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藝術與公共性~社區大學藝術課程公共性意涵之研究
作者:張金玉
校院名稱:高雄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成人教育研究所
指導教授:何青蓉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2
主題關鍵詞:美學公共性藝術教育AestheticPublicnessArt educa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04
藝術與公共性~社區大學藝術課程公共性意涵之研究
摘要
  本論文研究以「藝術與公共性」為主軸,探究社區大學藝術課程之公共性意涵,研究以文獻分析、訪談法進行。文獻分析以建構藝術教育公共性內涵為焦點,依此發展藝術教育公共性之本質、內容與方法三構面內涵。經由個別訪談以及團體訪談,完成社區大學特色藝術課程的經驗收集,訪談對象包含特色社大經營者、藝術學程經理人,以及社大藝術課程教師三大類,共計十六位。
  經由受訪資料之層次整理與歸納,初步發現社區大學藝術課程公共性之意涵,建立在「為他性」與「共善」的共同體知覺基礎上,而
藝術課程本質意涵,包含:
一、共善必有能負責任之個體為支撐,
二、共善必在個體間性與群體基礎上形成意義,
三、互我關係的素養必含審美的情意溝通作用,
四、個體間性的平等具有相互啟蒙與解放作用;
藝術課程之內容意涵,包含:
一、共同體知覺因審美知覺的作用而產生,
二、公共理性與對話因共通感而形成價值,
三、經驗主體的啟蒙因反思與批判而得力量,
四、經驗及生活的知識建構由學習者近身處開始;
藝術課程之方法意涵,包含:
一、藝術學習以學習者自身的知覺表達為基礎,
二、藝術學習以學習者個體公共性體驗為軸心,
三、藝術學習以學習者的社群行動為發展能量。
本研究結論以上項研究發現,延伸四項議題提供台灣社區大學推展藝術公共化時參考,分別為
一、社大教學現場具足公共性的公共領域概念;
二、藝術課程本質具足公共性概念;
三、社大藝術課程反思與公共性發展息息相關;
四、社大藝術課程公共化推展的關鍵者,包含社大教師、學習者與經營者。
關鍵字: 美學 公共性   藝術教育
Aesthetics and Publicness
A Study on Publicness of Art Course in Taiwan’s Community University
Abstract
Centering on “art and publicness,” the study explored the public significance of art courses offered in community colleges by adopting the methodologies of literature review and interviews. The literature review focused on constructing publicness of art education, based upon which the nature, content and approaches of publicness of art education were further discussed. In addition, individual and group interviews were conducted to collect experiences in featured art courses offered by community colleges. There were a total of 16 interviewees including community college operators, art course developers and community college art course lecturers.
The analysis of the interviews reveals that the public significance of the art courses offered by community colleges was based on the collective perceptions, “altruism” and “the common good.”
The nature of art courses meant:
1. the common good must be supported by responsible individuals;
2.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common good must be formed among individuals as well as groups;
3. the sense of mutually beneficial relationship must contain aesthetic affective communication; and
4. equality between individuals resulted in enlightenment and liberation for one another.
The content of the art courses includes:
1. collective perception emerged from aesthetic perception; 2. the value of public reason and dialogues formed due to common ground;
3. the enlightenment of an experiencing subject from reflection and criticism; and
4. the acquisition of experiences and knowledge construction begins with places near learners.
The approaches of art courses include:
1. art learning based on the perception expression of an art learner;
2. art learning based on learners’ experiences regarding publicness; and
3. art learning developed by learners’ network activities.
Based on the findings listed above, this study proposed four statements that the community colleges could take into account when promoting art:
1. the instruction site is a public realm with publicness; 2. the nature of art courses possesses collective perception;
3. reflection on art courses offered by community colleges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publicness; and
4. the cognition of the key advocators of art courses offered by community colleges are teachers, learners and operators.
key words: Aesthetic Publicness Art education
參考文獻

英文文獻
Apps, J. W. (1989). Foundations for effective teaching. Effective teaching styles--new direction for continuing education, 43. (pp.17-28)
Arendt, H. (1958). The human condition (2nd. ed.).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Blandy, D., & Hoffman, E. (1993). Toward an art education of place.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35(1), 22-33.
