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東亞儒學交流中的整體性與區域性--兼及越南儒學的考察
書刊名:鵝湖
作者:林維杰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Lin, Wei-chieh
出版日期:2016
卷期:41:8=488
頁次:頁1-10
主題關鍵詞:整體與部分真理與歷史自我與他者對話與交流理據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18
  • 點閱點閱:55
本文探討東亞儒學中的「整體性」與「區域性」,分析這兩個概念的規定與關係。其次是以越南儒學的發展為例,說明東亞儒學與越南儒學自身是否也有整體性可言。關於前者,本文以整體與部分、真理與歷史及自我與他者等三組範疇進行分析,認為作為整體的東亞儒學必須滿足兩個條件,分別是貫穿所有區域儒學的「理據」以及各區域儒學的「雙向交流」。對儒學而言,此理據即是真理,而在真理理據的流傳發展中,各儒學派別及其區域發展也能夠反過來確定與充實此真理的內涵。然而中日韓越等區域儒學的在地發展雖有真理理據的存在,卻由於中國「單向輸出」的關係,使得「整體的東亞」乃是一種意義的「綜集體」而非「統一體」。至於越南儒學,情況更為特殊。它不僅只是中國儒學單向輸出的接受者,其自身也由於在地諸儒者彼此間缺乏論述上的交流,甚至稱不上是意義整體的越南儒學。
期刊論文
1.張京華(2012)。三「夷」相會--以越南漢文燕行文獻為中心。外國文學評論,2012(1),4-4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維杰(20110600)。越儒黎貴惇《芸臺類語》中的朱子學線索。當代儒學研究,10,145+147-17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崑將(20041200)。關於東亞的思考「方法」:以竹內好、溝口雄三與子安宣邦為中心。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1(2),259-28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李明輝(20040916)。李退溪與王陽明。《東亞世界和儒教》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日期: 2004/09/16)。大阪:關西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阮秉謙。白雲庵詩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Gadamer, Hans-Georg(1993)。Gesammelte Werke, Bd.2: Hermeneutik II: Wahrheit und Methode: Ergänzungen, Register。Tübingen:Mohr Verlag。  new window
3.子安宣邦(2003)。漢字論:不可避の他者。東京:岩波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黃麗生(20100000)。邊緣與非漢:儒學及其非主流傳播。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林維杰(20080000)。朱熹與經典詮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勞思光(1987)。中國哲學史。臺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黃俊傑(20100000)。東亞文化交流中的儒家經典與理念:互動、轉化與融合。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黎貴惇(2010)。北使通錄。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張崑將(20110000)。陽明學在東亞:詮釋、交流與行動。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陳荊和(1984)。大越史記全書。東京大学東洋文化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朱人求、井上厚史(2015)。東亞朱子學的新視野。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Schleiermacher, F. D. E.、Frank, V. M.(1993)。Hermeneutik und Krink。Frankfurt a. M.。  new window
13.HeTOel, G. W. F.、Garniron, P.、Jaeschke, W.(1994)。AllsgewahheMachschriften und Manuskripte, Bd.6: vorlesungen über die Geschichte der Philosophie。Hamburg:Meiner Verlag。  new window
14.Gadamer, H.-G.(1990)。Gesammelte Werke, Bd. 1: Hermeutik I: Wahrheit und Methode: Gmndzüge einer philosophischen Hermeneutik。Tübingen:Mohr Verlag。  new window
15.泰瑞.伊格頓、林志忠(2002)。文化的理念。臺北:巨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Aristotle(1941)。Metaphysics。The basic works of Aristotle。New York, NY:Random House。  new window
2.上里賢一、陳瑋芬(2012)。琉球對儒學的受容。邊緣儒學與非漢儒學--東亞儒學的比較視野(十七-二十世紀)。臺北:臺大出版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維杰(2011)。近六十年來台灣學界有關宋明儒學分系問題的論述。海峽兩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的回顧與展望(一九四九—二〇〇九)。臺北:臺大出版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明輝(2006)。朱子性理學與韓儒丁時翰的四端七情論。東亞朱子學的同調與異趣。臺北:臺大出版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于向東、祈廣謀(2000)。阮薦。東方著名哲學家評傳。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黎貴惇(2011)。芸臺類語自序。芸臺類語。臺北:臺大出版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林月惠(2006)。李退溪對羅整菴理氣論的批評。東亞朱子學的同調與異趣。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