峻(2012)。論語譯。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王陽明(2013)。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程頤(2013)。周易程氏傳。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陳少明(2008)。經典世界中的人、事、物。上海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熊十力(2009)。體用論。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黎靖德(2011)。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徐復觀(2004)。兩漢思想史。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龐樸(1984)。儒家辯證法研究。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朱熹(2012)。四書章句集注。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