Dahlgren, P. (1995). Television and the public sphere : Citizenship, democracy and the media. Thousand Oaks, Calif.: Sage Publications.
Dewey, J. (1934). Art as experience. New York: Berkley Publishing Group.
Efland, A. D., & Kerry, F. & Stuhr, Patricia. (1996). Postmodern art education: An approch to curriculum. Reston, Virginia: NAEA.
Foucault, M. (1984) . What is enlightenment? in P. Rabinow (Ed.), The foucault reader. New York: Pantheon Books. pp. 32-50.
Greene, M. (1973). Teacher as stranger. California: Wadsworth.
Greene, M. (1988). The dialectic of freedom. New York: Teacher College Press.
Greene, M. (1995). Releasing the imagination. New York: Jossey-Bass.
Greene, M. (Ed.). (1992). The art of being present: Educating for aesthetic encounter. New York: Sunt Press.
Habermas, J. (1989). The structure transformation of the public sphere. Massachusetts: The MIT Press.
Jones, D. (2001). Learning Culture. (pp. ED481585 CE085523). Washington DC: ERIC.
Kerka, S. (1997). Art and humanities in adult continuing education (pp. ED409442 CE074370). Washington DC: ERIC.
Levi, A. W., & Smith, R. (1991). Art education--diciplines in art education: Contexts of understanding. Cicago, Illinois: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McFee, J. K. (1995). Chang and the cultural dimension of art education. In R. W. Neperud (Ed.), Context, content, and community in art education: Beyond postmodernism (pp. 1-22). New York: Teacher College Press, Columbia University.
Parsons, M. J., & Blocker, H. G. (1993). Aesthetics and education. Chicago: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Reimer, B., & Smith, R. (Eds.). (1992). The Art, education,and aesthetic knowing (Vol. 91). Chicago, Illinois: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Ryan, G. W., & Bernard, H. R. (2000). Data management and analysis methods. In N. K. Denzin & Y. S. Lincoln (Eds.),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ch
(2 ed., pp. 769-802). CA.: Sage publications Ins.
Smith, R. A. (2006). Culture and the arts in education. New York: Teacher College Press, Columbia University.

翻譯文獻
Arendt, H.(2007)。心智生命(蘇友貞譯)。台北:立緒。
Arendt, H.(2008)。責任與判斷(蔡佩君譯)。台北:左岸。
Dewey, J.(2006)。民主與教育(薛絢譯)。台北:網路與書。
Ferguson, A.(2003)。文明社會史論(林本樁、王紹祥譯)。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
Fraenkel, J. R. & Wallen, N. E.(2004)。教育研究法--規劃與評鑑(卯靜儒等譯)。台北:麗文。
Habermas, J.(1964)。公共領域。在汪暉、陳燕谷編著,文化與公共性(頁125-133)。北京:三聯書店。
