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美感判斷發展研究
書刊名:教育研究資訊
作者:崔光宙方志華 引用關係
出版日期:1993
卷期:1:4
頁次:頁104-121
主題關鍵詞:判斷美感發展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19) 專書(2)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46
     民國六十八年總統所公布的「國民教育法」,第一條中開宗明義就說:「國民教育依中華民國憲法第一百五十八條之規定,以養成德、智、體、群、美五育均衡發展之健全國民為宗旨。」 上述明確規定,目的在使五育均衡發展的教育原則能落實於實際教學活動之中,然而由於「美育」本身的意義曖昧不明,一般教師總以為美勞、音樂等藝能學科就是「美育」,而各藝能學科常缺乏具體有效的評鑑依據,因此在整體的教育活動中,難能獲得應有的重視。 任何教育的實施必須要有發展心理學的基礎,才能在漫長的教育歷程中,建立明確的階段性目標,故欲使「美育」真正在教育活動中落實,建立「美感發展」的理論基礎與實徵資料為當務之急。
期刊論文
1.Parsons, M.、Johnston, M.、Durham, R.(1978)。Developmental Stages in Children's Aesthetic Responses。Journal of Aesthetic Education,12,83-104。  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Brunner, C.(1975)。Aesthetic judgment: Criteria used to evaluate representational art at different ages(博士論文)。Columbia University。  new window
圖書
1.Parson, M. J.(1987)。How We Understanding Art。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2.崔光宙(1992)。美感判斷發展研究。臺北市:師大書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黃翰荻(1985)。夏戈爾自傳。台北:遠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崔光宙(1985)。先秦懦家禮樂教化思想在現代教育上的涵養與實施。台北:私立東吳大學中國學術著作獎著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彭羅絲、揚民(1984)。畢加索傳。台北:國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趙無極(1981)。趙無極畫冊。台北:大大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趙無極(1983)。趙無極畫冊。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