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前衛的推離與淨化 : 論林亨泰與楊熾昌的前衛詩論以及其被遮蓋的際遇-
作者:劉紀蕙 引用關係
書刊名:書寫臺灣 : 文學史、後殖民與後現代;周英雄, 劉紀蕙 (編)
頁次:141-167
出版日期:2000
出版項:臺北:麥田
主題關鍵詞:林亨泰楊熾昌前衛詩論
學門:文學
資料類型:專書論文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1) 專書(5)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00
期刊論文
1.中村義一(1995)。台灣的超現實主義。曆象,10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中村義一、陳千武(1995)。台灣的超現實主義。笠,14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三木直大、陳明臺(1997)。悲情之歌--林亨泰的中華民國。笠,197,84-9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羊子喬(1986)。超現實主義的提倡者-楊熾昌訪楊熾昌談文學之旅。台灣文藝,102,113-1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周文旺(1990)。八台灣的「前現代派」與「現代派」:林濯德訪林亨泰。台北評論,4,68-7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林亨泰、簡政珍、林濯德(1973)。我們時代裏的中國詩。笠,54,91-9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林亨泰、簡政珍、林濯德(1973)。我們時代裏的中國詩(四)。笠,57,32-3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林亨泰、簡政珍、林濯德(1973)。我們時代裏的中國詩。笠,58,29-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林亨泰、簡政珍、林濯德(1974)。我們時代裏的中國詩。笠,59,62-6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林亨泰(1992)。銀鈴會與四六學運。台灣春秋,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林亨泰(1992)。跨越語言--代的詩人們:從《銀鈴會》談起。笠,12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邱婷(1995)。林亨泰:台灣詩運發展的見證人。文訊,117,28-2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陳千武(1970)。台灣現代詩的演變。笠,99,38-4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康原(1992)。詩史的見證人:跨越語言一代的詩人林亨泰。文訊,75,106-10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陳鼓應(1978)。評余光中的流亡心態。中華雜誌,17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陳鼓應(1978)。評余光中的頹廢意識與色情主義。中華雜誌,17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陳明台(1997)。論戰後台灣現代詩所受日本前衞詩潮的影響:以跨越語言一代的詩人爲中心來探討。笠,200,91-10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劉紀蕙(1996)。故宮博物院低超現實拼貼:台灣現代讀畫詩中兩種文化認同之建構模式。中外文學,25(7),66-9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劉紀蕙(19960100)。超現實的視覺翻譯:重探臺灣現代詩「橫的移植」。中外文學,24(8)=284,96-12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張漢良(19810600)。中國現代詩的「超現實主義風潮」--一個影響研究的倣作。中外文學,10(1),148-16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紀弦(195604)。談林亨泰的詩。現代詩,14,66-6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林佩芬(19840300)。永不停息的風車:訪楊熾昌先生。文訊,9,403-42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唐文標(1978)。詩的沒落--臺港新詩的歷史批判。文季,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尉天驄(1978)。對現代主義的考察--幔幕掩飾不了污垢:兼評歐陽子的《秋葉》。文季,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尉天驄(1978)。對個人主義的考察--站在什麼立場說什麼話:兼評王文興的《家變》。文季,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林亨泰(19881000)。新詩的再革命。笠,147,136-14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林亨泰(19820500)。抒情變革的軌跡--由「現代派的信條」中的第一條說起。中外文學,10(12),32-4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呂興昌(1995)。林亨泰40年代新詩研究:跨越語言一代的詩人研究之二。鍾理和逝世三十二週年曁台灣文學學術研討會。高雄:高雄縣政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亨泰(1992)。台灣現代派運動的實質及影響。現代詩研討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劉紀蕙(1997)。台灣現代運動中超現實脈絡的日本淵源:談林亨泰的知性美學與歷史批判。東亞細亞比較文學國際學術大會。韓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蕭蕭(1996)。五○年代新詩論戰述評。臺灣現代詩史論--臺灣現代詩史研討會。臺北:文訊雜誌社。107-1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林亨泰、簡政珍、林濯德(1968)。現代詩的基本精神。彰化:笠詩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尉天驄(1978)。鄕土文學討論集。臺北:遠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彭瑞金(1991)。臺灣新文學運動四十年。臺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Kristeva, Julia、Roudiez, Leon S.(1982)。Powers of Horror: An Essay on Abjection。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其他