Habermas, J.(2002)。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曹衛東等譯)。台北:聯經。
Krueger, R. A. & Casey, M. A.(2003)。焦點團體訪談(洪志成、廖梅花譯)。台北:濤石。
Marcuse, H.(1987)。美學的面向:藝術與革命(陳昭瑛譯)。台北:南方出版。
Nussbaum, M.(2010a)。詩性正義:文學想像與公共生活(丁曉東譯)(1版):北京大學出版社。
Nussbaum, M.(2010b)。培育人文:人文教育改革的古典辯護(孫善豪譯)。台北:政大出版社。
Schiller, F.(F. Schiller)(1999)。審美美育書簡(馮至﹔范大燦(譯)譯)(第三版版)。台北:淑馨出版。
Taylor, C.(2008)。現代性中的社會想像(李尚遠譯)。台北:商周。(原作Duck University Press年出版)
Wilber, K.(2000)。靈性復興:科學與宗教的整合道路(The Marrige of Sense and Soul)(龔卓軍譯)。台北:張老師文化。(原作1999年出版)
三協直司(2009)。「全球---地域」公共哲學的構想。在佐佐木毅、金泰昌編著,21世紀公共哲學的展望(頁1-30)。北京:人民出版社。
小林正彌(2009)。新公共主義的基本展望。在佐佐木毅、金泰昌編著,21世紀的公共哲學展望(頁122-164)。北京:人民出版社。
川崎修(2001)。阿倫特:公共性的複權。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中文文獻
王文科、王智弘(2010)。教育研究法(14版)。台北:五南。new window
全促會(2009)。2008社區大學核心課程模式之建構---生活藝能課程公共化。台北:社團法人全國社區大學促進會。
全促會(2010a)。2009社區大學課程公共化---生活藝能課程公共化之模式建構。台北:社團法人全國社區大學促進會。
全促會(2010b)。公共化計畫緣起。上網日期:2010 10/16。檢自:http://cc-curriculumforum.blogspot.com/
朱盈潔(2000)。Maxine greene的自由哲學思想及其在教育上的蘊涵。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台北。
江宜樺(2005)。華人世界發展公共哲學的意義。黃俊傑、江宜樺(編),公私領域新探:東亞與西方觀點的比較(頁55-73)。台北:台大出版中心。
江宜樺(2006)。公民理念的公民教育。許紀霖(編),公共性與公民觀(知識分子論叢冊)(頁315-330)。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江明修(1997)。公共行政學:研究方法。台北:作者本人。
李丁讚(2004)。市民社會與公共領域在台灣的發展。李丁讚(編)。公共領域在台灣(頁1-62)。台北:桂冠。
李易昆(2001)。請來蘆狄,為自己的下半輩子增添色彩。蘆狄社區大學九十年度秋季班選課手冊。
李易昆(2003)。青草湖、風城、香山三校社大對教學論壇規劃之建議,第6屆社區大學全國研討會(頁87-93)。臺南:社團法人全國社區大學促進會。
李重志(2000)。社區大學運動的社會定位。社區大學全國通訊,3。new window
李醒塵(1996)。西方美學史教程(第二版)。台北:淑馨出版。
沈宗端(2001)。我國社區大學發展的政治社會學分析。全促會(編),第三屆社區大學全國研討會:社團法人全國社區大學促進會。
林振春、張德永、劉畹珍(2005)。我國社會藝術教育實施現況之問題與調查分析。在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編著: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
林朝成(2009,)。藝能課程公共化的n種可能。社區大學課程公共化-生活藝能課程公共化之模式建構計畫訊息報,1版。
唐光華(2008)。公民美學與新文化運動,第10屆社區大學全國研討會(頁140)。基隆:全促會。
崔光宙(1992)。美感判斷發展研究。台北:師大書苑。new window
張光甫(2003)。教育哲學。台北:雙葉書廊。
張金玉(2004)。自傳。高雄。未出版
張金玉(2008)。相在林中。高雄:善理書房。
張金玉、蕭靜雯、張玉胤、鄭敏聰、梁冠英、沈東廷(2003)。社區大學藝術課程統合研究,第5屆社區大學全國研討會(頁242-247)。台北:社團法人全國社區大學促進會。
張琇鳳(2005)。成人藝術參與動機、藝術休閒體驗之研究:以社教機構藝術研習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大學,台北。
曹俊峰(2003)。康德美學導論。台北:水牛。
郭湛編著(2009)。社會公共性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
陳亞萍(2001)。國民小學九年一貫統整課程藝術與人文領域:以視覺藝術為核心的課程設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藝術教育研究所,彰化。
