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乙未割臺與清代朝野的肆應
書刊名:文史學報. 中興大學
作者:黃秀政
出版日期:1987
卷期:17
頁次:頁159-184
主題關鍵詞:乙未中國文據日本交接割臺朝野肆應臺灣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9
期刊論文
1.Quo, F. Q.(1968)。British Diplomacy and the Cession of Formosa, 1894-95。Modern Asian Studies,2(2),145-151。  new window
2.曾迺碩(19590600)。張之洞與臺灣乙未抗日之關係。臺灣文獻,10(2),25-3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雄潮(1967)。光緒乙未廷臣疆吏諫阻割台的幾種論調。台灣文獻,18(1),135-15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曾廼碩(19570600)。乙末臺澎交接文獻之校訂。臺灣文獻,8(2),29-3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莊金德(19670900)。乙未割臺前後朝野的諍諫與臺灣官民奮鬥的經過。臺灣文獻,18(3),60-6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吳水吉(1976)。從乙未台灣抗日運動看台灣民族運動之性質(碩士論文)。文化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王彥威(1963)。清季外交史料(光緒朝)。臺北:文海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方晨(1960)。中國近代史。臺北:五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梁華璜(1974)。光緒乙未台灣的交割與保台。高雄:庚子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芸生(1980)。六十年來中國與日本。北京: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黃昭堂(1981)。台灣總督府。東京:株式會社教育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黃昭堂(1970)。臺灣民主國の研究。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故宮博物院。清光緒朝中日交涉史料。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王樹枬(1928)。張文襄公全集:公牘。北平:文海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李鴻章(1916)。李文忠公尺牘。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Gérard, A.(1898)。Ma Mission en Chine, 1893-1897。Paris。  new window
11.黃嘉謨(1979)。美國與台灣。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台灣總督府警務局(1938)。台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第二篇--領台以後の治安狀況。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李國祁(1978)。清代台灣社會的轉型。社會教育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Foster, John W.(1909)。Diplomatic Memoirs。Boston。  new window
15.陳衍(1964)。福建通志列傳選。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林子候(1978)。臺灣涉外關係史。嘉義:林子候。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單篇論文
1.梁華璜。近代日本南進的序幕:中日戰爭與割讓台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吳密察(1979)。乙未割台與台灣民主國,國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來新夏(1955)。中日馬關訂約之際的反割台運動。中日甲午戰爭論集。北京:五十年代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曾迺碩。割台之諫阻。乙未拒日保台運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雁深。施阿蘭論三國干涉。中日戰爭文獻彙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Davidson, J. W.、蔡啟恒(1972)。台灣民主國之誕生。台灣之過去與現在。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Morse, H. B.。A Short Lived Republic。The New China Review。台北:經文書局。  new window
6.伊藤博文(1936)。同件ニ付伊藤博文李鴻章ノ往復電報。秘書類纂--台灣資料。東京:秘書類纂刊行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