1.林亨泰(19910826)。銀鈴會文學觀點的探討。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尉天驄(1978)。對現代主義的考察--幔幕掩飾不了污垢:兼評歐陽子的《秋葉》,臺北:遠景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中村義一(1995)。台灣的超現實主義。水蔭萍作品集。臺南:台南文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朱實(1995)。潮流澎湃銀鈴響:銀鈴會的誕生及其歷史意義。台灣詩史「銀鈴會」論文集。彰化:磺溪文化學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呂興昌(1995)。林亨泰40年代新詩研究:跨越語言一代的詩人研究。台灣詩人研究論文集。臺南:台南市立文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林亨泰(1995)。銀鈴會文學觀點的探討。台灣詩史「銀鈴會」論文集。彰化:磺溪文化學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林亨泰(1996)。台灣詩史上的一次大融合(前期):1950年代後半期的台灣詩壇。台灣現代詩史論。臺北:文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林亨泰(1992)。台灣現代派運動的實質及影響。見者之言。彰化:彰化縣立文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林亨泰(1997)。現代詩與我。悲情之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林懼德(1990)。林亨泰註。跨不過的歷史。臺北:尚書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旅人(1994)。林亨泰的出現。林亨泰研究資料彙編。彰化:彰化縣立文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陳明台(1995)。清音依舊繚繞:解散後銀鈴會同人的走向。台灣詩史「銀鈴會」論文集。彰化:磺溪文化學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楊熾昌(1995)。檳榔子的音樂。水蔭萍作品集。臺南:台南市立文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李瑞騰(1996)。六十年代台灣現代詩評略述。台灣現代詩史論。臺北:文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林亨泰、簡政珍、林濯德(1990)。詩人與語言的三角對話。跨不過的歷史。臺北:尚書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林亨泰(1984)。靈魂的啼聲(1942-1949)。林亨泰詩集。臺北:時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林亨泰(1984)。長的咽喉(1955-1956)。林亨泰詩集。臺北:時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林亨泰(1984)。非情之歌。林亨泰詩集。臺北:時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林亨泰(1990)。跨不過的歷史(1985-1989)。跨不過的歷史。臺北:尚書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林亨泰(1990)。事件與爪痕(1972-1985)。跨不過的歷史。臺北:尚書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林亨泰(1992)。跨越語言--代的詩人們:從《銀鈴會》談起。見者之言。彰化:彰化縣立文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奚密(1996)。邊緣,前衞,超現實:對台灣五、六十年代現代主義的反思。台灣現代詩史論。臺北:文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楊熾昌(1995)。燃燒的頭髪:爲了詩的祭典。水蔭萍作品集。臺南:台南市立文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楊熾昌(1995)。台灣的文學喲•要抛棄政治的立場。水蔭萍作品集。臺南:台南市立文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楊熾昌(1995)。新精神,詩精神。水蔭萍作品集。臺南:台南市立文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楊熾昌(1995)。《喬伊斯中心的文學運動》讀後。水蔭萍作品集。臺南:台南市立文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楊熾昌(1995)。殘燭的火焰。水蔭萍作品集。臺南:台南市立文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楊熾昌(1995)。洋燈的思惟。水蔭萍作品集。臺南:台南市立文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楊熾昌(1995)。詩的化妝法。水蔭萍作品集。臺南:台南市立文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楊熾昌(1995)。回溯。水蔭萍作品集。臺南:台南市立文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楊熾昌(1995)。紙魚後記。水蔭萍作品集。臺南:台南市立文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葉笛(1996)。日據時代台灣詩壇的超現實主義運動:風車詩社的詩運動。台灣現代詩史論。臺北:文訊雜誌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李歐梵(1993)。中國現代文學的現代主義--文學史的研究兼比較。文學現象卷 : 台灣1970--1989。台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林亨泰(1992)。銀鈴會與四六學運。見者之言。彰化:彰化縣立文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楊熾昌(1995)。土人的嘴唇。水蔭萍作品集。臺南:台南市立文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林佩芬(1995)。永不停息的風車--訪楊熾昌先生。水蔭萍作品集。臺南:臺南市立文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唐文標(1978)。詩的沒落--臺港新詩的歷史批判。現代文學的考察。臺北:遠景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尉天驄(1978)。對個人主義的考察--站在什麼立場說什麼話:兼評王文興的《家變》。現代文學的考察。臺北:遠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陳明台(1995)。楊熾昌.風車詩社.日本詩潮。水蔭萍作品集。臺南:臺南市立文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林亨泰(1992)。抒情變革的軌跡:由「現代派的信條」中的第一條說起。見者之言。彰化:彰化縣立文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