陳定銘(2002)。台灣社區大學之研究----公民社會建構與終身學習政策之實踐。未出版之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臺北。new window
陳伯璋;張盈堃(2007)。來自日常生活的教育學院:社區、課程與美學的探究。教育與社會研究,41-72。new window
彭立群(2008)。公共領域的寬容。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曾志朗(2002)。曾志朗:美育是一切教育的核心。李雪莉(採訪)、天下編輯編著,美的學習--捕捉看不見的競爭力(128-133冊)。台北:天下。
甯增湖(2005)。Maxine Greene意識論及其對教師課程實踐之蘊義。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台北。
越秀福(2006)。杜威實用主義美學思想研究。濟南:齊魯書社。
馮朝霖(2003)。教育哲學專論--主體惰性與創化。台北:高等教育。
黃壬來(2001)。台灣當代藝術教育改革的動向,社區/文化與藝術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頁91-118)。花蓮:花蓮師範學院。
黃壬來(2006)。國際視覺藝術教育趨勢,2006年全國藝術教育展研討會(頁9-38)。花蓮:花蓮教育大學。
黃武雄(2002)。我們要辦什麼樣的社區大學?---地方政府設置社區大學計劃通案http://www.napcu.org.tw/napcu/faith/napcu_faith_Listcontent.php?id=6 2010/7/21
黃武雄(2003)。學校在窗外。台北:左岸文化。
黃武雄(2008)。社大十年--重談社區大學的定位。全促會(編),社大十年有成(頁研討會附件(引言稿之二))。台北:社團法人全國社區大學促進會。
黃美賢(2004)。我國社會藝術教育之研究-以社會文化取向為觀點。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台北。new window
黃富順(2002)。成人的經驗學習。在黃富順編著,成人學習(頁263-292)。台北:五南圖書。
黃明月;陳瓊花(2004)。社區本位之社會藝術教育課程規畫模式。台北: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
楊忠斌(2007)。藝術想像力與社會正義----Maxine Greene的美育思想研究,第二屆美感與文化學術研討會(頁71-89)。嘉義:國立嘉義大學。
楊欣恩(2002)。台北市長青學苑藝術學習需求與現況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台北。
葉允斌(2004)。網路公共性的考源、批判、與重建:以Habermas的intersubjectitvity觀點為中心。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論文,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嘉義。
漢寶德(2008)。漢寶德談藝術教育。台北:典藏。
詹曜齊(2009)。是文化變遷還是商品邏輯?。在社區大學生活藝能課程公共化系列活動--生活藝能課程公共化工作坊,嘉義。
劉千美(2001a)。差異與實踐。台北:立緒。
劉千美(2001b)。藝術與美感(初版)。台北:台灣書店。
劉昌元(1994)。西方美學導論。台北:聯經出版。new window
劉豐榮(2001)。當代藝術教育論題之評析。視覺藝術, 4,59-96。new window
劉豐榮(2002)。藝術教育中的社會觀點取向之發展。黃壬來(編),藝術與人文教育(上冊)(頁193-198)。台北:桂冠圖書。
劉淑貞(2003)。社區取向藝術教育課程發展與實施之個案研究~以南投縣竹山鎮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彰化。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出版社。
蔡英文(2002)。政治實踐與公共空間。台北:聯經。
蔡傳暉(2003)。社區大學的內在困境與願景。社大開學,6,35-47。
蔡傳暉、顧忠華、黃武雄(1999)。台北市設置社區大學規劃研究暨試辦計畫。在台北市政府教育局編著。台北:未出版。
蔣勳(1998)。美的沉思。台北:雄獅美術。
蕭家興(2003)。社大各學程課程交叉教學構想。社大開學,13,8-11。
蕭揚基(2009)。公民身分與認同。大葉通識教育學報(4),106。
蕭鈺(2002)。公共性概念之探索性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
謝攸青(2006)。後現代藝術教育:理論建構與實例設計。嘉義:濤石。
簡瑞容(1997)。對話、生活世界與覺醒----Maxine Greene教育思想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台北。
顧忠華(2004a)。公共領域的社會基礎。李丁讚(編),公共領域在台灣(頁147-175)。台北:桂冠圖書。new window
顧忠華編著(2004b)。成人的夏山--社區大學文獻選輯。台北:左岸文化。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